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全、環境衛生意外事故應搶救援預案工程概況本工程在寧國市西北部鳳形新區內,單層鋼結構廠房。。。。。。北靠靈臺山,東臨西津河。工程由安徽省第二建筑工程企業承建,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依據主管部門同意文件及經相關部門審查同意和建設單位確定建筑設計方案、建設單位對該工程相關設計要求、現行建筑規范、標準設計。工人人身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一、應急準備1、人員及組織機構準備全部工程項目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德應急領導小組,全方面負責工地意外傷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組長:副組長:組員:搶救電話:120火警電話:119報警電話:110項目部應急小組關鍵組員電話:2、物資準備(1)、應急領導小組制訂意外傷害事故應急處理物資需用計劃。(2)、材料員負責本項目部應急和日常維護物資德采購。(3)、倉庫管理員負責該類物資保管,并負責日常檢驗,確保性能良好。(4)、項目部安全員定時組織對物資情況進行檢驗,確保險情出現時能夠立即有效投入使用。二、應急預案施工過程中,如發生人員重傷、死亡等重大安全事故,應按以下要求進行救援和事故處理。(一)、現場人員傷亡事故緊急處理程序:1、項目施工過程中,如突發因工重傷、死亡事故,項目部必需立即組織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并以最快方法向項目部直接領導和企業安全設備處匯報簡明情況。2、如事件發生在夜間,夜間值班人員應緊急上報項目經理和現場責任人等相關人員。3、項目部在保護好事故現場同時應立即組織搶救受傷人員,指導現場搶救或送專門醫院搶救,并組織人員救險,預防險情擴大。發生人身意外傷害時需采取對應事項:(1)、如當事人沒有自覺癥狀,不要輕易放走當事人,醫務人員要對其進行全方面檢驗并觀察二十四小時,確實沒有損傷時才能視為正常。(2)、當發覺傷員心跳、呼吸停止時要就地搶救,進行心臟復蘇,直至搶救醫務人員到場深入搶救。(3)、現場發生人身意外傷害事故,不要慌亂。派專員守在傷員前進行臨時救護,另派人和搶救中心或醫院聯絡說明傷員所處地點,行車路線及抵達所在地點顯著標志。(4)、對于骨折傷員,尤其是懷疑頸、胸腰椎骨折傷員要做好固定,用硬板搬運,不得隨意拉扯,扭曲身體搬運。(5)、如認定外傷出血后,依據傷口部位、輕重程度,可分別,則采取或同時采取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法或止血帶止血法。如有骨折則采取木板等物給予固定。(6)、運輸傷患者前,應檢驗傷者頭、胸、腹、背及四肢傷勢,并給適應處理,如所處環境危險,應立即脫離,不然就地搶險,搬運時注意傷者體位,避免再損傷。4、重傷或死亡事故,由項目部負責保護現場,并提供相關資料。5、項目經理接到事故匯報后,應該立即匯報企業責任人或企業安全管理部門責任人,再由企業安全科責任人上報企業主管部門和所在地勞動部門、公安部門、工會。6、項目部人員必需認真配合企業責任人和政府主管部門人員勘察現場,開展事故調查。7、調查重傷事故,由企業責任人或其制訂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相關科室人員及工會組員參與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8、輕傷事故由安全科調查分析并匯報。9、死亡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會同所在地勞動部門、公安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10、項目部發生重傷事故,采取組織會議等多個方法通報事故經過、原因,提出改善方法,吸收教訓,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預防同類事故反復發生或其它事故再發生。(二)意外傷害不一樣部位、狀態對應應急方法1、外傷搶救、處理、搬運:外傷出血后,依據傷口部位、輕重程度,可分別或同時采取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法或止血帶止血法。如有骨折則采取木板等物給予固定。(1)、包扎動作輕、快、準、牢,對暴露傷口,盡可能永無菌敷料覆蓋傷口,再行包扎。包扎不可過緊、過松,以防滑脫或壓迫血管、神經,影響遠端血運。(2)、骨折固定時,本著先救命后治傷標準,優異行呼吸心跳搶救,有大出血時,應先止血,再包扎。最終固定骨折部位。(3)、運輸傷患者前應檢驗傷者頭、胸、腹、背及四肢傷勢,并給適應處理,如所處環境危險,應立即脫離,不然就地搶險,搬運時注意傷者體位,避免再損傷。(4)、現場處理后,立即轉送到周圍醫院。2、現場心、肺、腦復蘇施工現場出現電擊、嚴重創傷、中暑、中毒等易引發心跳驟停情況,及早搶救,對傷者復蘇有重大意義。(1)、判定心跳驟停癥狀a、頸動脈搏動消失;b、意識喪失,呼之不應。(2)、現場心肺復蘇a、呼救:一旦判定病人昏迷就要呼救,她人幫助打搶救電話或叫救護車,本人就地搶救。b、病人體位仰臥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3)、心肺復蘇法a、打開氣道,使病人頸部上抬使頭后仰,確保呼吸通暢。b、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每次800~1000m(注意胸部是否起落,每次吹12~16次。(4)、心外按摩,建立人工循環用拳擊心前區,拳距前胸20~30cm,向前胸猛擊兩下,有時即可恢復心跳。(5)胸外擠壓部位:胸骨中下1/3交接處,下壓3~5cm,頻率80~100/分。雙人操作:吹氣和按壓比為1:5,每4~5分鐘檢驗一次頸動脈搏動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復。單人操作:每次按壓15次,吹氣2次,每4~5分鐘檢驗一次頸動脈搏動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復。按壓注意事項:a、按壓必需平穩,由規律進行,不能中止。b、日常不能離開胸膛,不能猛壓猛松,以免改變按壓位置,或引發肋骨骨折。C、雙肩應壓胸前正上方,平臂要和胸垂直,按壓時身體不要前后搖擺,胸部按壓部位必需正確,不然不僅按壓無效,反有危險。3、電擊傷和中暑處理電擊傷(1)、診療a、看電源種類、電壓、觸電時刻及當初情況;b、表現為電擊性休克、抽搐、昏迷、青紫、心率不齊、心跳停止。c、并發癥:伴有外傷、骨折、背髓受損者可見肢體癱瘓。(2)、搶救a、立即切斷電源,用絕緣不導電物體使患者脫離電源;b、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術。c、對局部燒傷進行消毒包扎處理。呼吸搶救中心處理。中暑(1)、診療:因長時間日光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出現大汗頭暈、無力、口渴、眼花、心慌、四肢麻木、體溫略升高,血壓下降等癥狀。(2)、搶救:發覺中暑病人全部應立即將其移到陰涼通風處。a、輕度中暑:給含鹽冷飲,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休息后即可恢復。b、高熱型:關鍵是物理降溫,用26~29℃溫水或50%酒精全身擦浴,用電風扇吹風,頭部大血管放置冰袋,靜脈點滴生理鹽水+氯丙嗪mg。c、痙攣型:關鍵補充鈉、靜點5%GNS或3%NS,抽搐者用10%氯醛10~20ml。癥狀緩解后立即送醫院就醫。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概述依據建設工程特點,工地現場可能發生安全事故有:基礎工程、屋面工程、腳手架工程、三寶四口分項、模板、坍塌、火災、中毒、爆炸、物體打擊、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塔吊等,應急預案人力、物資、技術準備關鍵針對這幾類事故。應急預案應立足于安全事故救援,立足于工程項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救助。2、應急小組應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該小組組長,主管安全生產項目副經理、技術責任人為副組長;現場搶救組:項目部安全部門責任人為組長,項目部安全部門全體人員為現場搶救組組員:醫療救治組:項目部醫務室責任人為組長,醫療室全體人員為醫療救治組組員;后勤服務組:項目部后勤部責任人為組長,后勤部全體人員為后勤服務組組員;保安組:項目部治安保衛部門責任人為組長,全體保安員為組員。應急組織分工及人數應依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應急領導小組職責:①、施工現場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議,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事故應急領導組、工程所在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匯報災情。②、平時應急領導小組組員輪番值班,施工時值班者必需住在工地現場,手機二十四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救援組長。現場搶救組職責:采取緊急方法,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預防事故深入擴大。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出傷員,視情況采取搶救處理方法,立即送醫院搶救。后勤服務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輛調配,緊搶救援物資征集及人員餐飲供給。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安全保衛,支援其它搶救組工作,保護現場。3、救援器材應急領導小組應配置下列救援器材:①、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②、搶救工具:通常工地常備工具即基礎滿足使用。③、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④、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⑤、交通工具:工地常備一輛值班面包車,該車輪值班時不應跑長途或簽定不少于三輛面包車應急服務協議。⑥、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4、應急知識培訓應急小組組員在項目安全教育時必需附帶接收緊搶救援培訓。培訓內容:傷員搶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組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推行搶救職責。5、通信聯絡項目部必需將110、119、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員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組員手機號碼、工程所在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6、事故匯報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企業、項目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方法預防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還應按下列要求匯報相關部門:通常事故:項目部應立即匯報企業,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匯報后1小時內匯報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和人民檢察機關,填報《事故快報表》,企業負責安全生產領導接到項目部匯報后立即應抵達現場。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匯報當地衛生部門。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災事故:應同時匯報當地公安部門。職員受傷后,輕傷送工地現場醫務室醫治,重傷、中毒送醫院救治。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30日死亡,企業應即時補報。基礎工程生產安全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基礎工程在根據安全控制進行后,往往有可能發生土方坍塌及坑壁下滑等安全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和機械設備損壞。為能降低事故發生,最大程度地快速進行授權,特制訂此應急預案。1、確定當班安全責任人,負責當日該班組安全。2、開啟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3、深基作業時,盡可能采取機械開挖,人工清槽時必需有些人監護,發覺異常地帶應立即組織工人撤離。4、一旦發生基礎坍塌事故,應立即匯報項目經理,并立即清點人數,檢驗是否有些人被土方掩埋。5、發生土方坍塌,除人員撤離作業點或區外,施工機械也應撤離坍塌地點,切斷電源。6、發覺有些人員傷亡應進行搶救,做好保護方法以最快速度送往就近醫院進行診療。7、在未確定工作區安全前,不準作業。8、事故處理,應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見,發生死亡事故應填寫傷亡事故報表及處理匯報。9、事故應急搶救電話:120、110、119。觸電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為確保工程項目觸電事故發生以后,能快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職員及相關人員生命安全風險,特制訂觸電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一、組織結構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二、事故處理程序1、開啟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觸電事故發生后,事故發覺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匯報責任人(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3、項目管理人員取得求救信息并確定事故發生以后,應:①、立即采取絕緣材料等器材使觸電人員脫離帶電體,或快速關閉電源。②、立即組織項目職員自我救護隊伍進行施救,并立即向當地搶救中心(120)、電力部門電話匯報。項目部配應急搶救藥箱1只,藥箱存放在安全綜合辦公室。③、立即向所屬企業應急搶救小組匯報事故發生情況并尋求支持。④、嚴密保護事故現場。三、項目部指揮部接到電話匯報后,應立即指令全體組員在第一時間趕撲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四、受傷人員本送入醫院接收搶救以后,指揮部立即指令善后人員抵達事故現場。①、做好和受傷人員家眷接洽善后處理工作。②、按職能歸口做好和當地相關部門聯絡、匯報工作坍塌坍毀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施工現場一旦發生外架、龍門架、塔吊坍毀及模板坍塌事故,將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為了爭取在第一時間搶救傷員,最大程度地降低職員相關人員生命安全風險和經濟損失,特制訂施工項目坍毀坍塌應急預案。1、開啟施工現場生產安全應急預案。2、不管任何人一旦發覺有外架、龍門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坍毀及模板坍塌可能性,應立即呼叫在場全體人員進行撤離。3、現場人員應快速通知項目經理或施工員,并打電話立即向企業應急搶救領導小組領導匯報事故發生情況,請求企業應急搶救領導小組支援。4、依據現場情況,若有些人員受傷,應立即撥打120搶救電話,向搶救中心求救。應務必講清受傷人數、地點和人員受傷情況,并派人到關鍵路口引導搶救車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同時,現場搶救人員在搶救車到來以前,應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項目部配置應急搶救藥箱1只,藥箱存放在現場辦公室。5、在沒有些人員受傷情況下,現場責任人應依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方法,在確保人員生命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6、現場安全員應對腳手架、龍門架、塔吊坍毀等施工設備坍毀及模板坍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訂對應更正方法,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表、事故調查等相關處理匯報,并上報企業應急搶救領導小組。7、各相關聯絡電話以下:120、110、119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除生產安全事故應搶救援預案制訂依據起重機械關鍵用于施工項目生產材料起重搬運作業,為預防起重機械在安裝和拆除時發生事故,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同時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訂此應搶救援方案。發生事故原因:安全管理不科學、規章制度不健全,不按要求去操作,圖省力,習慣作業。起重機械和建筑物或其它設施安全間距不符合要求。操作者素質不高,技能低,不會識別和估計危險性,造成判定決議失誤。安全裝置不全或部件失控。作業場所堆放物太高,遮擋了起重司機視線。選擇吊具、吊點不適合、綁匝方法不正確,致使物體墜落。起重工違章作業。指揮人員指揮信號不妥或司機誤接信號且誤動作。安裝、拆除前未對物件進行完好情況檢驗。三、應急方法當發生重大事故時,工作現場人員應停止作業,切斷電源,采取緊急方法有效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成危害。如發生事故,要立即向項目部應搶救援小組匯報,項目部應立即開啟“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搶救援預案”。采取有效救援方法,盡可能降低事故損失和造成更嚴重后果。立即搶救傷員,降低人員傷亡。保護現場,按要求組織救援。四、救援程序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職務最高責任人應立即指揮現場人員利用可利用工具進行救治傷員,同時應立即向就近醫院求救,實施搶救。2、事故現場責任人要隨時向企業應急小組匯報現場救援進展情況和已采取應急方法,開啟企業應急預案。3、企業應急小組在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匯報事故現場情況,并組織其它人員進行救援。五、職責和分工1、企業應搶救援小組由經理、副經理以上領導及安全科、安拆科組成。2、總指揮由經理擔任,是應搶救援全過程中全權指揮,組織本企業參與救援。向相關部門匯報情況,協調消防、救防、醫療機構參與救援。3、應急小組其它人員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協調各成職員作有序進行,按各自分工確保救援任務順利完成。4、現場總指揮由應急領導小組指派,負責事故現場事故處理。5、現場總指揮職權(1)向應急領導組立即匯報事故現場情況。(2)做好事故救援指揮和協調工作。(3)對事故現場實施保護性方法。(4)對難以處理緊急情況做出反應安排。六、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工作1、對事故現場要立即清理清查,方便于立即恢復生產。2、事故單位要對事故進行分析討論,檢驗安全方法落實情況。3、企業安全科對事故單位分析討論材料進行審查,各單位要組織職員進行學習吸收教訓。4、組織召開企業事故通報大會。5、事故責任人處理依據(安全管理條例)進行處罰,對重大責任人要追究刑事責任。七、應搶救援聯絡事故發生后,安裝、拆除人員及項目部全部救援人員應保持信息通暢。人員姓名電話項目經理施工員安全員后期負責八、報警電話:120、119、110。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火災事故一旦發生時,為確保工程項目上下能全力處理火災事故,立即、快速、高效地控制火災事故進展,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災事故損傷和影響,保護國家、企業及項目部財產和人員安全,特制訂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一、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二、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步驟1、開啟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立即報警。當聽到施工現場火災發生信息后,指揮小組要立即撥打“119”3、組織撲救火災。當施工現場火災發生后,除立即報警以外,指揮小組要立即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和職員進行撲救,撲救火災時要根據“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關鍵、后通常”滅火戰術標準。并派人立即切斷電源,接通消防水泵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隔離火災危險源和關鍵物資,充足利用施工現場中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滅火。4、幫助消防滅火。在自救基礎上,當專業消防隊達成火災現場后,火災應急準備和響應指揮小組要簡明地向消防責任人說明火災情況,并全力支持消防隊員滅火,要聽從專業消防隊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滅火。5、現場保護。當火災發生時和撲救完成后,指揮小組要派人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候對事故原因及責任人調查,同時應立即采取善后工作,立即清理,將火災造成垃圾分類處理并采取其它有效方法,從而將火災事故對環境造成污染能降低到最低程度。6、火災事故調查處理。根據企業事故(事件)匯報分析處理制度要求,項目部火災應急準備和響應指揮小組在調查事故匯報出來以后,應作出相關處理決定,重新落實防范方法,并報企業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和所在地上級主管部門。中毒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為確保我項目部中毒事件發生后,能快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職員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訂本項目部中毒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一、組織機構 (一)項目部組成應急響應小組,負責應急搶救指揮。組長:副組長:組員:(二)緊急小組下設1、現場指揮組:由黃至城、黃慶椿組成,黃至城為組長。其任務是了解掌握疫情,組織現場搶救指揮。2、搶救聯絡組:由黃慶椿、陳福祥組成,黃慶椿為組長,其任務是依據指揮組指令,立即部署現場搶救,對中毒人員嘔吐物取樣,保持和當地防疫部門、建設主管部門溝通。并立即通知當事人親人。3、治安組:由林全良、陳力清組成,林全良為組長,其任務為現場秩序維護、保護事發覺場、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問詢統計,保持和當地公安部門溝通。4、善后組:由沈金喜、陳六東組成,由沈金喜為組長,其任務是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按職能歸口負責保護和當地相關部門溝通聯絡。二、事故處理程序1、當中毒事故發生后,事故發覺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匯報責任人(項目經理或基地責任人):2、項目管理人員取得求救信息確定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后,應:1)組織項目職員自我救護隊伍進行施救;2)立即向當地醫療衛生防疫部門(或120)電話匯報;3)立即向所屬企業、集團企業上報事故初步原因、范圍、估量結果,保護事故現場。3、緊急小組接到電話匯報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4、當事人被送入醫院接收搶救后,緊急小組應做好:1)做好和當事人家眷接洽善后處理工作;2)按職能歸口做好和當地相關部門溝通、匯報工作。防汛防臺防暑應急預案防汛防臺防暑工作應由各級領導負責認真做好“五個”落實,突出“四個”嚴查,對施工現場出現各類問題立即組織搶險搶救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一、防臺防汛1、目標為了作好施工現場“防臺防汛”工作,加強現場組織管理,認真落實搶險準備工作,以對付突發性自然災難事故發生。2、災難預警凡氣象臺公布特大暴雨、風暴或臺風等緊急警報,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全體人員進入緊急應急狀態。小組組員應指揮各施工班組做好“防臺防汛”準備,如準備好沙袋、加固臨時建筑窗門及各類機械設備入庫方法。同時小組領導應向企業領導匯報“防臺防汛”情況,聽從統一調度指揮。3、災難防治一旦發生臺風或水汛苗頭,應急預案領導小組組員應立即奔赴現場,組織搶險工作。要求施工人員切斷一切電源,同時有序疏散人員和物資到安全區域。若發覺人員傷亡應立即組織搶救,并向.上級領導立即匯報。4、災難性方法1)堅持安全第一思想,管理人員和班組長必需以身作則,把具體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員中。2)確保安全生產計劃、落實生產責任,確保預防災難性天氣多項具體方法。3)定時于季節性檢驗相結合,預防各類事故發生,對事故隱患和苗子,認真分析原因,提出和落實改善方案。4)落實天氣預報上墻公布制度。設有專員負責天天將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內容填寫好,遇臺風暴雨應用由警示提字。5)全部機械設備、電氣箱做好用電安全檢驗工作,做好防汛防臺多項設備保護工作。6)架空電纜,過路電纜需認真檢驗,確保抗風抗暴雨能力,乙方損害人身安全和危及財產。7)做好宿舍、倉庫、辦公室抗災能力,對存在隱患住房立即做好修理和預防方法。對存在安全苗子危房需立即做好轉移和安置工作。8)對已完工箱涵接頭井蓋需采取必需防范設施,對施工中箱涵基坑應備足水泵,作好暴雨排水準備。5、救護和疏散救護電話:120。依據“救人重于救災”標準和企業防災演練操作規程,首先是撥打救護電話和搶救被圍困災難工作人員,和此同時有序疏散人員和物資至安全區域。二、防暑降溫1、目標在防暑降溫高溫季節中,應加強現場組織管理,認真落實企業下達多項責任和規章制度,以預防因為高溫對施工人員和工程帶來傷害。高溫預警當氣象臺發出高溫警示匯報時,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應立即關心職員工作和生活情況,調整作息時間,嚴禁加班加點超負荷施工。溫防治方法1)主動主動熱心關心施工人員身體,做好 夏季工作期間作息制度,是工人有足夠休息時間。2)發放防暑降溫用具和落實搶救方法,以防萬一。3)主動改善企業工人勞動條件,住宿通風降溫設施,做好工人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技術方法。救護救護電話:120。對在高溫季節中中暑人員,首先以救人為主,將中暑人員安置在通風降溫室內,并立即送醫院進行診療。三、現場突發事故領導小組總指揮:聯絡方法:副總指揮:聯絡方法:警戒指揮:聯絡方法:疏散指揮:聯絡方法:施救指揮:聯絡方法:高處墜落事故預防和應急預案為了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高處墜落事故發生,降低項目部傷亡事故發生率,保護職員生命安全,特制訂本預案。一、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組織方法1、健全組織機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員:和各施工班組長。2、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日常工作,安全員堅持天天對施工現場檢驗,安全小組每七天組織一次全方面檢驗,隨時發覺問題立即整改,有效地做好預防工作。3、物資做好充足準備,如:保險帶、鋼管扣件、安全網、毛竹片等,確保隨時投入使用。二、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技術方法1、項目經理對本項目標安全生產全方面負責。項目經理部應結合施工組織設計,依據建筑工程特點編制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題施工方案,并組織實施。2、全部高處作業人員應接收高處作業安全知識教育;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相關要求進行專門安全技術簽字交底。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應按要求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簽字交底。3、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項目部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要求正確佩戴和使用。4、項目部應按類別,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關部位,夜間應設紅燈示警。5、高處作業前,由項目分管責任人組織相關部門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安全防護設施應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護欄桿以黃黑(或紅白)相間條紋標示,蓋件等以黃(或紅)色標示。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應經項目分管責任人審批簽字,并組織相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實施。6、物料提升機應按要求由其產權單位編制安裝拆卸施工方案,產權單位分管責任人審批簽字,并負責安裝和拆卸;使用前和施工單位共同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物料提升機應有完好停層裝置,各層聯絡要有明確信號和樓層標識。物料提升機上料口應裝設有聯鎖裝置安全門,同時采取斷繩保護裝置或安全停靠裝置。通道口走道板應滿鋪并固定牢靠,兩側邊應設置符合要求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并用密目安全網封閉兩側。物料提升機嚴禁乘人。7、施工外用電梯應按相關要求由其產權單位編制安全拆卸施工方案,產權單位分管責任人審批簽字,并負責安裝和拆卸;使用前和使用單位進行共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施工外用電梯多種限位應靈敏可靠,樓層門應采取預防人員和物料墜落方法,電梯上下運行行程內應保障無障礙物。電梯轎廂內乘人、載物時,嚴禁超載,載荷應均勻分布,預防偏重。8、移動式操作平臺應按相關要求編制施工方案,項目分管責任人審批簽字并組織相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移動式操作平臺立桿應保持垂直,上部合適向內收緊,平臺作業面不得超出底腳。立桿底部和平臺立面應分別設置掃地桿、剪刀撐或斜撐,平臺應用堅實木板滿鋪,并設置防護欄桿和登高扶梯。9、各類作業平臺和卸料平臺應按相關要求編制施工方案,項目分管責任人審批簽字并組織相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架體應保持穩固,不得和施工腳手架連接。作業平臺上嚴禁超載。10、腳手架應按相關要求編制施工方案,施工單位分管責任人審批簽字,項目分管責任人組織相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作業層腳手架腳手板應鋪設嚴密,下部應用安全平網兜底。腳手架外側應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全封閉,不得留有空隙。密目式安全網應可靠固定在架體上。作業層腳手版和建筑物之間空隙大于15cm時應作全封閉,預防人員和物料墜落。作業人員上下應有專用通道,不得攀爬架體。11、模板工程應按相關要求編制施工方案,施工單位分管責任人審批簽字;項目分管責任人組織相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模板工程在綁扎鋼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時應確保作業人員有可靠立足點,作業面應按要求設置安全保護設施。模板及其支撐體系施工荷載應均勻堆置,并不得超出設計計算要求。12、吊籃應按相關要求由其產權單位編制施工方案,產權單位分管責任人審批簽字,并和施工單位在使用前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吊籃產權單位應做好日常例保和統計。吊籃懸掛機構結構件應選擇鋼材或其它適合金屬結構材料制造,其結構應含有足夠強度和剛度。作業人員應按要求佩戴安全帶;安全帶應掛設在單獨設置安全繩上,嚴禁安全繩和吊籃連接。13、施工單位對電梯井門應按定型化、工具化要求設計制作,其高度應在1.5m至1.8m范圍內。電梯井內不超出10m應設置一道安全平網;安裝拆卸電梯井內安全平網時,作業人員應按要求佩戴安全帶。14、項目部進行屋面卷材防水層施工時,屋面周圍應設置符合要求防護欄桿。屋面上孔洞應加蓋封嚴,短邊尺寸大于15m時,孔洞周圍也應設置符合要求防護欄桿,底部加設安全平網。在坡度較大屋面施工時,應采取專門安全方法。15、依據施工實際需要本項目安裝臺塔吊、臺人貨梯、臺井架。在安拆時必需由有資質安裝隊伍安拆,安裝工必需持證上崗,安裝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裝完成,項目部分管責任人同企業及相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三、高處墜落事故控制和處理1、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施工人員應立即撤離事故現場,并立即通知項目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2、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接到匯報后,小組組員應立即到位,統一指揮,全力以赴投入搶救、搶修,并立即向上級相關部門匯報。當有些人員傷亡發生時,應立即通知當地社會醫療機構,并組織項目部搶救人員進行必需自救。3、在事故發生區域設置警戒線,除搶救人員能夠進出外,嚴禁任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發生區域,預防事故深入擴大。4、上級主管部門領導抵達事故現場后,應將事故發生情況和現場自救情況作具體地匯報,方便制訂愈加緊速有效搶險方案,降低因事故帶來損失。5、高處墜落事故處理應遵照“四不放過標準”。四、資料整理1、事故處理完成后,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將事故發生原因、經過、事故處理過程、結果形成具體書面材料報上級主管部門。2、項目部應認真分析事故發生原因,立即整改,加強預防,更有效地控制坍塌事故發生。3、項目部應將處理事故多種資料進行認真匯總整理。五、應急預案修改應急預案編制好以后,在實施過程中應伴隨現場條件改變對應急預案進行必需修改,尤其是當事故發生并處理完成后,應依據事故實際情況對應急預案中不切合實際部分加以修改,方便能夠愈加好地為現場施工服務,增強其實施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修改后應急預案應立即報上級部門審批簽字。六、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應急預案編制好以后,項目部應依據應急預案各項方法組織人員進行相關演練,便于事故發生以后,相關人員能夠熟練進行事故搶救,同時也可判定應急預案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下面依據我多年從業經歷,就高墜表現、原因及對策談一點膚淺認識,權作拋磚。
一、高處墜落表現
(一)臨邊作業高處墜落。
腳手架跟不上;頭層墻面超出3.2m二層樓面周圍,和無腳手架高度超出3.2m樓層周圍未加安全平網;臨邊高處作業未系安全帶;油漆或其它工種在外架已拆除窗口作業;建筑物之間高層通道不設防護欄桿,地面上方未安裝防護棚。比如,某工地油漆工黃某在樓和樓通道上行走時,從約3m高處墜落,當場死亡。
(二)洞口作業高處墜落。
洞口未作防護;復式閣樓內樓梯洞口未作防護。
(三)采光井、電梯井高處墜落。
電梯井無防護,采光井無防護造成高墜。
(四)吊欄、接料臺高處墜落。
吊運長料時吊欄安全門被拆除,個人行為失誤,失足墜落;吊欄安全門拆除后未恢復,吊欄安全門聯鎖損壞,吊欄升上,安全門不回位,接料臺安全門無聯鎖裝置,工人誤操作。料臺無安全門,或安全門未關閉,全部能引發高墜事故。
(五)屋面施工高處墜落。
屋面施工無安全防護,作業人員不系安全帶,個人行為失誤,造成高處墜落。
(六)挖孔樁高處墜落。
人工挖孔樁洞口無防護,防護不牢或防護被損壞,造成高處墜落。比如某工地民工蔡某和另一民工搬運空壓機時,因為搬不動,于是將樁孔蓋板做墊板,因不知是蓋板,致使蔡某一腳踏入樁孔內,墜落身亡(樁孔深27.6m,孔徑為0.9m),直接原因是蓋板未固定,且違章搬動。
(七)攀登作業高處墜落。
簡易腳跳板不穩定,安裝用多種梯子質量不符合要求,門型腳手架不牢靠,移動式操作平臺重心偏離而坍毀。
(八)違章行為高處墜落。
違章從外翻越單元和單元間墻,翻越墻頭,一個單元向另一個單元窗戶翻越,全部是違章高墜表現。如某工地油漆工劉某在六樓從一單元向另一個單元翻越,因為安裝塑鋼窗未固定,致使其墜落地面,經搶救無效死亡。
二、高處墜落原因
依據《GB/T2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了解和實施》危險源分類:可能發生意外釋放能量危險物質而發生事故為第一類;造成能量和危險源物質約束/限制方法破壞失效多個原因為第二類;第二類危險源關鍵包含以下三種情形:(1)物故障;(2)人失誤;(3)環境原因。高處墜落事故屬于第二類危險源,所以,高墜原因應從物故障、人失誤、環境原因三個方面來分析[1]。
(一)物故障。
高處作業臨邊沒有防護,防護不嚴;腳手架未超出在建工程形象進度;洞口未作防護,或防護強度不夠;防護不穩固易移動;吊欄式人貨電梯樓層出入口,未作防護,防護不嚴;電梯井(采光井)未按要求進行內、外(內張網、外設門)防護;防護設備陳舊老化等等。今年在合肥發生七起高墜事故中,就有兩起因使用了不合格安全網所造成。
(二)人失誤。
多年來各地域也把防高墜作為專題治理來抓,為何仍發生很多高墜事故?我認為:我們施工企業、施工現場現在什么制度全部不缺,就是缺乏了“落實”!綜觀全部高墜事故,全部是經典責任事故。為何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就是因為各級管理人員,心存僥幸,思想麻痹,對責任認識不夠。制度往往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就是未落實到行動上。
1、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三違”行為是禍首。比如在某工地,許某和汪某站在組裝高度約9.8m金屬腳手架進行屋頂防火涂料粉刷時,違章作業,從一個工作面結束后,沒有架子上下來,就要求地面人員幫其推移,造成架體坍毀兩人從架子上摔下,許某搶救無效死亡,汪某摔成重傷。還有綁扎高柱子鋼筋,無防護方法未系安全帶造成墜落,木工邊模無可靠立足點而墜落。
2、工人操作失誤也是關鍵原因之一。如:某工地安裝工周某在鋼網架上安裝玻璃時,誤踏網架,失足從天井處墜落。
3、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周圍環境誤進入危險部位。比如,某某工地民工顧某在六層接料臺運輸建筑垃圾,當其從吊藍將空車推到接料臺后,吊欄升至七層,此時,顧某未注意,在沒關閉料臺安全門情況下推拉勞動車,因為緊靠料臺外側,不慎從料臺墜下(墜落高度約15m),身亡。
4、管理方面缺點。如制度規程不健全,未對工人進行教育、交底,安全檢驗制度不落實,對查出隱患未立即整改,放任自流,僥幸心理也是發生高墜關鍵原因。
(三)環境原因。
作業使臨邊洞口,操作平臺等安全防護設施受到自然腐蝕,人為損壞頻率增加,隱患也隨之增加,強風、高溫、高寒,雨雪天氣,夜間作業等環境也是產生高墜原因所在。
三、預防高墜事故對策
高墜事故表現多個多樣,原因也是千差萬別,不過,它們也是有一定規律,是完全能夠預防,我想,預防高墜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把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相關要求等落實到實處。
中國已頒布了《安全生產法》、《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針對高墜頻發安全生產形勢,建設部出臺了《建設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要求》,所以治理高墜,關鍵是“三抓落實”,即“一抓標準落實、二抓規范落實、三抓制度落實”。切實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尤其是要把安全檢驗制度、獎懲制度落實到位,把多種事故隱患消亡在萌芽狀態。
(二)加大事故處理成本,對責任單位、責任人責任一追到底。
不僅要追究施工單位責任,而且要追究監理單位、和相關單位責任。我們從合肥市建管局處理幾起高墜事故通報中看到,發生高墜事故,不僅處罰施工單位,也處罰監理單位,對項目經理、總監理工程師重罰,情節嚴重處以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罰得你心驚膽顫,罰得你出了事故賠不起,起到了殺一儆百效果。
(三)嚴把技術方法關
1、落實“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三寶防護方法。進入現場要帶牢帶好安全帽,登高高處作業系好安全帶,高處作業占下方必需設安全網。大量事實證實:假如每個工程在張設安全密目網同時,根據要求再張設安全平網話,高墜事故最少能夠降低50%以上,尤其是在后期裝飾階段,密目網拆除后,效果愈加顯著。2、落實好“四口”防護方法。凡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必需設圍欄或蓋板;在建施工建筑物全部出入口必需搭設防護棚。
3、落實“五臨邊”防護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還未安裝陽臺周圍無外架防護屋面周圍、框架工程樓層周圍、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臺外側邊等必需設置1.2m高雙層圍欄或搭設安全網。
4、嚴把“架子關”。對架子材質、欄護、上下、連結、懸挑、驗收等步驟。
5、加強屋面、天棚防護方法。在天棚和輕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險,稍踏偏楞木,就會墜落傷亡。所以,凡在此上操作,必需在上面搭上掛板,或在下方張安全網等方法。
6、施工樓面周圍防護方法。外架必需超出形象進度最少1.2m,外架立桿和建筑物間距超出15cm要有防護方法,外架搭設要符合規范要求。
7、安裝用梯子、操作平臺必需牢靠。
高墜頻發,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但只要我們各施工企業高度重視施工安全,切實加強管理,落實責任,加強安全培訓教育,確保組織方法,技術方法到位,齊抓共管,嚴防死守,高處墜落傷亡事故是完全能夠避免。只要高處墜落事故降低,建筑業安全形勢就會有一個根本好轉,安全生產也一定會出現新局面。大型機械設備坍毀應急預案一、目標為有效、立即處理方法,預防事故惡化,降低損失,制訂本預案。二、職責1、同項目責任人、安全員、電工等成立應急小組。項目責任人任應急小組組長。2、電工負責切斷電源。3、安全負責搶救傷員。4、項目責任人負責對外聯絡(醫院、上級主管部門)。三、應急方法1、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切斷電源。2、組織人員搶救傷員立即解除重物壓迫,降低擠壓綜合癥發生,并轉移至安全地方。3、若擠壓部位有開放創傷及出血者,應立即止血。4、若有骨折(傷肢等)應立即用夾板等簡單固定。5、立即撥打120救護中心講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快速轉往醫院。四、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具、搶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多種常見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五、通訊聯絡項目責任人:手機:安全員:手機:技術責任人:手機:醫院救護中心:120匪警:110火警:119六、注意事項1、對傷肢不應抬高、按摩或熱敷。2、止血時應避免加壓,除有大血管裂外不用止血帶。防汛抗臺坍塌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為確保在暴雨(雪)、臺風破壞或坍塌事故發生后,我項目部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開展落實搶救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或降低國家、企業、職員和相關方財產和人身安全風險,特制訂本項目部防汛抗臺、坍塌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一、組織機構項目部組成應急響應小組,負責應急搶救指揮。小組組長:成員:二、關鍵職責1、快速開展防汛抗臺(雪)、坍塌搶險任務,立即向施工現場通報風(雪)災信息,部署預防方法,依據災情調運搶除物資和人員參與救災。2、對工程施工現場范圍內發生在建工程建筑物、臨時設施、塔吊、井字架、腳手架坍毀、洪水實施搶險任務。3、根據上級相關部門下達指令,支援受災地域和單位投入搶險救災。三、指揮處理程序1、接到災情匯報后,指揮部即指令現場指揮組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或掌握險情,同時指令調度組立即預調搶險隊伍。2、現場指揮組抵達現場后,立即向指揮部匯報現場情況,同時參與和組織指揮搶救工作。指揮部依據災情立即向上級相關部門匯報,并依據現場調集搶險隊員和物資、器材趕赴現場,后勤保障及聯絡組要按指揮部指令,進入崗位開展工作。3、搶險結束后,由后勤保障部及聯絡組立即將處理結果報上級相關部門,并立即進行小結。四、要求1、搶險指揮部應于每十二個月六月上旬召開一次指揮部全體人員風險單位全體會議,布署和檢驗工作,查對和落實各搶險單位人員。通訊工具和聯絡方法等事項,做到領導重視,組織落實,人員器材到位,把各項搶救準備工作抓實抓好。2、通知就是命令,要不折不扣按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游樂設備材料選用與應用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公共服務優化與發展動態分析考核試卷
- 礦物增強塑料批發考核試卷
- 信托業務與體育產業發展考核試卷
- 地理信息系統在地質勘探與資源評價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壓延加工的產業升級路徑探索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智能安防技術考核試卷
- 遼寧科技大學《藥學細胞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大學《藝術管理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集成電路測試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院感試題100題及答案
- 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及治療課件
- 吹小號的天鵝試題及答案
- 數據庫開發 試題及答案
- GB/T 45434.3-2025中國標準時間第3部分:公報
- 2024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北京市消防條例解讀
- 農業合作社管理與運營模式試題及答案
- Unit 4 Clothes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2025年版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 710205 大數據技術應用
- 202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維修行業投資潛力分析及行業發展趨勢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