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16課三國鼎立同步檢測卷(含答案)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16課三國鼎立同步檢測卷(含答案)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16課三國鼎立同步檢測卷(含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16課三國鼎立同步檢測卷〔含答案〕一、選擇題1.著名典故“三顧茅廬〞源自東漢末年,這位曾住在茅廬里的歷史人物是〔C)A.曹操B.

劉備C.諸葛亮D.孫權2.以少勝多,以弱克強,擊敵要害,一戰而統一北方的戰役是(C)A.城濮大戰B.長平之戰C.官渡之戰D.赤壁之戰3.東漢末年,控制了漢獻帝,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C)A.劉備B.諸葛亮C.曹操D.孫權4.閱讀右圖,找出三國鼎立時期魏國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A.曹操 洛陽B.劉備 成都C.孫權 建業D.曹丕 洛陽5.以下對三國鼎立局面的評價,哪一項為哪一項符合歷史開展趨勢的〔

B

〕A.

戰亂頻繁,破壞了社會經濟

B.

三國鼎立,加劇了國家的分裂C.

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

局部統一,為全國統一創造了條件6.某歷史興趣小組對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進行了研究性學習,以下對曹操統一北方原因的表達正確的有(D)①“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上的優勢②“唯才是舉〞重用人才③實行屯田④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某攝制組要拍攝三國鼎立時期的電視劇,在孫權的書房中布置哪一道具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B

〕A.

?史記?

B.

指南針

C.

臨摹的?蘭亭序?

D.

?資治通鑒?8.黃巾起義以后,東漢王朝名存實亡,形成軍閥割局面。其中,黃河中下游實力最強的軍閥是DA.劉備B.孫權C.曹操D.袁紹9.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國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是〔C〕A.

歷史劇?三國?

B.

羅貫中?三國演義?

C.

司馬光?資治通鑒?

D.

諸葛亮?出師表?10.?三國演義?里的“借東風〞“連環計〞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它們出自以下哪次戰役(B)A.官渡之戰B.赤壁之戰C.巨鹿之戰D.長平之戰11.在歷史課上,同學們講了一些有關三國的故事,以下符合歷史史實的是

B

〕A.

曹操建立了魏國

B.

劉邦在成都稱帝建蜀漢C.

孫劉聯軍戰曹軍于赤壁

D.

諸葛亮派船隊到達夷洲12.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最劇烈的一場大決戰,這場戰爭參與兵力之龐大、人物關系之復雜、政治影響之深遠都是非常驚人的。赤壁之戰的交戰雙方是(C)A.曹操和袁紹B.孫權和劉備C.曹操和孫劉聯軍D.袁紹和孫劉聯軍13.“草木皆兵〞、“風聲鶴唳〞這兩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史上的〔C

〕A.

巨鹿之戰

B.

官渡之戰

C.

赤壁之戰

D.

淝水之戰14.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號稱80萬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數萬布防江南,大戰一觸即發。讀如下圖示意圖,以下解讀正確的選項是(B)A.這場戰役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戰役B.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根底C.曹操在赤壁大敗孫劉聯軍,統一北方D.孫劉聯軍數量多于曹軍,且擅長水戰,因而獲勝15.著名典故“三顧茅廬〞源自東漢末年。這位曾住在茅廬里的歷史人物是〔

C〕A.

曹操

B.

劉備

C.

諸葛亮

D.

孫權16.以下關于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共同點,正確的選項是(C)①都是以曹操的勝利告終②都是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③結果都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④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戰爭,目的是爭奪統治權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7.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國家陷于分裂割據局面,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以下示意圖符合公元222年中國局勢的示意圖是(D)18.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派大將衛溫率萬人船隊到夷洲,加強了內地與這個地區的聯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C)A.黃巖島B.釣魚島C.臺灣島D.海南島19.以下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評價,符合歷史開展趨勢的一項為哪一項(A)A.局部統一,為大一統創造了條件B.戰亂頻繁,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C.政權割據,形成了國家分裂局面D.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二、主觀題20.閱讀以下材料: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那么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三國志?諸葛亮傳?請完成以下問題:(1)“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其中“人謀〞指的是什么內容?(2)“然操遂能克紹〞說的是哪一次戰役?【解析】:該題既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考察學生“結合所學〞的能力。考點是曹操統一北方的條件和重要戰役。答案:(1)“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上的優勢;注意招賢納士,招收和提拔人才。(2)官渡之戰21.歌曲譜寫了時代的最強音,根據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材料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材料三:“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材料四:“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材料五:“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閱讀上述材料請答復:〔1〕奠定三國鼎立根底的著名戰役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3〕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項根本國策是什么?〔4〕哪一歷史事件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我國的根本建立?〔5〕哪次會議提出了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答案略22.閱讀以下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據,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材料二:“今曹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材料三:(1)材料一所贊頌的人是誰?“東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別指什么?(2)材料二是給誰提的什么建議?該建議是否正確?請用史實說明。(3)請你根據材料三寫出圖中三個字母所代表的政權。圖中這一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為什么?答:(1)諸葛亮。“東和北拒〞是指確定聯孫抗曹的戰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