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時代報紙仍可積極作為_第1頁
全媒體時代報紙仍可積極作為_第2頁
全媒體時代報紙仍可積極作為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全媒體時代報紙仍可積極作為2022年5月,筆者在比利時的布魯日參加第55屆世界報業大會,當時互聯網技術熱火朝天,因而大會上有人提醒:紙質媒體開始進入冬季。然而,隨后十年來的情況并不是太糟糕,甚至有的報紙還紅火過一陣。筆者認為,在世界范圍內,從總體趨勢上看,傳統紙媒的命運不太樂觀;但在中國,以目前來看,報紙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還有一段較長的路可走。另外,即使是傳媒的紙介質可能退出歷史舞臺,但媒介承載的內容卻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存在而永續長存。當然,這是又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移動終端并存和共同發展的全媒體格局中,報紙作為最早出現的大眾傳播媒體,它的前景反而最不樂觀,這是為什么?

報紙以印刷文字為傳播媒介,文字可傳之異地、留于異時,可再三品味、反復咀嚼,文字是一種可讀的、入腦的思維性媒介;而且,報紙攜帶方便。廣播電視以電子聲像為傳播媒介,聲情并茂、具象直觀;但一聽則過、一現即逝,即使回放,先前那種意料之外的情感沖擊亦不復再有。聲像是一種入耳、入目的娛樂性媒介。報紙和廣播電視,從傳播的功能層面上說,它們具有某種互補性。

能夠同時容納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互聯網,兼有報紙、廣播電視之所長,但它同樣不能終結報紙的生命,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無法解決隨身攜帶的問題,二是和廣播電視一樣,必須依賴于一定的設備和技術條件。

從傳播的介質來講,移動終端的傳播亦是互聯網傳播,但由于工具和方式的不同,卻給傳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革命性,猶如“印刷”之于“手寫文字”,使互聯網傳播進入到“移動”階段。而且,由于“微博”等新的互聯網應用的出現,這種傳播還可以是“病毒”式的!

當我們可以在iPad等工具上閱讀新聞時,傳統的報紙還值得眷戀嗎?報紙所有呈現新聞的形式,包括版面安排、文字模塊、圖表設計等,iPad等終端無一不能;相反,互聯網的音頻、視頻、鏈接、檢索、互動等功能,報紙則望塵莫及。

如果所有讀報紙的人都能用上“iPad”,報紙是否就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今天大多數人都還沒有條件能用上“iPad”,尤其是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能用上“iPad”的還只是少數人口。傳統紙媒在中國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在多媒體競爭的態勢中,報紙還是可以積極作為,保持甚至拓展報紙的生存空間。

一是傳統媒體人對產品的內容和形態必須尋求新的突破。就報紙來說,注意避短揚長,即無法在快中求全,就應在相對慢中求準、求深、求精。筆者認為,報紙應集中優勢兵力,做好“三點新聞”——熱點新聞、重點新聞、觀點新聞。其中的“重點新聞”和“深度報道”在這里只是名字和操作的差別。“重點新聞”在于策劃,在于發現——發現是新聞的本質。從事“深度報道”的記者,應有新聞學的敏感、政治學的識見,同時還要了解社會學的工作方法。惟其如此,才能寫出有歷史深度的新聞作品來。

二是做報紙一定要有精品意識。過去說報紙是易碎品,報紙只有“一日輝煌”,今天再這樣認識就大錯特錯。在多媒體競爭的時代,如果說網絡新媒體生產即時的信息消費品,傳統紙媒則應該生產緩時的“信息工藝品”、“奢侈品”。這樣的報紙才會有買家,才會有市場。報紙的雜志化是必然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且從長遠來看,發行量會越來越小。在這個意義上,或許報紙永遠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