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宜豐2024—2025高三11月期中考試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48分)1.考古發掘證明,距今約5000年—3000年間,產于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種藍寶石),經陸上和海上兩條“青金石之路”,運至兩河流域,并轉運埃及,最終出現在古埃及圖坦卡蒙面具、蘇美爾人的神廟裝飾及祭品等處。這可用于說明,當時(
)A.古文明多元一體的趨向 B.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善C.各地區經濟聯系的發展 D.地區性大帝國的擴展2.明朝嘉靖四十年起,對原來世代相襲無償勞動的輪班匠一律征銀,政府則以銀雇工,到清朝時最終廢除了匠戶制度。明朝張居正改革將賦役合并,一概征銀,清朝雍正時推行“攤丁入畝”,將歷代相沿的丁銀并入田賦征收。這些變更(
)A.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須要 B.強化了封建國家對百姓的人身限制C.使隱匿人口的現象得以削減 D.使賦稅形式起先由實物向貨幣轉變3.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世界不是靜止的,沖突和失衡是自然規律,中國利用了沖突……壯大自己。這最有可能是形容(
)A.1955年萬隆會議 B.1971年中國復原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1972年中日建交 D.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4.新航路開拓時期,在一個世紀之內,西班牙的物價上升約四倍,歐洲其他國家雖然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但是這種狀況也打亂了傳統的經濟關系。從事商業的人發了大財,新興資產階級的經濟力氣愈益增長,有固定收入的地主的地位被減弱了。這表明(
)A.物價上升致使西班牙經濟衰退 B.新航路開拓帶來了商業革命C.早期殖民的擴張加快歐洲發展 D.價格革命推動歐洲社會轉型5.12—16世紀,歐洲國家先后出現對羅馬法進行注釋、評論和說明,并將其基本原則和概念適用于法律實踐的熱潮,史稱“羅馬法復興”。據此可知,這些歐洲國家(
)A.以實現歐洲統一為主要目的 B.為推翻君主制度而找尋依據C.借羅馬法構建新的社會秩序 D.實現了人人同等和公正至上6.武則天長安四年(704年),御史大夫李承嘉曾召集御史,指責他們彈劾不稟告長官就是失禮。監察御史蕭至忠則回答說,御史臺無長官,御史都是君主耳目,彼此侍奉君主,各自實施彈劾,無需請示長官。這一事務反映出當時(
)A.官僚內斗現象嚴峻B.社會等級秩序瓦解C.君主專制得到加強D.監察官員權力擴大7.2024年3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了對華技術轉讓、學問產權及創新政策措施301調查的調查報告,隨后特朗普發布總統備忘錄,確認中國政府在四個方面的有關技術轉讓、學問產權及創新的政策措施對美國商業經營造成了不合理或者卑視性的限制,并實行相關行動。材料本質上說明(
)A.經濟全球化發展任重道遠 B.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破壞世界和平C.美國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 D.中國應當立足國內進行經濟建設8.工業革命不僅造就了工業資產階級,而且還造就了依附于這一階級的特別集團,即包括律師、醫生、公職官員、記者、作家、教授以及工程師等等。他們既不同于坐取地租的地主,也不同于攫取利潤的工業家,他們不干脆受市場影響,有比較穩定的收入和確定的獨立性。這段材料意在說明工業革命(
)A.壯大了工業資產階級的力氣 B.推動階級關系發生根本變動C.導致了傳統貴族階層的衰落 D.引發了社會階層結構的變更9.從1700年起,英國議會多次通過法令,或禁止進口印度花布,或提高棉織品的進口關稅。僅1797—1798年,英國就把印度布匹的進口稅提高了2倍,1802—1819年又提高了9倍。上述舉措(
)A.表明英國放棄了重商主義政策 B.強化了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C.旨在維護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D.推動了英國紡織業的技術革新10.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100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高級代表就氣候危機、可持續復蘇、人道主義形勢等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探討應對之策,聯合國秘書長指出,世界正處在深淵的邊緣。這反映了(
)A.各國在合作共贏中促進了發展 B.經濟全球化是強勁的時代潮流C.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勢在必行 D.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起先出現11.雍正三年(1725年),廣東肇慶在百人以上的大族村寨設族正。雍正四年(1726年),政府制定“選立族正之例”,并接連在廣東、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乾隆年間,族正制進一步在全國得到推廣,并同保甲制相互協作。族正由宗族內選舉產生,上報州縣批準后發給牌照。這說明(
)A.宗族行使地方行政權力 B.宗族成為社會基層組織形式C.社會等級結構日益固化 D.基層社會的凝合力不斷增加12.有學者在評價蘇俄(聯)的一項經濟政策時說:“無產階級專政被理解成不受法律限制的干脆強制,依靠行政強制手段和普遍的軍事管理與集中化來發展錯綜困難的經濟。從大工廠到只有一個理發匠的理發鋪,都要實行國有化,導致國家不堪重負。”這一政策的歷史意義在于(
)A.集中力氣取得了斗爭的成功 B.確立高度集中的支配經濟體制C.利用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 D.奠定了戰勝法西斯的經濟基礎13.如表是1799—1849年英國私人企業中的工資指數(以1850年為100)。數據反映了這一時期的英國(
)
年頭和商業周期棉紡織工業建筑業、貿易機械和造船農業1799—1808182——1111809一1818137—971201819—1820101—96971821—1826100—96951827—1832909191911833—18429395—911843一18491009910296A.工人工資總體呈上升趨勢 B.資本家以勞工轉移經濟風險C.棉紡工人的平均工資最高 D.建筑機械工人勞動強度最大14.與商王信奉的占卜不同,周王信奉的占筮內容極廣,主要包括"八故",一曰征(戰事)、二曰象(風云災變)、三曰與(與人以物)、四曰謀(策劃謀議)、五曰果(事成與否)、六曰至(來到與否)、七曰雨(降雨與否)、八曰瘳(病愈與否)。這反映出(
)A.殷周之際社會動蕩 B.天命觀念遭到質疑C.人文理性色調的增加 D.王權與神權尚未結合15.西周設立了由“大司樂”總管的音樂機構,對年齡在13歲至20歲之間的貴族子弟進行系統的音樂教化。與此同時,樂與禮相互協作、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社會政治制度。西周王朝對“樂”的重視(
)A.有利于中心集權體制的完善 B.有利于家國一體局面的形成C.強化了森嚴的政治等級秩序 D.消弭了統治階級的內部紛爭16.墨西哥在1821年獨立后,以阿茲特克帝國的繼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將阿茲特克人視為祖先,將阿茲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視為抗拒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這些做法意在(
)A.打擊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統治 B.深化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C.推動墨西哥的民族獨立運動 D.重建阿茲特克帝國的文明17.1649年7月4日至16日,英國議會先后頒布了兩項法案,其主要內容是出售國王所擁有的動產及個人地產,原屬王室的莊園、土地等財產。其購買者主要是鄉紳,還有不少商人、富有農夫、議員和政府職員。這得益于(
)A.君主立憲制形成 B.法律確立議會主權地位C.政治體制的變更 D.封建勢力退出政治舞臺18.1949年,中共西南局通過建立政權、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在制度上的建構,通過復原生產、進行土地改革實現在經濟上的建構,通過民族地區的教化、醫療等工作實現文化上的建構;此外,中共西南局還清除匪患以穩定社會秩序。中共西南局的這些措施(
)A.加快了西南地區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 B.體現了我國民族政策的創新發展C.激發了西南地區基層民主建設的活力 D.增加了少數民族對新政權的認同19.特許狀是指中世紀歐洲國王賜予領主領地免受管轄的特恩權時所頒發的一種證明文書。12—13世紀,英國國王慷慨頒授城市特許狀甚至以各種手段吸引手工業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領地建立城市。據此可知,特許狀(
)A.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 B.證明白王權推動城市興起C.推動了封建莊園經濟瓦解 D.促使了英國民族國家形成20.1927年2月成立的湖北黃岡縣農夫協會信用合作社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最早的農村信用社,由農夫協會管理和監督現金的運用,并吸取存款、發放貸款、發行貨幣(見下圖)。據此可知,該社(
)A.體現中共駕馭金融自主權的嘗試B.反映農夫階級最迫切的愿望C.使中共取得農夫階級的廣泛支持D.鞏固了國民革命運動的成果21.歐洲中世紀后期,隨著莊園主的奢修品消費增加,他們便起先把勞役地租轉化為貨幣地租,以增加自己的貨幣收入,不少莊園主起先把莊園的農產品大量投入市場銷售,以提高經濟收益。這一現象(
)A.推動了歐洲農奴的解放 B.導致了資本主義萌芽出現C.提高了農業的工資水平 D.為加強王權奠定經濟基礎22.古希臘宗教是多神教,眾神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導致整個神界比較“混亂”,沒有形成嚴格的宗教教義和宗教組織,其宗教行為由一系列崇拜儀式和習俗構成,所以虔誠的雅典人不會在現實生活中制定嚴格的等級。材料可用來說明古希臘(
)A.多神教確定了世俗政治走向 B.民主政治形成有其文化淵源C.民主政治帶有深厚宗教色調 D.雅典人對待宗教特別的虔誠23.18世紀中期以后,德國思想文化界不僅秉持理性、天才、進步等啟蒙理念,而且使啟蒙運動進一步“德國化”,明確提出要創立德意志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這反映德國啟蒙運動(
)A.以擺脫專制王權為核心 B.促進了近代科學的興起C.理性與民族意識相交融 D.干脆推動了德國的統一24.如表是二戰后部分西歐國家的政府文件,據此可知(
)國家時間文件名稱意大利1944年《1945—1948年戰后重建支配》《1948—1950年全國協調的新建設支配》法國1946年《現代化與裝備支配1947—1953》英國1960年《1961—1966年英國的經濟增長》《1964—1970年全國支配》A.西方國家轉向支配經濟模式 B.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得到局部調整C.有效避開了經濟危機的發生 D.西歐國家經濟逐步走向區域聯合二、材料分析題(52分)25.(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處于今云、貴、川一代的少數民族即所謂“西南夷”地區,早在秦代就已置于中心王朝的統治下。秦亡以后,中心王朝對這里的統治曾一度中斷。漢武帝時,唐蒙率軍進入夜郎道(今貴州旁邊)。唐蒙對當地少數民族贈予豐厚禮物,宣揚漢王朝“威德”。當地首領夜郎侯多同愿甘心向漢,漢王朝就在夜郎地區設立郡縣,依漢制置吏,并讓夜郎侯的兒子任縣令。夜郎歸屬漢朝后,四川一帶土著也紛紛要求歸附。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出訪西南,贏得當地人好感,漢朝遂在當地設都尉,置十余縣。漢朝在夜郎地區修筑“南夷道”,在四川開通靈關道,在安靜河上架橋,直達今西昌旁邊。——摘編自林劍鳴《秦漢史》材料二:明朝經過洪武、永樂兩朝,對云南、貴州、四川南部等地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基本確立。這些地區的省級機構和內地一樣,設三司。基層管理主要依靠當地土著擔當的土官,亦稱土司,武職稱宣慰使、宣撫使、招討使,文職稱土知府、土知縣。土司大多為當地民族首領,一般世襲其職,但形式上必需經過中心批準。一部分土司衙門中的佐貳官、首領官由朝廷派出的流官擔當,以對土司形成牽制。土司職責是謹守疆界,繳納賦稅,有事要出兵供朝廷調遣。明朝在當地興辦學校,并移內地軍民前往屯種。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南土司中,女土司占有確定數量。——摘編自王天有《明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述漢朝對“西南夷”的治理措施。(6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明代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相比漢代的改進之處,并說明古代中心王朝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治理的歷史意義。(12分)26.(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世紀60年頭,沙皇政府一般是以官方訂貨方式來刺激工業生產,對與鐵路修筑以及機車制造有關的工業和企業的訂貨價格往往高于市場上的價格,探討工業、商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辦技術學校;出版有關雜志,以溝通生產閱歷。為保證俄國鐵路、重工業的發展,當外國商品大量涌入,影響本國生產發展時,實行了鞏固關稅壁壘的措施。1868—1891年,生鐵關稅增加9倍,沙皇政府在1861年改革后相當留意引進西方先進國家的機器設備、重要工業原料和新技術。改革前50年,俄國進口的工具和機器總計為83974件,起先快速地變為鐵犁與脫谷機、蒸汽磨與蒸汽織機的俄國”。——摘編自張桂榮《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再思索》(1)依據材料,概括19世紀60年頭俄國經濟改革的特點。(5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19世紀60年頭俄國經濟改革的影響。(5分)27.(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全國后,針對各地權力分散、組織換散的局面,進行了整治。1929年公布、1930年修正的《縣組織法》規定,在農村基層組織方面,實行縣以下劃分為鄉(鎮)、閭、鄰、戶制的縱向組織體系。在制度層面,它構建了區的組織、鄉的建制,同時又建立了形式多樣的防匪組織——清鄉隊、團防隊、保安團、守望隊、常備隊等。困擾國民黨的是,它無法解決保甲制與鄉民自治兩者之間的驚惶關系。由于實際運行中基層政權人員仍由舊有鄉村勢力如土豪、劣紳把持而出現了杜贊奇所言的“內卷化”命運。——摘編自陳益元《醴陵縣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探討(1949—1957)》材料二:土地改革是中國共產黨建立鄉級基層政權后,為進一步發動群眾參與到農村政權建設中去的重要而關鍵的舉措。從1950年夏天起先,中共實行了派駐工作隊的方式,以圖打破舊有鄉村權勢力氣的結構,重新建構起基于財產和出身的階級劃分的新尺度。土改工作隊為加強同農夫的干脆聯系,實行了與農夫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同”發動路徑。農村中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動,體現在訴苦會、斗爭會建構了農夫的階級意識,強化了他們的權力觀念。從今,在社會地位上,階級出身、經濟地位取代了原來鄉村權威基于學問、才能、財產、聲望而獲得認同的標準。農村中涌現了一大批出身低微、能主動響應政權號召的貧雇農主動分子和骨干,他們漸漸上升為農村社會中新的力氣。有人把上改的成功歸結為:窮人翻身、土地回老家,全靠毛主席、全靠共產黨。——據李俊龍《戰斗中的湖南農夫》等整理(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述南京國民政府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特征及歷史背景。(7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簡述新中國成立初期土改運動對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意義。(5分)28.(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貝克特在他的著作《棉花帝國》中,選取了棉花產業作為探討和立論的原點。貫穿《棉花帝國》全書的是三個關鍵詞:棉花、資本主義和全球化。其中的每一個詞都可以寫成一部歷史,《棉花帝國》也的確講解并描述了這三種歷史,但它不是一種簡潔的拼裝或疊加,而是一部將三種歷史交融為一體的、具有自身邏輯的新歷史。本書從小處著手,立論卻極為高遠。作者將棉花產業置于全球史的框架中,試圖解決一個宏大的問題,即現代世界是如何起源的。——摘編自《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序言結合材料與所學的中外歷史相關學問,仿照貝克特的《棉花帝國》,另選取某個詳細物品,自行擬定一個詳細的書名,并就所擬書名進行簡要分析。(要求:明確寫出物品與探討的歷史問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
高三期中考試歷史參考答案1.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設問詞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距今約5000-3000年間的亞非地區。據題干及所學可知,產自中亞的青金石在西亞和北非地區得以交換和運用,有利于各地區經濟聯系,C項正確;材料只是反映中亞、西亞和北非地區的經濟往來,而不涉及古代文明的多元一體趨向,解除A項;材料反映了統治者對青金石的運用,而不是百姓日常生活,解除B項;材料只提到古埃及和蘇美人國家,而沒有涉及某個帝國的擴展,解除D項。故選C項。2.A【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關鍵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明朝(中國)。依據材料“明朝嘉靖四十年起,對原來世代相襲無償勞動的輪班匠一律征銀,政府則以銀雇工,到清朝時最終廢除了匠戶制度。明朝張居正改革將賦役合并,一概征銀,清朝雍正時推行‘攤丁入畝’,將歷代相沿的丁銀并入田賦征收。”可知,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政府為適應其發展須要,對賦役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A項正確;明清時期,賦役制度的變革,減輕了國家對百姓的人身限制,解除B項;材料中沒有描述人口問題,解除C項;一條鞭法使賦稅形式起先由實物向貨幣轉變,其只是明清時期賦役制度的一次變革,不全面,解除D項。故選A項。3.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1972年的中國。依據材料“中國利用了沖突,壯大自己”及所學可知,這符合20世紀70年頭初,中、美、蘇三國的關系態勢,中國利用美蘇之間的沖突,緩和與美國的關系,從而營造了有利于中國發展的國際局勢,D項正確;萬隆會議是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與的狀況下探討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會議,解除A項;1971年中國復原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不符合題意,解除B項;“1972年中日建交”與題干信息無關,解除C項。故選D項。4.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新航路開拓時期(歐洲)。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價格革命沖擊了歐洲傳統的經濟關系,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轉型,D項正確;經濟衰退與題意不符,解除A項;材料展示的是新航路開拓后發生的價格革命而不是商業革命,解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價格革命促進歐洲社會轉型,并非殖民擴張,解除C項。故選D項。5.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12—16世紀(歐洲)。依據材料可知,歐洲各國對羅馬法進行注釋、評論和說明是為了在實踐中進行應用,借羅馬法構建新的社會秩序,C項正確;這些歐洲國家的目的是借羅馬法構建新的社會秩序,而不是實現歐洲統一,解除A項;這些歐洲國家的目的是借羅馬法構建新的社會秩序,未體現為推翻君主制度而找尋依據,解除B項;當時歐洲并未實現人人同等和公正至上,D項不符合史實,解除D項。故選C項。6.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唐朝(中國)。依據材料“監察御史蕭至忠則回答說,御史臺無長官,御史都是君主耳目,彼此侍奉君主,各自實施彈劾,無需請示長官。”可知唐代監察官員可以干脆奏請皇帝無需向御史大夫請示,反映唐代君主專制得到加強,C項正確;依據材料信息可知監察官員內部存在權力斗爭現象,但據此說明官僚內斗現象嚴峻,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解除A項;題干所給材料信息強調的是監察制度,未體現社會等級秩序的瓦解,解除B項;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從監察官員具有較大獨立性并不能得出監察官員權力擴大,解除D項。故選C項。7.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當代(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近年來,美國以疼惜學問產權等為名,發起中美局部貿易戰,從本質上說明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任重道遠,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中美貿易競爭而非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的危害,解除B項;美國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只是材料現象,并非其反映的本質問題,解除C項;材料分析的是全球貿易競爭中的問題,沒有強調中國應當立足國內進行經濟建設,解除D項。故選A項。8.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工業革命后(世界)。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工業革命造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依附于這一階級的特別集團即中間階層,D項正確;壯大了工業資產階級的力氣僅僅提到了工業資產階級,屬于以偏概全,解除A項;推動階級關系發生根本變動,“根本”一詞錯誤,解除B項;材料并未提到傳統貴族階層且無法得知是否衰落,解除C項。故選D項。9.D【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18世紀(印度)。依據材料信息可知,英國議會通過法令提高進口棉織品的關稅。從而使得外來棉織品在英國變得特別昂貴,國內棉紡織業變得中分有利可圖,這對英國紡織業的發展與技術革新產生了重大推動力,D項正確;在工業革命時期,英國推行重商主義政策,解除A項;英國禁止進口印度花布,不是強化對印度殖民侵略的表現,解除B項;當時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尚未建立,解除C項。故選D項。10.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據材料“就氣候危機、可持續復蘇、人道主義形勢等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探討應對之策……世界正處在深淵的邊緣”可知,當今世界并擔憂靜,仍面臨嚴峻挑戰與威逼,各國共同探討應對之策,反映了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勢在必行,C項正確;材料僅反映世界各國的合作,未涉及合作的結果,解除A項;材料未體現經濟全球化,解除B項;第76屆聯合國大會召開于2024年,而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于20世紀60年頭,D項“起先出現”與材料時間不符,解除D項。故選C項。11.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依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清朝時期的中國。由材料“雍正三年……設族正”“雍正四年……制定‘選立族正之例’”“乾隆年間,族正制……同保甲制相互協作……州縣批準后發給牌照”等可知,族正具有官方色調,國家權力對基層宗族組織的滲透漸漸增加,政府把宗族勢力置于國家政權的限制之下,宗族成為社會基層組織形式,B項正確;宗族屬于民間組織,通過族規或族約管理族人,而地方行政權力屬于地方行政部門,解除A項;社會等級結構與經濟基礎及社會環境有關,材料沒有體現,解除C項;某些地區的強宗大姓之間會發生宗族械斗,從而危及地方秩序,僅由材料得不出基層社會的凝合力不斷增加,解除D項。故選B項。12.A【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次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時空是1918年至1921年的蘇俄。依據材料“無產階級專政被理解成不受法律限制的干脆強制,依靠行政強制手段和普遍的軍事管理與集中化來發展錯綜困難的經濟。”及所學可知,蘇俄(聯)這一經濟政策的特點是具有強制性、軍事性、集中性,另外大中小企業都收歸國有,這符合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特征,A項正確;“高度集中的支配經濟體制”屬于斯大林模式的特點,不符合題意。解除B項;“利用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屬于新經濟政策的特點,解除C項;“奠定了戰勝法西斯的經濟基礎”屬于斯大林模式的影響,解除D項。故選A項。13.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據材料可知,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工業革命的開展,資本家憑借其政治、經濟優勢,駕馭著工人工作及工資的主動權,且工人工資并未因工業技術的進步而穩定增長,資本家實行多種手段(如降低工人工資等)奇異地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以不斷轉移經濟運行中的風險,B項正確;表格體現出各行業工人工資有漲有跌,并非總體上漲,解除A項;不同時期工資指數不能整體體現各行業平均工資水平,解除C項;材料只反映工資水平,沒有反映勞動強度,解除D項。故選B項。14.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商代(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西周的卜筮與商朝相比,更加關注現實生活,所以更帶有人文理性色調,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商代與西周卜筮內容的不同,沒有涉及殷周之際的社會狀況,解除A項;生活化的卜筮不能說明天命觀遭到質疑,解除B項;西周的卜筮體現出王權利用神權,解除D項。故選C項。15.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是影響題。時空是西周時期(中國)。據材料“對年齡在13歲至20歲之間的貴族子弟進行系統的音樂教化。與此同時,樂與禮相互協作、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社會政治制度”,可知,西周對貴族子弟進行系統的音樂教化,并且樂與禮相互協作、相輔相成,以便更好地維護統治秩序,C項正確;西周時期,尚未形成中心集權體制,解除A項;材料并未提及家國一體的信息,解除B項;“消弭了”,表述確定,解除D項。故選C項。16.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時空是1821年后(墨西哥)。據材料得出主要結論:獨立后的墨西哥以阿茲特克帝國的繼承者自居,奉阿茲特克人為祖先,視末代皇帝為民族英雄,以此來強化民眾的民族認同,增加民眾的國家觀念,B項正確;墨西哥獨立打擊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與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統治關系不大,解除A項;墨西哥獨立后的做法有利于鞏固民族獨立成果,而不是推動民族獨立運動,解除C項;墨西哥獨立后,意在用阿茲特克帝國的文明來增加國家民族意識,并不是重建文明,解除D項。故選B項。17.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緣由題。依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1649年的英國。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649年5月19日,英國宣布為共和國,英國國王的動產和個人地產等被出售,主要是政體變更所致,C項正確;君主立憲制初步形成的標記是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解除A項;法律確立議會主權地位也是因為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解除B項;此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尚未結束,封建勢力不行能退出政治舞臺,解除D項。故選C項。18.D【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1949年(中國)。依據材料可知,中共西南局落實中心民族工作的政策,清除匪患、復原生產、穩定經濟秩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西南少數民族對新政權的認同,D項正確;當時新中國尚未起先社會主義改造,解除A項;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土地改革等均是在落實黨中心的政策,而不是創制新的民族政策,解除B項;材料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未體現基層民主建設的信息,解除C項。故選D項。19.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依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材料“英國國王慷慨頒授城市特許狀甚至以各種手段吸引手工業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領地建立城市”體現的是英國國王以特許狀的形式助推城市的發展,證明白王權推動城市興起,B項正確;資本主義萌芽的顯著標記是雇傭關系,與材料無關,解除A項;此時莊園經濟仍處于發展期,解除C項;英國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始于1485年建立的都鐸王朝,解除D項。故選B項。20.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1927年(中國)。據材料“1927年2月成立的湖北黃岡縣農夫協會信用合作社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最早的農村信用社”,可知,由農夫協會管理和監督現金的運用,并吸取存款、發放貸款、發行貨幣,說明中共起先了駕馭金融自主權的嘗試,A項正確;農夫階級最迫切的愿望是獲得土地,解除B項;“廣泛支持”,表述錯誤,解除C項;中共嘗試辦金融,并不是對國民革命運動的鞏固,解除D項。故選A項。21.A【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中世紀后期(歐洲)。據本題材料“他們便起先把勞役地租轉化為貨幣地租,以增加自己的貨幣收入,不少莊園主起先把莊園的農產品大量投入市場銷售,以提高經濟收益。”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材料反映了歐洲中世紀后期,農業領域的變更,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勞役地租是莊園主對農奴的重要剝削形式,勞役地租轉化為貨幣地租有利于農奴的解放,將會推動歐洲農奴的解放,A項正確;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是導致材料現象出現的背景,材料現象是其導致的結果,B項因果關系顛倒,解除B項;農奴與莊園主當時不是雇傭勞動關系,所以無關工資,解除C項;材料中沒有關于加強王權的相關論述,解除D項。故選A項。22.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依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古代的希臘。據材料可知,古希臘的多神崇拜使雅典沒有形成嚴格的宗教教義和宗教組織,虔誠的雅典人也未在現實生活中制定嚴格的等級,這使得雅典在政治上很難形成專制的局面,這說明古雅典的宗教特點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有其歷史淵源,B項正確;材料只是反映宗教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影響,宗教并不能起到確定性作用,解除A項;材料主旨是古希臘的世俗政治的形成與宗教的關聯性,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宗教色調,解除C項;材料主旨是宗教特點和世俗政治的關系,而不僅僅是宗教信仰問題,解除D項。故選B項。23.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18世紀中期以后(德國)。據材料“秉持理性、天才、進步等啟蒙理念……要創立德意志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可知,德國思想文化界,不僅秉持理性、天才、進步等啟蒙理念,同時還要創立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C項正確;材料突出的是思想因素,并未提及擺脫專制王權,解除A項;近代科學興起的時間是16、17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解除B項;“干脆”,表述錯誤,應是間接推動,解除D項。故選C項。24.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精確時空是:二戰后的西歐。依據材料可知,戰后西歐國家紛紛出臺對經濟的支配指導的文件,說明國家干預經濟的力度加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得到局部調整,B項正確;雖然西歐國家紛紛出臺了經濟支配的文件,但不意味著他們轉向了支配經濟模式,解除A項;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不能避開經濟危機的發生,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解除C項;由西歐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加強看不出其走向區域聯合的趨勢,解除D項。故選B項。25.(1)以懷柔政策吸引當地少數民族歸漢;在歸附地區設立郡縣,并任用當地人為官;改善交通條件,加強內地與西南地區的聯系。(6分)(2)改進之處:以流官牽制土官,加強中心對當地的管理;明確了土司對中心政府擔當的義務;移內地軍民在西南地區屯種;任用女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國大學生科普知識競賽題庫200題及答案
- 高端工作匯報年終總結模板
- 2025年山東五蓮山水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網絡紅人培訓
- 2025年一建《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考試施工現場管理法規與規范試題
- 2025租客租賃合同范本
- 變電運維(技師)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7月份離子醫療中心施工防輻射條款
- 知識分子的使命
- 2025企業視覺識別系統設計與實施合同協議書
- 《晴隆縣長興煤礦有限責任公司晴隆縣長流鄉長興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意見
-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天域全國名校協作體高三3月聯考 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2025光伏發電站綠色拆除技術規范
- GB/T 35624-2025應急避難場所通用技術要求
- 1688運營培訓課件
- DeepSeek 15天培訓教材從入門到精通
- 箱式變電站遷移施工方案
- 道路運輸企業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清單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試題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城市軌道交通橋隧維修與養護 課件 1.1橋梁設施基礎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