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現(xiàn)象章末復習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_第1頁
第四章光現(xiàn)象章末復習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_第2頁
第四章光現(xiàn)象章末復習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_第3頁
第四章光現(xiàn)象章末復習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_第4頁
第四章光現(xiàn)象章末復習 -2023-2024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55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55頁第四章光現(xiàn)象章末復習一、選擇題:本題共9小題,每小題2分,共18分。第1~6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7~9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杭州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國“飛人”謝震業(yè)奪得冠軍。在終點計時的裁判先看到發(fā)令槍冒煙,后聽到槍聲,這是因為(

)A.槍聲傳播速度比光快B.光傳播速度比槍聲快C.發(fā)令槍先冒煙后有槍聲D.發(fā)令槍先有槍聲后冒煙2.如圖所示,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fā)生光的漫反射B.對面有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清楚C.在會車時,雙方司機均須將汽車大燈的遠距燈切換成近距燈,以防止發(fā)生意外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守光的反射規(guī)律3.一種常見的平移式自動感應玻璃門。當人靠近玻璃門時,能看到自己的像,同時感應玻璃門自動開啟,向左右兩側平移。下列關于玻璃門成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在玻璃門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在玻璃門中所成的像是實像C.當玻璃門向左右兩側平移時,人在玻璃門中的像將隨之向兩邊移動D.當人靠近玻璃門時,人在玻璃門中的像的大小保持不變4.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的是()A.碗中折筷B.人的影子C.小孔成像D.天空之鏡5.春天,昆明動物園的櫻花綻放。關于圖中各現(xiàn)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圖甲,櫻花樹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B.圖乙,開屏的孔雀身后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圖丙,雨后動物園上方形成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D.圖丁,水里的石頭比較淺是因為發(fā)生了折射6.2024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來自西安分會場的《山河詩長安》讓人眼前一亮。這個節(jié)目通過增強現(xiàn)實AR技術,讓李白跨越時空、乘鶴而來、飲酒對詩、觀今日西安,讓大唐不夜城,再現(xiàn)盛世長安恢宏景象。并以此刻畫中國文化極致的浪漫與溫情。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永寧門城墻的彩燈是自然光源B.李白的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的折射C.舞蹈演員唐詩逸在鏡面一樣舞臺上表演時形成倒影的原理是反射D.通過電視機看到盛世長安的五彩斑斕是由紅、綠、黃三種色光混合而成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驗鈔機是利用紅外線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發(fā)光的效應進行防偽的B.適當?shù)淖贤饩€照射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C.在醫(yī)院的手術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紅外燈來滅菌D.紅外線可以用來對儀器設備進行遙控8.關于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的傳播速度為3×108m/sB.在電影院能從各個位置都可以看銀幕上的畫面,是因為發(fā)生了漫反射C.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D.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當入射光線靠近法線,反射光線遠離法線9.為避免司機低頭觀察汽車儀表而忽略路況造成事故,廠商開發(fā)出抬頭顯示器:汽車儀表安裝在駕駛臺上,顯示面水平朝上,司機平視,借助擋風玻璃看到儀表顯示的豎直的像,如圖所示,則(

)A.像是實像 B.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像比駕駛臺上的儀表顯示要小 D.司機前面的擋風玻璃與水平面的夾角應為45°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共12分10.如圖所示為“小孔成像”的示意圖。(1)該現(xiàn)象可以用來解釋;(2)小孔位置固定,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光屏上的像跟原來比會(選填“變大”、“變小”)。11.正如宋代蘇軾所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夜晚,如果天氣晴朗,華夏各地都可以欣賞美麗的月亮,共度佳節(jié),這是因為月亮發(fā)生了反射,這種反射(選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2.為幫助司機擴大觀察車后方視野,汽車后視鏡應設計一塊(選填“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鏡;“天眼”是在我國貴州省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如圖所示),它的反射面屬于(選填“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13.豎直放置的平面鏡高2米,寬1米,小明身高1.6米,站立于鏡子正前方1米處,他在鏡中的像與人距離為米,若他遠離平面鏡10m后,他在鏡中像的大小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4.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氣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反射和折射,請判斷:折射角的大小是度,空氣在。(選填“AD的右方”“AD的左方”“BF的下方”“BF的上方”)15.紅外線和紫外線應用很廣泛。有一種導彈可以利用敵機尾部高溫氣流輻射,對其跟蹤并有效攻擊;對于流入市場的假幣,人們借助驗鈔機發(fā)出來辨別真?zhèn)?。(均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共4分。16.如圖,從S點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其反射光線恰好通過P點。請你作出這條入射光線并完成光路圖。17.如圖,人眼在A處看到公園池塘底部的LED燈(圖中S位置)在圖中的S′處,請在圖中畫出LED燈發(fā)出的光到達人眼A處的光路(保留作圖痕跡)。四、實驗題:本題共6小題,共42分。18.(共3分)如圖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平面鏡M平放在平板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動。(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內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若將AO向ON靠近,則OBON(選填“靠近”或“遠離”);(2)如圖乙,把半面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將(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3)圖甲中,使入射光線沿BO射入,看到光線沿OA射出,說明在光的發(fā)射中,光路是的。19.(共7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小明選用了平面鏡、白色硬紙板和激光筆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1)實驗時,若測得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35°,則反射角度數(shù)為;若入射光線遠離法線,則反射角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實驗時,小明將光沿著FO射入,觀察到反射光線沿著OE射出。這說明反射光路是;(3)為尋找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的位置關系,當紙板上顯示出光路時,該同學將另一半紙板繞ON向后折時,在紙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實際上是(選填“存在”或“不存在”)的,這個現(xiàn)象表明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在;(4)實驗時,小明用量角器測得入射角為42度,反射角為也42度,于是他就得出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小明的結論(可靠、不可靠)。理由是:。20.(共4分)敬老愛親的小明在跟奶奶聊天時發(fā)現(xiàn):奶奶一直認為“人離鏡子越近,人在鏡中的像越大”,為了糾正奶奶的錯誤認知,小明做了如下實驗。(1)如圖所示,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紙上,并讓玻璃板與紙面;(2)將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點燃蠟A,并移動蠟燭B,直至與蠟燭A的像重合;(3)為了糾正奶奶的錯誤認知,小明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時,需確保(選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同時讓奶奶觀察鏡中像的大小,發(fā)現(xiàn)當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它的像會(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4)小明給奶奶變了個戲法:將與蠟燭A的像重合的蠟燭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處豎放一個光屏。讓奶奶透過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蠟燭B”;不透過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蠟燭B”卻消失了。這個小戲法逗得奶奶開懷大笑,同時小明也給奶奶解釋了玻璃板成(選填“虛”或“實”)像的道理。21.(共7分)小非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直立在鋪有白紙的水平桌面上;②取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蠟燭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并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筆在白紙上標記出蠟燭A和蠟燭B的位置;③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前面的步驟。在此實驗中:(1)小非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2)小非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實驗中小非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進行實驗的目的是:;蠟燭B與蠟燭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說明;(3)另一個小組的同學,將未點燃的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動,發(fā)現(xiàn)前面點燃的蠟燭的像總在未點燃蠟燭的上方偏高處,造成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4)為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小非拿走蠟燭B,將一個光屏放到蠟燭A像的位置,(選填“透過”或“不透過”)玻璃板觀察,發(fā)現(xiàn)光屏上沒有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選填“實”或“虛”)像。22.(共6分)如圖甲是王楠同學利用光具盤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的光路,經(jīng)過多次實驗并記錄了數(shù)據(jù):入射角折射角(1)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還可以判斷:當光以55°的入射角從空氣射入玻璃中時,其折射角30°(選填“等于”、“小于”或“大于”);(2)當光以30°的入射角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其折射角是,你的依據(jù)是:在光的折射中,;(3)同班的陳新同學利用圖乙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時,光貼著光屏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將F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F板上(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時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4)保持圖乙的入射光不動,繼續(xù)往水槽里加適量的水,會看到水槽底部的亮斑B向移動。23.(共7分)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讓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水槽內的水中,看到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1)實驗中為了便于觀察光的傳播路徑,可以在水面上方噴一些,在水中加,來增加實驗的可見度;(2)為了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以下方案中正確的是(選填字母);A.只測量圖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結論B.保持入射角不變,進行多次實驗,測量入射角和每次實驗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結論C.改變入射角,進行多次實驗,測量每次實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結論(3)通過實驗得到數(shù)據(jù)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22°35°4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折射角等于。當入射光線以22°的入射角從水中射入空氣時,折射角等于。24.(共8分)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桌面上已給出的器材有:帶支架的玻璃板、鉛筆各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兩個、白紙一張、火柴一盒。(1)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亮”或“較暗”);(2)實驗中,改變蠟燭A到鏡面的距離,移動鏡后的蠟燭B,發(fā)現(xiàn)B總能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平面鏡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選填“有關”或“無關”)。過了一段時間,蠟燭A變短,則A的像的大小將(選填“變長”、“不變”、“變短”);(3)如圖乙所示,將玻璃板與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讓蠟燭A沿著桌面向右做直線運動運動(選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4)為確定像的虛實,需在蠟燭B位置放一個光屏,并在圖丙中的處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選填“①”、“②”、“③”或“④”);(5)另一位同學直接用平面鏡來確定像的位置,如圖丁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鋪有白紙的水平桌面上,保持電池①的位置不變,移動其它電池,使電池③遮擋住電池①的像和電池②,電池⑤遮擋住電池①的像和電池④,在白紙上記錄下電池的位置如圖戊所示,請在圖戊中作出電池①像的位置并用“·”表示(保留作圖痕跡);(6)該小組的同學在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又進行了以下的探究:如圖己所示,小明在黑暗的房間中,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從側面看是(選填“白紙”或“平面鏡”)亮,這是因為光照在它上面發(fā)生了(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緣故。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1小題,共4分。2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智能汽車汽車是我們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汽車也越來越智能化。冬天,前擋風玻璃上出現(xiàn)白霧時,汽車能自動啟動除霧功能,向前擋玻璃吹出熱風,一會兒白霧就消失了。車身配有多個雷達,能夠判斷車與障礙物的距離,充分提高了行車的安全性。車窗采用“智能玻璃”,這種玻璃具有單向透光功能,使用時反射面必須是迎光面,就能從車內看到車外明亮的景物,而從車外看不見較暗的車內景象。(1)冬天行車時,汽車擋風玻璃的(選填“內”或“外”)側容易出現(xiàn)一層白霧,這是現(xiàn)象(填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2)下列與汽車相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車雷達能夠發(fā)出次聲波,判斷車與障礙物的距離B.透過玻璃看到的“車外的景物”是景物的虛像C.玻璃具有單向透光功能時,光路是不可逆的D.汽車傾斜的前擋玻璃,使車內物體成的像位于司機平視的下方,不妨礙司機視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