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重點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押題歷史預測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雖然向美洲種植園提供的奴隸約在1200萬到2000萬人之間,但非洲損失的人口據估計卻是這一人數的4倍。”材料中現象的出現是因為A.三角貿易 B.獨立戰爭C.南北戰爭 D.農奴制改革2.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5周年,105年前的巴爾干半島籠罩著戰爭的陰云,人們生活在“火藥桶”旁,最終點燃這個火藥桶的“火星”是A.三國同盟的建立B.薩拉熱窩事件C.三國協約的出現D.巴黎和會的召開3.“故吾以為明太祖制藝取士,與秦焚書無異…”下列關于“制藝取士”說法正確的是A.開始于隋唐時期 B.命題范圍僅為《四書》C.有利于培養實際能力 D.目的是鞏固統治4.“短短幾千字,卻是第一次把國王和貴族之間的權利關系,轉化為明確的法律文字。從此以后,英國國王的權力不再是至高無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權力。”據此推斷,該文件是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拿破侖法典》5.“它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國際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國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這部著作是A.《獨立宣言》 B.《共產黨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聯合國家宣言》6.25年來,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減少了26%,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鳥類和魚類的數量減少了29%,林地損失近3億英畝,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氣溫持續上升。這表明人類在發展中面臨著()A.恐怖主義問題 B.貧富分化問題C.環境惡化問題 D.毒品泛濫問題7.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于社會特殊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寄托著人們對命運的期望和對人生的關注,正確的宗教信仰能指導、修正、支配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世界三大宗教創立的先后順序是①道教②佛教③伊斯蘭教④基督教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③8.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A.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進行國有企業改革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創辦經濟特區9.鴉片戰爭后,列強的侵略使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化。下圖是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通商口岸變化示意圖。通商口岸開放的變化,反映了A.中國開始由被動開放走向主動融入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系B.中國融入世界市場的步伐加快C.西方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腹地,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D.南方成為列強侵略的主要集中地10.中世紀西歐城市重新興起,成為工商業者的聚集地,許多城市還獲得了“特許狀”。城市獲得“特許狀”意味著A.獲得經濟獨立B.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C.獲得政治獨立D.取得自由和自治權11.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后,公然復辟帝制,其中直接暴露想當皇帝野心的是A.強迫國會選舉為正式大總統B.解散國民黨和國會C.頒布《中華民國約法》D.修改《總統選舉法》12.20世紀50年代起,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進行經濟建設,走了不少彎路,他們先后進行了推動經濟發展的改革。其中,改革最突出的是A.羅馬尼亞改革B.匈牙利改革C.捷克斯洛伐克改革D.波蘭改革13.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將《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視為每個人應遵守的座右銘。伏爾泰這樣做的意圖是A.尊崇中國的傳統文明B.呼吁東西方文化交流C.重建法國的道德倫理D.倡導自由平等,反對特權14.蘇聯解體以后。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但是,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而等國或國家聯盟在國際事務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009年起,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組成“金磚四國”領導人定期舉行會晤,在世界舞臺上引人注目。這表明A.美國世界的霸權地位崩潰B.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C.世界貿易自由化趨勢加強D.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15.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把當地居民取名為“印第安人”的航海家是A.哥倫布B.迪亞士C.達伽馬D.麥哲倫16.馬克思說:“一旦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出現在土地所有者和實現從事勞動的農民之間,一切從農村舊的生產方式產生的關系就會解體。”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A.農村中資本主義關系出現標志著封建經濟開始解體B.大批破產農民淪為雇農,改變了農村的自然經濟C.農業資本家租來土地,雇傭農業工人耕種,并進行資本主義經營,沖擊了舊的生產方式D.這種現象的出現是農村貨幣關系發展的結果,瓦解了農村的封建關系17.2018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關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認識正確的有①指導了英國憲章運動②成為工人運動的思想武器③開辟了社會主義運動新局面④為如何改善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理論依據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8.2019遂寧國際馬拉松于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上午8:00在遂寧市體育中心開賽。作為奧運會項目的馬拉松賽起源于希波戰爭中的A.古埃及B.古中國C.古希臘D.古印度19.北宋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統治者強化中央集權,采取了什么樣的治國政策A.重文輕武B.閉關鎖國C.強化君權,分解相權D.八股取士20.吳玉章在回憶錄中沉痛地寫道:“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從前亡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啊!”材料中的“亡國條約”是A.《南京條約》B.《璦琿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21.下圖圖示為某一時期美國、西歐、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這一時期可能是:A.19世紀70年代B.20世紀20年代C.20世紀50年代D.20世紀80年代22.如圖列舉的歷史現象出現的朝代是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23.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一事件的國際意義是A.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B.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C.有利于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D.推動了祖國大陸獲得統一24.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這一綠色發展理念相近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是()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兵家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中同重返聯合國的時間是___________年;中美建交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年.26.1789年頒布的《________》,成為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1942年,《________》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成立。27.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國農奴制改革給農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農奴積極性非常高,熱烈擁護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指出推行農奴制改革的俄國沙皇。(2)你同意材料中關于農奴制改革的觀點嗎?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9.(6分)史書的目錄有助于導讀歷史。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下列《全球通史》的目錄,作者以什么為順序編寫史書?“美國獨立戰爭應屬于目錄中的哪一章?作者在第28章中認為“比美國歷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的歷史事件是什么?下面是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第二編目錄,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其第十章“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有哪些?第十五章“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史學觀和史學方法影響著我們理解和解釋歷史。結合所給目錄及已學知識,在下列橫線上填入一個動詞,表達工業革命與世界的關系,并請說明理由。(求觀點明確;2、史論結合)工業革命世界。30.(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國農奴制改革給農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農奴積極性非常高,熱烈擁護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指出推行農奴制改革的俄國沙皇。你同意材料中關于農奴制改革的觀點嗎?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了數以億計的精壯勞動力,為美洲提供了大批勞動力,促進了美洲經濟的開發,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和資金。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A選項是正確的。2、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4年6月28日,當斐迪南夫婦在薩拉熱窩檢閱完軍事演習,乘車回市政廳途中,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死,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熱窩刺殺事件。選項B符合題意;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是軍事集團,D巴黎和會的召開是在一戰結束后。選項A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B。3、D【解析】
根據材料“明太祖制義取士”可知,這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對科舉制的新變革,八股取士。材料將八股取士和秦朝焚書坑儒相提并論,說明八股取士跟秦焚書坑儒一樣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明太祖實行八股取士的原因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鞏固政權。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4、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如議會定期召開、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國民可以自由請愿等。《權利法案》還規定,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選項A符合題意;《獨立宣言》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發表的;《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拿破侖法典》是拿破侖帝國時期頒布的;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5、B【解析】
注意題中關鍵詞“社會主義”,依據所學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階級和階級斗爭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從此,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屬于社會主義文獻,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6、C【解析】依據題干信息:淡水量減少、物種減少、林地損失、碳排放量和平均氣溫持續上升可知,人類在發展中面臨著環境惡化問題,C項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恐怖主義、貧富分化、毒品泛濫問題。由此分析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7、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其創始人為釋迦牟尼。伊斯蘭教在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基督教產生于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中。所以世界三大宗教創立的先后順序是②④③。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首先要掌握世界三大宗教包含哪些,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不在世界三大宗教之列。8、C【解析】
依據題干“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容,這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運用和創新實踐,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9、C【解析】
通過圖片中通商口岸的變化可以看出,鴉片戰爭后,《南京條約》開放的城市位于東南沿海,而《馬關條約》的開放城市已經深入到內地;說明外國侵略勢力從沿海深入到內地,故C項正確;BD材料未體現,排除;A與史實不符,排除,故選C。10、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中世紀西歐城市獲得“特許狀”意味著取得自由和自治權。到13世紀,許多城市取得了某種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在這樣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部分城市還取得選舉市長、市政宮員和設立城市法庭的權力,成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權的形式,是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一種證書。這種證書就是“特許狀”。國王給在封建主領地上的城市頒發特許狀,既削弱了割據勢力,又獲得城市的擁護。當然,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1、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直接暴露袁世凱想當皇帝野心的是修改《總統選舉法》。鎮壓二次革命后,袁世凱強迫國會選舉為正式大總統,隨即又下令解散國民黨。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不久他又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接著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能直接暴露想當皇帝的野心,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2、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進行經濟建設,走了不少彎路,后來許多國家進行了改革,最突出的是匈牙利改革,被成為“東歐消費者天堂”,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3、D【解析】
依據題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致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的身上。即沒有任何人可以以自己的意愿強迫別人做某事,人與人是平等的。結合課本所學,伏爾泰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特權,D項符合題意。伏爾泰只是借用中國古代的儒學闡述自己的觀點,A項不合題意;BC兩項在材料中不能體現,不合題意。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14、B【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瓦解,美國成為唯的超級大國,極力構筑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歐洲聯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努力俄羅斯擁有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這些因素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加強。B項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15、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開始航海活動,橫渡大西洋,到達今天的古巴和海地等地,發現了新大陸,哥倫布以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給當地人取名叫印度安人,A項符合題意;迪亞士是發現好望角的人物,B項不符合題意;達伽馬是第一個到達印度的人物,C項不符合題意;麥哲倫的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16、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歐洲社會處于一個轉型時期,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士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租地農場主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這種新的生產方式就是資本主義或半資本主義的農場經濟替代封建地產經濟的過程,沖擊了舊的生產方式,使封建經濟開始解體。所以,B項理解不符合史實,理解錯誤,符合題意;ACD三項理解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解題的關鍵需讀懂材料。題干中的材料體現了租地農場出現后對農村自然經濟的影響,租地農場主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他們之間形成了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瓦解了農村的封建關系,可由此確定B項理解不正確,符合題意。17、D【解析】
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36年-1848年,英國工人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久的憲章運動,提出了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管理的《人民憲章》。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人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性文件。它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英國憲章運動的綱領是《人民憲章》。所以①不符合題意。②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到科學,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成為工人運動的思想武器。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②符合題意。③《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指導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武器,開辟了社會主義運動新局面。③符合題意。④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不是如何改善資本主義。④不符合題意。所以②③符合題意,①④不符合題意,即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8、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公元前5世紀,希波戰爭爆發,公元前490年,波斯軍隊在雅典東北的馬拉松海灣登陸,雅典軍隊奮勇應戰,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隊,史稱馬拉松之戰。為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雅典人,善于長跑的斐迪庇第斯從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廣場犧牲。為了紀念這場戰役的勝利和表彰盡職盡責的英雄斐迪庇第斯,1896年,雅典人在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一個長跑競賽項目,長度就是從馬拉松到雅典的距離,名字叫馬拉松,故C符合題意;古埃及、古中國、古印度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9、A【解析】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為了鞏固統治,北宋統治者采取了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確立了重文輕武的國策。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的具體表現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抑制武將,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轉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是清朝實行的對外政策,C項是宋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D項是明朝科舉考試的政策。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20、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可知,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戰爭。結合所學知識,1894年,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清政府在戰爭中失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C項符合題意;A項《南京條約》是清朝與英國簽訂的,不符合題意;B項《璦琿條約》是清朝與俄國簽訂的,俄國不屬于“東方的小國”;D項《辛丑條約》是八國聯軍侵華之后簽訂的,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21、D【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這一時期美國、西歐、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分別是21.2%、18.6%、11.8%,可見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形成美日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結合所學知識,這出現在二戰后的20世紀80年代,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2、C【解析】
根據圖片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制成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南宋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并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歐洲航海家的遠航創造了條件。“瓦子”又稱“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娛樂場所。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四百年。宋詞是一種新的詩歌體裁,起源于民間,句子長短不一,適于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C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項不符,排除。故選擇C。23、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世界意義是: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故B符合題意,ACD三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國內意義。由此分析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24、B【解析】
依據題干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結合所學可知,綠色發展理念在中國越來越得到廣泛認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與這一理念相近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是儒家。儒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自然資源得以持續利用,符合當今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B項符合題意;法家主張改革,反對空談,提倡法治。A項不合題意;道家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C項不合題意;兵家反對空談任意,提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711979【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切合法權利,立即把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2758號決議進行表決。表決的結果是,決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結合所學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上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6、人權宣言聯合國家宣言【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789年頒布的《人權宣言》,提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的要求,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成為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成立。27、薩拉托加戰役【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標志著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即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1777年的薩拉托加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因此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是薩拉托加大捷。【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美國的誕生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亞歷山大二世。(2)不同意;俄國1861年改革的實質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解析】
(1)根據材料“俄國農奴制改革給農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農奴積極性非常高,熱烈擁護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改革為1861年改革。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這次改革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近代史上的重大轉折點。(2)根據材料“……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農奴積極性非常高,熱烈擁護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反映了改革使農奴性積極性很高,很高興。我不同意材料中關于農奴制改革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俄國1861年改革的實質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俄國1861年改革頒布法令規定:宣布農奴獲得人身自由,還規定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土地,但須高價贖購買。這次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掃除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說俄國1861年改革的實質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點睛】(1)問材料“俄國農奴制改革給農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知反映了的俄國農奴制改革,據所學可確定當時改革的沙皇:亞歷山大;(2)問首先根據材料內容確定反映的觀點。“改革后農奴積極性非常高,熱烈擁護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確定觀點:農奴制改革調動了農奴的積極性,擁護政府改革;據所學知識從農奴制改革,農奴獲得解放獲得一塊份地,是對農奴的變相的剝削方面回答。29、(1)時間順序;“美國獨立戰爭”應屬于第27章;俄國1861年改革。(1861農奴制改革、或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改革,均可)(2)主要發明:哈格里大斯發明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或輪船等。重要成果:《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或冋答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3)觀點: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論述: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加緊了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并且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也逐漸暴露,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導致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等。政治方面: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確立并完善了近代民主政治,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經濟方面:通過工業革命改變經濟結構,實現了工業化,增強了經濟活力和綜合國力,使歐洲各國經濟實力領先世界;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和兩次工業革命推動了以西歐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并發展。思想文化:啟蒙運動使人文主義思想進一步弘揚,推動歐洲人的思想解放,增強了歐洲人的創新精神和社會活力;自由主義思想成為歐洲人全球貿易和擴張的思想武器。科技: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歐洲人走向全球提供了技術支持。國際關系:通過殖民戰爭、殖民擴張、商品輸出、資本輸出等途徑,歐洲實現了對世界的控制,東方從屬于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解析】
(1)根據《全球通史》的目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作者以時間為順序編寫史書。“美國獨立戰爭應屬于目錄中的27章。因為美國獨立戰爭屬于資產階級革命,這也是政治革命。作者在第28章中認為“比美國歷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的歷史事件是1861年改革。因為28章是俄國,俄國的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制的廢除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2)根據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第二編目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認為其第十章“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有哈格里大斯發明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或輪船等。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18世紀80年代,英國人瓦特改進蒸汽機;1785年以后,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火車機車;1825年,“旅行者”號試車成功。第十五章“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最重要的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警官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商務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寧夏警官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寧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cai課件知識庫教學課件
- 8.5.1直線與直線平行 課件(共24張PPT)
- 2022年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歷史、地理、政治》(湖北卷)
- 高中數學人教A版空間幾何體(省一等獎)
- 把未來點亮歌詞打印版
- 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課件
- 寫字樓能耗評估和節能降耗措施
- 運動會100米欄廣播稿2篇
- isbp745中英文版解析
- 污水處理設備調試方案
-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人才發展規劃
- 學校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