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選擇性必修1第18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48講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提能訓練_第1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選擇性必修1第18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48講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提能訓練_第2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選擇性必修1第18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48講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提能訓練_第3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選擇性必修1第18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48講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提能訓練_第4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選擇性必修1第18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48講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提能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48講貨幣的運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一、選擇題1.(2024·銀川)春秋以前支付手段多用貝,至戰國時期形成了布幣、刀幣、環錢三大青銅貨幣系統。其中布幣由農具演化而來,刀幣來自好用刀具,環錢可能仿自紡輪。此外,黃金漸漸用作支付,但與百姓關系最親密的還是銅錢。上述改變說明(C)A.商業功能轉向逐利增財B.青銅文明走向鼎盛C.貨幣形態受生產力影響D.民間支付多用銅錢[解析]依據材料“其中布幣由農具演化而來,刀幣來自好用刀具,環錢可能仿自紡輪。此外,黃金漸漸用作支付,但與百姓關系最親密的還是銅錢”,可以看誕生產工具影響了貨幣形態,說明貨幣形態受生產力影響,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貨幣的改變,無法得出商業功能的改變,解除A項;貨幣的改變,不能看出青銅文明的狀況,解除B項;“民間支付多用銅錢”是材料中的現象,解除D項。2.下表是秦漢時期鑄幣狀況表(部分)。據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C)發行時間名稱重量幣面文字是否壟斷發行秦朝秦半兩半兩半兩否文帝五年(前175年)四銖錢四銖半兩否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銖錢三銖三銖不準私鑄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國五銖五銖五銖由郡國壟斷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仄五銖五銖五銖(帶紅色鑲邊)由中心壟斷A.漢承秦制有所損益 B.王國問題漸趨嚴峻C.中心集權得到加強 D.鑄幣制度日臻完善[解析]依據材料表格中“是否壟斷發行”所顯示的內容來看,從秦朝到漢朝中期,中心對鑄幣權逐步壟斷,反映出漢朝政府經濟管控力度的加強,說明中心集權得到加強,故選C項;秦朝沒有對鑄幣權進行壟斷,漢武帝對鑄幣權進行了壟斷,不能體現“漢承秦制”,解除A項;漢武帝壟斷鑄幣權,說明中心加強了對地方王國的限制,而不是“王國問題漸趨嚴峻”,解除B項;表格內容沒有體現出“鑄幣制度”的完善,解除D項。3.(2024·合肥)《史記》記載,秦統一后,廢除原六國各種形制和材料的貨幣,推行了統一的銅幣半兩錢。但《史記》中又有“各隨時而輕重無常”的描述,后世出土的銅錢也符合此說;據睡虎地秦簡記載,秦代符合標準的織布也可作貨幣。這反映出(A)A.秦朝實際貨幣政策比較敏捷B.《史記》的記載比較混亂C.當時法定發行貨幣包括實物D.秦朝工商業發展較遲緩[解析]依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秦朝雖然推行統一的銅幣半兩錢,但是半兩錢不是唯一的貨幣,各地貨幣重量不完全一樣等,反映出秦朝實際的貨幣政策比較敏捷,A項正確;《史記》的記載比較混亂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也非材料主旨,解除B項;織布雖可作為貨幣,但是并非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解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秦朝工商業發展較遲緩的信息,解除D項。4.(2024·秦皇島)宋代主要紙幣對比表紙幣類型計量單位最大量級最小量級最長展界主要流通范圍流通時長交子鐵錢百萬貫百萬貫6年川陜84年錢引鐵錢千萬貫百萬貫10年川陜146年會子銅錢億萬緡(萬貫)千萬緡30年東南80年這可以用于說明宋代(B)A.重農抑商政策持續松動B.貨幣職能實現形式多樣化C.社會經濟轉型趨勢明顯D.區域經濟呈現不平衡態勢[解析]依據材料“交子、錢引、會子”及所學可知,宋代主要有交子、錢引、會子等紙幣,這些紙幣都具有貨幣職能,體現了貨幣職能實現形式多樣化的特征,B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重農抑商政策持續松動的結論,A項不符合史實,解除;材料未涉及社會經濟轉型的相關信息,C項與題干及史實不符,解除;材料未涉及區域經濟的相關信息,無法得出宋代區域經濟呈現不平衡態勢的結論,解除D項。5.元朝建立后,發行“中統鈔”,建立全面運用紙幣的單一貨幣體系。“如發鈔若干,隨降銀貨,即同現銀流傳……鈔有多少,銀本常不虧欠”,故時人“視鈔重于金銀”。元初紙幣制度運行良好的關鍵在于(B)A.嚴格限制紙幣發行量 B.以白銀為貨幣本位C.建立起單一貨幣體系 D.商品經濟發展旺盛[解析]依據材料“如發鈔若干,隨降銀貨,即同現銀流傳……鈔有多少,銀本常不虧欠”“視鈔重于金銀”可知,中統鈔與白銀干脆掛鉤,以白銀為價值尺度或貨幣本位,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元朝嚴格限制紙幣發行量,解除A項;C項屬于材料表象,不是元初紙幣制度運行良好的關鍵,解除;D項不屬于主要緣由,元初紙幣制度運行良好的關鍵在于以白銀為貨幣本位,解除D項。6.洪武初期,市面上主要流通銅錢“洪武通寶”,然而因銅料極端缺乏,銅錢不能滿意市場須要,百姓仍習慣于運用元朝紙幣,認為銅錢有諸多不便,于是朱元璋確定復原用鈔。這反映明初(D)A.出現了世界最早的銅幣B.鑄幣工藝水平有所下降C.百姓習慣確定貨幣政策D.經濟形勢影響貨幣政策[解析]依據“銅錢不能滿意市場須要”“于是朱元璋確定復原用鈔”可以看出,國家的貨幣政策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故D項正確;“最早”說法錯誤,解除A項;材料與鑄幣工藝水平無關,解除B項;“確定”說法錯誤,解除C項。7.明初法定的流通貨幣是銅錢和寶鈔,后來民間交易多用白銀。明中葉以后,以票據結算代替現金清算的會票應運而生且流通日廣。會票的產生和流通緣于(B)A.一條鞭法政策的推行 B.長途與大宗貿易發展C.新的經濟形態的出現 D.世界市場的漸漸形成[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會票代替現金結算,對于商業活動而言,規避了攜帶大量貨幣不便,有助于長途與大宗貿易的發展,B項正確;A項與材料信息無關,解除;這一時期依舊主要是封建式的經濟形態,解除C項;會票主要是在國內運用,與世界市場的形成無干脆關聯,而且世界市場形成時間晚于會票出現時間,解除D項。8.(2024·湛江)1823年,山西日升昌票號問世。它創新了分紅機制:一是“預提護本制”,即賬期分紅時,從紅利中提留款項,專款存儲,以防空底;二是“公座厚利制”,即在員工身股和財東銀股的紅利未安排之前,存下一部分相當于公積金的利潤。這些創新著眼于(D)A.票號經營權的獨立性 B.經營成本的降低C.紙幣防偽功能的增加 D.利益風險的防范[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可知,日升昌創新的是分紅機制,兩種分紅機制都預留部分利潤,預防日后可能出現的金融問題,降低風險因素,D項正確;分紅機制創新著眼于利益風險的防范,A、B兩項與題干“創新分紅機制”無干脆關系,解除;票號里的錢不是紙幣,解除C項。9.(2024·寧波)我國第一套人民幣于1948年底由華北人民政府發行,1955年結束其歷史使命。下圖為第一套人民幣伍拾圓票券的主票面,該票面設計圖案宣揚了(D)A.自食其力的勞模精神 B.工業化的突出成就C.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D.人民共和國的性質[解析]依據材料“我國第一套人民幣于1948年底由華北人民政府發行”,結合設計圖案,可以體現出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體現人民共和國的性質,D項正確;勞模精神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時代精神,與材料時間不符,解除A項;1948年,我國還未起先工業化建設,解除B項;革命統一戰線的時間是1924年,與材料時間不符,解除C項。10.下表為主要國家實行金本位的狀況。這說明(B)國家實行金本位制的時間人均工業生產指數(英國1900年=100)1880年1913年英國1821年87115德國1873年2585法國1878年2859美國1879年38126日本1897年920A.金本位制阻礙英國工業增長B.工業革命加速金本位的擴展C.國際金本位制形成速度緩慢D.美國確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在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不斷發展的背景下,19世紀即兩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為首的主要國家先后實行金本位制,與此相適應,各國的人均工業生產指數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說明兩次工業革命推動了金本位的擴展,B項正確;“金本位制阻礙英國工業增長”與材料不符,A項錯誤;“國際金本位制形成速度緩慢”與材料1821年只有英國是金本位,而到1897年已有至少5個國家是金本位不符,C項錯誤;“美國確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是在二戰后,D項錯誤。11.1934年1月,美國國會通過《黃金儲備法案》,美國將美元兌換黃金的價格固定在35美元一盎司。該法案將美聯儲持有的全部黃金全部權轉移給了政府。這一舉措(A)A.為美元和黃金掛鉤供應了重要的基礎B.幫助銀行復原了信用C.使美國快速擺脫了經濟大危機的沖擊D.使美元成為世界貨幣[解析]材料表明在羅斯福新政中,美國將美元兌換黃金的價格固定在35美元一盎司黃金,并由政府擔當兌換責任。這為二戰后美元和黃金掛鉤奠定了基礎,A項正確;此項舉措并未幫助銀行復原信用,解除B項;羅斯福新政使美國漸漸擺脫了經濟大危機的沖擊,解除C項;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美元正式成為世界貨幣,解除D項。12.(2023·鄭州)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先后成立,美國認購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0億美元資本的一半和世界銀行91億美元總資本中的31.75億。美國這樣做是為了(A)A.創建建立經濟霸權的條件B.加強對西歐國家的限制C.遏制共產主義在歐洲擴張D.穩定資本主義世界秩序[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二戰后美國經濟實力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超級大國,為了駕馭戰后世界經濟霸權,主動提倡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為了創建建立經濟霸權的條件,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成立時,美國認購了其絕大部分資金,A項正確;為加強對西歐國家的限制、穩定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美國推行的是馬歇爾支配,解除B、D兩項;為遏制共產主義在歐洲擴張,美國實行冷戰政策,解除C項。13.1960年10月,倫敦黃金市場黃金價格猛漲到每盎司41.5美元,超過官價18.57%,為此,美國聯合英國、法國、西德等八個國家于1961年建立黃金總庫,共拿出2.7億美元黃金,負責維持黃金價格,并實行手段阻擋外國政府持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這表明(D)A.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瓦解B.世界經濟多極化加速發展C.美國的經濟進入“滯脹”階段D.美元的收支狀況不斷惡化[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布雷頓森林體系實行雙掛鉤制度,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際貨幣組織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確立了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由于倫敦黃金市場價格猛漲,美國聯合英國、法國、西德等八個國家于1961年建立黃金總庫,并實行手段阻擋外國政府持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這表明美元的收支狀況不斷惡化,D項正確;20世紀70年頭初,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解除A項;材料與世界經濟多極化無關,解除B項;20世紀70年頭,受石油危機等影響,美國的經濟進入“滯脹”階段,解除C項。1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救濟往往附加大量的經濟、政治條件,干脆干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政治主權。還可以監督東歐國家預算的制定,要求會員國供應本土的經濟信息等。這表明兩個組織(A)A.已經超出國際貨幣體系的職責B.帶來了國際局勢的驚慌和動蕩C.是政治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組織D.促進了二戰后國際經濟的發展[解析]材料體現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對外救濟過程中,附加了大量的條件,干預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和政治主權,說明的是兩個組織已經超出國際貨幣體系的職責,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國際局勢動蕩的問題,解除B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屬于經濟組織,解除C項;材料與“促進二戰后國際經濟發展”的說法無關,解除D項。15.(2024·桂林)如圖是關于IMF的漫畫,對其解讀正確的一項是(D)A.致力于改善各國基礎設施建設B.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要幫扶對象C.維持有序匯兌并避開匯兌貶值D.投票規則致危機管理難奏實效[解析]依據所學可知,IMF由認繳資金的多少確定了投票權份額,不公允的份額制導致其為發達國家所主導,使IMF陷入了嚴峻的職能逆境,D項正確;A項為2016年成立的“亞投行”的宗旨,并不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解除A項;據所學可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為成員國供應短期貸款,穩定國際匯率,解除B項;據所學可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之一是穩定國際匯率,但是不行能是避開匯兌貶值,解除C項。16.1971年春,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高潮。美國政府提出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并對進口商品課以10%附加稅的緊急支配。法國政府帶動歐共體六國聯合起來,與美國等10國在華盛頓實行會議,美國同意美元同黃金的比價貶值7.8%,并取消征課附加稅。這反映(A)A.歐共體以戰略自主維護國家利益B.歐美意識形態發生了激烈沖突C.歐美通過政治談判解決外交危機D.歐美國家平安戰略的激烈碰撞[解析]依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和黃金掛鉤。1971年法國聯合歐共體六國抵制美國政府的貨幣政策以及對進口商品課以10%附加稅的緊急支配,并取得勝利,這說明歐共體以戰略自主維護國家利益,A項正確;歐共體和美國的意識形態一樣,解除B項;上述內容不屬于外交危機,解除C項;上述內容不屬于國家平安戰略的碰撞,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17.(2023·湖北·16)[美元霸權與國際秩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30年頭的貨幣混亂帶來了一系列災難性后果,在各國中激起對于國際合作的熱望。從英美提出戰后國際貨幣支配起先,凡參加探討的國家都沒有對其目標提出異議。在1944年7月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美國推動他國同意一系列國際貨幣支配,籌備設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與此同時,以英國為代表的諸國所獲得的成果,如稀有貨幣條款、過渡時期的設置等無一不是堅韌斗爭的結果,絕非源于美國方面的慷慨賞賜。蘇聯代表認為,會議對于維護并加強世界和平與平安均具有重要意義。法國代表回顧了貨幣與經濟會議的多次失敗后,認為此次會議在歷史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摘編自王在幫《霸權穩定論批判》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未與他國商議便徑自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干脆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固定匯率制度的崩潰,引起世界嘩然。在各國探討應對這一重大變故之時,大多數決策者頭腦中不斷出現的是,將大蕭條轉變成一次世界大災難的事務——1933年世界經濟會議的失敗、納粹主義的興起以及最終的世界大戰。但從宏觀視角看,這些擔憂被普遍夸大了。浮動匯率沒有帶來經濟蕭條或政治混亂,更沒有引發斗爭,布雷頓森林體系其他機制得以持續。——摘編自[美]弗朗西斯·加文《黃金、美元與權力》(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20世紀30年頭貨幣混亂的表現,簡析布雷頓森林會議“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的含義。(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說明浮動匯率沒有引發經濟蕭條等嚴峻后果的緣由,并評價美國停止美元兌換黃金的舉措。[答案](1)表現:“金本位”制瓦解;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貿易愛護主義盛行。含義:國際金融秩序的建立;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維護并加強世界和平與平安。(2)緣由:浮動匯率可以增加國際貿易的預料性和穩定性;浮動匯率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資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經濟效率;浮動匯率可以激發創新動力,促進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浮動匯率沒有引發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