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2421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期末考試題庫(按字母排版)_第1頁
國開《2421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期末考試題庫(按字母排版)_第2頁
國開《2421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期末考試題庫(按字母排版)_第3頁
國開《2421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期末考試題庫(按字母排版)_第4頁
國開《2421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期末考試題庫(按字母排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開《24211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期末考試題庫(按字母排版)單選題(181)1.[4]4—6歲學前兒童的告狀行為會明顯增多,是因為()。參考答案:對社會規則的認知逐漸深化2.[A]安斯沃斯等人把兒童依戀分為()兩大類型。參考答案:安全型與不安全型3.[A]安斯沃斯等人把兒童依戀分為兩大類型,包括()。參考答案:積極型與消極型4.[A]按表現形式分,雕塑可分為圓雕、浮雕、()等。參考答案:透雕5.[A]案例八在戶外活動時,小班的鵬鵬沒有控制好皮球,把球打到了旁邊3歲的凡凡身上。凡凡覺得自己被打了,馬上轉過身來。當他看到是鵬鵬在玩球,就向鵬…上說:“別打!”但來不及了,凡凡的手已經朝鵬鵬推了過去,鵬鵬跌坐在地上。案例八中凡凡的行為體現出學前兒童自我行為控制能力的特點是()。參考答案:具有不可逆性6.[A]案例八在戶外活動時,小班的鵬鵬沒有控制好皮球,把球打到了旁邊3歲的凡凡身上。凡凡覺得自己被打了,馬上轉過身來。當他看到是鵬鵬在玩球,就向鵬…到后,馬上說:“別打!”但來不及了,凡凡的手已經朝鵬鵬推了過去,鵬鵬跌坐在地上。針對案例八中凡凡的行為,以下教育方式中最合適的是()。參考答案:不給凡凡貼上“不聽指令”的標簽,關注之后的行為,及早干預避免再次發生7.[A]案例二何老師觀察幼兒園實際生活后發現,大班幼兒比較容易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盡管他們的表達能力比較強,但他們對同伴的評價往往比較片面,這種…之過,當別人知錯就改時再給他一次機會;(3)寬容就是接受別人和我“不一樣”,欣賞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案例二中何老師制定的主題目標()。參考答案: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目標,更像是用學前兒童理解的語言對“寬容”做了一個定義,這個定義只包含了認知部分。8.[A]案例二謙謙是今天的點名人,他數了數人數后大聲地說:“今天來了26個人,少一個楊楊。”楊楊是謙謙的好朋友,他沒來,這讓謙謙有點兒失落,于是謙…都沒來?”謙謙的話引發了小朋友們的種種猜想,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猜測著楊楊沒來的原因。教師可以利用案例二中的偶發事件,引導學前兒童()。參考答案:學會關心同伴,促進其愛的情感的發展9.[A]案例二小杰在午睡后想和小瑞一起玩兒。但小瑞剛睡醒,只想單獨待著。因為沮喪,小杰變得具有攻擊性,最終他通過身體接觸來引起小瑞的注意。小杰的行…告訴小杰:“等你準備好了用你的語言而不是拳頭后,你就可以回去了。小瑞受到了傷害,他需要感到安全。”案例二中教師使用的教育方法是()。參考答案:相關后果法10.[A]案例二小磊最近時常攻擊同伴。老師密切關注小磊的面部表情,他的表情看起來充滿著驕傲感和權力感,他的神態似乎表明———攻擊同伴并沒有什么不對的…畫的是一個持槍的警察。他告訴老師,長大后,他要當一名警察,這樣就可以打倒壞人,如他玩的電子游戲一樣。案例二中小磊小朋友的情況表明()。參考答案:幼兒教師要能夠對學前兒童的非言語信息給予積極的反饋11.[A]案例六近期,為了創建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中三班正在開展“善良花開”社會教育主題教學活動。每天的午餐準備環節,是中三班的“服務者提名”時…們植物角的花澆水了,因為花兒們都快干死了。”玲玲:“我提名嘟嘟,他今天幫何老師放小朋友的水杯。”針對案例六,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參考答案:使用“服務者提名法”,能夠幫助學前兒童不斷發現同伴、發現自我,為他們樹立榜樣行為,但也容易發生不良競爭等情況,不利于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12.[A]案例七晨間活動時,瑤瑤和亮亮在玩積木。亮亮的面前有一大堆的長條積木,瑤瑤走過來,拿走了一根。亮亮立刻不高興地阻止了瑤瑤,說自己要做一個城堡…積木,兩個人又開始爭搶起來,旁邊的小朋友馬上去向老師報告。案例七中瑤瑤和亮亮的行為體現了學前兒童的“()”,因此無法有效地解決問題。參考答案:中心化思維13.[A]案例七晨間活動時,瑤瑤和亮亮在玩積木。亮亮的面前有一大堆的長條積木,瑤瑤走過來,拿走了一根。亮亮立刻不高興地阻止了瑤瑤,說自己要做一個城堡…惱羞成怒,沖上去搶回了積木,兩個人又開始爭搶起來,旁邊的小朋友馬上去向老師報告。關于案例七中瑤瑤和亮亮的這種思維,表述不正確的是()。參考答案:它導致學前兒童常常以不同的方式去達成目標14.[A]案例三3歲的琪琪經常會咬同伴。了解她的家庭情況后,老師排除了攻擊型的家庭教養方式。經過一天不同時間段、不同類型的幾次觀察后,老師發現:琪琪…進教室的時候,教室過于吵鬧的時候,衣服標簽令她煩擾的時候,還有從教室轉到大游戲場的時候。案例三中琪琪挑戰性行為的原因很可能來自于()。參考答案:幼兒個體的感知覺偏好15.[A]案例三3歲的琪琪經常會咬同伴。了解她的家庭情況后,老師排除了攻擊型的家庭教養方式。經過一天不同時間段、不同類型的幾次觀察后,老師發現:琪琪…進教室的時候,教室過于吵鬧的時候,衣服標簽令她煩擾的時候,還有從教室轉到大游戲場的時候。針對案例三中琪琪的問題,教師的正確做法是()。參考答案:采取措施讓琪琪所在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盡量減少過度刺激,同時教給琪琪一些溝通方式和適宜的應對技能來保護她遠離過度刺激。16.[A]案例三穎穎在認真地搭建積木,老師走過去欣賞她的作品,她自豪地對老師說:“老師,看我搭的高樓,高樓下還有樹木和小花。”老師認真欣賞并贊揚她:…的高樓破壞了,你不能再玩游戲了。”聽了老師的話,黃凱很不高興,悶悶不樂地坐在椅子上。教師可以利用案例三中發生的事件,引導學前兒童()。參考答案:學會同伴交往的技能,學習互助、合作等親社會行為17.[A]案例三在大班“哇,勛章(關愛同伴)”主題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在“了解勛章的來歷→解讀勛章品質的內涵→解讀和學習哥哥姐姐的榜樣行為→在班級中…培養學前兒童互相幫助的意識、幫助態度,支持學前兒童關心、幫助他人,養成良好的社會性品格提供了實踐機會。案例三這個主題活動的類型是()。參考答案:側重社會行為類活動18.[A]案例三在混齡班中,小欣是一個年紀較長、討人喜歡的伙伴。小義想和小欣一起玩兒,于是跑到小欣身邊,用力拍打小欣,但小欣并沒有把這看作一個友好的行為,所以使勁把小義推開了。小義撞到墻上,大哭起來,他不僅因為自己被撞著了而哭,更為自己被拒絕了而哭。案例三中兩位小朋友發生沖突的原因是()。參考答案:一方面小義沒有學會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而另一方面小欣沒有理解小義行為的意圖19.[A]案例三在混齡班中,小欣是一個年紀較長、討人喜歡的伙伴。小義想和小欣一起玩兒,于是跑到小欣身邊,用力拍打小欣,但小欣并沒有把這看作一個友好的…小義撞到墻上,大哭起來,他不僅因為自己被撞著了而哭,更為自己被拒絕了而哭。針對案例三中的兩位幼兒之間的沖突,幼兒教師的正確做法是()。參考答案:老師先察看小義是否受傷(如有傷先去醫務室治療)并安撫小義的情緒;待小義情緒穩定后,請兩位小朋友分別談談當時自己的想法(小義先說);引導小欣向小義致歉;請兩位小朋友分別說說以后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做。20.[A]案例四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部分孩子不得不休學在家。已經相處一個學期的孩子們很想念自己的同伴,還會說:“老師,××再不來,我就要忘記他長什…師,我想你了!”一聲聲稚氣、軟糯的話語,讓老師和孩子們為之動容,這樣的“想念”扣人心弦。案例四體現了教學活動實施途徑的方面主要是()。參考答案:從學前兒童的現實需要出發來設定活動內容21.[A]案例四小區的沙子坑是孩子們的樂園。男孩兒們在這里用小鏟子、小車子來回運送沙子,女孩兒們把沙子堆成小房子玩過家家,好不熱鬧。2歲8個月的小虎…小虎:“那些玩具先讓給小朋友玩兒,你可以先玩兒別的玩具。”小虎一聲不吭,拿著自己的小水桶默默地裝起了沙子。針對案例四,你的觀點是()。參考答案:小虎媽媽的做法是錯誤的。一味地謙讓不利于小虎學會社會交往的技能,并可能傷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礙其社會性的發展。小虎媽媽應該有禮貌地要求其他小朋友將小虎的玩具還給小虎,并引導小虎敢于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22.[A]案例五在晨間活動時,每次玩“拍皮球”游戲,一些孩子都會因為不會拍而逃避練習,他們三五成群地躲在角落里玩自己的游戲。于是,何老師在日常活動中…,拍50次以上的有17人,拍10次以上的有21人。看到自己的進步,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針對案例五,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參考答案:用規范的姿勢和動作學習拍皮球,不適合小班孩子23.[A]案例五早上,小朋友們陸續進入區角游戲。諾諾走過來跟甸甸老師說:“老師,源源不跟我玩兒!”甸甸老師說:“怎么會呢?你和源源是好朋友呀!”諾諾…說:“謝謝你,真好吃!”接著,諾諾拿著剩下的“餅干”進入“娃娃家”,跟同伴們玩起了游戲。案例五中教師的做法首要體現了甸甸老師()。參考答案:具有較強的社會教育目標意識24.[A]案例五早上,小朋友們陸續進入區角游戲。諾諾走過來跟甸甸老師說:“老師,源源不跟我玩兒!”甸甸老師說:“怎么會呢?你和源源是好朋友呀!”諾諾…真好吃!”接著,諾諾拿著剩下的“餅干”進入“娃娃家”,跟同伴們玩起了游戲。案例五中,諾諾小朋友在甸甸老師的幫助下,最重要的是()。參考答案:學會了同伴交往的技能,能主動地以適當的方式加入到同伴的游戲中25.[A]案例一老師通過觀察發現,多多在班里似乎不太受歡迎,原因是多多很容易發脾氣。小朋友不小心碰到多多一下,他就會馬上打回去;在區角游戲中,因為某…友都覺得多多脾氣大,就不太愿意和他玩了。多多覺得自己在班里沒有什么朋友,經常感到不開心。案例一中多多在社會互動中受挫的主要原因是()。參考答案:多多在自我情緒的控制和表達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26.[A]案例一一天,幾個孩子不停地吵鬧,小李老師忍不住快要發脾氣了。她稍微等了一會兒,然后對孩子們說:“孩子們,我現在不太高興,所以我要找個安靜的…,當孩子們與小李老師說話時,他們也被小李老師的平靜情緒所感染,班里終于平靜下來。案例一中的小李老師采用的教育引導策略主要體現了()。參考答案:“平行加工”原則的良好效果27.[A]案例一一天,在自主游戲時間里,因為晚了一步,小宇想玩的積木被同伴拿走了,他立刻發起脾氣來。無論老師如何安慰和勸導他,他都聽不進去。老師只好…子都說“吵死了”。平時,小宇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大發脾氣,他不僅會大喊大叫,甚至還會砸東西。針對案例一中出現的問題,你的觀點是()。參考答案:小宇因情緒失控表現出一系列的挑戰性行為,教師首先應搞清楚“脾氣從何而來”,再根據原因與小宇進行交流,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化解他的脾氣。28.[A]案例一以“勇敢”這一品格為例,幼兒教師可以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前兒童進行不同主題的社會教育。小班兒童剛進入集體生活,他們第一次步入“小社會”…”等主題教學活動,滿足他們對“挑戰”的需要,使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感受“勇敢”這一品格的內涵。結合案例一說明幼兒園主題選擇的特點是()。參考答案:與兒童年齡發展階段相匹配29.[A]按照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兒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時間是()。參考答案:9歲之后30.[A]按照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學前兒童所處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之間的關系,如家庭與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等之間的關系屬于()。參考答案:中介系統31.[B]把幼兒園的教育內容相對劃分為五大領域,“社會領域”課程正式成為幼兒園課程重要組成部分的是()。參考答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2.[B]比較適合在大班應用的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方法是()。參考答案:討論法33.[C]策略性說謊行為的特點是,個體的說謊行為具有()。參考答案:適應性34.[C]常規教育的常用策略不包括()。參考答案:發出禁令性命令,約束和限制學前兒童的行為35.[“]“超超在拿小抹布擦自己的桌子的時候,把抹布弄得很濕,然后把抹布里的水擠在教室的桌子上,后來干脆邊跑邊擠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濕了好大一片。老師發…超超干了好一陣才干完。完成任務之后,他告訴老師自己很累。當老師問他以后還會不會這樣做時,他搖頭,表示不會了。”教師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參考答案:補償法36.[C]從結構上看,學前兒童的完整發展是指()。參考答案:學前兒童認知、情感、意志的統整發展37.[C]從兩個月起,幼兒便開始出現對人臉的積極情緒反應,這體現了()。參考答案:兒童情緒的社會化38.[D]當兒童不能堅持做一件事情時,提示他告訴自己:我是一個有耐性的孩子,一定能把這件事情做完。這種方法是()。參考答案:自我暗示39.[D]對“兒童如何對自身動作進行抑制”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并認為兒童的心理表象和機能的發展有利于兒童對其自身動作進行控制的是()。參考答案:普萊爾40.[D]對“兒童如何對自身動作進行抑制”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并認為兒童的心理表象和機能的發展有利于兒童對其自身動作進行控制的是()參考答案:普菜爾41.[D]對他人狀態的一種替代性情感反應和體驗,即由他人的情緒情感引起的與之一致的情緒和情感反應。這是()。參考答案:共情42.[D]對于低齡的學前兒童,材料投放的趨同性需要更強一些,這是遵循了()。參考答案:適宜原則43.[D]對于符合期望的行為,撤消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激或者條件以使這些行為發生的頻率提高。這種方法是()。參考答案:負強化法44.[D]對于符合期望的行為,撤消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邀或者條件以使這些行為發生的頻率提高。這種方法是()。參考答案:負強化法45.[D]對于年幼的兒童,教師除了使用語言指令引導兒童的行為,還要通過識別其行為信號的方式,及早對其行為進行干預。這主要是因為()。參考答案:學前兒童的行為具有不可逆性46.[D]多數研究認為,()是兒童親社會行為的正式發生期。參考答案:3~6歲47.[E]兒童的()是兒童自身發展的一種內在積極性,是兒童主動探索外部世界的支撐。參考答案:主動性48.[E]兒童開始出現了分離焦慮與對陌生人的謹慎或恐懼。這時的兒童所處的依戀發展階段是()。參考答案:依戀關系的明確期49.[E]兒童缺乏對待陌生情境的一致策略,行為組織性很差,過于任性;同時表現出尋求親近與回避的矛盾行為,而且行為缺乏完整性。這樣的兒童的依戀類型屬于()。參考答案:無組織無定向型依戀50.[E]兒童社會行為的學習主要是通過體驗自己的行動后果或通過觀察別人的行動及他們所引起的后果而進行學習的。這是()的主要理論假設。參考答案:現代生態學理論51.[“]“兒童社會行為的學習主要是通過體驗自己的行動后果或通過觀察別人的行動及他們所引起的后果而進行學習的”,這一理論假設來自于()。參考答案:社會學習理論52.[E]兒童有充分適當的身體活動,攻擊性行為與搗亂行為就大大減少。這表明()對兒童社會性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參考答案:生理成熟53.[(]()兒童在同伴面前會感到羞愧,表明集體輿論開始發揮作用。參考答案:大班54.[E]兒童在圖書角干擾同伴,老師就收走他喜歡看的繪本。這種方法是()。參考答案:負懲罰法55.[E]兒童坐在小椅子上,椅子圍成半圓形。教師也坐在小椅子上,面向兒童開始講故事。兒童知道可以坐在任何空椅子上,也清楚地知道不能移動椅子。但是,大家…不行,大家都要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破壞規則的幼兒回到座位上,教室里又平靜下來了。在這個案例中,兒童針對其他幼兒的告狀行為是為了()。參考答案:弄清新的、不熟悉的規則,以便決定自己的行為是否去遵循這種規則56.[F]凡是可以累積起來交換別的強化物的條件刺激物就稱為()。參考答案:代幣57.[G]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常常因為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與家中相差較大而哭鬧,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解釋,這是由于孩子的()沒有得到滿足。參考答案:生理需要58.[《]《綱要》在社會領域的“內容與要求”中指出:“提供()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參考答案:自由活動59.[《]《綱要》中的社會領域目標較鮮明地反映出()的價值取向。參考答案:以兒童為本60.[G]高結構性材料的使用方法相對固定,低結構性材料或構造材料的使用方法具有開放性,幼兒教師對不同結構材料的選擇投放,這是遵循了()。參考答案:可控性原則61.[G]高結構性材料的使用方法相對固定,低結構性材料或構造材料的使用方法具有開放性,這是遵循了()。參考答案:可控原則62.[G]個人童年期的生活經驗在成年期的人格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之一。參考答案:弗洛伊德63.[G]個體社會品質形成的首要認知條件是()。參考答案:觀點采擇64.[G]個體為了爭奪物品、領地或權力而發生的攻擊行為,體現為身體上的沖突且有可能使他人在此過程中受傷。這種攻擊性行為屬于()。參考答案:工具性攻擊行為65.[G]個體為了爭奪物品、領地或權利而發生的攻擊行為,體現為身體上的沖突且有可能使他人在此過程中受傷。這種攻擊性行為屬于()參考答案:工具性攻擊行為66.[G]個體依靠信息反饋進行自我評價和調節,并以自己確定的獎勵來加強和維持自己行為的過程。這是()。參考答案:自我強化67.[G]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3—6歲的學前兒童主要處于的矛盾階段是()。參考答案:主動對內疚68.[G]攻擊者不帶有憤怒、沮喪或者敵意的情緒,對攻擊者來說,這種行為只是一種導致其他人不開心的玩笑或探索性的行為。具有這種特點的攻擊性行為是()。參考答案:表現性攻擊行為69.[《]《規程》第二十七條規定:“幼兒園日常生活組織,應當從實際出發,建立必要、合理的(),堅持一貫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參考答案:常規70.[《]《規程》第三十二條規定:“幼兒園應當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根據幼兒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研究有效的活動形式和方法,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參考答案:個性心理品質71.[《]《規程》第三十一條規定:“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當以()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參考答案:情感教育72.[G]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一致表明,嬰兒自我認識出現的時間大約在()個月間。參考答案:21~2473.[H]后果法如果運用不當,就容易變成()。參考答案:懲罰74.[“]“活動設計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注重由具體到抽象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應該在注重整體發展的同時照顧個體兒童發展的差異,促進每位兒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發展。”這里闡述的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的原則是()。參考答案:發展性75.[J]將社會教育的目標分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兩個部分的是()。參考答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76.[J]教師應關注非正規教育時間和場合出現的細微小事,體現了社會教育的()特點。參考答案:偶爾性與即時性77.[J]教育活動目標一般由教師制定,其最主要的特點是()。參考答案:可操作性強78.[J]教育評價的根本原則是()。參考答案:導向性原則79.[J]教育者通過熱情和細致的照顧來滿足學前兒童的需要,但也確立明確的行為期望和高標準。這種成人控制模式是()。參考答案:權威型80.[J]教育者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有教育價值的點點滴滴,及時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這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過程中()原則的要求。參考答案:生活教育81.[M]毛毛是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一個周末,毛毛和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家玩。到了爺爺奶奶家,毛毛的爸爸很自然地幫爺爺做事情,媽媽則幫奶奶剪指甲。這一切…從外面買東西回來,剛進門,毛毛就主動地幫奶奶拿拖鞋。奶奶開心得不住地夸毛毛是個好孩子。這一案例表明學前兒童社會學習具有的特點是()。參考答案:隨機性和無意性82.[M]美美的媽媽正在廚房里做家務,突然,4歲的美美開始哭鬧,她試圖得到媽媽的注意,但媽媽沒有理會她。5分鐘后,美美停止哭叫,并開始玩布娃娃。此時,媽媽走到她身邊和她一起玩兒。美美媽媽使用的教育方法是()。參考答案:正強化法83.[M]明確將“具有初步的歸屬感”規定為社會領域目標之一的是()。參考答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84.[M]某幼兒在與同伴發生沖突后總喜歡講臟話,這種行為屬于()。參考答案:需要指導幫助的行為問題85.[O]偶發事件中的社會教育是()。參考答案:即時的86.[P]裴斯泰洛齊認為,道德教育最簡單的要素是()。參考答案:兒童對母親的愛87.[P]皮亞杰對幼兒道德發展階段的研究顯示,學齡前幼兒主要處于()。參考答案:前道德階段88.[R]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促進兒童學習的關鍵是()。參考答案:教師與兒童之間特定的心理氛圍89.[R]如果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價值取向缺失了(),這種教育就容易培養出“工具人”,完全失去社會教育應有的價值。參考答案:人文性90.[S]社會教育主題方案架構的基本思路是()。參考答案:認知一體驗一實踐一積累一遷移91.[S]社會教育主題教學活動的設計應注意的問題不包括()。參考答案:方式的單一性92.[S]社會教育主題教學活動經常需要融合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學習領域,以促進學前兒童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提升,這體現了社會學習的()。參考答案:內容的陶冶性93.[S]社會性的發展不是天生的,而是學前兒童在與成人、同伴之間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實踐活動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這反映了學前兒童社會學習的()特點。參考答案:實踐性94.[(]()是社會性區域活動的重要特征。參考答案:交往95.[(]()是學前兒童發展責任感的開始。參考答案:做好力所能及的事96.[S]隨機教育的情境化特征增強了教育的()。參考答案:對應性97.[(]()歲或者更小的學前兒童的說謊行為屬于非策略型說謊行為。參考答案:398.[T]糖果、餅干、飲料、水果等東西對幼兒屬于()。參考答案:消費性強化物99.[T]提出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的是()。參考答案:柯爾伯格100.[T]通過一些形式讓幼兒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緒體驗,以使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對他人的類似情緒能主動、習慣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這種方法是()參考答案:共情訓練法101.[W]我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在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中,最為常見的是()。參考答案:合作行為102.[W]我國幼兒園課程正式提出“社會”這一課程名稱的是()。參考答案:1919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師范附小幼稚園103.[X]下列不屬于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四個系統的是()。參考答案:內在系統104.[X]下列不屬于親社會行為發展特點的是()。參考答案:具有普遍性105.[X]下列不屬于相關后果法的是()。參考答案:懲罰106.[X]下列屬于內隱行為的自我控制因素的是()。參考答案:對動機的控制107.[X]下列行為中不屬于策略性說謊的是()。參考答案:3歲寶寶把糖果藏在背后,對媽媽說“媽媽我沒有拿糖果哦。”108.[X]相關后果法中不包括()。參考答案:懲罰109.[X]相較其他領域的課程,社會領域的教育途徑具有鮮明的豐富性和()特征。參考答案:潛隱性110.[X]小強與一位小朋友發生了矛盾,便罵了這個小朋友,老師并沒有干涉。過了一會兒,當小強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時,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師所采取的這種方法屬于()。參考答案:自然后果法111.[X]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的幼兒社會教育的課程經歷了()的過程。參考答案:從注重愛國主義教育到獨立設置幼兒德育課程再到確立社會領域課程112.[X]學前兒童的社會性品質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模仿而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除了受到主題教學活動、游戲活動、日常生活中一些“顯性教育”的影響,還受到通過()的一些“隱性教育”的影響。參考答案:環境滲透113.[X]學前兒童個性化行為指導方案的參與者不包括()。參考答案:幼兒同伴114.[X]學前兒童獲得情緒理解能力的關鍵期是()。參考答案:3歲115.[X]學前兒童內隱行為自我控制的兩個因素是:對動機的控制和()。參考答案:自覺性116.[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在依據是()。參考答案:兒童社會性發展的規律117.[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主體主要是()。參考答案:幼兒教師118.[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參考答案: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119.[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中不包括()。參考答案:生活性原則120.[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制定的內在依據是()。參考答案:學前兒童發展規律與需要121.[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內容選擇的首要依據是()。參考答案:學前兒童社會教育且標122.[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效果的內部評價的常用方法是()。參考答案:行動反思法123.[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務是()。參考答案:研究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基本問題,揭示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基本原理與規律124.[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主題教學活動的特點不包括()。參考答案:社會教育活動準備的隨機性125.[X]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心理結構不包括()。參考答案:社會意志126.[X]學前兒童社會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參考答案:無意性和隨機性127.[X]學前兒童挑戰性行為的“挑戰性”具體體現不包括()。參考答案:學前兒童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到學前兒童家庭128.[X]學前兒童早期用以辨識他人情感的主要依據是()。參考答案:面部表情129.[Y]研究表明,學前兒童合作行為開始發生并迅猛發展的年齡是在()。參考答案:2歲左右130.[Y]研究學前兒童同伴關系的最常用的定量化方法是()參考答案:社會測量法131.[Y]一個4—5歲的孩子看到同伴在摔玩具,他不會僅僅認為同伴在生氣,還明白同伴是因為“玩具壞了不能玩兒”才生氣,由此,這個孩子會進行推理:如果玩具修好又可以玩兒的話,同伴就不會再生氣了。上述案例表明,學前兒童在認知他人情感時,學會了運用()。參考答案:情境線索132.[Y]一個學前兒童推倒別人搭好的積木建筑,是因為他好奇“堆得很高的積木在散落時是什么樣子”。這種攻擊性行為屬于()。參考答案:表現性攻擊行為133.[Y]以下不屬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內容組織的基本策略的是()。參考答案:基于學科特征的系統性組織134.[Y]以下不屬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內容組織的原則的是()。參考答案:全面均衡原則135.[Y]以下不屬于學前兒童社會情感發展的特點的是()。參考答案:豐富而穩定136.[Y]以下不屬于幼兒杜會性行為問題的特征的是()。參考答案:行為不足137.[Y]以下不屬于幼兒社會性行為問題的特征的是()。參考答案:行為不足138.[Y]以下各項關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觀點中,錯誤的是()。參考答案: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就是學習如何設計與組織專門的社會教育活動139.[Y]以下關于評價的觀點中,不正確的是()。參考答案:評價以客體的本質和規律為反映對象140.[Y]以下關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的建構原則的表述,錯誤的是()。參考答案: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目標一經確立就是固定不變的,具有穩定性141.[Y]以下關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內容的闡述,錯誤的是()。參考答案: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的評價應當更多地將其作為評判教育者工作績效的一種依據142.[Y]以下關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與相關教育概念的區別與聯系的論述,不正確的是()。參考答案:思想品德是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學前兒童社會教育中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可以以兒童社會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143.[Y]以下關于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與相關課程領域的關系的論述,不正確的是()。參考答案:一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中,語言教育起著核心與靈魂的作用144.[Y]以下關于學前兒童社會認知發展趨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參考答案:對自我的認知早于對他人的認知145.[Y]以下關于《指南》中社會領域目標中的“目標在各年齡段的表現”的表述,錯誤的是()。參考答案:等同于目標的分解或細化146.[Y]以下關于主題教學目標的闡述,錯誤的是()。參考答案:主題教學目標是對具體的課時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的描述,它應當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147.[Y]以下有關兒童道德情感發展的觀點中,錯誤的是()。參考答案:兒童的共情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發展的148.[Y]以下有關幼兒行為問題的論述,正確的是()。參考答案:幼兒違反規則一般并沒有主觀的動機,往往是自己不明白規則的真實含義,同時也沒有學會遵守規則149.[Y]一般只適合在大班使用的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方法是()。參考答案:討論法150.[Y]嬰兒能夠區分母親和陌生人,陌生人的出現會引起嬰兒恐懼、焦慮,而陌生人離去后又會平靜下來。這屬于()。參考答案:陌生人焦慮151.[Y]英國學者鮑爾比將兒童情緒社會化分為4個階段,其中,7-24個月的嬰兒處于()。參考答案:形成依戀階段152.[Y]用“道德兩難法”研究兒童道德發展階段的是()。參考答案:柯爾伯格153.[Y]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發展階段的是()。參考答案:皮亞杰154.[Y]用以確定某一特定群體內人際關系及該群體內人際關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種研究方法是()。參考答案:社會測量法155.[Y]有一位教師制定了小班社會活動《購物》的活動目標如下,你認為其中正確的表述是()。參考答案:知道購物時要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156.[Y]幼兒的多動癥屬于行為問題的類別是()。參考答案:需要特殊干預的行為問題157.[Y]幼兒教師對學前兒童行為表達期望的最好方法是()。參考答案:制定規則158.[Y]幼兒教師既要對已有的社會文化價值進行篩選,也要從社會發展趨勢的角度對相關內容進行思考判斷,使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與時俱進的同時具有一定的()。參考答案:前瞻性159.[Y]幼兒教師可以嘗試使用的常規引導策略不包括()。參考答案:利用上課160.[Y]幼兒教師設定的常規應該指向學前兒童的行為,這些常規能夠讓學前兒童知道自己如何進行行為操作,這樣的常規稱為()。參考答案:可以定義的常規161.[Y]幼兒期的學前兒童具有天然的“向師性”,幼兒教師應規范自身的言行,發揮示范作用。這符合()要求。參考答案:平行加工原則162.[Y]幼兒園材料的提供需要有“梯度性”,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學前兒童的互動需求,這是遵循了()。參考答案:彈性原則163.[Y]幼兒園材料的有效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則不包括()。參考答案:彈性原則164.[Y]幼兒園提供的同伴互動背景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幼兒園中,學前兒童與同伴的交往體現為“()”。參考答案:平行交往165.[Y]與教學活動相比,游戲和區域活動最突出的特點是()。參考答案:自主性166.[Z]在多方合作過程中,應當承擔起學前兒童社會教育主要責任的是()。參考答案:幼兒園167.[Z]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必須依靠()來對幼兒進行隱性的引導。參考答案:材料的投放168.[Z]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對幼兒進行隱性的引導必須依靠()。參考答案:材料的投放169.[Z]在“認識自己”的主題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語言交流活動“喜歡和不喜歡”,詿兒童相互講述喜歡吃的東西和不喜歡吃的東西,喜歡的玩具和不喜歡的玩具。這種設計體現了主題方案基本要素中的()。參考答案:情感體驗170.[Z]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主要用于了解幼兒的動機態度、自我認識、道德認識等方面發展的方法是()。參考答案:訪談法171.[Z]在幼兒園活動轉換環節,對于速度較慢的學前兒童,教師可以提前提醒,這符合()要求。參考答案:彈性轉換時間,尊重個體差異172.[Z]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中,社會領域課程起的作用是()。參考答案:價值導向173.[Z]在中國,萌芽階段的幼兒社會教育以()為主。參考答案:家庭中隨機的禮儀倫常生活教育174.[Z]在轉換環節中,教師要給予任務,避免學前兒童()。參考答案:消極等待175.[Z]在轉換環節中,教師要給予任務,避免學前兒童()參考答案:消極等待176.[Z]在尊重的前提下對學前兒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對學前兒童的行為作出補充和調整,在維護兒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滲透課程的要求。這體現了學前兒童教育的()原則。參考答案:正面教育177.[Z]造成幼兒潑灑、碰撞、打斷集體活動等行為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參考答案:生理方面不成熟178.[Z]正懲罰法是通過逃避和()這兩個過程來實現其效果的。參考答案:回避179.[Z]自我意識的三個方面內容不包括()。參考答案:自我體驗180.[Z]總目標是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總體要求,它保證了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參考答案:方向性181.[Z]最早將“行儀”和“訓話”列為課目內容的近代學前教育機構是()。參考答案:湖北幼稚園判斷題(226)1.[2]2歲左右的學前兒童就能對兩種主要的社會規則——社會習俗和道德規則做出很好的區分。參考答案:錯2.[3]3歲兒童的羞愧感還沒有與恐懼感完全分離。()參考答案:正確3.[3]3歲兒童的羞愧感已經與恐懼感完全分離。()參考答案:錯誤4.[A]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新生兒人格結構中的唯一成分是本我。()參考答案:正確5.[B]班杜拉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之一,是他認為個體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參考答案:錯誤6.[B]表現性目標是在教育情境中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而自然生成的目標,即教育目標不是預先設計的,相反它是教育經驗的自然結果。()參考答案:錯誤7.[B]表現性目標追求的是兒童在教育過程中反應的多元性而非同質性。()參考答案:正確8.[B]不良的環境不僅會阻礙學前兒童的學習,而且會無形中增加學前兒童發生行為問題的概率。()參考答案:正確9.[C]策略型說謊其行為本身并不是為了達成某種特定的目的,只是隨機性地說出了與事實不吻合的內容而已。參考答案:錯10.[C]超超在擦自己的桌子時把抹布里的水擠在教室的桌子上,后又邊跑邊擠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濕一大片,老師制止了他的行為,并要求他拿干抹布把弄濕的桌子和地板擦干凈。老師對超超行為的指導方法屬于自然后果法。()參考答案:錯誤11.[C]懲罰法可以在脫離錯誤行為發生之情境的情況下使用。參考答案:錯12.[C]成長過程中的學前兒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為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參考答案:對13.[C]從社會教育的視角來看,幼兒教師“說什么”遠比他們“做什么”更重要。()參考答案:錯誤14.[C]從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的作用對象看,它的功能主要有內在功能與外在功能。()參考答案:正確15.[C]從終身發展來看,兒童早期的社會性發展對其一生有著基礎性的影響。參考答案:對16.[C]挫折的減少會引起幼兒攻擊性事件的相應減少。()參考答案:正確17.[D]當別人遇到困難或不適時,教師要引導學前兒童體驗他人的情緒,從而使其產生安慰、幫助他人的行為。這一做法體現了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情感支持原則。()參考答案:正確18.[D]當指導目的是使幼兒增加某種行為時,一般可采用正強化法。()參考答案:正確19.[D]導向性原則是教育評價的根本原則。()參考答案:正確20.[D]電視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影響。()參考答案:正確21.[D]對不同氣質類型的學前兒童可以采用相同方式的批評。()參考答案:錯誤22.[D]對父母的交往方式進行訓練是指導攻擊性行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參考答案:正確23.[D]對于學前兒童的說謊行為,教師必須進行懲罰。()參考答案:錯誤24.[E]兒童的共情能力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發展的。()參考答案:正確25.[E]兒童的社會化可能是積極的,也有可能是消極的。()參考答案:正確26.[E]兒童對陌生人表現出積極的興趣,這在依戀類型中屬安全型兒童的表現。()參考答案:正確27.[E]兒童對陌生人表現出積極的興趣,這在依戀類型中屬不安全型兒童的表現。()參考答案:錯誤28.[E]兒童對陌生人表現出積極的興趣,這在依戀類型中屬焦慮型兒童的表現。()參考答案:錯誤29.[E]兒童內疚感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個體行為達不到外部的社會規范和成人的要求。()參考答案:錯誤30.[E]兒童親社會行為并非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必然增多。()參考答案:正確31.[E]兒童親社會行為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必然增多。參考答案:錯誤32.[E]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心理結構維度主要有三種: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參考答案:正確33.[E]兒童與自我的關系是所有社會關系的基礎。()參考答案:正確34.[E]兒童自我意識發展方面的內容包括自我認知、自我評價和自我行為控制3個方面的內容。()參考答案:正確35.[F]罰法可以在脫離錯誤行為發生之情境的情況下使用。()參考答案:錯誤36.[F]訪談法中的訪談的題目應當多為非結構性的題目。()參考答案:正確37.[G]個體的自言自語及言語的內容對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具有消極作用。()參考答案:錯誤38.[G]根據霍夫曼的移情階段理論,“同情性悲傷”開始出現的時間是2—3歲。參考答案:錯39.[G]共情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不會產生抑制作用。()參考答案:錯誤40.[G]共情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產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參考答案:正確41.[G]共同決定移情的性質、強度、方式和內容的兩個因素是認知水平和意志努力。參考答案:錯42.[G]觀察法是教育評價中最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參考答案:正確43.[G]觀察法適用于活動對象較多、活動相對分散、需要收集的材料比較寬泛的活動。()參考答案:錯誤44.[G]觀察學習是個體對刺激作出反應并受到強化而完成的學習過程。()參考答案:錯誤45.[H]孩子的親社會行為傾向與父母教養方式中的懲罰有顯著的正相關。()參考答案:錯誤46.[H]互助行為已經比較普遍地存在于幼兒的社會行為之中。()參考答案:正確47.[H]活動目標應盡可能體現在學前兒童可被觀察到的外在行為表現和情緒的變化上。參考答案:對48.[J]教師言行舉止的表率作用是積極意義上的良好環境。()參考答案:錯誤49.[J]教師正確具體的行為方式示范只有在有意識的教學活動中才發生。()參考答案:錯誤50.[J]教師直接告訴兒童具體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訴他不去做什么。這體現了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則。()參考答案:正確51.[J]教育目標的使用者不能對教育目標進行適當的補充及擴展。()參考答案:錯誤52.[J]教育內容的安排要盡量從孩子們有豐富感性經驗的內容開始,逐步加人新的經驗內容。這主要體現了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內容組織的“由近到遠”的原則。()參考答案:錯誤53.[J]盡可能讓環境說話,讓行動說話,避免過多的言語說教。這是共情訓練法的要求。參考答案:錯誤54.[J]盡可能讓環境說話,讓行動說話,避免過多的言語說教。這是陶冶法的要求。()參考答案:正確55.[J]盡可能注重從當地的社會資源中挖掘和選擇有價值的教育內容,這體現了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內容選擇的生活性與適宜性原則。()參考答案:正確56.[“]“蝌蚪人”是在象征階段早中期兒童對人的造型的典型特點。參考答案:對57.[K]空間密度過大或過小不僅會導致安全問題,而且會影響到師幼的互動方式。參考答案:對58.[K]空間密度如果太大,可能給學前兒童帶來心理壓力,使其在活動中發生相互推擠和干擾的行為。參考答案:對59.[L]良好的環境不僅能增加學前兒童之間的互動,還能增進他們之間的合作。參考答案:對60.[M]沒有學會區分真實與不真實,是幼兒“說謊”的原因之一。()參考答案:正確61.[M]美工區的基本設施包括操作臺、椅子、畫板畫架、材料收納柜(架)、作品展示柜等。參考答案:對62.[M]美工室是為全園各年齡班幼兒提供的功能室,并不專屬于某個班級。參考答案:對63.[M]模仿是兒童習得社會行為的最基本途徑。()參考答案:錯誤64.[N]內疚感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個體行為達不到外部要求。()參考答案:錯誤65.[N]內疚感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個體行為達不到自己內心的理想要求。()參考答案:正確66.[N]年齡較小的學前兒童說謊純粹是無意識的和不自覺的行為,這屬于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參考答案:對67.[P]判斷學前兒童挑戰性行為嚴重程度的依據之一是,其挑戰性行為是否能用非常規的方法控制。參考答案:錯68.[P]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其中第三個階段是自律道德階段。()參考答案:正確69.[P]評價要盡量排除評價主體的干擾。()參考答案:錯誤70.[Q]強化法關注的是行為的表現而不是行為的原因。()參考答案:正確71.[Q]強化法關注的是行為的原因而不是行為的表現。()參考答案:錯誤72.[Q]強化法和懲罰法可能導致學前兒童的外部動機被破壞。參考答案:錯73.[Q]強化法和懲罰法可能導致學前兒童的外部動機被破壞。參考答案:錯誤74.[Q]強化法和懲罰法能夠產生道德他律,卻不一定能幫助學前兒童產生道德自律。參考答案:對75.[Q]強化法既能形成道德他律,也能幫助幼兒形成道德自律。()參考答案:錯誤76.[Q]強烈的情感共鳴及共情能促進學前兒童主動產生親社會行為,而在不良的情緒狀態或情感氛圍下,學前兒童更容易出現攻擊、破壞等不良行為。參考答案:對77.[Q]強烈的情感共鳴及共情能促進學前兒童主動產生親社會行為,而在不良的情緒狀者或情感氛圍下,學前兒童更容易出現攻擊、破壞等不良行為。參考答案:正確78.[Q]情緒本身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所有情緒在學前兒童的發展中都有一定的作用與價值。參考答案:對79.[Q]情緒本身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所有情緒在學前兒童的發展中都有一定的作用與價值參考答案:正確80.[Q]區域環境創設能為主題教學活動延伸學習的空間平臺,但卻不能支持學前兒童在區域中持續學習。參考答案:錯81.[Q]區域活動應該像教學活動一樣有嚴密的計劃。()參考答案:錯誤82.[R]如果材料易得、易取,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前兒童產生一些消極行為。參考答案:對83.[R]如果個體總是沒有機會和環境互動、展示自己成就,他就無法獲得足夠的自我效能感。()參考答案:正確84.[S]社會教育的任務是引導學前兒童學習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和各種規范及行為方式,不需要引導學前兒童形成自己的個性。參考答案:錯85.[S]社會教育就是“社會化的教育”。參考答案:錯86.[S]社會教育就是“社會化的教育”。參考答案:錯誤87.[“]“社會性”的定義其本身就不是中性的,它必然帶有正向的價值性。()參考答案:錯誤88.[S]社會性是指個體參與社會生活和與人交往時,在他固有的生物特征的基礎上形成的那些獨特的心理特征,這是廣義的社會性概念。參考答案:錯89.[S]社會性是指個體參與社會生活和與人交往時在他固有的生物特征的基礎上形成的那些獨特的心理特征,這是廣義的社會性概念。參考答案:錯誤90.[S]社會性微笑是嬰兒的情緒社會化的開端。()參考答案:正確91.[S]社會性微笑是嬰兒情緒社會化的開端。()參考答案:正確92.[S]生成性目標追求的是兒童在教育過程中反應的多元性而非同質性。()參考答案:錯誤93.[S]使用代幣療法時,代幣必須是馬上可以利用的實物或象征性的東西。()參考答案:正確94.[S]使用代幣療法時,當幼兒的目標行為反應達到期望滿意程度后,應繼續使用代幣。參考答案:錯誤95.[S]使用正強化法時,強化物不應立即呈現在所需要的行為發生之后。參考答案:錯96.[S]使用自然后果法的目的,是幫助學前兒童認識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參考答案:對97.[S]使用自然后果法的目的,是幫助學前兒童認識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參考答案:正確98.[S]使用自然后果法時,幼兒必然能夠體會到自身的行為與后果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錯誤99.[S]使用自然后果法時,幼兒不一定能夠體會到自身的行為與后果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正確100.[S]隨機性和無意性是學前兒童社會學習的特點之一。()參考答案:正確101.[S]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經歷的增加,4歲以后學前兒童自我中心主義逐漸減少,逐步發展出觀點采擇能力。參考答案:對102.[4]4歲的兒童基本上具備了心理理論,因而說謊“水平”比較高。參考答案:對103.[T]通過觀察別人受強化,在觀察者身上間接引起的強化作用,這是替代性強化。()參考答案:正確104.[T]通過觀察他人行為也可以產生學習,這是班杜拉的一個重要觀點。()參考答案:正確105.[T]通過觀察他人行為也可以產生學習,這是弗洛姆的個重要觀點。()參考答案:錯誤106.[T]通過一些形式讓學前兒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緒體驗,使學前兒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對他人的類似情緒能主動地、習慣性地理解和分享。這種教育方法是陶冶法。()參考答案:錯誤107.[W]外在系統是指對學前兒童發展不直接起作用但間接起作用的環境。參考答案:對108.[W]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制定的內在依據。()參考答案:錯誤109.[W]我國的教育目的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制定的內在依據。()參考答案:錯誤110.[W]我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在兒童的親杜會行為中,分享行為最為常見。()參考答案:錯誤111.[X]系統性的行為指導是幫助學前兒童調整挑戰性行為的最廣泛、最有效的策略。參考答案:對112.[X]相對于道德違規而言,4-6歲的兒童在習俗違規中表現出更高的權威依賴性。()參考答案:正確113.[X]相較于專門的社會教育活動,偶發事件中的社會教育指向具體、對應性更強。參考答案:對114.[X]消極意義上的良好環境是指教師言行舉止的表率作用。()參考答案:正確115.[X]小班兒童在同伴面前也會感到羞愧。()參考答案:錯誤116.[X]小班和中班兒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兒童在同伴面前也會感到羞愧。()參考答案:正確117.[X]小班幼兒挑戰性行為的發生率高于中、大班,因為中、大班的幼兒已經在幼兒園的生活中逐漸掌握了在不同情境下表現適當行為的技能。參考答案:對118.[X]小朋友分點心時水潑在地上了,掃地時垃圾沒掃干凈并且把墻壁弄臟了,對此,教師應進行嚴厲地批評。參考答案:錯誤119.[X]小強與一位小朋友發生了矛盾,便罵了這個小朋友,老師并沒有干涉。過了一會兒,當小強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時,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師所采取的這種方法屬于相關后果法。()參考答案:錯誤120.[X]新中國幼兒教育內容上由品德教育向社會教育的轉變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的。()參考答案:錯誤121.[X]行為目標取向重視教育者的創造性和兒童學習的主體性。()參考答案:錯誤122.[X]羞愧感是道德良知發展的基礎。因此,讓幼兒長久地處于羞愧感中對促進幼兒的社會化是有益的。()參考答案:錯誤123.[X]學步期兒童出現的咬人行為是一種問題行為。參考答案:錯124.[X]學前兒童的社會性是其品德發展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其品德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參考答案:錯125.[X]學前兒童的社會學習具有隨機性和無意性的特點。()參考答案:正確126.[X]學前兒童的身體活動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與其出現攻擊性行為或搗亂行為不存在相關性。參考答案:錯127.[X]學前兒童的自我評價主要是對自己內部行為的評價。()參考答案:錯誤128.[X]學前兒童的自我評價主要是對自己外部行為的評價。()參考答案:正確129.[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應建立在學前兒童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參考答案:正確130.[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內容選擇的首要依據。()參考答案:正確131.[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方法中,問卷法主要適用于教師。()參考答案:正確132.[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就是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的評價。()參考答案:錯誤133.[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一種滲透性教育。()參考答案:正確134.[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一種整合性教育。()參考答案:正確135.[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研究的最終任務是揭示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基本原理與規律。()參考答案:錯誤136.[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主要涉及家庭、幼兒園和社會3個空間范圍的生活。參考答案:錯誤137.[X]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總目標的內容是從各類關系的維度展開的。()參考答案:正確138.[X]學前兒童說的話不符合實際情況,這就是說謊行為,教師應對其進行必要的批評教育。()參考答案:正確139.[X]學前兒童行為的抑制速度明顯比啟動速度快。參考答案:錯140.[X]學前兒童行為的抑制速度明顯比啟動速度快。參考答案:錯誤141.[X]學前兒童早期一次只能關注他人的一種情感,還無法意識到他人正在體驗復雜的混合的情感。參考答案:對142.[Y]研究發現,讓2-4歲幼兒對某種信號不作反應比讓其作出反應更為困難。()參考答案:正確143.[Y]言語調節對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發展的作用隨兒童年齡的增長而有所變化。對于年齡比較大的兒童,言語調節的作用顯著提高。()參考答案:錯誤144.[Y]依據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則,教師對兒童的優點和進步要進行頻繁地鼓勵和表揚。()參考答案:錯誤145.[Y]移情指一個人(觀察者)觀察到另一個人(被觀察者)處于一種情感狀態時,產生與被觀察者相同的情感體驗。參考答案:對146.[Y]以人為指向的,攻擊的根本目的是打擊、傷害他人,這種類型的攻擊性行為是敵意性攻擊。()參考答案:正確147.[Y]以知識的邏輯結構為基礎進行教育內容的組織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內容組織的主要策略。()參考答案:錯誤148.[Y]一般幼兒不存在行為問題,只有少數幼兒存在行為問題。()參考答案:錯誤149.[Y]一般幼兒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為問題,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參考答案:正確150.[Y]嬰兒的陌生人焦慮一般發生在6個月左右。()參考答案:正確151.[Y]嬰兒的陌生人焦慮一般發生在9個月左右。()參考答案:錯誤152.[Y]嬰兒自我認識的發生的趨勢是:戲物(鏡子)→相倚性探究→與鏡像“伙伴”游戲→自我認識出現。()參考答案:錯誤153.[Y]游戲活動和區域活動都是學前兒童自愿自主參加的活動。參考答案:正確154.[Y]游戲是學前兒童實踐的主要形式之一。參考答案:正確155.[Y]由于認知發展方面的不成熟,年幼的幼兒基本上無法嚴格遵守規則。()參考答案:正確156.[Y]幼兒表現出來的自私行為是一種不良品德行為。()參考答案:錯誤157.[Y]幼兒不愿與同伴接觸,不會自己穿衣、吃飯等,都是行為不足的表現。參考答案:正確158.[Y]幼兒的不良品德行為屬于行為問題,但行為問題不一定是不良品德行為。()參考答案:正確159.[Y]幼兒的發展水平與特點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內容選擇的首要依據。()參考答案:錯誤160.[Y]幼兒的某些特殊行為長期地存在,并無消退的跡象,則此行為有可能是行為問題。()參考答案:正確161.[Y]幼兒的自私行為是一種不良品德行為。()參考答案:錯誤162.[Y]幼兒教師對家長描述學前兒童行為時既要作事實性描述,也應作情感性描述。參考答案:錯163.[Y]幼兒教師和學前兒童不僅通過有聲的語言進行交流,還可以通過非言語的方式進行溝通。參考答案:對164.[Y]幼兒教師和學前兒童不僅通過有聲的語言進行交流,還可以通過非言語的方式進行溝通,參考答案:正確165.[Y]幼兒教師與學前兒童之間氣質的擬合度不會影響到師幼活動的質量。參考答案:錯166.[Y]幼兒教師與學前兒童之間氣質的擬合度會影響到師幼活動的質量。()參考答案:正確167.[Y]幼兒教師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應思考的是如何進行個別教育。參考答案:錯168.[Y]幼兒教師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應思考的是如何進行個別教育。參考答案:錯誤169.[Y]幼兒教師在分析學前兒童的挑戰性行為時,要把其原因聚焦于誘發因素上。參考答案:對170.[Y]幼兒教師在分析學前兒童的挑戰性行為時,要把其原因聚焦于誘發因索上。參考答案:正確171.[Y]幼兒容易發脾氣,老是去搶別人的玩具,這是行為過度的表現。()參考答案:正確172.[Y]幼兒如果忽視周圍的環境,可能是行為問題的信號。()參考答案:正確173.[Y]幼兒“說謊”的原因之一是,他們還沒有學會區分真實與不真實。()參考答案:正確174.[Y]幼兒為了獲得某個物品而作出搶奪、推搡等動作,這屬于敵意性攻擊性行為。()參考答案:錯誤175.[Y]幼兒園偶發事件中的社會教育是一種“就事論事”的教育。參考答案:錯176.[Y]幼兒園其他領域活動的組織方式蘊藏著豐富的社會教育意義。()參考答案:正確177.[Y]幼兒園社會領域和科學領域在教育內容上存在著交叉和延展。參考答案:對178.[Y]幼兒園應把對本班學前兒童的評價結果與年終或學期對教師的評價結果掛鉤。()參考答案:錯誤179.[Y]幼兒園應當把對本班學前兒童的評價結果與年終或學期對教師的評價結果掛鉤。參考答案:錯誤180.[Y]幼兒園應當將對學前兒童的評價結果與年終或學期對教師的評價結果掛鉤。()參考答案:錯誤181.[Y]幼兒園在創設室內環境時應盡量運用燈光,以滿足學前兒童的活動需要。參考答案:錯182.[Y]幼兒園在創設室內環境時應盡量運用燈光,以滿足學前兒童的活動需要參考答案:錯誤183.[Y]幼兒園在設計動靜空間時,不要經常更換設備或調整空間的使用功能。()參考答案:錯誤184.[Y]與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相比,社會教育活動的組織更需要幼兒教師具有教育敏感性。參考答案:對185.[Y]允許學前兒童犯錯誤,這是貫徹好正面教育原則的要求之一。()參考答案:錯誤186.[Y]運用共情訓練法時,教師應與兒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為旁觀者。()參考答案:正確187.[Y]運用行為評價法時,行為反饋要及時出現在學前兒童好的或不良的行為之后。()參考答案:正確188.[Z]在處理事件時,幼兒教師可以否定學前兒童的行為,卻不能否定學前兒童的情緒。參考答案:對189.[Z]在個體生理成熟的基礎上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提出適當要求,是一個很重要的教育原則。參考答案:對190.[Z]在角色扮演中,教師不可以通過扮演其中的角色參與到活動中。()參考答案:錯誤191.[Z]在角色扮演中,教師可以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參與到活動中。參考答案:正確192.[Z]在開展社會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既要對已有的社會及人類文明價值進行篩選,也要從社會發展趨勢的角度對相關內容進行思考和判斷。參考答案:對193.[Z]在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中,“服從與懲罰定向”是第2階段的特征。()參考答案:錯誤194.[Z]在柯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中,“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換”是第2階段的特征。()參考答案:正確195.[Z]在柯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中,“好孩子定向”是第3階段的特征。參考答案:正確196.[Z]在柯爾伯格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中,“好孩子定向”是其第2階段的特征。()參考答案:錯誤197.[Z]在美術活動中通過合作繪畫有效提高兒童相互協作的能力,通過歌曲讓兒童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這種活動安排體現了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的整合性原則。()參考答案:正確198.[Z]在偶發事件發生后,幼兒教師應首先關注事件的起因和行為的對錯問題。參考答案:錯199.[Z]在日常生活中,坐在車上不系安全帶就會聽到連續的警示聲音,當系上安全帶后這種煩人的聲音就會消失,這是一種負強化。參考答案:對200.[Z]在日常生活中,坐在車上不系安全帶就會聽到連續的警示聲音,當系上安全帶后這種煩人的聲音就會消失,這是一種負強化。()參考答案:正確201.[Z]在社會教育中,幼兒教師與其所傳授的內容體現為一種“共生”的關系。參考答案:對202.[Z]在社會教育中,之所以特別強調幼兒教師應具有良好的溝通與協作能力,是因為學前兒童的社會學習以行為的質量為前提。參考答案:錯203.[Z]在事件的處理中,幼兒教師可以幫助學前兒童做出明智的選擇,但不能代替他們做出選擇。參考答案:對204.[Z]在事件的處理中,幼兒教師可以幫助學前兒童做出明智的選擇,但不能代替他們做出選擇。()參考答案:正確205.[Z]在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中,“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這樣的教學目標陳述方式是符合要求的。()參考答案:錯誤206.[Z]在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中,“培養幼兒自我保意識”這樣的教學目標陳述方式是符合要求的。()參考答案:錯誤207.[Z]在學前兒童中,品德性的行為問題出現的頻率較高。()參考答案:錯誤208.[Z]在游戲和區域活動中,教師為兒童提供的材料越豐富越好。()參考答案:錯誤209.[Z]在游戲中經常出現的違規行為并不是兒童刻意為之,而是受限于他們的思維與認知水平。()參考答案:正確210.[Z]在游戲中經常出現的違規行為是兒童刻意為之的。()參考答案:錯誤211.[Z]在幼兒各領域課程中,語言教育是社會教育的重要基礎。參考答案:對212.[Z]在幼兒園活動轉換環節,教師一定要讓學前兒童統一行動。參考答案:錯213.[Z]在幼兒園偶發事件中,幼兒教師應首先關注事件的起因和行為的對錯。參考答案:錯214.[Z]在幼兒園五大課程領域中,社會教育起著核心與靈魂的作用。()參考答案:正確215.[Z]在幼兒園五大課程領域中,語言教育起著核心與靈魂的作用。()參考答案:錯誤216.[Z]在幼兒園中,如果某幼兒偶爾對其他幼兒采取攻擊性行為且后果并不嚴重,那么教師可采取消極處理的方式,放手讓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參考答案:正確217.[Z]在運用角色扮演法時,教師通常應為兒童分配角色。()參考答案:錯誤218.[Z]在運用角色扮演法時,教師應該經常為兒童在活動中分配角色。()參考答案:錯誤219.[Z]在運用角色扮演法時,教師只可指導兒童活動,不應經常為兒童分配角色。()參考答案:正確220.[Z]在《指南》中,社會教育目標在其他領域目標中有明顯的滲透。()參考答案:正確221.[Z]正懲罰法和負懲罰法都是為了削弱某一種行為,或減少這種行為再次發生的可能性。參考答案:對222.[Z]正強化法的目的是增加期待行為發生的頻率,而負強化法的目的是減少期待行為發生的頻率。參考答案:錯223.[Z]直接學習是個體對刺激作出反應并受到強化而完成的學習過程。()參考答案:正確224.[《]《指南》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的要求比較側重于從的品德視角來提出。參考答案:錯225.[《]《指南》對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的要求比較側重于從品德視角來提出。()參考答案:錯誤226.[Z]自然后果法強調并澄清了限制,它通過行為的效果來傳達哪些言行是不能容忍的。參考答案:錯填空題(64)1.[A]埃里克森認為在__________________階段,當兒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對之不能理解時,他們的經驗會導致其產生羞愧感。這時教育者要盡可能恰當提供孩子做決定和選擇的機會,以促進兒童情感自主性的發展。參考答案:自主對羞愧2.[A]安斯沃斯等人把兒童依戀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兩大類型。參考答案:安全型與不安全型3.[B]班杜拉將觀察學習過程分為四個主要組分部分: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和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動機過程4.[C]參觀法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帶領學前兒童__________________某一綜合性的社會設施或機構,促使他們加深對這些設施和機構的了解。豐富他們的知識經驗,并使他們獲得某些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參考答案:觀察;社會技能5.[C]從素質內涵角度看:公民是具有公共事物知識、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參與技能的人。參考答案:公民美德;6.[C]從“學”的方面看,教育活動的評價主要涉及幼兒的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態度、互動程度、__________________幾個方面。參考答案:參與度;學習習慣7.[D]代幣療法可能使強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對__________________矯治時,采用代幣療法,能使管理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保證指導計劃的一致和有效。參考答案:群體行為問題;更實用、更方便8.[E]兒童的自我控制行為受各種因素影響,自我控制水平隨年齡而不斷提高,__________________在兒童自控行為中起著重要作用,兒童從接受外部言語指導及誘因逐漸發展到根據自身要求和內誘因來控制行為,從不自覺行為發展到自覺行為。參考答案:言語指導和行為訓練9.[F]方向性原則保證了教育目標制定的理想性與__________________,基礎性原則保證了目標制定的現實性與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價值性;合宜性10.[F]弗洛姆認為人的五大社會性心理需要是:__________________;超越的需要;尋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獻身的需要。參考答案:關聯的需要11.[F]弗洛伊德認為個體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也使后來的研究者更關注童年階段對人一生成長的價值,而不僅僅是把兒童期視作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階段。參考答案:童年早期經驗;“前成人”12.[F]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之一是他認為個體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說明了童年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使后來的研究者更為關注童年階段對人一生成長的價值,而不僅僅是把兒童期視作一個“前成人”的階段。參考答案:早期經驗13.[J]焦慮具有兩個關鍵特征:即強烈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負面情緒;恐懼成分14.[J]教師進行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要樹立__________與力量觀、________的目標觀、整合性的教育內容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方法觀。參考答案:人格陶冶;滲透性15.[J]教育目標的提出通常有知識、能力和__________________三個維度。參考答案:情感16.[K水平六]階柯段爾的伯道格德運發用展道理德論兩,難在法這的一研理究論,中提幼出兒了主三要處于__________________階段。參考答案:前習俗水平17.[P]皮亞杰研究發現兒童對游戲規則的理解主要經歷動作活動、__________________、早期的合作、編程等幾個階段。參考答案:自我中心18.[S]社會測量法是確定某一特定群體內人際關系及該團體內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種研究方法答案:人際關系相互作用模式19.[S]社會性行為問題的一般表現有:行為不足、__________________、不適當行為。參考答案:行為過度20.[S]社會性行為問題的一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不普遮方法控制的行為、不理會現實、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持久性的困難;幼兒生活中存在客觀困灘21.[S]社會學習的主要理論假設是:兒童社會行為的學習主要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動后果或通過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動及他們所引起的后果而進行學習的。參考答案:體驗自己;觀察別人22.[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會性區域活動的重要特征。參考答案:交往23.[_]__________________是維系積極的社會關系的重要社會動機因素,它作為幫助、撫慰、合作與分享等行為的動機基礎,能激發、促進親社會行為的發展。面且對攻擊性行為的產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參考答案:共情24.[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種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了解與把握新事物,善于調整自己,并與不同的人建立融治關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學習能力、__________________與人際交往能力等。參考答案:社會適應能力;情緒管理能力25.[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教師指導學前兒童就某些社會性問題、現象、事物相互啟發、交流意見的方法。參考答案:討論法26.[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如謙讓、幫助、合作、分享等行為。參考答案:親社會行為27.[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如謙讓、幫助、合作、分享等行為。而__________________則是指違法行為或為社會所不能接受的行為。在學前兒童中體現為如打人、罵人、破壞物品等。參考答案:親社會行為;反社會行為28.[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人依靠信息反饋進行自我評價和調節并以自己確定的獎勵來加強和維持自己行為的過程參考答案:自我強化29.[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組織學前兒童按照正確的社會行為要求反復進行練習,促使學前兒童掌握和鞏固某種社會行為技能的方法。參考答案:行為練習法30.[S]所謂觀察學習,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