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姜種植技術大全文章潤色改寫如下:---生姜種植技術大全一、精選姜種在確定生姜品種之后,選擇姜種的方式有兩種:自留或異地購買。自留姜種時,應從無病害的姜田中挑選健康植株,單獨采收,并精選出肥大、整齊、健壯的姜塊作為種姜,單獨儲存。若選擇異地購買的姜種,則需進行嚴格的檢疫程序。二、培育壯芽在播種前,對姜種進行適當的處理,以促進姜芽的萌發和保持其生長健壯,是培育壯芽的關鍵。這一過程通常分為三個步驟:(一)曬姜與困姜曬姜通常在播種前20至30天進行。在淮北地區,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的姜田通常在3月上中旬,選擇晴朗的日子,將姜種從貯藏窖中取出,平鋪在草席或干凈的地面上,晾曬1至2天。曬姜時要注意適度,避免中午強烈的陽光直射,可用草席遮擋。曬姜過程中要頻繁翻動姜塊,確保晾曬均勻。傍晚時分,將姜種收回屋內,以防夜間受凍。曬姜結束后,將姜種置于屋內,覆蓋草苫或舊棉被,堆放2至3天,這一過程稱為“困姜”。曬姜和困姜有助于提高姜塊的溫度,促進內部養分分解,加快發芽速度,同時減少姜塊的水分,防止腐爛。(二)挑選經過曬姜和困姜處理后,淘汰瘦弱干癟、肉質變褐及發軟的姜塊。精選出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干縮、無病蟲害的健壯姜塊作為種姜。(三)催芽催芽的方法多樣,關鍵在于提供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這里介紹一種簡便的電熱毯加溫催芽法:在室內干凈的地面上或床上,鋪設一層10厘米厚的干麥秸,其上覆蓋一層薄地膜,再鋪一層電熱毯,接著覆蓋另一層薄地膜和2至3厘米厚的干麥秸,形成催芽床。選擇天氣晴暖、姜體溫度較高時,將姜種平鋪在麥秸上,堆放厚度控制在50至60厘米。催芽床的溫度控制器設定在25℃,10至12天后,隨著姜堆內部溫度的升高,將溫度調低至20至21℃。若濕度過大,可在中午時分掀開棉被1至3小時,以調節濕度。經過20至25天的催芽,當幼芽長至0.5至1.0厘米時,即可進行播種。三、整地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松軟透氣、呈微酸性的肥沃壤土地作為姜田。避免重茬連作,特別是近二、三年內發生過姜瘟病的地塊不宜種植生姜。在秋季作物收獲后,對選定的姜田進行深耕,深度約25厘米,冬季經過雨雪風化。次年3月上中旬土壤解凍后,再進行細耙1至2遍,并結合耙地施入基肥:每畝施用腐熟優質廄肥5000至8000千克,尿素30千克,磷酸二銨13千克,硫酸鉀50千克,硫酸鋅1千克,硼砂0.5千克;為防止地下害蟲,每畝使用3%辛硫磷顆粒劑2千克,摻入12至15千克的土中,均勻撒布。然后將地整平耙細,準備播種。四、播種適時播種是高產的關鍵。在淮北地區,地膜栽培的生姜通常在4月上中旬播種;常規栽培則在5月上旬,當土壤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進行播種。播種宜早不宜遲。播種前,先用按1:1:100比例配制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鐘。然后將大塊姜種掰開,每塊種姜重量控制在50至75克,保留1個短壯芽,少數情況下可保留2個壯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若發現幼芽基部發黑或姜塊斷面褐變,應嚴格剔除。掰姜后,用新鮮、清潔的草木灰封住掰口。在整好地的田塊上,按行距50厘米、深20厘米開溝,播種前澆足底水。澆水時注意水量,既要充足,又不可濕透壟面,以免不便操作。按株距16至17厘米將姜種水平放入溝內,確保姜芽方向一致,東西向溝的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溝的姜芽一律向西。輕輕將姜塊按入泥中,使姜芽與土面齊平。每畝播種大姜約400千克,約7400至7800株;小姜約300千克,約7600至8000株。在溝內噴施混合藥液,及時將壟上的濕土扒入溝內覆蓋種姜,覆蓋厚度約4至5厘米。噴施除草劑,每畝使用菜草通150毫升加水60千克,均勻噴施地表。覆蓋地膜,使用寬1.2米的透明地膜,拉緊覆蓋在溝兩側的壟上,取土壓緊地膜。五、田間管理田間管理是實現生姜高產的關鍵環節,要獲得豐產,需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一)遮陽地膜栽培的生姜,在4月底至5月上旬生姜出苗前,覆蓋一層黑色地膜在原有的透明地膜上。露地栽培的生姜,播種后可覆蓋雙層黑色地膜,或在6月中旬姜苗出齊后使用遮陽網搭棚遮陽。遮陽程度以遮光60%效果最佳。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撤除遮陽設施。(二)破膜與撤膜播種后20至30天,姜苗開始出土。待苗與地膜接觸時,打孔引導幼苗出土,隨著生姜側枝的生長,適當增大放苗孔,以防高溫灼傷姜葉。7月下旬至8月上旬,當姜株枝繁葉茂,能夠遮蓋地表時,可撤除黑色地膜與透明地膜。(三)灌溉與排水根據土壤和氣候條件適時澆水。一般選擇井水澆灌,夏季以早晨或傍晚澆水為宜。連續陰雨天要及時排水,確保姜溝無積水。(四)中耕除草生姜為淺根性作物,不宜深耕。地膜栽培的生姜在撤膜前不需中耕。露地栽培的生姜一般在出苗后,結合澆水進行淺中耕1至2次,起到松土保墑、提高地溫和清除雜草的作用。(五)追肥與培土生姜需肥量大,生長期長,應根據不同生長階段合理追肥。立秋前后,生姜由幼苗期轉入旺盛生長期,對肥水需求量增大,需施“轉折肥”。一般在拆除地膜后,每畝施用餅肥75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硫酸鋅0.5千克,硼砂0.25千克。施肥后覆土封溝培壟,使原來的姜株生長溝變為壟,壟變為溝。一般施肥后2天澆水。9月中旬,為滿足生姜根莖膨大的養分需求,需施“補充肥”。每畝施用尿素5至7.5千克。追肥時,可在壟下開小溝施入,或將肥料溶于水中,順水沖施。為防止根莖膨大時露出地面,需進行培土。一般在立秋前后追肥的同時進行第一次培土。之后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培土,逐漸將壟面加寬、加厚至17至20厘米左右。(六)病蟲害防治1.病害:生姜的主要病害有腐爛病和炭疽病。生姜腐爛病適宜的發病溫度為28℃左右,一般在6至7月開始發生,8月發病嚴重。發病初期,葉片下垂無光澤,隨后自下而上變為枯黃色,邊緣卷曲,最終全株下垂枯死。根莖發病初期呈水浸狀,黃褐色,失去光澤后內部組織逐漸軟化腐爛,僅殘留外皮,擠壓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狀汁液,散發臭味。藥劑防治生姜腐爛病:一是播種前浸種,掰姜后用草木灰處理傷口;二是在病株周圍1米范圍內,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或使用新植霉素每袋15克兌水5千克灌根,每周灌1次,連續灌2至3次;也可每畝使用姜瘟清500至600倍液,每隔10至15天噴一次,連續5至7次。生姜炭疽病癥狀為:受害葉片多先自葉尖及葉緣出現病斑,初為水浸狀褐色小斑,后向內擴展成橢圓形、梭形或不規則狀褐斑,數個病斑連成病塊,使葉片變褐干枯。農業措施防治生姜炭疽病:一是注意輪作;二是收獲時徹底清除染病植株殘體,集中燒毀,防止病菌污染土壤;三是增施農家肥,注意氮、磷、鉀配方施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嚴禁偏施氮肥;四是及時清溝排漬,防止田間積水。藥劑防治生姜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1000倍液噴施;或用50%使百功1000倍液,于發病初進行葉面噴施,7至10天1次,連續2至3次。2.蟲害:生姜的主要蟲害有姜螟和蠐螬。蠐螬又稱白地蠶,防治蠐螬和其他地下害蟲,只需每畝使用3%辛硫磷顆粒劑2千克摻土12至15千克,在整地時撒勻翻入土內即可。六、收獲與貯藏生姜不耐霜凍,一般在10月下旬氣溫降至11至15℃,初霜到來之前應及時收獲。收獲時需注意:(一)選擇晴朗天氣采收。收姜時,土壤不宜過干過濕,過干時,提前2至3天澆水,使土壤濕潤;過濕時,晾曬至松散后再收獲;(二)仔細刨挖,避免傷及姜塊。若土質疏松,可抓住莖葉整株拔出,抖掉根莖上的泥土;(三)自莖桿基部向上保留2至3厘米,掰去或用刀削去地上莖;(四)挖出的姜塊,及時采取遮陽措施;(五)輕裝運輸,避免碰傷姜皮;(六)留種的生姜單獨收獲、單獨貯藏。淮北地區多采用臥式窖貯藏生姜: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背風向陽處挖窖。先挖深2米,寬1.2米,長以貯姜量多少而定的長方形池子,池底略斜,然后在兩側各挖一個滲水溝。在池底從較高的一端開始豎排姜塊,每排一層加蓋一層濕潤的細土,直至距地面50厘米處,最上層蓋8至10厘米厚的細土。窖的一端留60至80厘米作為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敏感肌適用低刺激乳化體系的構建論文
- 線寬測量設備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分揀合同樣本
- 養雞技術入股合同標準文本
- 22《設計花瓶》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蘇科版
- 加油站污水處理合同樣本
- 醫生解聘合同標準文本
- 住宅送車位合同標準文本
- 出國勞務采購合同范例
- 光伏回購合同樣本
- 諾如病毒感染診斷和治療
- 卡壓不銹鋼管的施工組織方案
- 2022山東大學出版社校園招聘16人上岸筆試歷年難、易錯點考題附帶參考答案與詳解
- 10kV環網柜技術規范書
- 試劑售后承諾書
- 小學校本課程-生活中的陌生人教學課件設計
- 榆陽區可可蓋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 用兩位數乘除 測試卷及參考答案【培優a卷】
- 中小型病理技術團隊崗位設置及績效分配現狀分析
- 防護棚驗收表
- 磁粉檢測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