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的避防(教學課件)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_第1頁
自然災害的避防(教學課件)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_第2頁
自然災害的避防(教學課件)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_第3頁
自然災害的避防(教學課件)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_第4頁
自然災害的避防(教學課件)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

從人地作用看自然災害江山美景第二節(jié)

自然災害的防避新課導入

公元132年,張衡制成地動儀。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用科學儀器監(jiān)測地震的第一次成功嘗試,比歐洲人制造出功能相類似的儀器要早1700多年。2018年2月2日,我國“張衡一號”衛(wèi)星順利升空,可為監(jiān)測和分析地震提供技術支持。問題:古今中外有哪些防災救災的著名科技成就?它們在防災救災方面發(fā)揮了什么作用?除了利用科技防災減災,還有哪些防災避災的措施圖4-2-1地動儀模型與“張衡一號”衛(wèi)星新課導入?yún)^(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人地協(xié)調觀學生應了解該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如地形、氣候、水文等)以及人類活動對該區(qū)域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能夠綜合判斷該區(qū)域可能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風險;能夠比較不同區(qū)域的自然災害類型和成因差異。通過對比學習,認識到不同區(qū)域自然災害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進而加深對自然災害成因的理解。通過運用圖表資料分析自然災害,學生能夠提高地理實踐能力,學會如何在實際情境中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生能夠根據(jù)資料判斷自然災害的類型,并解釋其含義。同時,能運用圖表資料說明常見災害的分布狀況,以及解釋常見自然災害的形成條件和危害。這要求學生在面對復雜的自然災害現(xiàn)象時,能夠綜合各種因素和信息,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認識學生能夠認識到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之間的緊密關系,理解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防災減災中發(fā)揮積極作用。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本節(jié)知識結構自然災害的防避減災基礎知識常見自然災害的防避目的途徑地震災害的防避洪水災害的防避滑坡災害的防避泥石流災害的防避CONTENTS目錄壹減災基礎知識貳常見自然災害的防避壹減災基礎知識減災的目的江山美景統(tǒng)籌做好防災、避災、抗災、救災等工作,力爭使災害損失降低到最小減災的主要途徑江山美景政府領導下的社會行動要建立高效的防災救災系統(tǒng)系統(tǒng),提供災害響應能力與預警、救援能力,并加強防災減災的國際或區(qū)域合作等要加強自然災害研究,組織防災、減災科技公關,健全災害管理法規(guī),制定防災、減災規(guī)劃方案,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實施防災、減災工程減災的主要途徑江山美景社會層面的減災行動救災過程內容災前準備①確定救災物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②確定救災物資的儲備地點災中應急通過對生命工程采取緊急防護、對次生災害源進行檢查加固等措施,以維護交通通信系統(tǒng)安全,確保救災通信暢通,確保搶險救災人員、物資輸送和災民疏散暢通災后恢復通過修復、重建,恢復生活、生產秩序,將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增強抵抗未來災害的能力減災的主要途徑江山美景公民個人行動前期準備遇災之時提高防災避災意識,學習災害自救的知識與技能,增強參與救災的社會責任感遇到突發(fā)災害時,要沉著冷靜地科學應對未成年人在遇到災害時,首先要盡力維護自身安全,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考慮救助他人與財務減災的主要途徑江山美景公民個人行動應對災害“十字要訣”做好應對災害準備觀察自然變異現(xiàn)象及時報告異常現(xiàn)象及時躲避切斷電源火源水源抗災自救及互救保險救災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收聽災害信息貳常見自然災害的防避地震災害的防避01地震災害的突發(fā)性強,往往會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我國又是一個地震多發(fā)的國家,因此地震的防避至關重要。防避地震的重要性地震災害的防避01社會層面地震災害的防避措施需要加強地震監(jiān)測體系建設、地震預報科技攻關、防震會避災制度建設及執(zhí)行情況督查等,做好地震應急方案制訂層及組織實施等。加強防震避災教育,提高公民防震避災意識及能力等地震預警原理地震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地震地震預警中心產生預警信息傳遞預警信息接收預警信息緊急處置與避險地震災害的防避01地震預警原理地震儀地震局向企業(yè)機關發(fā)布向公眾發(fā)布地震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地震地震預警中心產生預警信息傳遞預警信息接收預警信息緊急處置與避險地震災害的防避01地震預警原理黃金12秒縱波速度快于橫波,這個時間差就是地震預警的空間。利用電波速度快于地震波速度來進行預警。擬建設的川滇地下云圖網,圖中綠色小點為地下云圖監(jiān)測站,紅色線條為地震斷裂帶。地下云圖的原理類似于天氣云圖,是在地表安裝傳感器,通過物理方法對地下8千米至20千米的應力、能量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生成一張能看見地下應力和能量的動態(tài)演化圖。監(jiān)測站地震預報中心地下云圖地震預報地震災害的防避地震預警原理地震災害的防避災害防御牢記撤離路線和應急避難場所增強防災意識加強防災演練地震災害的防避災害后救助救援對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設備和相關技能的要求很高,所以需要專業(yè)救援人員。地震災害的防避災害后重建盡快恢復災情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并促進災區(qū)經濟和社會的恢復和發(fā)展。主要救助形式有政府救濟、民間救濟和國際救濟。地震災害的防避個人層面地震災害的防避措施注意了解生活所在地的地震風險等級、居住房屋的結構和防震性能。如果房屋防震性能達不到當?shù)胤勒鹨螅ㄈ缋吓f房屋或者是自建房),就要在地震頻發(fā)的時期搬到地震風險小的地方或者防震性能達標的房屋居住。在地震多發(fā)的地區(qū),要準備好必要的水、食物及其他應急物品與器具地震發(fā)生時,需要每個人根據(jù)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迅速采取有效保護及科學自救措施。地震后要注意預防和避免次生災害(崩塌、滑坡、海嘯、火災等)的影響地震災害的防避地震時的應急反應地震災害的防避措施情境應急反應正在用火、用電迅速關閉火源、電源正在樓房內迅速離開外墻及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等開間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避,千萬不要跳樓身處平房內迅速逃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盡快躲避在比較堅固的家具或者設備的下面或者旁邊正在戶外要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橋梁、高壓電線及化工設施,避開陡坡、陡崖等正在工作場所就近躲藏在堅固的機器、設備或辦公家具旁正在搭乘電梯將操作盤上個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萬一被關在電梯中,馬上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求助已被掩埋要克服恐懼心理,堅定生存信念,自謀脫險策略。如果一時不能脫險,應保持鎮(zhèn)靜,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灰塵窒息;設法支撐可能墜落的重物,創(chuàng)造生存空間;減少體力消耗,不要大聲呼叫,可用石塊等敲擊物體,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搜尋水和食品,延續(xù)生命,靜待救援地震災害的防避假如要舉行一次班級地震逃生演練,請從應急反應能力、避震方式、避震空間、避震姿勢、逃生路線、躲避障礙物等方面設計一個活動方案,在班上交流討論。教師按照“準備充分、組織有序、科學合理、便于實施”的原則進行點評?;顒雍樗疄暮Φ姆辣芎樗疄暮Φ姆辣艽胧┥鐣用婀こ檀胧┡d建水庫退耕還湖修筑堤壩開辟分洪區(qū)疏浚河道洪水災害的防避洪水災害的防避措施社會層面非工程措施①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防災減災的意識。②嚴格控制濫砍亂伐,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③建立統(tǒng)一的防洪減災管理體制和搶險指揮管理系統(tǒng)。④組織災前水利建設與防洪減災科技研究。洪水災害的防避洪水災害的防避措施個人層面洪水前了解地勢及警戒水位規(guī)劃逃生路線做好防災救災準備洪水前的行動預先判定自身所處地點是否處在洪水警戒水位以下,并選定通向高地的最佳路線;留意洪水預報,接到洪水警報后盡快撤離;沿門框和窗框碼放沙袋,盡可能將水拒之門外;關閉燃氣和電路,準備應急的食物、飲用水、手電以及便于發(fā)出求救信號的物品等。洪水災害的防避洪水災害的防避措施個人層面洪水中向高處轉移求救借助救生設備或者漂浮物逃離洪水中的行動一旦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向當?shù)卣姥床块T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在戶外突遇洪水襲來,立刻向高處躲避(包括上樹);在室內要轉移到上層房間,直至爬上屋頂,等待救援;如洪水持續(xù)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以自保,則要充分利用門板、桌椅、大塊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逃生洪水災害的防避洪水災害的防避措施個人層面洪水后做好防疫不吃腐敗食物,飲用水要煮沸災后重建洪水后的行動做好各項衛(wèi)生防疫工作;不食用腐敗的食物,飲用水必須煮沸后飲用;積極參加災后生產與重建活動。洪水災害的防避活動都江堰工程在治水方面的作用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并且至今仍在發(fā)揮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200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工程位于岷江從山地進入盆地的咽喉要沖,采用“無壩引水”的方式,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查閱資料,分析討論下列問題:1.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2.在枯水季節(jié)水位較低的情況下,都江堰工程怎樣才能保證引到足夠的灌溉用水?在洪水季節(jié)又如何防止過多的水淹沒農田?3.都江堰工程的設計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人地關系理念?滑坡工程整治滑坡災害的防避滑坡災害的防避措施社會層面采取工程整治措施。對潛在性滑坡、重點區(qū)域和溝谷進行監(jiān)測。開展滑坡風險性評估。潛在性滑坡監(jiān)測滑坡災害的防避滑坡災害的防避措施社會層面歷時從數(shù)天到數(shù)十年不等一般只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蠕動變形急劇滑動漸趨穩(wěn)定典型滑坡的發(fā)展階段

根據(jù)滑坡體后緣山坡上地裂縫的快速擴展、滑坡體前沿坡脾處的泉水(井水)水量水位的異常變化和地面上隆變形等臨滑跡象及時發(fā)出預警?;聻暮Φ姆辣芑聻暮Φ姆辣艽胧﹤€人層面盡量不要在陡坡前長時間逗留在陡坡上面或者坡腳從事生活或者生產活動時,盡量不要破壞坡體的穩(wěn)定性,如果發(fā)現(xiàn)坡體松動要盡快離開并報告。

如果發(fā)現(xiàn)坡體存在軟弱面,可以建造截水溝、排水溝和防水覆蓋層,防止地表水滲入軟弱面。

針對存在滑動風險的滑坡體,可以通過削坡減載(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減小下滑力,通過修筑擋土墻、抗滑樁等增加抗滑力。當滑坡發(fā)生時,如果處在滑坡體上,首先應保持冷靜,迅速環(huán)顧四周,然后向滑坡體的兩側迅速逃離。當遇到無法逃離的高速滑坡或滑坡呈整體滑動時,宜原地不動,或抱住大樹等物。如果處在滑坡可能影響到的山前或者溝谷,應迅速判別滑坡運動的方向后迅速撤離。泥石流災害的防避泥石流災害的防避措施社會層面開展泥石流風險性評估。對重點區(qū)域和溝谷進行監(jiān)測。采取工程整治措施。020103舟曲泥石流工程整治岷江上游河谷聚落和泥石流災害的高程分布圖泥石流災害的防避泥石流災害的防避措施個人層面1.房屋、帳篷不要搭建在溝口和溝道上。2.不能將沖溝當作垃圾排放場。3.保護和改善山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4.雨季或者暴雨時,不去泥石流多發(fā)的溝谷。5.科學逃生,及時發(fā)出泥石流預警信號。泥石流應急逃離泥石流災害的防避泥石流、山體滑坡如何防范和逃生活動活動主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時間與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與成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策劃“國際減災日”宣傳方案198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作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2009年,聯(lián)合國大會又將這一紀念日改為每年的10月13日。設立“國際減災日”的目的是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國政府將減輕自然災害作為工作計劃的一部分,推動國家和國際社會采取各種措施,以減輕各種災害的影響。聯(lián)合國減災辦公室每年還會確立一個“國際減災日”的主題,以加強宣傳,增強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查詢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進行小組合作,根據(jù)主題設計一個“國際減災日”的宣傳活動方案。課堂小結減災基礎知識目的主要途徑常見自然災害的防避地震災害的防避洪水災害的防避滑坡災害的防避泥石流災害的防避能力提升:運用資料,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課堂小練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肅省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多省震感明顯,造成房屋倒塌,經濟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地震發(fā)生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要間隔約12秒才會倒塌,即地震救援領域所說的“黃金12秒”。據(jù)此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jù)是(

)A.建筑物的抗震強度和系數(shù) B.人體對緊急事件的反應能力C.地震的震級

D.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的差異解析:結合分析可知,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jù)是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差異,縱波傳播速度快于橫波,橫波產生的危害遠大于縱波,所以12秒是黃金逃生時間,D正確,ABC錯誤。故選D。D課堂小練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肅省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多省震感明顯,造成房屋倒塌,經濟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為減輕地震造成的危害,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①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加強監(jiān)測②提前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③地震多發(fā)區(qū)應設立避難場所④地震發(fā)生時乘電梯迅速外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地震發(fā)生時,搭乘電梯是錯誤的,一旦被困電梯里,將危及生命,④錯誤;①②③表述正確。故選A。A課堂小練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肅省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多省震感明顯,造成房屋倒塌,經濟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以下與地震屬于同一類型的自然災害是(

)A.洪澇 B.滑坡

C.臺風

D.流感解析:解析:地震屬于地質災害,和地震同屬于地質災害的是滑坡,B正確。洪澇、臺風屬于氣象災害,流感不屬于自然災害,D錯誤。故選B。B課堂小練2023年8月30日,在福建省漳平市,一位交警焦急地在省道上下達命令封鎖路段,指令發(fā)出不到半分鐘,坡頂碎石滑落,大面積山體石壁瞬間垮塌,下圖示意此次災害畫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此次封鎖路段預防的災害類型主要是(

)A.滑坡

B.泥石流 C.干旱

D.地面沉降解析:解析:由題目可知,該區(qū)域位于福建省,即我國東南沿海,氣候濕潤,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C錯誤;材料中“坡頂碎石滑落,大面積山體石壁瞬間垮塌”,顯示該地發(fā)生的災害為地質災害,且符合滑坡發(fā)生特點,A正確;泥石流需要水的參與,而題中僅有碎石滑落和石壁垮塌,排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