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領略中西方文化差異美---淺談中西方禮貌用語差異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的重要性摘要:使用禮貌語是不同的社會群體共有的普遍現象,是人類社會文明的標志。然而由于英漢國家的文化背景存在差異,英漢禮貌用語也有所不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著重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更好在實際中運用。本文首先從禮貌原則的角度簡述中西方國家禮貌原則的區別,再進一步深入闡述跨文化交際中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的具體表現,如中西方國家在贊揚和恭維方面的語用差異、稱呼語與問候語的不同、中西隱私語和禁忌語的差異,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期望減少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誤解和文化沖突。關鍵詞:小學英語教育;禮貌語;語用差異;跨文化交際引言:禮貌是人們在交際中遵循的行為規范,它作為人類社會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其主要功能就是運用禮貌的語言行為來維護社會秩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避免交際中不必要的誤會與沖突,而禮貌用語是促使交際成功的一種策略。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不同的國度或民族對禮貌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所遵循的原則亦不相同,有時甚至相差天壤之別。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當今,探討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將會減少語用失誤,有助于交際者使用恰當的禮貌用語來達到有效交際之目的,也有助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更透徹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語語言,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本文從語用的角度對英漢兩種禮貌原則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研究,進而揭示了他們的語用差異,說明禮貌用語的差異性在跨文化交際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以及對英語學習者產生的影響。一、英漢禮貌原則禮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人類活動中的一條重要準繩。人們在社會言語交際中,必須遵守一條原則——禮貌原則。但由于英漢兩國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導致他們所遵循的禮貌原則存在著很大差異。下面本文對英漢兩種不同文化下的禮貌原則進行了簡單的闡述。1.1英美國家的禮貌原則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利奇(G.Leech)(1983)在仔細研究了禮貌現象的基礎上,根據英國文化的特征,效法Grice的合作原則,提出了六條禮貌準則,現簡述如下:1、得體準則(或曰:策略準則)(TheTactMaxim):說話者要盡量減少有損他人的觀點,使他人受損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2、慷慨準則(TheGenerosityMaxim):說話者要盡量少使自己受惠,使自己得益最小,使自己受損最大。3、稱贊準則(或曰:贊譽準則;或曰:贊揚準則)(TheApprobationMaxim):說話者要盡量少貶低別人,多贊譽別人,對別人大加贊揚。4、謙虛準則(或曰:謙遜準則)(TheModestyMaxim):說話者要盡量少贊譽自己,多貶損自己。5、一致準則(或曰:贊同準則)(TheAgreementMaxim):說話者要盡量減少雙方分歧,盡最大努力與他人一致。6、同情準則(TheSympathyMaxim):說話者要盡量減少自己對別人的厭惡感,盡量增加同情感。[8]1.2中國式的禮貌原則 中國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顧曰國(1990)提出了漢語文化的四個禮貌特征:1、尊重、2、謙遜、3、態度熱情、4、文雅。[2]顧曰國在吸收和借鑒了利奇(G.Leech)的六條禮貌準則,對比分析了英語禮貌現象,并追溯了現代禮貌概念的歷史淵源之后,根據禮與禮貌的聯系,于1992年在《禮貌、語用與文化》一文中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五條禮貌準則,得到了普遍的認可?,F在亦簡述如下:1、貶己尊人準則:中國式的禮貌,其最大特點莫過于“大禮者,自卑而尊人”。該條禮貌準則到了當今,“卑”的成分是越來越少了,逐漸地被“自貶”和“自謙”的成分所取代。2、稱呼準則:指人們在交際時要打招呼,不打招呼是不禮貌的或沒禮貌。打招呼就要進行稱呼。稱呼代表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稱呼語的改變往往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稱呼準則實際上是繼承和沿襲著古代“禮”的精髓,遵循“上下有別,貴賤有分,長幼有序”的原則。3、文雅準則:禮貌語言表示說話者有教養。有教養表明了精神境界已達到了較高層次。文雅準則即選用文明雅言,禁用粗言穢語;多用委婉語,少用直言。4、求同準則:指交際雙方在諸多方面力求和諧一致,盡量滿足對方的愿望,盡可能地保持意見一致。5、德、言、行準則:指在行為動機上,盡量減少他人付出的代價,盡量增大對他人益處(此為大德);在言辭上,盡量夸大別人對自己的好處,盡量減少炫耀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使其盡可能地“藏而不露”(可謂君子)。二、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由于英漢兩國遵循著不同的禮貌原則,在跨文化交際的時候,雙方在禮貌用語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差異,使得交際中經常出現禮貌用語的語用失誤。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對于禮貌原則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贊揚與恭維語的語用差異對贊揚和恭維的反應,西方人有著明顯不同。漢文化重視謙遜準則,而西方文化則突出得體準則。謙遜準則要求人們盡量減少對自己的表揚,盡量貶低自己。西方文化則認為欣然接受對方的贊揚可以避免損害對方的面子,因而是禮貌的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是謙虛謹慎,對別人的恭維和夸獎表現出推辭。如:“你的飯做得真好吃。”“不行,不行,做得不好。”而英語中對贊揚的回答是不同的。如:“YoucanspeakverygoodEnglish?”“Thankyou”。當受到感謝時,中國人會回答說:“不用謝,這是我的職責”或“沒事”之類的話,而英美人士則會回答:“youarewelcome”。試想,如果將漢語的應答語直接翻譯為英語“nevermind,it’smyduty”,這種應答只能給英美人士帶來不愉快。因為,“it’smyduty”通常只是值班人員的用語,隱含責任在身,不得已而為之,這樣的回答只會讓表達謝意的英美人尷尬不已。英美人聽到他人夸獎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或事時,不會掩蓋自己的喜悅心情,而是欣然接受并采用迎合的方式,遵循禮貌原則中的“一致準則”向對方道謝,以便使對方愉快,使交際成功。相反地,中國人請客吃飯常常會備上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但還會自謙地說“菜不多”或“菜不好”。倘若客人是西方人,他們會認為“既然是不好的菜,為什么還要請我們來吃?”他們感到很不理解,甚至會認為對他們不尊敬,而且菜本來很多,卻偏偏說少,豈不是虛偽?(二)稱呼語與問候語的不同1、稱呼語不同言語交際中,稱呼語是用的最廣泛、最頻繁的詞語。稱呼語對人際關系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有提醒對方開始交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交際者擺正自己與交際對象的關系,便于展開交談。顧曰國在他的“漢語禮貌五準則”中論述稱謂準則時就認為:中國人視見面打招呼為禮貌,而打招呼就得有合適的稱呼語。漢語稱呼語比較復雜,主要可歸納為職務名稱、職稱名稱、職業名稱、禮貌標記詞、人名和親屬語。稱呼準則即用恰切的稱呼語主動與對方打招呼。[2]在漢語語言中,稱呼語與禮貌是息息相關的,它體現了中華民族“上下有義,長幼有序”的觀念,是漢語言文化的一個典型特征。中國人“貶己尊人”的禮貌準則在稱呼行為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受差序格局的社會結構、傳統倫理、血緣、宗教等社會因素的影響,中國社會的稱呼系統遠比西方復雜,中國人較習慣于非對等式(nonreciprocal/asymmetrical)的稱呼類型,講究“長幼尊卑貴賤”之分,體現出一種權勢取向,是垂直式社會關系的標志。在家庭成員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輩分的稱呼語。即使沒有血緣關系,為了表達一種尊敬,也會在稱呼年長的人的時候冠以X爺爺、X奶奶、X叔叔、X阿姨、X姐姐、X哥哥等稱謂。在社會系統中,更是根據個人的地位、職務等有著不同的稱呼,如X老師、X經理、X師傅、X醫生等,很少出現直呼其名的現象。而西方社會由于受平行社會關系和個人本位取向的影響,人們偏愛和崇尚對等式(reciprocal/symmetrical)的稱呼類型,體現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一種平等式社會關系的標志。非家庭成員的稱呼通常只要在姓氏前加上Mr.,Mrs.,Ms.,Miss就可以了。在英語稱呼習慣表達上,關系越是親密,越是習慣于直呼其名。正如著名應用語言學、跨文化交流專家Helenoatey所說:“如對西方人不直接稱呼名字的話,他們會不太高興的。因為他們覺得不直接稱呼名字,表示不愿意與他們交朋友?!痹谟⒚牢幕?無論尊卑、長幼,直呼其名的現象司空見慣,如果和陌生人打交道,往往使用“Excuseme”,“Pardonme”等用語表示客氣。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直呼其名在英語民族看來是人際關系趨于平等的表現,是體現朋友式親密關系的一種方式;而對于其他文化的人們來說,尤其是對于講究禮儀和規矩的中國人來講簡直是不可思議。2、問候語不同人們見面,尤其是熟人之間,一般要打招呼,以示禮貌。除了偶爾用手勢表達,大多要使用問候語。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見面用的招呼語大不一樣。在英語中,可用簡單的“Hi!”或“Hello!”跟人家打招呼,也可在“Hi”和“Hello”后面加上對方的名字,如:“Hi,Jack!”。另外,打招呼也可用含有祝愿性質的見面語,如:“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GoodDay,GoodNight”等等。這些問候語在中國人之間很少使用。中國人在問候別人時常說“你吃過飯了嗎?”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實并不是真想知道對方是否吃了飯。然而在英語中,這樣一句話就不再是打招呼了,而是用來表示建議或邀請對方一起吃飯的意思。漢語中另一個常用的問候語是“你到哪兒去?”或者問“你干什么去?”“天涼,小心感冒!”這兩個問題在漢語中都是打招呼和問候的方法,而不是想了解被問候人到哪兒去,去做什么事或者警告他怎么樣。然而,如果我們用英語去這樣問西方人,他們會十分驚訝,甚至反感。他們會認為這樣的問題是干涉他們的私事,而不是友好的問候。在漢語中,一般可以用稱呼代替問候,如在路上碰上父親的一個老朋友,便叫一聲“王叔叔!”或“李伯伯!”,對方一聽也就知道你是在跟他打招呼??墒?如果你朝一個西方人喊“UncleBrown!”或“ProfessorSmith!”,人家就會停下腳步回答:“Yes?”因為他以為你有事要問他,需要他的幫助。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生活在不同文化環境里的人,所持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行為和道德規范都不一樣,不熟悉這些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在交際中就會出現語用失誤。(三)中西隱私語和禁忌語的差異隱私語和禁忌語涉及禮貌原則中的文雅原則。英語和漢語在雅語和穢語上都有對應的表達式,對死亡、性、排泄等都有委婉的表達方式。但是,英美等西方國家和漢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隱私語的使用上還存在一定的差異。禁忌語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的產生、存在和延續有著明顯的歷史和社會文化根源,例如中西方在宗教信仰、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詛咒和褻瀆,甚至飲食方面,都有很多禁忌語的存在,他們之間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英語口語中稱謂從正式到隨便有很多方式,但如果像漢語那樣只叫姓,是錯誤的。漢語中的“老張”、“小李”或“周”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很普遍,但在英語中只用于很少的幾種情況,如:教練對隊員,監獄看守對囚犯。如果把“老”(old,senor,elderly)用于英語中來稱呼年長的人也是不妥的。在西方文化的價值觀里,“老”不是尊稱,反而認為是“無所用”之意。中國人在交往時處處體現尊老愛幼的美德,但對英美人直言其老,恐怕是一種冒犯。[7]Pleasesitdown,Mrs.Green.Youareold.Don'tgettired.這句話在西方人的理解是認為他年紀大了,不中用了,而需要別人的照顧。同樣的情景,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就不能套用中文式的表達。例如:看見外國朋友好像生病了,就不能按中國傳統的方式來問:“Areyouill?”,這樣會讓人家難堪,還會傷了人家的自尊心,因為我們詢問健康的口氣不夠委婉、誠懇。可以這樣說:“Youlookratherpale.Areyouallright?”,”Youseemtired,areyouOK?”。有的人在發現人家有病時,還會說:“Youshouldgoandseethedoctor.”或者“Youshouldgotothepharmacyandbuysomemedicine.”殊不知,這樣帶有勸告性的話會令他人不高興,除非人家明確要求你給予這方面的建議,否則是極不禮貌的,他們會認為你在侮辱他們,因為你認為他們沒有判斷能力,連這么小的事情也要別人來給予勸告。在中國,熟人之間或初次見面的人可以隨便問有關年齡、工資、體重、婚姻、宗教、政治傾向等私人話題,而英美人很忌諱談論這些話題,不去問人家,即使問了人家,人家也無可奉告,他們只是談些很隨便的話題,比如:天氣、工作、愛好、地方、運動等等。因傳統習慣或社會風俗不同,應避免使用會引起對方強烈反感的詞語。例如:應該用passaway代替die;用senior表示代替elderlypeople;用plain代替ugly;用farmer表示代替peasant,peasant(這兩個單詞在英語中的內涵意義是沒有受過教育、舉止粗魯、思想狹隘的人)。了解這些帶有特定文化含義的詞,就可以避免使用類似詞語帶來的不快。避免文化休克(CultureShock)。
三、中西方禮貌用語差異產生的原因一個國家的文化體現在很多方面,價值觀念是一個國家文化的核心,倫理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的文化。英漢國家對這些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接下來文章將針對這幾個方面來具體闡述。(一)價值觀念的差異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不了解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就不會充分理解該民族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行為模式。在東方傳統的觀念里,文化的特點是集體價值至上,而西方文化的特點是個人價值至上。集體價值至上文化推崇的是社會和集體的價值,而不是個人的價值,集體的存在比個人的存在更重要。在這樣的社會里,人們不是尋求個性化,而是要求個體符合群體要求,不提倡個人突出,不提倡個人價值的實現,而是強調群體對個體的制約性,使人難以表現個性和追求個性的發展。漢語里“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等詞語典型地代表了這一觀念。集體價值至上者不愿引起他人對自己的注意,也不愿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因此在中國文化環境中,保持沉默比回答不妥,或者答非所問而使自己丟面子要好的多了。在英語國家,如果對別人的問題保持沉默或付之以微笑則被認為是嚴重失禮,所以在演講或者報告結束時,英語國家的聽眾喜歡提一些相關的問題,中國聽眾則很少發問,即便發問也多采取“遞小紙條”的方式。在英文書面語中,“I”字無論如何都要大寫,而“我們”、“你們”、“你”、“他”則不用大寫。從這些小細節中可以看到,英美文化中,“我”要比“我們”、“你們”、“你”、“他”、“他們”的地位重要,英語是世界上唯一將“我”字大寫的語言。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形成鮮明的對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說“我”時,常用“鄙人”、“寡人”、“不才”、“愚兄”等謙辭。(二)倫理道德觀念的差異倫理道德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人普遍實踐的倫理是儒家倫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必然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這樣以家庭宗法制度為核心的歷史背景下,人們對家人的關心和愛護一層一層向外延伸,即便是毫無血緣關系或非親屬關系,都以親屬身份稱呼。所以非親屬關系的人們見了面也像家人之間那樣熱情問候,人們不知不覺以家人親戚相待,在交談中不斷問及對方起居飲食等瑣事,常常以對方切身生活為話題,諸如:年齡、工作、收入、有無對象、是否結婚等等,以顯示親切和關懷。在中國人看來這是密切人際關系,聯絡感情的表現,是所謂的東方式的人情味。在西方社會,隨便詢問個人隱私問題會讓對方反感和不愉快。西方社會在價值觀念上是以個人價值至上,在這種倫理觀念的支配下,等級和身份觀念淡薄,美國文化中人與人交往時很少“拘禮”。即使熟人相見,不論輩分地位,一律以平等的“你好”(hello)表示問候。晚輩對長輩也可以直呼其名。美國人表達自己的觀點時經常是直言不諱,非常坦率,而這在中國人看來不免有些唐突和無禮。對于中國人的自謙,美國人則常常誤認為“假裝”,認為中國人婉轉表達方式是沒自信心的表現,對中國人捉摸不透的“兜圈子”更是感到莫名其妙。其實,這都是中西文化差異的緣故。(三)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的差異英語問候語:“Howareyou?”“Howarethingsgoingwithyou?”這些詢問語在更多的情況下已成為人們見面時的寒暄語,并不是真正要問別人情況,一般來說,只要回答“Fine,thankyou”這句客套話就行了。漢語中有吃了嗎?忙什么呢?去哪呀?(用于常見面的熟人之間)還好嗎?過得怎樣?混得怎么樣了?(用于見面不多,甚至久別的熟人、朋友之間)。英美人在打招呼時會說:“Hi,Ann.Howareyoudoing?Youlooknice.Youhavelostweight”,其中“Youlooknice”(你看上去很好)和“Youhavelostweight”(你瘦了)這兩句對英美人來說實為禮貌用語,即恭維語,但對中國人來說,前句是招呼語,而后句則不盡然。因為后句會讓聽者感到不安,會以為自己看上去臉色不好,是否得了什么病等?!澳闶萘恕边@句話在漢語中有時也可用來打招呼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告誡、提醒對方要多注意休息或者需要注意營養。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一般是直線形的,說話、寫文章習慣開門見山,把話題放在最前面,首先表達中心意思。中國人受儒家、道家與佛教哲學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重視悟性和事物之間的聯系,所以漢語重頓悟、講含蓄,語言有一定的模糊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以自覺、具體為特征,思維活動多是螺旋式地繞圈向前發展。如中國人打電話,通常開始都不談自己的意圖、目的(除了急事重大的事情外),而總是談些關心對方的話,最后才說出打電話的真正目的,而西方人則習慣于開門見山,先說出打電話的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壓與液力技術在健身器材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社交心理學在決策制定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池充放電特性與循環壽命考核試卷
- 紡織原料與絹紡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漁業機械人機工程學應用考核試卷
- 纖維素纖維在鞋類產品抗滑性與耐磨性改進考核試卷
- 礦山機械故障案例分析與預防考核試卷
- 天津藝術職業學院《細胞與組織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泰安市第一中學2025年高中畢業班第二次統測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棗莊樹人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化學試題5月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現場綜合化維護工程師三級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西藏拉薩市2025屆高三理綜下學期一模試題
- 助貸機構及人員從業禁止
- DL-T+748.8-2021火力發電廠鍋爐機組檢修導則 第8部分:空氣預熱器檢修
- 《無人機測繪技能訓練模塊》課件-無人機航測影像獲取外業
- CJJT135-200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
- 抗震支架計算書
- 營造和諧人際交往含內容模板
- SH/T 3224-2024 石油化工雨水監控及事故排水儲存設施設計規范(正式版)
- 小學六年級期中考試家長會
- 質譜法在食品樣本農藥殘留分析中的應用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