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2024年《過故人莊》教學設計《過故人莊》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借助朗讀、想象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優美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過學習這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
二、重點難點:
1、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步驟:
(一)揭題解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中有很多表現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你能不能背誦一句這樣的詩句?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朋友之間真摯友情的古詩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板書)
3、說說對作者的了解,教師補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園派詩人代表之一,與王維齊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開元年間,當時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政治清明。詩人一生沒有作過官,基本上過著隱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閉門苦讀,四十歲時,來到長安,渴望出仕,但長安之行,求官失敗,除贏得詩壇盛名之外,失意而歸。其詩風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過故人莊”是什么意思?明確:過:拜訪,故人:老朋友。到村莊拜訪老朋友。這首詩是他隱居在鹿門山時,被一位朋友邀請到家中作客時,寫了這首詩。
(二)朗讀全詩
1、詩歌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是朗讀。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習讀詩,要求讀準字音,通通詩句,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學生練讀。
3、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教師指導朗讀:讀文言詩詞,重要的是吟讀。吟讀,是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照自己的體會來讀。要讀得比較慢,有時候有拖音。
4、聽錄音。
5、學生大聲自由吟讀《過故人莊》。
6、齊吟全詩。
教師隨機點撥讀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讀慢一點,讀得意味深長。
(三)譯讀全詩
師導:讀得好,朗讀就進行到這里。下面進行譯讀。(板書:譯讀)大家不要以為“譯”很容易,老師給你們出個難題,什么叫譯讀呢?以詩譯詩,譯出來的現代文也要有點韻腳,也要像一首詩。下面請同學們做一下“預備動作”,將這首詩的注釋好好讀一下,然后根據注釋口頭翻譯課文。
1、教師示范,學生注意對“押韻”的處理:“故人具雞黍。”老朋友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邀我至田家。”邀請我來到秀美的田家。
2、學生們各自進行譯讀活動。
建議:翻譯的時候,將“家”、“斜”、“麻”、“花”用來押韻,但不一定用這幾個字,“家”、“花”可以用,中間“斜”和“麻”怎樣翻譯押韻,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譯,想一想,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以詩譯詩了。
3、教師吟讀一句,學生譯讀一句。
明確:綠樹村邊合村外綠樹環繞。
青山郭外斜村外遠處有青青的山崖。
開軒面場圃打開窗戶面對場圃和萊園。
把酒話桑麻邊喝酒邊談論著莊稼。
待到重陽日等到重陽節的那一天。
還來就菊花再來賞菊和喝酒吧。
(四)背讀全詩
師導:以詩譯詩可以培養同學們的情味。好,下面一個學習環節是背讀。(板書:背讀),背呢,也不能讓你們輕易過關,先提一個問題。這首律詩每一聯都寫什么?同學們想一想,商量一下。
1、學生商量、討論,準備回答。
2、交流:
首聯寫作客原因,頷聯寫旅途見聞,頸聯寫到農家作客,尾聯寫作客的留戀。本詩著力描寫了農家生活的樸實與故人的熱情,表達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朋友情誼的重視。
3、根據這種思路,背誦這首詩。
4、學生齊聲背讀。
(五)說讀全詩
師導:下面我們要進行說讀。(板書:說讀)說讀是對詩人說話,就是把詩意擴展開來,在原詩句的基礎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寫的內容,然后對詩人說。比如:“故人具雞柔,邀我至田家。”詩人啊,老朋友準備了飯菜,還冒著熱氣,邀請你到山水如畫的田園鄉間作客。這就要有豐富的想像。
1、同學們分小組說讀《過故人莊》,每一個小組就只說讀一聯。
2、每小組分別選派一名代表說讀。教師吟讀,學生代表說讀。
參考: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詩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綠樹把村子圍了一個圈,小鳥展開翅膀在藍天中飛翔,亮著自己清脆的喉嚨,歡快地歌唱著,一只大公雞在悠閑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著。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詩人啊,你輕輕地打開窗戶,一縷暖和的陽光照.在窗子上,空曠的打谷場上,不時走過大公雞,菜園里蝴蝶在飛翔,花兒把菜園子裝扮得那么美麗,你手里拿著酒杯,在和朋友暢談今年的好收成。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詩人啊,喝著談著,談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詩人說了一句,到九九重陽那一天,我再來喝菊花酒吧。這話說得好直率,猶如兒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說了一句,到重陽節這一天,再邀你來喝酒賞菊吧。這話說得好真誠,細心而熱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時籬菊已開,又別有一番悅目的情趣了。
3、師總:對詩人說話特別有趣,可以讓我們神思飛越。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這一節課實際上是一節學法課。老師給它取了個名字:一詩四讀。(板書:一詩四讀)以后你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讀古詩。這是文言詩詞的一種學法。
(七)作業
孟浩然的這首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你根據對這首詩的理解畫一幅畫,或用第一人稱寫一篇優美散文。
《過故人莊》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過故人莊》、《游山西村》系語文版八(上)第25課詩詞五首之二首,詩人以平實的語言、清新的筆調描寫了農村田園的美麗景色,表現了主客間質樸、純真、濃厚的感情。兩首詩在內容和寫法上同中有異,因此進行比較閱讀,既為教法,又是學法指導,以實現創造性的理解領悟。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自學能力和遷移運用能力,因此本節課教學將遵循“由扶到放”“比較鑒賞”“適度拓展”的原則設計教學過程,努力發掘體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教學點,把教師從單純的詩文串講中解放出來,引導他們自己在韻味飄香的詩宮去吟詠咀嚼,互相合作,探究古典詩歌的香醇與芳美,激發學生的有效思維,一句話: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找飯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誦讀古詩,并體味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關鍵字、詞、句,體味詩歌意境。
3、初步學習鑒賞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品味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學習如何對比鑒賞詩歌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看注釋、借助工具書,收集有關作者的信息;通讀古詩,初步了解詩意。
2、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內容提要
(教學環節)時間教學流程所需資源解說
學生學習事項
——學生用什么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去完成學習事項(問題、任務、活動、作業)教師調控
——需要教師做什么以支持學生學習
環節一:
交流設疑,揭示課題21、回顧出門做客的經歷吧?交流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門做客的情形。
2、穿越歷史的長空,走進唐宋時代,去看看留在那些著名的詩人心中的又是什么情形呢?(學生傾聽,回顧)
(聽+想+說)1、用問答式導入
板書課題多媒體課件直接切入到學生的生活經驗,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引出新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充滿認知期待。
環節二:
揭示教學目標1學生朗讀學習目標出示教學目標
環節三;
檢查預習效果31、解題及作者簡介(交流預習中所收集到的有關孟浩然和陸游的信息)
2、試讀全詩
(說+讀)1、解題及作者簡介。
2、根據學生試讀適時點評、糾正。培養學生預習,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環節四:以《過故人莊》為例,領悟學法
(一)指導誦讀,感受詩歌的形式美31、按詩歌朗讀節奏劃分方法劃分古詩節奏。
2、按節奏朗讀古詩。(個別讀、范讀、齊讀)
(做+讀)1、指導劃分詩歌節奏
2、聽學生朗讀,評價、指導詩歌教學重在讀,在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在讀中明詩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二)整體感知,感受詩歌的結構美51、自由朗讀詩歌,思考:
(1)詩歌的思路怎樣?
(2)詩歌的大意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讀+想+說)提問并板書詩歌思路
(三)品味剖析,領悟詩歌的.意境美121、品析名句:
(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描繪了怎樣的景致?你認為哪些詞用得好?為什么?
(2)“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2、再現意境。
聽老師朗讀,閉目聯想和想象美好的田園畫面:透過詩,你仿佛看見(聽見、聞到、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之間交流。
3、品味詩歌所蘊含的情感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從哪里看出來的?
4、齊讀全詩
(聽+想+說+讀)1、引導品味詩歌名句,小結點評。
2、傾聽學生發言、點撥、評判。
3、板書主旨引導學生品味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和所創造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身歷其境,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健康情感。
(四)指導背誦21、根據思路背誦全詩
2、背誦全詩(指名背誦、齊背)
(讀)傾聽、點評熟讀成誦,在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環節五:
遷移運用,體會詩歌的鑒賞美101、引導小結《過故人莊》學法。
2、用學習《過故人莊》的方法自學《游山西村》,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3、小組合作學習。
4、交流學習情況。
(1)比較相同,體會詩情。
預設:
○1體裁相同,都是律詩。
○2題材相同,都是寫到農村朋友家做客,都是訪友詩;都描寫農村風光,都是田園詩。
○3兩詩思路相同。
○4主人都很熱情。
○5都想再到朋友家做客。
○6寫法相同,都是先敘事寫景,后抒情。
(2)比較不同,感悟詩理。
預設:
○1《過故人莊》語言樸實,讀起來明白易懂。
○2《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寫景,又敘事,還帶著哲理味。
○3《過故人莊》抒情比較直白,《游山西村》抒情則比較含蓄。
(做+說)1、指導比較方法
2、巡視學生參與情況。
3、引導、點撥、評判、板書要點。
“由扶到放”,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習慣,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探究,達到對詩歌創造性的理解與領悟,培養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力與鑒賞力。
環節六:
課堂小結21、齊背兩首古詩。
2、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3、聽老師小結
(讀+說+聽)1、傾聽、評價
2、小結讓學生在誦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在小結中享受到收獲的喜悅。
環節七:
課后作業1、默寫兩首詩
2、孟浩然和陸游的這兩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你根據對詩的理解選擇一首詩畫一幅畫,或用第一人稱寫一篇優美的散文。
(做)課后檢查拓展學生學習古詩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
《過故人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2、借助朗讀,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優美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過誦讀這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4、初步掌握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培養鑒賞古詩的能力。
重點難點:
1、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學生說一說,有哪些詩歌表現了朋友之間的友誼深厚的。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入課題。再背有關朋友情深的.詩歌。
二、初讀。
1、請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古詩。
出示自學要求,請學生朗讀,明確要求。
2、學生自學,師巡視。
三、看看畫面。
[輕音樂作為背景,出示畫面:茂密的樹林把整個村莊圍繞,給人以靜謐的感覺,隱隱約約的斜山在遠處蜿蜒起伏]
1、欣賞圖片
2、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再說說自己的感受。重點讓學生描述出農家生活環境的安謐悠閑。
四、朗讀全詩。
1、詩歌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本詩歌平淡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國畫,淺顯易懂,但是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學之前首先要讀通詩歌,讀熟詩歌。
2、學生練讀。
3、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教師指導朗讀:讀文言詩詞,重要的是吟讀。吟讀,是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照自己的體會來讀。要讀得比較慢,有時候有拖音。
4、聽錄音。
5、學生大聲自由吟讀《過故人莊》。
6、齊吟全詩。
五、學詩。
1、交流(回到老師的界面)
(1)讀了此詩,你知道它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請,來到鄉村做客的事。)
(2)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詩人與老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3)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2、交流:點擊邀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讀詩句,理解字詞
故人老朋友
具雞黍準備豐盛的飯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請,看到這一桌豐盛的飯菜,詩人心情怎樣?(開心、高興)
(3)指導讀好這句詩句。
3、交流:點擊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1)指名讀。
(2)把你的體會說說。(打開窗子,面對谷場和菜園,舉起酒杯暢飲美酒,閑談農事。只有老朋友之間才會談家常事。)
(3)隨機理解桑麻
(4)看著插圖,發揮你的想象,完成說一說想象詩人和老朋友會聊一些什么?)
(5)學生自己完成。
(6)交流
(真是太感謝你為我準備了這么豐富的菜肴,下次歡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們這兒真美,真想一直住在這兒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樣?還好,有可能是個大豐收。)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幾句詢問農事中,就在這悠然地舉杯飲酒,閑談農事中。
(7)齊讀話句
4、交流:點擊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指名讀
(2)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將分別了,孟浩然會和友人說寫什么?和旁邊的同學說說。
(4)交流。
5、是啊,秀美如畫的景致,閑適恬靜的農家生活讓詩人向往,真摯深厚的友情讓詩人依戀。
六、想象意境。
即興表演
指導表演:
注意老朋友之間談話的內容是有關農事,神態自然大方,語言淳樸自然,氣氛融洽和諧,朋友依依惜別的情景。
注意人物的神態語言和動作,揣摩人物的心理。
準備表演:
組織語言,醞釀情感。
即興表演:
及時評價:
七、拓展。
1、孟浩然的這首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你根據對這首詩的理解畫一幅畫,或用第一人稱寫一篇優美散文
2、自學一首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
《過故人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掌握作者及背景,了解詩意并背誦全詩。
2、結合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詩歌;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語境導入
田園詩,就像一顆顆大大小小的星星,匯集在唐詩的燦爛星河里,熠熠生輝。今天我們一同走近盛唐田園詩人孟浩然,走進他的代表作《過故人莊》(板書課題)
二、解題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人。早年隱居鹿門山,后漫游吳越。年近四十應試不第,失意而歸,后從事小官,三年后患病卒。其詩風格詩淡自然,盛唐著名田園詩人之一,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有《孟浩然集》。這首詩寫作者受朋友五邀,到鄉村做客的事,表現了朋友間親切的感情。
三、誦讀
①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奏及韻律,學生輕聲朗讀
②指名學生朗讀(或集體朗讀)
四、研習詩歌內容
1、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詩歌內容。
明確:老朋友準備的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農家去做客。小村掩映在綠色之中,青山橫臥在村外。推開小窗,面對打谷場和菜圃,端起酒杯,談起桑麻農事。酒足飯飽,臨行時,主動提出重陽節時還要來賞菊花、喝酒。
①首聯:起,交代過故人莊的原因。應邀做客。向:飯菜豐盛嗎?詩人的心情怎樣?用“雞黍”,并一請就到,說明方賓關系怎樣。
明確:飯菜豐盛,詩人心情愉快高興。說明主賓之間感情融洽,友誼極深。
②頷聯:承,承接上文,寫田莊風光。風景美嗎?美在哪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解:美,美在詩新,談遠,幽靜,色調豐富,對仗手法。
③頸聯:轉,由寫景轉入寫人事。相聚飲酒的情形,把灑閑話,氣氛融洽,深情厚意就在悠然地舉杯飲酒,閑談農事中,田園生活恬靜而閑適、和協而幸福。
④尾聯:合,收攏全詩。“就”暗含欣賞之意,再來做客,詩人分別時是什么感情?
明確:依依不舍
2、學生合作探究: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真摯的友情讓詩人依戀,農家的生活讓他向往,還有優美的田園風光,淳樸的民風也讓他想再來,從而表現了朋友們真摯的友情。
五、學生自由誦讀并背誦全詩
六、小結
這首詩看似平淡,平平地敘述,省凈的語言,但讀完之后,卻仿佛是一曲清幽淡雅的田園交響曲,令人向往,令人陶醉,令人回味不已。
七、布置作業
改寫成現代散文
板書設計
孟浩然
過首聯:應邀做客
故頷聯:田園風光真摯友情
人頸聯:歡飲閑話向往田園
莊尾聯:依依惜別
《過故人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朗讀、背誦古詩《過故人莊》。
2、引導學生感受詩人與朋友相聚時的濃濃情誼,培養學生珍惜朋友之間情誼的美好情感。
3、在整體感悟全詩的基礎上,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片斷練習。
4、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學會與人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檢查《古詩兩首》之一《贈汪倫》的掌握、背誦情況。
2板書課題:過故人莊指導學生寫好“過”、“莊”兩字。齊讀課題。
二、讀一讀
1、出示古詩《過故人莊》。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自由練習讀。讀準“黍shǔ”、“圃pǔ”等字音。3指名讀,齊讀。(達到熟練為止)
三、悟一悟
(過渡:同學們,德國大思想家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好像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同樣,我們也可以說讀一首好詩,就好像在與詩人進行心靈的交流。認真地讀一讀這首古詩,仔細地看一看這幅插圖,用心地聽一聽,你會聽到大詩人孟浩然正在對我們深情地訴說呢。)
1、學生自由進行整體感悟,教師參與到學生中去。組織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
2、組織學生大組交流。
(預設:詩人在說:“老朋友真是熱情好客!”這從“具雞黍”、“邀我”可以體會出來;詩人在說:“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這從“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可以體會出來;詩人在說:“我們相處得可真愉快!”這從“把酒”、“話桑麻”等詞可以體會出來;詩人在說:“我很喜歡這里!”這從“待到”、“還來”等詞可以體會出來……)
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如“具雞黍”、“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等。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感受詩人與朋友相聚時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朋友之間情誼
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
(過渡:同學們聽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詩人孟浩然聽了你們的這番話,一定會視你們為知己。那你們能將你們所感受到的,通過讀表達出來嗎?)1、學生齊讀。
(過渡:同學們,你們將詩人的感受讀了出來,這很好。可是要想讀好古詩還要注意抑揚頓挫。我們來聽聽朗讀專家是怎么讀的?)
2、教師放課文錄音。學生根據錄音,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不錯,那你們能將這首詩記下來嗎?)練習背誦,指名背,齊背。
五、寫一寫
(過渡:同學們,你們真不愧是大詩人孟浩然的知己,這么快就將好朋友們的詩記了下來。那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大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你們能通過你們的筆把它寫下來嗎?學生:能。好,我將全班分為四個大組,第一組的同學寫第一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組依次類推,請你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詩句所描繪的情景盡可能具體地寫下來。)
1、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會,結合插圖練習寫片斷,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2、每個組選一名學生讀自己所寫的片斷。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將詩句中的重點詞寫好。比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具”,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將老朋友一家為招待詩人,忙得熱火朝天,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的情景寫具體、寫生動。
3、引導學生感悟到:如果把四個人所寫的內容連起來,就成了一篇改寫成記敘文的《過故人莊》。
六、練一練
1、回家后,將這首詩背給家長聽。
2、課后,四個小組中的同學四四一組自由結合,共同修改所寫的內容,然后連成一篇完整的記敘文《過故人莊》,寫在習作本上。
《過故人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詩大意,領悟全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閱讀本課,初步掌握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培養鑒賞古詩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驗古人的思想情懷,提高文化修養,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過故人莊》的閱讀。指導古詩的一般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個板塊:選點突破
一、快樂起跑:
導言: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學習古詩詞就是繼承和發展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提高文化素質,陶冶情操。由于年代久遠,繼承古代燦爛文化,重點應是誦讀、背默、積累。難點是閱讀及鑒賞古詩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尋找打開這扇古代文化寶庫大門的鑰匙,欣賞顆顆璀璨明珠的風采。
二、預習考查:
點撥1:順暢朗讀五首詩,考查字音。
強調:荒穢huì草木長zháng雞黍shǔ郭外斜xiá
開軒xuān場圃pǔ重chóng陽迷mí人眼
啄zhuó春泥沒mò馬蹄白沙堤dī花木成畦qí
排闥tà雞豚tún山重chóng水復
乘chéng月拄zhǔ仗叩kòu門
點撥2:選點《過》詩,整體感知。
①《過故人莊》作者是誰,哪朝人,選自哪本書?
明確:孟浩然,唐代人,《孟襄陽集》
②《過故人莊》一詩從詩題看的'大意是什么?
明確:詩人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請到家里做客時對田園情趣的感受。過:訪問;故人:朋友;莊:村莊
③投影村莊、青山、綠樹的簡筆畫,結合全詩內容聯想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感受是什么?明確:“還來”——喜愛
三、指導節奏
①節奏常識:
點撥:1、古詩五言句按音節劃分一般是:2/2/1。例如:綠樹/村邊/合。
2、有破讀現象時,要按意義劃分。例如:故人/具/雞黍。
訓練:按音節兼顧意義的方法對《過》詩進行節奏劃分,并說明理由。
明確: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強調:古詩節奏劃分的標準是音節兼顧意義的。所以,懂字詞,說譯文是正確劃分古詩節奏的關鍵。
②書讀百遍
點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要熟讀,達到背誦的程度。
考查:選2—3名背誦。
四、熟讀體會
點撥1:作者的思路是怎樣的?用四個字概括每一句大意。
附板書:明確:邀“我”作客——山村風光——把酒閑談——重陽還過(訪問)
點撥2:語言美表現在敘述與描寫相結合,判斷哪些是敘述句,哪些是描寫句,從情味的角度談好在哪里?
明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蘇北地區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5月聯考英語試題試卷試卷含答案
- 煙臺大學《系統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銀川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五月中旬物理試題含解析
- 木工勞務分包合同
-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第一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初三第十一模(最后一卷)英語試題含答案
-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西醫臨床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農業技術導論(種植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2025屆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云南省蒙自一中2025屆高三4月模擬考試(一模)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十一校2025年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英語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浴池出兌合同協議
- 2025年遼寧能源控股集團所屬鐵法能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MOOC】工程材料學-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自動化立體倉庫倉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電氣平行檢驗用表
- GB∕T 14527-2021 復合阻尼隔振器和復合阻尼器
- 煤礦安全規程執行說明
- 患者隨訪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對策
- DB32∕T 2349-2013 楊樹一元立木材積表
- 首屆上海科技期刊編輯技能大賽試題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