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區2024學年度高三第二次質量調研測試語文試卷_第1頁
嘉定區2024學年度高三第二次質量調研測試語文試卷_第2頁
嘉定區2024學年度高三第二次質量調研測試語文試卷_第3頁
嘉定區2024學年度高三第二次質量調研測試語文試卷_第4頁
嘉定區2024學年度高三第二次質量調研測試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嘉定區2024學年度高三第二次質量調研測試

語文試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答題必須涂(選

擇題)或寫(非選擇題)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能錯位。

3.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一積累應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今之眾人,,而恥學于師。

(《師說》)

(2),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

(3)白居易《琵琶行》中側面表現琵琶女高超琴藝的兩句是

2.按要求選擇。(5分)

(1)傳統儒家重德行、重理想,反對沉溺于物質生活,下列《論語》引文不能

表達這種價值傾向的一項是()。(2分)

A.君子憂道不憂貧。

B.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C.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D.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3分)

當我們今天沉浸在“未來已來”的興奮之中時,人文學科所要堅持的

,,°,,°

①更為具體地說

②相信人類的悠久歷史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東西

③使我們在“未來已來”的時代更加審慎

④人文學科應該推動一種批判立場的形成

⑤我們還要將之保存下去

A.①②⑤④③B.④②⑤①③C.②⑤

①④③D.①④③②⑤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7題。(16分)

①自倫理學誕生以來,有一個問題似乎像幽靈般地徘徊于倫理學研究領域中,這

個問題即是人的德性與人的幸福的關系問題。康德倫理學的誕生,使幸福與德性關系

在倫理學中發生了根本性顛覆。

②康德的倫理學既不認同德性即幸福的觀點,不認為人的德性必然會給人帶來幸

福,更不認同幸福即德性的觀點。康德極力反對以人的快樂、幸福、功利等作為衡量

與評價德性的標準與尺度,他認為快樂與幸福與道德是無涉的,人對幸福、快樂、利

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但道德不是根源于感性的人的本性,而是超越于人的本性的,

它的發出者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社會,表達的是社會對個體的要求、規范與命令。這種

要求、規范和命令,就其性質講,維護的不是個體的利益,而是社會的總體利益,它

不僅不必然地與個體的快樂、幸福、利益相一致,有時還會發生背離與沖突。當社會

總體利益與個體的快樂、幸福、利益發生沖突的情況下,道德維護的通常是社會利益。

康德倫理學的性質是唯心主義的,但他揭示出倫理學的本質特征,即倫理學所要處理

的是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作為總體存在的人類社會的關系問題。倫理學關注的不是感

性存在的個體的快樂與幸福,而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社會存在的需要。

③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從道德生成與演進的歷史經驗性事實出發,將道德律令生成

的基礎與根據歸納總結成一個規律:任何社會規范、道德規范生成與演進的基礎是特

定生產力條件下人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因而,它們都能并且也只能從

社會的經濟關系中去獲得根源性詮釋,而且其存在的合理性與正當性都具有歷史的性

質,絕不會永恒不變適合一切時間與空間,而是有規律地隨經濟基礎、經濟關系發生

變更。在私有制存在的社會中,“切勿偷盜”必然成為一個道德規范或命令,否則私

有制下的社會生活就會受到威脅;假若,偷盜是被允許的話,私有制與私有財產的存

在就會成為不可能;但如果私有制不再存在時,“切勿偷盜”也必將從道德規范的領

域中消失,因為它將變得毫無意義。

④道德規范不僅是在社會經濟關系的基礎上生成與演進的,而且它的功能與使命

也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因此,道德規范的價值取向既不是人們的幸福與快樂,

也不是追求人的完滿、神圣與崇高,而是服務與保障那些在歷史發展階段上必然生成

的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的正常運行,保障以經濟關系為基礎的全部社會關系得以有序

運行,而不至于因社會關系的混亂與無序而使人們的社會生活變得不可能。

⑤人作為人存在,追求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一種近乎于自然性的本能,馬克思主

義道德觀拒絕將人的德性與人的幸福進行捆綁。“切勿偷盜”的道德戒律在價值取向

上只是要求不要損害他人的利益,以便維護私有制與私有財產的存在,僅此而已,絲

毫不含有要求增加自己與他人幸福與快樂的意蘊。道德規范不具有也不應具有神圣與

崇高的價值取向。人類社會需要神圣與崇高,但神圣與崇高不應成為道德要求;所有

的人都應成為有道德的人,大多數人也能夠成為有道德的人,但社會不能要求所有的

人都成為神圣與崇高的人,大多數人都難于使自己成為崇高與神圣的人。當一個道德

律令無法為大多數人所遵守時,這樣的命令,只不過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一紙空文。仍

以“切勿偷盜”為例,一個沒有任何偷盜記錄的人,在私有制社會下,道德的評價上

無疑屬于有道德的好人,但也僅此而已,好人遠非是崇高與神圣的人。

(選自《新華文摘》,有刪改)

3.第③段中加點的“歷史的性質”具體是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能夠依據文意做出的一項推斷是()。(3分)

A.康德倫理學誕生以前學界認為幸福與德性內在一致。

B.康德倫理道德觀的生成基礎和根據是唯心主義宗教。

C.奴隸制社會的倫理道德是為了保護奴隸制經濟關系。

D.康德和馬克思的道德觀一致在于都是維護社會利益。

5.下列判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人的德性與個體幸福完全無關。

B.追求幸福幾乎是人的自然性本能。

C.道德規范并不追求個人的幸福。

D.不偷竊的人屬于有道德的好人。

6.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4分)

7.“切勿偷盜”的例子在文中重復出現,論述是否有力?請加以具體評析。(5

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11題。(15分)

奧格教我的事周潔茹

①離開加州以后,我再沒有給奧格寫過信。

②奧格是我新到美國時學校派給我的英語拍檔,我在很多文章里寫過她。那個時

候我們每周見一次面,她會帶我去當地人才知道的小花園、集市,有時候也會待在她

的很漂亮的家,聊一下午的天。那是2000年,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會把暫時不用的衣

物租一個倉庫放起來。我在寫給媽媽的信里說奧格的家很大,但她寧愿用那些空間放

一個簡直無用的藝術裝置甚至一盆巨大植物。奧格那個時候已經七十歲了,但她對于

生活的熱情卻甚于我的,一周一次中國畫,一周一次瑜伽,一周一次飲茶,還有這一

周一次的幫助一個新來美國的年輕人了解美國,融入美國的生活。

③我那個時候已經中止寫作,未來到底會怎樣,我不知道,也許更壞越來越壞,

我活得很消沉,每天都在擔憂。我更像是一個老年人。

④直到有一天奧格帶我去一個藝術集市,她停留在每一個攤位,跟那些完全不認

識的擺攤的藝術家們聊天。我們還站著聽了一場露天音樂會,我沒聽出好來,我克制

著不耐煩。表演結束,奧格買了他們的一張CD,封套上四個穿紅西裝的老爺爺,手里

的樂器在太陽光下面好像金子做的,閃閃發光。奧格把CD送給我,我突然跟奧格講:

我不會擁有您這樣的生活。奧格說:你將來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的。

⑤我看著她。

⑥我之前從來沒有講過。奧格說,我來自洪都拉斯,你一定沒聽過這個名字。剛

到美國的時候我們一無所有。奧格說,但是我們年輕啊,唯有努力。我的丈夫直到現

在還在工作,沒有休息過一天。

⑦我不知道說什么好。我很羞愧。你還很年輕啊。奧格說,你的未來一定會好的,

你會有一個很好的人生。

⑧這一件事是“那些奧格教我的事”中最重要的一件,我想我永遠不會忘掉

的。

⑨我的兒子肖恩出生在斯坦福醫院,我們收到了好多美麗的禮物,奧格的禮物是

一個蒂芙尼銀勺子,特別美國。后來我的女兒喬安在紐約出生,我們也給她買了一個

刻了她名字和生日的蒂芙尼銀勺子,我把這些件都歸入“那些奧格教我的事”。肖恩

五個月大的時候,我們離開加州搬去新澤西州,奧格送給我一個鑲了藍石頭的印第安

鐲子作為告別禮物,送給我的丈夫一個印第安扣子,都是銀做的,我知道我們擁有奧

格最美好的祝福。

⑩可是我再也沒有寫信給奧格。也許只是我的問題,我不聯絡,如果沒有得到回

信,如果得到一個壞消息,我不知道,我不聯絡,那么一切都還在原位,一切都好好

的。我的奧格一直生活在她的放了好多藝術品的美美的家。我已經四十歲了,可是更

多的時候還是很幼稚,就像我剛剛到美國的時候。

?直到兩年前我重新開始寫作的第三年,我給大家群發了一封地址更新郵件。奧

格給我回了信,說她很高興終于收到我的信,并且希望我再給她寫信,告訴她我一直

都在做什么。我的電話一直沒有變,她說,給我打電話。

?可是我沒有給她打電話,我也沒有寫信給她。

?十六年以后了,我又回到加州,帶著我的小女兒喬安。車開在大教堂前面的大

路,兩旁是高大的棕桐樹,一切好像回到二十年前。我說不出更多的感受,已經四十

多歲的我,不只是消沉,又加上了疲憊。我有沒有過上更好的生活?我不確定。

?我拿出手機,搜出奧格兩年前的回信給奧格打了一個電話。奧格的聲音完全

沒有變,我相信她也是馬上認出了我的聲音。可是真的是過去了十六年了啊,卻好像

一切都沒有改變。

?再見到奧格,我覺得像在做夢一樣。奧格一點沒變,她的房子也沒有變,那些

藝術品們,雕塑和畫,仍然放在原來的地方。

?只是,奧格的丈夫病了,在醫院。她經常去醫院看他。但是,她已經不能開車,

她在停車場出了車禍,有人撞到了她和她已經停下的車,她被送到醫院,躺了好幾天。

所以她不再開車了。

?奧格給我看一個中國結,她說有一天回家發現這個中國結掛在她的門上,一定

是一個好心的過路人送給她的禮物。我說不出話,我一直在微笑,我還在做夢。

?回到洛杉磯,我托朋友給奧格寄去了本我的小說,小說里有我離開加州以后的

生活。希望您喜歡這篇小說。我寫信給奧格,期待下次再見。

?奧格一直沒有回信,我很快就忘了這件事,我越來越忙了。我也不再寫小說,

也許寫作就是一場長跑,有人永久離場,有人好不容易返場仍然很難跑到終點。

?九月的最后一天,凌晨三點,我突然醒了,奧格發來了一封信,她說很抱歉回

信遲了,她一直在忙著照顧丈夫,他在九月中的一個午夜過世了。

?現在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悲傷的時刻,我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使我的生活重新

恢復。奧格說,我用讀你的書來幫助我度過這個時期。

?我從床上坐起來,讀這封信。

?你不知道你和你家人的來訪給我帶來了多少快樂。奧格說,真為你感到驕傲,

你有這么可愛的女兒,還有肖恩,很希望下次會見到他。而且你不知道我有多喜歡你

寄來的書,這是一個最特別的禮物,讓我知道,你成為了你想要成為的樣子,一位母

親,同時也是一位作家。你有一個很好的人生。

?愛你的,奧格。

?我的眼淚終于沒能忍住。

(選自《散文》,有刪改)

8.第②段畫線句多次重復“一周一次”,賞析其獨特的表現力。(3分)

9.“我沒有給奧格寫信”在文中多次出現,請從構思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10.文章敘述視角有變化,以?1?段具體內容為例對此加以賞析。(4分)

11.結合全文,評析文章結尾段。(4分)

(三)閱讀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題。(8分)

秋懷(其二)

(唐代)孟郊

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

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

疑懷無所憑,虛聽多無端。

梧桐枯崢味,聲響如哀彈。

[注]孟郊老年居住洛陽,在河南尹幕中充當下屬僚吏,貧病交加,愁苦不堪。

12.下列關于本詩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

A.本詩是一首五言古體敘事詩。

B.本詩著重寫詩人秋夜的感受。

C.本詩虛實相生摹寫老病情懷。

D.本詩情景交融意象新穎獨特。

13.以下評價最適用于本詩的一項是()。(2分)

A.沉郁峭拔B.清新流暢C.深沉剛

勁D.含蓄委婉

14.“老客”主觀感受融入全詩景物,請結合具體詩句對此加以賞析。(5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20分)

①韓琦,字稚圭,相州安陽人。琦風骨秀異,弱冠舉進士,名在第二。授將作監

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賢院、監左藏庫。時方貴高科,多徑去為顯職,琦獨滯竟庫,

眾以為非宜,琦處之自若。

②歷開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諫。時宰相王隨、陳堯佐,參知政事韓

億、石中立,在中書罕所建明,琦連疏其過,四人同日罷。又請停內降,抑僥幸。凡

事有不便,未嘗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紀綱、親忠直、遠邪佞為急,前后七十余疏。

王曾為相,謂之日:“今言者不激,則多畏顧,何補上德?如君言,可謂切而不迂矣。”

曾聞望方崇,罕所獎與,琦聞其語,益自信。

③益、利歲饑,為體量安撫使。異時郡縣督賦調繁急,市上供綺繡諸物不予直,

琦為緩調蠲給之,逐貪殘不職吏,汰冗役數百,活饑民百九十萬。

④趙元昊反,琦適自蜀歸,論西師形勢甚悉,即命為陜西安撫使。元昊介契丹為

援,強邀索無厭,宰相晏殊等厭兵,將一切從之。琦陳其不便,條所宜先行者七事,

繼又陳救弊八事。謂:“數者之舉,謗必隨之,愿委計輔臣,聽其注措。”帝悉嘉納。

時二府合班奏事,琦必盡言,雖事屬中書,亦指陳其實,同列或不悅,帝獨識之,日:

“韓琦性直。”

⑤琦蚤有盛名,識量英偉,臨事喜慍不見于色。論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

其為學士臨邊,年甫三十,天下已稱為韓公。嘉祜、治平間,再決大策,以安社稷。

當是時,朝廷多故,琦處危疑之際,知無不為.或諫日:“公所為誠善,萬一蹉跌,

豈惟身不自保,恐家無處所。”琦嘆目:“是何言也?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

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哉。“聞者愧服。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眾以為非宜()(2)琦適自蜀歸

()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曾聞望方崇()

A.高大B.興盛C.崇

敬D.推崇

(2)強邀索無厭()

A.厭倦B.憎惡C.滿

足D.壓制

17.把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6分)

異時郡縣督賦調繁急,市上供綺繡諸物不予直,琦為緩調蠲給之,逐貪殘不職吏,

汰冗役數百,活饑民百九十萬。

18.為第⑤段畫線部分用“/”斷句。(3分)

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敗天也豈可

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哉。

19.第②段畫浪線的句子刻畫人物鮮明生動,從語言形式角度分析其妙處。(3

分)

20.韓琦是北宋三朝明相,后人評價“天下后世,兒童走卒,感慕其名”,結合

選文內容分析其原因。(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1分)

靈璧張氏園亭記

蘇軾

①道京師而東,水浮濁流,陸走黃塵,陂天蒼莽,行者倦厭。凡八百里,始得靈

璧張氏之園于汴之陽。其外修竹森然以高,喬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為陂

池;取山之怪石,以為巖阜。蒲葦蓮芙,有江湖之思;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氣;奇花

美草,有京洛之態;華堂廈屋,有吳蜀之巧。其深可以隱,其富可以養,果蔬可以飽

鄰里,魚鱉筍菇可以饋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吳興,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

輿叩門,見張氏之子碩。碩求余文以記之。

②維張氏世有顯人,自其伯父殿中君,與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靈璧,而為此園,

作蘭皋之亭(養其親,其后出仕于朝,名聞一時。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

年矣。其木皆十圍,岸谷隱然,凡園中之百物,無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

也。

③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譬之飲食,

適于饑飽而已。然士罕能蹈其義、赴其節。處者安于故而難出,出者獨于利而忘返。

于是有違親絕俗之譏,懷祿茍安之弊。今張氏之先君,所以為子孫之計慮者遠且周,

是故筑室藝園于汴、泗之間,舟車冠蓋之沖。凡朝夕之奉,燕游之樂,不求而足。使

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珪步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隱,則俯仰山林之下。于以養生治性,

行義求志,無適而不可,故其子孫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稱,處者皆有節士廉退之行。

蓋其先君子之澤也。

④余為彭城二年,樂其風土,將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厭也,將買田于泗

水之上而老焉,南望靈璧,雞犬之聲,幅巾杖履,歲時往來于張氏之園,以與其子孫

游,將必有日矣。

⑤元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記。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

A.則B.因C.

而D.以

22.分析第①段畫線句的作用。(3分)

23.分析本文第③段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分)

24.第④段寫了作者自己的經歷,分析這一內容在文中的作用。(4分)

三寫作70分

25.今天的我們和我們的父輩都是在和平年代成長并生活的,你死我活的戰爭已

經遠去。這是否意味著這代年輕人已經不再需要英雄主義?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嘉定區2020學年高三第二次質量調研測試

語文答案

一積累應用10分

1.(5分)(1)其下圣人也亦遠矣韓愈(2)香霧云鬟濕(3)東船

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1)(2分)B(2)(3分)C

二閱讀70分

(一)(16分)

3.(2分)社會規范道德規范根源于特定時代的社會經濟關系,并有規律地隨經

濟基礎、經濟關系發生變更。

4.(3分)A

5.(2分)B

6.(4分)答案示例:本文援引康德倫理學和馬克思主義道德觀,闡釋“幸福與

德性的關系”。開篇由倫理學研究引出論題“德性與幸福的關系”,接著介紹康德對

前代倫理學觀點的否定,從道德發出者和目的角度闡述個體幸福與道德無涉;再用馬

克思主義道德觀闡釋道德生成、演化的本質基礎和歷史性特征,得出結論:道德規范

的價值取向在于保障生產關系、社會生活有序進行,不具有指向人的幸福以及崇高神

圣的價值取向,最后揭示論題的現實意義。

7.(5分)答案示例:論述不夠有力。第③段以“切勿偷盜”與私有制社會之間

的依存關系為例解釋道德規范與特定歷史時期生產關系的關系,從論據屬性上看,“切

勿偷盜”在私有制社會中并不屬于“道德規范”而是“法律戒令”;其次,從兩者關

系判斷的邏輯上看,道德規范產生與演進確實基于一定時期的社會經濟關系,但“切

勿偷盜”之類具體個別的道德規范的存在與否并不能從根本上影響私有制社會經濟關

系的存亡;再者,私有制生產關系、經濟制度消亡了,伴隨著它產生的許多道德規范

未必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未必一定隨著生產關系的消失完全消失;作者的舉例闡釋

依存關系,邏輯對應不合理,有違客觀事實。

第⑤段論述上的缺陷與第③段類似,沒有偷盜記錄的人在私有制社會僅是“遵守

盜竊法的人”,未必能評價為“有道德的好人”。因此,兩處例子都有屬性歸屬不恰

當,與觀點邏輯關系對應不準確,論述不嚴密,影響削弱了論述的說服力。

答論述有力,最多3分。

(二)(15分)

8.(3分)答案示例:(1)句式相似多次重復,突出人物生活安排豐富而規律,

表現人物熱愛生活(有規劃)。(2)多個每周一次與70歲關聯,表現人物年老而積

極的精神狀態,與“我”形成對比。(3)整齊中有變化,暗示人物時間精力愛好與

“我”中國身份的關系,表現奧格對我的關注和用心。

9.(4分)答案示例:(1)作為全篇敘事主線,以自敘回憶形式,串起前半部分

我與奧格交往過程中的重要事件。(2)以我沒寫信的經歷、心理與態度與奧格形成

對比,呈現不同文化背景、年齡懸殊兩個人物相遇交往過程中不同的心理、行為,突

出奧格對我真誠持久的關心、幫助、祝福與期待。(3)為后半部分我16年后看望奧

格并給奧格寫信蓄勢,體現奧格影響下我的轉變,表達我對奧格的感激與愧疚。

10.(4分)答案:以20-24節為例,主要以“我”的視角敘述奧格生活經歷、交

往細節,輔以奧格視角向“我”和讀者傾訴信件內容;“我”的視角便于客觀敘述奧

格人生經歷,呈現我作為“旁觀者”“受助者”“讀信者”的心理感受,展示我內在

情緒、情感的微妙變化,表現奧格對我的影響;以奧格視角自述信件內容,營造現場

感,將讀者帶入與奧格直接對話的情境,體會感受奧格的心理情感。兩種視角轉換貫

穿全文,突破單一敘事視角的局限,引領讀者不斷轉換角色,體會人物經歷,走進人

物內心,有獨特的表現力。

11.(4分)答案示例:以“我的眼淚終于沒能忍住”結尾,“終于沒忍住”回扣

全文我一直壓抑著的控制著的情感交流狀態,“眼淚”突出年邁(86歲)奧格經歷失

夫巨痛仍堅強樂觀自我療愈的精神狀態以及一如既往對我的珍視、關心與真誠祝福,

給我帶來的巨大情感沖擊,形象呈現奧格教給我、帶給我的巨大的生命影響。結尾獨

句成段,在感情高潮中戛然而止,引人回味思考。

(三)(8分)

12.(1分)C

13.(2分)A

14.(5分)答案示例:本詩開篇描寫秋夜月色凄冷、交代“老客”志氣單弱,情

感基調貫穿全詩景物。起句寫月色,將視覺化為觸覺“顏色冰”,月色幽冷森寒使老

而漂泊的“老客”越發感到意氣單弱,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互相滲透;三四兩句寫秋

夜的風和露,露冷得寒意侵入,輕微的露滴聲驚破詩人夢境,以梳齒梳骨喻寒風冷冽、

鋒利,程度深重,意象、動詞、喻體的選擇帶有老客苦寂難眠、冷上加冷獨特強烈的

個體體驗。結尾兩句轉寫屋外梧桐葉落之狀和聲音,梧葉已枯枝干不失崢麻,秋風掠

過發出悲聲,梧桐枯萎不失剛硬,含有老客自悲自失但并不頹喪絕望的心態。全詩將

“老客”衰老、病痛、寒冷等精神失意、生理不適的主觀感受與景物融合,營造了孤

寂、冷峻、峭拔的意境氛圍。

(四)(20分)

15.(2分)(1)合適(2)正好、恰巧

16.(2分)(1)A(2)C

17.(6分)過去郡縣催促賦稅頻繁急迫,市上供給絲織品等各種物品都不給錢,

韓琦為此緩收減免賦稅來補償這些錢,驅逐貪婪殘暴和不稱職的官吏,削減數百種多

余的勞役,救活饑民一百九十萬。

18.(3分)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

哉。

19.(3分)參考答案:(1)一組三字句,整齊、短促、對仗,語勢急促強烈,

突出韓琦每次上奏都是把察明得失、端正綱紀、親近忠誠正直之人、疏遠邪惡奸佞之

人作為急務。(2)上疏70余次,列出具體數字,突出次數之多,具體有力地表現韓

琦不因個人安危畏懼顧慮直言上奏盡心盡責的程度。

20.(4分)參考答案:(歸納四個層次):為人耿直處事穩重忠于職守;不計個

人安危敢言直諫,抨擊時弊,彈劾庸碌及企求非分名利之人;災情時期勤政愛民、安

撫百姓;識量英偉、定大策安社稷、處危疑之際知無不為。

參考譯文:

韓琦字稚圭,是相州安陽人。他品格骨氣很出眾,二十歲左右考中進士,名列第

二。授官為將作監丞(主管土木營建的副職)、通判淄州,到集賢院辦公、監管左藏

庫(國庫之一)。當時正重視科舉成績優秀者,有很多途徑去任顯要官職,唯獨韓琦

滯留主管庫藏的職位,大家都認為很不合適,韓琦處在這個職位還像平常的樣子。

他歷經開封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后任命為右司諫。當時宰相王隨、陳堯佐,參

知政事韓億、石中立,在中書省立議闡明的政事很少,韓琦接連分條陳述他們的過失,

四個人同一天罷免。又請求停止皇帝直接任官,抑制僥幸求名利之人。凡是政事有不

便利的,不曾不說,常常把闡明得失、端正法紀、親近忠直、遠離邪佞作為急務,前

后七十多次上疏。王曾做宰相,對他說:“現在進諫的人不激切,原因是多有畏懼顧

慮,怎么能補益皇帝的品德呢?像您這樣講話,可是說是深切而不迂闊了。”王曾聲

望正高,所贊許的人很少,韓琦聽到他的話,更加自信。

益州、利州這年發生饑荒,韓琦任體量安撫使。過去郡縣催促賦調頻繁急迫,市

上供給的絲織品等其他物品都不給錢,韓琦為了緩解賦調在這年免除了賦調并讓老百

姓自己擁有,驅逐不稱職的官吏和貪婪殘暴的官,減少數百種多余的勞役,救活饑民

一百九十萬。

趙元昊叛亂,韓琦剛好從蜀州歸來,論說西邊軍隊的情形十分熟悉,當即被任命

為陜西安撫使。趙元昊依靠契丹作為外援,強行索要貪得無厭,宰相晏殊等討厭戰爭,

因此一切聽從趙元昊。韓琦上疏陳述這樣做的害處,逐條陳述應當先辦的七件事:一

是清政本,二是考慮邊境之事,三是選拔賢才,四是在河北設防,五是固守河東,六

是爭取民心,七是經營洛邑。在此之后又上疏陳述補弊端的八件事,要選拔將帥,嚴

明按察,使財利豐厚,遏制僥幸之徒,任用有才能的官吏,斥退沒有才能的官吏,謹

慎地選入官吏,除去多余的人。說“:這些舉動,一定會有人反對,希望將計謀托付

給輔佐大臣,讓他們自行決定。”仁宗對此十分贊賞并全部采納。這時二府合班上奏

言事,韓琦一定言盡所知之事,雖然事情屬于中書,也指陳其實情。同僚們有的不高

興,仁宗卻偏偏賞識他,說:“韓琦性情率直。”

韓琦很早就有很大聲名,才識氣度英偉,面對大事喜怒在臉色上不表現出來,評

論的人認為他穩重誠厚可比漢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姚崇。他作為學士到邊境

地區巡察,年紀剛剛三十,天下的人已稱他為韓公。嘉祐、治平間,再次決定大策略,

來安定國家。在這時候,朝廷多有事故,韓琦處在危險猜疑之際,他知道該做的事沒

有不做的。有人勸他說:“您所做的確實對,但萬一失誤,豈只自身保不住,恐怕家

都沒地方了。”韓琦感嘆說:“這是什么話呢。作為人臣盡力侍奉君主,死生都可付

出。至于成敗,是天意,難道可以事先憂慮事情不成功,于是就停止不做嗎?”聽到

的人都慚愧佩服。

(五)(11分)

21.(1分)D

22.(3分)(1)交待園亭的具體位置和漫長行程:從開封向東,先坐船再走陸

路,經過使人厭倦的黃土平原,行程共八百里。(2)開篇四言句,整齊且對仗工穩,

濁流、黃塵、陂田突出景色單調,令人厭倦,為張氏園亭美好景色鋪墊。

23.(3分)答案示例:第三段作者表達由靈璧張氏園亭引發的議論。首先作者

由“古之君子,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