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作業專項施工方案_第1頁
群塔作業專項施工方案_第2頁
群塔作業專項施工方案_第3頁
群塔作業專項施工方案_第4頁
群塔作業專項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碧桂園龍城.天悅項目四標段項目群塔作業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湖北高企達建筑有限公司四標段工程項目經理部2023年07月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 2第二章工程概況 22.1項目概況 22.2地質特性 2第三章施工部署 33.1塔吊選型 33.2塔吊技術性能指標 43.3基礎選型和施工 53.4塔吊基礎計算書 6TOC\o"1-2"\h\z\u第四章危險源辨識與分析 12第五章各參建方安全管理職責 135.1建設單位安全管理職責 135.2監理單位安全管理職責 135.3施工總承包單位安全管理職責 135.4安裝單位安全管理職責 145.4使用單位安全管理職責 14第六章群塔作業安全措施 156.1塔吊的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156.2塔吊防碰撞措施 166.3塔吊臨近高壓電線安全措施 166.4防止停電、大風、非工作時的技術措施 186.5塔吊安全協議及安全交底 186.6塔吊驗收規定 196.7對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工的規定 20第七章應急救援預案 237.1、應急機構 237.2、應急資源 247.3、教育、訓練 257.4、互相協議 25

第一章編制依據本方案重要依據施工圖紙及以下規范及參考文獻編制《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13752-199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2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23)《建筑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2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23)《QTZ5013塔吊使用說明書》;《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23);碧桂園.龍城天悅建設項目四標段施工圖紙及地質勘探報告和相關數據。第二章工程概況2.1項目概況本工程為碧桂園.龍城天悅建設項目四標段,建設地點位于滎陽市飛龍路與滎運路交叉口西南。建設單位為滎陽碧璽置業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鄭州眾誠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單位為湖北高企達建設有限公司。本工程共四棟高層住宅樓,25#、26#、31#、32#,框剪結構,基礎采用筏板基礎,混凝土強度C35,抗滲等級P6。地下車庫為框架結構,采用獨立基礎,混凝土強度為C30,基礎持力層為第2層粉土層。車庫采用柱下獨立基礎,基礎、防水底板及擋土墻混凝土等級為C30,抗滲等級P6。2.2地質特性根據勘探院提供的本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擬建場地地基土以雜填土、粉質粘土、粉土為主。根據其巖性特性,物理力學性質指標、靜探曲線線型,將勘探深度范圍內土層劃分為6個工程地質層。各土層分布及巖性特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①層:粉土(Q4al+pl)黃褐色,稍濕,稍密-中密,局部表層由建筑垃圾構成,下部以粉土為主,干強度、韌性低,切面無光澤,層底埋深0.6-5.0m,層底標高158.7-169.0m,層厚0.6-5.0m。第②層:粉土(Q3al+pl)褐黃色,稍濕,中密,見有灰綠色團塊,含姜石及蝸牛殼片,干強度低,韌性低,無光澤反映。層底埋深6.0-13.0m,層底標高152.2-163.0m,層厚3.6-9.0m。第③層:粉土(Q3al+pl)褐黃色,稍濕-濕,中密-密實,干強度、韌性低,切面無光澤,無搖振反映,偶見姜石顆粒,砂感較強,局部漸變為粉砂,層底埋深15.0-22.4m,層底標高143.2-155.5m,層厚5.6-13.0m。第④層:粉質粘土(Q2al+pl)棕黃色-紅褐色,硬可塑,含小姜石,見白色絲、灰色斑,干強度中-低,韌性中,有光澤。層底埋深24.0-26.0m,層底標高138.6-145.3m,層厚7.6-9.0m。第⑤層:粉質粘土(Q2al+pl)棕黃色,硬可塑-硬塑狀,韌性高,干強度高,含粒徑0.5-15.0cm的姜石,含量在20%左右,,中下部姜石含量較多,多呈“雞窩狀”分布,局部膠結成層,層底埋深39.5-43.0m,層底標高122.2-127.6m,層厚17.3-20.0m。第⑥層:粉質粘土(Q2al+pl)棕紅色或棕褐色,硬塑狀,干強度中-高,韌性高,切面有光澤,搖振反映無,含粒徑0.5-3.0cm的姜石,偶見20cm以上的大塊姜石,局部含鈣質膠結層,局部見有粉土薄層。本層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5.7m。第三章施工部署3.1塔吊選型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形式、外形尺寸、建筑物總高度規定,本工程基礎和主體施工階段垂直運送機械采用QTZ5013/QTZ5610型塔吊,臂長50/56米,工作幅度3-50/56米,起重重量1.3-6噸,考慮到每棟樓單體面積大,塔吊采用獨立式,設立扶墻,限定高度為120米。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較大,為盡量覆蓋整個項目的工作面,共安裝QTZ5013型塔吊2臺,QTZ5610型塔吊1臺。(詳見附圖一:塔吊平面布置圖)。3.2塔吊技術性能指標1.性能參數及技術指標國內領先,最大工作幅度50m,最大起升高度220m。該機有地下澆基礎固定式,底架固定獨立式,外墻附著等工作方式,合用各種不同的施工對象。獨立式的起升高度為40.5m,附著式的起升高度可達220m。工作速度高,調速性能好,工作平穩可靠。電氣控制系統采用專業廠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生產的電氣元件,壽命比國產元件長3~4倍,故障少,維修簡樸,工作可靠。配置各種安全裝置8種,且為機械式或機電一體化產品,能保證塔機工作可靠。設計在堅持切實符合國情,保證安全可靠原則的同時,盡也許地吸取采用了國內外成熟可靠的先進技術,來提高整機的技術水平,采用的成熟可靠的先進技術有:回轉機構選用進口變頻器,實現變頻無級調速,起、制動平穩,無沖擊,安全可靠。2)專業電器廠引進法國TE公司技術生產的電器元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國產化了的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回轉限位器、回轉、牽引機構的制動器等安全裝置。小車防斷繩裝置(防溜車)和防斷軸裝置;5)起升機構排繩系統;6)牽引繩張緊系統;剛性雙拉桿懸掛大幅度起重臂,起重臂剛度好,自重輕,斷面小,風阻小,外形美觀,長度有幾種變化,滿足不同施工需要;8)司機室獨立外置,視野好,內部空間大,給操作者發明良好的工作環境;司機用先進的聯動臺操縱各機構動作,操作容易,維修簡樸。7.設計完全符合或優于有關國家標準。合用于高層或超高層民用建筑、橋梁水利工程、大跨度工業廠房以及采用滑模法施工的高大煙囪及筒倉等大型建筑工程中。8.起重機的各項參數:機構工作級別起升機構M5回轉機構M4牽引機構M3額定起重力矩kNm800起升高度m倍率固定式附著式α=240.5220α=440.5110工作幅度m最大工作幅度50最小工作幅度2.5最大起重量t6起升機構倍率α=2α=4速度m/min80408.8840204.44起重量t1.533366功率kW24/24/5.4牽引機構速度m/min42/21功率kW3.3/2.2回轉機構速度r/min0~0.6功率kW5.5頂升機構工作壓力MPa25(推薦值)速度m/min0.56(推薦值)功率kW7.5(推薦值)總功率kW32.8(不涉及頂升機構)平衡重38445010.411.713工作溫度℃-20~+403.3基礎選型和施工根據本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工程施工范圍內,土層地質情況較差,住宅樓及地下車庫位置基礎持力層重要位于第2層淤泥粉質粘土層,承載力特性值為180kPa,結合QTZ5013塔吊說明書對基礎垂直承載力51.12噸和現場施工情況,故塔吊的基礎擬采用鋼筋砼承臺。綜合考慮,人防區域塔吊基礎與將來開挖的出庫基礎礙事,將塔吊基礎埋入車庫底板下。3.4塔吊基礎計算書一、基本參數基本參數塔機型號QTZ5013塔身桁架結構方鋼管塔機獨立狀態的最大起吊高度H0(m)40塔機獨立狀態的計算高度H(m)43塔身桁架結構寬度B(m)1.6荷載擬定方式自定義承臺長l(m)5承臺寬b(m)5承臺高度h(m)1.35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C35承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δ(mm)50承臺混凝土自重γc(kN/m3)25承臺上部覆土厚度h'(m)0承臺上部覆土的重度γ'(kN/m3)19計算依據《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23地基參數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性值fak(kPa)180地基承載力特性值fak(kPa)/承臺寬度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ηb/基礎埋深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ηd/基礎底面以下的土的重度γ(kN/m3)/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γm(kN/m3)/基礎埋置深度d(m)/二、承臺參數:承臺底部長向配筋直徑d125承臺底部長向配筋間距a1200承臺底部長向配筋等級HRB400承臺底部短向配筋直徑d225承臺底部短向配筋間距a2200承臺底部短向配筋等級HRB400承臺頂部長向配筋直徑d325承臺頂部長向配筋間距b1200承臺頂部長向配筋等級HRB400承臺頂部短向配筋直徑d425承臺頂部短向配筋間距b2200承臺頂部短向配筋等級HRB400(圖1) 塔吊荷載示意圖(圖2) 塔吊基礎布置圖(圖3) 承臺配筋圖三、基礎驗算1. 荷載計算基礎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載標準值:Gk=blhγc=5×5×1.35×25=843.75kN基礎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載設計值:G=1.35Gk=1.35×843.75=1139.063kN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平行基礎邊長方向受力:Mk''=1552kN·mFvk''=Fvk'/1.2=73.9/1.2=61.583kN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平行基礎邊長方向受力:M''=1.35×1552=2095.2kN·mFv''=Fv'/1.2=99.765/1.2=83.138kN基礎長寬比:l/b=5/5=1≤1.1,基礎計算形式為方形基礎。Wx=lb2/6=5×52/6=20.833m3Wy=bl2/6=52×5/6=20.833m3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同時作用于基礎X、Y方向的傾覆力矩:Mkx=Mkb/(b2+l2)0.5=1335×5/(52+52)0.5=943.988kN·mMky=Mkl/(b2+l2)0.5=1335×5/(52+52)0.5=943.988kN·m2、偏心距驗算(1)、偏心位置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基礎邊沿的最小壓力值:Pkmin=(Fk+Gk)/A-Mkx/Wx-Mky/Wy=(450.8+60+843.75)/(5×5)-943.988/20.833-943.988/20.833=-36.441<0偏心荷載合力作用點在核心區外。(2)、偏心距驗算偏心距:e=(Mk+FVkh)/(Fk1+Gk)=(1335+18.3×1.35)/(450.8+60+843.75)=1.004m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沿的距離:a=(b2+l2)0.5/2-e=(52+52)0.5/2-1.004=2.532m偏心距在x方向投影長度:eb=eb/(b2+l2)0.5=1.004×5/(52+52)0.5=0.71m偏心距在y方向投影長度:el=el/(b2+l2)0.5=1.004×5/(52+52)0.5=0.71m偏心荷載合力作用點至eb一側x方向基礎邊沿的距離:b'=b/2-eb=5/2-0.71=1.79m偏心荷載合力作用點至el一側y方向基礎邊沿的距離:l'=l/2-el=5/2-0.71=1.79mb'l'=1.79×1.79=3.205m2≥0.125bl=0.125×5×5=3.125m2滿足規定3、基礎底面壓力計算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基礎底面邊沿最大壓力值Pkmax=(Fk+Gk)/3b'l'=(450.8+60+843.75)/(3×1.79×1.79)=140.887kPa4、基礎軸心荷載作用應力Pk=(Fk+Gk)/(lb)=(450.8+60+843.75)/(5×5)=54.182kN/m25、基礎底面壓力驗算(1)、修正后地基承載力特性值fa=fak=180kPa(2)、軸心作用時地基承載力驗算Pk=54.182kPa≤fa=180kPa滿足規定(3)、偏心作用時地基承載力驗算Pkmax=140.887kPa≤1.2fa=1.2×180=216kPa滿足規定6、基礎抗剪驗算基礎有效高度:h0=h-δ=1.35-50/1000=1.3mX軸方向凈反力:Pxmin=γ(Fk/A-(Mk''+Fvk''h)/Wx)=1.35×((450.8+60)/(5×5)-(1552+61.583×1.35)/20.833)=-78.374kN/m2Pxmax=γ(Fk/A+(Mk''+Fvk''h)/Wx)=1.35×((450.8+60)/(5×5)+(1552+61.583×1.35)/20.833)=133.54kN/m2假設Pxmin=0,偏心安全,得P1x=Pxmax-((b-B)/2)(Pxmax-Pxmin)/b=133.54-(5-1.6)/2×(133.54+78.374)/5=61.489kN/m2Y軸方向凈反力:Pymin=γ(Fk/A-(Mk''+Fvk''h)/Wy)=1.35×((450.8+60)/(5×5)-(1552+61.583×1.35)/20.833)=-78.374kN/m2Pymax=γ(Fk/A+(Mk''+Fvk''h)/Wy)=1.35×((450.8+60)/(5×5)+(1552+61.583×1.35)/20.833)=133.54kN/m2假設Pymin=0,偏心安全,得P1y=Pymax-((L-B)/2)(Pymax-Pymin)/l=133.54-(5-1.6)/2×(133.54+78.374)/5=61.489kN/m2基底平均壓力設計值:Px=(Pxmax+P1x)/2=(133.54+61.489)/2=97.515kN/m2基底平均壓力設計值:Py=(Pymax+P1y)/2=(133.54+61.489)/2=97.515kN/m2基礎所受剪力:Vx=Px(b-B)l/2=97.515×(5-1.6)×5/2=828.875kN基礎所受剪力:Vy=Py(l-B)b/2=97.515×(5-1.6)×5/2=828.875kNX軸方向抗剪:h0/l=1.3/5=0.26≤40.25βcfclh0=0.25×1×16.7×5×1000×1.3×1000/1000=27137.5kN≥Vx=828.875Kn滿足規定Y軸方向抗剪:h0/b=1.3/5=0.26≤40.25βcfcbh0=0.25×1×16.7×5×1000×1.3×1000/1000=27137.5kN≥Vy=828.875kN滿足規定四、基礎配筋驗算1、基礎彎距計算基礎X向彎矩:MⅠ=(b-B)2pxl/8=(5-1.6)2×97.515×5/8=704.544kN·m基礎Y向彎矩:MⅡ=(l-B)2pyb/8=(5-1.6)2×97.515×5/8=704.544kN·m2、基礎配筋計算(1)、底面長向配筋面積αS1=|MⅡ|/(α1fcbh02)=704.544×106/(1×16.7×5×1000×(1.3×1000)2)=0.005ζ1=1-(1-2αS1)0.5=1-(1-2×0.005)0.5=0.005γS1=1-ζ1/2=1-0.005/2=0.997AS1=|MⅡ|/(γS1h0fy1)=704.544×106/(0.997×1.3×1000×360)=1509.213mm2基礎底需要配筋:A1=max(AS1,ρbh0)=max(1509.213,0.0015×5×1000×1.3×1000=9750)=max(1509.213,9750)=9750mm2a1為鋼筋間距As1'=(πd12/4)(b/a1+1)=3.1415×252/4×(5×1000/200+1)=12762.344基礎底長向實際配筋:As1'=12762.344mm2≥A1=9750mm2滿足規定(2)、底面短向配筋面積αS2=|MⅠ|/(α1fclh02)=704.544×106/(1×16.7×5×1000×(1.3×1000)2)=0.005ζ2=1-(1-2αS2)0.5=1-(1-2×0.005)0.5=0.005γS2=1-ζ2/2=1-0.005/2=0.997AS2=|MⅠ|/(γS2h0fy2)=704.544×106/(0.997×1.3×1000×360)=1509.213mm2基礎底需要配筋:A2=max(AS2,ρlh0)=max(1509.213,0.0015×5×1000×1.3×1000=9750)=max(1509.213,9750)=9750mm2a2為鋼筋間距As2'=(πd22/4)(l/a2+1)=3.1415×252/4×(5×1000/200+1)=12762.344基礎底短向實際配筋:AS2'=12762.344mm2≥A2=9750mm2滿足規定(3)、頂面長向配筋面積基礎頂長向實際配筋:AS3'=3.1415×252/4×(5×1000/200+1)=12762.344mm2≥0.5AS1'=12762.344×0.5=6381.172mm2滿足規定(4)、頂面短向配筋面積基礎頂短向實際配筋:AS4'=3.1415×252/4×(5×1000/200+1)=12762.344mm2≥0.5AS2'=12762.344×0.5=6381.172mm2滿足規定第四章危險源辨識與分析危險源辨識與解決措施(R16—01)單位/項目:湖北高企達建設有限公司活動/場合:塔吊編號:02-2023序號危險源危險情形分析重要安全措施1多塔作業1、相鄰塔起重臂處在同一水平高度,起重臂相撞1、相鄰塔機高度錯開;2、控制施工進度,合理安排附著;2、作業過程兩塔同時進入交叉區域,起重臂與鋼絲繩或吊物相撞1、制定塔機避讓規則;2、設立塔機進入交叉區域報警裝置;(信號燈)3、加強指揮,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4、作業前的班組安全技術會3、作業過程一塔吊鉤未升到安全高度忽然失電,風力推動塔機向相鄰塔旋轉相撞1、配備回轉剎車備用發電機;(僅QTZ系列)2、備用限制回轉的木楔;3、實行忽然停電時的應急措施;4、非工作狀況塔機吊鉤未停置在安全范圍,風力推動塔機起重臂與鋼絲繩相撞1、規定非工作狀態吊鉤停置位置;2、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3、監督檢查;5、塔機碰撞建筑物及頂升過程中碰撞臨邊塔機1、合理布置塔吊位置;2、相鄰塔機高度錯開;2鋼筋棚、木工加工棚、二級配電箱重物未固定牢固,發生墜物打擊鋼筋棚、木工加工棚和二級配電箱等1、現場合有鋼筋棚、木工加工棚搭設雙層硬質防護棚;2、現場二級配電箱由工具棚保護起來;3頂升加節相鄰塔機交涉區域頂升過程中,相鄰未頂升塔機的交涉頂升過程中,相鄰塔機暫停運營頂升過程中,相鄰塔機指揮嚴格控制運營區域;第五章各參建方安全管理職責5.1建設單位安全管理職責依法發包給兩個及兩個以上施工單位的工程,不同施工單位在同一施工現場使用多臺塔式起重機作業時,建設單位應當協調組織制定防止塔式起重機互相碰撞的安全措施。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建設單位接到監理單位報告后,應當責令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立即停工整改。5.2監理單位安全管理職責1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查證明、備案證明等文獻;2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3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4監督安裝單位執行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情況;5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械的使用情況;6發現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規定安裝單位、使用單位限期整改,對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的,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5.3施工總承包單位安全管理職責1向安裝單位提供擬安裝設備位置的基礎施工資料,保證建筑起重機械進場安裝、拆卸所需的施工條件;2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的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查證明、備案證明等文獻;3審核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4審核安裝單位制定的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5審核使用單位制定的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6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使用情況;7施工現場有多臺塔式起重機作業時,應當組織制定并實行防止塔式起重機互相碰撞的安全措施。5.4安裝單位安全管理職責1按照安全技術標準及建筑起重機械性能規定,編制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并由本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2按照安全技術標準及安裝使用說明書等檢查建筑起重機械及現場施工條件;

3組織安全施工技術交底并簽字確認;4制定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5將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安裝、拆卸人員名單,安裝、拆卸時間等材料報施工總承包單位和監理單位審核后,告知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6本工程設備安裝由武漢裕恒設備租賃有限公司負責現場各塔機的安裝與拆卸工作。5.4使用單位安全管理職責1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周邊環境以及季節、氣候的變化,對建筑起重機械采用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2制定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在建筑起重機械活動范圍內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對集中作業區做好安全防護;4設立相應的設備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設備管理人員;5指定專職設備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檢查;6建筑起重機械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的,立即停止使用,消除故障和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第六章群塔作業安全措施6.1塔吊的安全使用管理規定1)本工程塔吊由總包項目部統一管理,成立由項目經理部大型機械設備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施工現場各塔機之間關系的指揮與協調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以減少同一作業面范圍的吊運作業。各施工隊要配置專業大型機械管理人員對所屬塔吊進行重點管理。總包安全環境部負責定期或不間斷的監督檢查。大型機械設備管理領導小組組長:張國偉副組長:吳小海、康子亮組員:張立、克云龍、趙飛、徐孟濤分包單位設備管理員各塔吊機長2)塔吊使用前,在塔吊塔頂、大臂尖、平衡臂尾部張掛紅旗和設立夜間紅色障礙燈,同時要做好對司機、信號工和掛鉤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其后每月進行1次。所屬塔吊司機、信號工和掛鉤工必須服從區段施工隊的統一管理,接受其安全技術交底、檢查和考核,持證上崗100%。3)總包部、區段施工隊分別以15天、7天一次安全檢查,在檢查過程中,針對塔機所存在的問題,對出租方和相關單位的人員進行督促整改。4)區段施工隊要負責督促對塔吊進行保養、維修、自檢,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必須停止使用。5)如每日有兩班以上的作業時,要嚴格履行交接班制度,并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6)當機械設備發生事故(件)時,必須及時搶救,保護好現場。與此同時,要立即上報領導和總包及區段施工隊有關部門。各級對事故(件)的解決,要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一一貫徹。6.2塔吊防碰撞措施1、水平方向低位塔吊起重臂與高位塔吊塔身之間防碰撞措施塔吊在現場的定位布置是關鍵,通過嚴格控制各臺塔吊之間的位置關系,來防止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在安裝方案中已保證任意兩塔間距離均大于較低的塔吊臂長2米以上,符合塔吊安全規程之規定“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在低位的起重機的臂架端部與另一臺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米的距離”的規定。塔吊在現場的定位保證了塔吊之間不存在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的塔身發生碰撞的問題。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起重鋼絲繩之間防碰撞措施。由于受施工需要的影響,塔吊間高與低是相對的,但都有也許發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的起重鋼絲繩的碰撞事故。項目配備有合格操作證的、經驗豐富的信號指揮工和可靠的指揮信號——對講機,保證指揮塔吊回轉作業時,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鋼絲繩。當現場風速達成6級風,相稱風速達成10.8~13.8米/秒時,塔吊必須停止作業。此外,塔吊租賃公司配備操作純熟、有責任心的塔司為現場服務,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狀態下,將塔吊的吊鉤升至頂端,同時將起重小車行走到起重臂根部。3、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與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由于相鄰塔吊的作業面有交叉處,所以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也許發生碰撞。各塔吊均按照前面‘塔吊安裝’部分所規定的高度頂升即可保證高位塔吊的大臂下限與低位塔吊的大臂上限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小于2m。由此,符合塔吊安全規程之規定:“2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在高位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置起重機中處在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m”。4、其他防撞措施1)因氣候的變化,加之夜間施工,有也許發生起重臂與對方鋼絲繩的碰撞,為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避免相臨塔吊同時在交叉作業面上工作。各區段施工隊須配備取得操作證的、經驗豐富的信號指揮工,保證指揮時能兼顧鄰塔的作業位置,以避免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碰撞高位塔吊的鋼絲繩。同時,還要注意天氣風速的變化,當風力達成6級以上(涉及6級)時,塔吊必須停止作業。遇霧天或照明環境不良時應停止作業。2)多塔作業時,各機指揮要默契合作,不得在大臂交叉范圍內同時吊運,要合理安排吊運時間,使各臺塔吊可以充足運用各自空間工作。3)高塔避讓低塔。高塔在轉臂前應先觀測低塔運營情況再進行作業。4)動塔讓靜塔。進行運轉的塔機應避讓處在靜止狀態的塔機。5)空載讓重載。兩塔同時運營時,空載塔吊必須避讓重載塔吊。6)前臂讓后臂。當作業半徑內有其他塔吊后臂時,必須判斷其運營方向,前臂避讓后臂。7)客塔讓主塔。塔吊回轉進入其他塔吊使用區域時,應觀測主塔大臂的停放位置,積極避讓。8)后塔讓先塔。塔吊回轉時一方面觀測相鄰塔吊是否回轉,應積極停機避讓鄰塔,確認安全后方可回轉作業。9)信號指揮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十不吊”作業原則。即: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準吊;信號不清不準吊;吊物下方有人不準吊;吊物上站人不準吊;埋在地下物不準吊;斜拉斜牽物不準吊;散物捆綁不牢不準吊;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不準吊;零碎物無容器不準吊;吊裝物重量不明不準吊。10)必須對塔吊司機與信號工配備對講機,對講機要統一設定頻道,并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改頻率,要專機專用,不得轉借。11)信號工、塔吊司機要相對固定,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更換。12)信號工在指揮過程中,必須時刻目視塔機、吊鉤與轉臂過程,同時還須環顧相臨塔機的工作狀態,并發出安全提醒鈴聲。13)必須在塔機起重臂、平衡臂端、塔帽頂端安裝紅色閃光燈和紅色旗幟。14)停機時塔吊在回轉范圍內無障礙物的情況下,吊鉤要起升到5米位置,將小車回收到臨近塔身10米處。起重臂按順風向停置。吊鉤上嚴禁吊掛重物,在未采用可靠措施時,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限制起重臂隨風轉動。15)如遇忽然停電或出現故障時,為使大臂不影響其它塔吊工作,減少碰撞危險。要用手動裝置調整大臂朝向,在回轉齒圈處設立障礙固定大臂,無手動回轉裝置只能先固定大臂,但周邊塔吊要避讓該塔。16)對進入交叉作業區域時,應做好交叉區域警示、小車幅度警示和標記。17)有發生碰撞也許的各塔(區段施工隊)之間,必須簽訂安全協議,明確規則。若由于一方因素不遵守防碰撞措施規定,發生碰撞并導致的一切損失,均由該方承擔責任并補償經濟損失。如由于雙方或多方因素發生碰撞導致的一切損失,經總包部與雙方或多方共同協商解決,糾其因素、查明責任,按各方責任大小進行不同的經濟補償。18)塔吊司機必須身體健康,并通過地方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塔吊操作證,并經工程項目入場三級教育和應知應會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6.4防止停電、大風、非工作時的技術措施1、每臺塔吊用電使用單獨回路,直接從配電房內單獨接線形成單獨回路,防止其與其他設備共用線路導致其他設備跳閘而影響塔吊。2、塔吊使用回路的各種電線、漏保、開關等一律采用優等全新產品,防止其由于線路或設備老化而導致忽然斷電。3、我方將與供電局長期保持聯系,規定供電部門在停電前能及時告知我方,便于我方做好準備。4、現場配備臨時發電機3臺,一旦停電可及時啟動發電機為塔吊供電避免發生危險事故。5、塔吊在五級以上大風、雷雨天氣情況下應停止使用,操作人員應離開駕駛室,調整好塔吊至順風方向停放讓其隨風擺動,并切斷上下電源,避免導致不必要的損失。6、附墻的距離、撐桿布置方式及互相間隔應符合原廠規定。風力達成四級以上時不得進行頂升、安裝、拆卸作業。7、塔吊在非工作狀態時,每班作業完后塔司應將小車收至起重臂根部3m處,打開隨風檔讓其隨風而動,減小受風面積保證安全。8、如有重物懸掛停電后,塔吊司機不得離開操作室,必須采用措施將吊裝物體運至安全位置才可下塔機。6.5塔吊安全協議及安全交底1)塔吊進場前所有安全協議書和安全技術交底均須按規定嚴格履行簽字、蓋章手續。租用單位必須與出租單位簽訂安全協議書,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出租單位和安裝單位簽訂安全協議書,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塔吊出租單位或安裝單位須與設備承運單位簽訂安全協議書,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塔吊使用前,凡也許導致交叉作業的塔吊雙方均須簽訂交叉作業安全協議書,并對雙方的塔吊操作工、信號工進行專項安全技術交底,并嚴格履行簽字手續。3)設備出租單位、安裝單位、承運單位在施工作業前均須對本單位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嚴格履行簽字手續。4)未簽訂安全協議書及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的單位和作業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施工作業。6.6塔吊驗收規定1)塔吊基礎底標高要低于或等于建筑物基礎底標高;隱蔽工程(釬探、鋼筋驗收)資料齊全;采用C35砼,塔吊安裝前,砼強度達成C35砼強度的90%以上。2)部件、附件、聯結件安裝齊全,位置對的;螺栓擰緊力矩達成技術規定,開口銷完全撬開;結構無變形、開焊、疲勞裂紋;壓重、配重重量、位置達成說明書規定。3)繩、輪、鉤系統。鋼絲繩在卷筒上面纏繞對的、潤滑良好;鋼絲繩規格對的、無斷絲和磨損;鋼絲繩固定和編插符合國家標準;各部位滑輪轉動靈活、可靠,無卡塞現象;吊鉤磨損達成標準的允許范圍、保險裝置靈敏、可靠。4)各機構轉動平穩、無異常響聲;各潤滑點潤滑良好、潤滑油牌號對的;制動器、離合器動作靈活可靠。5)電纜供電系統供電充足、正常工作、電壓380±5%;炭刷、接觸器、繼電器觸點良好;儀表、照明、報警系統完好、可靠;控制、操縱裝置動作靈敏、可靠;電氣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可靠;電氣系統對塔吊的絕緣電阻不小于0.5兆歐。6)力矩限制器靈敏、可靠,其綜合誤差不大于額定值的8%;重量限制器靈敏、可靠,其誤差不大于額定值的5%;回轉限位器靈敏可靠;行走限位器靈敏可靠;變幅限位器靈敏可靠;超高限位器靈敏可靠;吊鉤保險靈活、可靠;卷筒保險靈活可靠。7)試運營要檢查各傳動機構工作準確、平穩,無異常聲音,液壓系統無滲漏,操縱和控制系統靈敏可靠,鋼結構無變形和開焊,制動器可靠;調整安全裝置并進行不少于3次的檢測。8)低位的塔吊臂架端部與相鄰塔吊塔身之間至少有2米的距離。9)塔吊基礎施工完畢后,由塔吊專業公司會同項目安全、技術部門和分包施工單位,共同驗收塔吊基礎;塔吊安裝完畢后,由塔吊專業公司、安裝單位自檢合格后,及時報請本地驗收部門驗收,并經總包單位、安裝單位、出租單位和分包使用單位四方驗收合格后,將各塔吊頂升至初始安裝高度(見本節前面說明),懸掛安全責任牌,方可交付項目使用。(塔吊基礎及塔吊整機的驗收程序均按照武漢市建委的相關規定執行)6.7對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工的規定1對塔吊司機的規定1)上班必須進行交接班手續,檢查機械履歷書及交接班記錄等的填寫情況及記載事項。2)必須在穿有指揮信號服的人員指揮下,嚴格按照指揮信號、旗語、手勢進行操作。3)嚴禁酒后作業。4)操作前應發出音響信號,對指揮信號分辨不清時,不得盲目操作。5)嚴格執行“十不吊”管理規定。6)對指揮錯誤有權拒絕執行或積極采用防范或相應緊急措施。7)操作控制器時,必須從零點開始,推到第一擋,然后逐級加檔,每擋停1~2秒,直到最高檔。8)被吊物品嚴禁超過施工現場范圍。9)起吊重物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50cm停止,擬定制動,物料捆扎和吊索具,確認無誤后方可指揮起升。10)嚴禁重物自由下落,當起重物下降接近就位點時,必須采用慢速就位。11)重物就位時,可用制動器使之緩慢降下。12)當吊鉤滑輪組升到接近起重臂時應用低速起升。13)起重量、起升高度、變幅等安全裝置顯示或接近臨界警報值時,司機必須嚴密注視,嚴禁強行作業。14)起重機在停機休息或半途停電時,應將重物卸下,不得把重物懸吊在空中。15)凡是回轉機構帶有常閉式制動裝置的塔吊,在停止操作后,司機必須掰開手柄,松開制動,以便起重機能在大風吹動下順風轉動。16)當周邊有障礙物,不允許吊臂處在自由旋轉狀態時,應設立地錨與低吊鉤鎖定。17)機上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運轉中發生故障、失效或不準確時,必須立即停機修復,嚴禁帶病作業和運轉中進行維修保養。18)塔吊頂升平臺上、大臂上、平衡臂上禁放任何浮放物。19)嚴禁從塔吊上面往下拋擲任何物品和便溺。20)操作室內,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嚴禁放置易燃物和妨礙操作的物品。21)塔吊駕駛室內必須配置滅火器材。22)在無防護欄桿的部位進行檢查、維修、加油、保養時,必須系好安全帶。23)遇有下列情況時,應暫停吊裝作業。(1)遇有惡烈氣候如大雨、大雪、大霧和施工作業面有六級(含六級)以上的強風影響安全施工時。(2)起重機發生漏電現象。(3)鋼絲繩嚴重磨損,達成報廢標準。(4)安全保護裝置失效或顯示不準確。2對信號工、掛鉤工的規定1)信號工、掛鉤工必須通過配訓合格,持證上崗,純熟運用手勢、旗語、哨聲的使用。2)起重機司機、信號工、掛鉤工在作業前,應共同交底,統一信號。3)信號工對的選擇指揮位置,不準站在吊物易碰難躲和違反防護措施的危險部位。4)嚴禁將不同種類或不同規格型號的索具連在一起使用。5)作業時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得兼作掛鉤工。6)作業中必須戴好安全帽,配穿好專業服裝,嚴禁酒后作業,掛鉤工必須相對固定并熟知塔吊起重性能和被吊物的重量。7)嚴格執行“十不吊”作業原則。即: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準吊;信號不清不準吊;吊物下方有人不準吊;吊物上站人不準吊;埋在地下物不準吊;斜拉斜牽物不準吊;散物捆綁不牢不準吊;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不準吊;零碎物無容器不準吊;吊裝物重量不明不準吊。8)掛鉤工必須服從信號工的指揮。9)吊繩的掛設不得影響吊鉤保險裝置,不準用吊鉤直接吊拉重物。10)穿繩:擬定吊物中心,選好掛繩位置。穿繩應用鐵鉤,不得將手臂伸到吊物下面。吊運棱角堅硬或易滑的吊物,必須加襯墊,用套索。11)掛繩:應按順序掛繩,吊繩不得互相擠壓、交叉、紐、扭壓、絞擰。一般吊物可用兜掛法,必須保證吊物平衡;對于易滾、易滑或超長貨品,宜采用繩索方法,使用卡環鎖緊吊繩。12)試吊:吊繩套掛牢固,起重機緩慢上升,將吊繩繃緊稍停,起升不得過高。試吊中,指揮信號工、掛鉤工、司機必須協調配和。13)摘繩:落繩、停穩、支穩后方可放松吊繩。對易滾、易滑、易散的吊物,摘繩要用安全鉤。掛鉤工不得站在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