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0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測)(原卷版)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0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測)(原卷版)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0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測)(原卷版)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0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測)(原卷版)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10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測)(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測)能力提升檢測卷檢測時間:60分鐘滿分:70一.單選題(含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14年抗日戰爭中,河北人民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解放戰爭中華北地區的重要戰場,河北人民為奪取全國勝利作出巨大犧牲;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對河北工業進行投資,新建和擴建了一些廠礦,河北人民不負國家所望,到“一五”計劃實施時,河北省現代工業比重由7.6%上升到23.69%,為新中國經濟恢復和發展增磚添瓦。這些充分體現了河北人民A.危難時刻勇挑重擔的擔當精神B.深入理解并踐行民主主義革命理論C.響應國家號召以實現民族獨立D.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要支柱2.(2022·云南師大附中高三階段練習)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規定:“所有關稅、鹽稅、貨物稅、工商稅的一切收入,均歸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統一調度使用”,“各地國營貿易機構業務范圍的規定與物資調動,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統一負責”。這一規定(

)A.導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B.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C.縮小了地區間經濟發展差距D.使國營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3.(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20世紀50年代,國營青島第六棉紡廠工人郝建秀在工作中細心觀察,動腦筋思考,經過艱苦的努力,創造出一套科學的工作法,創造了全國棉紡細紗的新紀錄。郝建秀工作法后來在全國推廣,成為培訓細紗擋車工的基本教材。這展現出新中國工人階級A.樂于奉獻的愛國精神 B.廉潔奉公的工作作風C.艱苦奮斗的工作態度 D.勇于進取的創新精神4.(2022·江西·豐城九中高三開學考試)上海解放前夕,一部分工商業者“想在國內做一番事業,但又聽得謠言四起…內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到了1951年,工商業者卻紛紛歡呼這是一個“黃金時代”“難忘的1951年”。這一變化說明人民政府A.對國民經濟的調整初見成效 B.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成果顯著C.團結工商業者鞏固新生政權 D.多種所有制并存政策開始確立5.(2022·廣東·高三開學考試)如圖是新中國的一組年畫作品。這折射出當時我國A.工農業結構按比例協調發展 B.農民生產自主性得到提高C.農村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提升 D.農業生產機械化已經普及6.(2022·全國·高三開學考試)新中國初期,政府在發行公債的同時,還組織城市工人家庭等社會各界積極參加儲蓄。為此,上海等地提出了“功在國家,利在自己”的宣傳口號,各地廠礦工會也紛紛成立互助儲金會。這些舉措旨在A.形成金融領域的計劃體制 B.配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C.倡導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 D.加快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7.(2022·全國·高三課時練習)下圖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年畫《燒舊契》。該年畫A.說明了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 B.反映了農民從封建束縛中解放C.突出了農民政治上的自由權利 D.描述了喜迎合作社豐收的場景8.(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從1953年開始,黨和政府先后嘗試通過劃定福利補助金的提取比例以及推行福利設施企業化等方式來規范國營企業的福利開支。然而,因為配套工作沒有跟上,這些舉措未取得明顯成效。為減輕職工負擔、改善職工的生活,1956年職工福利制度一度又回歸由國營企業包辦的模式。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國民經濟的根本好轉 B.所有制形式重大變化C.分配體制的集中管理 D.國家經濟戰略的實現9.(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三面紅旗運動”時期的宣傳畫《乘風破浪,各顯神通》,該畫作A.凸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 B.受西方現代主義畫派影響C.表達人民建設祖國的愿望 D.說明“八字方針”獲落實10.(2022·江西江西·高三階段練習)1953年11月.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報告指出:食用油出口“1952年為29萬噸,已超過戰前。1953年出口又增長至33.7萬……口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蘇聯等國家要得多,很難減少;一方面是我們需要以此增加外匯.換進基建物資(一噸食用油可換四噸鋼材)。”由此可見,當時(

)A.新中國成立調動了農民積極性 B.糧食產量出現了大幅提升C.農產品出口支援了工業化建設 D.國家致力于恢復國民經濟11.(2022·河南·高三開學考試)1950年至1958年,中國影片在歷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情況,如下圖所示。這一時期,中國積極參與該國際電影節評選有利于(

)屆次中國獲獎影片1950年第5屆《中華女兒》自由斗爭獎)《趙一曼(最佳女演員獎)1951年第6屆《白毛女》(特別榮譽獎)《鋼鐵戰士)和平獎)、《新兒女英雄傳)特別榮譽導演獎)1952年第7屆《人民的戰士爭取自由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編劇獎)1954年第8屆《智取華山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臺)(音樂片獎)1956年第9屆《桂林山水》和《通向拉薩的幸福道路)紀錄片獎)1957年第10屆《祝福評委會特別獎)1958年第11屆《邊寨烽火)青年演員獎)兒童片《風箏)榮譽獎)A.改善國際外交環境 B.增加文化市場收入C.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D.傳播民主革命經驗12.(2022·江西·模擬預測)下述數據說明1956年底,全國農村和城市的一組數據(

)項目農村入社戶手工業者入社私營工業者入社人數私營商業者入社比例96.3%90.49k99.06%85.8%A.新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 B.我國私有制度已經被取消C.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已完成 D.社會主義工業化成就巨大13.(2022·全國·高三課時練習)1949年6月,毛澤東提出“一邊倒”外交戰略;1964年7月,毛澤東提出“第二中間地帶”理論,即整個西歐、大洋洲、北美的加拿大和亞洲的日本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對美國是不滿意”的重要力量。這一變化可用來說明,當時我國A.實現了與西方國家關系的正常化 B.調整了與蘇聯的外交政策.C.加強了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合作. 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14.(2022·山東·高三專題練習)1950年7月13日,中央軍委作出《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開始著手組建東北邊防軍。該戰略決策的背景是A.《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 B.東北成為工業建設重點地區C.美國出兵朝鮮威脅中國邊防安全 D.蘇聯陳兵中國邊境威脅中國15.(2022·全國·高三單元測試)《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定“締約國雙方保證共同盡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間接在侵略行為上與日本相勾結的任何國家之重新侵略與破壞和平。”中蘇兩國能夠簽訂該條約的重要因素是(

)A.日本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遏制蘇聯B.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有趨同性C.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遭到破壞D.合作互信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完全形成16.(2022·江蘇淮安·模擬預測)建國初期,周恩來總理參加的一次國際會議通過了如下原則,該會議二、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三、承認一切種族的平等,承認一切大小國家的平等……九、促進相互的利益和合作A.旨在為中國建設創造有利周邊環境 B.體現了“團結、友誼、合作”精神C.恢復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推動建設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17.(2022·全國·高三單元測試)圖1、圖2是中國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新建工業分布示意圖。這兩幅圖反映當時我國(

)A.工業的區域分布重心已經發生轉移B.致力于奠定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C.實行戰略調整以應對嚴峻國際形勢D.調整工業布局以期推進西部大開發18.(2022·全國·高三階段練習)1970年4月25日,英國路透社發表評論稱,正當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就凍結或削減核武器訂立協議的問題進行討價還價時,中國已向全世界表明:它現在也已具有洲際射程的核發射工具。該評論主要是針對當時中國(

)A.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B.開始了運載火箭的研制C.已擁有了發射衛星的能力 D.打破了美蘇兩國核威脅19.(2022·全國·高三單元測試)1960年初,中國國防工業初具規模,航空工業、導彈工業等不斷調整戰略布局,形成了沈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重慶、蘭州等國防工業企業比較集中的生產基地,生產能力不斷擴大,國防力量穩步提升,這種布局(

)A.有利于推動中國國民經濟結構的優化 B.大大加快國民經濟恢復進程C.兼顧協調區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需要 D.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20.(2022·吉林吉林·模擬預測)1964年至1966年,國家的大部分國防軍事工業建設項目都圍繞著重慶漸次鋪開,重慶成為導彈、火炮、艦船等常規兵器甚至核工業的制造中心和常規兵器工業基地,100多家軍工企業聚集到重慶周圍。重慶能夠成為這一時期大量軍工企業選址于此的重要條件是A.周圍大城市集中,與成都相互支援 B.重工業基礎雄厚,煤鋼工業十分發達C.遠離沿海地區,周圍多山河險阻 D.抗戰時期為陪都,科學技術人才集中21.(2022·全國·高三單元測試)1972年,基辛格在一份備忘錄中描述“中國人”:“他們是意志堅定的思想家,對世界如何發展的看法同我們大相徑庭。他們又是堅毅的現實主義者,面對蘇聯的威脅、日本的復興以及臺灣獨立的可能性,他們認為需要我們的合作。”據此可知,基辛格認為A.中美之間的分歧已消失 B.中美關系緩和的條件尚不成熟C.世界形勢影響中美關系 D.中國占據中美關系緩和主動權22.(2022·江蘇省如皋中學模擬預測)下圖為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非洲和歐洲關于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投票數量統計,這一投票情況反映了A.美歐的同盟關系走向破裂B.西歐國家尋求改善與中國的關系C.不結盟運動內部產生異變D.歐洲對中國重返聯合國幫助最大23.(2022·福建·廈門雙十中學模擬預測)如表為部分年份全國糧食生產情況表,據此可知這一時期年份人均耕地面積(畝)化肥施賄量(萬碗)人均糧食產量(公斤)糧食單產(公斤/畝)19492.710.60208.9568.6219522.814.00285.1988.1519572.5915.00301.6897.3019602.5741.00217.2878.3319622.5446.00229.4584.64A.政策調整影響農業生產 B.農業生產效率持續提高C.國民經濟結構比例失衡 D.農業集體化的優勢顯著24.(2022·湖北·黃岡中學三模)下表是關于1970年中美關系的記述。據此可知時間事件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復大使級會談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時代》周刊的記者說;“如果說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1970年12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毛澤東的一句話;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A.美國放棄了遏制中國的政策 B.中美關系出現緩和跡象C.中國革命外交取得重大成果 D.中美結成反蘇統一戰線二、材料分析題(22分)25.(2022·福建·漳州立人學校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簡表(部分)年代石油工業的重大發展1949—1952燃料工業部成立,確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方針,1952年底生產人造石油(油母頁巖油)達24萬噸,為1949年的3.6倍。1953—1959黨中央明確提出“大力地勘察天然石油資源”,陸續發現克拉瑪依等31個油田和12個氣田,1959年全國石油產量達373.3萬噸。1960—1977燃料工業部改組為石油工業部,建成大慶、大港、勝利等大型油田,原油產量提高,并向日本等國出口創匯。1978—今天先后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等;在超低滲透油藏開發、稠油熱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我國石油需求量和進口量猛增,至202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建立和完善戰略石油儲備成為一項迫切的工作。——據《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我國存在的能源安全問題及其對策》材料二

1973年6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將原油價格提高70%,并以每月5%的速度逐步遞減產量。這次中東石油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并持續至20世紀80年代初。在此期間,不論是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還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都不得不面臨“工業貧血”的困境。尼克松政府交替使用緊縮和赤字財政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