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概論-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建筑材料)_第1頁
建筑材料概論-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建筑材料)_第2頁
建筑材料概論-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建筑材料)_第3頁
建筑材料概論-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建筑材料)_第4頁
建筑材料概論-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建筑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材料的基本性質工程造價0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質03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02材料的力學性質04材料的耐久性一、親水性與憎水性三、吸濕性四、耐水性五、抗滲性六、抗凍性二、吸水性

當水與材料表面相接觸時,不同的材料被水所潤濕的情況各不相同,這種現象是由于材料與水和空氣三相接觸時的表面能不同而產生的(如圖所示)。材料、水和空氣三相接觸的交點處,沿水表面的切線與水和固體接觸面所成的夾角稱為潤濕角。當水分子間的內聚力小于材料與水分子間的分子親合力時,≤90°,這種材料能被水潤濕,表現為親水性。當水分子間的內聚力大于材料與水分子間的分子親合力時,>90°,這種材料不能被水潤濕,表現為憎水性。土木工程材料中石材、金屬、水泥制品、陶瓷等無機材料和部分木材為親水性材料;瀝青、塑料、橡膠和油漆等為憎水性材料,工程上多利用材料的憎水性來制造防水材料。親水性材料(b)憎水性材料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質稱為吸水性。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有兩種表示方法:質量吸水率和體積吸水率。1、質量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飽和時,所吸收水分的質量占材料干質量的百分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0-9)

式中——材料的質量吸水率,%;

——材料在飽和水狀態下的質量,g(或)kg;

——材料在干燥狀態下的質量g(或)kg。2、體積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飽和時,所吸收水分的體積占干燥材料總體積的百分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0-10)式中——材料的體積吸水率(%);——干燥材料的總體積cm3(或)m3;——水的密度1000kg/m3(或)1g/cm3。【應用案例0-1】

燒結普通磚的尺寸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為37%,干燥質量為2487g,浸水飽和后質量為2984g。試求該磚的體積密度、密度、吸水率、開口孔隙率及閉口孔隙率。【案例解析】:體積密度為:因為

故密度為:吸水率:開口空隙率:閉口孔隙率:材料在潮濕空氣中吸收水分的性質稱為吸濕性。吸濕性的大小用含水率表示。式中——材料的含水率(%);

——材料在吸濕狀態下的質量,(g或kg);

——材料在干燥狀態下的質量,(g或kg)。材料長期在飽和水作用下不破壞,強度也不顯著降低的性質稱為耐水性。材料耐水性用軟化系數表示。式中——材料的軟化系數;

——材料在飽和水狀態下的抗壓強度(MPa);

——材料在干燥狀態下的抗壓強度(MPa)。

材料抵抗壓力水滲透的性質稱為抗滲性。材料的抗滲性通常采用滲透系數表示。滲透系數是指一定厚度的材料,在單位壓力水頭作用下,單位時間內透過單位面積的水量。式中K——材料的滲透系數(cm/h);W——透過材料試件的水量(cm3

);d——材料試件的厚度(cm);

A——透水面積(cm2);t——透水時間(h);

H——靜水壓力水頭(cm)。滲透系數反映了材料抵抗壓力水滲透的能力,滲透系數越大,則材料的抗滲性越差。

材料的抗滲性常采用抗滲等級(P)表示。抗滲等級是指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試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壓力來確定,以P表示,其中為該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壓力(MPa)的10倍值。如表示混凝土承受水壓力時無滲水現象。混凝土的抗滲等級應以每組6個試件中4個未出現滲水時的最大水壓力乘以10來確定。混凝土的抗滲等級應按下式計算:式中P——抗滲等級;H——6個試件中3個滲水時的水壓力(MPa)。

材料在飽和水狀態下,能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而不破壞,且強度也不顯著降低的性質,稱為抗凍性。通常采用的溫度(水在微小的毛細管中低于才能凍結)凍結后,再在的水中融化,這樣的一個凍融過程稱為一次循環。對于不同要求的抗凍材料,主要經過規定的凍融次數后,質量損失不大于,強度降低不超過,認為該材料已達到某等級的抗凍要求。根據對材料的不同抗凍要求,將材料劃分為不同的抗凍標號,如F10、F15、F25、F50、F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