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下學期高二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試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認真核準準考證號條形碼上的信息,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談論文學時,首先要想到文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文學不應該只是囿于文學圈或文學專業的人談。“如果跳開專業壁壘看文學評論,或許會發現,所謂評論只是時代景觀大屏上飄過的一行行彈幕。”青年批評家方巖的這番話引發了業內熱議。隨著時代發展、其他知識體系的興盛,一些附加在文學上的功能逐漸被剝落淘汰,文學如何和其他學科或人文知識競爭?“如果文本缺乏說服力或局限于小圈子,文學評論的沒落是必然的。”只有打破“專業壁壘”,才能吸引多元知識背景的人參與進來。ChatGPT等人工智能發展熱潮下,我們對文學寫作評論的思考維度也需要升級迭代。身處復雜快節奏世界,個體經驗和圈層都是有限的,跨學科的知識體系積累、較為龐雜的閱讀興趣,有助于對文學批評對象保持多元開放視角,從而產生更多討論空間,而不是困在一個圈層里。比如,幾十年前文學批評家可能特別“小清新”,但如今做文學批評和做經濟學商業研究一樣,應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方巖舉例說,身邊一些朋友紛紛重溫19世紀小說,重新討論托爾斯泰到底好在哪,“你會發現托爾斯泰當年的小說事無巨細,提供了大量歷史細節和生活細節,能夠支撐我們的生活判斷,同時他的文本里還留有大量空間,是我們用人文社科知識所涵蓋不了的”。
在人人皆可批評的時代,文學評論似乎可以比作“彈幕”;而人們觀看視頻時,一條彈幕并不比另一條擁有更多特權。身處“大眾點評”的“彈幕時代”,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梁捷提到,文學本身的定義在持續刷新重塑,文學評論正逐漸“去專業化”——“既不仰視、也不俯視,文學評論更是一種表達方式與情感出口”。他鼓勵更多人用不同學科視角、文體探索介入文學評論現場。“如何保持開放性、批判性甚至挑釁性的態度,給文學批評注入一些新東西?”有聲音認為,文學評論陷入“越寫越不好寫,越寫越湊”的尷尬局面,有時人們說文學評論失去了讀者,但該埋怨的不是讀者,而要反省文學生態本身出了什么問題,作家或評論家是不是也有怠惰、荒廢、慣性滑行的情況?某種程度上,給文學“祛魅”,其實也是在“解圍”。“從職業和學術訓練來講,一開始我們被培訓的目標的確是寫給同行、寫給作家看。如何在寫作中去掉一些拗口或容易迷惑人的專業表達,又不損害思想和意義,這是對一個人寫作功底的訓練,也是突破。”“我們到底把文學視作什么?比較狹隘的理解就像一段時間里對‘文學青年’的標簽,好像給人閱世不深、比較稚嫩的感覺。其實每個人面對文本,有自己的閱歷、學術背景、工作經歷等與文本發生‘勾兌’,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感受。”吳晨談到,“破圈”時代需要召喚不同視角下形成的文本認知。更多評論家意識到,在事物聯系越來越緊密復雜的時代,任何局限于單一學科的評價體系或依賴知識內部的小圈子精神生產,都是“一種洋洋自得、故步自封”。“破壁”意味著以文學寬泛的載體容納更多可能性,需要作家評論家走出自我封閉的生活圈、唯我獨尊的“意義圈”和孤芳自賞的“趣味圈”,深入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摘編自《“彈幕時代”的文學批評,如何有效“破壁”》)材料二:
自進入新媒體時代以來,大眾評論也隨之崛起,而新媒體時代出現的新語境會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學評論帶來機遇與挑戰。在大眾日常生活中已實現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在這個“人人都是評論家”的時代,文學評論卻具有專業水平不高、缺少理論深度、缺乏文學美感等多種問題,原因也多樣:商業化傾向,很多評論在面對政治時拋棄了自我認知,削弱了批判的作用,新的阻礙因素使文學評論逐漸商業化,缺乏自主看法和深刻含義的評論層出不窮;價值觀弱化,多元化的表達方式使文學評論逐漸喪失了自身的品質,某些看似含義深刻的評論,其本質卻是幾乎缺乏自主思考的跟風,有的還并未明確評論的對象。除此之外,還有質量弱化、疏遠化、審美弱化、標準弱化、功能弱化等。在新媒體環境下,文學評論的生存戰略并不在于放棄、逃避、故步自封,而是尋求其發掘內在的動力以及創新與外界對話的方式,多元化的共存。文學評論并非局限于精英人群,然而也不是沒有門檻,并非大眾推翻社會精英,也不是精英階層重新教導大眾,而是一切人都要在這種變革中改變某些規則,打造大眾與精英互相促進、互相融合的文學評論局面,逐漸延伸到包含淺文學的文學領域,加大評論主體的回歸力度,為文學評論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摘編自《論新媒體時代文學評論的憂和思》)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和幾十年前“小清新”的文學批評風格相比,如今做文學批評應具有社會責任感,打破“專業壁壘”。B.文學青年閱世不深,思想稚嫩,對文本的認知往往比較狹隘,不利于文學生態的健康發展。
超
然客公眾
號C.材料二談到的多元化共存會使文學評論喪失自身品質,缺乏自主思考,是價值觀弱化的表現。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文學評論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意在強調在新媒體時代,文學評論具有大眾化的優點。2.根據材料一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在新媒體時代下,個體經驗和圈層都是有限的,想要獲得高質量的文學評論就需要“破壁”。B.人們重溫托爾斯泰小說的“好”,發現它能夠支撐人們的生活判斷,留有人文社科知識涵蓋不了的空白。
C.給文學“祛魅”,就是祛除作品中庸俗的、拗口的、容易迷惑人的、使用大量專業詞匯的表達。D.作者立場鮮明,認為“洋洋自得、故步自封”的文學評論太狹隘,已經很難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材料一的內容圍繞“彈幕時代”的文學批評如何有效“破壁”來展開。B.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論證新媒體時代下,社會精英階層評論的導向作用。C.材料一運用舉例論證,論述“彈幕時代”文學批評“破壁”的必要性。D.材料二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層層遞進,思路嚴密。4.材料一論述時使用了“彈幕”“解圍”兩處畫線詞語,請結合文本簡析其作用。(3分)5.結合對以上兩則材料的理解,請你談談文學評論如何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大眾需求。(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失蹤在1947胡炎1947年一個闃寂的秋夜,大耳朵踩著霜白的月光向村外走去。在村頭的老槐樹下,他回過頭望了望家的方向。他當然望不到家,那三間瓦房同所有的村舍都淹沒在了詭譎的月光里。鄰居趙來順家的疤瘌狗用特有的破鑼音夢囈似的叫了兩聲,絲毫沒有驚擾每一扇窗欞里酣沉的呼吸。樹枝上夜宿的麻雀從夢中醒來,不安地抖了抖翅子。大耳朵向前走去,越過田壟,穿過叢密的小樹林,爬上了斗折蛇行的山道。月光冰涼,照著他臉上緩緩淌下的淚水……多年后,大耳朵秋夜出走的情景依舊縈回在柳眉兒的夢里。她確信那天晚上大耳朵是含淚離開的,柳眉兒想,他怎么舍得拋下年邁的父親和剛剛半歲的兒子,當然,還有自己——四鄰八鄉的人都說:“大耳朵可真是好福氣,娶了個比花還好看的女子喲!”
然而,大耳朵終究還是走了,在那個秋月高懸的深夜,無聲無息地遠去,然后徹底消失了。在此后的時光中,柳眉兒常想:我的大耳朵到底去哪兒了呢?這個疑問貫穿了她的一生,成為她后來三十余年苦苦尋找的謎底。她最初問趙來順,可趙來順蜷縮在破爛的黑襖里,揉著惺忪的醉眼說,那晚他喝了半瓶苞谷燒,睡得死沉。她又向全村的人打聽,同樣沒有一個人知道大耳朵的下落。她甚至在恍惚中問過趙來順家的疤瘌狗,她說狗啊,大耳朵平日里待你多好,怕你餓著,省下半塊饃都盡著你吃。你和大耳朵最親,你一定知道他去哪兒了對吧?但聽不懂人話的疤瘌狗只是無精打采地吠了兩聲,便趴在墻根下打盹去了。后來,她幾乎把能走到的地方全部走過了一遍,也幾乎這樣走完了她的一生。當柳眉兒再也邁不動雙腿的時候,兒子盼歸就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她在熹微的晨光中對兒子說:“盼歸,你該去找你的爸爸了。”她在石榴樹搖下的碎月中說:“盼歸,打聽到你爸爸的消息了嗎?”然而盼歸終于用一成不變的沉默和搖頭,讓她的失望在星移斗轉中成為絕望。她無數次地在夢中遇見了她的大耳朵。即使在她老態龍鐘的時候,夢里的大耳朵依舊是年輕時的樣子。嚯,他可真帥,高挑個,寬肩乍腰,鼻直口闊,尤其那兩只威風凜凜的大耳朵,被日光映得赤紅剔透。她搗著碎步追上去,嘴里叫著:“大耳朵,你這個冤家啊……”但是,遼闊的夜色鋪天蓋地降下來,只有那條疤癇狗匍匐在老槐樹下,骨瘦如柴,吐著暗紅色的舌頭,可憐巴巴地望著她。……柳眉兒和盼歸出現在潘教授的家中,是在1992年的夏天。那時潘教授正坐在陽臺上,翻閱著一疊厚厚的資料。67歲的柳眉兒看上去像一個極度衰弱的耄耋老人,被盼歸攙扶著,顫顫巍巍地來到了潘教授的面前。還沒等潘教授開口,柳眉兒就雙手合十說:
超
然客公眾
號“教授,求你幫我找個人吧!”在這個燠熱的夏日,黨史專家潘教授和柳眉兒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攀談。到了后來,潘教授竟然落淚了。當然,年逾八旬的潘教授本身就是一個愛動感情的人。
潘教授沉吟了一刻,他總覺得有什么細節被忽略了:“把你找過的地方都給我說一說,越詳細越好。”“倒是有一些捕風捉影的傳言,在大耳朵出走后的幾年里沸沸揚揚。”“都是些什么傳言?”潘教授撫了撫老花鏡,問。柳眉兒突然陷入了沉默,仿佛那些傳言還像毒蜂一樣在她的生命里飛舞。一直低頭不語的盼歸搓了搓手,終于說話了。盼歸說,當年父親失蹤后不久,有關他的傳言就在村里傳播開了。有人說他當了土匪,有人說他八成是到蔣介石的隊伍里當了兵,后來逃到了臺灣。還有人言之鑿鑿地說,他并未去臺灣,而是在一次戰斗中成了俘虜……至于是死是活,沒人說得清。“這不是沒可能。”潘教授擰著眉頭,沉思一會兒說。“不!”柳眉兒突然憤怒了,她站起來,枯癟的兩腮劇烈地痙攣著,“大耳朵是個好人,他怎么會去當土匪?他怎么可能跟老蔣?”潘教授對柳眉兒如此激烈的反應始料未及,他有些尷尬,一時不知所措。呆愣了一刻,賠著笑說:“別激動,大妹子,坐下慢慢說。”柳眉兒不坐,全身都在戰栗。她瞪著潘教授,好像這個她費盡千辛萬苦打聽到的“活菩薩”突然間成了她的敵人。他怎么可以隨口胡說呢?他不老是宣稱“不能讓烈士的鮮血白流”嗎?大耳朵就算當兵,那也一定是共產黨的兵,一定是的。“你放心,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尋找大耳朵。”潘教授說。柳眉兒揚起拐棍,堅決地截斷了潘教授的話:“不用你費心了,他死了!”潘教授啞口無言,他看著柳眉兒轉過身,狠狠地敲著拐棍,穿過臥室、客廳,拉開門走了出去,腳下一絆差點跌倒在地。盼歸急忙扶住她,回頭歉疚地看了一眼潘教授,嘴唇翕動著,卻沒有說出一個字來。“他死了!”柳眉兒又厲聲說,聲音像折斷的兵刃,在回旋的樓梯間猛烈跳蕩。后記:當年,大耳朵出走是為了“干大事”!后來,大耳朵在路上遇上共產黨,最終在一次戰斗中犧牲。他參軍完全是個意外,既沒有告訴村里,也沒有通過區上,縣里自然更不可能有他的檔案。
(選自《莽原》2022年第3期,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小說開頭一句既介紹了大耳朵離家出走的具體時間,也暗示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為小說中的人物出場、故事展開提供了特定的歷史環境。B.雖然沒有人知曉大耳朵深夜離開的真實情況,但從文中的相關敘述可知,大耳朵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對家鄉和親人充滿了不舍。C.兒子取名盼歸,寄托著柳眉兒對丈夫的思念。許多年后柳眉兒找到了黨史專家潘教授,她起初對潘教授查出大耳朵下落還是抱有希望的。D.盼歸和母親來到潘教授家時,潘教授正在翻閱一疊厚厚的資料,這既與他黨史專家的身份吻合,也可見他為尋找大耳朵做出的努力。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她像一朵花兒一天天褪色,慢慢枯萎,寂然凋零”,通過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柳眉兒原本美好的人生在時光中逐漸枯萎的過程,使讀者不禁對她倍感憐惜。B.小說善于將人物、情節置于特定時空中進行集中表現,故事始于1947年一個的秋夜,終于1992年的夏天,對這兩個場景的重點描寫,使敘事簡潔集中。
超
然客公眾
號C.小說的語言具有詩意美,“在熹微的晨光中對兒子說”“在石榴樹搖下的碎月光中對兒子說”等,這些美好的語句主要體現了柳眉兒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和希望。D.原本被人攙扶著、顫顫巍巍的柳眉兒,后來自己搗著拐棍走出潘教授家。小說通過人物自身的前后對比,凸顯了柳眉兒執著、剛烈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愈加豐滿。8.柳眉兒的一生都在尋找丈夫大耳朵,大耳朵是她的寄托和希望,但小說結尾她卻厲聲說“他死了”,請簡要分析此時柳眉兒的心理。(5分)
9.小說中畫線的地方三次寫到趙來順家的疤瘌狗,每次所要表現的效果都不相同,請結合小說內容逐次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晏殊為童子時,張文節薦之于朝廷,召至闕下。適值御試進士,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賦,有賦草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及為館職,時天下無事,許臣寮擇勝燕飲。當時侍從文館士大夫各為宴集,以至市樓酒肆,往往皆供帳為游息之地。公是時貧甚,不能出,獨家居與昆弟講習。一日,選東宮官,忽自中批,除晏殊。執政莫諭所因,次日進覆,上諭之曰:“近聞館閣臣察無不嬉游燕賞,彌日繼夕,唯殊杜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公既受命,得對,上面諭除授之意。公語言質野,則曰:“臣非不樂燕游者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誠實,知事君體,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節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材料二:晏殊,撫州臨川人。七歲能屬文,張知白安撫江南,以神童薦之。帝召殊與進士千余人并試廷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帝嘉賞,賜同進士出身。宰相寇準曰:“殊江外人。”帝顧曰:“張九齡非江外人邪?”后二日,復試詩、賦、論,既成,數稱善。為翰林學士,遷左庶子。帝每訪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紙細書,已答奏,輒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聽政。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各欲獨見奏事,無敢決其議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簾聽之,皆毋得見。”改參知政事。太后謁太廟,有請服袞冕者,太后以問,殊以《周官》后服對。陜西方用兵,殊請罷內臣監兵,不以陣圖授諸將,使得應敵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備戰斗。又請出宮中長物助邊費,凡他司之領財利者,悉罷還度支。悉為施行。殊平居好賢,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及為相,益務進賢材,而仲淹與韓琦、富弼皆進用,至于臺閣,多一時之賢。逾年,病浸劇,乘輿將往視之。已而薨。
(節選自《宋史·晏殊傳》)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臣非不樂燕游A者B直以C貧無可D為之E具F臣若有G錢亦須往H但無錢Ⅰ不能出耳。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愛,在文中指喜愛,與《過秦論》“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中“愛”的含義相同。B.野,在文中指粗野,與《〈論語〉十二章》“質勝文則野”中“野”的含義相同。C.袞冕,是古代中國皇帝及上公在重大慶典活動中穿戴的禮服和禮冠。D.之,在文中是定語后置的標志詞,與《師說》“擇師而教之”中“之”的含義、用法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皇上曾經允許朝中官員挑選游覽勝地進行宴飲,館閣中的士大夫幾乎沒有不去游玩宴飲的,只有晏殊與兄弟們閉門讀書。B.每次回答皇帝的詢問,晏殊總在小紙上做好記錄,再和草稿一起封好呈上,丁謂、曹利用想獨自向太后奏事,晏殊直言不可。C.陜西發生戰事,晏殊請求給予將領更大的作戰自由,他的招募弓箭手加以訓練以及增加邊事財力等建議都得到了施行。D.晏殊平生喜愛賢才,名士范仲淹、孔道輔、韓琦、富弼等人都出自晏殊的門下,后來他們都得到了晏殊的推薦,并得到朝廷重用。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帝召殊與進士千余人并試廷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
(2)太后謁太廟,有請服袞冕者,太后以問,殊以《周官》后服對。
14.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晏殊得到皇帝器重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初罷中書舍人①白居易自慚拙宦叨清貴,還有癡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獻替②,可圖妻子免饑寒。性疏豈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濟事難。分寸寵光酬未得,不休更擬覓何官。【注】①本詩作于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上書言河北軍事不被采用,自請去外地任職,于長慶二年七月十四日被罷中書舍人,除授杭州刺史。②獻替:勸諫,亦泛指議論國事興革。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首聯中,詩人自謙,將自己的為官經歷稱為“拙宦”,“怕素餐”一詞表明自己仍想為國效力。B.頷聯中,詩人雖被罷免,但仍對君臣共議國事、妻子孩子免于饑寒的安定生活有所渴望。
超
然客公眾
號C.尾聯中,作者表示自己沒有得到過一點恩寵,不罷休的話還想尋得什么樣的官來做呢?D.本詩中,詩人多次表明忠心,把離職的原因大都歸結于自己,可以看出白居易作為封建官吏還是較為精明的。16.本詩表現了作者怎樣復雜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感嘆的方式收束對蜀道兇險的描寫,轉入后文對人事的關注。(2)《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介紹了壯觀的錢塘江大潮;其中的“____________”介紹了市場的繁榮。(3)高適在《燕歌行》中表面贊美大唐將帥高調行軍,實則暗諷其臨戰前不可一世的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①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②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18.請分析文中①處畫橫線句子的語言特色。(4分)
19.文中②處畫橫線的句子可改寫成“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還在滴血的鮮紅的饅頭”,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3分)
20.動詞的選擇和錘煉往往能起到“一字傳神”的效果,請分析“搶”“扯”“裹”“塞”和“抓”“捏”“轉身”這兩組動詞在文中的“傳神”效果。(3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在參觀古建筑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句宣傳,“中國的木結構建筑,不使用一根釘子,全靠榫卯結構”。這是真的嗎?木作當中最常見的結構方式——榫卯,被廣泛運用于中式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構件上。通過凸凹部分的拼插嵌接,
①
。凸的部分叫榫,
②
。榫卯的結構運用范圍非常廣泛,比如面與面、點與面、點與點以及構件組合等,都可以通過凸凹的交錯扣合,組成難以撼動的木結構作品。除了牢固以外,中國的先民們通過不斷的實踐、改進,在榫卯結構的建筑中運用力學原理,再加上木建筑本身的剛度、承載能力等力學性能,使中國傳統的木構建筑具備了一定的抗震能力。外形的不斷改進,各種雕刻工藝的加入,使傳統榫卯也更具有觀賞性。
超
然客公眾
號但是,古代的木結構建筑
③
?這其實是一個誤解。《阿房宮賦》中寫道:“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釘頭磷磷”四字,表明盛大恢宏的宮殿里會使用大量的釘子,釘帽裸露在外,還成了一種華麗的裝飾。21.請結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中“榫卯結構”所具有的四個特點,每個特點不超過6個字。(4分)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小雨是復興中學高二年級的一名學生。她最近遇到了一點煩心事,她聽別人說自己的好友在背地里說她壞話。朋友的“背叛”讓她傷心,她感覺自己沒有真心朋友,感到很孤獨。為了緩解這種悲傷的情緒,她走進了學校開設的心理咨詢室……假如你是復興中學的一名心理老師,面對小雨的咨詢,你會怎么勸解小雨同學呢?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A【解析】B項,“文學青年閱世不深……比較狹隘”曲解文意。根據材料一倒數第二段吳晨的話可知,他認為人們對文學比較狹隘的理解就像一段時間里給文學青年打上“閱世不深、比較稚嫩”的標簽,并非指“文學青年閱世不深……比較狹隘”。C項,“多元化共存會使……”錯誤,材料二第一段說的是“多元化的表達方式”,選項偷換概念。D項,“意在強調??大眾化的優點”錯誤。材料一側重文學評論要打破專業壁壘,使文學評論多元化;材料二側重文學評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它的思考。2.C【解析】C項,“祛除作品中庸俗的”錯誤,材料一倒數第三段說的是“去掉一些拗口或容易迷惑人的專業表達,又不損害思想和意義”,即應祛除作品中一些不易于大多數人理解的內容,“庸俗”無中生有。3.B【解析】B項,“新媒體時代下,社會精英階層評論的導向作用”錯誤,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論證了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學評論如何更好地持續發展,提出應打造大眾與精英互相促進、互相融合的文學評論局面。4.【答案】①“彈幕”在文中指人人皆可發表評論,表現了文學評論的大眾化特點;②“解圍”在文中指破解文學評論的尷尬局面,表現了解決文學評論發展問題的急迫性。③使論述語言更貼近生活,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評分參考:一點1分,意對即可,前兩點只要說出答案中的一個方面即可得分。5.【答案】①文學評論應打破專業壁壘,吸引多元知識背景的人,讓文學評論多元化。
超
然客公眾
號②文學評論既要專業又要通俗易懂,評論者不能封閉生活圈,要深入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③文學評論應積極探索創新生存路徑,多元化共存。評分參考:注意六處劃線詞,一處1分,意對即可。6.D【解析】“也可見他為尋找大耳朵做出的努力”說法有誤。由原文可知,柳眉兒是在見到潘教授之后才說“教授,求你幫我找個人吧!”,可見在此之前,潘教授并不知曉這件事。
7.C【解析】“主要體現了柳眉兒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和希望”理解有誤。“熹微的晨光”和“石榴樹搖下的碎月光”形象地表明了時光的流逝,表現出柳眉兒時時刻刻都在尋找大耳朵,而這種尋找帶給柳眉兒的是失望甚至絕望,并非希望。8.【答案】①認為潘教授“隨口胡說”,表示不滿和抗議。②內心堅信大耳朵的人品,認為大耳朵是一個正直的好人。③雖然對當年大耳朵的不辭而別感到怨恨,但內心深處仍舊深愛大耳朵。評分參考:第①點2分,第②點1分,第③點2分,意對即可。9.【答案】①第一次,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為下文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②第二次,有利于豐富大耳朵善良的形象,也體現了柳眉兒尋夫的執著。③第三次,借疤痢狗重現當年大耳朵離家前的情景,突出了柳眉兒心中的痛苦和無助。評分參考:一點2分,意對即可。10.BFH11.A【解析】A項,“含義相同”說法有誤。文中加點的“愛”是“喜歡、喜愛”的意思,“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中的“愛”是“吝惜”的意思。12.D【解析】D項,“名士范仲淹、孔道輔、韓琦、富弼等人都出自晏殊的門下,后來他們都得到了晏殊的推薦,并得到朝廷重用”說法有誤。根據材料二中的“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和“而仲淹與韓琦、富弼皆進用”可知,文中提到的出自晏殊門下的賢才只有范仲淹和孔道輔,且受到朝廷重用的是范仲淹、韓琦和富弼。13.(1)皇帝召來晏殊和一千多名進士一起(在)廷中應試,晏殊神色不慌,揮筆立刻寫成。【解析】(1)神氣:神態。
懾:慌張,害怕。
援:持,取,揮。評分參考:三個關鍵點各1分,句意1分。(2)太后朝拜太廟,有請求(太后)穿戴袞冕(的人),太后拿(此事)詢問(晏殊),晏殊用《周官》中的后服禮制答對。【解析】(2)謁:拜謁,朝拜。服:用作動詞,穿戴。對:答對,回答。
評分參考:三個關鍵點各1分,句意1分。14.【答案】(1)為人坦誠忠厚,識大體。(2)能詩善文,才華卓著。(3)做事謹慎周密,明于決斷。評分參考:一點1分,意對即可。15.C【解析】“作者表示自己沒有得到過一點恩寵”錯,尾聯的大意是“天子對我的恩寵,我未能報答一分一寸,不被革職就不錯了,哪敢再想尋得其他官位呢?”16.【答案】①詩人對自己能力不足感到羞愧,同時表現了自己被罷免官職后的無奈和不平。
超
然客公眾
號②“怕素餐”“相獻替”表現了詩人對繼續為朝廷效力的渴望。③詩人表示當官只為讓妻兒“免饑寒”,表現為官不為名利的赤誠忠貞。④詩人進言不被采納而自請離職,表現了自己“合則進,不合則退”的不卑不亢的士人君子之風。評分參考:注意五處劃線詞句,任答一處2分,答滿三處即可得滿分6分。17.【答案】(1)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2)怒濤卷霜雪
市列珠璣。(3)擬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評分參考: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18.【答案】①運用了比喻手法,把伸長脖子的看客比作被捏住了的向上提著的鴨子。②運用了很多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如“轟的一聲”“向后退”“散到”等,極具畫面感。③多用短句,語言簡短有力。評分參考: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4分19.【答案】原句“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將定語單獨成句,強調了饅頭上的鮮血滴灑的狀態,細節描寫給讀者以強烈的畫面沖擊感和代入感,增添了小說的真實性,更能引發讀者對革命者的犧牲的同情和悲憤。評分參考:注意四處劃線詞句,一處1分,任答三點即可得滿分3分。
20.【答案】①“搶”“扯”“裹”“塞”準確生動地呈現出了手所觸到的四個不同的對象,寫出了“黑的人”動作的急迫和利索。②“抓”“捏”“轉身”,表現“黑的人”貪婪與熟練,刻畫出其兇殘、蠻橫的形象。評分參考:注意四處劃線詞,一處1分,任答三處即可得滿分3分21.(1)應用廣泛;(2)結構牢固;(3)具有抗震能力;(4)具有觀賞性。
超
然客公眾
號評分參考:注意四處劃線詞,一處1分,滿分4分。22.【答案】①將不同的部分連接為一體
②凹的部分叫卯
③真的不需要一根釘子嗎?評分參考:每空2分,意近即可,滿分6分。23.【參考立意】學生需要站在心理老師的角度全面深刻地分析“小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表彰大會活動報告
-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8 少年愛因斯坦教學設計 語文版
- 初中英語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九年級全冊Section A第4課時教學設計
- 初中信息技術大連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探秘動畫世界第十課 交互動畫之魂-按鈕元件的應用教學設計
- 初中體育華東師大版七年級全一冊邁向成熟的蛻變-青春期特點、常見問題和預防教案
- 碧桂園項目總培訓
- 九年級數學下冊 第二十九章 投影與視圖29.2 三視圖第2課時 由三視圖確定幾何體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房地產精裝裝修培訓講師
- 抖音基礎教學培訓
-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10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村內綠化方案設計
- 六年級分數應用題100題及答案
- GB/T 22076-2024氣動圓柱形快換接頭
- 醫院網絡信息安全課件
- 高清監控系統報價清單
- 研究生科研第一課:快速進行文獻檢索與閱讀
-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高考政治真題及答案
- T-JSSAE 001-2021 汽車混合動力系統 術語
- 第十三章-希爾德吉德·E·佩普勞的人際關系理論
- 電動機拆卸與裝配培訓
- 2024年高等教育經濟類自考-04531微觀經濟學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