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套疊-影像學課件_第1頁
腸套疊-影像學課件_第2頁
腸套疊-影像學課件_第3頁
腸套疊-影像學課件_第4頁
腸套疊-影像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柳州市人民醫院影像教研組

1可編輯課件PPT定義(Definition)腸套疊是指某段腸管及其相應的腸系膜進入鄰近腸管內引起的一種腸梗阻。

2可編輯課件PPT小兒:低于2歲,尤其是4~10個月為高峰期。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下降。腸套疊占腸梗阻的15%~20%。成人:任何年齡,以中、老年居多。絕大數腸套疊是近端腸管向遠端腸管內套入逆性套疊較罕見,不及總例數的10%。發病率(IncidenceRate)3可編輯課件PPT一、原發型:占95%嬰幼兒為主,小兒腸蠕動活躍,在添加輔食的年齡,可因腸蠕動紊亂而發生腸套疊。二、繼發型:占5%

成人多見,多發生在有病變的腸管,如良性或惡性腫瘤、息肉、結核、粘連以及梅克爾氏憩室,可影響腸管的正常蠕動,成為腸套疊的誘發因素。促發因素:腸蠕動正常而節律紊亂所致,如飲食改變、腸炎、腹瀉、高熱等。4可編輯課件PPT

腸套疊的方向:一般腸套疊是順行的與腸蠕動方向一致近端套入遠端內極少數可逆行5可編輯課件PPT頭部套入部頸部鞘部腸套疊的構成6可編輯課件PPT被套入的腸段進入鞘部后,其頂點可繼續沿腸管推進,腸系膜也被牽入,腸系膜血管受壓迫,造成局部循環障礙,逐漸發生腸管水腫,腸腔阻塞,套入的腸段被絞窄而壞死,鞘部則擴張呈缺血性壞死,甚至穿孔而導致腹膜炎。7可編輯課件PPT8可編輯課件PPT腸套疊的類型:約50一60%約30%約10%特點:回盲瓣是頭部特點:回腸是頭部特點:復套,回腸套入回腸盲腸、闌尾套入結腸內穿過回盲瓣進入結腸后再套入結腸內9可編輯課件PPT較少見很少見極少見10可編輯課件PPT11可編輯課件PPT1.陣發性腹痛:

腹痛(小兒表現哭鬧不止):因腸系膜被牽拉,套疊鞘部強烈收縮所致,占90%以上。

其它疼痛表現:神萎、面色發白、痙攣臨床表現12可編輯課件PPT

2.嘔吐:早期癥狀之一,發生率>90%。

3.便血:

果醬色血便,發生率>80%,發生在疾病開始后8~12小時。肛門指檢對早期發現和幫助診斷有重要意義。臨床表現13可編輯課件PPT4.腹部腫塊:

臘腸樣包塊,約70~80%,隨疾病不同時期腫塊位置發生改變,早期多位于右側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結腸移至腹部左側,最遠可達直腸內。5.全身情況:面色蒼白、精神萎靡、表情呆鈍、嗜唾、高熱、嚴重脫水、腹脹、休克等。臨床表現14可編輯課件PPT

年齡越大,發病過程越緩慢,呈亞急性腸梗阻的癥狀:腸梗阻是多為不完全性,腸壞死發生較遲。癥狀常不典型,有陣發性腹痛,腹部包塊能明顯觸及,常無便血或發病數天后出現便血,約占40%,嘔吐亦不多見。臨床表現15可編輯課件PPT腸套疊四大主要癥狀:

陣發性腹痛,嘔吐,便血,腸樣腫塊。有以上1-2個癥狀均要考慮該病,3個可確診。對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停止排便排氣等,尤其對嬰兒哭鬧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早期便血尚未發生時可作直腸指檢,觀察指套上有無血便。16可編輯課件PPTB超:“同心圓”或“假腎”征。輔助檢查:17可編輯課件PPTX線透視下空氣灌腸造影:用50-60mmHg(6.6-8.0kPa)壓力灌腸,氣柱前端形成“杯口影”、“鉗狀陰影”或“葫蘆狀”、“啞鈴狀”、“球形”等。注:100mmhg=13.3kp:輔助檢查:18可編輯課件PPT球形陰影19可編輯課件PPTCT檢查:①靶型或腎型腫物。②彗星尾征。③腸系膜脂肪套入形成半月形或環型征象很重要。④環行征。⑤偏心或外周氣泡:偏心氣泡是套入部與鞘部腸壁間的氣體,對診斷腸套疊有較大幫助輔助檢查:20可編輯課件PPT21可編輯課件PPT22可編輯課件PPT女性患者,22歲,反復上腹痛3天23可編輯課件PPT24可編輯課件PPT男,43歲,結腸癌(結腸肝曲段);病變累及漿膜層,并附近淋巴結增大。回結型慢性腸套疊,腫瘤沿壁侵犯。25可編輯課件PPT26可編輯課件PPT(一)

空氣灌腸復位法(非手術療法)適應癥:年齡<6個月,發病時間<24h年齡>6個月,發病時間<48h年齡在1歲以上,發病時間>48h的慢性腸套疊患兒。全身情況好的病例。27可編輯課件PPT禁忌癥:新生兒、小于2月嬰兒發病>48小時而全身情況不良者,便血超過24h。腹部異常膨隆,透視下腹腔內有多個巨大液平面,腹肌緊張疑有腹膜炎時。有高熱脫水精神萎靡不振及休克等中毒癥狀。試用空氣灌腸時逐步加壓,而腸套疊陰影仍不移動、形態不變者。28可編輯課件PPT常見并發癥:誤吸引起窒息腸穿孔產生大量氣腹導致呼吸、心跳停止遲發性腸穿孔29可編輯課件PPT操作前注意事項:小兒哭鬧可用阿托品和鎮靜藥。事先應向家長做好解釋工作,告之治療性灌腸的優缺點和相關并發癥,以及出現并發癥時的處理方案,取得家長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才能開展治療性空氣灌腸術對于嚴重脫水、電解質失衡患兒術前應有效糾正后再行治療性灌腸檢查機器的性能30可編輯課件PPT準備器材:氣囊肛管(Foley氏管)注射器針頭(備用)31可編輯課件PPT32可編輯課件PPT實施方法:術前常規拍攝腹部立位片(證實無氣腹)經肛門插管注入空氣,灌氣壓力從60mmHg(8KPa)開始,逐漸加壓,最高可達100mmHg(13.3KPa);透視下見腫塊陰影逐漸縮小直至完全消失,大量氣體進入小腸。

(爆破樣充氣)

33可編輯課件PPT34可編輯課件PPT35可編輯課件PPT36可編輯課件PPT操作注意事項:操作前先透視后加壓,以免將小的腸套疊瞬間灌通后誤認為沒有腸套疊先停灌后停透視。檢查完后一定要照個立位片,證明離開科室時沒有氣腹表現。37可編輯課件PPT復位的判定:拔管后排出大量臭氣和粘液便。病兒安靜,不再陣發性哭鬧。腹部原有腫塊不能再觸及。碳劑試驗:口服0.5~1g活性碳,于6~8小時后排便時出現。

空氣灌腸復位率可達90%以上。38可編輯課件PPT空氣灌腸終止指征:注氣后見腫物巨大,套入部呈分葉狀,提示復套存在,復位可能性較小。注氣過程中套入部退縮不明顯,或見套入部退而復進,表示套疊頸部過緊,復位困難。注氣后腫物漸次后退通過回盲瓣,腫物消失而小腸遲遲不進氣,提示存在小腸套疊復位困難。復位過程中腫物消失,但熒光屏上突然有閃光改變,旋即見膈下游離氣體,表明發生腸穿孔,應立即停止注氣。39可編輯課件PPT1.適應癥:空氣灌腸未成功者;小腸套疊;晚期腸套疊。2.術前準備: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糾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