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蘇家屯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1頁
沈陽市蘇家屯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2頁
沈陽市蘇家屯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3頁
沈陽市蘇家屯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4頁
沈陽市蘇家屯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下學期期中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將正確答案前的標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1.“中國大運河是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chǎn)項目,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這三部分組成。自清末改漕運為海運,大運河才不再是國家經(jīng)濟的大動脈了。”這表明()A.大運河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經(jīng)濟的大動脈B.隋唐大運河是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C.歷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視發(fā)揮大運河的作用D.大運河的開鑿是隋朝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2.隋唐以來的歷朝歷代都沿用科舉制,其根本原因是()A.有利于選拔人才 B.有利于鞏固專制統(tǒng)治 C.都以儒家思想為核心 D.都在完善科舉制3.《舊唐書》稱:武則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為誅殺公卿,獨斷專權),但有人說:“對人民來說,武則天不算是壞皇帝。”得出這個結論的主要依據(jù)是武則天()A.改國號為周B.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破格用人推動社會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D.減輕人民負擔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4.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譽為()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5.唐代的繁榮與開放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外交流的發(fā)展有關,以下最能表明中國人學習外國文化的開放意識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 B.遣唐使的到來 C.文成公主入藏 D.鑒真東渡6.下圖是唐代三彩駱駝載樂舞傭,駝背上是兩個漢人和三個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組成的樂舞隊。一人表演胡舞,其余樂工在演奏胡樂樂器。從該文物中可以獲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藝術的繁榮狀況 B.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狀況C.手工業(yè)的發(fā)展狀況 D.開放的社會局面7.史書記載:“水激輪轉,從筒兜水,次第下傾于岸上……已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力。”這種工具最早出現(xiàn)于()A.東漢 B.曹魏 C.隋朝 D.唐朝8.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主要是吸取了哪一歷史現(xiàn)象的教訓()A.陳橋兵變 B.五代政權的頻繁更替 C.唐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 D.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jù)9.宋太祖深知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積弊,他在進行統(tǒng)一大業(yè)的同時,首先()A.建立刺史制度 B.發(fā)動陳橋兵變 C.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 D.設置轉運使10.“宋朝改革和發(fā)展了科舉制,在全國營造了濃厚讀書風氣,促進了整個社會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fā)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這句話反映了()A.宋朝發(fā)展科舉制的原因 B.宋朝創(chuàng)立了科舉制C.宋朝科舉制發(fā)展的表現(xiàn) D.宋朝科舉制發(fā)展的影響11.如果把“文成公主入藏、唐蕃會盟、澶淵之盟、宋金和議等”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A.唐宋時期的民族關系 B.唐宋時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C.唐宋時期的對外交往 D.唐宋時期的科技文化12.我國古代遼、宋、夏、金時期主要的時代特征是()A.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 B.繁榮與開放 C.諸侯爭霸 D.民族政權并立13.下列有關宋與遼、西夏、金政權并立的示意圖,不正確的是()A. B. C. D.14.岳飛在《滿江紅》中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這里的“匈奴”是指()A.匈奴統(tǒng)治者 B.女真統(tǒng)治者 C.契丹統(tǒng)治者 D.黨項統(tǒng)治者15.“遼國號的意思是鑌鐵,顯示它們的堅硬,但鑌鐵也會銹壞.只有金永不變質,我們國家就稱大金吧。“你認為說這段話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阿保機 B.阿骨打 C.元昊 D.趙構16.蘇州的“蘇”,過去往往寫成“穌”,這是因為蘇州自古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全國糧倉,并且民間流傳“蘇湖熟、天下足”諺語的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7.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號”,“船體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mào)易商船。”“船載文物約有6萬到8萬件,目前已打撈出水的文物達6000多件。”不可能從材料中推測出的歷史信息是()A宋代商業(yè)十分繁榮 B.南宋對外貿(mào)易發(fā)達C.宋代造船技術高超 D.宋代南方賦稅收入已超過北方18.某王朝疆域空前遼闊,始設“十省分天下之治”。這個王朝應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9.英國作家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改變了世界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shù)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一個宗教教派、一個赫赫有名的人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在人類事業(yè)中產(chǎn)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他說的“這三種東兩”分別是①地動儀②印刷術③造紙術④火藥⑤指南針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東京夢華錄》記載:茶坊每五更點燈,買賣衣服圖畫花環(huán)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A.北方人口南遷,南方成為全國經(jīng)濟重心B.唐朝經(jīng)濟繁華,飲茶成風C.宋代都市生活豐富,商業(yè)繁榮D.明代社會開放,文學興盛二、材料解析(本題三小題共30分。21題10分,22題9分,23題11分)2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商旅野次(野外停留),無復盜賊,囹圄(監(jiān)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貞觀政要》材料二:元朝建立后,對西藏地區(qū)行使行政管理權。從此,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qū)域。材料三: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長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擁有經(jīng)濟、軍事大權,但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的節(jié)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材料四:在宋朝,中央和地方要職由文臣擔任,而且文臣統(tǒng)兵、主持軍務,地位也高過武將。宋太祖曾刻碑立誓:“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宋朝武將受到多方面的牽制,當時流傳這樣一句話:“做鐵莫做針,做人莫做軍。”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局面歷史上被稱為什么?當時在位的皇帝是誰?(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回答,元朝設置什么機構直接管轄西藏地區(qū)?(3)閱讀材料三,這一制度是在哪一朝代開始實行的?建立者是誰?(4)材料四反映了宋朝實行什么政策?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真宗時,遼軍大舉攻宋,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威脅都城開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準力勸皇帝親征,宋真宗勉強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之后,宋與遼議和,遼軍撤回,宋朝給遼歲幣。澶州舊稱澶淵,所以這次宋遼盟約稱“澶淵之盟”。它維持了宋遼邊境長期的和平,有利于兩地經(jīng)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選自《中國歷史》材料二:隋朝發(fā)明了世界最早的整體雕版印刷,造出了各種彩色紙張。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現(xiàn)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比歐洲早700多年。劉焯制定的《皇極歷》,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歷法。隋朝史書記載了最早糖尿病患者尿甜的現(xiàn)象,比最先發(fā)現(xiàn)尿甜的ThomasWillis約早千余年。材料三:唐朝是一個國際性的時代。政府專門設置了鴻臚(lú)寺來接待各國的使者;推行與鄰國之間的朝貢關系,即鄰國及其民眾要經(jīng)常向大唐獻上貢品并行叩頭之禮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額觸地,唐朝回報進貢國家奢華的禮物。據(jù)記載,唐朝曾在大明宮麟德殿宴請過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賓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驃國(今緬甸)、真臘(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西域和中亞各國,西方的拜占廷(東羅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發(fā)帝國(阿拉伯)等均有使節(jié)來到大唐。長安城內到處可見來自世界各國的商旅、僧侶和留學生。(1)材料一屬于史料類別的哪一類?A.第一手資料B.第二手資料(2)根據(jù)材料一回答,宋遼關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3)材料二說明了什么?(4)根據(jù)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歷史認識?寫出一個中外交往的代表性事件?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代時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時海外貿(mào)易興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設置專門機構加以管理,收入頗豐,以至于宋高宗說:“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動以百萬計。”材料二西國莫不慕之,近代漸設考試以取人才,而為學優(yōu)則仕之舉。今英、法、美均已見端,將來必至推廣。——丁韙良《西學考略》材料三: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分科考試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選官不問門第。初期設諸州歲貢,規(guī)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參加秀才與明經(jīng)科的考試,大業(yè)二年(606年),隋煬帝增設進士科,當時秀才試方略、進士試時務策、明經(jīng)試經(jīng)術,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制度。秀才科可謂科舉的開端,亦為不完善的考試制度,對實際取士作用不大,但已改變了門第壟斷官職的局面,順應了歷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地位的要求,緩和了他們和朝廷的矛盾,使他們忠心擁戴中央,有利于選拔人才,增強政治效率,對中央集權的鞏固起了積極的作用。材料四:福建地區(qū)的海船制造尤為先進,“頭尾尖高,當中平闊,沖波逆浪,都無畏懼”。出海貿(mào)易船只多為一二千科(即載重一二千石)的大船,合今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