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積極心理教育大講堂學習總結2013年3月,我有幸參加了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北京市中小學教師積極心理教育大講堂》培訓項目,能聆聽到心理學界的各位“大家”的講座真是件令我感到幸福的一件事。能有機會推開“積極心理”之窗,讓“優勢,美德”的陽光灑滿心間,積累心理資本,精心培育,成為傳遞幸福的使者,將伴隨著我這個中年教師快樂工作,幸福生活。2013年3月29日美國紐約庫克大學的黃天中教授為我們做了一堂生涯規劃與生涯教育的報告,在他的報告中,首先講的是生涯教育不是一門課。它包括生理、教育、社會、管理、經濟、哲學等一系列的學科。生涯教育的起源是在1971年由美國的教育署署長西德尼·1、承認人不僅作為物質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種心靈、心智。2、承認人無論是在推動社會發展還是實現自身發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3、承認人的價值,追求人們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統一,作為手段和目的的統一。天中小語:感恩心是一切快樂的源泉。聽黃天中教授的講座,就好像在和老朋友聊天,生涯規劃和生涯教育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名詞,在此之前我對其是一無所知。只是知道一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黃教授在報告中提到的志業思想對我啟發很大,他的利他利我的思想是我沒有想到的,我的思維方式是做一件事對我怎么有利,對別人有什么利益,雙贏是我的做事基點。但是聽了他的觀點以后感覺就不一樣了,只有先利他以后,別人得到了滿足,自己的利益才能夠順利的得到滿足。這是一種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過程。從中我體會的是一種積極地處世態度,向上的心態,永不放棄,永不言敗。人生之路有如大霧登山,時而迷失,如果有人拉你一把,你就能步入正途最終登上山頂。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群體的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可以帶動一群人為了一件共同的事業,把愛傳遞下去,從母親那繼承來的“渡人即是渡己”他把它作為終身的信念,傳承下去,傳播開來。這就是偉大。2013年4月19日劉翔平教授以他豐厚的學識作為基奠,用最淺顯的語句以及生動的故事讓我度過了輕松快樂的兩個多小時。他做的《教師職業倦怠與職業積極》的講座使我了解到水利工程師最幸福,最不幸的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我們也在其中,那么怎樣才能使我們快樂呢?首先讓我們理解一下職業倦怠的定義:由于長期奉獻給沒有產生預期回報的事業,一種生活方式和人際關系,所帶來的疲勞和挫折。長期與有感情需求的人相處,而導致的身心枯竭狀態。表現:1、情感倦怠;2、非人性化:為防止情感能量減少,而對待受助者冷漠,非人性對待;3、成就感的降低。做一個積極的教師,接納與改變的平衡。接納與改變不矛盾,我們接納不可改變的事實但把精力放在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上,把可以改變的現實改造得更加美好。我還學到了很多緩解壓力的小方法。最重要的是,正如劉教授所說,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要學會原諒;不公正有時是無法避免的;我們還要學會感恩;超越自我最好的方法是惦記別人;做到無條件地接納自我,不去試圖評價自我;我們要有一個熱愛的工作,有一個愛的人,接受和勇于承受苦難。劉教授的講座確實使我認識到:幸福比成功更重要。他幽默詼諧的語言使我意識到自己的才疏學淺,日后要拜讀劉教授的《神經質人格》、《當代積極心理學》等名作,更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真,善,美,要把快樂帶到課堂,更要帶給親人和朋友。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我們在電視上見過,對她的精深的犯罪心理學研究早已佩服有加。2013年5月10日下午,在北京教育學院終于有幸一睹李教授的風采,聆聽李玫瑾教授關于“成長中的心里撫養”的講座。面對這位美女教授,感受那字字珠璣的話語,還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案例分析,我分明讀懂了一位深諳青少年心理的“犯罪心理學專家”的高度社會責任感。收獲一: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心理學了。在李玫瑾教授的報告中,首先分析的是趙承熙的案例。他并非失戀,12歲從韓國移民美國。案發時家境很好。其次,還講了一個“小精靈”的例子。通過分析得出結論,12歲之前,環境對人的發展更重要。人的命運取決于早期。未成年人是被動的弱者,未成年人的問題,90%都是大人有問題。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孩子的命運,保護孩子不等于為孩子做任何事。性格是后來形成的社會行為方式----善良、自私、冷漠、殘忍等等與人有關系的。李教授結合藥家鑫的案例和2010年的李磊殺害自己一家六口的案例進行了科學的心理分析,讓我們在座的所有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是啊,我們的國家,經濟飛速發展,GDP上去了,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心理的發展卻沒有與經濟保持同步。可悲的是作為孩子生活的港灣----家庭被破壞了。即便是有一個完整的家,它也失去了家的自然特點與功能。說到這一點,李教授的目光中透出了憂郁,很多家庭父母與孩子在一起對視的時間和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家長和孩子不在一起,孩子的健康成長、健全人格的形成自然就有了問題。這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心理學了,我越來越覺得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那么我們的教育更需要心理學,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心理學,特別是積極心理學。收獲二:成立準媽媽準爸爸培訓班,以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能力。人性教育對于一個人來說比什么都重要,通過李老師的分析,使我懂得了對于一個人來說,12歲之前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6歲之前,這也驗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但是我們現在的父母不知道是怎么了,自己的孩子有一部分是甩給別人撫養的,而自己還說是為了孩子的將來,為他們打下根基,殊不知,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他們對物質的要求要遠遠低于他們對父母的感情。李老師舉的那個抱錯小孩兒的案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就是對其教育的資本。心理問題滯后效應,這一觀點很多父母是不知道的。與其孩子出現問題后再去醫治,不如改變父母的觀念如果說學校是培養孩子健康成長、健全人格的社會機構,那么家庭是形成孩子健康心靈、健全人格的直接環境。三歲之前,孩子都是在家里度過的,父母需要育兒知識,但是我們社會上提供的大多是身體方面的,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心理培養。我們總是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怎么去理解這句話,怎么去做?人的心理發展有順序性,行為問題表現有滯后性。李教授結合在美國發生的韓籍趙承熙暴力槍殺案進行了客觀分析,那么他為什么要大開殺戒呢?李教授從他的成長經歷分析。趙承熙8歲時隨父母從韓國移居到美國,到了一個環境陌生,文化陌生,人情陌生,總之一切都陌生的地域。中途有一段時間他父母回國只把他和姐姐留在美國,他處于一個無助、無情的環境中,這一切讓他產生了恐懼感,更產生了絕望感,在這樣的生活,讓他度日如年。心理的恐懼與絕望,最終釀成了槍殺的慘劇。這說明人的命運不在于事件發生時的一時沖動,人的命運取決于早期依戀情結。人的成長,既依戀環境,又依戀親人。因為任何生命都是過程,任何過程又都有開始,任何發展又都是軌跡式的,而不是公理式的。所以,槍支可怕,更可怕的是人的心理。“我的胃口——是你們喂出來的”“我的脾氣——是你們帶出來的”“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在線學習平臺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全面剖析
- 維護產業鏈協同發展-全面剖析
- 自增自減應用場景-全面剖析
- 護理保險融合模式研究-全面剖析
- 2025年汽車座椅調角器合作協議書
- 電動交通系統成本效益評估-全面剖析
- 綠色催化技術進展-第1篇-全面剖析
- 信息科技安全意識培訓計劃
- Kubernetes下邊緣計算的安全性分析-全面剖析
- 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安全與質量保障措施
- 克緹獎金制度
-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 有線電視播放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三至五年行業預測報告
- 《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課程教學大綱
- 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24版
- 白蟻防治施工方案
-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操作手冊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6單元第2課時 小數加減法》教學課件
- 國開2024年《數據庫運維》形考1-3
- 勞動合同(模版)4篇
- 少兒美術課件國家寶藏系列《鴟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