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語文必修五課后習題第二單元過關檢測_第1頁
粵教版語文必修五課后習題第二單元過關檢測_第2頁
粵教版語文必修五課后習題第二單元過關檢測_第3頁
粵教版語文必修五課后習題第二單元過關檢測_第4頁
粵教版語文必修五課后習題第二單元過關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過關檢測(時間:100分鐘滿分:120分)一、閱讀理解(4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題。(20分,每小題5分)(導學號56420014)我要寫出潛伏在河流下面的東西——著名作家高建群訪談錄馬召平:首先祝賀你的長篇小說《大平原》出版。作為長達16年積聚后的噴發之作,你說這部作品是“唱給精神家園的挽歌”,那么你能具體說說這部作品的特別之處嗎?比如在風格和主題方面。高建群:為中國文學寫點東西,一直是我的夢想。中國文學從“五四”運動到現在已經90年了,在這期間,小說一直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為人生”的文學主張被提出來以后,出現過很多優秀的小說,如魯迅的《狂人日記》、郁達夫的《還鄉記》、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以及巴金、茅盾的小說等。但后來抗日戰爭爆發了,小說要為緊迫的時勢服務,“為人生”的文學主張被中斷。建國初期的文學,受到政策的影響,必須為政治服務,從而限制了文學的發展。“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新時期文學重拾“為人生”的文學主張,隨之出現了一些好的小說。《大平原》是我吸收了這些營養以后所創作的作品。馬召平:我常常聽到評論家評價你的作品以及你這個人時,說你的作品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詩風格,說你是中國文壇罕見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寫作者。你怎樣看待別人對你的這種評價?高建群:說我具有崇高感的話是評論家閻綱在魯迅文學院講希臘悲劇時說的。我喜歡大氣、厚重的作品。從語言上講,如郭小川所說,像閃閃發光、叮咚作響的河流,中國的方塊漢字在作品中跳跳蹦蹦,閃閃發光,就是那種感覺;從內容上講,如高洪波所說,高建群是一個善于在歷史與現實兩大空間中從容起舞的作家。我喜歡站在高處,把歷史拉進來,把人間的大喜大悲拉進來,奏成我的交響樂。我追求一種崇高感。馬召平:眾所周知,陜西作家喜歡深入生活。我也注意到了你的幾部重要作品都是在你掛職期間完成的,比如《最后一個匈奴》就是你在陜西省黃陵縣掛職期間的成果,新作《大平原》是在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掛職期間完成的。除了生活上的經歷外,你的作品是否還跟個人的某種情感傾向有關?比如兵團情感、高原情感。高建群:我去過很多地方,經歷了很多別人沒有經歷的事情。年輕的時候,我一直在祖國的邊疆游歷,尤其是在新疆。從那里出發,我一邊走,一邊從大地上汲取營養。我到過阿爾泰山、樓蘭、敦煌,一路走來,不斷從這些地方吸收營養。馬召平:那你覺得你所吸收的這些東西是否過時?是否與當下的文學主題相悖?高建群:好作家永遠都在學習,只有這樣,他才不會過時。換句話說,我永遠不會過時。因為我每天都在學習,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善于學習。我今年56歲,我一路走來就像塊磁鐵一樣,不斷地吸附知識、智慧。所以,我的作品中有一種深沉的東西,這是年輕的作家所不具備的,也是必須到我這個年齡才能寫出的人生感悟。所以我是不會過時的。況且我還在不斷地學習。馬召平:在回顧你所有的作品時,你是否認為自己已經寫出了符合自己意愿的作品?高建群:我每次寫作都動用了全身的力量。作家寫作就像一個人飼養一頭剛出生的小牛,每天喂它一些飼料,漸漸地,牛長大了。馬召平:在你寫作的時候,你常常處于一種怎樣的狀態?是旁觀者的姿態嗎?高建群:作家寫作時一定要保持旁觀者的姿態,在生活中他也應該成為觀察家,要有一種超脫功利的心態,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寫作中,作家要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注入自己強烈的感情色彩,若寫一個人自殺,就給讀者一種自殺的感覺,若塑造一個英雄形象,就讓讀者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種英雄氣質。馬召平:除了你的長篇小說具有高氏文學作品慣有的“浪漫騎士”情懷之外,你的很多散文作品也體現了精神方面的思索與探尋,其中收錄在中學語文課本中的散文《西地平線上》就寫得雄渾壯美,大氣磅礴。你的散文常被評論界劃定為西部散文,你是怎么理解你的散文寫作的?高建群:我是把散文當做詩來寫的。散文跟詩比較近,而小說跟戲劇近一些。我希望我的散文“閃閃發光”。我曾主編過《今文觀止》,把從“五四”運動到現在的散文基本上通讀了一遍后,我發現了一個蹊蹺的現象:新時期文學30多年來獲獎的那些散文,基本沒有好的。馬召平:主要是缺少性情的東西!高建群:對,缺少性情和自由。散文應該是黃鐘大呂式的歌唱,充滿智慧。但是現在的散文越寫越小氣了,“沒有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有些人跳進家門口的池塘里撲騰兩下,就說“曾經滄海”,也就是這個意思。(原文有刪改)1.下列對訪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A.長篇小說《大平原》,是高建群吸收了中國文學自“五四”運動以來“為人生”的文學傳統后創作出的一部優秀作品,這部作品被他稱為“唱給精神家園的挽歌”。B.一個作家的生活經歷對他的創作極為重要,可以說,高建群能寫出《大平原》這樣的作品,和他深入生活、不斷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密不可分。C.高建群認為,一個好的作家永遠都在學習,學習別人的優點,所以他自己的作品中一直有一種深沉的東西。D.高建群的散文雄渾壯美,大氣磅礴,體現了精神方面的思索與探尋,常被評論界劃定為西部散文。E.高建群認為新時期文學30多年來獲獎的散文基本沒有好的,根本原因是這些散文缺少性情和自由。解析C項,“他自己的作品中一直有一種深沉的東西”中的“一直”不正確,原文是說“必須到我這個年齡”,才能寫出那種深沉的東西。D項,“雄渾壯美,大氣磅礴”是對高建群的散文《西地平線上》的評價,并不是對高建群所有散文的評價。答案CD2.文中說高建群是“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寫作者”。請聯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參考答案①高建群的作品有一種大氣、厚重的特點;②從語言上看,高建群作品的語言有聲有色,富有激情,充滿活力;③從內容上看,高建群的作品將歷史與現實兩大空間融合在一起,善于表現人間的大喜大悲,像一部交響樂;④從格調上看,高建群的作品追求一種崇高感,充滿了智慧。(意思對即可)3.高建群認為作家在寫作時應該處于一種怎樣的狀態?請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參考答案高建群認為作家寫作時,一方面,要保持旁觀者的姿態,要做生活的觀察者,要有一種超脫功利的心態;另一方面,要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傾注自己強烈的感情色彩。4.高建群是中國文壇上一位有個性的作家。讀了這篇訪談后,你有何感受?請聯系全文做簡要分析。參考答案①高建群的創作目標很明確,立志為中國文學寫點東西。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也要像他一樣,明確自己的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努力。②高建群強調生活閱歷對創作的重要作用,他有著豐富的生活經歷,并不斷地從生活中汲取營養。這告訴我們,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我們要熱愛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從而不斷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③作為一個作家,高建群非常重視學習,他不斷學習別人的長處,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啟發我們在學習中要學會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④高建群熱愛寫作,他“每次寫作都動用了全身的力量”。這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對這件事充滿興趣。(觀點明確,論述合理即可)(二)(2017·全國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題。(20分)(導學號56420015)天囂趙長天風,像浪一樣,梗著頭向鋼架房沖撞。鋼架房,便發瘧疾般地一陣陣戰栗、搖晃,像是隨時都要散架。渴!難忍難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簡單、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簡單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氣失去了氣體的性質,像液體,厚重而凝滯。粉塵,被風化成的極細極小的砂粒,從昏天黑地的曠野鉆入小屋,在人的五臟六腑間自由遨游。它無情地和人體爭奪著僅有的一點水分。他躺著,喉頭有梗阻感,他懷疑粉塵已經在食道結成硬塊。會不會引起別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懶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脅,似乎已退得十分遙遠。他閉上眼,調整頭部姿勢,讓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礙,他左耳聽力比右耳強。風聲。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他仍然充滿希望地傾聽。基地首長一定牽掛著這支小試驗隊,但無能為力。遠隔一百公里,運水車不能出動,直升機無法起飛,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暫時還只能居于屈從的地位。他不想再費勁去聽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許就是進入半昏迷狀態,減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體力。于是,這間屋子,便沉入無生命狀態……忽然,處于混沌狀態的他,像被雷電擊中,渾身一震。一種聲音!他轉過頭,他相信左耳的聽覺,沒錯,濾去風聲、沙聲、鋼架呻吟聲、鐵皮震顫聲,還有一種雖然微弱,卻執著,并帶節奏的敲擊聲。“有人敲門!”他喊起來。遭雷擊了,都遭雷擊了,一個個全從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撲到門口。真真切切,有人敲門。誰?當然不可能是運水車,運水車會撳喇叭。微弱的敲門聲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大家:不是來救他們的天神,而是需要他們援救的弱者。人的生命力,也許是最尖端的科研項目,遠比上天的導彈玄秘。如果破門而入的是一隊救援大軍,屋里這幾個人準興奮得癱倒在地。而此刻,個個都像喝足了人參湯。“桌子上有資料沒有?當心被風卷出去!”“門別開得太大!”“找根棍子撐住!”每個人都找到了合適的位置,擺好了下死力的姿勢。他朝后看看。“開啦!”撤掉頂門棍,他慢慢移動門閂。門閂吱吱叫著,痛苦地撤離自己的崗位。當門閂終于脫離了銷眼,那門,便呼地彈開來,緊接著,從門外滾進灰撲撲一團什么東西和打得臉生疼的砂礫石塊,屋里剎時一片混亂,像回到神話中的史前狀態。“快,關門!”他喊,卻喊不出聲。但不用喊,誰都調動了每個細胞的力量。門終于關上了。一伙人,都順門板滑到地上,癱成一堆稀泥。誰也不作聲。誰也不想動。直到桌上亮起一盞暗淡的馬燈,大家才記起滾進來的那團灰撲撲的東西。是個人。馬燈就是這人點亮的。穿著氈袍,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蒙語。他知道別人聽不懂,所以不多說,便動手解皮口袋。西瓜!從皮口袋里滾出來的,竟是大西瓜!綠生生,油津津,像是剛從藤上摘下,有一只還帶著一片葉兒呢!戈壁灘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這不稀罕。稀罕的是現在,當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時候,誰還敢想西瓜!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開西瓜,紅紅的汁水,順著刀把滴滴嗒嗒淌,饞人極了!應該是平生吃過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誰也說不出味來,誰都不知道,那幾塊西瓜是怎么落進肚子里去的。至于送瓜人是怎么沖破風沙,奇跡般地來到這里,最終也沒弄清,因為誰也聽不懂蒙語。只好讓它成為一個美好的謎,永久地留在記憶中。(有刪改)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小說開頭不僅形象地描寫了風沙的狂暴,也細致具體地表現了人物的直覺印象與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囂”的恐怖氣氛。B.被困隊員深陷絕境卻調動起所有能量開門救助敲門人,送瓜人在被困隊員生死關頭奇跡般地出現,這都說明生命奇跡無法解釋。C.小說善于運用細節表現人物,開門前試驗隊員一句“桌子上有資料沒有?當心被風卷出去”,就體現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責任意識。D.試驗隊被困隊員與素不相識的送瓜人之間的故事,不僅令人感動,還揭示出一個樸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解析B項“這都說明生命奇跡無法解釋”理解錯誤,是送瓜人冒著生命危險救助被困的試驗隊隊員。答案B6.小說以“渴”為中心謀篇布局,這有什么好處?請簡要說明。(7分)解析此題考查對小說線索的鑒賞。小說的線索與環境、人物、情節、主題密切相關,要注意從這四個角度切入分析。從環境看,“渴”正顯示了環境的危惡,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敘述,使情節更簡潔,顯示了在危難之間,蒙古族同胞對試驗隊隊員的關愛,這正彰顯了小說的主題。能從其中的幾個角度分析即可。參考答案①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敘述交代,使情節更簡潔;②集中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狀態與感受,使主題更突出。7.小說以一個沒有謎底的“美好的謎”結尾,這樣處理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作品進行分析。(8分)解析此題考查小說的表現手法。小說采用了“沒有結尾”或“在高潮中結尾”的手法,可以從對情節、人物、主題的表現作用和給讀者的閱讀感受等角度分析。參考答案①小說人物“他”所知有限,這樣寫很真實;②故事戛然而止,強化了小說的神秘氛圍;③打破了讀者的心理預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間。二、語言運用(20分)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A.從根本上說,誠信原應該是最起碼的商業道德,但蘋果公司對東方的衣食父母非常傲慢,而這種無與倫比的傲慢挑戰著中國消費者的耐心。B.這里因礦而生,因煤而興,是一個以水泥、煤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但曾因長期的煤炭開采和環境污染而不能顯山露水,被稱為“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不同職位報考人數大相徑庭,海關、國稅等部門職位仍然熱門,可還有超過1000個職位無人報考,不少考生仍在觀望。D.衛星發射后,運載火箭將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如天馬行空在軌飛行五天后,近月制動被月球捕獲,進入100公里的環月圓軌道。解析A項,“無與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義)。此處感情色彩不符。B項,“顯山露水”比喻顯露才能,表現自己。一般用于否定式。此處望文生義。C項,“大相徑庭”,表示彼此相差很遠或矛盾很大。D項,“天馬行空”,①神馬在空中奔騰飛馳,多形容詩文、書法、言行等氣勢豪放,不受拘束;②形容說話做事不著邊際。此處不合語境。答案C9.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此刻,站在2017年的起跑線上,回望走過的2016年,我們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悅,不由得不生出對未來的憧憬和渴望。B.自從他們分別被提名為民主黨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后,兩人開啟了互黑互撕、“相愛相殺”,兩人的攻擊無下限,一再令人震驚。C.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日前宣布,由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貢獻,2017年維加獎將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姚檀棟。D.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近50%以上的成年人每晚上床后,至少用一個小時來上網,從而推遲了睡覺時間,這對健康非常不利。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項,否定不當,應改為“不由得生出對未來的憧憬和渴望”;B項,成分殘缺,“開啟”的后面缺失賓語的中心詞,可以是“開啟了互黑互撕、‘相愛相殺’之路”;D項,自相矛盾,“近”和“以上”去掉一個。答案C10.(2017·全國3)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A.他是個可憐的孤兒,小時候承蒙我父母照顧,所以現在經常來看望他們。B.楊老師年過七旬仍然筆耕不輟,作為他的高足,我們感到既自豪又慚愧。C.這篇文章是我剛完成的,無論觀點還是文字都不夠成熟,請您不吝賜教。D.由于路上堵車非常嚴重,我趕到約定地點的時候,對方早已恭候多時了。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A項,“承蒙”屬于客套話,受到,不能用于說話人自己;B項,“高足”屬于敬辭,稱呼別人的學生,此處應為“學生”;D項,“恭候”,恭敬地等候,不能用于對方。答案C11.請在下面語段橫線處填上恰當的語句。(5分)每當疲憊的時候,就請停下腳步,遙想追逐的遠方,汲取力量再上路;每當困惑的時候,就請停下腳步,①,②;每當痛苦的時候,就請停下腳步,③,④;每當放棄的時候,就請停下腳步,做出艱難的取舍,打起精神再上路。有時我們停下腳步,只為走得更遠。解析本題既考查語言表達的連貫能力,同時也可以看作是考查仿寫句式的能力,因為從第一個分號前和第三個分號后的文字看,句式都是相似的。所以作答這一道題目時既要考慮句式與前后語句句式的一致性,又要從內容上做到表達的連貫性。①②兩處的語句要圍繞“困惑的時候”這一情景展開,想想“困惑的時候”停下腳步應該怎么做,得到什么“再上路”,這樣答案就不難組織了。③④處的答題思路與此相同。答案示例①梳理紛亂的思緒②驅走迷茫再上路③撫平心中的傷口④擦干眼淚再上路12.(2017·全國2)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6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縣”更名為“九寨溝縣”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可見,更名必然帶來城市經濟的發展。我市的名字不夠響亮,這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經濟發展。如果更名,就一定會帶來我市的經濟騰飛,因此,更名的事要盡快提到日程上來。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帶來城市的發展。②。③。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題干要求選出推斷存在問題的地方,參考示例①的方式,對照原文,我們不難發現,原文從“可見”處開始,作者有三處推斷,第一處“更名必然帶來城市經濟的發展”,示例表達為“更名并不一定帶來城市的發展”;第二處“我市的名字不夠響亮,這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經濟發展”;第三處“如果更名,就一定會帶來我市的經濟騰飛”,這兩處推斷存在的問題,依據示例,即可分別表述為:②城市名字不夠響亮并不一定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③更名并不一定會帶來經濟騰飛。參考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夠響亮并不一定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③更名并不一定會帶來經濟騰飛三、作文(60分)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商人發現并買下了一塊晶瑩剔透、大如蛋黃的鉆石,他請專家檢驗,專家大加贊賞,但為鉆石中有道裂紋表示惋惜,并說:“如果沒有裂紋切割成兩塊,能使鉆石增值,只是一旦失敗,損失就大了。”怎樣切割這塊鉆石呢?商人咨詢了很多切割師,他們都不愿動手,說風險太大。后來,一位技藝高超的老切割師答應試試,他設計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導年輕的徒弟動手操作。當著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鉆石切成了兩塊,商人捧起兩塊鉆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師說:“要有經驗,技術,但更要有勇氣,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抖。”要求選擇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寫作提示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如何將“中國夢”的偉大構想化為美好現實?人民在期待,世界在關注。我們生逢偉大的時代,不就是材料中說的得到了一塊價值不菲的鉆石嗎?為什么許多老工匠不敢嘗試?他們擁有足夠的經驗,因而也有更多的顧慮,反而是年輕的工匠勇敢地站出來,并完美將其切割成兩塊鉆石。為什么年輕工匠經驗不足,卻能做成大事?因為和沒有經驗比起來,沒有勇氣、沒有擔當、沒有實干,更加可怕,經驗是在勇于擔當、勇于實干中產生和不斷完善的。不敢負責、不愿擔當、不去實干,就是有再豐富的經驗也是紙上談兵,空談發展。因此,珍視經驗,勇于實干,應該是這次作文的最佳立意。例文勇者不懼勇者不懼。懼:害怕。有膽量的人無所畏懼。語本《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意思是說:智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慮,勇敢的人不懼怕。豐富的經驗、熟練的技術,固然重要。但是,勇氣更重要。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先聽我講兩個故事吧。第一個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馬牛請教如何去做一個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不大明白,接著又問:“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稱作君子了嗎?”孔子的回答是:“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么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當然,君子坦蕩蕩,不僅是一個行為端正的問題,同時也來自于人的內在品德。古人認為,君子有三種基本品德——仁愛、智慧和勇敢。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也就是說人如果有著一顆博愛之心,有著高遠的人生智慧,有著勇敢堅強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會具有良好的心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