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古代名人秦始皇人物介紹介紹課件_第1頁
歷史古代名人秦始皇人物介紹介紹課件_第2頁
歷史古代名人秦始皇人物介紹介紹課件_第3頁
歷史古代名人秦始皇人物介紹介紹課件_第4頁
歷史古代名人秦始皇人物介紹介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秦始皇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秦朝的建立者,中國第一位稱皇帝的君主。古代歷史人物介紹PPT目錄人物生平治國舉措歷史成就相關資料古代歷史人物介紹PPT人物生平古代歷史人物介紹PPT第一部分01人物生平早年經歷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昭王次子安國君被任命為秦國太子,不受他重視的庶子子楚被派去趙國為質子。因秦趙兩國時有戰事發生,子楚在趙國備受欺辱,趙國大商賈呂不韋卻看中子楚的潛力,認為子楚“奇貨可居”,特意接近并幫助他,并將自己的姬妾趙姬送給他為妻。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趙姬在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生下一子,取名為政,也就是嬴政。01人物生平開疆拓土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軍滅楚后遠征東越,于該地設會稽郡。但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六國舊地對秦始皇依舊心存怨恨。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韓國貴族張良雇刺客刺殺秦始皇,卻只擊中了他巡游隊伍中的備用車輛,但秦始皇也因此受到驚嚇。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十二月,秦始皇在咸陽微服出訪時再次遇刺,滅掉刺客后,秦始皇關中地區進行了十二天的大規模搜查。01人物生平祈求長生天下初定后,秦始皇嬴政為得到東方六國學者們的支持,設置博士參事行政,他們之中有來自齊魯的學者,也有來自燕齊之地的方士。受方士影響,秦始皇篤信命數,相信有神仙居住在海上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島,且持有可“長生不老”的“不死之藥”,并任用盧生、韓終、徐福、侯生等為其尋仙求藥。為示虔誠,秦始皇自稱“真人”不再稱“朕”,并花費重金令徐巿等人入海尋找仙藥,但一直沒有結果。由于秦始皇曾規定若方術不能應驗便處死方士,徐巿便欺騙秦始皇,說自己是被大魚阻礙所以不能抵達仙山。秦始皇便令人入海捕殺大魚,并在之后又派徐巿帶領三千童男童女,乘樓船入海求仙山,但徐巿離開后沒有再回來。01人物生平病逝沙丘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又外出巡游,除了左丞相李斯外,他還帶上了想同去游玩的兒子胡亥。返回咸陽的途中,秦始皇來到瑯邪(今山東臨沂),見到海中仍有大魚,便令人射殺。不久,秦始皇病倒,病重后他寫信給公子扶蘇,讓他回咸陽為自己治喪;這封蓋上御印的信沒有直接交給使者傳遞,而是存放在宦官趙高處。同年七月,秦始皇病逝于沙丘平臺。治國舉措古代歷史人物介紹PPT第二部分02治國舉措重農抑商由于其統治者認為,國家需要從事農業之民來生產糧食和繳納稅賦,但百姓不管從事商業、手工藝業還是農業都可以糊口,且如果不抑制商業,從農之人就會減少,于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一直實施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而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更是將重農抑商在全國范圍內予以推行。02治國舉措移民通路為防六國原有貴族和士族生亂,秦始皇稱帝初年就下令“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南征百越、北驅匈奴后,秦始皇遷徙50余萬人口去東南地區居住,又遷徙數十萬人口到東北邊境處生活。學者王子今認為,經過大規模的移民,邊境人口構成發生變化,帶動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促進了文化融合,對社會秩序的治理以及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秦朝也由此加強了對邊境地區的控制。02治國舉措統一貨幣秦朝統一之前,貨幣和度量衡混亂。貨幣制度、計量用具、衡量單位各不相同,對統一國家的商品交換、國家賦稅征收、財政管理以及社會治理造成障礙。為此,秦始皇將秦制度量衡作為標準在全國推廣,并立法杜絕私造度量衡器。隨后他又下令廢除六國舊錢幣,規定此后由國家統一鑄造錢幣,在全國范圍內使用黃金和銅錢兩種貨幣,并規定了新舊錢幣的兌換率。而新貨幣中,以黃金為上幣,銅錢(半兩錢)為下幣。貨幣和度量衡統一之后,會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的貨幣以及度量衡的混亂,從而鞏固封建國家的統一,客觀上有利于經濟發展和全國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并促進商品經濟發展。02治國舉措統一思想秦始皇統一全國后,運用國家政權之力,強制推行思想上的統一,根據李斯提議禁除一切不同于秦朝“法教”的學說和思想,不允許人們對國家政策和法令進行批評議論,以達到沒有任何“巷議”和“心非”的高度的思想統一。人物故事古代歷史人物介紹PPT第三部分03人物故事伐樹赭山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外出巡游時,在湘山祠遇到大風,以至于不能渡河。當得知此地祭拜的是湘君時,認為此時起風是湘君在故意與自己作對,便派人砍光了山上的樹,由于山土原來是赭紅色,山也因此變成了紅色。但關于此,秦代簡牘則記載說秦始皇在巡游湘山時,感覺它“樹木野美”,下令不準砍伐。03人物故事五大夫松封禪泰山之后,秦始皇在前往梁父山封禪的途中忽遇暴雨,恰好路旁有棵樹,秦始皇便在樹下躲避,事后,他認為那棵樹有功,封它為“五大夫”。后漢時應劭在《漢官儀》中將那棵樹認定為松樹,后來以訛傳訛,認為“五大夫松”是五棵松樹。03人物故事圖窮匕見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滅掉韓國和趙國后,燕國太子丹心生憂慮,催促門客的荊軻讓他按照此前謀劃去刺殺當時還只是秦王的嬴政,于是荊軻假以向秦國獻地的名義前往咸陽。為了迷惑秦國,他特意帶上之前逃往燕國的秦叛將樊於期的首級以及燕國督亢(今河北涿縣東南)的地圖,又將淬了毒藥的匕首藏進地圖中。而燕太子丹則另派了勇士秦舞陽做他的助手。到了咸陽宮前,捧地圖匣子的秦舞陽心生驚慌引起秦國大臣猜疑,荊軻為之遮掩過后只能捧著地圖孤身進殿。在向嬴政一點點介紹地圖的同時,卷在地圖后面的匕首終于露出來,荊軻揮刀斬向嬴政,但刺殺沒有成功,荊軻死后也被肢解示眾。03人物故事封禪泰山封禪泰山是指古代帝王在泰山上和山腳下設祭,以向天地“申報”自己的功德。這個儀式很早就有,但秦始皇即位前封禪儀式早已失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兩年后,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重議封禪典禮儀式,由于儒生們意見不一致,秦始皇便用秦國舊制封禪泰山,并刻石碑為自己頌德。相關資料古代歷史人物介紹PPT第四部分04相關資料秦陵兵馬俑在秦始皇陵園中“回”字形城的東北側,隨葬了象征戍衛兵的兵馬俑。現今已出土了三座兵馬俑坑,其中規模較大的一號坑中,有6000個面向東方的兵馬俑,有弓弩手、步兵、車兵、騎兵等,三座兵馬俑坑,共有俑7000余件,它們均采用模塑結合的方式塑造而成,又加以彩繪元素,身高1.8以上,表情各異,根據不同身份穿戴不同戰服攜帶不同武器,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地下軍陣。1974年,秦兵馬俑坑被發現后,被時任法國總統的雅克·希拉克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04相關資料青銅劍1975年時,在秦嶺兵馬俑一號坑出土了一柄青銅劍。其劍長89厘米,徑長16.7厘米,劍身寬2-3.6厘米,這種窄且長的劍,在戰場上有利于殺敵。且其出土時表面光潔無銹,依舊鋒利堅韌,能一次性劃透十幾張紙。經測定其銅、錫比例3:1,硬度為HRC22-24度,大約相當于中碳鋼調質后的硬度,且其表面有一層致密的含鉻化合物的氧化層,這種防銹技術在1935年和1950年時才分別被德國和美國掌握04相關資料封土爭議據《漢書》載,秦始皇陵墓封土“五十余丈”(約合115米),但據學者段清波在《秦始皇帝陵園考古研究》一書中記載,現代考古數據顯示,秦始皇陵封土有35.5米、43米、45.72米、46米、52.555.05米、71米、73米、76米、77米、86米等多種說法,但均與“五十余丈”相差甚遠。劉占成等人認為文獻中“陵高五十丈”的記載有誤,應為“十五丈”,即應約35米。武麗娜也贊同這一觀點,認為若選擇合理的測點并排除水土流失的影響,封土的高度就是十五丈。學者段清波則認為《漢書》中記載的“五十余丈”很可能是陵墓封土的設計高度。但或因受秦末農民起義的影響,秦始皇陵并未最后完工,造成現存封土高度與記載不符合。04相關資料千人千面就已面世的近萬個秦俑來看,它們近乎人人都有一張自然和生動的臉,對此,沈允慶認為這是中國古代寫實藝術的體現。《秦俑“千人千面”之謎》一文認為,這種雕塑技巧已經大大超越了一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