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四月2024高級管理學134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政府市場關系如何到位?稅收道德–對稅收系統公平的感知影響避稅的數量(Alm,Sanchez,在Kyklos中的deJuan1995).福利保障的感知有助于提升對國家經濟前景的信心(Fong,Bowles&Gintis)執法取決于法律的公正能被感知(Lind和Tyler1988)勞動力市場和組織之謎的破解與社會的比較過程有關公司很少雇用愿意以較低報酬做事的人(Agell和LundborgSJE1995)公司很少降低薪水即使在勞動力供給過剩的情況下(Agell&Lundborg1995,Bewley1999;Campbell&Kamlani1997)Krueger的研究表明當Firestone為進入新的市場計劃減薪時其輪胎的質量大幅度降低從而導致大量意外事故的發生.4/17/2024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調研結果,中國的情況?4/17/2024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政府的有為重點何在?4/17/2024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政府如何參與市場設計市場設計作為研究如何在現實經濟背景下通過具體經濟機制設計影響資源配置的經濟學新分支博弈論作為經濟學中研究“游戲規則”的一個分支,為解決設計問題提供了理論框架。計算幫助人們發現超越當前理論知識的答案。實驗則可以將理論模型忽視的復雜性加以考慮,例如經濟環境和人的行為等,因此充當著診斷和理解市場成敗、設計新的市場和與政策制定者溝通的重要角色。4/17/2024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重點穩定匹配與市場設計拍賣機制與市場設計互惠、激勵相容機制和契約設計4/17/2024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如何消除雙軌制?擺脫行政依賴切斷政治關聯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基礎作用以金融市場與科技創新的關系為例4/17/2024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高級管理學》
AdvancedManagementStudies第四講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萬迪昉4/17/2024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第四講動力:信息與激勵契約設計
4.1契約理論與組織激勵4.2
非對稱信息契約及其激勵
4.3
逆向選擇與信號傳遞及信息甄別4.4
組織中的道德風險與績效激勵
4.5動態與不完全契約理論的引入4/17/2024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4.1契約理論與組織激勵
P3-11referencemainlyfromBolton,P.,andM.Dewatripont(2005),ContractTheory,MITPress何為契約理論?激勵、信息、經濟制度理論可簡稱為契約理論(Salanie1997,Laffont2002)。1契約理論的巨大成功(三個表現:應用領域、諾獎授予、學術期刊內容)2關鍵應用成果,如勞動經濟學、組織理論、公司金融、產業組織理論。4/17/20241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古典的交換或契約理論不確定條件下契約理論信息不對稱的契約理論動態契約與不完備契約理論簡單的物物交換1940s~50s,狀態權變或相機性的提出,不確定性選擇風險與偏好及投資組合問題等1960s~70s,私人信息和隱匿行為與激勵相容和激勵說實話概念的提出激勵理論和信息經濟學的基礎,企業理論、公司金融及經濟制度理論的工具1980s~90s,重新談判,關系契約,契約不完備理論的發展分析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工具,企業與組織理論埃奇沃斯框架分析4/17/20241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契約理論架構Ⅰ:基本的分析模型:沒有信息問題的確定性最優契約,加入不確定性;Ⅱ:信息和激勵基礎(雙邊靜態):激勵和信息理論的基本觀點,介紹隱匿信息和隱匿行為下的最優雙邊契約的理論和應用Ⅲ:多邊契約(多邊靜態—空間):私人信息和隱匿行為條件下的多方最優契約,介紹機制設計理論和組織內部理論Ⅳ:動態契約(雙邊動態—時間):私人信息或隱匿行為下的長期(動態)契約理論,討論動態逆向選擇和動態道德風險問題Ⅴ:不完備契約(放松理性假設)契約的外部性,所有權和控制權理論4/17/20241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最優契約問題的表述滿足資源限制:其中反映契約方各自的討價還價能力。當效用函數嚴格增且凹時,最大化問題可以用一階條件來刻畫:雙方總效用在金錢和閑暇時間之間的邊際替代率相等時達到最大化。認識1:最優契約是一個有限制條件最優化問題的解;認識2:按照Coase定理(1960),不涉及信息問題的契約是有效率的。4/17/20241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
事后效用VonNeumann&Morgenstern(1944)分別用,表示雇主和雇員的事后效用函數,均為t的增函數,用表示狀態發生的概率,則事先的效用函數可簡單地定義對事后結果的期望:狀態發生的概率假定概率分布是一個雙方均知道的客觀分布,也可以將看作雙方共同的主觀信念,在絕大多數契約應用中假設所有的契約方有一個共同的先驗信念,而后驗信念主要反應信息的差異,實際上假設所有的人生來就有同樣的“世界觀”(viewoftheworld),而其信念差異源自其不同的生活經歷,近來一些與行為科學有關研究探索契約方在信念上具有差異的契約。信念與契約4/17/20241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當個人的事先效用函數是VonNeumann&Morgenstern形式的效用函數時最優保險條件變為這一結果表明,兩個隨機商品間的邊際替代率隨概率分布的不同而變化。純保險4/17/20241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s.t.不確定性下的最優雇傭契約回到兩商品情形,閑暇(勞動要素)和消費商品,在VonNeumann框架下,不確定可以下面的形式擴展到契約模型中:4/17/20241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最大化共同剩余可用一階條件來刻畫:上式是熟悉的事后有效率交易條件,這就意味著契約只有是事后有效率的,才可能是事先有效率的,我們將看到當激勵進入契約問題時在事先和事后效率之間具有一個沖突。Borch規則(1962):最優共同保險要求金錢上的邊際效用比率在不同狀態下是相等的。即上面兩個表達式在所有的狀態上保持為常數。Borch規則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狀態下最優的保險要求風險厭惡者有一個固定的金錢邊際效用,換句話說,其要被完全保險,這就是對其解的直覺理解。不確定性下的最優雇傭契約4/17/20241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當雇主是風險中性者時,不確定性下的最優契約要求針對經濟風險給予員工完全保險。為什么不完全保險?風險態度:雇主也是風險厭惡者時,最好分擔風險。此外,由于商業風險保險均衡價格太高,雇員不可能被完全保險。激勵和保險之間的權衡:員工越努力產出越高,如果員工的報酬獨立于業績,且員工的工作安全性不受業績的影響,他們還為什么要努力工作呢?應當犧牲多少保險來提高激勵?在盡量保持工作安全性的同時如何構建充分的工作激勵?
保險與激勵4/17/20241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4.2非對稱信息契約及其激勵
激勵問題是保證組織中不同的人都愿意承擔他們應承擔的工作,報告正確的信息和按人們期望那樣行動。
信息不對稱主要區分兩種問題:隱匿信息、隱匿行為。隱匿信息問題常稱為逆向選擇,員工具有關于他的能力或是否愿意從事一項工作的私人信息(對雇主是隱藏的)。隱匿行為問題常稱為道德風險,雇主不能看到員工的行動,他是否工作,工作多努力,工作多仔細等等,即員工的行為對雇主是隱藏的。非對稱信息契約理論是問題導向的,研究什么是非對稱信息情況下的最優交易契約,故又稱為機制設計理論。非對稱信息契約理論是博弈論的一個主要應用領域,而非對稱信息契約理論研究的深入又帶動了博弈論在動態、演化、行為博弈等方面的發展。4/17/20241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Beforeshakinghands:Hiddeninformation(Camerer‘sOD)4/17/20242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隱匿信息與交易中的測算成本
P29-32referencemainlyfromMilgrom,P.&J.Roberts,Economics,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92
隱匿信息與事前機會主義契約的當事人一旦確定需要考慮的各種可能性之后,為了就行動的方針和報酬等達成一致,就必須進行討價還價。
關鍵取決于信息條件:當不同的計劃對每個當事人的成本和收益僅為一個當事人所了解,或不同的產出的可能性是私人信息時,那么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將阻止任何協議的達成。關于一次銷售的討價還價
一個買主和一個賣主進行議價,賣主擁有一個單位的某種商品,而買主對此很感興趣,每一個人都了解對方擁有這一商品所具有的價值。買主認為賣主對該商品的估價為$2或0,而賣主認為買主估價為$1或$3,且買主認為賣主估價為$2的概率為0.2,為0的概率是0.8,而賣主認為買主估價為$1的概率為0.2,估價為$3的概率為0.8。當然買主和賣主都知道這種商品對自己的價值是多少。
4/17/20242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關于一次銷售的討價還價賣主價值買主價值
02(0.8)(0.2)1(0.2)1不交易3(0.8)
P24/17/20242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隱匿信息與事前機會主義現在問題是找到一個價格P,使得當買主的價值高($3)而賣主的價值低($0)時,雙方都能誠實。先考慮賣主,如果她誠實,則當買主聲稱價值為$1時,她將獲得$1,如果買主是誠實的,這有20%的機會發生。其它機會則賣主得到P,因而當賣主是誠實的時候,其期望回報為0.2×1+0.8×P。如果她稱其商品價值為$2,而買主價較低時,她將不會交易,這有20%的機會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她仍將持有該商品,但這對她是無價值的,其余的機會她將得到$2,因而她掩飾其實際估價時的期望回報為0.2×$0+0.8×$2=$1.60。如果誠實的報酬大于后者,即0.2+0.8P≥1.60,那么誠實是有利的,就是說此時P必大于或等于$1.75。類似的計算也可用于買主,當P≤$1.25時,誠實是有利的。為使賣主坦率,價格至少為$1.75,為使買主誠實,價格至多為$1.25,因而結論是不可能存在一種價格使當事人愿意誠實。4/17/20242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隱匿信息與事前機會主義信息不對稱下的效率此例中賣主對一個誠實的買主夸大其價值和買主對一個誠實的賣主降低其價值的風險都較小(均為0.2),無論如何有80%的可能性完成交易,故交易是有效的。如果這一例子中概率改變,使對買主低價值和對賣主高價值的概率均較高,為0.8,那么就可能得到正確的關系,而交易仍然在當買主價值超過賣主時發生。例如,當P為$1.50,買主誠實,而賣主實際價值為0,但卻夸大其價值,則賣主期望回報為0.8×$0+0.2×$2.00=$0.40。而誠實的回報為0.8×$1.00+0.2×$1.50=$1.10。在這種情況下,賣主最好的方法是誠實,對買主同樣如此,這樣就滿足了激勵兼容約束。4/17/20242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隱匿信息與事前機會主義此例中,信念(誠實程度或概率)的大小是激勵兼容約束形成重要條件。誠實概率大反而導致不誠實行為增加,似乎難以理解,這實際上是非合作博弈形成的一種納什均衡。誠實概率大意味著不交易的威脅小(淡化人的自利行為),可能給某些人通過“欺善怕惡”損人利己提供可乘之機。盡管最終損人不利己反倒害己,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約束反而難以形成激勵兼容、互利互惠的局面,不交易的威脅(報復)客觀上起到抑制非合作行為的作用。故正視人的自利可能有利于形成從非合作到合作博弈的激勵兼容機制,也是互惠相容機制形成的基礎。4/17/20242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激勵效率與公共物品的投資在眾多參與者下的有效協議雖然在雙邊關系中激勵問題和私人信息可能是嚴重的,而當參與者數目增加時,這一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當利益分散時,即使是中等規模的組織也會發現不可能做出一個一致通過的決策。
假設該項目總成本為$1,許多人都可從中受益,每一個人或者希望接納此項目,認為其價值為$2,或者對它不關心,接受項目其收益為0,任何一個單獨的個體估價項目收益為正的概率是P,為0~1間的數。而且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實際估價,但這是私人信息,每一個人都可以不參加該項目,但這樣做又不能使他們從該項目中受益。4/17/20242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公共物品的投資假設N個人中有m≥1個人認為其價值是高的,則項目被采納,成本隨機分配給m中的一個人,或平均分配給這m個人。
如果組織中有兩個人(N=2),則我們可用下式表達激勵約束,即一個人愿意承認其價值為$2,P($2-$0.5)+(1-P)($2-$1)≥P($2)+(1-P)($0)。左邊第一項為他人稱其價值為高的概率(假設此人誠實),乘以此時第一個人的收益,即他(她)從該項目獲得的$2減去其付出的成本$0.5。第二項為他人稱其價值為0的概率,乘以此時收益,即項目收益減其成本。所以左邊為另一人誠實時的期望收益。右邊則為另一人不誠實時的期望收益,這一不等式認為誠實是有利的,此時P≤2/3。如果P過高,很可能另一個人不愿意自愿付出,因而不會報告其真實價值,而一個有價值的項目可能因此而擱置。
4/17/20242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創造公共物品的投資項目一種導致正確披露的解決方法是減少當收益看起來很小時項目被執行的概率,令q表示僅有一人稱其價值為$2時項目執行的概率,則激勵約束為:P($2-$1/2)+(1-P)q($2-$1)≥Pq($2)+(1-P)($0)。此時,如果P>2/3,則q必小于1以達到誠實的報告。例如設P接近于1,q必須接近3/4,故只有25%的概率(時間)某人自愿支付而項目不被執行,換言之即使他們自認為值得投資,有時人們會搭便車或不自愿為項目支付。如果有3個人時,則激勵約束為(根據全概率公式):此時P≤0.44,否則無法滿足激勵約束。當N變大時,激勵約束變得更難滿足。如我們前面所講的,這一分析意味著假設其他人將誠實是不合理的。4/17/20242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隱匿信息與交易中的測算成本討價還價(協商)成本討價還價成本,即達到彼此接受的協議的交易成本。有限理性提高了討價還價成本,因為這需要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和列出可能情況,決定有效的行動,并分配成本和收益。事實上,有限理性意味著不可能達到完善的契約,而這又提高了進一步交易的成本。當存在私人信息時,增加了為促進一個有效協議達成的測算成本。測算成本及在討價還價地位上的投資在許多交易中,產品的一些重要特征或質量是對買主或賣主都是未知的,一方或雙方投資以獲得關于產品質量更有利的信息,這一投入即為測算成本。然而這種不增加總財富的信息成本從整個社會的觀點來看是一種浪費,但這種信息確實能使協商價格更準確地反映價值,使交易的利益得以在個體中分配。4/17/20242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測算成本及在討價還價上的投資DeBeers集團出售鉆石的方式:減少在信息上的過度支出。有意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尺寸和質量鉆石的買主被提供一小袋鉆石,這些鉆石僅根據其總體特征分類和儲存,同顧客的要求大體一致,并根據其大致特征定價,不允許價格協商。同樣,每袋的數量也不容協商(除非有分類錯誤)。DeBeers的做法則減少了信息成本,對雙方都有利。類似的例子還包括食品店水果、蔬菜整箱出售;攝影場向影院搭配出售電影的方式;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版稅的方式等。測算成本就是在討價還價優勢上的投資,也是價值最大化準則的運用。4/17/20243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4.3逆向選擇與信號傳遞及信息甄別在經濟組織理論中,我們通常假設每個人關于這個世界的信息是相同的.但這不是一個現實的假設.今天我們將探究信息問題怎樣在市場和組織中引發低效率,這些問題怎樣才能被克服.我們思考的第一種類型的不對稱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是指無論是商品還是代理人當其固有特征的信息成為所有參與者不可知的信息時,被稱之為逆向選擇.我們將關注逆向選擇如何極有可能引發低效率結果.4/17/20243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例一:二手車(Lemons)市場思考以下“悖論”:1.人們很難找到其理想的二手車.與此同時,2.人們發現要將自認為性能良好的二手車以其可以接受的價格賣掉也相當困難.這一現象在我們熟知的瓦爾拉斯(Walrasian)均衡或稱一般均衡中是否會發生?在二手車市場中不對稱信息的主要表現為何?假定所有二手車中有?的車性能良好,有?的車是次品(a.k.a.Lemons).賣方市場存在競爭,也即該市場有很多賣主但僅有少數買主.對于賣主好車價值G,而壞車僅值B.對于潛在的買主,好車價值G+g,而壞車價值為B+b.如果能達成帕雷托最優結果,誰將獲得該車呢?4/17/20243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首選最佳狀況假定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觀測出任何一輛車的質量.在經濟學中,我們經常把這種具有完全信息的狀況稱之為首選最佳狀況(1stBestCase).有多少好車將被出售?有多少壞車將被出售?在一競爭性市場上其售價是多少?現假定僅有賣主掌握其欲出售車的質量.同時假定其決不會向潛在的買主通報有關該車真實價值的信息.此時,所有車對買主而言沒有區別.如果問,你認為賣主將對自己車的質量怎樣進行描述?你將如何作答?在這種情況下買主愿意花多少錢買一輛好車?而對于壞車呢?4/17/20243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買主僅按期望價值付款買主僅會按其欲購車的預期價值付款。為簡單起見,假定此例中每個人都具有風險中性的偏好,以貨幣為單位衡量其價值.這意味著大多數買主對任何一輛車的支付為:那么在均衡狀態有多少輛車實際上被出售?首先假定在這種情況下,所有車將被出售.市場價格為何?此時,壞車賣主將搭好車賣主的便車.由于支付超出這些車的價值,壞車賣主牟利,買主受損.但這一結果帕雷托有效.只是財富的分配與完全信息條件下的有所不同.4/17/20243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不利的均衡,保險與信號傳遞然而,在此狀況下好車賣主可能會不滿意.信息問題可能阻止他們獲得該車的全部價值.如果,則他們干脆繼續持有該車并不出售.此時,均衡狀態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在這一狀況下二手車市場將被拆分.僅以價格B銷售壞車.為什么價格不能再高一些?此時市場變成了逆向選擇的犧牲品.這一信息問題僅僅會使壞車賣主選擇其進入市場的決策,而好車賣主則無意涉足,即使進入該市場也將無所作為.那么應如何解決呢?好車賣主可以為愿購其車的潛在買主提供一免費的擔保.如果壞車的確很差,則其賣主將沒有能力承擔模仿好車賣主提供免費擔保所帶來的風險.因此,由于壞車賣主效仿其做法提供服務代價太高,好車賣主將能夠使其與壞車賣主劃清界限,進而他們可以再一次賣出一個較高的價格.這就被稱作信號傳遞.因此我們重返首選最佳態勢.注意,無論如何,好車賣主也不得不為此付出代價.4/17/20243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何為教育的優勢?上學之前,我們都會談到這一目的就是接受高等教育或上研究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生產力而投資人力資本,當然也會帶來個人薪資收入的增加.如果確實如此,為何一些企管和金融咨詢公司(如GoldmanSachsorMcKinsey)經常更愿意雇用物理專業(在中國則是電子信息、軟件等專業)而非經濟和管理專業的學生呢?上述問題可能是教育中其他一些因素所致.雇主常常更側重于以你獲得的學位作為反映你固有能力的信號而不是你真正獲得的人力資本.我們如何對此問題建模來進行分析?4/17/20243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教育信號與能力不能代表全部人們可以根據只有最聰明的人才具備這種能力并期望成為物理專業的學生這一理由來簡單地建模.然而,但這并不令人滿意,主要原因有二a)它默許了不平等的選擇機會,b)它假定結果僅僅取決于能力而不考慮其他因素.但如果能在指導和培養上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貨幣的投入,許多熱愛Goldman公司工作的學生可能會從管理學轉變為物理專業的學生.但他們為什么沒有這樣做呢?4/17/20243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求職市場模型想象一下我們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一種人能力高另一種人能力低.每一種類型各占總人口的?.僅有高能力類型的人才能在華爾街找到工作,在華爾街謀得職位的人其擁有的生產力水平為H.其他人只能選擇到快餐店工作,而此時兩種類型所擁有的生產力為L.如果類型能被觀察且勞動力市場是競爭的,什么將會發生?現假設類型無法被觀察到.如果沒有任何有關能力的信號,這一市場可以很容易被分拆,而且沒有人能得到華爾街的職位.然而,假設在一所大學,僅有兩個不同的專業:物理學和管理學.而且,高能力類型在物理學中表現更佳.這意味著什么?4/17/20243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不同的類型及其成本與專業信號其成本為ch的高能力類型將成為物理專業的學生,低能力類型其成本為cl這里有ch<cl.
對于兩種類型成為管理學專業的成本均為零.由于兩種類型成本不同,且一些人對專業的選擇容易被觀察,這意味著專業的選擇可能被用作反應能力的信號.回顧我們討論過的有關擔保的話題:如果壞車銷售商提供擔保代價過高,也即,如果成本超過收益,則他們不敢擔保,此時擔保可能被當作一種信號.我們假定華爾街宣布他們將雇用任何一個物理專業畢業的學生,但決不雇用一個管理學專業的學生.使這一做法產生實際意義的時機應如何把握?4/17/20243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物理學的成本與收益:分離的類型與物理學專業相稱的高能力類型的成本為ch.作為一個物理專業的畢業生所獲得的收益反映在未來薪資的差異上,即H-L.高能力類型的人將成為物理專業學生,如果有低能力類型的人也將成為物理專業學生,如果有因此,可以通過運用雇主分離的類型來對專業的選擇提供一定的幫助,如果有在這一場合,我們可以得到的均衡是僅高能力類型的人選擇物理專業,進而只有物理專業的畢業生才能在華爾街找到工作.這與博弈論的均衡有什么差異?4/17/20244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博弈中的不確定性:貝葉斯均衡在此情況中存在不確定性.雇主最初并不了解潛在的雇員屬于哪種人的類型.然而,他們根據其所采取的行動來修正他們有關學生類型的信念.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一種基于博弈論背景的建模方式.當人們在一不確定環境下進行博弈,我們往往尋求貝葉斯均衡我們不準備過于正式地進行詳細的定義,但你們應對貝葉斯均衡有如下基本了解:1.人們具有這樣的信念,即什么類型的人就會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修正他們對人們的判斷.2.每個人都在進行著與那些信念保持一致的最優行動步驟.4/17/20244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分離均衡與混同均衡
因此,如果雇主認為所有高能力類型的人都將主修物理專業(因此將支付所有物理專業的畢業生高薪H,而支付所有管理學專業的畢業生低薪L),這里能形成均衡的條件是僅當否則,或者沒人或者可能每一個人都將主修物理專業(原因何在?)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則雇主的信念將會轉變為不正確.雇主也可能認為每個人都將主修管理學專業,但是如果任何人選擇物理專業他們就有可能是高能力類型的人.如果這一情況屬實,則他們可能將管理學專業畢業生的薪資水平確定為因此,為了使其形成一均衡,我們要求雇主也可能產生異乎尋常的信念:他們可能認為低能力類型的人將會主修物理專業.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會主修物理專業(原因?),此時每個人的薪資水平是這似乎看起來很“愚蠢”,但我們也不能把它排除在外.4/17/20244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中國名牌大學的“信號傳遞”
改編自:李宏彬,華爾街日報中文網,2012/12/1108:42:2Krueger和Dale對入讀美國名校的經濟回報的研究:分離了個人能力、家庭背景、名校經歷對個人收入水平的貢獻后發現名校經歷并無實際的經濟回報,但家庭背景較差的學生入讀名校的經濟回報更高中國名校(“211工程”涵蓋的重點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比普通高校畢業生高出28%,高考成績高于省平均分的學生獲得的工資比其他人高出17%,高達73%的受訪學生認為家庭幫助對求職結果有影響在剔除了個人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后,名校的教育經歷還可以使工資水平提高約11%(表現為名校和普通高校中獲得人力資本的差異),就讀名校可以使城鎮學生的收入水平提高40%,但只能使農村學生提高18%。女生就讀名校可以使自己的收入水平提高26%。4/17/20244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逆向選擇與保險市場
P37-43referencemainlyfromMilgrom,P.&J.Roberts,Economics,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92當逆向選擇問題嚴重時,則使市場供需相等的價格不復存在,市場體系可能面臨崩潰(如保險)。假設某公司提供一項保險業務,設x為投保人的期望收益或要求支付(索賠),對此保險公司不得而知,則對于所有投保人價格p都是一樣的。假設除此之外,投保人還可從保險公司獲得凈風險補償為v,當p≤v+x時,投保人將購買保險。假設大部分投保人的x是在0~之間均勻分布的,則平均保險費用為(p-v+)/2。每個顧客索賠的平均成本為假設保險公司每支付一美元索賠的管理成本為c,則保險公司的平均成本為,因而,如果時,保險公司愿意提供保險,此時
4/17/20244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逆向選擇與保險市場(1+c)
v+
v
而投保人只有當下式成立時才愿意購買保險保險公司與投保人的供需關系可用上圖表示,假設以及,即。如圖所示兩條線無交點,這意味著供需均衡點不存在,也即市場體系的失效。4/17/20244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逆向選擇和信貸配給當存在逆向選擇時,改變價格不僅僅影響企業銷售收入,還影響其成本,銀行利率同樣影響申請貸款的顧客的選擇,只有愿意冒風險的人才會付出高利率,此時銀行可能會發現高利率可能導致低效益。例如,假設有兩類貸款人A、B,他們對銀行來說是難以區分的。兩者都會有一個投資機會,需初始投資$1,000,000,期望收益率10%,A類人的項目是安全的,肯定可以償還$1,100,000,而B的項目則有風險,可能僅回收$900,000或得到$1,300,000,假設得到低收益,則銀行只能收回$900,000。當貨幣短缺時,資金成本上升,存款利率上升,而銀行利率只有大于或等于10%才能盈利,此時A類人將不再貸款,因為他們付給銀行的要大于其投資得到的,而B類人仍然樂于貸款,銀行則遭受損失。銀行利率上升而收益減少原因是因為顧客“質量”的下降。這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也大量存在。
4/17/20244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信息甄別與自我選擇
信息甄別信息甄別是指沒有私人信息的一方根據一些尺度所采取的行動以區分具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的不同類型。
這通常是通過提供一些不同的選擇,每一選擇是為不同類型的有各自信息的參與方準備的,而其選擇就有效地揭示了其私人信息。自我選擇在信息甄別中起著關鍵作用,人們只有在為他們而準備的一組選擇中選擇他們自己認為是最好的項目。①信息甄別和工齡工資剖析
雇員辭職對企業的損失很大,尤其當企業在培訓員工上投資很大時尤其如此。信息甄別方法是設計一種雇傭合同,使得只有希望得到的工人才會被吸引,假設企業最初提供較低的工資,而當雇員工作一段時間后,付給雇員高于市場的工資,這對于那些不愿意換工作的人有更多吸引力。
4/17/20244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信息甄別與自我選擇RecruitGoodPeopleRecruitGoodPeoplePayThemWellExpectGoodPerformanceExpectGoodPerformancePayThemWell,IfPerformanceisActuallyGood4/17/20244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信息甄別與自我選擇
②績效報酬和信息甄別
假設在一個特定企業中最有能力的工人和管理者也往往可能是具有最好的外部工作機會的人,建立績效基礎上的報酬體系等于提供了一組不同的契約,允許雇員通過選擇其工作努力程度來決定其報酬。上圖說明了這一信息甄別分析的邏輯。如果工資為W*,而能力低于A*的工人將會發現接受企業的工作更有吸引力,因為此時的工資大于他們能從外部所獲得的,而更有能力的工人(能力大于A*的工人)將拒絕企業的工作。現在假設企業采用績效報酬體系,足以使具有A*能力的工人的工資保持不變,這用圖中向上傾斜的直線表示。用橫軸衡量的高績效,導致高報酬。能力低于A*的工人報酬更少,而有一些人將發現外面的工作更有吸引力。能力低于A′的工人將不會被吸引,而能力高于A″過去不被吸引的工人將發現該企業的工作更有吸引力。
4/17/20244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信息甄別與自我選擇
報酬外部機會工資期望績效報酬能力及貢獻
A/A*A//
W*
WW4/17/20245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機制與機制設計“摘掉眼罩”:Hurwicz的激勵相容為Lange和Lerner與Hayek和Mises的計劃大論戰提供了真正有說服力的論據機制:經濟活動規范的構型或結構(structure)機制的設計、運行和維持需要獲取、處理及溝通信息等現實成本機制的信息空間是具有盡可能小的維度的歐氏空間(由向量表示的三維空間)博弈論是機制設計的基礎,若在給定環境下,博弈的(納什或其他)均衡與既定目標函數(社會選擇函數)設定結果相一致,則可通過博弈均衡解實施既定的目標函數。4/17/20245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可行機制與真實的實施一個n元策略組s是真實博弈Γˊ的納什均衡,這并不意味著s中的策略比每個博弈規則之外的策略都占優。納什均衡不能被自我實施的原因是結果函數h(·)有效性的假設忽略了對制度安排的需求,期望博弈的結果不可能自動接近真實博弈的結果函數,即h=hˊ,需社會規范,相關均衡即使構造了Maskin實施機制的最優標準,若忽略實施成本真實的實施仍然不可行;即使真實的實施可行且成本不是很高,也需要制度安排。Maskin定理:如果一種社會規則可實施,那它一定是單調的;假設社會上至少存在三個個體,且社會選擇規則滿足單調性和無否決權,那它就是可實施的。(例見埃里克·馬斯金,機制設計:如何實現社會目標,比較38,p58-64,下表同)4/17/20245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表愛麗絲和鮑勃對能源使用的排序狀態1狀態2愛麗絲鮑勃天然氣核動力石油石油煤炭煤炭核動力天然氣愛麗絲鮑勃核動力石油天然氣天然氣煤炭煤炭石油核動力表2社會選擇規則f(狀態1)=石油f(狀態2)=天然氣4/17/20245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激勵相容協調計劃或機制社會制度應該為人們交流信息及協調行為提供一種機制,激勵人們分享信息并按社會計劃行動。如果每個人都誠實地披露信息并聽從實施社會協調計劃的中央調控者的安排從而達到理性的均衡,那么我們就說這個計劃是激勵相容的。激勵相容的協調計劃是以數學形式表達的若干不等式的集合,被稱作激勵約束;激勵相容計劃涵蓋了任何社會制度或機制下所能達到的理性均衡行為。我們把對激勵相容的這種概括稱為顯示原理(revelationprinciple):其洞見是要在不對稱信息下確定最優契約只需要針對有信息一方的每類信息給出一種契約,但是要確保對每種類型具有激勵其選擇適合他或她的那種契約形式。4/17/20245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隱匿信息下的雇傭契約選擇1和2參與信息的揭示:無論高能力還是低能力,簽約比不簽要好;3和4激勵相容信息揭示:低或高能力簽相適應合約比隱瞞信息簽高能力合約或簽低能力合約要好。s.t.4/17/20245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顯示原理
選自[美]羅杰.邁爾森著,經濟理論的機制設計視角,比較39,中信出版社第一種類型(個人信息)第n種類型(個人信息)第n個人的行為第一個人的行為激勵相容機制報告建議4/17/20245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機制設計與激勵約束顯示原理主張任何社會制度下任何個體行為的理性均衡一定等價于激勵相容的協調計劃,給定個體披露的所有可能信息,等價的激勵相容計劃表明在初始制度或機制下假裝說謊和不遵從的結果,不失一般性,一位值得信賴的調控者能夠制定使每個個體將誠實和遵從作為最優策略的計劃。有關逆向選擇的簡單雙邊交易案例管理中存在道德風險的生產項目案例政府官員問責制與機制設計案例4/17/20245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直接揭示機制(契約)
ReferencefromCH’swork最優支付計劃也即直接揭示機制,委托人根據代理人的類型引致兩種可能的結果:揭示或激勵相容約束主要針對高效型代理人;理性或參與約束主要針對低效型代理人;隨著識別低效代理人概率的增加,信息租金增加。在對稱信息契約中,A,B兩點激勵不相容。由于存在信息租金(B,C),兩類代理人均要價過高。針對不對稱信息,委托人通過揭示機制,迫使兩類均降低信息租金(從BC↓BE)。4/17/20245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機制設計小結機制設計理論:提供邏輯有序的框架分析各種制度或配置機制,重點關注激勵與私人信息問題。激勵相容與揭示原理:在分享或參與約束下,各參與方的占優策略是真實報告自己的私人信息,即通過揭示機制降低信息租金,當無人會變得更差時,即達到激勵相容,這一機制即激勵相容機制。但現實是由于存在私人信息,不可能產生帕雷托最優(Hurwicz)。占優策略與貝葉斯機制執行理論(Maskin):Nash執行社會選擇函數→Maskin單調性→不完全信息貝葉斯Nash均衡應用:再談判驗證均衡,序貫機制,社會選擇,不完全契約理論。4/17/20245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4.4組織中的道德風險與績效激勵
不對稱信息下的另一種重要的契約問題:隱藏行為,相對于絕大多數隱藏信息問題,隱藏行為下的契約情形主要是在契約簽訂后信息不對稱引發的問題。道德風險的概念源自保險契約,保險業最著名的是Peltzman(1975)有關道德風險的研究,他發現法律強迫駕駛員系安全帶的做法導致更高的行駛速度和更多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常常只能夠看到最終發生的結果,而不可能監督實際發生的行為。保險公司如何應對道德風險問題?道德風險之類的激勵問題也在雇傭契約中出現,如果員工報酬和工作職位與公司的盈虧無關,其避免低效率發生的努力可能會大打折扣,工作上的道德風險在政府主導的經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政府欲消滅失業實施平等待遇,如何使工人努力工作?4/17/20246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Aftershakinghands:Hiddenactions
(Camerer‘sOD)MonitoringversusHonor4/17/20246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雇主對付工作中的道德風險通常是通過獎金、記件工資、效率工資、股票期權等獎勵高業績員工(正激勵),或通過解雇等處罰差業績員工(負激勵),如同保險公司,雇主必須在較經濟的保險帶來的節約(低的平均工資)和員工低努力付出之間進行權衡,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CEO的激勵報酬。盡管在直覺上容易理解在大多數雇傭契約上應有一個保險和激勵之間的權衡,但如何構造契約才能在努力和保險之間保持平衡并不容易。正式分析,在前面的不確定性下的雇傭契約中引入隱匿行為。雇傭契約中的道德風險4/17/20246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美國處于中值的CEO的收入4/17/20246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4/17/20246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s.t.如同前面的隱匿信息契約問題,當員工的行為不可觀察時,雇主必須兼具員工的個人理性限制(rationalityconstraint)和激勵約束(incentiveconstraint)。道德風險與激勵契約4/17/20246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
除雇傭契約外,在公司財務、產業組織、規制、公共金融、企業理論等的應用意味著私人信息下基本契約理論的豐富性和廣泛性:具體涉及多任務的隱藏行為(CEO);重復隱藏行為的長期激勵契約;隱藏信息和隱藏行為結合引起的問題以及信息披露問題(會計制度)等。道德風險提出了一個效率問題,以保險為例,投保人由于改變其行為而獲得的額外利益應小于其成本,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因為保險決策者不可能得到與其決策相關的所有成本和收益的信息,因此投保人應承擔一定的風險(見下例)。
道德風險又是一個信息問題:監督和執行正確行為的困難和成本導致了道德風險問題,這些困難意味著契約是不完善的,因為契約中沒有條款指明當無法觀察到期望的行動時應如何去做,因而契約也無法有效地執行。
道德風險與其他相關契約4/17/20246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一個保險示例首先假定存在概率為p(e)的情況下,你有可能面臨對你收入的一個負面沖擊z.努力的成本為ce.因此,如果沒有保險,效用為為解效用函數最大化問題,我們求效用函數關于e的導數得到一階條件(FOC)注意方程左邊是努力的邊際成本,而方程右邊是努力的邊際收益。進而如果保險可以發揮作用情況會發生什么變化?4/17/20246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有保險條件下的努力如果你預先繳納q,當沖擊發生時你將獲得$1.令i表示所購買保險的水平.現在你要求解以下最大化問題:加上求效用函數關于i的導數現在存在兩個一階條件(FOCs):假定保險市場具有競爭性,則可以用q=p(e*)表示。在均衡狀態將會發生什么?4/17/20246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完全保險與不努力以q=p(e*)進行替換則意味著第二個方程變為如前所示,如果保險價格實際上是公平的,人們會將自己完全投保:i*=z.但若完全投保,人們就缺乏動力去努力防止不利狀況的發生.則有均衡e*=0.這是真實存在的,由于你獲得完全保險這一事實,而p(0)非常高,因此你會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補償.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4/17/20246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有限的保險金額與最優限制現假定人們僅能買有限數量的保險.用imax來表示保險金額的限制。在現實世界中,往往采取的是根據條款免除或扣減保險公司初始保險金額的方式我們確信在均衡狀態保險價格必須是公平的,故人們將盡可能多地去買保險。但是由于imax
的減少,努力將增加.因此我們發現imax
可以使效用最大化。社會福利的計劃者知道,在均衡狀態,我們將有q=p(e*),則每個人都將使i=imax.這意味著社會福利的計劃者將求解以下問題:因此人們必須在激勵消費者負責任行為的保險規定與施加努力之間保持平衡。我們將不去解決這一問題,但通常的做法是人們將使最優的imax<z.4/17/20247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委托—代理問題:行動與運氣道德風險的另外一種規范形式是委托-代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委托人雇用代理人為他做事(例如生產某些產品).然而,委托人無法觀察代理人的行動(例如,代理人是工作努力還是偷懶).他只能觀察到最終結果
(例如產品是否成功)。面對這一問題,我們還必須認識到代理人的行動并不能完全決定最終結果.否則,委托人就能輕易斷定代理人所作所為.肯定存在其他(難以覺察)的影響結果的因素.例如:即使代理人工作如何勤奮,他仍可能走背運產品老出問題.4/17/20247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委托人的目標與合同談判我們通常從代理人的觀點考慮這個問題.她總是試圖使代理人工作效率更高.然而,他又希望支付盡可能少的工資.但他無法觀察到代理人行動這一事實又使這種做法難以操作.為探究這一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建模分析契約協商的方式。我們構建工人合同談判的方式如下:1.委托人為代理人提供一份薪資,代理人或者接受或者走人.2.如果其期望效用至少與工人的外部選擇一樣大則代理人接受這份工資.4/17/20247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一個簡單示例假設一個委托人雇用一個代理人生產某種玩具.如果代理人工作努力,這一產品將被成功生產的概率為pH.如果代理人偷懶,該產品將被成功生產的概率為pL.當然我們有pH
>pL.如果生產成功,委托人通過市場出售獲利y.否則其一無所獲.假設委托人風險中性.工作勤奮的代理人的努力成本為e,而如果懶惰則為0.因此在高努力情況下工人的效用為u(income)-e而在低努力情況下工人的效用為u(income).工人外部選擇所提供的效用為U.4/17/20247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最優狀態與難以察覺的努力及薪資結構假定代理人努力工作是有效的,也即如果努力可被觀察,委托人將會向代理人提供什么樣的契約?記住她必須與外部選擇相匹配!現假定委托人無法觀察到努力.則從根本上道德風險問題將簡化為兩方面的約束:1.個體理性約束將促使工人加入企業.2.激勵相容約束將促使工人不斷地努力工作.由于現在委托人不可能根據努力簽約,而必須根據產出簽約.考慮到這一點則先支付代理人一基本工資w,如果產品被成功生產出來再加上一定的獎金b.獎金越高,對代理人的激勵就越大,但其面臨的風險也就越大.4/17/20247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個人的理性與激勵相容假定基本工資為w獎金為b.如果代理人工作努力何為其期望效用?這被要求大于等于U:現在我們需要證實獎金要足夠大從而能使代理人努力工作.代理人努力工作的期望效用為:代理人偷懶的期望效用為:故我們需要:4/17/20247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最優合同與基本工資我們有兩個方程和兩個未知變量:它轉變為最大化委托人的期望利潤,應該使兩者等同.則現在我們可以得到最優工資.重寫個體理性約束:用激勵相容取代個體理性,則有:基本工資隨外部選擇變動,在外部效用一定情況下,僅通過高基本工資既可能提升努力成本,也可能造成搭便車,故需獎金。4/17/20247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獎金或紅利與委托-代理模型中的風險規避重寫激勵相容約束:當下列情況發生時獎金必須足夠大:–努力成本較高–努力與產出無較好的相關性(也即pH-pL
較小)–代理人非常厭惡風險(原因?)但代理人越厭惡風險,委托人為促使其努力工作而給與足夠大激勵的可能性就越小,因為可能導致代理人努力程度下降,搭便車,解決?下一講。注意,如果代理人是風險中性的,我們有故總是提供激勵他努力工作的報酬.4/17/20247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多邊不對稱信息下的最優契約如何使一方具有私人信息的契約理論擴展到多邊私人信息(multilateralprivateinformation)和多邊隱藏行為(multilateralhiddeninformation)?盡管前面討論的一般方法和絕大多數的核心思想可以擴展到多邊不對稱信息的情形,但二者間仍有一個基本的差別,即在單邊私人信息情況下契約設計問題縮減為控制有信息一方反應的問題,而在多邊情形下契約設計問題變成控制幾方在不完全信息下交互策略行為的博弈設計問題(designingagamewithincompleteinformation)。出現的新困難是如何預測博弈結果,處理這類問題的最好方法是設計其中一個博弈者具有唯一占優策略的博弈,則博弈結果較易預測。4/17/20247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多邊私人信息下的拍賣與機制設計但契約方有唯一的占優策略的的契約通常不是有效率的(囚徒困境),實際上,在Arrow(1963)不可能性定理基礎上,Gibbard(1973)和Satterthwaite(1975)得出的一個主要結果表明:當契約方具有超過兩個可能的配置選擇并且當契約方的偏好是不受限制的(即契約方的可能類型集非常分散)一般不可能獲得完全信息下結果的效率。與其堅持可預期的但無效率的契約,不如采取結果的預測性不高但通常具有更高效率的契約(每個契約方的反應依賴于其他契約方被預測的行為)也即(協調)機制(mechanisms)。最重要的并被廣泛研究的多邊隱藏信息的契約問題就是多個出價者間的拍賣;多邊拍賣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比如移動通訊的頻段許可拍賣等(Klemperer,2002);拍賣理論的主要思想和成果:收益均等定理、贏者詛咒。4/17/20247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團隊、晉升和組織中的道德風險在契約環境下,幾個契約方采取隱藏行為的情形經常在企業和其它組織中遇到,因為這一原因,最主要的契約應用問題均包括了企業內部組織和其它經濟機構中的多邊道德風險。AlchianandDemsetz(1972)、JensenandMeckling(1976)認為解決團隊道德風險(moralhazardinteams)(幾個代理人采取互補的隱藏行為complementaryhiddenaction),是企業存在的目的或理由(raisond‘etre)。他們認為企業所有者或經理的作用是監督員工并確保他們采取高效率的行動。多邊道德風險契約問題關系到業績度量問題:員工的業績是分別度量還是一個加總的結果度量?4/17/20248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分別度量:相對業績和錦標賽分別度量情形下,雇主的問題類似于單代理人道德風險問題,所不同的是現在雇主可以將報酬建立在相對業績(relativeperformance)上。一類重要的激勵契約就是依據代理人相對于他人的業績進行獎勵,稱為錦標賽(rankordertournament),許多體育比賽采取的就是這種形式,企業內部員工的晉升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錦標賽。在實踐中,許多人認為美國CEO薪酬缺少相對業績評價,如Bebchuk,FridandWalker(2002)GarveyandMilbourn2003、Jin2002。4/17/20248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搭便車(freeriding)行為;雇主的監督(AlchianandDemsetz1972);基于總的業績的激勵;預算打破或軟預算(budgetbreaking)及外部投資者引入;監督的問題,企業內部層級(hierarchy)理論;合謀(collude)與失去控制權。可觀察的產出:加總的結果4/17/20248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4.5動態與不完全契約理論的引入實際中,大多數契約關系是重復或長期的,這樣就涉及到長期激勵契約,其又可分為動態逆向選擇和動態道德風險。完全承諾:只要在初始的協商階段契約方能承諾(commit)一個廣泛的長期契約,分析最優多期契約的方法就沒有明顯的改變,如同我們的跨期共同保險契約問題,當完全的承諾是可行的時候,長期契約可以被縮減到靜態契約上,只是這些契約的狀態依賴商品、服務和轉移稍復雜一點,這意味著,在隱藏信息契約下,顯示原理在完全承諾下繼續適用(fullcommitment)。4/17/20248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動態激勵契約重新談判:如果允許契約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信息的獲得而可以對初始契約進行重新談判(renegotiate),則需要引入新的概念,而基本的靜態最優契約方法也需要改變,最主要的是激勵約束必須被替換為更嚴格的對重新談判的約束(renegotiation-proofness)。新的問題:在長期契約關系中,私人信息如何隨時間而揭示?重復交互如何影響契約結果的效率?重新談判的可能性如何限制長期契約總體效率?在何種程度上聲譽(reputation)可以作為替代法律作用的非正式強制性工具?這些均為動態激勵契約要探討的問題。4/17/20248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動態逆向選擇有兩個規范的隱藏信息長期契約問題:一種是有信息一方的類型不隨著時間改變,一種是在每個時期契約方的類型會轉變為一種新的類型。在第一種問題中主要的概念涉及到學習(learning)及有信息一方的信息優勢逐漸減少;在第二類問題中其概念類似于靜態契約問題,因為兩個契約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仍然保持不變。與以上兩類問題有關的研究問題關注于時期內和跨期的保險和效率之間的權衡。4/17/20248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類型混合和棘輪效應類型混合:現考慮一個重復兩次,每次均有一個現貨契約(spotcontract)的契約關系,在此情況下,前面描述用來進行類型篩選的契約群將不再可行:原因是,在第一時期,不同類型的員工進行選擇,在第二時期,雇主知道員工的外部機會成本,將不會給低技能員工任何信息租金,因此除非雇主承諾不以此方式反應,低技能員工將不愿通過分離揭示自己的類型,結果在契約關系的早期會出現更多的類型混合現象。棘輪效應:Weitzman(1976)對前蘇聯分析時發現的棘輪效應(ratcheteffect),它表明中央計劃者在意識到自己面臨的是有高生產率的企業時,計劃者會不斷調高企業的業績目標的一種行為,也即鞭打快牛。這顯然是一種與承諾有關的問題。4/17/202486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重新談判契約當對一個總體上的長期契約進行完全承諾時前面的類型混合、棘輪效應等問題就會消失;如果契約方被允許簽訂長期契約,但不能承諾在未來如果有Pareto改進機會時他們不進行重新談判,此時的完全承諾就是不可行的。實際上,在我們的雇傭例子中,當契約對高技能者規定了低效率的勞動供給時,契約方總是想對長期契約進行重新談判,一旦員工中的高技能者被顯示出來,重新談判可以獲得更高水平的勞動供給因此是有益的。但是如果預期到這種重新談判,低技能員工就會假裝高技能。因此,最優的減少重新談判契約在契約的早期階段只能較少地區分不同的類型,關于員工類型的隱藏信息只能逐漸揭示。4/17/202487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契約關系持續的收益當有信息一方的類型是固定不變時,持續調整契約關系是不會有更多收益的,事實上,契約方希望達到的最優目標就是重復最優靜態契約。與之相對的是,當有信息一方的類型總隨著時間改變,重復動態契約關系就會有相當的收益。因為有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跨時期的消費抵消收入沖擊(Townsend1982),Townsend和隨后的文獻的主要見解是在競爭性借貸市場中借貸提供了低效率的保險,最優長期激勵相容契約將會提供更多的針對低收入沖擊的保險,這一見解特別與理解銀行及債券市場的作用和持續契約能較股票市場更好地提供流動性(liquidity,時期內的保險)等問題相關。4/17/202488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動態道德風險動態道德風險契約問題具有和有信息一方的類型在每個時期隨機顯示的動態逆向選擇問題相類似的結構,在這些契約問題上,維持契約關系是有益的。在有道德風險的重復契約關系下,持續的契約關系會產生出兩類重要的收益和一類損失:第一個正效應:重復使員工的風險厭惡程度降低,因為通過借入未來的收入員工可以抵消較差業績的影響使自己自我保險;第二種正效應:來自于重復的觀察產出可以更好地獲得關于員工行為的信息。負效應:員工行為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在持續的契約關系中,員工可以在好的業績之后松懈,或通過在下期格外努力來補償較差的業績。4/17/202489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對契約復雜性的擔心一般人會認為當員工和雇主之間的關系持久的情況下,雇傭契約的復雜性將會隨著關系的長度而變得復雜,以致于通過激勵理論建立起來的契約會變得不可行,人們擔心這種極端的復雜性導致理論在應用中的失敗。HolmstromandMilgrom(1987)提出了一個引人矚目的有關最優長期激勵契約形式的見解,他們指出當員工的可行行動集隨著關系長度的增加而增大時,塑造最優契約的激勵約束條件集會變得過大,最終激勵相容的長期契約反倒對總產出采取一個簡單的線性形式。在持久關系下最優長期契約應被簡化,這與實際中雇傭契約所表現出的相對簡單的形式一致,但是理論上這種情形是在特定偏好條件和技術下的結果。4/17/202490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復制另一個在相當一般條件下重要的簡化就是最優長期激勵契約可以被現貨契約(spotcontract)系列來復制。這一觀察特別適宜于評價CEO長期薪酬,一個普遍的實踐是讓CEO行使其股票期權并賣掉他所持的早期股份,重新授予新的股票期權可以對CEO進行持續的激勵。這種做法被許多批評者認為是一種無效率的實踐,如Bebchuk,FriedandWalker(2002)。4/17/202491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隱性激勵明確的長期雇傭契約在實際中也可以采取另一種簡單的形式,因為雇傭關系的效率可以通過顯性激勵和隱性激勵的組合來獲得,這樣顯性契約部分就顯得比較簡單,但它被復雜的隱性激勵所補充。不嚴格地說,隱性激勵(implicitincentive)的思想類似于聲譽構建、職業生涯關注、非正式獎勵、代用品(quidproquos)。事實上許多長期雇傭關系并沒有規定一個完整的雇主責任和員工義務,而是以隱性的規則和激勵來維持。依靠這樣的不完備顯性契約常常是節省契約起草成本的一種方法。因為這些優勢,出現了所謂的關系契約(relationalcontracts),它是顯性和隱性激勵的結合。4/17/202492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重新談判如同在動態的逆向選擇問題上一樣,有重新談判可能性時會破壞激勵的效率,一旦一個風險厭惡的員工采取了行動,再也沒有辦法使其暴露于更高的產出風險下,而可以進行重新談判的好處則是讓雇主向員工提供更好的保險。但如果這樣的重新談判是被預期到的,員工將會在努力付出方面獲得較低程度的激勵,這一問題與CEO報酬關系較密切:CEO采取的行動可能是執行一項新的投資項目或新的商業計劃,一旦項目被采取,就不可能在這件事上將CEO置于更高的風險之下,這時讓CEO賣掉至少部分所持股權可能是有效率的,這實際上是對可以重新談判的最優激勵契約的預期。4/17/202493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不完備契約實踐中的絕大多數長期契約是不完備的(incomplete),即他們不能被明確地規定所有可能事件,從而留下許多日后進行的決策和處理。從直覺上理解,大多數人會發現甚至對一個相對簡單的動態決策問題進行通盤考慮都是困難的,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將其放到以后變得緊迫時才處理,對于動態決策問題尚且如此,那么更不用說動態契約問題,因為契約方必須共同思考并對未來的處理達成一致(類似于完全的理性,無限的計算能力)。在前面對最優契約問題三個部分的展示中均抽象掉了這些問題,沒有契約起草成本、沒有契約執行方面的限制、契約方有能力立刻確定復雜的最優長期契約,這實際上是很方便的簡化,但也是很強的要求,下面我們進一步貼近現實來探討契約不完備的含義。4/17/202494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新的焦點:誰來決策?契約的不完備性與契約的長期性有關,但是焦點不同,當契約不完備時,一些處理或決策必須由契約雙方在簽約后的階段來決定,這樣一來出現的問題是誰來做這些決策?關注的焦點:契約最優化的變量將主要由名義所有權(ownershiptitle)、控制權(controlrights)、判斷力(discretion)、權威(authority)、決策規則(decisionmakingrules)等構成。基本的不完全契約問題的表述主要引起方法上的改變,實際上為了強調這一改變,我們考慮的契約問題基本不涉及非對稱信息。另外一個根本性的改變是在前三部分激勵集中于貨幣激勵,而第四部分中的激勵關注于控制(control)和所有權保護(ownershipprotections)效果,換句話說,除了貨幣報酬外(moneyremuneration)這部分強調了其他的制度因素(institutionalfactors),不完備契約方法為系統分析經濟制度和組織提供了一個工具。4/17/202495高級管理學西安交大萬迪昉雇傭與所有權Simon(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大學體育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二次質量測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山東政法學院《國際物流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中學2025年初三五月調研測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電動工具在醫療器械制造中的無菌要求考核試卷
- 電視邊緣計算與內容分發優化考核試卷
- 電子智能健康監測設備行業挑戰考核試卷
- 滌綸纖維在農業種植技術與智能溫室中的應用與前景考核試卷
- 核輻射測量在核設施輻射防護性能提升中的研究考核試卷
- 燃油零售業務中的互聯網思維考核試卷
- 房屋建造流程過程
-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級英語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春新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件 第九章 浮力 第四節 物體的浮與沉 第1課時 物體的浮沉條件
- 第二單元“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說課稿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00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 文化行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案
- 小學生交友主題班會課件
- 2025屆高考政治核心知識梳理提綱
- 【MOOC】光學發展與人類文明-華南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2022版)》解讀
- 中小學思政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