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針灸關于頭痛的治療課件_第1頁
pbl針灸關于頭痛的治療課件_第2頁
pbl針灸關于頭痛的治療課件_第3頁
pbl針灸關于頭痛的治療課件_第4頁
pbl針灸關于頭痛的治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針灸治療學頭痛

頭痛是患者自覺頭部疼痛的一種病癥,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別稱:“頭風”、“腦風”、“首風”。

頭痛既是一種常見病證,也是一個常見癥狀,可以發生于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有時亦是某些相關疾病加重或惡化的先兆。本病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尤其偏頭痛,一般人群發病率達5%,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患病率為985.2/10萬,30歲以下發病者逐年增長,男女患病率之比約為1:4。相當數量的病人尤其久治不愈者,往往求治于中醫。診斷要點1、以頭痛為主癥,或前額、額顳、巔頂、頂枕部或全頭部疼痛,頭痛性質多為跳痛、刺痛、脹痛、昏痛、隱痛等。有突然而作,其痛如破而無休止者;也有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時痛時止者;頭痛每次發作可持續數分鐘、數小時、數天或數周不等。2.有外感、內傷引起頭痛的因素,或有反復發作的病史。3.檢查血常規、測血壓、必要時做腦脊液、腦血流圖、腦電圖檢查,有條件時做經顱多普勒、顱腦CT和MRI檢查,有助于排除器質性疾病,明確診斷。

常見于西醫學的緊張性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以及腦膜炎、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頭顱外傷、腦震蕩后遺癥等疾病。冬春季節如出現突發性的劇烈頭痛并伴發冷、發熱、頻頻嘔吐、頸部發硬、神志不清甚至出現抽風,身上可出現壓之不退色的紅色出血點,常常提示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應該立即就診。春夏季節如果出現中度的頭痛并伴持續高熱、嘔吐、神志模糊、昏睡或昏迷,應考慮到乙型腦炎,需及早就醫。伴有一側眼痛的劇烈頭痛,檢查可見痛側面的眼睛發紅、瞳孔散大、視力減低,用手壓痛側眼球可感到眼球發硬,這是青光眼所引起的頭痛

高血壓病人突然發生劇烈的活動性頭痛,尤以清晨為甚,同時伴有眩暈、嘔吐、視力障礙、血壓明顯增高,這種情況多為高血壓腦病,應該立即就醫,迅速服用降壓藥。頭部外傷之后恢復較好,但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之后突然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有時還有視力模糊、小便失禁甚至抽風等癥狀,這時可見病人瞳孔兩側不等大,應該考慮為慢性的硬腦膜下出血,必須馬上就診。8

病因病機生理—頭為“諸陽之匯”、“清陽之府”,又為髓海所在,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注于頭。病理—六淫之邪外襲,上犯巔頂,邪氣稽留,阻抑清陽;內傷諸疾,導致氣血逆亂,瘀阻經絡,腦失所養,均可導致頭痛。病因病機外感頭痛(風邪。多兼寒、濕、熱) 內傷頭痛(肝陽上亢、腎虛、血虛、痰濁、瘀血)病因病機外感(風寒熱濕邪)--經絡阻滯不通肝陽上亢--循經上擾內傷腎陰不足—水不涵木頭痛氣血虛弱—脈絡空虛不通;不榮瘀血痰濕阻絡--脈絡阻閉病位在頭,涉及脾肝腎等臟腑。

【臨床表現】

頭痛的部位多在前額、巔頂、一側額顳,或左或右或呈全頭痛而輾轉發作。疼痛的性質多為昏痛、隱痛、脹痛、跳痛、刺痛或頭痛如裂。十二經脈中,六陽經及足厥陰經循行于頭的不同部位,故針灸臨床上可將前頭痛、偏頭痛、后頭痛、頭頂痛辨位歸經為陽明頭痛、少陽頭痛、太陽頭痛和厥陰頭痛。1.陽明頭痛即前額痛,包括眉棱骨痛和因眼(如青光眼)、鼻(如鼻竇炎)、上牙病引起的疼痛在內。2.少陽頭痛即偏頭痛,包括耳病引起的疼痛在內。3.太陽頭痛即后枕痛,包括落枕、頸錐病引起的疼痛在內。4.厥陰頭痛即巔頂痛,包括高血壓引起的疼痛在內。5.偏正頭痛即前額及兩側頭部的疼痛。6.全頭痛即整個頭部的疼痛,難以分辨出具體的疼痛部位。

陽明頭痛——前額痛

少陽頭痛——側頭痛太陽頭痛——后枕痛厥陰頭痛——巔頂痛1、外感頭痛

主癥:一般發病較急,其痛如破,痛無休止,痛連項背。頭痛遇風寒而誘發,痛無定處。

兼風寒者惡風寒,遇風尤甚劇,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

兼風熱者頭痛而脹,甚則如裂,發熱惡風,口渴欲飲,便秘溲黃,苔黃,脈數

兼風濕者頭痛如裹,肢體困倦,胸悶納呆,苔白膩,脈濡。2、內傷頭痛主癥頭痛發病較緩,多伴頭暈,痛勢綿綿,時止時休,遇勞或情志刺激而發作、加重。肝陽上亢頭痛:兼見頭脹痛,目眩,心煩易怒,面赤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血虛頭痛:頭部空痛兼頭暈,神疲無力,面色不華,勞則加重,舌淡,脈細弱。痰濁頭痛:頭痛昏蒙,脘腹痞滿,嘔吐痰涎,苔白膩,脈滑。瘀血頭痛:頭痛遷延日久,或頭部有外傷史,痛處固定不移,痛如椎刺,舌暗,脈細澀。頭痛性質(寒、熱):惡寒、惡熱重墜或脹-痰濕;脹痛并作-肝陽;刺痛固定-瘀血;隱痛空痛-虛證晨起為重-氣虛午后尤甚-陰血虧虛【治療方法】1.基本治療治則:調和氣血、通絡止痛。以局部取穴為主,配合循經遠端取穴。(1)陽明頭痛:頭維印堂陽白合谷內庭(2)少陽頭痛:太陽絲竹空透率谷角孫風池外關俠溪(3)太陽頭痛:天柱風池后溪申脈風池(4)厥陰頭痛:百會四神聰太沖中沖各部頭痛均可加阿是穴。配穴:外感頭痛加風府列缺

風寒加灸大椎、風門

風熱針瀉曲池,

風濕針瀉陰陵泉

痰濁頭痛加豐隆、中脘

淤血頭痛加血海、膈俞

血虛頭痛加三陰交、足三里肝陽頭痛加行間.太溪

2.其他治療(1)耳針法選枕、額、腦、神門,毫針刺或埋針或王不留行籽壓丸。對于頑固性頭痛可在耳背靜脈點刺出血。(2)皮膚針法用皮膚針叩刺太陽、印堂及頭痛處,出血少量,適用于外感頭痛及血淤頭痛。(3)穴位注射法選風池穴,用1%的鹽酸普魯卡因或維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5~1.0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適用于頑固性頭痛。【按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