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期末68個考點復習提綱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期末68個考點復習提綱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期末68個考點復習提綱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期末68個考點復習提綱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期末68個考點復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期末68個考點復習提綱第七單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1.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在生物圈中的延續和發展。2.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利于培育新品種。舉例:如種繁殖。)3.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利于保持母體優良性狀。舉例:用植物的營養器官繁殖后代,嫁接,扦插,壓條,組織培養,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部分孢生殖)4.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常見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舉例:如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蘋果、梨等很多果樹都是利用嫁接來繁育優良品種的)5.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嫁接成活的植株,樹冠部分表現出接穗的性狀,基因組成與接穗相同,下部樹干表現出砧木的性狀,基因組成與砧木相同。砧木6.扦插:用植物的莖、葉、根、芽等培育出獨立的新植株的方式。7.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8.同家蠶一樣,蜜蜂、菜粉蝶、蠅、蚊等昆蟲的發育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匹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發育(其中,蠶農為獲得更多的蠶絲,人為延長家蠶的幼蟲期;蛹期的蠶不食不動,作繭自縛;蝴蝶在幼蟲期以嫩葉為食,危害農作物。9.蝗蟲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還有蟋蟀、螻蛄、螳螂、蟬、蜻蜓等。(其中,蝗蟲處于成蟲階段時,因長出翅膀運動能力更強,所以對農作物的危害更大;由若蟲向成蟲過渡時,需要蛻皮,蛻掉的皮實際上是外骨骼。)10.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蝶螈)11.兩棲動物是有性生殖、變態發育。因其是體外受精、體外發育,所以生殖過程離不開水。12.青蛙的發育過程:受精卵→蝌蚪(幼體)→幼蛙→成蛙【雄蛙鳴叫(求偶),雌雄抱對(在水中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率),受精卵(體外受精)在水中孵化成蝌蚪(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成蛙(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13.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受環境中水和溫度的影響很大,所以保護環境、防止水質污染是保護兩棲動物的有效措施。14.鳥卵的結構圖:(1)卵黃是雞卵的主要營養部分,外面包裹著卵黃膜。(2)胚盤是鳥卵中最重要的結構,將來發育成雛雞。是位于卵黃表面中央的一盤狀小白點,里面含有細胞核。2(4)卵殼和卵殼膜起保護作用。卵殼上還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氣孔(有利于胚胎發育時進行氣體交換)。(5)氣室為胚胎發育提供空氣。系帶固定卵黃。(6)鳥卵中的卵細胞包括:卵黃(相當于細胞質)、卵黃膜(相當于細胞膜)、胚盤(相當于細胞核)。15.鳥卵即可貯存豐富的營養物質供胚胎發育需要;又有卵殼、卵殼膜的保護,能減少水分的丟失。這都有利于鳥類在陸地上繁殖后代。16.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所有鳥類一定有求偶、交配、產卵等行為)總結:生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發育方式包括昆蟲的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兩棲動物的變態發育;受精方式分為體內受精和體外受精。有性生殖生命的起點為受精卵。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17.遺傳是指親間的相似性。(舉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虎父無犬;上梁不正下梁歪;將門虎;狗改不了吃屎等)18.變異是指親間和代個體間的差異。(舉例:一龍生九,連母十個樣)19.性狀:生物體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等特征的統稱?;驔Q定生物的性狀。(性狀也受環境的影響)20.相對性狀:指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21.在生物傳種接代的過程中,遺傳下去的不是性狀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基因。精和卵細胞(生殖細胞)就是基因在親代間傳遞的“橋23.染色體由DNA分和蛋白質分構成。DNA是遺傳物質,外形像一個螺旋形的梯?;蚴怯羞z傳效應的DNA片段染色體體體蛋白質(多個分)蛋白質染色體25.每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每一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46條染色體。26.在生物的體細胞(除生殖細胞外的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蛞彩浅蓪Υ嬖诘?,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如Cc、Aa或Bb都是成對的基因)。27.在形成精或卵細胞的過程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或卵細胞。精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使后代的體細胞中具有來自父母雙親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于父方,一半來自于母方)?!救说捏w細胞中染色體46條(23對,成對存在),精和卵細胞中各23條(成單存在)】28.孟德爾用豌豆進行雜交實驗,孟德爾被稱之為“29.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分別由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控制。習慣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寫分別表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舉例:如用字母D表示,則D代表顯性基因,d代表隱性基因。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則有以下幾種情況:DD、Dd、dd;DD和Dd表現D控制的性狀,即顯性性狀;dd表現d控制的性狀,即隱性性狀。)30.基因組成是Dd的,雖然d控制的性狀不表現,但d(隱性基因)并沒有受D(顯性基因)的影響,還會遺傳下去。31.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這是因為近親結婚會使后代患遺傳病的機會大大增加。(常見的遺傳?。喊谆 ⒈奖虬Y、紅綠色盲等)32.在人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染色體與性別的決定有關,稱為性染色體,其他22對為常染色體。男性性染色體XY,其大小、形狀不相同,分為X染色體和Y染色體(Y染色體比X染色體小),女性的性染色體是相同的,為XX染色33.人的體細胞中有染色體23對(46條)男:44+XY(22對+34.生殖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精:22卵細胞:22+X35.女人一次排出一個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動中排出上億個精,這些精只有兩種,含X染色體的和含Y染色體的。它們的數量相等,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當含X染色體的精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XX),則將來發育成女孩;當含Y染色體的精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XY),則將來發育成男孩。所36.在人群中,男女性別比例大致是1:1。37.不同種類之間,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首先決定于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但單純有環境引起的變異,如果沒有影響到遺傳物質,就不會遺傳給后代。即:由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變異,可以遺傳(屬于可遺傳變異);由環境條件的改變而引起的變異,不能遺傳(屬于不可遺傳變異)。38.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有:(1)人工選擇育種(如繁育高產奶牛)。(2)雜交育種(如培育高產抗倒伏小麥),其原理是基因重組。(3)誘變育種(如培育太空椒),其原理是基因突變。(4)多倍體育種(如處理甜菜的幼苗),其原理是染色體變異。39.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40.推測的三要素:一定的證據,嚴密的邏輯,豐富的聯想和想象。41.原始地球上沒有生命,環境惡劣:高溫、閃電、紫外線——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能量;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42.米勒的實驗證明了: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米勒通過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原始大氣的成分,在實驗室合成了氨基酸。氣體球模擬原始大氣,火花放電模擬閃電,冷凝器模擬降雨,沸水模擬原始海洋)43.簡單有機物形成于原始大氣;原始生命都形成于原始海洋。44.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歷程的直接(重要)證據。包括: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的。(越晚近的地層中,其化石越復雜、越高等;越古老的地層中,其化石越簡單、越低等。)45.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46.植物的進化歷程:原始生命體→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裸植物蕨類植物→種植物被植物47.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48.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魚類;最先登陸的脊椎動物是兩棲類;真正登陸的脊椎動物是爬行類;最高等的脊椎動物是哺乳類。49.兩棲動物的存在證明了動物是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鄭氏始孔鳥和始祖鳥化石都能證明鳥類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50.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被人們普遍接受的對生物進化原因的解釋。5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52.自然選擇過程: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其中,自然選擇的內部因素(根本原因)是遺傳和變異。53.生物的進化及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第八單元健康的生活54.傳染病: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55.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會使動物或人感染的微生物。56.傳染病的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57.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三個C基本環節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體內有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飲食傳播(灰指甲、手足癬)、生物媒介傳播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健康人群。(消化道類疾病)、接觸傳播(瘧疾等)]傳染源缺一不可傳播途徑人群58.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傳染源:將患者隔離,患者入院治療,入境人員檢疫,消滅病畜。切斷傳播途徑:搞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媒介,戴口罩,噴灑消毒藥水,禁止進口等。保護易感人群:預防接種,加強鍛煉,合理膳食。59.免疫: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內的抗原物質,及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60.免疫的類型分為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天浩提優資料61.免疫系統的組成: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組成:皮膚、黏膜功能:阻擋、殺死、清掃病原體皮膚分泌物纖毛第二道防線組成: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都有防御作用溶菌酶白細胞的一種功能:溶解、吞噬病原體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包括:血漿和組織液等液體)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胸腺、淋巴結、脾、扁桃體淋巴細胞功能: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第三道防線結合,促進吞噬細胞吞噬抗原,或使病原體失去活性。62.抗體是抗原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后,由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可以抵抗該抗原的特殊蛋白質。(一種抗體只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63.可以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包括各種外來的病原體,移植的器官,過敏源,疫苗和身體內部已經損傷、衰老、死亡或癌病的細胞。64.問:乙肝疫苗為什么不能預防甲肝?答:乙肝疫苗刺激產生的抗體只對乙肝病毒起作用,對甲肝病毒無效。65.計劃免疫: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手段,可有效保護兒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質??ń槊纾侯A防結核病百白破: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66.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一種免疫缺陷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被稱為“世紀瘟疫”。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