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哲學》真題-2_第1頁
2022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哲學》真題-2_第2頁
2022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哲學》真題-2_第3頁
2022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哲學》真題-2_第4頁
2022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哲學》真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哲學》真題2022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哲學》真題

單選題(共60題,共60分)

1.下列命題中()不屬于僧肇的思想體系。

A.物不遷論

B.不真空論

C.般若無知論

D.明報應論

2.我國的國體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人民民主專政

C.民主共和制

D.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3.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

A.真理具有絕對性

B.真理具有相對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4.在物質和運動關系問題上,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錯誤是()

A.夸大運動的絕對性

B.設想無物質的運動

C.否認靜止的存在

D.設想無運動的物質

5.物質運動最終高級的形式是()

A.化學運動

B.物理運動

C.生物運動

D.社會運動

6.白天和黑夜之間的先后相繼現象是()

A.必然聯系

B.偶然聯系

C.因果聯系

D.非因果聯系

7.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是一種()

A.宿命論觀點

B.唯意志論觀點

C.機械唯物論觀點

D.樸素唯物論觀點

8.運動是物質的()

A.根本屬性

B.唯一特性

C.外部現象

D.內部本質

9.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是()

A.兩種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個真理的兩種不同屬性

C.兩種完全相同的真理

D.兩者有著固定不變的界限

10.社會歷史規律與自然界發展規律的共同點是()

A.它們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過程

B.它們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

C.它們的實現都是無需人參與的客觀過程

D.它們都是人類思維發展的客觀過程

11.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

A.永恒不變的

B.可隨主觀意志而任意改變的

C.隨著社會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的

D.隨著個性的改變而改變的

12.人和人類具有()

A.純自然生物屬性

B.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C.肉體組織和生活需求的屬性

D.純社會屬性

13.“愿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愿意的人命運托著走”的提出者是()。

A.皮浪

B.兩塞羅

C.塞涅卡

D.愛比克泰德

14.()在人性問題上堅持了人性的同一性。

A.性善論

B.性惡論

C.自然人性論

D.性三品說

15.歷史唯物主義的生產力范疇是標志()

A.人類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能力的范疇

B.人類改造舊的社會制度、創立新的社會制度的能力的范疇

C.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能力的范疇

D.人類進行政治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能力的范疇

16.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

A.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B.事物發展的狀態和過程

C.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發展的兩種趨向

17.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經濟基礎和階級利益的社會意識是()

A.道德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哲學

D.藝術

18.下列關于人性的觀點,屬于正確的觀點是()

A.人性善

B.人性惡

C.人性有善有惡

D.人性是在社會中形成的

19.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學基礎是()

A.機械力學

B.地質學和胚胎學

C.動植物生理學和有機化學

D.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

20.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指導下,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走自己的路。這體現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統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C.事物發展的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D.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21.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用主要是通過()

A.人們的思想觀念來實現的

B.國家的有關政策和法律來實現的

C.民族習慣和氏族信仰來實現的

D.物質資料生產方式來實現的

22.()不屬于“六家七宗”的范圍。

A.本無宗

B.即色宗

C.幻化宗

D.菏澤宗

23.事物總的量變過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質變是()

A.事物的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之間變化不平衡性的表現

B.事物的各個部分之間變化不平衡性的表現

C.事物的內部矛盾和外部條件變化不平衡性的表現

D.事物的量和質變化不平衡性的表現

24.人類解放就是()

A.實現絕對自由

B.擺脫規律的支配

C.擺脫盲目必然性和社會關系的奴役

D.不受任何束縛

25.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內容的不同回答是()

A.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B.劃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標準

C.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D.劃分辯證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標準

26.馬克思主義認為,暴力革命是()

A.社會革命的惟一形式

B.社會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會革命的輔助形式

D.社會革命的必要形式

27.最早把哲學研究和宗教活動結合起來的哲學家是()。

A.畢達哥拉斯

B.泰勒斯

C.赫拉克利特

D.巴門尼德

28.一個完整的認識需要經過兩次飛躍。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二次飛躍的是()

A.調查研究,了解情況

B.深入思考,形成理論

C.精心安排,制定計劃

D.執行計劃,付諸實踐

29.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它告訴我們認識論的道理是()

A.認識事物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B.矛盾雙方是既對立又統一的

C.信言是否美,美言是否信,關鍵要看言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D.事物的聯系是有條件的

30.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也就是說要注意火候。這說明()

A.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B.要重視內因的作用

C.要堅持適度原則

D.要重視量的積累

31.哲學是()

A.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科學性和革命性相統一的世界觀

C.理論化和系統化的世界觀

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32.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把自己的哲學概括為()

A.自在之物

B.絕對觀念

C.哥白尼革命

D.批判哲學

33.莊子人生哲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是()。

A.“拔一毛以里天下不為也”

B.齊物論

C.逍遙游

D.“合同異”

34.以下哪位哲學家的政治理想成為了法國大革命的旗幟()

A.孔狄亞克

B.伏爾泰

C.孟德斯鳩

D.盧梭

35.上層建筑是指()

A.社會的經濟制度

B.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

C.黨委宣傳部和組織部

D.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藝術、道德、哲學等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設施和組織機構

36.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

A.改變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

B.改變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變社會主義的經濟運行形式

D.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37.必然和自由的關系是()

A.只有擺脫必然性的制約,才能實現自由

B.二者是絕對對立的

C.二者并無本質差別

D.自由必須建立在對必然性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改造的基礎上

38.《淮南子》中說:“走不以手,縛手不能集疾;飛不以尾,屈尾不能遠。”這表明了()

A.事物內部各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B.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是相互聯系的

C.人們不能否認或改變事物之間的聯系

D.事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39.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是()

A.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

B.向社會實踐學習的方法

C.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

D.邏輯推理的方法

40.階段性部分質變表現了()

A.事物內部各部分之間變化的不平衡性

B.事物整體與某些構成部分之間變化的不平衡性

C.事物與事物之間變化的不平衡性

D.事物的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之間變化的不平衡性

41.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句話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物質運動規律具有普遍性

B.物質運動規律具有重復性

C.物質運動規律具有穩定性

D.物質運動規律具有客觀性

42.以下哪本著作是康德的認識論著代()

A.《判斷力批判》

B.《純粹理性批判》

C.《實踐理性批判》

D.《論永久和平》

43.劃分階級的唯一標準是()

A.經濟標準

B.政治標準

C.思想標準

D.社會標準

44.下列命題中()是由董仲舒提出的。

A.“天不變道亦不變”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天地合氣,物偶自生”

D.“明于天人之分”

45.古羅馬時期“新柏拉圖主義”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普羅提諾

B.皮浪

C.兩塞羅

D.柏拉圖

46.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堅持適度原則,防止“過”和“不及”。這在哲學上符合()

A.內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

B.量變和質變關系的原理

C.“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原理

D.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原理

47.唯心主義的一元論主張世界萬物的本原是()

A.精神

B.某種實物

C.原初的物質

D.原子

48.唯物主義認識論都堅持()

A.唯理論

B.經驗論

C.先驗論

D.反映論

49.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社會和自然的關系問題

B.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C.政治和經濟的關系問題

D.實踐和理論的關系問題

50.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

A.量變和質變的觀點

B.辯證否定的觀點

C.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D.對立統一的觀點

51.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包括()

A.勞動者和勞動工具兩個方面

B.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兩個方面

C.生產關系和生產資料兩個方面

D.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

52.《沙門不敬王者論》的是()。

A.慧遠

B.僧肇

C.道生

D.慧能

53.董仲舒說:“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觀點()⑴說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靜止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⑵認為世界上的事物是靜止不變的,否認了事物的發展變化⑶是形而上學的觀點⑷否認了物質決定意識,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⑶⑷

54.蘇軾說“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人之。”從哲學上看,這句話()

A.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C.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D.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孫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韓信據此背水一戰,大敗趙軍;馬謖據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55.下列各組社會意識諸形式中,全部屬于意識形態范圍的是()

A.自然科學、道德、宗教

B.法律思想、邏輯學、宗教

C.政治思想、藝術、語言學

D.法律思想、哲學、宗教

56.生態平衡應屬于()

A.非平衡的穩態

B.物種的平衡

C.靜態的平衡

D.動態平衡

57.技術創新中,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形式不包括()

A.產品創新

B.工藝創新

C.組織創新

D.環境創新

58.隨意生造概念違背了科學的()

A.普遍性原則

B.精確性原則

C.簡單性原則

D.開放性原則

59.科學技術在懷特的人類文化結構分析中屬于()

A.技術系統

B.思想意識系統

C.價值系統

D.亦A亦B亦C

60.科學的外在極限主要是指科學的發展受到()

A.人類的生理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B.社會環境的制約和影響

C.人類認識功能的制約和影響

D.科學形式和內容的制約和影響

多選題(共20題,共20分)

61.經濟、政治、社會思想三者的關系是()

A.社會思想和政治上層建筑都反映經濟基礎

B.社會思想既反映經濟又反映政治

C.社會思想通過政治來反映經濟

D.經濟決定政治和社會思想

E.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62.規律具有如下特點()

A.客觀性

B.穩定性

C.普遍性

D.隨意性

E.重復性

63.下列各項正確反映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的有()

A.實踐對理論具有決定作用

B.理論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C.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D.實踐對理論具有指導作用

E.實踐與理論是相互決定的

64.伊壁鳩魯對德謨克利特原子論作出的三點重要修正是()

A.原子形狀有限

B.原子有偏斜運動

C.原子有重量

D.原子有相互碰撞運動

65.下列各項屬于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的基本內容的有()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B.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C.生產力內部各要素的矛盾

D.生產關系內部各方面的矛盾

E.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

66.辯證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對立表現在()

A.否定是自我否定

B.否定與肯定是有區別的

C.否定中包含著肯定

D.否定是對舊事物的克服

E.否定是揚棄

67.國家具有階級壓迫工具職能和社會職能。下列各項屬于國家的社會職能的是()

A.調整本階級內部各個成員之間的關系

B.調整本階級和同盟者階級之間的關系

C.調整不同地區和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

D.防御外來敵人可能的侵略和顛覆活動

E.組織領導生產和科學文化教育事業

68.下面哪些學命題符合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A.火是萬物的本原

B.人小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C.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D.對立造成和諧

E.智慧在于認識“羅各斯”

69.下列各項正確反映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的制約和影響作用的有()

A.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

B.人口增長的快慢可以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

C.人口狀況的優劣可以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

D.一定數量的人口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前提

E.人口分布狀況是否合理可以決定國家的強弱

70.下列各項屬于生產關系范疇的有()

A.歷史主體與歷史客體的關系

B.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C.產品的分配方式

D.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

E.人和人之間的政治關系

71.下列哪些概念是斯賓諾沙哲學中的基本概念()

A.實體

B.性質

C.屬性

D.分子

E.樣式

72.理論聯系實際就要()

A.用馬列主義指導實踐

B.分析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

C.聯系當代世界的深刻變化

D.聯系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E.用什么學什么,學什么就立即用什么

73.康德說的“二律背反”是指()。

A.世界既是有限又是無限的

B.世界既是單一的又是復合的

C.世界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D.世界既是必然又是偶然的

E.世界既是永恒的又是暫時的

74.下列各對矛盾屬于社會基本矛盾的有()

A.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B.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C.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

D.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

E.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75.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這是因為這兩對矛盾()

A.制約和決定其他一切社會矛盾

B.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C.決定整個社會的面貌

D.決定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

E.囊括了人類社會的一切矛盾

76.下列選項中,正確表述運動含義的有()

A.運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B.運動是物質存在的方式

C.運動是物質位置的移動

D.運動指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

E.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77.“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這個論斷適用于()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