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36分)1.下列可以看成一個生物群落的是(
)。
A.靈湖里所有的魚
B.靈湖里所有的生物
C.一片農田2.根據資料回答問題。
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里牧草豐茂,牛羊成群。可是,歷史上由于這里野狼成群,對牧業的發展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為了保護人畜安全,當地牧民曾經組織過大規模的獵捕野狼活動,使野狼的數量銳減,剩下為數不多的野狼統統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野狼不見了,畜牧業空前發展,在牛羊種群不斷增加的同時,野兔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野兔和牛羊爭食牧草,草原難以承載,導致草場急劇退化,草原面臨沙化的危險。讀了這個小資料,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3.奇奇到參觀區,宣傳板上介紹了蚯蚓可以幫忙松土,它適宜生活在()。
A.干燥的土壤里
B.潮濕的沙堆里C.草堆下的濕土壤里
D.潮濕的草堆上4.下圖為草原生態系統,小蘭同學依據此生態系統,書寫了三條食物鏈,正確的是(
)
A.鷹→草→鼠→蛇
B.草→鼠→蛇→鷹
C.鼠→草→蛇5.蚯蚓又叫“地龍”,它喜歡生活在(
)的土壤里。A.干燥、明亮
B.黑暗、潮濕
C.干燥、明亮6.如果在實驗中觀察到(
)現象,能說明綠豆種子發芽與水無關。
A.水浸泡過的綠豆種子大多數發芽了,沒被浸泡過的種子沒有發芽B.不管是否被水浸泡過,溫暖地方的綠豆種子絕大多數發芽了C.水浸泡過的綠豆種子沒有發芽,沒被水浸泡過的種子絕大多數發芽了7.在研究晝夜交替現象時,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不能對研究對象直接進行實驗,我們可以采用()的方式開展研究。
A.對比實驗
B.模擬實驗
C.控制變量8.在飲料瓶、小魚、水草、沙和水構成的生態瓶中,如果水量減少到1/4,容易觀察的現象有(
)A.小魚伏在沙層附近不動B.小魚浮到水面附近的次數變多C.水草死去并腐爛9.食物鏈的理論是美國生態學家林德曼在1942年首先提出的。他曾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飛來落在鮮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后劃過一道綠色刀影,轉眼之間,蝴蝶已在螳螂的綠色大刀下奄奄一息。螳螂正要品嘗美餐,蛤蟆出其不意地吐射長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蛤蟆還沒來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長蛇猛地一竄,準確無誤地一口咬住蛤蟆。正在這時,盤旋在天空中的鷹一個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緊緊攫住蛇。在大自然里,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場面。
(1)寫出林德曼例子中的食物鏈:
→
→
→
→
→
(2)這條食物鏈中的生產者是
。(3)這條食物鏈中的消費者是
。10.種子萌發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
A.光照、溫度、水、空氣、土壤B.光照、溫度、水、空氣C.適宜的溫度、水、空氣二.填空題(共10題,共30分)1.稻田中有蝗蟲、青蛙、蛇等,其食物鏈為:2.科學專題探究的第一步是(
),然后根據經驗(
)。3.假設提出之后,有必要進行合理(
)。4.自然界中的各種(
)和(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做(
)。
5.直接或間接消費別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6.生物都有自己特有的防御辦法,我知道的辦法有(
)、擬態、(
)、蜇刺、噴射毒液等。7.由多條食物鏈組成的生物之間的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
)。8.下列關于動物生殖的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的動物都能繁殖下一代B.所有的動物繁殖下一代都需要靠“父親”和“母親”的共同參與C.所有的動物繁殖下一代時都是由雌性懷孕生產9.對探究的問題事先作出假設,這樣做會使探究(
)更加明確,(
)更加清晰。
10.蚯蚓適宜生活在(
)的環境中。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做種子發芽實驗只需一粒種子即可。()2.觀察瓶子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時間,每次實驗裝的水要一樣多()3.只要沒有自然災害,就不會有動植物滅絕。()4.“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話中,包含了一條完整的食物鏈。()5.為了準確評價我們制作的太陽能熱水器的效能,我們應該把它們同時放到陽光下,并裝同樣溫度同樣多的水,然后作比較。()6.食物鏈通常是從植物開始的。()7.小海馬是在爸爸的孕育袋中孕育而成的。()8.浸泡種子的水溫度越高越好。()9.非生物沒有生命,所以在生態系統中不起任何作用。()10.植物能夠制造氧氣,因此生態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1.五.簡答題(共5題,共24分)1.種子發芽與水有關嗎?寫出你的實驗方案。2.小林為了探究“種子發芽是否一定需要光照”,他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把兩組相同的種子,一組種子放在陽光下,加適量的水;另一組種子放在黑紙盒里,不加水。你認為他的實驗設計科學、嚴謹嗎?如果不嚴謹,需要怎樣改進?3.你制作的生態瓶中有哪些動物和植物?減少生態瓶里的水,它們發生了什么變化?4.為什么動物爸爸似乎都比動物媽媽更“漂亮”?
5.閱讀資料,完成分析。“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危害在泥沙”。作為世界上輸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每年向下游的輸沙量達16億噸。由于該區氣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蝕性差,加之長期以來亂墾濫伐等人為的破壞,是導致黃土高原成為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地區的重要原因。而1500多年前的黃河中游也曾“臨廣澤而帶清流”,森林茂密,群羊塞道,動物種類繁多。正是人類掠奪性的開發掠去了植被,帶來了風沙,使水土流失把黃土高原刻畫得滿目瘡痍,大量的動物死亡或遷移。(1)以上資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其中的一個環節受到破壞,生態系統就失去了
;黃河流域
這個環節最先受到破壞。(2)“九曲黃河萬里沙”的原因是
。(3)如果我們請你當個小小科學家,你會采用什么方法來治理這種現狀?(至少寫三點)六.綜合題(共3題,共14分)1.在田野里生活著“小草、蝗蟲、麻雀、鷹”等動植物,請根據它們的食物關系寫出一條食物鏈。2.將生物和土壤之間的關系用直線連接起來。3.五十年代,由于麻雀吃稻谷,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后的幾年里,卻出現了嚴重的蝗蟲災害,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后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一系列慘痛的后果。(1)請寫出上面短文中的一條食物鏈。(2)請你解釋,為什么麻雀被消滅了,反而造成農田絕收的后果。(3)如果你是科學家,接下來應該呼吁大家怎么做呢?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2.不隨便濫殺野生動物,拒食野生動物;保護珍稀動植物;不亂砍濫伐森林,愛護花草樹木,積極植樹造林,綠化環境;不亂扔垃圾;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等。3.C4.B5.B6.B7.A8.B9.(1)花;蝴蝶;螳螂;蛤蟆;長蛇;鷹(2)花(3)蝴蝶、螳螂、蛤蟆、長蛇、鷹10.C二.填空題1.水稻→蝗蟲→青蛙→蛇2.提出任務;作出假設3.檢測4.生物;非生物;生態系統5.消費者6.擬聲;硬殼7.食物網8.A9.方向;目標10.陰暗潮濕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探究種子發芽是否需要水:將兩組種子種下,,一組加水,一組不加水,一段時間之后,觀察兩組種子發芽的情況。2.嚴謹。兩組應該加相同量的水
3.生態瓶中應該有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而且各種生物的比例應該適合。消費者的個體不宜太大。水的量也不應太多,一般要留出大約1/3的空間。如果水量太少,會造成生物的死亡。
4.雌性動物和雄性動物一般在長相、毛色、大小上有所區別,雄性動物更漂亮,更威武。它們的“漂亮”主要能向雌性動物求偶獲得更多成功。它們的“威武”更能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