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 測試卷(網校專用)_第1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 測試卷(網校專用)_第2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 測試卷(網校專用)_第3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 測試卷(網校專用)_第4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 測試卷(網校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

)會給人類生存帶來一系列危害,例如導致水土流失、導致大氣條件惡化、導致物種絕滅。A.垃圾清潔處理B.植樹造林C.濫砍亂伐森林D.退田還湖2.下列不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A.干旱B.地震C.溺水D.洪澇3.通過自己的實際航海行動,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的人是(

)。A.哥白尼B.伽利略C.達爾文D.麥哲倫4.下面不屬于我國自然災害特點的是(

)。A.種類多B.分布廣C.頻度高D.發生少5.對我國影響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是(

)。A.旱災B.洪澇C.旱澇6.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該病能通過飛沫在空氣中傳播,各地市民紛紛帶上口罩,該措施屬于(

)。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D.消滅病原體二.填空題(共6題,共30分)1.殷墟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市的西北郊。2.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通過(

)、(

)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3.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

),世界各國通過簽訂協定,制定法律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

)的傷害。我國還把(

)列為一項基本國策。4.(

)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間、環境和資源等。5.2月2日是(

);4月22日是(

);6月5日是(

)。6.人與自然是生命(

)。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

)的規律。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類不斷(

),運用(

),將自然界賦予我們的清潔能源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大力發展(

),實現可持續發展。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

)2.自然災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萬里不同情。”說明不同環境創造不同文化。(

)4.20世紀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廢水排到了海灣中。(

)5.近百年來,地球人口越來越少。(

)6.離開地球,人類一樣可以找到適合居住的星球。(

)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1.對應連線(把觀點與相應的感悟連起來)不自我貶低,不自卑

旱澇君子和而不同

尊重自己吃一塹,長一智

學會寬容保護環境

學會反思嚴重自然災害

人人有責五.簡答題(共5題,共43分)1.防災避險的意識、自護自救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防止或減輕自然災害給我們的傷害。請你說一說地震發生時如何自救?2.通過下列材料,你明白了什么?材料一:“風云四號”氣象衛星成功發射,有助于提升國家對災害天氣的監控和預警能力。材料二:為了防止河流泛濫,我國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壩。3.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哪些?自然災害會帶來哪些影響?4.假如離開了地球,人類還能生存嗎?5.破壞森林可能會引發哪些自然災害?為什么?六.材料題(共2題,共24分)1.2020年春節是一個難忘的春節,也是我們最長的寒假。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斗,從一月份全國人民開始打響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人民人人都是戰斗員。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下列問題:(1)你所在的家鄉在哪個省哪個市或縣?你關注家鄉的疫情報告了嗎?(2)在抗擊疫情戰爭中,你是如何為抗擊疫情作貢獻的?(3)寫兩條抗擊疫情的宣傳標語。2.材料:周末我和小伙伴去公園玩耍,公園里可真熱鬧,一個小女孩正在折斷一枝觀賞花,還有許多人在公園里搭帳篷、放風箏。我們發現,很多吊床系在還未完全長大的小樹上,小樹的樹皮都被勒破了。還有的小孩在草坪里追逐打鬧。問:你發現材料中有哪些環境問題?請提出你的建議?七.綜合題(共1題,共12分)1.讀“中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率(

)(高或低)。(2)從圖中總結出我國自然災害分布的特點?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C3.D4.D5.C6.B二.填空題1.洛陽2.簽訂協定;制定法律3.可持續發展;地球;環境保護4.地球5.世界濕地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6.共同體;無法抗拒;探索創新;聰明才智;循環經濟三.判斷題1.√2.√3.√4.√5.×6.×四.連線題1.如圖:五.簡答題1.當地震發生時,如果條件允許,及時、有序地撤離到安全空曠的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2.我明白了面對自然災害,人們不斷探尋科學、有效的方法抗擊災害,從而提高抗災能力。3.(1)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臺鳳、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2)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4.不能。因為目前為止,在距離地球40萬公里的地方還沒有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離開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去處。5.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涵養水源,易造成洪澇災害。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保持水土,易引發山體滑坡。六.材料題1.(1)我的家鄉在湖北省武漢市。疫情被確定為高風險。(言之有理即可)(2)響應政府號召,我堅持居家隔離。支持爸媽到社區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覺上網課,認真做筆記,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堅持課間鍛煉,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3)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材料中破壞環境的問題有:攀折花木、把吊床系在小樹上、踐踏草坪。我會提出如下建議:①公園添加醒目的警示牌。提醒大家不要攀折花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