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
單元語文要素
◎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
◎體會習作的樂趣。
單元人文主題
本單元以“學校生活”為主題,編排了《大青樹下的小學》《花
的學校》《不懂就要問》3篇課文,前兩篇是精讀課文,后一篇是略
讀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描寫了一所邊疆小學歡樂祥和的校園生
活,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花的學校》是散文
詩,通過豐富的想象,把童真書寫得淋漓盡致,表現了孩子和媽媽之
間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問》通過孫中山小時候向私塾先生提問的
故事,培養學生不懂就要問的學習習慣。
字詞句
◎認識25個生字,讀準3個多音字,會寫26個字,會寫28個
詞語。
◎能交流在課內外閱讀中遇到的有新鮮感的詞句,知道要主動積
累這樣的詞句。
◎能初步了解“搖頭晃腦、面紅耳赤”等成語的結構特點。
◎朗讀、背誦古詩《所見》。
閱讀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
◎默讀課文《不懂就要問》,能初步了解略讀課文的基本學習要
求,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
◎能根據語義表達的需要,讀出恰當的重音。
口頭表達
◎能仿照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借助提示,介紹自己學校生
活的某個場景。
◎能選擇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鮮事,把經歷講清楚。能選擇別人
可能感興趣的內容講述,講的時候能借助圖片或實物。
◎能根據興趣小組的特點,使用有個性的詞語為其取名字。
書面表達
◎能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并與同學交流,借鑒課文的表達仿說或
仿寫。
◎能選擇一兩點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
同學。能注意寫一段話時開頭空兩格。
單元教學導引
1.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教師要引導
學生說出“有新鮮感的詞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比如學生之前不知
道的表示事物或人物名稱的詞語、一些特殊的表達句式等,還要讓學
生進一步談自己對這些詞句的理解,最后讓學生采用摘抄等方式進行
積累。
2.整套教材從本單元開始安排了略讀課文的學習,教師要注意
把握好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相對于精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更要
注意取舍。教師要盡量放手,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在學習
時可以讀得粗略些,了解課文大意即可。
3.從寫話過渡到習作,不刻意強調習作與寫話的不同。教師要
從激趣入手,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產生習作的愿望,樹立習作的信心,
逐步養成大膽習作的習慣。在評改上形式要多樣化,讓學生獲得成就
感,體會書面表達的樂趣。
4.在進行本單元教學之前,要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
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
課時分配
內容大青樹花的學不懂就口語交習作語文合計
下的小校要問際園地
學
課時22112210
1大青樹下的小學
語文要素
閱讀: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能關注課文中有
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
寫作:
能借助提示,介紹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人文主題
體會這所邊疆小學的特別之處,感受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友愛
和團結,激發熱愛校園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邊讀邊想象畫面,關注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
交流。
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能借
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準備
課文內容相關的補充資料,如圖片等;《新解新教材》相關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朗讀課文,自學生字,畫出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新詞,完成《預
習卡》。
2.課外搜集資料,了解我國少數民族的相關知識。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8個生字,
會寫“早晨、穿戴”等8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畫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
交流。
3.學習第1自然段,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說出這所學校有哪些特
別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借助“資料袋”,激情導入
1.課件出示圖片,認讀詞語。(課后“資料袋”圖片)這些少數民
族你認識嗎?
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
(1)讀準字音。這幾個少數民族的名字不好讀,你會讀嗎?
(2)學生交流了解到的這幾個少數民族的相關知識,教師可適當補
充。
2.教師導入:有這樣一所學校,學生來自不同民族,他們語言不
同,穿戴不同,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你們想不想去看看這所學校
呢?(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小學)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難讀的詞語或覺得有
新鮮感的詞句畫出來。
2.引導學生讀準詞語并相互交流。
(1)指名學生朗讀畫出的詞語,評價讀得是否正確。
(2)引導學生同桌之間讀一讀自己畫的詞語,相互正音,并交流有
新鮮感的詞句。
3.重點指導部分詞語的讀音和意思,引導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
(1)指導讀準詞語:坪壩、鮮艷、打扮、摔跤、鳳尾竹、潔白。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說說為什么覺得有新
鮮感。
設計意圖: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在初讀課文時需
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習,請學生說說為什么覺得這些詞句有
新鮮感,然后通過圖片引導理解。預設1:如學生對課文描寫邊疆風
貌時提到的事物或景物比較好奇,引導學生結合圖片理解“坪壩、銅
鐘、絨球花、鳳尾竹”等,加深感受。(出示課件)
預設2:如學生覺得課文中對上課情景的描寫有新鮮感,如:“這
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可以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想。
4.(結合插圖)小結:這真是一所特別的小學,這里有不同民族的
小學生,他們的學習和課余生活都豐富多彩,還有各種小動物被他們
吸引過來,也加入了他們的活動,真有意思呀!
三、學習第1自然段,想象畫面,說出學校的特別之處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大青樹下的小學”給你留
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交流反饋印象。(出示課件)
2.邊讀邊想象第1自然段所描繪的畫面,和同學交流。
預設:從山坡、坪壩、小路上走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鮮艷的服
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
旗敬禮。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學習第1自然段,運用邊朗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理解課
文內容,初步體會課文的表達。將句子的學習與學生初讀課文覺得有
新鮮感的詞句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在朗讀和想象畫面中理解意思,促
進語言的積累。3.引導學生圈畫并交流描寫畫面的語句,相機指導。
預設1: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
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
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引導學生想象:讀到“山坡、坪壩”時,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
怎樣的畫面?看到開滿鮮花的小路,走在這么美麗的小路上,心情怎
樣?
學生反饋。預設:山坡上長著碧綠的小草,樹木郁郁蔥蔥,高高
低低,錯落有致;坪壩平整、空曠,一路走來可以看到美麗的鮮花,
聞著花香,讓人一大早就很清爽。
(2)引導學生想象:小學生還可能從哪些地方走來?試著用上
“從……從……從……”的句式說一說。
預設2:那鮮艷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1)引導學生朗讀句子,根據“鮮艷”想象小學生服裝的顏色、樣
子,再想象他們在大青樹下、潔白的墻邊,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2)學生再讀句子,體會學校的生氣蓬勃。
預設3: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
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1)請學生朗讀句子,想象學生到學校后會怎樣跟小鳥打招呼,怎
樣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時的動作是怎樣的,學生表演動作。
(2)引導學生思考:在上學路上,或是在校園里,你會做些什么呢?
用“向……向……向……”的句式說說自己的學校生活。
示例:早上來到學校,我向高大的梧桐樹打招呼,向門衛爺爺問
好,向值周的老師敬禮。
4.師生合作朗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5.引導學生根據第1自然段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所學校
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四、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晨、絨、球、漢、艷、服、裝、扮”8個字。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2)重點指導“絨、球”,注意筆畫的穿插,左右兩部分要寫得
緊湊。
(3)教師范寫“絨、球”,提醒“絨”右邊部分的“戈”橫短斜
鉤長,豎撇要穿插到左邊提的下面。
(4)學生書寫,展示評價。
2.抄寫“早晨、穿戴、鮮艷、服裝、打扮、敬愛、國旗、敬禮”8
個詞語。
五、布置作業,課堂延伸
1.訂正本課《預習卡》,聽寫本課重點詞語。
2.摘抄積累本課中有新鮮感的詞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靜、停”等5個字,會寫“安靜、樹枝”等8個詞語。
2.學習第2?4自然段,能邊讀邊想象畫面,關注有新鮮感的詞
句,與同學交流。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
4.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習,復習鞏固
1.引導回顧: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了“大青樹下的小
學”是一所特別的學校,說說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2.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鞏固字詞。
二、學習第2、3自然段,想象畫面
1.學生自由朗讀第2、3自然段,邊讀邊想象,你的腦海中浮現
出了哪些畫面?
2.組織學生交流所想象的畫面。
3.引導學生圈畫描寫這些畫面的具體詞句,朗讀、交流,教師
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以“交流圈畫描寫畫面的具體語句”
為切入口,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習課文中有關上課
和下課的情景描寫。把理解詞句與想象畫面、朗讀課文、體會表達結
合在一起,促進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1)引導學生交流圈畫的詞句,
教師適當補充相關資料,播放圖片或視頻。
(2)教師指導學習相關句子,引導想象,理解內容。
預設1: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
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
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
①引導學生結合初讀課文時對有新鮮感的詞句的體驗,想象這幾
句話描繪的畫面,感受“安靜”的氛圍。
②教師點撥:這里以樹枝、鳥兒、蝴蝶、猴子的狀態來表現窗外
的安靜,襯托出了學生上課時的專心,也表現出了這所學校的特別之
處。
③引導學生想象有哪些小動物在聽大家讀課文,用上“(花
兒)(小草)(螞蟻),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
文。”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預設2: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
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
①引導學生想象小鳥、松鼠、山貍看到大家玩耍、游戲,趕來看
熱鬧的情景。
設計意圖:
本環節圍繞“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的地方”這個問題引導學生
感知課文內容,意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學生通過交流有
新鮮感的句子,對這所學校已有初步的感受,在這一基礎上,可以將
“特別”與“新鮮感”融合在一起來反映特別之處。②教師點撥:這
里寫小鳥、松鼠等小動物來看熱鬧,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表現了下課
后同學們玩耍的熱鬧景象。
三、學習第4自然段,想象畫面
1.學生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同桌交流。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說說這所學校在環境方面的特別之處,
如有古老的銅鐘、粗壯的枝干、鳳尾竹等獨特的景物,我們從中可以
感受到這所學校的可愛。
3.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體會作者對這所學校的感情。
預設: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這句話表達了
作者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四、仿照課文,描述學校生活場景
1.快速讀課文,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從整體上說說“大青樹下
的小學”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提示:可以按照課文描寫的先后順序說,如“上學路上……上課
時……下課時……”;也可以從課文描寫的幾個方面來說,如學校獨
特的景物、不同民族的學生、上課和下課時的情景等。
2.引導學生想想自己的學校生活,選擇一個場景說一說。(出示
課件)
(1)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特別感興趣的場景進行觀察,
如教室里、操場上、花壇邊,可以在不同時間去看看這些地方的環境
是怎樣的。
(2)以“教室里”為例,指導學生借助課后第三題泡泡中的提示
“上課的時候……”"放學了……”說話;也可以說說其他時間,如
“早晨……””下課了……”“中午……”。
(3)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場景,說說自己的學校是什么樣子的,
在學校里會做些什么。
設計意圖:
仿說意在促進理解的進一步內化,讓學生積極運用課文中的詞句
進行表達,再一次感受“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特別。
五、指導書寫,積累詞語
1.指導書寫“靜、停、孔、雀、粗”5個字。
(1)觀察結構,發現異同。
(2)教師范寫,學生練寫,展示評價。
2.引導學生對詞語表中本課的詞語進行分類整理并摘抄積累o
示例:
表示事物名稱的:服裝、國旗、孔雀、樹枝、枝干、影子。
表示動作的:穿戴、打扮、敬禮、招引。
描寫事物或人物的:鮮艷、敬愛、好奇、安靜、粗壯。
六、布置作業,課堂延伸
1.完成本課課后習題。
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課《隨堂練》。
3.選擇一個場景,寫一寫你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在學校
里會做什么。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用上自己積累的有新鮮感的詞句。
板書設計
大青樹下的小學
上學路上來到學校課上課下
1111
穿戴不同文明禮貌認真讀書歡樂熱鬧
團結友愛歡樂祥和
教學反思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本學期的第一課,對于剛剛結束暑假生活
的學生們來說,算是一篇“收心”的課文。學生重新回到久違的校園,
對學校里發生的一切變化還比較感興趣。而本單元的閱讀要素正是
“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就借
助課后的“資料袋”介紹相關民族的圖片和知識,這迎合了學生的好
奇心,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將感知學校的
特別與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相結合,引導學生充分展開學習過程:通
過品讀詞句、想象畫面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表達,感受“大青
樹下的小學”的特別之處。最后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
個場景,在運用中積累、內化語言。
2花的學校
語文要素課時安排
閱讀:2課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預習要求
能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1.搜集作者泰戈爾的資料。
的情景。2.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關注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完成《預習卡》。
句。
寫作:
能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
假了”的表達寫句子。
人文主題
感受花孩子的活潑、天真,
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關注有新鮮感的詞
句,通過想象畫面、聯系生活實
際理解詞句的意思。
難點:能仿照“雨一來,他
們便放假了”的表達寫句子。
教學準備
《新解新教材》相關課件。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荒、笛”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假”,會寫“落、
荒”等5個字,會寫“陣雨、荒野”等4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圈畫詞語感知課文描寫的情
景,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3.能關注第1、2自然段中有新鮮感的詞句,想象花兒“在綠草
上跳舞、狂歡”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聚焦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交流感受。同學們看到課題《花的學校》,有什么
疑問嗎?
預設:為什么花也有學校?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花兒在學校里
做些什么呢?
2.閱讀注釋和課后“資料袋”,了解作者。(出示課件)
3.教師小結:本文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在這部詩集里,詩
人用一支彩色的神筆描繪了兒童純凈奇特的心靈世界。這節課我們就
走進泰戈爾的這篇《花的學校》。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難讀的詞語或
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畫出來。
2.指名學生朗讀畫出的詞句,評價讀得是否正確,并相機指導。
(1)字詞朗讀指導:“荒、裳”是后鼻音;“放假”中的“假”
讀第四聲。教師隨機課件展示字典中對該字的解釋,引導學生根據意
思確定“假”的讀音。(出示課件)
“假”在字典中的解釋有以下幾種,你能根據意思來判斷它的讀
音嗎?
假ji1①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跟''真"相對。②借用,利
用。③據理推斷,有待驗證的。
jia按照規定或經過批準暫時離開工作、學習場所的時間。
假期()假如()放假()假公濟私()假山
()
(2)指導朗讀長句子。教師范讀第2、3、8自然段,指名學生讀,
讀好停頓、重音,把句子讀正確。
(3)引導學生交流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說說為什么覺得有
新鮮感。
預設1:如“雷云、口笛”這兩個詞語,學生可能覺得跟平常的
表達不一樣,可以借助圖片引導了解。
預設2:如“荒野”一詞,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荒”的字形
——“荒”上面的草字頭表示茂密的野草,下半部分表示沼澤地,
“荒野”指的是荒涼的野外。
預設3:如“他們關了門做功課”“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
所住的地方”這些句子,學生覺得想象奇特、有新鮮感,可以引導其
談談自己的感受。
3.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圈出關鍵詞句,想象畫面。(出示課
件)
問題清單
①讀第1、2自然段,思考:當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你看到
了怎樣的畫面?
②讀第3?5自然段,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③讀第6?9自然段,這兒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
本文是散文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有層次地
展開學習過程。教學時先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想象
畫面、圈畫關鍵詞感知每一部分的內容,最后串聯起來說一說,在練
說中初步習得把握內容的方法。
問題1預設:看到了六月的陣雨落下時,花兒在綠草上跳舞、狂
歡的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在文中圈出關鍵詞“跳舞、狂歡”)
問題2預設:看到了花朵關了門在做功課;下雨了,花朵們放假
了。(教師引導學生在文中圈出關鍵詞“做功課、放假”)
問題3預設:花孩子們穿著各色衣裳沖了出來;花孩子們急急忙
忙趕回家,他們對著媽媽揚起了雙臂。(教師引導學生在文中圈出關
鍵詞“沖了出來、急急忙忙、揚起手臂”)
(2)引導學生根據圈出的關鍵詞,連起來說一說課文中所描寫的
花的學校的情景。教師可以提供填空幫助學生練說。(出示課件)
當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一群一群的花在綠草上________、
。平時他們是在,雨一來,他們o花孩子
們穿著各色的衣裳,。他們的家在,他們急急忙忙
地趕到那兒,對著媽媽O
三、細讀第1、2自然段,想象畫面,品讀詞語
1.學生朗讀第1、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畫出具體描寫畫
面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
教學第1、2自然段時,在學生自主學習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
生品讀詞句,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文字還原成畫面,把朗讀課文與想
象畫面有機結合,體會把花兒當作人來寫的好處,進一步促進學生對
課文內容的理解。
2.組織學生交流反饋,引導品讀詞句,感知表達。
(1)品讀第1自然段: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
候,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①想象“荒野”“竹林”的環境和東風“走過荒野、吹著口笛”
是什么樣子的。
②比較體會。比較朗讀下面兩句話,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中把事
物當作人來寫能使句子表達更生動形象的表達特點。
?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濕潤的東風吹過
荒野,在竹林中發出沙沙的聲響。
?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濕潤的東風走過
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2)品讀第2自然段: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
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①引導學生想象花兒”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花兒會從
哪些地方跑出來?“跳舞、狂歡”時會有什么動作、聲音?邊朗讀邊
做動作,體會花兒的喜悅和無拘無束的自由。
②指導朗讀:語氣輕松,語調上揚,“無人知道”“突然”這些
詞語讀成重音,讀出花兒的興奮、喜悅和場面的熱烈。學生有感情地
朗讀第1、2自然段。
四、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落、荒、笛、舞、狂”5個字,重點指導“荒、舞”
的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荒、舞”的結構,發現異同。
(2)教師范寫“荒、舞”,提醒“舞”的上邊部分要寫得緊湊,
四豎要向中心聚。
(3)學生練寫,展示評價。
(4)學生練寫其余3個字。
2.學生抄寫“陣雨、荒野、跳舞、狂歡”4個詞語。
五、布置作業,課堂延伸
1.訂正《預習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罰、假”等8個字,會寫“功課、放假”等8個詞語。
2.學習第3?9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把花當作人寫的
特點。
3.關注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能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的表達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所學
1.聽寫上節課學習的重點詞語。
2.回顧第1、2自然段所描寫的畫面。
二、學習第3?5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讀詞句
1.學生朗讀第3?5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畫出具體描寫畫
面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2.組織學生交流反饋,引導品讀詞句,感知表達。
(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體會,重點圍繞“關了門做功課、
放假”這些具有奇特想象的詞句展開想象:花兒們關了門做功課是怎
樣的心情?會做哪些功課?放假時會是怎樣的情形?放假時是怎樣
的心情?從而理解這些詞句。
(2)指導朗讀:“覺得”后面要停頓,“真的”“地下的”這些
詞語讀成重音,“真的”可以讀得慢一點來表示強調。學生有感情地
朗讀第3?5自然段。
3.結合課后第三題,學生練筆。
設計意圖:
把課后習題融入學習過程中,旨在引導學生從仿說到仿寫,通過
表達促進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教師導入:“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你喜歡這樣的表達嗎?如果是“清風一吹,蝴蝶一來”等,花兒們又
會怎么樣呢?請大家展開想象,先試著說一說,再寫下來。(出示課
件)
清風一吹,他們
蝴蝶一來,他們
他們
三、遷移方法,合作學習第6?9自然段
1.學生朗讀第6?9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畫出具體描寫畫
面的詞句。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出示學習要求:
(1)每位組員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畫面,結合具體語句,在
小組內交流。組員間就同一個內容相互補充。
⑵組長匯報,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結合具體的語句說說閱讀
體會,準備向全班匯報。
3.組織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如小組交流第6自然段中的畫面,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交流的
語句和閱讀體會,體會作者想象的奇特。
①引導想象:結合“互相碰觸著"想象樹枝手拉著手在小聲地聊
天,從“拍著大手”可以想象雷云鼓掌邀請花孩子們出來玩耍,從
“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可以想象花孩
子們迎著風、伴著雨在草地上快樂地玩耍、舞蹈。
②學生想象畫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
(2)如小組交流第7?9自然段中的畫面,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初讀
時對有新鮮感的句子的學習,聯系生活實際想象,進一步體會作者想
象的奇特。
①引導想象:花孩子的家是怎樣的?星星所住的地方又是怎樣的?
花孩子為什么那么著急想回家去呢?他們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②學生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第7?9自然段。
4.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想象:如果你是花孩子,
會對媽媽講關于“花的學校”的什么事?
四、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罰、假、互、所、夠、猜、揚、臂”8個字。
(1)指導“假、互”的書寫。
“假”字各部分要寫得緊湊,第三、四、五畫的筆順是橫折、橫、
豎;“互”字第二、三畫的筆順是豎折、橫折。
(2)歸類書寫。
上下結構:罰、臂;左右結構:所、夠、猜、揚。
2.學生抄寫“功課、放假、互相、狂風、急急忙忙、自然、能
夠、雙臂”8個詞語。
五、布置作業,課堂延伸
1.完成本課課后習題。
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課《隨堂練》。
3.寫一寫自己放學回家的場景,用上自己積累的有新鮮感的詞
句。
板書設計
花在東風中狂歡?歡天昔地
的
學在學校的生活—豐富多彩
校童真童趣
在天上找媽媽急急忙忙
教學反思
《花的學校》是一首散文詩,文中擬人化的表達對學生來說是新
鮮的,是充滿豐富想象力的。學習這樣的文章,需要邊讀邊想象畫面,
從而發現其中的獨特之處、新鮮之處。所以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
有新鮮感的詞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來幫助學生
理解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知課文獨特的表達特點。止匕外,詩歌重
在朗讀,在朗讀中讓學生有所感悟。但如果只是機械地讀,難免過于
枯燥,會讓學生失去自主感受詩意的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適當穿
插了朗讀,意在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3*不懂就要問
語文要素
閱讀:
1.初步了解略讀課文學習的基本要求。
2.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簡單表達對這件事
的看法。
3.能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人文主題
體會孫中山寧愿挨打也要弄清楚的可貴品質,培養不懂就要問的
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借助閱讀提示、課文插圖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在
理解的基礎上簡單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
難點: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
查資料等方法理解。
教學準備
課文內容相關的補充資料,如圖片或視頻等;《新解新教材》相關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預習要求
1.查閱資料,了解孫中山。
2.根據閱讀提示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完成《預習卡》。
3.畫出你覺得有新鮮感的詞語或句子,遇到不懂的詞語想想有什
么辦法理解。
教學過程
一、關注不同,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不懂就要問。引導學生發現本課與前面兩篇
課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預設:課題中有星號,課前有學習提示,課后有兩個泡泡,缺少
要寫的字和課后題。
2.教師小結: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學習我們要根據
學習提示和泡泡中的要求來展開。
3.學生閱讀課前的學習提示,明確本課學習的任務。(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
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略讀課文,了解略讀課文的一般學習方法,
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具有指導意義。通過引導學生了解略讀學習的課文
基本要求,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學習任務: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和同學交流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3.把有新鮮感的詞句畫下來和同學交流。
二、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教師提示課后
泡泡中的要求。(出示課件)
學習要求:1.略讀課文可以讀得粗略一些,了解課文大意就行。
2.如果有個別的字不認識、個別的詞語不理解,也沒有關系。
提示:我們可以借助課文插圖,分步把故事的內容說清楚;也可
以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根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說,抓住關
鍵詞語。
(1)在學生自主練說的基礎上,請幾位同學講一講,在此過程中
相機正音,如多音字“背、圈”等。
(2)根據學生表達的情況,教師進行適當指導。
2.聚焦人物,交流對這件事的看法,理解道理。
(1)學生默讀課文第2?9自然段,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孫
中山與其他同學不同?完成表格。(出示課件)
同學們,孫中山搖頭晃腦高聲念書,讀了幾遍就背下來了嚇呆了,
壯著膽子站起來“不怕挨打嗎?”,“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就
是挨打也值得"(2)利用表格,同桌之間交流對
這件事的看法。
(3)學生交流看法,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詞句展開交流。
設計意圖:
采用開放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多角度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言之有
理即可。在交流過程中結合具體的詞句,不斷深化閱讀的感受。
預設1:學生從同學們的角度談看法,如:孫中山站起來問先生
的時候,同學們都被他的舉動嚇呆了,可見孫中山在學習上具有與眾
不同的品質。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句子”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
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展開交流,抓住“搖頭晃
腦、鴉雀無聲”,想象同學們突然間嚇呆的表情,想象他們心里會怎
么想。
預設2:學生從孫中山的角度談看法,如:私塾先生非常嚴厲,
孫中山還要壯著膽子問先生,說明孫中山求知的決心很大。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句子“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展
開交流,想象當時孫中山是怎么想的。
(4)學生齊聲朗讀課文最后一段,交流“不懂就要問”的意思,
再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自己在學習上“不懂就問”的經歷。
三、運用所學,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
1.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學生自主交流。
2.集體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預設1:跟私塾學習有關的詞語“私塾、先生、戒尺”等,學生
平時沒有接觸過,會感到新鮮。出示圖片或教師補充講解了解意思:
“私塾”指舊時家庭、宗族或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
個教書先生,沒有規定的教材和學習年限。“先生”相當于我們現在
的老師。“戒尺”是舊時私塾先生對學生進行體罰用的木板,課文第
二幅插圖中先生手中拿的就是戒尺。
預設2:描寫課堂上學生讀書的句子“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
咿呀呀,像唱歌一樣”等,學生覺得這樣的讀書方式很特別讀起來很
有新鮮感。可以引導學生表演動作理解句子,教師再簡要補充一些舊
時私塾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3.交流總結:舊時私塾學校里的讀書和我們現在的學習有什么
不同。(出示課件)
舊時私塾現在
咿咿呀呀像唱歌不拖音不唱讀
不敢提問鼓勵一直提問
向先生問問題會挨打提問了會得到老師表揚
4.學生再讀讀這些有新鮮感的詞句。
四、交流學習體會,積累詞句
1.交流學習體會。
(1)同桌間交流:第一次學習略讀課文有什么體會?
(2)集體交流,教師相機梳理:可以借助學習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自主學習;與精讀課文相比,略讀課文可以讀的粗略一些,能了解課
文的大意就行;有個別字詞不認識、不理解,也沒有關系。
2.詞語歸類,幫助學生積累。(出示課件)
跟私塾學習有關的詞語:戒尺厲聲挨打
跟讀書有關的詞語:背誦圈了一段糊里糊涂清楚搖頭晃
腦高聲念書咿咿呀呀
五、布置作業,課堂延伸
1.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課《隨堂練》。
2.回憶自己是否有過“不懂就問”的經歷,用一小段話寫下來。
盡量用上自己積累的有新鮮感的詞句。
板書設計
/流利地背書I先生檢查
不懂就要問死板地背書,先生不講勤學好問
勇敢地提問—先生講解
教學反思
《不懂就要問》是本套教材編排的第一篇略讀課文。從內容上說,
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低于精讀課文,只要能夠抓住重點幫助學生理解
領會即可。從方法上說,主要靠學生自己把握課文內容,并在理解課
文內容的基礎上習得一些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在教學一開始時,
我就引導學生關注課型,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了解略讀課文學習的
基本要求。在教學中,我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提供默讀、提
問、交流、發表見解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方法中
提高學習效率。
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
教學目標
1.能選擇自己暑假生活中的
新鮮事,把經歷講清楚。
2.能選擇別人可能感興趣的
內容講述,講的時候能借助圖片
或實物。
教學重難點
能選擇別人可能感興趣的內
容講述,講的時候能借助圖片或
實物。
教學準備
配合講述的圖片或實物;五
角星貼紙;《新解新教材》相關課
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回憶暑假生活,導入話題
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暑假生活:在暑假中去過什么地方,做
過什么事等。
2.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暑假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啊!這節課,我
們就來交流自己的暑假生活。(相機板書:我的暑假生活),進入話題。
板塊二借助范例,分享“新鮮事”
1.同桌之間互相分享自己暑假中的新鮮事。
2.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教師梳理可以講述的類別,并相機小
結板書,如:
課外學習休閑娛樂體育運動參觀旅游家務勞動
學彈琴玩游戲游泳游北京整理房間
3.學生講述自己經歷的新鮮事,教師適時引入教材內容,幫助
學生把自己的經歷講清楚。
預設1:學生講述的是別人沒有經歷過的新鮮事。
(1)學生講述后,教師請其他同學說一說聽完后的感受。如:講
的內容很新鮮,很感興趣;講的內容自己沒有經歷過,很想了解,但
聽了以后還不是非常清楚。
(2)通過互相交流評議,引導學生發現聽眾一般會對自己沒有經
歷過的事比較感興趣。
(3)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觀察課文第一幅情境圖。
①引導學生讀讀第一個泡泡中的話。
②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圖說說干農活時的情景,指導可以通過講述
干農活時的動作、方法,以及干活時的想法等把事情說清楚。
③引導學生為了幫助別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講述的內容,還可以出
示相關的圖片或實物。
(4)學生再次嘗試講述自己的經歷,其他同學評議有沒有把過程
講清楚,大家有沒有聽明白。
預設2:學生講述的是有獨特的感受的新鮮事。
(1)學生講述后,教師請其他同學說一說聽完后的感受。如:同
樣的事自己也經歷過,可是跟自己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很想了解當時
他為什么有這樣的體驗,可以講得更清楚些。
設計意圖:
從學生已經準備的事例出發,通過互相評議,使學生真實了解聽
眾的反應,然后對接教材,充分發揮教材范例的作用,在交流改進的
過程中讓學生明白怎樣把自己經歷的新鮮事講清楚。(2)通過互相交
流評議,引導學生發現聽眾一般會對有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事比較感
興趣。
(3)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觀察課文第二幅情境圖,引導學生讀讀第
二個泡泡中的話,學習怎么把自己獨特的感受講述清楚。
(4)學生再次嘗試講述,其他同學再次評議。
4.引導小結方法:講述時,可以選擇別人可能感興趣的內容重
點講述,可以講講自己獨特的感受,還可以借助圖片或實物來講。
板塊三小組交流,互相評價
交際要求:1.盡量講述別人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2.把自己的經歷講清楚。
3.能借助圖片或實物講述。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組內和全班講述“新鮮事”,有了多次口語表達的機會。
在講述的過程中,通過組員的不同反應和相互評價,讓學生有針對性
地改進講述的內容,把自己的經歷講清楚。1.出示口語交際要求
和評價標準,學生根據要求在小組內互相講述自己的新鮮事,其他組
員可以結合講述的要求指出不足之處。(出示課件)
評價標準:1.講得清楚(5星)。
2.有新鮮感,別人感興趣(5星)。
3.能借助圖片或實物講述(5星)。
2.學生組內輪流講述時,教師巡視指導,引導講述的學生可以
觀察聽眾的反應,初步感知聽眾是否對自己所講述的內容感興趣。
3.組內成員講述完畢后,根據標準進行記錄評議,填寫表格。
小組成員,交流內容,標準1:講清楚
(5星),標準2:有新鮮感
(5星),標準3:借助圖片或者實物
(5星)
4.每組推薦代表參加全班交流,評出“內容最新鮮”“講得最
清楚”“最有創意”等不同獎項。
語文園地
教學目標2課時一
1.能交流在課內外閱讀中遇
到的有新鮮感的詞句,知道要主
動積累這樣的詞句。
2.能說出“搖頭晃腦、面紅
耳赤”等成語的特點。
3.能根據語義表達的需要,
讀出恰當的重音。
4.能根據興趣小組的特點,
使用有個性的詞語為其取名字。
5.朗讀、背誦古詩《所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課內外積
累有新鮮感的詞句,積累成語、
古詩。
難點:能根據語義表達的需
要,讀出恰當的重音。
教學準備
《新解新教材》相關課件。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交流在課內外閱讀中遇到的有新鮮感的詞句,知道要主動
積累這樣的詞句。
2.能說出“搖頭晃腦、面紅耳赤”等成語的特點。
3.能根據語義表達的需要,讀出恰當的重音。
教學過程
板塊一交流平臺
活動一:找一找有“新鮮感”的句子
1.檢查學生的摘抄本,談話導入。
導語:同學們,還記得老師在本學期第一堂課上布置的任務嗎?
就是每堂課結束以后,大家要搜集一些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把它
們抄寫在摘抄本上。現在,就請大家拿出自己的摘抄本,讓我看看你
們的成果吧!(教師巡回檢查,同桌也可以互相借閱)真不錯!我在同
學們的本子上發現了不少“寶藏”呢!老師在和同學們共同學習第一
單元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句子,忍不住再次和同學們
一起分享分享。
2.出示句子,交流新鮮。(出示課件)
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
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我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1)課件出示“交流平臺”中的兩個句子,學生練讀。
(2)指名學生讀第一個句子,發現這句話出自第1課《大青樹下
的小學》。
(3)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個句子,了解句子的意思。
①指導讀準“更夫”的“更”。了解“更夫”一詞的意思:更夫
是古代民間巡夜的人,每天夜里敲竹椰子或鑼,提醒人們現在是什么
時間。
②引導學生發現這個句子是課外的,并隨機補充,第二個句子和
《花的學校》一樣,也是出自泰戈爾寫的《新月集》。
③指名學生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活動二:交流“有新鮮感”的句子
設計意圖:
“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重在引導學生關注課內外閱讀中有特
色的、自己感興趣的詞句,并培養主動積累的意識,逐漸養成主動積
累的習慣。1.引導學生結合之前的學習經驗討論交流:這兩個句子有
什么特點?設想一下,小伙伴為什么覺得有新鮮感?
預設:這兩個句子跟平時的句子有點不一樣,第一句把樹枝、鳥
兒、蝴蝶想象成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樣的寫法特別新鮮。第二句中
“我”的想法很奇特,想做一名更夫去追逐影子。
2.學生齊讀句子體會。
3.引導學生拓展交流:你們在自己的課內外閱讀中有沒有讀到
過有新鮮感的詞句?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所積累的有新鮮感的詞句,談談體會。
(2)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詞句和體會。
(3)全班匯報交流。也可以展示部分有積累習慣的學生在課外閱
讀中摘錄的詞句,與全班學生分享。
4.教師適當小結并指導學生摘抄句子。
(1)小結:遇到這些有新鮮感的詞句,可以多讀幾遍,想想詞句
的意思,還可以抄寫下來,平時要注意積累,在習作時也可以嘗試運
用和仿寫。
(2)請學生把這兩個句子抄寫在自己的積累本中,注意句子抄寫
的格式,開頭要空兩格。
板塊二詞句段運用
活動一:課本成語讀準確
設計意圖:
通過表演讀、想象合作讀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在
趣味活動中發現這類成語的構詞特點,幫助學生理解和積累。
1.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指名讀,指
導讀準字音,重點關注“爪、吊、赤、疾、燥”的讀音。(出示課件)
zhaodiao
第一組:搖頭晃腦披頭散發張牙舞小提心吊膽
chijizao
第二組:面紅耳赤手忙腳亂眼珠手快口干舌燥
2.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成語。
(1)一邊做動作一邊讀成語,如做“搖頭晃腦、張牙舞爪、手忙
腳亂、眼疾手快”的動作。
(2)想象成語描寫的動作、神態、心情等,師生、生生合作讀成
語。如教師讀“面紅”,學生接“耳赤”;男生讀“提心”,女生接
“吊膽”。
(3)同桌合作朗讀,小組合作朗讀。
3.引導學生發現兩組成語結構上的特點,指導梳理。
(1)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兩組成語結構上的特點。
(2)全班交流,注意把同類成語的特點進行梳理。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交流課外積累的類似成語,也是在提示學生在課外閱讀
時要主動積累,豐富語言材料。特點1:這8個成語都含有身體部位
名稱,都和人有關:有的描寫人的動作,如“搖頭晃腦、張牙舞爪”;
有的描寫人的外貌、狀態,如“披頭散發、面紅耳赤”;有的描寫人
的心理,如“提心吊膽”。
特點2:第一組成語的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意思相近;第二組成
語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意思相近。
4.學生交流自己在平時閱讀時積累的類似成語。如:垂頭喪氣、
指手畫腳、交頭接耳、油嘴滑舌、牽腸掛肚、手舞足蹈、眉開眼笑、
耳聰目明、口是心非等。
5.拓展運用。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填入相應的成語。(出示課
件)
(1)弟弟正坐在位子上(搖頭晃腦)地背古詩。
(2)為了說服他參加我們的活動,我講得(口干舌燥),可他就是不
為所動。
(3)事情來得太突然了,我們一時間(手忙腳亂),不知道從何下手。
(4)一到開家長會,我就(提心吊膽),不知是福是禍。
(5)剛才還(張牙舞爪)的歹徒,三兩下就被警察叔叔制服了。
6.趣味游戲。教師事先準備兩組不同的成語。將全班分成兩組,
每組各派兩名同學上臺,一人做動作(或給提示),一人猜成語,猜出
成語多的一組獲勝。
活動二:根據語義,讀出重音
設計意圖:
讀好重音是十分重要的朗讀技巧。在指導這三句話的重音朗讀時,
不是直接告知朗讀重音的方法,而是讓學生結合對句子的理解,根據
語義表達的需要,學習讀好句子重音的方法,并引導其在朗讀練習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材料欠款合同范本
- 小院改造轉讓合同范本
- 墻繪合同范本
- 農民蜂蜜銷售合同范本
-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廢氣治理合同范本
- XX大學XX學院畢業論文答辯演講模板
- 2025版權交易的代理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生產線升級借款合同
- 2025國內技術轉讓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日歷日程表含農歷可打印
- 校園金話筒大賽(臨沂賽區)策劃書
- 讀書分享讀書交流會《朝聞道》劉慈欣科幻小說讀書分享
-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
- 2022中國大學慕課批判性思維南林大答案
- 瀝青集料篩分反算計算表格(自動計算)
-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GJ311-2013
- 護理人文關懷培訓課件PPT
- 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防范措施清單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Unit4HobbiesLesson2
- 護理-人力資源案例分享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