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念奴嬌 過洞庭》課件 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念奴嬌 過洞庭》課件 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念奴嬌 過洞庭》課件 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念奴嬌 過洞庭》課件 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念奴嬌 過洞庭》課件 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解題《念奴嬌·過洞庭》

①念奴嬌:詞牌名。②過:經過,途徑。③洞庭:洞庭湖。1.知人論世,了解張孝祥及本詞的創作背景。2.品讀本詞,把握詞的意境,體會詞人情感。3.鑒賞本詞,理解物境與心境高度融合的藝術手法。學習目標作者簡介

張孝祥,南宋著名詞人。字安國,號于湖居士。安徽和縣人。張孝祥在南宋前期的詞壇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是南宋詞壇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廷試第一。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詞》。詞風豪放爽朗。公元1160年,張孝祥在知靜江府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的任上,遭讒蒙冤罷官。

張孝祥自小聰敏,讀書過目不忘,下筆頃刻數千言。剛十六歲,就考了鄉試第一名。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他參加會試,不巧的是,正與權相秦檜的孫子秦塤,同時應試。殿試后,考官本來迎合秦檜之意,定秦塤為狀元,張孝祥列第二。宋高宗親自閱卷,見秦塤所作策論,大多是秦檜之語,于是將張孝祥定為狀元(當年與他一同在榜單上的還有范成大、楊萬里等人),將秦塤定為第三名。

張孝祥在官場上是屬于主戰派,他在及第不久后,就在朝堂上為岳飛鳴冤,還拒絕了秦檜黨羽曹泳的提親。這些舉動當然是得罪了秦檜等人。秦檜挾嫌報復,誣陷張孝祥的父親張祁謀反,逮捕入獄。幸秦檜不久死去,張祁才得以出獄。張孝祥也得到朝廷任用,官至廣南西路安撫使、荊湖北路安撫使、顯謨閣直學士等。歷史背景乾道二年(1166),張孝祥又遭到毀謗而罷官,再次經歷了仕途的險惡。他七月由桂林北歸,一路泛湘江,過衡陽,登衡山祝融峰,自長沙經湘陰,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誘發了詞人的“勃然詩興”,使他揮筆寫下了這首詞。借洞庭夜月之景,抒發了作者的高潔忠貞和豪邁氣概。時年35歲。自學指導一(4分鐘)1、聽音頻,初步感知,劃分節奏。2、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詩文大意。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qióng)田/三萬頃,著我/扁(piān)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yì)/西江,細斟(zhēn)/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按照所標出的節拍誦讀。賞析上闕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qióng)田/三萬頃,著我/扁(piān)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浩瀚無邊,在這中秋將至的時節,更是沒有一點風勢。平靜清澈的湖面像白玉磨成的鏡子,像美玉鋪成的田地,有三萬頃那么寬闊,湖上只漂浮著我的一葉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這種美妙的體驗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賞析下闕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yì)/西江,細斟(zhēn)/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應思量在嶺外一年左右的官場生活中,月光本就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樣明潔。而如今我(雖)因年老而深感短發稀疏,衣襟單薄透著寒意,(但)我仍能平靜地泛舟在這廣闊浩淼的蒼溟之中。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天地萬象統統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地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地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自學指導二1、“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這三句交代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2、“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這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稱千古名句,請分析這幾句在表達效果上的妙處。4、“妙處難與君說”中“妙處”有怎樣的內涵?聯系上闋,簡要分析。

“洞庭青草”點出地點,照應題目《過洞庭》。“近中秋”點出時間,秋天天高氣爽。“更無一點風色”點明風平浪靜的環境氛圍。1、“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這三句交代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2、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這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三萬頃玉鑒:玉鏡瓊田:玉田湖水的明凈光潔比喻扁舟一葉湖面的廣闊無垠夸張對比

一大一小的對比,既寫出了洞庭的浩淼和開闊,也襯托出了詩人的豪邁氣概。

借景抒情,詞人巧妙地將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輝映下,波光粼粼、潔凈清朗的景色,與作者澄澈純凈的內心世界有機結合,同時“表里俱澄澈”與下闋的

“肝膽皆冰雪”呼應,雖遭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潔品德。3、“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稱千古名句,請分析這幾句在表達效果上的妙處。

①景象清疏淡遠、湖水澄靜寬廣;月色皎潔,水天相印。②作者泛舟湖上,內心澄澈,物我合一。4、“妙處難與君說”中“妙處”有怎樣的內涵?聯系上闋,簡要分析。

自學指導三(4分鐘)1、“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孤光自照”有什么含義?2、“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體現作者怎樣的品格?3、“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一句是如何表現豪邁氣概的?請簡要賞析。4、“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抒發了復雜的情感,試結合全篇加以分析。1、“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孤光自照”有什么含義?孤獨的月光正是作者的一種自喻。作者在嶺外一年的政治生涯中,他自信光明磊落,如月光自照,卻仍受到了他人誣陷,內心孤獨。“肝肺皆冰雪”與上闋的“表里俱澄澈”互為呼應,表明詩人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樣晶瑩,這也是詩人高潔人格的象征。蕭騷:這里指頭發稀疏。襟袖:這里指衣服單薄。短發蕭騷襟袖冷,承接上句,作者遭到誣陷,感受官場人情冷暖,不免有蕭條冷落之感。穩泛滄浪空闊,作者雖遭貶,變得蕭條冷落,但自己的心神無一絲動搖,仍沉穩地泛舟洞庭,更顯灑脫、豪邁,心胸開闊。2、“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體現作者怎樣的品格?3、“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一句是如何表現豪邁氣概的?請簡要賞析.

①選取“西江”“北斗”“萬象”等宏大的意象,凸顯豪放之氣。②運用奇特的想象,使詩歌氣魄宏大。詞人化身為萬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萬物為賓客,體現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4、“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抒發了復雜的情感,試結合全篇加以分析。

作者置身水天相連、表里澄澈的洞庭湖上,怡然自得,寵辱偕忘,不知今夕何夕,抒發了超然物外的愉悅之情;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更顯得慷慨激昂,大氣磅礴,在總攬天地、驅遣萬物中抒發了作者的豪邁進取的情志;但現實的嚴酷畢竟回避不了,“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表現了作者的失意,但失意不失志,因而仍顯沉穩,方寸不亂,“扣舷獨嘯”抒發了作者的憤激不平之意。自學指導四(4分鐘)1、結合詞作,簡要概括詞人表露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請結合全詞,簡要概括這首詞中詞人的形象特點。3、鑒賞詩歌的藝術手法。4、歸納文章的主旨。1、結合詞作,簡要概括詞人表露了怎樣的思想感情。①表露出對洞庭景色的喜愛;②表露出自己為官高潔卻被讒落職的怨憤;③表露出超然物外、不戀官場的曠達。2、簡要概括這首詞中詞人的形象特點。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無纖塵,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②胸坦蕩懷,忠肝義膽,如同晶瑩的冰雪;③境界高遠,氣魄豪邁,身處逆境而從容沉穩,身心與博大的宇宙融為一體。

詩人品性:景物特點:靜平靜

開闊心胸寬闊澄澈肝肺冰雪(外)(內)(天)(人)表里俱澄澈天人合一物境與心境高度融合的藝術手法。3、鑒賞詩歌的藝術手法這首中秋詞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時即景抒懷之作。開篇直說地點與時間,然后寫湖面、小舟、月亮、銀河。此時作者想起嶺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無所作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過由于自己堅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主旨歸納詩人品性:景物特點:靜平靜

開闊心胸寬闊澄澈肝肺冰雪(外)(內)(天)(人)表里俱澄澈天人合一物境與心境高度融合課堂小結念奴嬌過洞庭上闕

寫景

洞庭湖的澄澈

下闕

抒情

作者內心的澄澈知識整理上闕著重寫景,突出寫洞庭湖的澄澈。

下闕著重抒情,重點寫作者內心的澄澈。洞庭湖是澄澈的,詩人的內心也是澄澈的,塑造了光明磊落、胸懷坦蕩、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詩人形象。作者追求的正是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張詞和《赤壁賦》的以下內容都描寫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請結合相關內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異同。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蘇軾《赤壁賦》)(1)相同:二人均駕一葉扁舟在闊大的水面上暢游,有自由飄逸之感。張孝祥面對美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蘇軾面對“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美景有“凌萬頃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2)不同點:雖同處于貶謫后,但張詞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獨笑”表達了對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對小人的不屑;而蘇文用“馮虛御風”“羽化登仙”更多地表達了遺世獨立、超然物外的思想。當堂檢測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甲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乙念奴嬌·過洞庭問題1:甲乙兩首詩都寫到洞庭湖的恢弘之氣,詩人由此抒發的感情一樣嗎?請結合詩歌加以簡析。不一樣。甲詩作者由洞庭湖的壯闊恢宏,聯想到自身的病老之悲,進而抒發了對國家安危和時局動蕩的憂思,有著心系天下的胸懷。

乙詩通過“悠然”“妙處”抒發了詩人愉快的心情,而“肝肺皆冰雪”“穩泛”“獨嘯”等則彰顯了他磊落的襟懷,以及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