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防災減災日課件_第1頁
全國防災減災日課件_第2頁
全國防災減災日課件_第3頁
全國防災減災日課件_第4頁
全國防災減災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人講SAFETYSAFETY個個會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2024年/全/國/防/災/減/災/日LOGO目錄012024年全國防災減災日02自然災害及應對措施03人為災害及應對措施04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SAFETY2024年全國防災減災日01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2024年/全/國/防/災/減/災/日LOGOSAFETY全國防災減災日設立背景2008年5月12日,一場有著巨大破壞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經國務院批準,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0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愈合的心靈創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02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委員提議,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或“中國賑災日”,借此表達對地震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抗震救災全國防災減災日設立意義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今年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5月11日至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01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站位2024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面貫徹落實:02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教03抓細抓實災害隱患排查整治04組織做好應急演練和防范應對準備05科學高效應對處置各類自然災害自然災害及應對措施02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2024年/全/國/防/災/減/災/日LOGOSAFETY“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臺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全國防災減災日設立意義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一、預防雷擊的措施非必要不外出:在雷雨天,人應盡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形閃電穿堂入室。盡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不游泳不劃船: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劃船,以防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選擇恰當地避雨:在野外遇雷雨時,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急救方法: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做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二、地震的防范及自救01黃金12秒: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平房或一樓可瞬間逃到安全的地方,其他情況“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間蹲或趴下,護住頭部。0203選擇安全地: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遠離建筑物的空地;在室內,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間地方,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也是我們常說的避震空間。避震時保護重要部位:避震時要保護好頭部、頸部、眼睛、口鼻等身體重要部位。躲避時要低頭,并用手護住頭部,有可能時,可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等頂在頭上;要防止灰土、毒氣等侵入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三、暴雨災害防護暴雨前的準備:檢查房屋,如果是危舊房屋或處于地勢低洼的地方,應及時轉移;暫停室外活動,學校可以暫時停課;檢查電路、爐火等設施是否安全,關閉電源總開關;提前收蓋露天晾曬物品,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放到檔上或置于高處;暫停田間勞動,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地勢高的地方或山洞暫避。專家提醒: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將垃圾、雜物丟入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積水成災;家住平房的居民應在雨季來臨之前檢查房屋,維修房頂;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的地段;在山區旅游時,注意防范山洪。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須特別注意。四、水災防護洪水來臨時,哪些地方是危險地帶?危房里及危房周圍;危墻及高墻旁;洪水淹沒的下水道;馬路兩邊的下水井及窖井;電線桿及高壓線塔周圍;化工廠及貯藏危險品的倉庫。怎樣防止洪水涌入室內?房屋的門檻門窗是進水部位。用沙袋、土袋在門檻和窗戶處筑起防線;用膠帶紙密封所有的門窗縫隙,可以多封幾層;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進水的地方都要堵死。水災防范:暴雨若持續不停,就應該提前做好防洪準備;要樹立生存觀念,堅持就一定能夠獲救;原地不動等待水退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五、雪災的預防措施在冬季來臨前,要準備足夠的糧食、飼料、燃料、衣物。加固房屋。熟悉居住環境,設置好地標。準備呼救信號、雪地用品和藥物。注意保暖,避免凍傷,不觸摸冰冷的物體。外出時要帶防雪盲眼鏡。在家里或車上準備一把雪鏟、手電筒和用電池的收音機。儲存一些用來應急的水和不易腐爛的食物。關閉外面的水龍頭,避免水管爆裂和發大水。人為災害及應對措施03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2024年/全/國/防/災/減/災/日LOGOSAFETY一、火災應對措施:盡快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逃生。如果被火焰阻擋,先用水淋濕身體、衣褲,再迅速穿過火焰。如果無法逃出,跑到衛生間,用門擋住火焰,再用水給門降溫。火災發生后,第一時間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避免跳樓,除非下面有氣墊或消防員接應。三、核災害01應對措施:盡可能快速但有序地撤離受影響的區域。避免吸入、食入或接觸放射性物質。保持身體清潔,減少放射性物質的攝入。關注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指導,及時獲取最新信息和建議。四、建筑物倒塌02應對措施:如果在建筑物內,盡量尋找結實的桌子、柱子等遮蔽物,避免直接暴露在倒塌物下。保持冷靜,盡量聽從救援人員的指示。五、交通事故應對措施: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首先確保自己的安全,然后撥打緊急電話報警。如果有人受傷,盡量提供援助,等待救援人員到來。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04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2024年/全/國/防/災/減/災/日LOGOSAFETY每位公民都要時刻保持警惕,關注身邊的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報告,共同維護公共安全。報告,共同維護公共安全。一、增強安全意識積極參與各類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學習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二、學習安全知識積極參與各類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學習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三、落實安全責任鼓勵大家相互學習、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