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 導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1頁
第5課 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 導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2頁
第5課 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 導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3頁
第5課 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 導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知識導航(一)機器大生產與工廠制度1.組織形式變化:分散的手工工場→集中的手工工場→工廠。2.變化條件:工業革命,實行機器大生產。3.勞作方式變革生產模式大規模集中生產,采用生產⑤形式勞作方式工人采用倒班制,各生產環節協同勞作管理方式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強化工人的紀律意識。各個環節由工廠統一集中管理4.意義:工廠制度帶來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的巨變,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19世紀中后期,清朝洋務派和民族資本家引進西方的工廠制度,進行機器大生產。(二)工業革命后生活方式的變化1.積極影響(1)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2)交通運輸業的進步,促進了城際、國際的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大大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3)工業革命也促進了鄉村的改變。西方⑥機械化日益普及,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4)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更為增強。(5)初等教育不斷推廣,人們的文化素質逐漸提升。(6)19世紀,歐洲社會主義運動風起云涌,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7)自20世紀初清政府推行“⑦”以來,中國出現了大量小學堂和中學堂,這對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2.消極影響(1)生活環境:工人勞動時間過長,工作與生活環境惡劣。(2)身心健康:傳染病與職業病嚴重危害產業工人的健康。知識拓展1.工廠與工場工廠是直接進行工業生產活動的單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車間,其特點是使用機器進行大規模生產。工場是手工業者集合在一起生產的場所,其特點是借助簡單工具進行手工生產。二者都是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性質的生產形式,都屬于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范疇。2.自由主義思潮1776年,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發表了《國富論》一書,要求進一步解除封建束縛,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資產階級積極展開了自由主義改革運動,自由資本主義發展起來。3.三次科技進步對中國的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政治鴉片戰爭后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戊戌維新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亥革命抗美援朝鞏固了新政權;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經濟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誕生、卷入世界市場實業救國思潮、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三大改造、工業化建設、改革開放科技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馮如制成飛機、侯氏制堿法原子彈、氫彈、“東方紅1號”衛星、雜交水稻、“嫦娥1號”、“蛟龍號”達標檢測1.19世紀以來,英國普遍注重食物的營養,馬鈴薯的消費減少,一些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蔬菜消費增加,香蕉在城市窮人家庭中得到普及;咖啡和茶的消費量也增加了。這些現象反映了當時()A.世界各地聯系更加密切 B.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C.社會貧富差距不斷縮小 D.工業革命提升了社會消費能力2.據統計,19世紀30~40年代,英國造船業在與美國的競爭中落伍了,英國貿易的3/4被美國的船只承載……1880~1913年,英國鋼產量從130萬噸增加到770萬噸,而同期美國的鋼產量卻由100萬噸攀升到3100萬噸,德國從70萬噸增加到1890萬噸。這反映出()A.英國的優勢地位在逐步喪失 B.英國新興行業發展緩慢C.美國綜合實力已經超過英國 D.英德之間矛盾日益尖銳3.1833年英國議會立法規定,9~13歲的童工每周勞動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14~18歲的青少年每周勞動時間不得超過69小時,并且每天要抽出至少2小時讓童工接受教育。這說明當時英國()A.采取了干預經濟的措施 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確立C.工人民主權利得到保障 D.自由主義退出歷史舞臺4.據1844年英國官方統計,當時全英死亡率約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如新興城市曼徹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區則是1:30.75。這種現象()A.根源于當時的英國政治體制 B.與英國長期黑奴貿易有關C.有力推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是盲目城市化導致的惡果5.17世紀中期以后,英國糧食產量獲得較大增長,成為糧食凈出口國。但到了19世紀,英國卻逐漸從糧食出口國轉化為糧食進口國。到19世紀中期.進口糧食占了消費的六分之一以上。這反映了英國()A.對外貿易出現逆差 B.技術革新未延伸到農業領域C.經濟的脆弱性顯現 D.工業革命引發經濟結構變化6.美國歷史學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寫道:“……有時這種控制是通過舊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為經常的是通過貿易、投資和商業活動,使列強從殖民地獲利,在不直接進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響殖民地的事務。”西方國家普遍采用上述方式加強對世界的控制是在()A.早期的殖民擴張 B.第二次工業革命后C.工業革命完成后 D.第三次科技革命后7.19世紀,很多英國舊的經濟法規已經不再適應英國發展的需要。例如曾經保護過本國航運業的《航海條例》,在此時會導致壟斷英國航運業的大商人、大船主任意提高進口原料的價格,牟取暴利。上述現象表明,當時的英國()A.需要強化政府在經濟領域的干預力度B.面臨著生產方式變革所帶來的新挑戰C.早期殖民擴張的進程受到了嚴重阻礙D.國內的階級矛盾逐步趨向于不可調和8.1696年,英國開始征收窗口稅。由于窗口稅的存在,人們習慣于封死自己的窗戶,將窗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