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4講現代生物進化理
論
[考綱明細]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II)2.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II)
板塊一知識?自主梳理
一、拉馬克進化學說
1.內容
(1)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更古老生物進化而來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漸進化的。
(3)生物各種適應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2.意義
否定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奠定了科學生物進化論的基礎。
二、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
1.內容
2.意義: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有助于人們正
確地認識生物界。
’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對
,I生物進化的解釋局限于個體水平
3.局限性]強調物種的形成是漸變的,不能很好地解釋物
、種大爆發現象
三、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1)種群: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2)基因庫: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頻率: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率。
2.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Ir基因突變
突變《
(1)可遺傳變異的來源jI染色體變異
【基因重組
(2)生物突變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絕對的,往往取決于環境。
(3)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只是產生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3.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經自然選擇
變異是不定向的一?不利變異被淘汰,有利變異逐漸積累一種群的基因頻率發
導致
生定向改變一?生物朝一定方向緩慢進化。
4.隔離與物種的形成
(1)物種: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亙直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簡
稱種。
(2)隔離: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叫做隔離,包括
兩種類型: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3)作用: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殖隔離的形成標志著新物種的形成。
‘三個環節: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
(4)物種形成|隔離
、形成標志:出現生殖隔離
四、共同進化
1.共同進化
(1)概念: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
(2)原因: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選擇和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2.共同進化的實例
五、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1.內容: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進化。
3.研究生物進化歷程的主要依據:化石。
?深入思考
1.如何判斷兩種群是否屬于同一物種?
提示判斷兩個種群是否屬于同一物種的標準,就是看它們之間是否存在生殖隔離,若
存在生殖隔離,則一定是兩個物種。
2.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是病毒,還是細胞生物?其生活環境是陸地,還是海洋?
提示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厭氧的單細胞生物,它們生活在海洋中(病毒是專性寄生的,
沒有寄主細胞,就沒有病毒)。
?自查診斷
1.生物進化的方向與基因突變的方向一致。()
答案X
2.環境發生變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
答案V
3.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答案V
4.一般來說,頻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境。()
答案V
5.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答案X
板塊二考點?題型突破
考點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2017?江蘇高考]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某物種僅存一個種群,該種群中每個個體均含有這個物種的全部基因
B.雖然亞洲與澳洲之間存在地理隔離,但兩洲人之間并沒有生殖隔離
C.無論是自然選擇還是人工選擇作用,都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D.古老地層中都是簡單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層中含有復雜生物的化石
[解析]物種的基因是種群內所有個體所含基因的種類之和,并非每個個體都含有這些
基因,A錯誤;兩洲人屬于同一物種,雖存在地理隔離,但未形成生殖隔離,B正確;選擇
作用分為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都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C正確;生物的進化過
程由簡單到復雜,在沒有受到破壞的情況下,在古老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較簡單,在新
近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較復雜,D正確。
[答案]A
題型一自然選擇學說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考查
1.[2017?浙江嘉興高三測試]自然選擇是進化的因素之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各類變異都是自然選擇和生物進化的前提
B.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動力和機制
C.自然選擇對影響個體存活和繁殖的差異進行選擇
D.長期自然選擇使種群中的微小有利變異積成顯著變異
答案A
解析可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和生物進化的前提,A錯誤;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重要
動力、手段,B正確;自然選擇對影響個體存活和繁殖的差異進行選擇,適者生存,C正確;
長期自然選擇使種群中的微小有利變異積成顯著變異,D正確。
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生物進化理
論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展表現在()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②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③自然選擇是
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④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⑥隔離
導致新物種形成
⑦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答案C
解析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沒有從根本上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從基
因的角度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①⑤⑥正確;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認為個體是生物進化的
單位,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及繁殖的基本單位,所以②正確。
知識拓展
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
(1)“突變”不是基因突變的簡稱,而是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2)變異先于選擇,例如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是在農藥使用之前,農藥僅起到選擇作用。
(3)自然選擇是定向的,但也不是說只有一個方向。如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昆蟲就向無翅
和翅異常發達兩個方向進化。
(4)自然選擇的直接對象是生物的性狀(表現型)。
題型二生物進化與物種形成的關系
3.[2017?南昌模擬]大約一萬年前,某大峽谷中的松鼠被一條河流分隔成兩個種群,
兩個種群現在已經發生了明顯的分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上新物種的形成都必須先經歷a過程
B.b過程的實質就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C.①?⑥只能表示物種形成過程中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兩種群的基因庫出現了較大差異,立刻形成物種1和物種2
答案B
解析圖中a過程是地理隔離,多數新物種形成先經歷a過程,但有例外,如用秋水仙
素誘導二倍體植物染色體加倍形成的個體是四倍體,此四倍體的形成沒有經過地理隔離,A
錯誤;b過程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B正確;①?⑥表示物種
形成過程中變異是不定向的,與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都有關,C錯誤;只有當
品系1和品系2出現生殖隔離時,才會形成兩個物種,D錯誤。
4.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不同島嶼上分別生活著15個陸生龜種群,它們的形態各
異,食性和棲息場所也各不相同。研究發現,它們是由南美洲西海岸大陸龜進化而來的,都
保留著南美洲西海岸大陸龜類的痕跡,但它們部分種群間雜交無法得到后代或雜交后代不
育。根據以上信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陸生龜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進化的結果是不一定形成新物種
B.陸生龜新物種的形成經歷了基因突變、自然選擇、隔離三個基本環節
C.陸生龜發生的變異決定了其進化的方向
D.剛開始進化時,不同島嶼的龜種群由于生殖隔離而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答案A
解析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生物進化不一定會形成新物種,新物種
形成的標志為生殖隔離的產生,A正確;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突變和基因重組(基
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自然選擇和隔離,B錯誤;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
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C錯誤;剛開始進化時,不同島嶼上的龜種群由于地理隔離而不能進
行基因交流,D錯誤。
技法提升
1.判斷生物進化與物種形成的方法
(1)從形成標志方面分析
①如果生物之間出現了生殖隔離,則說明形成了新物種。
②如果只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則只能說明生物一定發生了進化。
(2)從二者聯系方面分析
①只有不同種群的基因庫產生了明顯差異,出現生殖隔離后才能形成新物種。
②生物進化不一定產生新物種,新物種產生一定發生了生物進化。
2.物種形成的三種典型模式
(1)漸變式一一長期地理隔離導致生殖隔離的形成
(2)驟變式一一無地理隔離而產生生殖隔離(多見于植物)
驟變式物種的形成主要是通過異源多倍體的染色體變異的方式形成新物種,一旦出現可
以很快形成生殖隔離(基因頻率改變)。
(3)人工創造新物種一一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如番茄一馬鈴薯)、多倍體遠緣雜交(如甘
蔗一蘿卜)、多倍體育種(如八倍體小黑麥)等方式也可以創造新物種。
題型三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5.[2017?濰坊模擬]下列關于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共同進化就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影響而進化
B.環境條件的改變導致了適應性變異的發生
C.進化過程中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D.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種群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
答案C
解析共同進化就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
A錯誤;環境條件的改變對生物的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產生了適應性,B錯誤;進化過程中
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C正確;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
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D錯誤。
6.關于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共同進化的結果
B.捕食關系對捕食者與被捕食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
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D.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絕,會影響到若干其他物種的進化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共同進化的結果,A正確;兩種動物之間的關系可以促進兩
者之間的共同進化,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B正確;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包括:
基因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故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不一定有新物種的
產生,C錯誤;生物與生物之間存在相互影響,共同進化,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絕,會影響
到若干其他物種的進化,D正確。
微專題八
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相關計算
基因頻率定義與計算公式
(1)定義: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率。
(2)計算公式:某基因頻率=某基因的數目/該基因的等位基因總數X100%。
一常染色體上基因頻率的計算
1.已知基因型個體數(定義法)
某基因
訪麥某基因純合子個體數X2+雜合子個體數
頻率二------------個體總數X2-------------X100%,即:
2AA+Aa
A=,,~;~~-X100%
2o/t1(AA+Aa+aa)
Aa+2aa
a=--:~-X100%
2(AA+Aa+aa)
(A、a為基因,AA、Aa、aa為三種基因型個體數)
2.已知基因型頻率(最常用)
某基因頻率=某種基因的純合子基因型頻率+1/2雜合子基因型頻率。
1.已知人的褐眼(A)對藍眼(a)是顯性。在一個有30000人的群體中,藍眼的有3600
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純合子12000人)。那么,在這個人群中A、a的基因頻率各是
()
A.64%和36%B.36%和64%
C.50%和50%D.82%和18%
答案A
解析因等位基因成對存在,30000人中共有基因30000X2=60000(個),藍眼3600
人中含a基因7200個,褐眼26400人,純合子12000人含A基因24000個,雜合子14400
人含28800個基因,其中A基因14400個,a基因14400個。則A的基因頻率=(24000+
14400)/60000X100%=64%,a的基因頻率=(7200+14400)/60000X100%=36%。
2.[2016?云南曲靖質檢]將某生物種群分成兩組,分別遷移到相差懸殊的兩個區域A
和B中,若干年后進行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A區域中基因型頻率分別為SS=80%,Ss
=18%,ss=2%;B區域中基因型頻率分別為SS=2%,Ss=8%,ss=90%;下列基因頻率結果
錯誤的是()
A.A地S基因的頻率為89%
B.A地s基因的頻率為11%
C.B地S基因的頻率為6%
D.B地s基因的頻率為89%
答案D
解析己知A區域中基因型頻率分別為SS=80%,Ss=18%,ss=2%』lJS=80%+l/2><18%
=89%,s=l-89%=ll%,A、B正確;B區域中基因型頻率分別為SS=2%,Ss=8%,ss=90%,
貝ijS=2%+1/2X8%=6%,s=l-6%=94%,C正確,D錯誤。
二X染色體上基因頻率的計算
1.已知基因型個體數(定義法)
某其閔邙軟
某基因頻率=2x女性個疝數;男性個體數*I。。%。
2.已知基因型頻率計算
最簡便、最準確的方法是:將基因型頻率百分號去掉轉化成基因型數量進行計算。
3.在一次紅綠色盲的調查中共調查男女各200名,調查發現,女性紅綠色盲基因的攜
帶者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這個群體中紅綠色盲基因的頻率是()
A.4.5%B.6%C.9%D.7.8%
答案B
解析因為女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男性的為XY,紅綠色盲基因(用b表示)及其等
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所以基因b共有36(即15X1+5X2+11X1)個,因此,色盲基
36
因的頻率=X100%=6%,B正確。
ZUUAZ-rZUU
4.調查某校學生中關于某種性狀的各種基因型及比例為:
則該校學生中父和X"的基因頻率分別是()
A.6%,8%B.92%、8%
C.78%、92%D.8%、92%
答案B
解析伴性遺傳的基因頻率計算,只計數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體,即男性只統計一個
基因,女性中統計兩個基因,所以該校學生中X'的基因頻率為
7.36%+0.32%X2+4%
42.32%X2+7.36%X2+0.32%X2+46%+4%x100%=8%>川nlX的士因“率為92%。
三遺傳平衡定律
1.適用條件
(1)種群大;
(2)種群中個體間的交配是隨機的;
(3)沒有遷入、遷出的發生;
(4)種群之間不存在個體的遷移或基因交流;
(5)沒有自然選擇。
2.內容:在一個有性生殖的自然種群中,當等位基因為一對(A、a)時,設〃代表A基
因的頻率,。代表a基因的頻率,則方代表AA(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2Pg代表Aa(雜合子)
的基因型頻率,/代表aa(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
3.遺傳平衡特點:各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在代代遺傳中保持不變。
(1)等位基因的基因頻率之和等于1,即0+°=1。
(2)基因型頻率之和等于1,即/+207+/=1。
(3)已知基因型AA或aa的頻率,求A或a的頻率用開平方的方法。
5.白化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一般為1/10000?1/20000,但在一個長期與世隔絕的小島
上,白化病的發病率卻為1/1600,若控制膚色的基因用A、a表示,則該小島上基因A和a
的頻率分別是()
A.1/2、1/2B.99/100、1/100
C.39/40、1/40D.無法計算
答案c
解析白化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題意可知aa的基因型頻率=1/1600,所以a
的基因頻率='1/1600=1/40,則A的基因頻率=1—1/40=39/40。
6.[2017?大連測試]如表是某物種遷入新環境后,某對等位基因的基因頻率變化情況,
由這些數據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由于種群基因頻率改變,該生物發生了進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狀可能更適應新環境
C.1970年,該種群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18%
D.基因頻率的改變是通過環境對生物個體的選擇實現的
答案C
解析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A的基因頻率不斷減少,a的基因頻率不斷增加,由于種
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可判斷該生物發生了進化,A正確;由于a基因頻率不斷增加,則a
基因控制的隱性性狀可能更適應新環境,B正確;1970年A的基因頻率為0.10,a的基因頻
率為0.90,若按平衡定律計算,得出Aa的基因型頻率為2X0.10X0.90=0.18,如果不遵
循平衡定律就不是0.18,C錯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通過環境對生物個體性狀的選擇實現的,
D正確。
四隨機交配與自交條件下的基因頻率計算
1.自交:種群個體自交時,純合子增多,雜合子減少,基因型頻率發生改變。自交過
程不改變基因頻率。
2.自由交配:在無基因突變、各種基因型的個體生活力相同時,處于遺傳平衡的種群
自由交配遵循遺傳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間種群的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不變。如果一個種群
沒有處于遺傳平衡狀態,自由交配不改變基因頻率,但改變基因型頻率。
7.[2014?海南高考]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個體依次占25%、50%和25%。
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中
AA:Aa:aa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比為()
A.3:3:1B.4:4:1
C.1:2:0D.1:2:1
答案B
解析該種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AA和Aa分別占1/3、2/3,故A、a基因頻率分別為2/3、
1/3,隨機交配產生的子代中AA、Aa和aa分別占2/3義2/3=4/9、2/3X1/3X2=4/9,
1/3X1/3=1/9,B正確。
8.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
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
A.增大,不變;不變,不變B.不變,增大;增大,不變
C.不變,不變;增大,不變D.不變,不變;不變,增大
答案C
解析種群中,A基因頻率=16%+1/2X(1—16%—36%)=40%,a基因頻率為60%。根
據遺傳平衡定律可知,隨機交配后,基因頻率不變。16%AA——>16%AA;48%Aa——?
48%(1AAA:l/2Aa:l/4aa),即12%AA:24%Aa:12%aa;因此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頻率=
16%+12%=28%,A基因頻率=28%+l/2X24%=40%。
易錯警示
由基因頻率推測基因型頻率易出現的誤區
并不是所有的群體都可以利用基因頻率來推測出基因型頻率。自交的種群,如豌豆等不
能利用基因頻率求出基因型頻率。
板塊三方向?真題體驗
1.:2016?北京高考]豹的某個棲息地由于人類活動被分隔為F區和T區。20世紀90
年代初,F區豹種群僅剩25只,且出現諸多疾病。為避免該豹種群消亡,由T區引入8只
成年雌豹。經過十年,F區豹種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間F區的()
A.豹種群遺傳(基因)多樣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別比例明顯改變
C.物種豐(富)度出現大幅度下降
D.豹種群的致病基因頻率不變
答案A
解析因地理隔離形成的F區和T區兩個種群,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它們種群的基因
庫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將T區的豹引入F區后,會導致豹種群基因多樣性增加,A正確;
從題干中無法確定豹后代的性別比例是否會發生改變,B錯誤;由于T區和F區的豹只存在
地理隔離,未產生生殖隔離,仍為同一物種,所以T區的豹遷到F區后,物種豐(富)度不發
生改變,C錯誤;F區在引入健康豹繁殖子代后,豹種群的致病基因頻率將降低,D錯誤。
2.[2016?江蘇高考]下圖是某昆蟲基因pen突變產生抗藥性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
確的是()
A.殺蟲劑與靶位點結合形成抗藥靶位點
B.基因的自然突變是定向的
C.基因pe〃的突變為昆蟲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蟲和基因突變型昆蟲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答案C
解析基因突變為生物進化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C正確;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突變
的結果是產生新基因,但突變生物與原生物并沒有產生生殖隔離,B、D錯誤;據圖中信息
知:野生型昆蟲細胞的靶位點與殺蟲劑結合后,殺蟲劑進入細胞內,說明殺蟲劑與靶位點結
合并不會形成抗藥靶位點,0"基因突變型昆蟲細胞的抗藥靶位點不能與殺蟲劑結合,說明
抗藥靶位點的形成可能與靶位點結構發生變化有關,A錯誤。
3.[2015?安徽高考]現有兩個非常大的某昆蟲種群,個體間隨機交配,沒有遷入和遷
出,無突變,自然選擇對A和a基因控制的性狀沒有作用。種群1的A基因頻率為80%,a
基因頻率為20%;種群2的A基因頻率為60%,a基因頻率為40%。假設這兩個種群大小相等,
地理隔離不再存在,兩個種群完全合并為一個可隨機交配的種群,則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
頻率是()
A.75%B.50%C.42%D.21%
答案C
解析根據遺傳平衡定律,種群1中AA=64%,Aa=32%,aa=4%;種群2中AA=36%,
Aa=48%,aa=16%;則二者合并后,AA=50%,Aa=40%,aa=10%;所以A=70%,a=30%;
隨機交配后,子代中Aa=2X70%X30%=42%,C正確。
4.[2014?廣東高考]如圖某種蘭花有細長的花矩,花矩頂端貯存著花蜜,這種蘭花的
傳粉需借助具有細長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過程中完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決定蘭花花矩變異的方向
B.花矩變長是蘭花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C.口器與花矩的相互適應是共同進化的結果
D.蛾的口器會因吸食花蜜而越變越長
答案C
解析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新物種產生的必要條件是隔離,B錯誤;根據題干可
知,口器與花矩的相互適應是相互選擇、共同進化的結果,C正確;由于遺傳變異的存在蛾
的口器會有不同的長度,蘭花細長的花矩起選擇作用,使長口器蛾能夠生存下來,D錯誤。
5.[2015?全國卷I]假設某果蠅種群中雌雄個體數目相等,且對于A和a這對等位基
因來說只有Aa一種基因型。回答下列問題:
(1)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則該果蠅種群中A基因頻率:a基因頻率為
理論上,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數量比為,
A基因頻率為o
(2)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實驗結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
2:1,則對該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根據這一解釋,第一代再隨機交配,
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個體數量的比例應為。
答案⑴1:11:2:10.5
(2)A基因純合致死1:1
解析(1)在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情況下,對于只有一種基因型Aa且雌雄個
體數目相等的果蠅群體而言,A基因頻率:a基因頻率=1:1。從理論上分析,Aa隨機交配
相當于Aa自交,故產生的第一代中AA、Aa、aa的數量比應為1:2:1,A基因頻率為0.5。
(2)依據上述分析,若產生第一代中不是1AA:2Aa:laa,而是2Aa:laa,則可推知,
該群體存在顯性純合子(AA)致死現象。由第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計算A、a所占比例為:A
=l/3,a=2/3,故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個體數量的比例為:(2X1/3X2/3):(2/3X2/3)
=1:1?
限時規范特訓
一、選擇題
1.[2017?海南海口調研]下列不屬于自然選擇對生物進化作用的是()
A.自然選擇是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之一
B.自然選擇可誘導生物發生定向變異
C.自然選擇使生物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D.自然選擇使有利的變異得到保存,不利的變異被淘汰
答案B
解析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是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A正確;生物的
變異是不定向的,B錯誤;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使生物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
改變,C正確;自然選擇作用于生物的變異性狀,使有利的變異得到保存,不利的變異被淘
汰,D正確。
2.[2017?山東泰安檢測]下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生物進化的標志
C.c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與生活環境共同進化
D.d表示地理隔離,新物種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離
答案C
解析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A錯誤;b表示生殖
隔離,標志新物種的形成,B錯誤;c表示新物種的形成,其與生活環境共同進化,C正確;
d表示地理隔離,但形成新物種不一定都需要經過地理隔離,D錯誤。
3.[2017?黑龍江牡丹江一中期末]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
正確的是()
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
B.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
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
D.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生物在不斷進化
答案A
解析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A正確;Aa自交后
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等于a基因的頻率,各占50%,B錯誤;男性群體中色盲的
基因頻率等于女性群體的,C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而不是基因型
頻率的改變,D錯誤。
4.下列有關物種形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可以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但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B.突變和基因重組可以使種群產生定向變異,因而可能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C.經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能導致新物種形成
D.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最后出現生殖隔離,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答案B
解析種群產生的變異是不定向的,B錯誤。
5.[2017?廣東梅州質檢]下列有關變異與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突變、基因重組和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
B.二倍體水稻和四倍體水稻雜交,可得到含三個染色體組的單倍體水稻
C.隔離與新物種形成是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之一
D.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答案D
解析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A錯誤;二倍
體水稻和四倍體水稻雜交,可得到含三個染色體組的三倍體水稻,B錯誤;隔離與新物種形
成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之一,c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
改變,D正確。
6.[2017?遼寧大連月考]如圖a、b、c表示自然條件有差異、存在地理隔離的3個地
區。a地區物種甲的某些個體遷移到b、c地區,經長期進化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乙、丙。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上述過程說明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B.留居a地區甲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再發生改變
C.乙、丙兩個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存在較大差異
D.甲、乙兩個種群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的基因庫組成完全不同
答案C
解析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的出現,A錯誤;a地區的環境在變化,留居a地
區的甲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會發生變化,B錯誤;乙、丙是兩個物種,存在生殖隔離,這兩
個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也有較大的差異,C正確;甲、乙是兩個物種,
存在生殖隔離,但是乙物種是從甲物種進化來的,二者的基因庫組成可能部分相同,D錯誤。
7.[2017?陜西西安一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抗生素被列為處方藥的原因是因為濫用抗生素會誘導細菌突變為耐藥的超級細菌
B.馬和驢雜交能生出騾子,說明馬和驢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C.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生物的基因會發生定向突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方向不斷進
化
D.經秋水仙素處理之后形成的四倍體西瓜,與原來的二倍體西瓜屬于不同的兩個物種
答案D
解析因為抗生素的濫用對發生基因突變的細菌進行了選擇,沒有耐藥基因的細菌死
掉,而具有耐藥基因的細菌可以存活下來并不斷繁殖,經過一段時間,剩下的幾乎全是具有
耐藥基因的細菌,即抗藥性增強,A錯誤;馬和驢產生的后代騾子是不育的,所以馬和驢之
間仍然有生殖隔離,B錯誤;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
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但是突變是不定向的,C錯誤;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雜
交所產生的三倍體西瓜是無子的,該無子西瓜不可育,這說明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之間
產生了生殖隔離,因此屬于兩個物種,D正確。
8.[2017?山東德州期中]某小鼠群體中,A+、A、a互為等位基因,該種群基因型及個
體數如下表:
基因型A+A+A+AA+aAAAaaa
個體數10020030010020010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的基因頻率是35%
B.A+、A、a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C.A+和A的根本區別是堿基序列不同
D.該小鼠群體所有的A+、A、a基因,構成小鼠的基因庫
答案D
解析由題表信息可知該小鼠種群共有1000個個體,則該等位基因共有2000個,其中
A+基因共有100X2+200+300=700(個),所以A卡的基因頻率為700+2000X100%=35%,A
正確;等位基因的產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B正確;等位基因的根本區別是堿基的排列順序
不同,C正確;小鼠種群全部個體的所有基因才能構成小鼠的基因庫,D錯誤。
9.[2017?豐臺二模]榕樹依賴專一的榕小蜂傳粉,榕小蜂借助榕樹部分雌花的子房產
卵,被產卵的子房會終止發育,并且二者在形態結構上出現了許多適應性特化。榕樹雌花內
共存著一種只產卵不傳粉的欺騙性榕小蜂。榕樹雌花期,傳粉者和欺騙者同時被吸引,即使
有充足雌花資源,兩種榕小蜂均不會產完所有卵。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欺騙性榕小蜂的存在,會抑制傳粉榕小蜂的產卵和傳粉量
B.若沒有傳粉榕小蜂的存在,榕樹將無法通過種子進行繁殖
C.傳粉榕小蜂大量利用雌花資源產卵,能使榕樹更有效地繁殖
D.榕樹與傳粉榕小蜂,組成了動植物界經典的協同進化關系
答案C
解析欺騙性榕小蜂與榕小蜂是競爭關系,它的存在會抑制傳粉榕小蜂的產卵和傳粉
量,A正確;生物與生物之間存在共同進化,若沒有傳粉榕小蜂的存在,榕樹將無法通過種
子進行繁殖,B正確;傳粉榕小蜂大量利用雌花資源產卵,被產卵的子房會終止發育從而抑
制榕樹的繁殖,C錯誤;榕樹與傳粉榕小蜂,組成了動植物界經典的協同進化關系,D正確。
10.[2017?山東齊魯名校調研]如圖是某物種遷入新環境后一對等位基因的基因頻率變
化情況,分析這些數據能得出的結論是()
A.1950?1980年間該種群始終沒有發生進化
B.1990年該生物已經進化成了兩個物種
C.1960年該種群Aa基因型的頻率為48%
D.變異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生物生存的環境
答案D
解析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1950?1980年間該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改變,
說明發生了進化,A錯誤;形成新物種的標志是產生生殖隔離,由圖示不能確定1990年該
生物已進化成兩個物種,B錯誤;由于不能確定該物種是否遵循平衡定律,因此根據1960
年A、a的基因頻率不能計算出該種群Aa的基因型頻率,C錯誤;生物生存的環境對變異進
行選擇,D正確。
11.:2017?北京海淀模擬]草本植物馬利筋含有強心背,家畜等動物取食后會引起嘔吐
甚至死亡,但斑蝶幼蟲可以取食馬利筋。取食馬利筋的斑蝶幼蟲形成的成蟲,被鳥類捕食后
會引起鳥類嘔吐,進而使鳥類不再捕食斑蝶。據此推測不正確的是()
A.馬利筋含有強心昔是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防御性機制
B.斑蝶具有某種機制使其能積累強心昔并免于受到該物質的影響
C.生活在同一地區的與斑蝶體色、體型相似的其他蝶類會因此受害
D.用普通植物飼喂斑蝶的幼蟲后再被鳥類取食不會引起鳥類嘔吐
答案C
解析根據題意,“馬利筋含有強心背,家畜等動物取食后會引起嘔吐甚至死亡”,可
知馬利筋含有強心昔是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防御性機制,A正確;“斑蝶幼蟲可以
取食馬利筋。取食馬利筋的斑蝶幼蟲形成的成蟲,被鳥類捕食后會引起鳥類嘔吐,進而使鳥
類不再捕食斑蝶”,可知斑蝶具有某種機制使其能積累強心昔并免于受到該物質的影響,用
普通植物飼喂斑蝶的幼蟲后再被鳥類取食不會引起鳥類嘔吐,B、D正確;生活在同一地區
的其他蝶類由于與斑蝶體色、體型相似,使其也能減少被鳥類捕食的可能,C錯誤。
12.[2017?湖北部分重點中學聯考]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物種產生不一定發生了生物進化,生物進化一定產生新物種
B.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沒有闡明遺傳變異的本質,但解釋了進化的實質
C.野生型紅眼果蠅群體出現了白眼突變個體,該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
D.長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的變異,進而使細菌產生較強的耐藥性
答案C
解析新物種產生一定發生了生物進化,生物進化不一定產生新物種,A錯誤;生物進
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這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B錯誤;突變會使種群的
基因頻率發生改變,C正確;抗生素只是對變異進行了選擇,不能定向誘導細菌產生抗藥性
變異,D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2016?遼寧實驗中學期中]如圖是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物種演化的模型:圖中上為甲
島,下為乙島,A、B、C、D為四個物種及其演化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
⑴由A物種進化為B、C兩個物種的內因是,外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化的實質是。
(2)甲島上的B物種遷到乙島后,不與C物種發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
(3)遷到乙島的B物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腐枕木的處理工藝
- 勞動教育實踐合同(2篇)
- 2024年09月河北興隆縣直(鄉鎮)事業單位招聘100人(含醫療崗)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9月江蘇鎮江市京口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聘醫學人才擬聘用(第一批次)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標準版的工程合同范本
- 《電路》課件電阻電路綜合習題
- 魚尾螺栓的用途
- 2024年09月廣西南寧市武鳴區陸斡中心衛生院編外工作人員招聘3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9月廣東深圳市龍崗區骨科醫院招聘36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9月廣東廣州市黃埔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招聘編外聘用人員3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中職中專)汽車修理基本技能完整版課件匯總全書電子教案(最新)
- 人員進出潔凈區更衣流程圖
- 林業政策法規考試題庫(含答案)
- 機械、設備掛靠協議范本、合同、合約
- 管理前沿理論試題總結
- 馬坑鐵礦450-200鉬礦床的地下開采方案設計采礦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畢業論
- 高三英語教研組建設(課堂PPT)
- 排水管道非開挖預防性修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 讀書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 企業全面戰略管理、年度經營計劃、預算管理、績效管理
- SOP0420201潔凈空調系統清潔消毒預防性維護保養操作規程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