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福建省廈門十一中七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0-2021學年福建省廈門十一中七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0-2021學年福建省廈門十一中七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0-2021學年福建省廈門十一中七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0-2021學年福建省廈門十一中七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22頁2020-2021學年福建省廈門十一中七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0分)亞細亞洲,太陽升起的地方,我們生活的大洲。讀圖“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1~6題。

亞洲大部分地區位于()A.熱帶 B.南溫帶 C.北寒帶 D.北溫帶亞細亞洲,太陽升起的地方,我們生活的大洲。讀圖“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1~6題。

亞洲北、南、東三面分別瀕臨三大洋,其中東面瀕臨()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亞細亞洲,太陽升起的地方,我們生活的大洲。讀圖“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1~6題。

亞洲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是()A.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B.亞洲的北部和東部

C.亞洲的南部和西部 D.亞洲的東部和西部亞細亞洲,太陽升起的地方,我們生活的大洲。讀圖“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1~6題。

上海從西亞的波斯灣進口原油,如果選擇最短航線經過的海上通道是()A.日本海 B.紅海 C.馬六甲海峽 D.巴士海峽亞細亞洲,太陽升起的地方,我們生活的大洲。讀圖“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1~6題。

圖中M點人口稀疏,原因是()A.位于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 B.位于氣候潮濕的熱帶雨林地區

C.位于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D.位于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亞細亞洲,太陽升起的地方,我們生活的大洲。讀圖“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1~6題。

亞洲與北美洲的界線、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和日界線,“三線”穿過的海峽是()A.馬六甲海峽 B.直布羅陀海峽 C.白令海峽 D.黑海海峽讀圖“亞洲水系分布圖”,完成7~8題。

下列亞洲的主要大河中,注入北冰洋的是()A.葉尼塞河 B.黑龍江 C.恒河 D.湄公河讀圖“亞洲水系分布圖”,完成7~8題。

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輻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據此也可以推測分析出,亞洲地勢主要特點是()A.中部低,四周高 B.南部高,北部低

C.西部高,東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讀圖“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9~12題。

P大洲與亞洲西北部相鄰,該大洲是()A.非洲 B.歐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讀圖“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9~12題。

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其中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A.溫帶季風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讀圖“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9~12題。

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季風氣候最典型,主要是因為()A.緯度跨度大 B.經度跨度大

C.海陸性質差異大 D.地形類型復雜多樣讀圖“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9~12題。

亞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濕同在”,氣候類型復雜多樣。造成這種氣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亞洲大部分處在高緯度地區 B.亞洲處在東半球

C.亞洲緯度和經度跨度大 D.亞洲四面瀕臨海讀圖“北美洲1月份平均氣溫分布”,完成13~15題。

甲島是世界第一大島,它是()A.馬達加斯加島 B.大不列顛島 C.冰島 D.格陵蘭島讀圖“北美洲1月份平均氣溫分布”,完成13~15題。

圖中等溫線凸向大致是()

①向北凸

②向南凸

③向高緯凸

④向低緯凸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讀圖“北美洲1月份平均氣溫分布”,完成13~15題。

與乙地相比,丙地1月平均氣溫特點及主要原因是()A.高

湖水影響 B.高

緯度較低 C.低

海拔更高 D.低

緯度更高讀圖“南美洲氣候、農產品分布及南美洲移民來源示意”,完成16~19題。

亞馬孫河最后注入()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讀圖“南美洲氣候、農產品分布及南美洲移民來源示意”,完成16~19題。

南美洲主要氣候類型是()A.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濕潤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讀圖“南美洲氣候、農產品分布及南美洲移民來源示意”,完成16~19題。

南美洲咖啡主產區分布在()A.熱帶內陸 B.熱帶沿海 C.南溫帶內陸 D.南溫帶沿海讀圖“南美洲氣候、農產品分布及南美洲移民來源示意”,完成16~19題。

南美洲被稱為“世界人種大熔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白色人種主要來自亞洲 B.黃色人種主要來自歐洲

C.黑色人種主要來自非洲 D.混血人種主要來自北美洲李莉用知識框圖嘗試歸納某區域成為中國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優勢條件。據圖,完成第20~21題。

該區域可能是()A.歐洲西部的地中海沿岸 B.澳大利亞東北沿海地區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亞洲的東南部地區李莉用知識框圖嘗試歸納某區域成為中國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優勢條件。據圖,完成第20~21題。

框圖中,各數字與其填入內容不匹配的是()A.①山水相連,交通便利

B.②草密林疏,野生動物樂園

C.③佛教建筑多,當地風俗豐富多彩

D.④華人華僑分布集中,中華文化影響大如圖為西亞地區圖,讀圖完成22~24題。

西亞大部分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A.高溫多雨,森林廣布 B.炎熱干燥,沙漠廣布

C.溫和濕潤,河流密布 D.寒冷干燥,冰原廣布如圖為西亞地區圖,讀圖完成22~24題。

西亞地形()A.以平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 B.以平原為主,四周高中間低

C.以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 D.以高原為主,四周高中間低如圖為西亞地區圖,讀圖完成22~24題。

西亞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 B.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C.里海及其沿岸地區 D.紅海及其沿岸地區讀圖“歐洲地圖”回答:利物浦的氣候特征是()A.終年寒冷干燥 B.終年高溫多雨 C.終年炎熱干燥 D.終年溫和濕潤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0分)讀圖“非洲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非洲主要位于______帶(填寫五帶)______緯度(低、中、高)。

(2)據圖“非洲大陸沿赤道剖面圖”說出非洲大陸赤道附近的地勢特征______。

(3)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______氣候。非洲大陸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是:以______為中心______分布。

(4)根據熱帶雨林氣候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描述氣候特征______。

(5)尼羅河與剛果河比較:①長度較長的是______河;②水量較大的是______河;從氣候角度說明水量大的原因是______。讀圖1“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示意圖”和圖2“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北美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①緯度位置:主要位于北回歸線和______(緯線)之間,主要位于______帶。

②海陸位置:東臨______洋,西臨______洋,北臨______洋,南隔______(運河)與南美洲相鄰。

(2)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______,中部是廣闊的______,東部是低緩的______。

(3)因為冬季來自______的寒冷氣流可以到達墨西哥灣,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______氣流可以到達北美大陸北部,所以北美洲氣候以______氣候為主。

(4)圖2中①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其南北狹長分布主要是受______因素影響。讀圖1“南亞盛行風向及降水量分布”和圖2“南亞地形圖”完成以下問題。

(1)一月份南亞盛行______季風,七月份南亞盛行______季風。

(2)______季風給南亞帶來充沛的降水,圖2中甲、乙兩地相比較,降水量較豐富的是______地。如果該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雨季______(長/短),容易造成______災害,對農業生產不利。

(3)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地形區)的西部,黃麻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河的下游。這些農產品為______工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讀圖“西歐氣候類型分布”,回答問題。

(1)從世界范圍看,乙氣候主要分布于______(填緯度)之間的大陸西岸。

(2)西歐地區發展乳畜業的有利條件是:

①由于當地______眾多,乳畜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大;

②當地終年盛行______風,終年______,有利于多汁______生長,飼料供應充足。

(3)據圖推斷圖示地區降水的分布規律是自______向______減少。

(4)如果要到圖示地區享受迷人的海灘和燦爛的陽光,應選擇______季到______氣候區的沿海地區。印度尼西亞計劃將首都由雅加達遷往加里曼丹島的東加里曼丹省。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加里曼丹島地處東、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全部位于低、中、高緯度的______緯度。

(2)該島主要氣候特征是______。

(3)該島的地勢特征是______,島上河流短小湍急的原因是______。

(4)假設甲、乙兩地是擬建新首都的備選地。與乙地相比,甲地有哪些優勢條件: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解:亞洲主要位于北極圈與北回歸線之間,主要位于北溫帶。故D正確。

故選:D。

亞洲地域十分遼闊,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從海陸位置來看,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本題考查亞洲的地理位置,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穿過亞洲的重要緯線名稱,牢記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讀圖可知,亞洲北部瀕臨北冰洋,東部瀕臨太平洋,南部瀕臨印度洋;故選項B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B。

世界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亞洲瀕臨的海洋,北為北冰洋,東為太平洋,南為印度洋。

本題考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多結合地圖識記大洲大洋的輪廓形狀特點。

3.【答案】A

【解析】解:從圖中可以看出,亞洲的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根據題意。

故選:A。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總人口達43億(2008年),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3%.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該題考查了亞洲人口的分布,認真讀圖不難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從圖中看出,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上海從西亞的波斯灣進口原油,如果選擇最短航線經過的海上通道就是馬六甲海峽,根據題意。

故選:C。

馬六甲海峽長1080千米,呈西北寬、東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淺灘暗礁不多,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有利于航運。

本題主要考查馬六甲海峽的重要地理意義,讀圖解答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讀圖分析可知,圖中M點位于亞洲北部,緯度高,氣候寒冷,屬于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

故選:C。

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區有: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潮濕的熱帶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山和高原地區。

本題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原因,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世界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讀圖理解答題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三線”穿過的海峽是白令海峽,該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北冰洋。

故選:C。

穿過白令海峽的“三線”包括: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俄羅斯與美國的分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

本題考查白令海峽的位置,結合地圖牢記即可。

7.【答案】A

【解析】解:葉尼塞河位于西伯利亞地區,該河流注入北冰洋,黑龍江和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故選:A。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本題考查了亞洲的地勢特點及其對河流的影響,結合圖示解答此題。

8.【答案】D

【解析】解:河流總是從海拔高處流向海拔低處。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輻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由此可得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故選:D。

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亞洲山地和高原約占總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據此解答。

考查亞洲的地形地勢對河流的影響,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河流流向與地勢高低的關系,要理解記憶。

9.【答案】B

【解析】解:依據位置,讀圖可知,圖中P所在的大洲是歐洲。歐洲位于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濱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故選:B。

全球共有七大洲,包括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梢罁笾薜奈恢媒獯鸫祟}。

本題考查大洲的分布,在把握大洲位置的基礎上,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C

【解析】解:據圖中圖例分布可得,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其氣候特點是冬冷夏熱,溫差大,一年內降水稀少。

故選:C。

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其他主要氣候類型都有分布。據圖中所示的信息解答。

本題考查了亞洲氣候的分布,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據圖中所示的信息解答,要認真讀圖。

11.【答案】C

【解析】解: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季風氣候最典型,主要是因為海陸差異大,亞洲東部主要受來自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亞洲南部主要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

故選:C。

亞洲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面對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陸性質的巨大差異,冬季亞洲大陸北部成為冷空氣的聚集地,氣壓高,冷空氣自高壓中心區向四周輻散;夏季陸地增溫迅速,氣壓低,而海洋氣壓相對較高,暖濕空氣從海洋吹向大陸.因此就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

本題考查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引導學生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且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和影響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學習思路。

12.【答案】C

【解析】解:由于亞洲南北跨緯度大,造成亞洲南北氣溫差異大,由于亞洲東西跨經度大,造成亞洲東西降水差異大,所以,亞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濕同在”。故C正確。

故選:C。

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特征明顯,其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本題考查亞洲的氣候特點及成因,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亞洲的經緯度特點,在此基礎上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讀圖可知,甲島為格陵蘭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島,該島嶼屬于丹麥。

故選:D。

世界第一大島是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格陵蘭島80%以上的土地覆蓋著巨厚的冰層,是除南極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廣的地區。

本題考查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名稱,知識點簡單,牢記即可。

14.【答案】B

【解析】解:讀圖可知,圖中等溫線向南凸、向低緯凸;故選項B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B。

等溫線是圖上溫度值相同各點的連線,等溫線上的各點溫度相同,等溫線稀疏密集,溫差大;等溫線稀疏溫差小等溫線。據圖中信息解答。

本題考查了等溫線圖的判讀,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據圖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

15.【答案】A

【解析】解:讀圖可知,丙地位于五大湖附近,受湖水影響,與乙地相比,丙地1月平均氣溫較高,故A符合題意。

故選:A。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面積2400多萬平方千米,在各大洲中列第3位。

該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能力。

16.【答案】A

【解析】解:讀圖可得,亞馬孫河自西向東流,該河流注入大西洋,該河流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

故選:A。

亞馬孫河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這里全年高溫,降水豐富;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亞馬孫河發源于安第斯山脈,注入大西洋。

本題考查亞馬孫河注入的海洋,據圖中所示的信息和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17.【答案】A

【解析】解: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熱帶,少部分位于溫帶,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偟膩砜粗饕詿釒в炅謿夂蚝蜔釒Р菰瓪夂驗橹?。

故選:A。

南美洲被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該大洲以熱帶氣候為主,據此分析解答此題。

本題考查南美洲的氣候,結合其位置特點牢記即可。

18.【答案】B

【解析】解:南美洲的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作物占絕對優勢,大量出產咖啡、可可、香蕉、蔗糖等。讀圖可得,咖啡主要分布在熱帶沿海地區。

故選:B。

南美洲是指巴拿馬運河以南的美洲地區,南美洲的經濟雖有較大發展,但農礦產品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商品。

本題考查了南美洲的主要經濟作物,讀圖解答即可。

19.【答案】C

【解析】解:南美洲的白色人種主要來自歐洲,黃色人種主要來自亞洲,黑色人種主要來自非洲,由于不同人種間的長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混血人種,混血人種不是從其它大洲來的。

故選:C。

南美洲總人口只有3億,卻是世界上種族成分非常復雜的大洲,號稱“世界人種大熔爐”。由于不同人種間的長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混血種人。南美洲混血種人數量和比重之大,超過了其他任何大洲。

本題考查南美洲的人種特征,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比較記憶不同人種的來源地,牢記即可。

20.【答案】D

【解析】解:根據框圖提供的信息可知,該區域為東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絕大部分位于熱帶,其旅游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華人華僑分布集中,語言交流方便;與中國山水相連,距離近,交通便利。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東南亞地區絕大部分位于熱帶,其旅游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成為該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等。

本題考查東南亞的旅游業,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東南亞的旅游業特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B

【解析】解:根據框圖提供的信息可知,該區域為東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吸引中國居民到此旅游的自然景觀是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選項B敘述錯誤,符合題意。選項AC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東南亞地區絕大部分位于熱帶,其旅游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華人華僑分布集中,語言交流方便;與中國山水相連,距離近,交通便利。

本題考查東南亞的概況,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東南亞的旅游景觀特點,理解答題即可。

22.【答案】B

【解析】解:西亞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很多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數年滴雨不下,水資源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阿拉伯半島上基本沒有河流。西亞在干旱的自然環境條件下發展了畜牧業和灌溉農業。

故選:B。

西亞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聯系亞洲、歐洲和非洲,所以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

考查西亞的自然環境特點,要理解記憶。

23.【答案】D

【解析】解:西亞以高原為主,四周高中間低。中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叫兩河平原,是西亞主要的灌溉農業區。

故選:D。

西亞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聯系亞洲、歐洲和非洲,所以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西亞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很多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數年滴雨不下,水資源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考查西亞的地形特點,要理解記憶。

24.【答案】B

【解析】解: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西亞石油的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石油產量通常占世界總產量的1/4,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

故選:B。

西亞的石油生產和銷售原控制在西方壟斷集團手中。經過長期斗爭,許多西亞國家掌握了開發本國石油資源的自主權。石油帶來了巨大財富,不少產油國人均國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

考查西亞石油資源的分布,屬于基礎題,要牢記。

25.【答案】D

【解析】解:從氣候資料圖上來看,利物浦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全年降水均勻,具有終年溫和濕潤的特點。

故選:D。

從圖上來看,利物浦位于英國,該地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深受大西洋的影響,帶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以此分析來解答此題。

考查部分氣候資料圖的判讀,結合圖示正確理解氣溫和降水的分配情況解答即可。

26.【答案】熱

東高西低

熱帶草原

赤道

南北對稱

終年高溫多雨

尼羅

剛果

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

【解析】解:讀圖分析可知:

(1)非洲主要位于熱帶、低緯度地區。

(2)非洲大陸赤道附近的地勢特征是東高西低,東部是東非高原,西部是剛果盆地。

(3)觀察非洲大陸氣候類型的分布,歸納其分布特點是: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非洲大陸分布面積較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4)根據熱帶雨林氣候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可知,該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5)尼羅河與剛果河相比,長度較長的是尼羅河,水量較大的是剛果河,原因是剛果河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

故答案為:(1)熱;低;(2)東高西低;(3)熱帶草原;赤道;南北對稱;(4)終年高溫多雨;(5)尼羅;剛果;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

非洲位于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并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3/4的面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候普遍炎熱,因而被稱為“熱帶大陸”。

本題考查非洲的位置、氣候、河流等相關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

27.【答案】北極圈

北溫

大西

太平

北冰

巴拿馬運河

山系

平原

高原和山地

北冰洋

暖濕

溫帶大陸性

溫帶海洋性氣候

地形

【解析】解:(1)從緯度位置看,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地球五帶中的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北寒帶和熱帶;從海陸位置看,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隔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相鄰。

(2)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東西高,中間低;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3)因為冬季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可以到達墨西哥灣,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可以到達北美大陸北部,所以北美洲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4)讀圖2可得,①處氣候特點是終年溫和濕潤,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分布南北狹長的原因是:西部高大山脈阻擋了太平洋濕潤氣流的深入(地形因素)。

故答案為:(1)北極圈;北溫;大西;太平;北冰;巴拿馬運河;(2)山系;平原;高原和山地;(3)北冰洋;暖濕;溫帶大陸性;(4)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形。

(1)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地球五帶中的北溫帶,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

(2)北美洲地勢特點是東西高,中間低;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3)北美洲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4)①處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北美洲西部是高大山脈,阻擋了太平洋濕潤氣流的深入。據此解答。

本題考查北美洲的緯度位置、氣候類型、地形地勢特點及地形對氣候的影響等,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8.【答案】東北

西南

西南

德干高原

紡織

【解析】解:讀圖可知,

(1)南亞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一月份南亞盛行東北季風,七月份南亞盛行西南季風。

(2)西南季風給南亞帶來充沛的降水,圖2中甲、乙兩地相比較,甲地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量較豐富。如果該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雨季長,容易造成澇災害,對農業生產不利。

(3)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黃麻主要集中分布在恒河的下游,這些農產品為紡織工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印度的麻紡織工業中心是加爾各答,棉紡織工業中心是孟買。

故答案為:(1)東北;西南;(2)西南;甲;長;澇;(3)德干高原;恒;紡織。

由于西南季風不穩定,南亞地區常發生水旱災害,當西南季風強盛,來得早,退得晚,持續時間長,則容易發生洪澇,當西南季風風力較弱,來的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