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學心理學》復習題集
第一章緒論
一、選擇題
[A1型題]
1.關于醫學心理學,不正確的敘述是
A.交叉學科B.邊緣學科
C.思想教育學科D.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E.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2.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的是
A.B.H.LotzeB.L.Witmer
C.J.M.CattelD.S.Freud
E.W.Wundt
3.首次提出心理測驗的是
A.J.M.CattelB.L.Witmer
C.B.H.LotzeD.A.H.Maslow
E.W.Wundt
4.心理動力學派的創始人是
A.B.F.SkinnerB.L.Witmer
C.J.M.CattelD.S.Freud
E.W.Wundt
5.行為學派的創始人是
A.W.B.CannonB.J.B.Watson
C.S.FreudD.J.M.Cattel
E.I.P.Parvlov
6.首次提出并使用臨床心理學的是
A.J.M.CattelB.L.Witmer
C.J.B.WatsonD.B.F.Skinner
E.H.G.Wolff
7.咨詢心理學涉及的對象
A.正常人B.心身疾病的病人
C.變態心理的人D.神經癥和精神疾病恢復期的病人及家屬
E.以上都是
8.醫學模式是
A.某一時期各種醫學思想的集中反映B.某一時期各種醫學學派的集中反映
C.對醫學各門類的總稱D.對醫學知識和技術的總稱
E.以上都不是
9.關于醫學模式,不正確的描述是
A.包括疾病觀和健康觀
B,存在于近20年
C.影響醫學工作者的思維及行為方式
D.使醫學帶有一定的傾向性、習慣化了的風格和特征
E.醫學的一種主導思想
10.促進醫學模式轉變的因素不包括
A.疾病譜順位的變化B.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強
C.人們需求層次的提高D.現代人心身素質降低
E.人類認識水平的提高
11.1977年在《科學》雜志上發表《需要一種新的醫學模式——對生物醫學的挑戰》的作
者是
A.G.L.EngelB.S.Freud
C.J.M.CattelD.W.Wundt
E.I.P.Parvlov
12.與目前人類死亡原因有關的行為危險因子指
A.吸煙、酗酒B.濫用藥物
C.過量飲食和肥胖D.運動不足
E.以上都是
13.關于生物醫學模式,不正確的敘述是
A.受“還原論”和“心身二元論”影響
B.對醫學的發展和人類健康事業曾產生過巨大的推動作用
C.闡明了當今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質
D.在醫學研究中注意生物因素忽視心理社會因素
E.仍在影響著大多數臨床醫生的診療思路
14.關于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特點是
A.認為任何身體疾病必定有其特殊的生物學原因
B.認為沒有軀體疾病就等于健康
C.認為疾病是在生物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與環境無關
D.認為引起疾病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
E.認為臨床醫學服務的對象是病人而不是疾病
15.我國醫學心理學工作者對于健康和疾病的觀點不包括
A.社會對個體影響的觀點B.心身獨立的觀點
C.人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的觀點D.認知評價的觀點
E.主動調適的觀點
16.醫學心理學的主要任務
A.教學B.科研
C.心理評估D.心理治療
E.以上都是
17.健康是指
A.身體處于良好狀態
B.身體和道德品質處于良好狀態
C.身體和心理處于良好狀態
D.身體、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品質處于良好狀態
E.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處于良好狀態
18.對某一“無痛”兒童的日常行為作系統的觀察分析,研究其行為形成的機制,在醫學心
理學中這類研究方法屬于
A.調查法B.實驗法
C.測驗法D.晤談法
E.觀察法
19.事先將各種需調查的內容列成調查表,當面或郵寄,供被調查者填寫,收集后對結果逐
條進行分析,在醫學心理學中這種研究方法稱為
A.觀察法B.問卷法
C.晤談法D.實驗法
E.測驗法
20.將預先設計表格、確定問題,讓被調查者自由表達其態度或意見,來了解客觀事實的一
種方法是
A.調查法B.實驗法
C.唔談法D.觀察法
E.測驗法
21.關于醫學心理學研究方法中的晤談法,正確的敘述是
A.可用于心理評估、診斷、咨詢和治療各領域
B.不同于一般的交談,而是一種專門的技術
C.是醫學心理學家跟當事人交流信息、溝通感情和實施治療所必備的技能
D.其效果和研究者本身的晤談技巧有關
E.以上都是
22.關于醫學心理學研究方法中的實驗法,不正確的敘述是
A.研究一定情境中因變項和自變項之間因果關系
B.嚴格按照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行分組、抽樣
C.是心理學研究中眾所公認的最為嚴謹的方法
D.不能用于對某種干預方法效果的研究
E.研究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驗設計
23.有關個案研究,不正確的敘述是
A.是整體研究的基礎B.不能以團體作為研究對象
C.在實施中可采用實驗法D.適用于臨床研究
E.可用于某些研究的早期階段
24.以下哪一組為當今人類的主要死因
A.心血管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
B.心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病
C.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營養不良
D.傳染病、意外傷害、寄生蟲病
E.腦血管病、惡性腫瘤、消化系統疾病
25.醫學心理學研究醫學中的心理行為問題,涉及
A.基礎醫學B.臨床醫學
C.預防醫學D.康復醫學
E.所有醫學領域
[A2型題]
26.某心理學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是從心理或行為的角度研究軀體疾病的預防以及健康的
維護和促進,此心理學工作者所從事的工作屬于哪個范疇
A.臨床心理學B.心身醫學
C.行為醫學D.健康心理學
E.精神病學
27.某醫生,多年來從事有關心理相關學科的臨床和研究工作,以下哪項學科不是他所
從事的工作范圍
A.變態心理學B.咨詢心理學
C.心理治療學D.心理診斷學
E.教育心理學
[A3型題]
題28-29
某一心理學派提出,被壓抑的情緒和心理沖突可成為導致人體功能失調的致病誘
因。并斷言,“范疇廣泛的精神過程本身都是無意識的,而那些有意識的精神過程,只不過
是一些孤立的動作和整個精神生活的局部而己”;而且“性的本能沖動在神經和心理疾病成
因中起著一-種不平凡的巨大作用”。
28.建立在此理論基礎上所創立的心理治療方法稱為
A.行為療法B.生物反饋療法
C.精神分析療法D.支持療法
E.認知療法
29.這一學派是
A.心理動力學派B.心理生理學派
C.行為學派D.人本主義學派
E.認知學派
[Bl型題]
題30-32
A.健康心理學B.變態心理學
C.心理生理學D.心理治療學
E.神經心理學
30.研究心理變化和行為活動如何影晌生理活動及其相互作用
31.研究維持心身健康的原則和措施,以保持和增進心身健康,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發生的
目的
32.研究行為的不正常偏離,揭示異常心理的種類、產生原因、發病機制和演變規律
題33-35
A.個案法B.自然觀察法
C.晤談法D.實驗法
E.測驗法
33.研究一定情境中某種因素(因變項)和可操縱因素(自變項)之間因果關系的方法
34.是以某個人或某一團體(如家庭、工作單位等)作為研究對象的一種方法
35.是在不加任何人為干涉的自然情境中對人進行觀察的方法
二、名詞解釋
36.醫學心理學
37.醫學模式
38.生物醫學模式
39.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三、問答題
40.簡述醫學模式轉變的動因。
41.簡述我國醫學心理學工作者對于健康和疾病的觀點。
42.簡述醫學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43.簡述醫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自我評價]
I.C2.E3.A4.D5.B6.B7.E8.A9.B10.D
ll.A12.E13.C14.E15.B16.E17.D18.E19.B20.A
21.E22.D23.B24.A25.E26.D27.E28.C29.A30.C
31.A32.B33.D34.A35.B
36.醫學心理學是醫學和心理學相結合而產生出來的一門交叉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
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研究醫學中的心理行為問題,既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
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37.醫學模式是人們從總體上認識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轉化的哲學觀點,包括健康觀、
疾病觀、診斷觀、治療觀等,影響著某一時期整個醫學工作的思維及行為方式,從而使醫學
帶有一定的傾向性、習慣化了的風格和特征。
38.生物醫學模式是指建立在經典的西方醫學基礎之匕尤其是細菌論基礎之上的醫學模
式,重視疾病的生物學因素,并用該理論來解釋、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
制度。
39.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是指建立在系統論和整體觀之上的醫學模式,它要求醫學把
人看成是一個多層次的、完整的連續體,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問題匕無論是致病、治病,
還是預防及康復等方面都應將人視為一個整體,要綜合考慮生物的、心理的以及社會的各種
因素的綜合作用。
40.①疾病譜順位的變化。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疾病構成比和死亡原因比19世紀
以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已從傳染性疾病轉移到心血管病、惡
性腫瘤、腦血管病和意外死亡等非傳染病。這些疾病是生物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
結果。②不良生活方式。據統計,在目前人類前十位死因中,與吸煙、酗酒、濫用藥物、過
量飲食和肥胖、運動不足等行為危險因子有關的約占半數。③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作用
增強。20世紀以來,工業化生產和都市化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污染,社會發展和人類生
存保障的矛盾日趨激化并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同時,社會環境的變化、科學技術更新的
加速、就業擇業困難、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給人們心理造成了很大壓力,對其社會適
應包括保持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④人們需求層次的提高。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
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要除了滿足軀體健康之外,還要求提供改變有害健康行為和習
慣的方法,得到保持心理平衡的指導,獲得心理上的舒適和健全,以達到延年益壽和生活質
量的全面提高。⑤人類認識水平的提高。隨著人們對心理社會因素造成軀體疾病的中介機制
的深入了解和認識,心理活動的操作和調節對維持心身健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
41.①人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的觀點。正常人體,是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在神經內分泌免
疫網絡的協調下,全身的各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在有序、協調地運轉,維持著生命活動
的正常進行。在病理情況下,一個器官的病變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器官或系統,甚至會影響到
全身。②心身統的觀點。一個完整的個體應包括心身兩個部分,兩者是互相聯系的。心理
活動影響生理功能,反過來,生理活動也影響心理功能,因此在考慮個體的健康和疾病時,
應同時注意心身兩方面的影響。③社會對個體影響的觀點。人不僅是生物的人,而且也是一
個社會的人。因此,在研究個體的健康和疾病時,不僅要注意其所處的自然環境、而且還要
注意社會環境。④認知與自我評價作用的觀點。社會因素能否影響健康或導致疾病,不但取
決于社會因素的性質和意義,而且更主要的是取決于個體對外界刺激的察覺與認知和評價。
⑤主動適應和調節的觀點。人作為一個整體要對社會自然外環境以及機體內環境隨時主動適
應和調節,保持與外界的動態平衡,以促進健康、抵御疾病。
42.①研究心理因素在各類疾病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中的作用規律。②研究心理因素
特別是情緒因素對機體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響。③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發生和康
復中的作用。④研究如何通過人的認知等心理活動支配和調節自身的生理功能,以達到治病、
防病和養生保健的目的。
43.①觀察法:研究者通過有目的地直接觀察和記錄個體或團體的行為活動,了解事實、
發現問題的方法。②調查法:是預先設計表格、確定問題,讓被調查者自由表達其態度或意
見,來了解客觀事實的一種方法。③晤談法:是醫學心理學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是醫學心理學家跟當事人交流信息、溝通感情、建立信任和實施治療所必備的技能。④實驗
法:是在實驗室內或自然環境下觀察受試者,研究一定情境中某種因素(因變項)和可操縱
因素(自變項)之間因果關系的方法。要嚴格按照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行分組、抽樣,對
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和顯著性檢驗。因此,這種方法是心理學研究中眾所公認的最為
嚴謹的方法,可用于對某一學說的證實和某種干預方法的效果等的研究。⑤心理測驗法:心
理測驗是在標準情境下,取出個人行為樣本來進行分析和描述的種方法。⑥個案法和
抽樣法:前者是以某個人或某一團體(如家庭、工作單位等)作為研究對象的?種方法。后
者是指在科學抽樣的基礎上,針對某一問題進行的研究。
第二章個體心理
一、選擇題
[A1型題]
I.人的心理實質是
A.心臟的功能B.思維的結果
C.腦的功能D.個性的反映
E.對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2.關于人的心理的實質,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心理是腦的功能B.心理是人腦對現實的反映
C.心理是人腦對現實主觀的反映D.心理是人腦對現實主觀能動的反映
E.有了人的大腦就一定會產生人的心理現象
3.心理過程指的是以下過程
A.感覺、知覺、記憶、理想、思維、情感意志等
B.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情感意志等
C.感覺、知覺、記憶、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感覺、知覺、動機、想象、思維、情感意志等
E.記憶、想象、興趣、能力、思維、情感意志等
4.人的感覺適應是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
A.提圖B.降低
C.不變D.改變
E.喪失
5.“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是由于人的嗅覺的感受性
A.提高了B.降低了
C.適應了D.遲鈍了
E.以上都不是
6.先吃糖,后吃西瓜,會感到西瓜不甜。這是因為人的感覺具有
A.對比性B.感受性
C.適應性D.發展性
E.選擇性
7.看見一片綠葉,這種心理活動屬于:
A.視覺B.感覺
C.知覺D.認知
E.注意
8.皚皚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顯現出一片紅色,但我們對雪地的知覺仍然是白色,
這是因為人的知覺具有
A.理解性B.整體性
C.對比性D.恒常性
E.選擇性
9.語言的提示對知覺的哪種特性有重要影響
A.整體性B.理解性
C.恒常性D.選擇性
E.組織性
10.知覺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整體性B.理解性
C.選擇性D.恒常性
E.準確性
11.“杯弓蛇影”是一種
A.幻覺B.病理性錯覺
C.生理性錯覺D.情緒
E.感覺
12.在記憶過程中不包括的環節為
A.驗證B.保持
C.回憶D.識記
E.再認
13.以卜屬于邏輯記憶內容的是
A.愉快的經歷B.危險的遭遇
C.物理定義D.學習打字
E.長途旅行
14.”聞其聲知其人”屬于
A.情緒記憶B.長時記憶
C.形象記憶D.邏輯記憶
E.運動記憶
15.由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系統需要經過的過程是
A.注意B.想象
C.思考D.觀察
E.復述
16過去經驗的事物再度出現時仍能認識,稱為
A.再現B.再認
C.追憶D.識記
E.保持
17.回憶是指
A.將獲得的信息在頭腦中編碼儲存B.頭腦中重新浮現出經歷過的事物
B.過去經驗的事物再度出現時仍能認識D.理解所獲信息的含義
E.長時記憶
18.在考試中采用概念型選擇題,從記憶看,是測驗學生對知識的
A.回憶B.識記
C.遷移D.再認
E.概括
19.有意識記是指
A.有明確目的的識記B.有意義的識記
C.需要理解的識記D.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識記
E.無意識的識記
20.以下關于對“思維”心理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以人原有知識為中介B.是對客觀概括的認識
C.是對事物感性的認識D.是對現實間接的反映
E.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征的反映
21.人腦對同類事物的本質屬性和事物內在規律性的反映,這是思維的
A.概括性B.抽象性
C.間接性D.邏輯性
E.深刻性
22.思維的兩大特征是
A.復雜性、邏輯性B.邏輯性、概括性
C.分析性、抽象性D.間接性、概括性
E.以上都不是
23.想象是在人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其基本材料是
A.表象B.知覺映象
C.想象D.聯想
E.回憶
24.在大腦里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稱為
A.再現B.想象
C.思維D.創造
E.記憶
25.讀了柳宗元的《江雪》,頭腦中出現?幅"寒江獨釣圖”,這是一種
A.創造想象B.有意想象
C.創造思維D.再造想象
E.幻想
26.發明創造所憑借的最主要的心理活動過程是
A.無意想象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D.創造想象
E.幻想
27.注意的兩個特征是
A.廣泛性與集中性B.指向性與穩定性
C.廣泛性與穩定性D.指向性與集中性
E.間接性和概括性
28.情緒的特點不包括
A.情緒的產生多與生理需要的滿足有關B.情緒常伴有生理性變化
C.情緒的產生有較大的情境性D.是人所特有
E.情緒沖動性較大
29.情緒與情感的區別是
A.情感伴有生理性變化B.情感沖動性較大
C.情感的產生有較大的情境性D.情感表現外露
E.情感的產生多與社會需要的滿足有關
30.人既有情緒又有情感,是因為
A.人既有生理需要乂有社會需要B.情緒是情感的外在表現
C.情緒沖動性大,情感少沖動D.情感受到情緒的制約
E.情緒與情感互不影響
31.激情是
A.快樂情緒B.負性情緒
C.積極的情緒D.持續長久的情緒
E.短暫爆發的情緒
32.心境是
A.正性情緒B.負性情緒
C.一種情感D.抑郁情緒
E.一種情緒狀態
33.“憂者見之則憂,喜者見之則喜”是指
A.悲哀B.憤怒
C.情感D.情操
E.心境
34.情感是與人的一種需要相聯系的體驗,這種需要是
A.物質需要B.生物性需要
C.社會性需要D.精神性需要
E.以上都是
35.為科學研究中發現新線索、學習中有了新進展而陶醉,屬于
A.理智感B.美感
C.道德感D.優越感
E.自豪感
36.比較微弱又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指的是
A.情緒B.心境
C.應激D.激情
E.以上都不是
37.按照現代心理學界的標準,四項基本情緒是:
A.憂慮、快樂、悲哀和憤怒B.憂慮、快樂、悲哀和恐懼
C.憂慮、快樂、恐懼和憤怒D.快樂、悲哀、恐懼和憤怒
E.以上都不對
38.情感要比情緒
A.表現強烈B.有明顯的外部表現
C.有明顯的生理變化D.有明顯的面部表情
E.穩定而深刻
39.沙赫特的情緒理論認為,情緒的發生關鍵取決于
A.認知因素B.環境因素
C.個性因素D.生理喚醒
E.認知因素、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對情緒發生的影響無主次之分
40.坎農―巴德有關情緒的理論認為情緒的中樞在
A.外周神經系統B.大腦皮層
C.下丘腦D.丘腦
E.以上都不是
41.以下對挫折的理解錯誤的是
A.挫折是需要不能滿足而產生的B.挫折是負性情緒狀態
B.挫折是動機受到干擾而產生的D.挫折是行為達到預定目標而產生的
E.遭受挫折過大可導致心身疾病
42.“前有斷崖,后有追兵”,此時的心理沖突屬于
A.雙趨沖突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D.雙重趨避沖突
E.以上都不是
43.以卜.哪項屬于人的生物性需要
A.親合的需要B.信息刺激的需要
C.避免傷害的需要D.社會贊許的需要
E.好奇的需要
44.有關馬斯洛五個需要層次由低到高的順序,以下正確的是
A.生理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D.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尊一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E.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45.以卜對動機的理解錯誤的是
A.是行為的源動力B.是在外界誘因下產生的
C,是推動個體行動的心理動力D.以需要為基礎
E.可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46.動機產生的兩個條件是:
A.需要和目的B.誘因和目的
C.需要和誘因D.意志和目的
E.需要和意志
47.有關人格的心理特征的組成,以下哪項正確
A.能力、氣質和性格B.需要、動機、能力和性格
C.動機、思維、能力和性格D.能力、智力、思維和性格
E.動機、思維、氣質和性格
48.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B.性格
C.智力D.氣質
E.理想
49.能力分為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屬于?般能力的是
A.色彩辨別力B.音色分辨力
C.手指敲擊速度D.記憶力
E.繪畫能力
50.能力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屬于特殊能力的是
A.記憶能力B.學習能力
C.數學能力D.觀察能力
E.想象能力
51.根據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膽汁質的神經過程基本特征是
A.強、不均衡B.弱
C.強、均衡、靈活D.強、均衡、不靈活
E.以上都不是
52.多血質相對應的神經活動類型是
A.強、不均衡型B.強、均衡、靈活型
C.強、均衡、不靈活型D.弱型
E.以上都不是
53.強、平衡、不靈活這種神經活動類型所對應的氣質類型是
A.膽汁質B.多血質
C.粘液質D.抑郁質
E.以上都不是
54.按照希波克拉底對氣質的分類,不屬于氣質類型的是
A.多血質B.粘液質
C.膽汁質D.神經質
E.抑郁質
55.巴甫洛夫根據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特征對氣質進行分類,不屬于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
A.活潑型B.安靜型
C.興奮型D.抑制型
E.外向型
56.下面各項不屬于性格特征的是
A.態度特征B.遺傳特征
C.理智特征D.情緒特征
E.意志特征
57.?個人所表現出的同情心或自私、誠實或虛偽的性格特征屬于:
A.性格的態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緒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
E.性格的行為特征
[A2型題]
58.小劉已有八年沒有游泳,但最近在危急情況下,他成功地從深水塘中搶救了落水
兒童,從記憶的內容分類看,小劉在水中的行為屬于
A.形象記憶B.情緒記憶
C.動作記憶D.感覺記憶
E.長時記憶
59.某人聰明、好動、熱情、反應敏捷,且容易興奮和激動,但常常缺乏耐心和毅力。
他的氣質類型屬于:
A.粘液質B.多血質
C.抑郁質D.膽汁質
E.以上都不是
IA3型題]
題60?61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其動作穩定緩慢,觀察事物細致入微,敏感多疑,孤獨多慮,
情感體驗深刻而持久。
60.根據林黛玉的行為特征來看,其氣質類型屬于
A.多血質B.粘液質
C.膽汁質D.抑郁質
E.以上都不是
61.根據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她的氣質類型相對應的神經活動類型是
A.興奮型B.抑制型
C.活潑型D.安靜型
E.神經型
[B1型題]
題62-65
A.有意識記B.無意識記
C.意義識記D.聯想識記
E.機械識記
62.不需要理解的“死記硬背”屬于
63.有明確目地,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識記是
64.無明確目地,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是
65.在理解基礎上的識記屬于
題66-68
A.愉快B.應激
C.焦慮D.憤怒
E.榮譽感
66.屬于基本情緒的是
67.屬于情感的是
68.屬于情緒狀態的是
題69?71
A.雙趨沖突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D.雙重趨避沖突
E.多重趨避沖突
69.“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70.“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71.“前怕狼,后怕虎”
題72?76
A.能力B.氣質
C.性格D.人格
E.自我意識
72.表現為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
73.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
74.人格中具有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征
75.人完成某種活動必需的心理特征
76.人格結構中的調節系統
二、名詞解釋
77.感覺
78.知覺
79.注意
80.記憶
81.想象
82.表象
83.思維
84.情緒和情感
85.意志
86.挫折
87.人格
88.動機
89.能力
90.氣質
91.性格
92.自我意識
三、論述題
93.為什么說心理是腦的功能?
94.以狼孩卡瑪拉的實例說明客觀現實與心理的關系。
95.為什么說人的心理是?種積極能動的反映?
96.感覺在人的心理活動中的作用是什么?
97.遺忘的規律是什么?誰提出來的?
98.什么是再認和回憶?二者的關系是什么?
99.簡述注意與意識的關系。
100.情緒和情感的功能是什么?
101.用阿諾德的“評估一興奮”學說解釋下列現象:在深山中遇到虎,肯定會引起恐
懼;而在動物園中觀虎,則感到有趣。
102.如何增強挫折承受力?
103.簡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104.簡述馬斯洛關于人類需要的分類。
105.什么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二者的關系如何?
106.論述性格的特征。
107.根據氣質類型學說和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的理論,分析自己的氣質類型。
108.自我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自我評價]
1.C2.E3.B4.B5.B6.A7.C8.D9.B10.E
11.C12.A13.C14.C15.E16.B17.B18.D19.A20.C
21.A22.D23.A24.B25.D26.D27.D28.D29.D30.A
31.E32.E33.E34.C35.A36.B37.D38.E39.A40.D
41.D42.B43.C44.D45.A46.C47.A48.B49.D50.C
51.A52.B53.C54.D55.D56.B57.A58.C59.B60.D
61.B62.E63.A64.B65.C66.D67.E68.B69.C70.A
71.B72.B73.D74.C75.A76.E
77.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78.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
79.注意是心理活動對?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80.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從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看,記憶就是人腦對輸入
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
81.想象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82.表象是曾經感知過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的映象。
83.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84.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產生的主觀體驗。
85.意志是有意識地支配和調節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86.挫折是指個體的意志行為遇到了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干擾,預定目標不能實現時所產
生的一種緊張狀態和情緒反應。
87.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
于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
88.動機是引起和維持個體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部動力。
89.能力是指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90.氣質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穩定的動力特征。
91.性格是指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征。
92.自我意識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意識,亦即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的意識,是人類特有
的反映形式。
93.從物種發生史來看,心理是物質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屬性。心理是物質的一種反映形
式,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從個體發生史來看,心理的發生、發展與腦的發育完善緊
密相聯;近代醫學研究證明,人腦的一定部位受到損傷會引起相應的心理功能喪失,因此,
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功能。
94.狼孩卡瑪拉的實例說明客觀現實是心理活動的內容和源泉??陀^現實包括自然環境
和社會環境,其中社會環境中的事物是起決定作用的??ì斃L期脫離社會環境,沒有社會
交往,就沒有人正常的心理。
95.人的反映不僅能認識世界,還能通過意志的作用去改造世界,在反映現實的過程中,
還能根據實踐的檢驗不斷調整自己的行動,使反映符合客觀規律,并隨時糾正錯誤的反映。
96.感覺雖然很簡單,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卻非常重要。?方面,感覺提供了內外環
境的信息。另一方面,感覺是…切較高級、較復雜的心理現象的基礎。
97.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先研究了遺忘的規律,提出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說明,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最初遺忘得很快,以后逐漸緩慢,揭示了遺
忘“先快后慢”的規律。
98.經歷過的事物再度出現時能夠確認叫做再認,經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能在頭腦中
重現叫做回憶。再認與回憶沒有本質的區別,但再認比回憶要容易,能再認的不一定能回憶,
能回憶的一定能再認。
99.注意和意識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一方面,注意不同于意識。一般來說,注意是一種
心理活動或心理動作,而意識主要是心理內容或體驗。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識密不可分。當
人們處于注意狀態時意識內容比較清晰。注意所指向的內容,一般處于意識活動的中心。
100.情緒和情感對人的健康有重要影響。積極的情緒可使神經調節和內分泌平衡,免
疫力增強,各器官的活動適度、協調,增強健康水平;消極的情緒則使神經調節和內分泌紊
亂,免疫力下降,某些器官活動過度、失衡,導致疾病發生;情緒和情感在人際之間具有傳
遞信息的功能,這種功能是通過情緒和情感的外部表現即表情來實現的;情緒和情感是行為
的動力系統之一,它對人的行為起著激勵作用,直接影響活動效率。
101.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認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到情
緒產生,要經過對刺激的評估。當個體的評價結果是“好”、“壞”或“無關”時,則產生具
體的態度體驗且引發相應的情緒反應。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對它的評估不同,會產生不同的
情緒反應。因此,在深山中遇到虎,肯定會引起恐懼;而在動物園中觀虎,則感到有趣。
102.增強挫折承受力涉及到許多因素,以下幾點是重要的:正確對待挫折、改善挫折
情境、調節抱負水平。
103.人格形成后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
104.馬斯洛將人的需要按其發展順序及層次高低分為生理性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
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
105.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各種活動都必須具備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智力。觀察能
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都屬于?般能力。特殊能力是在某種專'也活動中表現
出來的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特殊能力發展的同時也發展了一般能
力。要成功地完成一項活動,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兩者在活動中共同發揮著
作用。
106.性格的態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緒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107.(1)簡述氣質類型及相應的行為特征。
(2)簡述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理論。
(3)描述自身的行為特征。
(4)確定自己的氣質類型。
108.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意志上的表現。自我控制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
人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迫使自己進行某種活動。二是制止作用,人們根據當時的情境,
抑制某些言行。
第三章心理衛生
一、選擇題
[A1型題]
1.判斷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標志是:
A.適應能力與康復力B.控制力與康復力
C.耐受力與控制力D.耐受力與適應能力
E.意識水平與康復力
2.開始注重個體心理衛生的最早時期應是:
A.青少年時期B.嬰兒期
C.幼兒期D.胚胎期
E.新生兒期
3.關于嬰兒心理健康的維護,不合理的一項是:
A.母愛與母乳喂養B.適宜的信息與刺激
C.培養獨立意識D.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E.保證充足的睡眠
4.個體自我意識發展的開始時期是:
A.嬰兒期B.幼兒期
C.學齡期D.青春期
E.新生兒期
5.玩耍與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是:
A.可增長知識B.有利于道德品質培養
C.有利于社會交往與語言發展D.可促進腦的發育
E.以上都是
6.學齡兒童腦的發育已趨成熟,腦重可達:
A.1150?1250克B.1150?1350克
C.1250~1350克D.1005?1300克
E.1250~1450克
7.青春期主要的心理特點是:
A.心理發展走向成熟,又尚未成熟B.自我意識矛盾
C.心理代溝D.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E.以上都是
8.青春期最難應對的問題是:
A.社會適應B.情緒情感
C.性困擾D.自我意識矛盾
E.以上都是
9.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
A.嬰兒期B.幼兒期
C.學齡期D.新生兒期
E.少年期
10.促進嬰兒心理發展的重要手段是:
A.愛撫B.豐富營養
C.充足睡眠1).訓練和教育
E.孕期保健
11.人生自我意識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環節是:
A.生理自我的形成和發展B.心理自我的形成和發展
C.社會自我的形成和發展D.成人感和獨立性
E.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和從社會自我到心理自我
12.少年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標志是:
A.成人感和獨立性B.責任感
C.生理自我D.社會自我
E.心理自我
13.學習困難兒童常表現為:
A.閱讀障礙B.計算障礙
C.拼音障礙1).書寫障礙
E.以上均是
14.產生挫折的因素有:
A.自然因素B.社會因素
C.主觀因素D.社會因素與主觀因素
E.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主觀因素
15.理智地處理嫉妒心理的方法有:
A.正確看待人生價值B.發揮自我優勢
C.豁達樂觀D.密切交往
E.以上均是
16.情緒健全是指一個人的情緒應同他所處的下列那種情況致:
A.生活B.地位
C.情感D.情境
E.主觀態度
17.影響適應能力的因素包括:
A.神經系統活動的強弱B.神經系統活動的靈活性
C.生活經歷D.學習鍛煉
E.以上都是
18.自己輕視自己,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消極心理是:
A.自卑心理B.自負心理
C.孤僻D.冷漠
E.恐懼心理
[A2型題]
19.小樂今年上初一了,他特別愛玩電子游戲,常常為完不成作業而發出這樣的嘆惜:“我
怎么老管不住自己呢?”,這表明他:
A.情緒不穩定B.興趣太廣泛
C.自制力差I).缺乏高尚的道德品質
E.耐受力差
20.一位奧運會金牌得主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把奧運會的比賽說成20%是身體方面的競
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戰。這說明:
A.體育競技比賽中,身體方面的競技無關緊要。
B.只要心理品質好,體育比賽就能獲勝。
C.一個人的成功與其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康的人格密切相關。
D.身體素質在一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的作用不大。
E.以上都不對。
[A3型題]
題21?22
某女F,21歲,大學二年級學生。F出身農民家庭,學習用功,在中學時成績一直很好,
父母親寄予了極大的期望。進入大學后,F學習仍很用功,且擔心成績不好,畢業后難就業,
對考試成績看得很重,但考試分數不高,每學期均有不及格的科H。
21.請問F主要的心理問題是:
A.學習動力不足B.學習動機過強
C.考試焦慮D.情境恐怖
E.擇業焦慮
22.F的心理問題應如何調節:
A.調整對考試的期望值B.放松訓練
C.正確看待就業D.增強交往能力
E.以上都是
題23?24
某同學乙,從小脾氣急躁,遇事易沖動,常因一些小事發火,雖事后也后悔,可總是“品
性難改”,為此感到很苦惱。
23.乙同學的問題從心理上說屬于:
A.意識狹隘現象B.人格障礙
C.自制力差D.道德品質壞
E.情緒障礙
24.如何矯正乙同學的心理問題:
A.鍛煉意志B.學會克制
C.自我暗示D.學會情景轉移
E.以上都是
[B1型題]
題25?26
A.0?3歲B.3?7歲
C.T7歲D.3~5歲
E.2?3歲
25.人格形成的關鍵期是:
26.語言形成的關鍵期是:
二、名詞解釋
27.心理衛生
28.心理健康
29.心理疲勞
30.學習焦慮
31.康復力
32.離退休綜合征
三、問答題
33.如何增強大學生的學習動機?
34.青少年在遭受嚴重挫折時,應如何應對?
35.大學生應如何克服擇業自卑感?
36.試述兒童說謊的常見類型及處理辦法。
37.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的標準有那些?
[自我評價]
1.A2.D3.C4.B5.E6.C7.E8.E9.A10.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1.1什么叫機械 蘇教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一 除法分桃子教案
- 《第二單元 圖像處理的基本方法 第6課 濾鏡的應用(一) 二、應用濾鏡效果》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 小學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讓我試試看4 試種一粒籽教學設計
- 2025至2030年中國五金燈具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九十度彎頭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EVA女裝拖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銷軸放氣螺塞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金融出納設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普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
- 碎石外包合同協議
- 2025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系事業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DB32-T 4281-2022 江蘇省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配備標準
- 自卸車整車裝配檢驗規范-ok
- 初級培訓機器人的機械系統
- 制造工廠品質宣傳海報標語
- 吸入裝置正確使用方法調查表
- 《異位骨化》PPT課件.ppt
- AS9100D2016產品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 FX挑戰題梯形圖實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