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7.03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專用WLAN通信模塊技術規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40349—2021 I 1 2 25.1非獨立操作使用的專用WLAN通信模塊 25.2完整的非獨立操作使用的專用WLAN通信模塊 25.3限制性非獨立操作使用的專用WLAN通信模塊 26技術要求 36.1基本要求 36.2功能要求 3 6.4安全要求 56.5電磁兼容 76.6可靠性 7測試方法 87.1測試條件 8 87.3測試連接圖 87.4基本要求測試 7.5功能測試 7.6性能測試 7.7安全測試 7.8電磁兼容測試 7.9可靠性測試 8檢驗規則 8.1通信模塊檢驗方案 8.2抽樣方案 9.1包裝 9.3運輸和貯存 IGB/T40349—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6)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安徽眾家云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松下家電研究開發(杭州)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安徽中認倍佳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跬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GB/T40349—202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專用WLAN通信模塊技術規范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專用WLAN通信模塊的定義、分類、技術要求、測試方法、檢驗本文件適用于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使用的WLAN通信模塊。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019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包裝通則GB/T2312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T2423.1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GB/T2423.2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GB/T2423.17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GB/T2423.22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N:溫度變化GB/T2423.56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h:寬帶隨機振動和導則GB/T2829周期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表(適用于對過程穩定性的檢驗)GB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4536.1—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5629.11(所有部分)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1部分:無線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GB/T32420—2015無線局域網測試規范GB/T36424.1物聯網家電接口規范第1部分:控制系統與通信模塊間接口YD/T3168—2016公眾無線局域網設備射頻指標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ISO/IEC/IEEE8802-11:2018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1部分:無線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fications]3術語和定義GB15629.11(所有部分)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2GB/T40349—20213.14縮略語GB15629.11(所有部分)界定的以及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AP:接入點(AccessPoint)CMIIT: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MinistryofIndustr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CRC:循環冗余校驗(CyclicRedundancyCheck)DHCP:動態主機設置協議(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NS:域名系統(DomainNameSystem)IP:互聯網協議(InternetProtocol)MAC:媒體訪問控制(MediaAccessControl)Ping:因特網包探索器(PacketInternetGroper)SSID:服務集標識(ServiceSetIdentifier)TCP: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UDP:用戶數據包協議(UserDatagramProtocol)WAPI:無線局域網鑒別與保密基礎結構(WLANAuthenticationandPrivacyInfrastructure)WLAN:無線局域網(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PA:Wi-Fi保護接入(Wi-FiProtectedAccess)5.1非獨立操作使用的專用WLAN通信模塊5.2完整的非獨立操作使用的專用WLAN通信模塊a)該模塊應具有數據緩沖/調制單元;b)該模塊射頻單元應有完整的屏蔽;c)該模塊應使用一體化天線;d)該模塊應有明確的供電要求。5.3限制性非獨立操作使用的專用WLAN通信模塊不滿足5.2的a)~d)中任意一項的非獨立操作使用的專用WLAN通信模塊,稱為“限制性非獨立3GB/T40349—20216技術要求6.1基本要求按照第5章分類方式的通信模塊滿足以下要求:a)通信模塊均應滿足國家無線設備型號核準要求;b)通信模塊有害物質限制要求見《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32號]);c)通信模塊應符合GB15629.11(所有部分);d)通信模塊設計應符合對應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工作環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電源、工作溫e)通信模塊應用于家電產品后應符合GB4706.1—2005及對應產品類別安全標準的要求;明示;g)可通過家電電控板或其他輔助工具對通信模塊進行管理以及狀態的顯示(如:對通信模塊電源通斷情況、通信鏈路的狀態顯示等);h)與家電電控板之間接口要求及電氣參數要求:電氣參數要求應符合GB/T36424.1要求,四線制通信模塊的電氣參數,符合表1要求:表1通信模塊電氣參數類別額定電壓工作電壓范圍空閑狀態電流峰值電流最大功率睡眠狀態電流(可選)5V模塊3.3V模塊注1:空閑狀態指通信模塊保持WLAN連接,但不收發數據的狀態,當有數據需要發送,或者從天線端收到可能的WLAN數據包時,通信模塊將從空閑狀態進入收發狀態,即WLAN通信模塊正常發送或接收數據的狀態。注2:睡眠狀態指通信模塊斷開WLAN連接,降低功耗的狀態,當接收到喚醒指令時,通信模塊從休眠狀態退出。6.2功能要求通信模塊應支持對AP的掃描功能,搜索到AP的SSID,并通過DHCP獲取IP地址,接入對應的網絡。通信模塊也可支持使用IP地址直接連入網絡。6.2.2特殊字符的SSID搜索和口令輸入功能通信模塊可具有搜索到具有特殊字符的SSID,接入對應的AP網絡的功能。應支持的字符集符合GB/T2312的要求。通信模塊可以支持的SSID最大長度不少于32個字符,口令最大長度不少于64個字符。通信模塊應支持獲取MAC地址和獲取軟件版本信息。4GB/T40349—2021通信模塊可支持睡眠功能。通信模塊在睡眠模式下低功耗運行,在需要通信時喚醒進入工作狀態。喚醒時間小于2s。故障說明模塊與電控通信異常通信接口故障或者電控板故障搜索不到對應的WLAN網絡如:用戶路由器斷電或用戶更換SSIDWLAN口令錯誤—DHCP錯誤或超時連接上WLAN后,DHCP失敗DNS解析失敗連接上WLAN后,DNS解析失敗模塊與服務平臺建立連接失敗與服務平臺建立連接失敗模塊與服務平臺斷開連接與服務平臺連接斷開符合YD/T3168—2016第5章和ISO/IEC/IEEE8802-11:2018要求。通信模塊在各個制式下,上行和下行的IP層吞吐量至少應滿足家電在通信方面的需求,相關要求a)數據傳輸時的各通信模式下,下行吞吐量不小于0.5Mbit/s,上行吞吐量不小于0.5Mbit/s;b)針對音頻應用的家電,還應滿足:下行吞吐量不小于4.0Mbit/s,上行吞吐量不小c)針對視頻應用的家電,還應滿足:下行吞吐量不小于18.0Mbit/s,上行吞吐量不小通信模塊和AP之間傳輸數據流的單向時延應不大于50ms。5GB/T40349—2021通信模塊和AP之間傳輸數據的丟包率應不大于1%。切換,配網成功率應不低于95%。通信模塊應具有RSSI信號強度測量功能并根據需要通知上報,測量頻率不低于1次/min。通信模塊應保持48h以上的通信穩定狀態。測試數據包根據家電功能不同可以分為控制指令,音令,操作成功率不低于98%。測試用音頻視頻格式根據家電廠商功能進行選擇,在測試周期內通過無線模塊實現音視頻文件的正確播放,基本無卡頓和延遲等現象,即使出現短暫卡頓和延遲也可以恢復正常。在受到一定的干擾情況下,通信模塊在60min內反復掉線次數不超過2次,單次重連時間不超過于98%。測試用音頻視頻格式根據家電廠商功能進行選擇,在測試周期內通過無線模塊實現進行音視6.4.1通用安全要求通信模塊應符合GB/TGB4706.1—2005的要求。14536.1—2008對電自動控制器的安全要求,但耐熱和耐燃應符合通信模塊應開啟安全機制,應使用WPA2或高于WPA2的安全機制或GB15629.11(所有部分)規定的WAPI安全機制。模塊標識和鑒別滿足:c)鑒別信息應被安全地存儲。6GB/T40349—2021模塊的外部通信保護滿足如下要求:a)通信模塊與外部設備之間的通信數據應保證其保密性;b)通信模塊進行數據傳輸時,對傳輸數據應進行完整性保護,避免數據遭受篡改、刪除、插入等c)通信模塊進行數據傳輸時,應采用隨機數、流水號或者時間戳等技術措施,避免遭受數據重放d)通信模塊建立通信會話前,應先進行密鑰協商,協商出的加密密鑰長度應不小于128位,傳輸數據應采用加密密鑰進行加密。如需傳遞加密密鑰,應對加密密鑰采取保密性保護措施,密鑰禁止在代碼中進行明文保存;e)使用數據安全傳輸通道時,會話結束后重新建立會話時應重新進行密鑰協商。模塊和家電電控板之間通信保護滿足如下要求:a)通信模塊和家電電控板之間通信應采用數據完整性校驗機制,如采用CRC數據校驗機制,宜采用CRC-16及以上級別;b)應采取保密性措施保證通信模塊和電控板之間的通信安全;c)通信模塊與家電電控板之間宜建立綁定關系。如通信模塊安全參數可配置,需要具備訪問權限控制的能力為:a)通信模塊安全參數應被授權后才能配置;b)進行任何參數配置前應進行身份鑒別;c)身份鑒別應具備鑒別失敗處理能力;d)應保護用戶訪問時的重要數據的保密性,至少包括:用戶鑒別信息、配置參數信息;e)訪問會話應具備時效性。通信模塊應對接收到的模塊自身配置參數進行識別,確保只執行安全的數值,如果參數超過了設定的限值,應采取相應的動作(如不執行等),進入自保護狀態。通信模塊固件安全滿足如下要求:a)通信模塊應對固件進行安全保護(如關閉硬件調試接口等),固件在使用通信模塊的設備出廠后,應不能通過串口讀取等常規手段從通信模塊中提取出來;b)關鍵代碼及敏感數據(如ID、鑒別數據、密鑰、證書等)應采取保護措施,具備防篡改、防逆向c)對固件升級包文件進行完整性校驗和來源可靠性驗證,校驗通過后才允許升級;d)固件升級失敗應保持之前固件版本,并保持固件可用,不允許固件升級到比當前版本更低的版本,在有授權的情況下,固件可以回退到比當前版本更低的e)應確保使用的第三方組件和開源軟件不存在已知高危安全漏洞;f)應使用安全的下載傳輸通道進行固件傳輸。7GB/T40349—2021如通信模塊有敏感數據的存儲能力,需具備對敏感數據的保護能力:a)如果通信模塊的用戶信息、入網接入數據等敏感數據需要導出,在被授權情況下,可執行操作;b)在被授權情況下,通信模塊的用戶信息、入網接入數據等信息應具有被銷毀的功能。通信模塊應具備安全審計相關數據的采集、上傳功能,可具備安全審計相關數據的本地存儲功能,要求如下:a)應對各項操作進行審計記錄,可采集、上傳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對鑒別機制的任何使用(如通信模塊和AP鑒別成功與失敗、用戶登錄成功與失敗等);2)通信會話的終止(包括通信的正常終止和非正常終止);3)對通信模塊的安全配置;b)審計日志中不應包括關鍵安全參數和用戶敏感信息,如:口令等;事件記錄應包含事件的日期c)應保證審計記錄向外轉移時的安全;d)如通信模塊具備安全審計相關數據的本地存儲功能,本地審計日志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防止存儲空間超過閾值后審計記錄被破壞。6.5電磁兼容應符合GB/T14536.1—2008第23章和第26章要求。在低溫貯存試驗后,通信模塊所有功能正常,外觀及裝配應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不存在某項功能或部分功能缺失的現象。6.6.1.1.2低溫運行(僅適用于部分有低溫需求的家電品類)在低溫運行試驗中及試驗后,通信模塊所有功能正常,外觀及裝配應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不存在某項功能或部分功能缺失的現象。通信模塊在高溫貯存試驗后,所有功能正常,外觀及裝配應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不存在某項功能或部分功能缺失的現象。6.6.1.2.2高溫運行(僅適用于部分有高溫需求的家電品類)通信模塊在高溫運行試驗中及試驗后,所有功能正常,外觀及裝配應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不存在某項功能或部分功能缺失的現象。8GB/T40349—2021通信模塊在溫度變化試驗中及試驗后,所有功能正常,外觀及裝配應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不存在某項功能或部分功能缺失的現象。通信模塊在高溫高濕試驗中及試驗后,所有功能正常,外觀及裝配應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不存在某項功能或部分功能缺失的現象。試結束晾干后通電檢查,通信模塊功能正常。如通信模塊安裝環境為密閉,該項目為可選項。通信模塊進行振動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模組及模塊與底板連接處焊點無脫焊、起皮等問題點且不應出現影響正常裝配的變形。7測試方法7.1測試條件本文件中除與溫度、濕度相關試驗外,其他測試在下述環境條件下進行:相對濕度:25%~75%;7.2測試AP測試AP宜在國內主流無線AP品牌中選擇進行測試。應滿足支持GB15629.11(所有部分)和增7.3測試連接圖功能測試連接如圖1所示。9GB/T40349—2021AP1AP2通信模塊家電電控測試工裝圖1功能測試連接圖性能測試連接如圖2所示。家電電控測試工裝通信接口AP控制臺圖2性能測試連接圖7.3.3信息安全測試連接圖信息安全測試連接如圖3所示。GB/T40349—2021服務平臺網絡攻擊服務器AP控制通信模攻擊機終端塊圖3信息安全測試連接圖電磁兼容輻射騷擾試驗連接圖見圖4,其他電磁兼容試驗項目連接圖參考圖4。控制臺AP射頻通信接口家電電控家電電控測試工裝接收系統圖4電磁兼容輻射騷擾試驗連接圖7.4基本要求測試測試機構查看提供的被測設備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符合6.1要求為合格。GB/T40349—20217.5.1接入WLAN網絡7.5.1.1掃描AP及接入WLAN網絡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1所示建立測試連接;b)將AP1配置為SSID為WLANtestl,設置模式和加密方式,打開DHCP功能;c)將AP2配置SSID為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設置模式和加密方式,打開DHCPd)被測模塊能夠發現AP1和AP2,且能正確識別AP1和AP2的安全方式;f)控制臺Ping被測模塊的IP地址,Ping<ipaddress>-n100,測試100次,若丟包率不大于g)被測設備斷開AP1連接,與AP2相關聯,并通過DHCP獲取地址,若成功則繼續,否則測h)控制臺Ping被測模塊的IP地址,Ping<ipaddress>-n100,測試100次,若丟包率不大于10%則通過測試,否則測試終止;i)更換AP1和AP2的模式和加密方式,重復b)~h)步驟。7.5.1.2通過IP地址連入WLAN網絡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1所示建立測試連接;b)將AP1配置為SSID為WLANtest1,設置加密方式為WPA2Personal,網關IP地址為c)將被測模塊放置于AP1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d)模塊直接使用IP地址為192.7.5.2特殊APSSID字符接入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1所示建立測試連接;e)控制臺Ping被測模塊的IP地址,格式:Ping<ipaddress>-132-n100,若丟包率小于g)控制臺Ping被測模塊的IP地址,格式:Ping<ipaddress>-132-n100,若丟包率小于10%則通過測試;i)更換AP1和AP2的模式和加密方式,重復b)~h)步驟。GB/T40349—2021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1所示建立測試連接;b)被測模塊與AP建立連接;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1所示建立測試連接;b)被測模塊與AP建立連接,被測模塊天線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c)與家電電控板連接的被測模塊完成配網和綁定過程,進入正常工作狀態;d)將家電電控板和被測模塊斷電;e)暫停5min,給家電電控板和被測模塊供電;g)重復c)~f)步驟,測試共計10次。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1所示建立測試連接;b)被測模塊與AP建立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c)與家電電控板連接的被測模塊完成配網和綁定過程,進入正常工作狀態;d)通過控制臺發送升級程序給被測模塊;g)重新通過控制臺發送升級程序給被測模塊;j)重新通過控制臺發送升級程序給被測模塊;1)重復d)~k)步驟,測試共計10次。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1所示建立測試連接;b)被測模塊與AP建立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d)被測模塊自動或手動進入睡眠模式;e)測試被測模塊接口電流符合表1要求,否則不合格;f)控制臺向被測模塊發送喚醒指令,被測模塊喚醒并進入到正常工作狀態,從發送喚醒指令計GB/T40349—2021g)測試被測模塊接口電流符合表1要求,否則不合格。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1所示建立測試連接;b)被測模塊與AP建立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c)模塊故障及測試方法由廠商提供測試工裝。測試方法見YD/T3168—2016第6章。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b)發送端TCP吞吐量測試命令:iperf—c<ipaddress>—t<time>—i1;c)接收端TCP吞吐量測試命令:iperf—s—i1;d)發送端UDP吞吐量測試命令:iperf-c<ipaddress>-u-b<bandwidth>-t<time>—il;e)接收端UDP吞吐量測試命令:iperf—s—u-i1;注:如模塊不支持iperf,則由送測廠商提供相關測試手段。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c)被測模塊接入AP,若連接成功則繼續,若失敗則測試終止;d)被測模塊作為發送方,控制臺作為接收方,依據7.6.2.1測試TCP上行吞吐量,測試時長為90s,記錄結果;e)被測模塊作為接收方,控制臺作為發送方,依據7.6.2.1測試TCP下行吞吐量,測試時長為90s,記錄結果;h)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a)~g)。7.6.2.3UDP吞吐量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GB/T40349—2021d)被測模塊作為發送方,控制臺作為接收方,依據7.6.2.1測試UCP上行吞吐量,測試時長為90s,讀取接收端吞吐量結果;e)被測模塊作為接收方,控制臺作為發送方,依據7.6.2.1測試UDP下行吞吐量,測試時長為90s,讀取接收端吞吐量結果;f)記錄結果;h)更換無線模式,重復b)~g);i)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a)~h)。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b)將AP設置工作模式,SSID為WLANtestl,口令為1234567890,Channel6,同時打開DHCPg)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a)~f)。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b)將AP設置工作模式,SSID為WLANtest1,口令為1234567890,Channel6,同時打開DHCPc)被測模塊接入AP,若連接成功則繼續,若失敗則測試終止;h)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a)~g)。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b)將AP設置工作模式,SSID為WLANtest1,口令為1234567890,Channel6,同時打開DHCPc)使用控制終端可以搜索并接入AP,并嘗試通過智能終端操作界面引導被測模塊接入該GB/T40349—2021h)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a)~g)。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b)將AP設置工作模式,SSID為WLANtest1,口令為1234567890,Channel6,同時打開DHCPc)被測模塊接入AP,若連接成功則繼續,若失敗則測試終止;d)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e)計算機記錄模塊上報的RSSI數值;g)更換工作模式和加密方式,重復b)~f);h)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a)~g)。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b)將AP設置工作模式,加密方式,SSID為WLANtestl,口令為1234567890,Channel6,同時打c)被測模塊接入AP,若連接成功則繼續,若失敗則測試終止;e)根據家電的功能要求,由控制臺向被測模塊發送控制指令或相關音視頻g)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a)~f);h)共計測試48h。測試步驟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b)將AP設置工作模式,加密方式,SSID為WLANtest1,口令為1234567890,Channel6,同時打開DHCP功能;c)被測模塊接入AP,若連接成功則繼續,若失敗則測試終止;f)暫停5min,給家電電控板和被測模塊供電;GB/T40349—2021h)重復e)~g)步驟,測試共計20次;m)更換工作模式和加密方式,重復b)~1)步驟;n)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a)~m)步驟。測試方法如下:a)如圖2所示建立測試連接,被測模塊處信號強度在(—45±10)dBm范圍內進行測試;b)將AP設置工作模式,加密方式,SSID為WLANtestl,口令為1234567890,Channel6,同時打開DHCP功能;c)被測模塊接入AP,若連接成功則繼續,若e)在被測模塊周圍1m~5m范圍內放置4個不同型號的測試AP,該4個AP與測試AP具有不同的SSID,該4個AP分別處于信道3、信道5、信道7、信道9,且處于通信狀態;g)更換工作模式和加密方式,重復b)~f)步驟;h)更換其他型號的AP,重復b)~g)步驟。7.7安全測試通信模塊除耐熱耐燃以外項目,按照GB/TGB4706.1—2005要求進行測試。14536.1—2008要求進行測試。耐熱耐燃按照測試方法如下:a)如圖3建立測試連接;b)檢查通信模塊是否開啟安全機制;c)檢查安全設置中是否使用WPA2或者高于WPA2的安全機制或符合GB15629.11(所有部分)規定的WAPI安全機制,如使用WAPI安全機制,測試應符合GB/T32420—2015的a)如圖3建立測試連接;GB/T40349—2021入正確的鑒別信息才能登錄系統并執行相關操作;d)檢查鑒別信息存儲是否進行安全防護。測試方法如下:a)如圖3建立測試連接;b)抓取通信模塊與AP之間的用戶數據和控制數據,查看是否使用明文傳輸;e)驗證通信模塊使用的會話密鑰長度是否達到128位的要求,截取通信會話內容是否為明文,對f)分析數據中是否存在密鑰的明文。測試方法如下:a)如圖3建立測試連接;b)抓取通信模塊與電控板之間的數據包,使用數據完整性校驗工具進行通信模塊與電控板之間d)根據通信模塊與家電電控板之間的綁定措施檢測措施有效性。a)如圖3建立測試連接;b)用戶訪問模塊,并修改相應安全參數查看是否操作有效,以及相應權限對應操作是否可以匹c)使用非授權用戶訪問模塊,查看失敗后e)使用授權用戶和非授權用戶分別訪問模塊,檢查是否僅允許授權用戶查閱和修改鑒別數據;操作。測試方法如下:a)如圖3建立測試連接;成功并被執行。測試方法如下:GB/T40349—2021a)如圖3建立測試連接;b)驗證設備的固件是否做了安全防護措施,如是否關閉硬件調試端口,測試連接串口或其他的端口是否可以讀取固件文件等;c)使用固件讀取技術,驗證固件的關鍵代碼及敏感數據是否做了有效保護措施,如混淆、加密等代碼安全保護;d)在升級服務器中添加用于測試的新版本固件,啟動固件升級,檢查固件升級前是否對固件升級包、固件升級版本進行完整性校驗并驗證來源可靠性;e)嘗試推送不正確的固件給設備,使升級失敗,驗證設備是否恢復到之前可用的版本;f)嘗試推送比設備當前固件版本更低的固件給設備,驗證能否升級成功;g)采用固件漏洞掃描、滲透測試等方式,檢查驗證是否存在已知高危安全漏洞。測試方法如下:a)如圖3建立測試連接;b)查看審計記錄,檢查通信模塊與服務器管理平臺是否對操作進行了審計記錄;c)查看審計記錄內容中是否包括事件發生的日期和時間、事件類型、主體身份標識、事件描述及結果等信息;d)分別以授權用戶和非授權用戶身份執行刪除審計記錄的操作,驗證服務器管理平臺是否僅允許授權用戶執行刪除審計記錄的操作,是否能夠防止修改審計記錄的操作;e)檢查審計記錄是否存儲在永久性存儲介質中,不斷執行可審計操作將審計數據空間寫滿,查看通信模塊是否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忽略可審計事件或覆蓋所存儲的最早的審計記錄等。f)查看送檢方提供的產品使用文檔,是否包含審計數據向外轉移時的安全措施說明。并使用通信模塊管理平臺操作審計記錄導出,檢測審計記錄導出的過程當中的相應安全措施是否有效。7.8電磁兼容測試按照GB/T14536.1—2008第23章和第26章要求進行測試,如圖4建立測試連接。騷擾項目測試過程中通信模塊應處于最大發射功率??箶_度試驗應在通信模塊建立連續通信鏈路連接后,使通信模塊處于連續通信狀態下進行。7.9可靠性測試測試方法如下:a)按照GB/T2423.1的要求,選用試驗方法Ab,依據技術條件的要求,確定試驗嚴酷等級,宜選取以下相應的試驗溫度和試驗持續時間:b)試驗后,通信模塊應在試驗箱內經過恢復過程或其他合適過程,應采取合適的步驟按要求去除水滴,并不損害試驗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大附中力旺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湛江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 上海市青浦區2025屆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比熊犬買賣合同
- 音樂六年級上冊第五課貝多芬與歌德教學設計
- 2025水稻田租賃經營權流轉合同
- 2025年安徽省鋼材購銷合同模板
- 2025年本大廈物業管理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自建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陶瓷磚粘貼承包合同
- 員工食堂就餐協議書
- 創傷緊急救護知識課件
- 湖北省第十屆湖北省高三(4月)調研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03月廣東深圳市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公開招聘專干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實驗小學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海參收購協議書范本
- 高溫急救知識培訓
- 2025年江蘇蘇州市相城區六大區屬國有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紹興市諸暨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輔助人員27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學前教育學 課件 第1、2章 緒論;學前教育的目標、內容的方法
-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策略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