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中考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中考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中考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中考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中考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中考聯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毛澤東:“目前長沙那樣的城市,還不是我們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們要到敵人管不著或難得管的地方去,……發展我們的武裝力量。“材料中這段話的背景是A.土地革命的開展B.秋收起義中受挫C.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D.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創立2.“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指的是下列哪一個歷史事件()A.中國共產黨成立B.中國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D.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3.周恩來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國棋手,在風云變幻的外交大棋局中,縱橫捭闔,談笑風生,使新中國外交突破重圍,朋友遍天下。在1955年的一次國際會上,利用了他個人巨大魅力和外交機敏逐漸減弱了那些懷疑中國或懷疑共產主義的領導人的敵對情緒”。“他”的“外交機敏”是指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提出“求同存異”方針C.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D.簽署中美《聯合公報》4.一位世紀偉人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入中國人的心靈。下列三張紀念郵票以黨代會為主題,其關鍵詞表述最恰當的—組是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A.經濟建設國企改革市場經濟B.走自己的路初級階段鄧小平理論C.改革開放計劃經濟一國兩制D.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科學發展5.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下面“北京人頭部復原像”的主要依據是A.周口店的自然環境 B.遺址中的石器C.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圖6.漫畫多以含蓄、隱晦的方式論說世事下圖是華君武先生在抗戰勝利后的創作的一幅名為《磨好刀再殺敵》的漫畫,這幅漫畫主要反映了國民黨①積極準備內戰②在政治上欺騙人民③為搶奪抗戰勝利果實贏得時間④爭取抗戰勝利后實現國內和平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小白同學在剛結束的月考中考砸了。回家后,他爸爸暴跳如雷,說要“家法伺候”。他爺爺慢吞吞地說:“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總結經驗,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小白爸爸、爺爺的言論分別與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A.法家、儒家B.道家、墨家C.法家、道家D.兵家、儒家8.下圖為解放戰爭示意圖,請結合圖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內容A.消滅國民黨軍主力B.推翻南京國民政府C.爭取實現國內和平D.解放戰爭勝利結束9.2019年4月5日清明時節,小明同學到革命紀念館參加了祭掃活動。下面是他的感悟:這是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起點,這是歷史之痛、民族之恥!據此判斷,小明去的地方應是A.宛平城抗日紀念館B.九一八歷史博物館C.七七事變紀念館D.南京大屠殺紀念館10.下列關于五四運動的總體評價,代表中國共產黨觀點的是()A.五四運動是中國的“文藝復興”B.五四運動破壞了中國傳統文化C.五四運動是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折點D.五四運動是中國新舊民主革命的分水嶺11.下圖是九年級歷史組教師集體備課時教師甲準備的一張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圖片,教師乙很快認為這幅圖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實際,下列原因正確的是A.主持人應站立發言B.窗口有人偷窺C.開會人員都應摘下頭巾D.與會人員不應有婦女12.從下圖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1966—1968年我國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B.1966—1968年我國經濟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關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經濟發生嚴重困難D.“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國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根據提示寫出相關的歷史事件。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___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歷史上已知最早的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保險人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讓統治階級在無產階級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材料二:恩格斯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這個文件的作者是誰?該文件發表有何歷史意義?恩格斯的這段話,是對哪一歷史事件的評價?該歷史事件弘揚了怎樣的時代精神?15.歷史上有許多杰出人物,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文藝復興的先驅是誰?孟德斯鳩是博學的蒙學者,他提出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他的這一思想在18世紀美國的哪一法律文獻中得到體現?與馬克思共同創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人是誰?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的人是誰?請寫出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一位。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的領導人是誰?我們應該學習以上人物的哪些優秀品質?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據“目前長沙那樣的城市,還不是我們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們要到敵人管不著或難得管的地方去,到鄉下去,在鄉下站住腳,養精蓄銳,發展我們的武裝力量。”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所說的“我們”當時去了井岡山。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認真分析中國的形勢,當機立斷,向農村進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革命道路的開始,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C項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成立標志著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是中國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標志著中國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的結束,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由此分析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3、B【解析】

根據“1955年的一次國際會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4月,亞非29個獨立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尼的萬隆舉行會議。中國派出了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出席會議。周恩來在這次會議上鮮明地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B符合題意;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A排除;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C排除;1972年簽署中美《聯合公報》,D排除。故選擇B。4、B【解析】

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命題。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所以答案選B。5、C【解析】

依據“北京人頭部復原像”,我們能得到的結論是北京人頭部仍保留著不少原始特征。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的石器,過群居生活,共同勞動(采集、狩獵)共同分享勞動成果。根據北京人的化石可以復原北京人頭像,即依據考古挖掘來進行歷史研究,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是主要依據,排除,故選C。6、B【解析】

依據題干漫畫信息“和平建國、磨好刀再殺敵”,結合所學可知,抗戰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美國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在政治上欺騙人民、搶奪抗戰勝利果實贏得時間,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仔細審查①②③表述正確,故B符合題意;爭取抗戰勝利后實現國內和平不是蔣介石的本意,故含有④的CD不合題意;A包含不全面,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7、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法家主張嚴刑峻法,道家主張好壞事互相轉變,故C符合題意。儒家主張仁,墨家主張兼愛,兵家主張知己知彼,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8、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中,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長達22年的南京國民政府的垮臺。因此,推翻國民黨統治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9、B【解析】

依據題干“這是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起點”,十四年抗戰為1931-1945年,可知這一事件應發生在1931年,宛平城抗日紀念館與1937年七七事變有關,故A不符合題意。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故B符合題意。七七事變發生在1937年7月,故C不符合題意。南京大屠殺開始于1937年12月,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同一事件,不同的階級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中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革命史觀必須堅持。新舊民主革命的根本區別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故D符合題意。五四運動是中國的文藝復興,胡適就是持這種觀點,胡適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故A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實際上是跟新文化運動聯系在一起的,新丈化運動對于東西方文化有過度否定和過度肯定的不正確傾向,就是過度地否定東方文化,過度地肯定西方文化;但是這不是對五四運動的總體評價,就算它有這個問題的話,它也只是一個次要的方面,而不是主要方面,故B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是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一個轉折點,這不是無產階級黨史的觀點,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堅持無產階級黨史的觀點,從無產階級領導角度來思考五四運動。11、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奴隸主民主政治的最高峰。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廣大的奴隸、婦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圖片的場景是討論國家大事,圖片中有婦女在場與雅典民主政治不符,所以這幅圖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實際。故D符合題意;主持人發言的站或坐,窗口有人偷窺、開會人員是否摘下頭巾都不是題干圖片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實際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認識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廣大的奴隸、婦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圖片中出現婦女,與雅典民主政治不符。12、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1966—1968年我國經濟數據”,可知呈現出減少的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因此圖中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國工農業總產值和財政收逐年下降。選項B符合題意;“我國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與題干內容不符;“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1958年開始的;“拉大了我國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與題干內容不符;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俄國南昌起義《漢謨拉比法典》【解析】

(1)19世紀中后期,俄國共割占中國領土15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2)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也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8月1日成為人民軍隊誕生的紀念日――建軍節。(3)《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14、(1)《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2)《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以后,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3)文藝復興。(4)人文主義精神。【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出自《共產黨宣言》。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革命綱領。(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以后,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3)根據材料“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產生了巨人,是一個巨人輩出的時代。(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運動弘揚和宣傳了人文主義精神。15、(1)但丁。(2)1787年美國憲法。(3)恩格斯。(4)達爾文。(5)羅伯斯庇爾。(6)列寧。(7)勇于探索創新、善于學習思考、不畏艱難險阻,敢于斗爭等。【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開始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其核心。意大利詩人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他的長詩《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對天主教會進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孟德斯鳩是博學的蒙學者,他提出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他的這一思想在18世紀美國的1787年美國憲法中得到體現。《1787年憲法》是美國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準生效的美利堅合眾國聯邦憲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制定后多年來附有27條修正案,迄今繼續生效。1787年憲法強調加強國家權利,又在權利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的原則,以避免權力過于集中,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內容是:立法、司法與行政權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權力平衡。(3)根據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