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常要求吊裝前應編制結構吊裝施工組織設計或制訂施工方案,明確起重吊裝安全技術關鍵點和確保安全技術方法。參與吊裝人員應經體格檢驗合格。在開始吊裝前應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吊裝工作開始前,應對起重運輸和吊裝設備和所用索具、卡環、夾具、卡具等要求、技術性能進行細致檢驗或試驗,發覺有損壞或松動現象,應立即調換或修好。起重設備應進行試運轉,發覺轉動不靈活、有磨損應立即修理;關鍵構件吊裝前應進行試吊,經檢驗各部正常,才可進行正式吊裝。預防高空墜落吊裝人員應帶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應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工具袋。吊裝工作區應有顯著標志,并設專員警戒,和吊裝無關人員嚴禁入內,起重機工作時,起重臂桿旋轉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運輸吊裝構件時,嚴禁在被運輸、吊裝構件上站人指揮和放置材料、工具。高空作業施工人員應站在操作平臺或輕便梯子上工作。吊裝屋架應在上弦設臨時安全防護欄桿或采取其它安全方法。登高用梯子,臨時操作臺應綁扎牢靠,梯子和地面夾角以60-70為宜,操作板應鋪平綁扎,嚴禁出現挑頭板。防物體落下傷人高空往地面運輸物件時,應以繩捆好吊下。吊裝時,不得在構件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需用吊籠或鋼絲繩捆扎牢靠,才能吊運和傳輸,不得隨意拋擲材料物件、工具,預防滑脫傷人或意外事故。構件綁扎必需綁牢靠,起吊點應經過構件重心位置,吊升時應平穩,避免振動或擺動。起吊構件時,速度不應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過久,嚴禁猛升降,以防構件脫落。構件就位后臨量固定前,不得松鉤、解開吊裝裝索具。構件固定后,應檢驗連接牢靠和穩定情況,當連接確實安全可靠,始可拆除臨時固定工具和進行下步吊裝。預防起重機傾翻起重機行駛道路,必需平整、堅實、可靠,停放地點必需平坦。起重機不得停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計起重機兩條履帶停留部位一高一低,或土質一硬一軟。起吊構件時,吊索要保持垂直,不是超出起重機回轉半徑斜向拖拉,以免超負荷和鋼絲繩滑脫或拉斷繩索,使起重機失穩。起吊重型構件,應設牽拉繩。起重機操作時,臂桿提升、下降、回轉要平穩,不得在空中搖擺,同時要盡可能避免緊急制動或沖擊振動等現象發生。吊裝時,應有專員負責統一指揮,指揮人員應在操作人員視力能及地點,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裝和全過程。起重機駕駛人員必需熟悉信號,并按指揮人員多種信號進行操作,并不得私自離開工作崗位,服從命令聽指揮,指揮信號應事先統一要求,發出信號要鮮明、正確。起重機停止工作時,應剎住回轉和行走機構,關閉和鎖好司機室門。吊鉤上不是懸掛構件,并升到高處,以免擺動傷人和造成吊車失穩。(五)預防吊裝結構失穩1.構件吊裝應按要求吊裝工藝和程序進行,未經計算和可靠技術方法,不得隨意改變或顛倒工藝程序安裝結構構件。2.構件吊裝就位,應經初校和臨時固定或連接可靠后開鉤,最終固定后開始可拆除臨時固定工具,高寬比很大單個構件,未經臨時或最終固定組成一穩定單元體系前,應設溜繩或斜拉固。3.構件固定后不隨意撬動或移動位置,如需重校時,必需回鉤。(六)預防觸電1.吊裝現場應有專員負責安裝、維護和管理用電線路和設備。2.構件運輸時,距高壓線路凈距不得小于2M,距低壓線路不得小于1M,如超出要求應采取停電或其它方法。(七)指揮人員1.指揮人員應由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操作證專職人員擔任,要求技術熟練,知道起重機械性能和吊裝基礎知識,并持證上崗。2.指揮人員必需戴好安全帽,在高處指揮時要系好安全帶。3.工作時不準喝酒、打鬧,精神要高度集中。4.指揮時應站在能夠照料全方面工作地點,使用國際統一信號,并做到正確、清楚、笛聲響亮。5.吊裝場或吊物下放嚴禁非相關人員入內。6.六級以上大風或惡劣天氣不得指揮作業。7.不許私自離崗或由她人替換。8.發覺異常情況要立即匯報,停止吊裝、運輸或其它作業,嚴禁違章冒險指揮。(八)起重工1.必需由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并取得操作證起重工進行操作。2.進入施工現場必需遵守現場安全生產相關要求。3.吊裝前應檢驗機械、索具、夾具、吊環等是否符合要求并應進行試吊。4.吊裝時必需統一指揮,使用要求信號。5.高處作業人員必需正確著裝和使用“三?!庇镁撸粶蔬`章作業或酒后作業。6.吊車行走道路和工作地點應實平整,以防沉陷發生事故。7.對吊裝就位構件如未采取方法,不得私自松繩脫鉤,吊裝區域內應設專員監護,嚴禁無關人員入內。8.六級以上大風或雷雨天氣應暫停作業。9.使用撬棒等工具,用力要均勻,支點要穩固。10.起吊較重物件時,不可中途長時間懸吊,停滯。周圍如有高壓線時,應在采取可靠安全方法后,方可進行吊裝作業。高空作業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需遵守施工現場安全要求,并按要求著裝。在高處或危險部位作業時,必需掛好安全帶。高處作業人員不準喝酒,工作中不準嘻笑打鬧。作業前對操作現場安全情況,使用工具進行具體查,確保安全無誤后,方可作業。凡患有高血壓、癲癇病、頭腦反應遲鈍等疾病不準從事高空作業。高處作業區域應設欄桿并設定專員監護。在高處作業區下方應采取張掛安全網等方法,預防發生意外事故。高處作業中所用物料應該堆放平穩,不可置放在臨邊和洞口周圍,也不可妨礙通行和裝卸。冬季進行高處作業,要有可靠防滑、防凍和防寒方法。施工過程中若發覺高處作業安全設施有缺點或隱患,務必立即匯報并立即整改。焊工施工安全電焊工焊工必需經安全技術培訓、考評,持證上崗。作業時應穿戴工作服、絕緣鞋、電焊手套、防護面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具,高處作業時系安全帶。焊接作業現場周圍10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雨、雪、風力六級以上不得露天作業。雨、雪后應清除積水、積雪后方可作業。作業前應檢驗焊機、線路、焊機外殼保護接零等,確定安全后方可作業。嚴禁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域內、運行中壓力管道和裝有易燃易爆物品容器內和受力桿件上焊接和切割。焊接地點潮濕,焊工應在干燥絕緣板或膠墊上作業,配合人員應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板上。應定時檢驗絕緣鞋絕緣性能。焊接時臨時接地線頭嚴禁浮搭,必需固定、壓緊,用膠布包嚴。工作中遇下列情況應切斷電源,改變電焊機接頭;移動二次線;轉移工作地點;檢修焊機,暫停焊接作業。高處作業時,必需符合下列要求:和電線距離不得小于2.5米,必需使用標準防火安全帶,并系在可靠框架上,必需在作業點正下方5米處設置護欄,并設專員職守。必需清除作業點下方區域易燃、易爆物品;必需使用盔式面罩。焊接電纜應綁緊在固定處,嚴禁繞在身上或搭在背上作業;必需在穩固平臺上作業。焊機必需放置平穩、牢靠,設良好接地保護裝置。焊接時二次線必需雙線到位,嚴禁用其它金屬物作二次線回路。焊接電纜經過道路時,必需架高或采取其它保護方法。焊把線不得放在電弧周圍或熾熱焊縫旁。不得碾壓焊把線。應采取預防焊把線被利器物損傷方法。清除焊渣時應佩帶防護眼鏡或面罩。焊條頭應集中堆放。下班后必需拉閘斷電。必需將地線和把線分開。氣焊工焊工必需經安全技術培訓、考評,持證上崗。作業時應穿戴工作服、絕緣鞋、電焊手套、防護面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具。高處作業時按要求正確系好安全帶。焊接作業現場周圍10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雨、雪、風力六級以上天氣不得露天作業。雨、雪后應清除積水、積雪后方可作業。點燃焊炬時,應先開乙炔閥點火,然后開氧氣閥調整火焰。關閉時應先關閉乙炔閥,再關閉氧氣閥。點火時,焊炬口不得對著人,不得將正在燃燒焊炬放在工件或地面上。焊炬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得放在金屬容器內。作業中發覺氣路或氣閥漏氣時,必需立即停止作業。作業中若氧氣管著火應立即關閉氧氣閥門,不得折彎膠管斷氣;若乙炔管著火,應先關熄炬火,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軟管措施止火。高處作業時,氧氣瓶、乙炔瓶、液化氣瓶不得放在作業區域正下方;應和作業點正下方保持在10米以上距離。必需清除作業區域正下方易燃物。不得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作業后應卸下減壓器;擰上器瓶安全帽;將軟管盤起捆好,掛在室內干燥處;檢驗操作場地,確定無著火危險后方可離開。冬天露天作業時,如減壓閥軟管和流量計凍結,應使用熱水(熱水袋)、蒸汽或暖氣設備化凍,嚴禁用火烘烤。電焊設備使用電焊設備應根據以下要求進行操作:電焊設備安裝、檢修和檢驗必需由電工進行。焊機和線路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并通知電工修理。使用焊機前,必需檢驗絕緣及接線情況,接線部位不得腐蝕、受潮及松動。電焊機必需安放在通風良好、干燥、無腐蝕介質、遠離高溫高潮和多粉塵地方。露天使用焊機應設防雨棚,焊機應用絕緣物墊起,墊起高度不得小于20厘米,按要求配置消防器材。電焊機配電系統開關、漏電保護裝置等必需靈敏有效,導線絕緣必需良好。電焊機必需設單獨電源開關、自動斷電裝置。電源開關、自動斷電裝置必需放在防雨閘箱內,裝在便于操作之處,并留有安全通道。電焊機外殼必需有可靠保護接零。必需定時檢驗電焊機保護零線。電焊機電源線必需絕緣良好,長度不得大于5米。電焊機焊接電纜線必需使用多股細銅線電纜,其截面應依據電焊機使用要求選擇。電纜線外皮必需良好、柔軟,其絕緣電阻大于1歐姆,焊接電纜線長度不得超出80伏。電焊機內部應保持清潔,定時吹凈塵土。清掃時必需切斷電源。電焊機開啟后,必需空載運行一段時間。調整焊接電流及極性開關應在空載下進行。嚴禁用拖拉電纜方法移動焊機,移動焊機時,必需切斷電源。焊接中途忽然停電,必需立即切斷電源。焊鉗和焊接電纜應符合下列要求:焊鉗應確保任何斜度全部能夾緊焊條,且便于更換焊條。焊鉗必需含有良好絕緣、隔熱性能。手柄絕熱性能應良好。焊鉗和電纜連接應簡便可靠,導體不得外露。焊鉗彈簧失效,應立即更換。鉗口處應常常保持清潔。焊接電纜應含有良好導電能力和絕緣外層。氣焊設備使用氧氣瓶應符合下列要求:氧氣瓶應和其它易燃氣瓶、油脂和易燃易爆物品分別存放。氧氣瓶在運輸過程中應平放,并加以固定,其高度不得超出車廂槽幫。氧氣瓶應設有防震圈和安全帽,半運和使用時嚴禁撞擊。氧氣瓶閥不得粘有油脂、灰塵。不得用帶有油脂工具、手套或工作服接觸氧氣瓶閥。氧氣瓶不得在強烈日光下曝曬。嚴禁使用無減壓器氧氣瓶作業。檢驗瓶口是否漏氣時,應使用肥皂水涂在瓶口上觀察,不得用明火試。冬季閥門被凍時,可用溫水或蒸汽加熱,嚴禁用火烤。使用乙炔瓶應符合下列要求:汽車運輸乙炔瓶時,乙炔瓶應妥善固定。氣瓶應橫向放置,頭向一方,直立放置時,車廂高度不得低于瓶高2/3。乙炔瓶使用時必需直立放置。乙炔瓶和熱源距離不得小于10米。乙炔瓶表面溫度不得超出40℃。乙炔瓶使用時必需裝設專用減壓器,減壓器和瓶閥連接應可靠,不得漏氣。電工安全操作規程全部絕緣、檢驗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它用,并定時檢驗、校驗?,F場施工用高、低電壓設備及線路,應根據施工設計相關電氣安全技術規程安裝和架設。線路上嚴禁帶負荷接電或斷電,并嚴禁帶電操作。有些人觸電,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電氣著火,立即將相關電源切斷,并使用干粉滅火器或干砂滅火。安裝高壓油開關、自動空氣開關等有返回彈簧開關設備時應將開關置于斷開位置。多臺配電箱并列安裝,手指不得放在兩盤結合處,不得摸連拉接螺孔。用搖表測定絕緣電阻,應預防有些人觸及正在測電線路或設備,測定容性或感性設備、材料后,必需放電。雷電時嚴禁測定線路絕緣。電流互感器嚴禁開路,電壓互感器嚴禁短路或升壓方法運行。電氣材料或設備需放電時,應穿戴絕緣防護用具,用絕緣棒安全放電?,F場配電高壓設備,不管帶電是否,單人值班不準超越遮攔和從事修理工作。架子工安全操作規程架子工屬國家要求特種作業人員,必需經相關部門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應每十二個月進行一次體檢。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和不適于高處作業不得從事架子作業。架工班組接收任務后,必需依據任務特點向班組全體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分工。懸掛挑式腳手架、門式、碗口式和工具式插口腳手或其它新型腳手架,和高度在30M以上落地式腳手架和其它非標準架子,必需含有上級技術部門同意設計圖紙、計算書和安全技術交底書后才可搭設。同時,搭設前架工班組長要組織全體人員熟悉施工技術和作業要求,確定搭設方法。搭腳手架前,班組長應率領架工對施工環境及所需工具、安全防護設施等進行檢驗,消除隱患后方可開始作業。架工作業要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具。必需戴安全帽,佩戴安全帶,衣著要靈便,穿著軟底防滑鞋,不得穿塑料底鞋、皮鞋、拖鞋和硬底或帶釘易滑鞋。作業時要思想集中,團結協作,相互呼應,統一指揮,不準用拋扔方法上下傳輸工具、零件等。嚴禁打鬧和開玩笑。休息時應下架子,在地面休息,嚴禁酒后上班。架子要結合工程進度搭設,不宜于一次搭得過高。未完成腳手架,架工離開作業崗位時(如工間休息或下班時),不得留有未固定構件,必需采取方法消除不安全原因和確保架子穩定。腳手架搭設后必需經施工員會同安全員進行驗收各后才能使用。在使用過程中,要常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腎內科健康科普護理
- 于漪:穿行于基礎教育森林的教育家
- 幼兒園活動設計
- 感恩勵志教育班會
- 加強法律法規與警示教育實施路徑
- 2025深圳市房屋租賃合同書
- 2025物業管理委托合同2
- 2025屆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畢業班第三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石油管道視頻監控系統合同
- 2025年度租賃合同模板
- 智慧樹知到《海洋文明》章節測試答案
- 采購績效管理制度
- 政治導學案編寫與應用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化學試卷( 含答案)
- 2025屆湖北省部分學校高三(9月)起點第一次聯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24年北京市高考數學真題試卷及答案
- 走近湖湘紅色人物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工商大學
- DB51-T 5071-2011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自保溫工程技術規程
- Elephant'sfriends繪本閱讀(課件)人教PEP版英語三年級上冊
- AQ6111-2023個體防護裝備安全管理規范
- 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傷診治指南(2024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