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孔子辯證法思想的幾個重要特征
與現(xiàn)代哲學相比,孔子的辯證法思想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特征:(一)重視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孔子在《系辭上傳》里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所謂“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就是對紛繁復雜自然界的認識研究,以達到順應自然的運動發(fā)展規(guī)律。也就是:“與天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周易·乾》“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周易·彖詞》)“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周易·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象辭》)《系辭上傳》:“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君子之道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shù);遂定天下之象。”“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天地之變化,圣人效之。”(《系辭上傳》)這一系列論述,都是人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講的一句話:天人合一。通俗地說是“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相處”。但《周易》里的天人合一,除了“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相處”這個含義外,還包含有“認識自然規(guī)律和順應自然規(guī)律”的含義。人雖然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但首先是大自然的產(chǎn)兒,其次人不能脫離自然環(huán)境而生存。人的生命基礎與自然界其它生物沒有區(qū)別。所以,人的行動如果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必然會遭到慘重的失敗。《中庸》里對“天人合一”觀作了反復且富有文學色彩的闡述:“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里面的“贊天地之化育”、“配地”、“配天”,都是說的天人合一。達到了天人合一,就“可以與天地參矣”(有機融會在一起)!(二)事物平衡穩(wěn)定和諧觀。現(xiàn)代哲學論述了事物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但“統(tǒng)一”畢竟和“平衡”有區(qū)別,“統(tǒng)一”里可能有“平衡”的狀態(tài),也可能有不平衡的狀態(tài)。有的事物,外表看很平衡穩(wěn)定,但內部矛盾激化,很不穩(wěn)定。例如那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果實就是這樣。有的人也是這樣,看似沒有疾病,可是突然死亡。這也是表面的一種統(tǒng)一和平衡。歷史上有的政權組織也是這樣,表面看很繁榮,實際上內部已十分糜爛。孔子的平衡穩(wěn)定和諧是外部與外部的統(tǒng)一。首先是內部平衡穩(wěn)定和諧。沒有事物內部的和諧穩(wěn)定,就不可能有外部的和諧穩(wěn)定。《周易》里的符號卦象基本數(shù)是兩個以上,由此演化無窮。但不論怎么變化,都是偶數(shù)相對平衡。只有平衡,才能穩(wěn)定;只有穩(wěn)定,才有和諧。“一點”達不到平衡,兩點以上才能達到平衡。“理”為太極,也就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表示的“道”。但這個“理”或“道”并不等于具體物質(或事物)。而是蘊藏在物質(或事物)之中的本質規(guī)律。萬物統(tǒng)歸與理,是指不同的事物自有其生存發(fā)展之道,各自尋理而行。這個“理”是客觀的。宇宙間有多少個事物,就有多少條道理。用一條道理統(tǒng)一世界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子“道生一”的觀點應當批判。“道”有千千萬萬,豈止“生一”?有多少條“道“,就可以生成多少個物。”老子的“一點論”、“一元論”顯然不符合客觀事物生成發(fā)展、變化的實際。老子的“一點論”、“一元論”和《周易》的符號象征哲學相矛盾,也與當代領袖人物毛澤東的“兩點論”相矛盾。孔子的“中庸”思想繼承了《周易》里的平衡穩(wěn)定和諧思想。他在《乾·文言》中說:“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孔子論“中”與“庸”,這里最早。此處的“中”,指“利見大人之中。”“庸”則有不同的解釋,我以為是“恰當”“適當”的意思,也即是說,見“大人”的時候語言和舉止都要得當。所以“中”,是認識論,是宇宙觀,是對事物的分析與判斷,同時,“中”又是決斷與決策和行動(方向、路線).。第三,“中”還要求人格中正、剛正、正直,這樣才合道;“庸”是方法論、實踐論。“庸”的標準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把握了火侯就是“庸”。“庸”里面包含了原則性與靈活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處理。把“中”與“庸”結合起來,則是認識論和方法論實踐之后出現(xiàn)的一種平衡穩(wěn)定和諧的美好狀態(tài)。孔子的“中庸”觀,就是平衡穩(wěn)定和諧觀。所以“中”,并不是走“中間道路”或“折衷”,并不是掩蓋矛盾和稀泥。要達到事物的平衡穩(wěn)定必須注意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孔子在《中庸》里滿懷剛氣的論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南方”與“北方”,不過是孔子說明考慮事物各方面因素的一個比喻。注意“弱”,也要注意“強”。“中立不倚”,是把握“平衡穩(wěn)定”的一種藝術。孔子認為舜就掌握了
孔子還有著名的“正名論”:“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這是說的政治管理者的人格修養(yǎng)。所謂“名”,當指美名。一個領導管理者,道德修養(yǎng)高尚,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話自然就有人聽了。
總之,孔子的辯證法思想非常很豐富。有的人認為孔子沒有辯證法思想。只能說明這些人沒有認真研究孔子,或者不知辯證法為何物。臆斷圣人宏論,割裂祖宗血脈。孔子的辯證法思想是語錄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期出租住房合同(4篇)
- 會計辭職報告模板集錦(35篇)
- 《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課件教程
- 2025副班長工作總結(17篇)
- 2025財務工作總結開頭怎樣寫(4篇)
- 外科工作總結模板(7篇)
- 保安個人年終自我總結(3篇)
- 高級職員工作總結范文大全(9篇)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規(guī)程》課件
- 五年級上科學教學設計-光的行進-蘇教版
- 《無人機測繪技能訓練模塊》課件-模塊8:像片控制點測量
- JBT 14732-2024《中碳和中碳合金鋼滾珠絲杠熱處理技術要求》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的絲網(wǎng)印刷制備及其性能評價的研究
- 制定偵破方案教案設計
- 藥物過敏反應的應急處理
- 機動車檢測站內審報告(依據(jù)補充技術要求)
- 監(jiān)理公司員工手冊
- 注塑產(chǎn)品工藝流程圖
- 《公務員法》專題講座
- 軟件工程介紹
- 功能性動作篩查(FM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