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新教材蘇教版生物選擇性必修1階段檢測:第一章人體穩態維持的生理基礎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新教材蘇教版生物選擇性必修1階段檢測:第一章人體穩態維持的生理基礎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新教材蘇教版生物選擇性必修1階段檢測:第一章人體穩態維持的生理基礎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新教材蘇教版生物選擇性必修1階段檢測:第一章人體穩態維持的生理基礎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新教材蘇教版生物選擇性必修1階段檢測:第一章人體穩態維持的生理基礎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階段過關檢測(一)人體穩態維持的生理基礎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5題,每題2分,共計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關于神經元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神經元軸突末梢可形成多個突觸小體B.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的移動不消耗ATPC.神經纖維的興奮以局部電流的方式在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D.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能引起膜電位變化解析:選C神經細胞又叫神經元,神經元軸突末梢可形成多個突觸小體,A正確;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的移動是擴散,不消耗ATP,B正確;興奮以局部電流和化學信號的方式在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C錯誤;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能引起膜電位變化,D正確。2.某反射弧中存在三個神經元,可用“1→2→3→4→5”表示反射弧五部分中興奮的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1在興奮時,膜電位會由“內負外正”變成“內正外負”B.反射弧最少應包含兩個神經細胞,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C.神經遞質在2與3形成的突觸間隙中以擴散的方式通過,不耗能D.某藥物施于3,刺激1后不能引起5效應,說明該藥物只阻斷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解析:選C1為感受器,若為肌肉則無膜電位變化,A錯誤;縮手反射至少含有3個神經元,B錯誤;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以擴散的方式通過,不耗能,C正確;某藥物施于3(神經中樞),刺激1(感受器)后不能引起5效應,說明該藥物可能作用于神經纖維,也可能作用于突觸,D錯誤。3.下列關于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說法,錯誤的是()A.體液調節的信號是化學物質,神經調節的信號是神經沖動B.神經調節作用范圍準確、局限,而體液調節的范圍廣泛C.神經調節作用時間短暫,而體液調節時間較長D.神經調節速度快,而體液調節反應緩慢解析:選A體液調節的信號是激素等化學物質,神經調節的信號有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神經遞質),A錯誤;神經調節、體液調節作用范圍不同,神經調節準確、但是比較局限,體液調節較廣泛,B正確;作用時間不同,神經調節時間比較暫,體液調節時間比較長,C正確;神經調節反應比較迅速,體液調節反應較緩慢,D正確。4.促胰液素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激素。以下關于該激素發現的過程及其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大膽提出鹽酸刺激小狗的小腸黏膜產生化學物質(促胰液素)假設的人是斯他林和貝利斯B.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可以促進食物消化C.促胰液素發揮作用后會失活D.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中采用了假說—演繹法解析:選B斯他林和貝利斯大膽提出鹽酸刺激小狗的小腸黏膜產生化學物質(促胰液素),A正確;促胰液素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進入血液,由血液傳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B錯誤;促胰液素發揮作用后會失活,C正確;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中斯他林和貝利斯先假設再設計實驗驗證,也屬于假說—演繹法,D正確。5.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反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膝跳反射涉及圖中的4個神經元,其中2個是傳入神經元B.圖中各突觸釋放的神經遞質均引起突觸后膜發生動作電位C.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也受大腦皮層影響D.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和屈肌共同收縮完成膝跳反射解析:選C膝跳反射涉及圖中的4個神經元,其中1個是傳入神經元,A錯誤;圖中各突觸釋放的神經遞質有的會引起突觸后膜發生動作電位,而抑制性神經遞質不會,B錯誤;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也受大腦皮層影響,C正確;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收縮和屈肌舒張共同完成膝跳反射,D錯誤。6.當呼吸道黏膜受到機械刺激或化學刺激后,產生的興奮傳到延髓的相關中樞,進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縮或舒張,產生咳嗽反射。下列有關該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咳嗽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B.機械刺激可導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細胞顯著活躍C.咳嗽反射過程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D.興奮以局部電流的形式由傳入神經傳遞給傳出神經解析:選D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咳嗽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A正確;據題干信息可知,在呼吸道黏膜中有感受器,所以機械刺激可導致呼吸道黏膜中某些細胞顯著活躍,B正確;由于刺激部位是呼吸道黏膜中的感受器,興奮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由此可見,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C正確;興奮由傳入神經傳遞給傳出神經,經過了突觸結構,其在突觸處以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形式傳遞,在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的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或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D錯誤。7.下列有關突觸描述錯誤的是()A.遞質與樹突或胞體上特異蛋白結合后可引發電位變化B.突觸是由突觸小體、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組成C.人類長時程記憶可能與新的突觸結構建立有關D.釋放到突觸間隙中的神經遞質屬于內環境的成分解析:選B神經遞質與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細胞體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突觸后膜的電位發生變化,即引發一次神經沖動,A正確;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構成,B錯誤;人類的長時程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C正確;神經遞質分泌后進入組織液,屬于內環境的成分,D正確。8.某藥物能通過減慢心率和減弱心肌收縮力而治療高血壓,已知該藥物能與心肌細胞上某種神經遞質的受體結合,該藥物的可能作用機制是()A.抑制神經遞質的作用B.阻斷神經遞質的釋放C.加速神經遞質的分解D.減慢神經沖動的傳遞速度解析:選D根據題干信息“該藥物能與心肌細胞上某種神經遞質的受體結合”可知,該藥物的作用并不是使神經遞質的分解加快或釋放阻斷,也不是抑制神經遞質的作用,而是與受體結合后與神經沖動的傳導有關,又已知“該藥物能通過減慢心率和減弱心肌收縮力而治療高血壓”,則可能的作用機制是減慢神經沖動的傳遞速度。9.某培養液中的小鼠離體神經纖維受到適宜刺激后,膜內鈉離子含量變化及膜電位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適當提高培養液中鈉離子濃度可以提高曲線Ⅱ上c點的值B.圖中曲線Ⅰ在b點時,膜內鈉離子濃度小于膜外C.圖中曲線Ⅱ恢復到d點時,仍然有離子進出D.圖中曲線Ⅱ中的cd段,鉀離子進入神經細胞的動力來源是濃度差解析:選D提高培養液中鈉離子濃度,神經纖維受到適宜刺激后,單位時間內鈉離子內流數量增加,動作電位峰值增大,所以可以提高曲線Ⅱ上c點的值,A正確;b點時圖中無論有沒有產生動作電位,膜內鈉離子濃度始終小于膜外,B正確;該實驗中d點后恢復為興奮前的離子分布,鈉離子外流,仍然有離子進出,C正確;圖中曲線Ⅱ中的cd段,鉀離子外流,屬于協助擴散,不消耗能量,D錯誤。10.研究發現:當神經沖動通過軸突傳導到突觸小體時,突觸間隙中的Ca2+即進入突觸小體內,促使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中。當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便引起了突觸后膜發生興奮性或抑制性的變化。在此過程中會發生的生命活動或現象是()A.突觸前膜內的Ca2+濃度不影響興奮在細胞間傳遞B.神經遞質與特異性受體結合以后進入突觸后膜C.突觸前膜與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均發生了變化D.突觸后膜上會發生電位的變化而產生神經沖動解析:選C突觸前膜內的Ca2+濃度影響Ca2+進入突觸小體內,因此影響興奮在細胞間傳遞,A錯誤;神經遞質不進入突觸后膜,B錯誤;當神經沖動通過軸突傳導到突觸小體時,突觸前膜的Ca2+通道開放,釋放神經遞質會引起突觸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發生變化,C正確;突觸后膜上會發生電位的變化,但不一定產生神經沖動,D錯誤。11.氨基丁酸(GABA)是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抑制性神經遞質,有A、B兩種受體,A受體還是Cl-通道,被GABA激活后導致通道開放,Cl-內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完成①②過程依賴于細胞質膜的流動性B.圖中X和Y分別是突觸前神經元和突觸后神經元C.推測B受體具有調節GABA釋放量的作用D.GABA與A受體結合后,導致Cl-內流,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解析:選D①②過程表示神經遞質通過胞吐方式排出,所以完成①②過程依賴于細胞質膜的流動性,A正確;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所以圖中X和Y分別是突觸前神經元和突觸后神經元,B正確;B受體位于突觸前膜,能與氨基丁酸結合,推測B受體具有調節GABA釋放量的作用,C正確;GABA與A受體結合后,導致Cl-內流,抑制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D錯誤。12.下列有關動物激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體后葉細胞合成并分泌的B.長期服用雌性激素的女性可能會引起垂體功能退化C.雌性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保幼激素均可以口服使用D.呆小癥患者不可以通過抽血化驗的方式來判斷生長激素水平是否正常解析:選B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腦合成,垂體后葉細胞釋放,A錯誤;長期服用雌性激素的女性會抑制垂體,可能會引起垂體功能退化,B正確;雌性激素、甲狀腺激素、保幼激素均可以口服使用,而生長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會失去活性,C錯誤;呆小癥患者可以通過抽血化驗的方式來判斷甲狀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D錯誤。13.如圖表示膝跳反射直接聯系的2個神經元,a、b為電位計的兩個連接點,c為刺激點,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膝跳反射時,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B.靜息狀態時,b處膜外K+濃度高于膜內K+濃度C.在c處給予適宜刺激,不會導致a處細胞質膜對Na+通透性增加D.在c處給予適宜刺激,電位計的指針將會產生1次偏轉解析:選B在反射弧中興奮的傳導是單向的,故膝跳反射時,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A正確;通常情況下,膜內K+的濃度高于膜外,故靜息狀態時,b處膜外K+濃度低于膜內K+濃度,B錯誤;由于興奮在突觸間的傳遞是單向的,故在c處給予適宜刺激,興奮不會傳遞到a處,故不會導致a處細胞質膜對Na+通透性增加,C正確;在c處給予適宜刺激,興奮能傳導到b處,但不能傳遞到a處,故電位計的指針將會產生1次偏轉,D正確。14.關于人腦及其高級功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大腦皮層中有140多億個神經元,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位B.學習是神經系統不斷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C.若某人言語區的H區受損,則聽不到別人講話,但可以講話D.長時程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解析:選C大腦皮層中有140多億個神經元,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位,A正確;學習是神經系統不斷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B正確;若某人言語區的H區受損,則聽不懂別人講話,但可以講話,C錯誤;長時程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正確。15.如圖1表示神經元之間形成的一種環狀連接方式,在圖示位置給予一定強度的刺激后,測得C點膜內外電位變化如圖2所示,圖3為兩個神經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圖1中各突觸生理性質一致,則興奮經該結構傳遞后持續時間將延遲B.若將離體神經纖維放于較高濃度海水中重復實驗,圖2中B點值將會變大C.在圖3中,當神經元上Y點受到刺激時,將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D.人體在完成反射活動的過程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解析:選D分析圖1可知,在圖1中共有3個完整突觸,若圖1中環狀結構內各突觸生理性質大體一致,興奮經該結構傳遞后會具有放大作用,從而使興奮經該結構傳遞后持續時間延長,A正確;若將離體神經纖維放于高濃度的NaCl溶液中,會導致動作電位且Na+內流量增多,從而使圖2中B點值變大,B正確;在圖3中,當神經元上Y點受到刺激時,由于釋放的神經遞質作用不同,因此將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C正確;反射活動要靠反射弧完成,興奮在反射弧上的傳遞是單向的,D錯誤。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每題3分,共計15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16.當某些內臟發生病變時,常感到體表某區域疼痛,這種現象稱為牽涉痛。如圖是一種牽涉痛產生機制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a、b、c組成完整反射弧B.痛感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C.牽涉痛產生過程中興奮在a、b之間雙向傳遞D.在牽涉痛形成過程中a沒有發生興奮解析:選BDa、c為傳入神經,b為傳出神經,不能構成反射弧,A錯誤;痛感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B正確;由于a、b之間存在突觸,牽涉痛產生過程中興奮在a、b之間單向傳遞,C錯誤;牽涉痛是指內臟發生病變時,常感到體表某區域疼痛,因此在牽涉痛形成過程中a沒有發生興奮,D正確。17.如圖表示人體內神經—肌肉突觸結構中的興奮傳遞過程。研究發現,當動作電位沿神經纖維傳到軸突末梢時,引起前膜上的鈣離子通道開放,進而促使含有乙酰膽堿(ACh)的突觸小泡與前膜融合,將ACh釋放到突觸間隙,并擴散到突觸后膜,與ACh受體結合,引起突觸后膜上的Na+通道開放。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在突觸小體上發生了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換B.突觸前膜釋放ACh的部位與突觸后膜受體部位對應分布有利于信息的高效傳遞C.ACh通過載體蛋白進入突觸后膜細胞內并引起膜電位變化D.突觸后膜上受體等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等結構有關解析:選AC突觸小體的膜屬于突觸前膜,發生的信號變化為電信號到化學信號,A錯誤;突觸前膜釋放ACh的部位與突觸后膜受體部位對應分布有利于信息的高效傳遞,B正確;ACh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并沒有進入細胞內,C錯誤;突觸后膜上受體等蛋白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在核糖體中合成,還需要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和轉運,D正確。18.促甲狀腺激素不敏感綜合征是由于甲狀腺對促甲狀腺激素(TSH)有抵抗而引起的一種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病癥嚴重程度不一,病因也不完全相同。以下是對TSH不敏感的兩例患者的部分臨床表現:患者甲,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異常,個體有輕微的甲狀腺激素減少的臨床表現;患者乙,先天性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在注射外源性TSH后,甲狀腺攝碘無增加。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TSH由垂體分泌,甲狀腺細胞表面有TSH的特異性受體B.患者甲體內的TSH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體內的TSH含量C.據題分析可知,可通過補充碘的方式來改善患者乙的癥狀D.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場所是游離核糖體解析:選CDTSH由垂體分泌,甲狀腺細胞表面有TSH的特異性受體,A正確;患者甲,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異常,個體有輕微的甲狀腺激素減少的臨床表現,通過負反饋調節使TSH分泌增多,故患者甲體內的TSH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體內的TSH含量,B正確;患者乙,先天性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在注射外源性TSH后,甲狀腺攝碘無增加,因此不能通過補充碘的方式來改善患者乙的癥狀,C錯誤;甲狀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不是蛋白質,故合成的場所不是游離核糖體,D錯誤。19.如圖為神經纖維的局部結構示意圖,被髓鞘包裹區域(b、d)鈉、鉀離子不能進出細胞,裸露區域(a、c、e)鈉、鉀離子進出不受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區域處于興奮狀態,膜內鈉離子較膜外少B.b、d區域不能產生動作電位C.a區域處于靜息狀態時,細胞質膜對Na+的通透性較大D.局部電流在軸突上的傳導方向為a→c和e→c解析:選AB由于c區域受到刺激,產生動作電位,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膜內正離子多,但膜內鈉離子仍然少于膜外,A正確;由于被髓鞘細胞包裹的軸突區域(b、d)鈉、鉀離子不能進出細胞,所以刺激c區域,b、d區域的電位仍為外正內負,不能產生動作電位,B正確;a區域處于靜息狀態時,細胞質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較大,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C錯誤;局部電流在軸突內的傳導方向為c→a和c→e,D錯誤。20.褪黑素是由哺乳動物和人的松果體產生的激素,它能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從而起到調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過程可以體現激素的分級調節B.長時間光照會使褪黑素的分泌減少C.該過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負反饋調節D.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腦能促進動物睡眠解析:選BC分級調節是一種分層控制的方式,常見的調控為下丘腦→垂體→內分泌腺,圖中過程為下丘腦直接控制松果體,不能體現激素的分級調節,A錯誤;由圖可知,暗信號可促使褪黑素增多,則長時間光照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導致褪黑素分泌減少,B正確;由圖可知,褪黑素含量增多時,其抑制下丘腦向松果體傳遞興奮,即存在負反饋調節,C錯誤;由圖可知,褪黑素對下丘腦有抑制作用,所以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腦,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不利于睡眠,D錯誤。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計55分。21.(10分)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導致的急性傳染病,該病嚴重時可能導致輕重不等的遲緩性癱瘓。脊髓灰質炎病毒為嗜神經病毒,主要侵犯神經系統的傳出神經。給小兒服用小兒麻痹疫苗糖丸(脊髓灰質炎減活疫苗)或接種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手段。圖1為與脊髓灰質相關的神經聯系的示意圖,圖2為圖1中⑤結構放大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編號)。興奮經過結構⑤的過程中發生的信號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憶與該結構的建立有密切關系。(2)當興奮傳導到⑥時,通過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酰膽堿屬于一種____________,可引起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兒麻痹癥”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質中③。患者對刺激________(填“有”或“無”)感覺。(4)當興奮傳導到圖2的⑥處時,其膜外的電位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圖2可知,α-銀環蛇毒影響興奮傳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分析圖1可知,圖1中表示感受器的是①。⑤為突觸,興奮經過結構⑤的過程中發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長時程記憶與突觸的建立有密切關系。(2)當興奮傳導到⑥(突觸小體)時,通過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酰膽堿屬于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可引起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3)“小兒麻痹癥”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質中③(傳出神經的細胞體),患者對刺激有感覺,因為脊髓中向大腦皮層上傳的神經并沒有損傷。(4)據圖2可知,當興奮傳導到⑥處時,⑥處產生動作電位,其膜外的電位由正電位變成負電位。由圖2可知,α-銀環蛇毒影響興奮傳遞的原因是α-銀環蛇毒代替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結合,阻礙興奮的傳遞。答案:(1)①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長時程(2)(興奮性)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3)有(4)由正電位變成負電位α-銀環蛇毒代替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結合,阻礙興奮的傳遞22.(10分)可卡因又名古柯堿,因其良好的麻醉效果,在醫療中常用于表面麻醉,同時,可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強烈的興奮作用,是世界性主要毒品之一。如圖為可卡因引起人體興奮傳遞異常的示意圖,序號表示結構。已知多巴胺為興奮性神經遞質。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興奮依靠________(結構)完成神經元間的傳遞,這個過程中體現生物膜的流動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過程。多巴胺以擴散方式穿過____________(填序號及對應的結構)后,與________(填序號及對應的結構)特異性結合,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突觸后膜產生興奮。(2)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多巴胺發揮作用后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卡因被吸食后,可與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引起的直接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給人帶來愉悅感。吸食可卡因一段時間后,吸毒者需要更大劑量的可卡因才能達到愉悅。請對此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興奮依靠突觸完成神經元間的傳遞,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由圖可知,多巴胺以擴散方式穿過②突觸間隙后,與③多巴胺受體特異性結合,引起鈉離子通道開放,導致突觸后膜產生興奮。(2)由圖可知,多巴胺發揮作用后會被多巴胺轉運載體回收至突觸小體。(3)可卡因被吸食后,可與多巴胺轉運載體結合,引起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增高,給人帶來愉悅感。吸食可卡因一段時間后,吸毒者需要更大劑量的可卡因才能達到愉悅。其原因是多巴胺受體的敏感度降低。答案:(1)突觸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②突觸間隙③多巴胺受體鈉離子通道開放(2)被多巴胺轉運載體回收至突觸小體(3)多巴胺轉運載體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增高多巴胺受體的敏感度降低23.(11分)由于神經元特殊的連接方式,神經中樞引起的興奮可能并不會立即消失,而會延續一段時間。如圖甲為中樞神經元之間的一種連接方式的示意圖,圖中各結構均正常,M和N為連接在神經元表面上的電流表;圖乙是將某神經元浸潤在由低至高的三種濃度的氯化鈉溶液中,然后給予相同的刺激,記錄的膜電位變化。請據圖回答:(1)若在圖甲A處給予一個適宜的刺激,M的指針發生偏轉,而N的指針未發生偏轉,推測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的指針偏轉,則其偏轉次數的情況是________(填“一次”“兩次”或“多次”)。(2)A、B、C是圖甲中三個位點,要證明某藥物只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突觸部位的傳遞,而不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刺激點應在________點,放藥點應分別在________點。(3)圖乙實驗的結果說明____________(填“動作電位”或“靜息電位”)的大小與膜外鈉離子濃度有關。人腦是神經系統最高級的部位,____________是人類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大腦皮層言語區損傷會導致語言功能障礙,如患者的________區障礙則不能看懂文字。(4)河豚毒素能與細胞質膜上的糖蛋白發生結合。先用河豚毒素處理神經細胞,一段時間后再將神經細胞移至高濃度氯化鈉溶液中,給予足夠刺激,結果膜電位變化大幅下降。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若在圖甲A處給予一個適宜的刺激,M的指針發生偏轉,說明形成動作電位,產生興奮,并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根據C處的突觸結構,理論上A處的興奮能向下一神經元傳遞,到達N指針所在的神經元。然而N的指針未發生偏轉,說明沒有興奮傳遞過來,因而推測A處神經元產生的是抑制性神經遞質。由于圖甲的中樞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方式特殊,且構成一個循環路徑,若N的指針偏轉,說明A處的興奮能向下一神經元傳遞,所以興奮能多次傳導到B處,導致N的指針發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轉。(2)若要證明某藥物只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突觸部位的傳遞,而不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刺激點應在A點,藥物分別放在B、C兩點。(3)圖乙實驗的結果說明動作電位的大小與膜外鈉離子濃度(或膜兩側鈉離子濃度差)有關。人腦是神經系統最高級的部位,語言文字是人類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大腦皮層言語區損傷會導致語言功能障礙,如患者的V區障礙則不能看懂文字。(4)河豚毒素與神經遞質受體結合,阻礙(或抑制)了鈉離子通道的開放,所以膜電位變化大幅下降。答案:(1)A處神經元釋放的是抑制性神經遞質多次(2)AB、C(3)動作電位語言文字V(4)河豚毒素與神經遞質受體結合,阻礙了鈉離子通道的開放24.(12分)膝跳反射是一種快速叩擊肌腱時發生的牽張反射,表現為被牽拉肌肉迅速而明顯縮短。如圖為膝跳反射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神經纖維在完成膝跳反射過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膝跳反射中,興奮從A神經纖維到B神經纖維的傳遞是單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在A神經纖維某處施加適宜電刺激,則該處會產生興奮,其生理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時膜外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這一刺激最終引起的膝跳不屬于反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某藥物可以抑制膝跳反射,為了確定該藥物是阻斷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還是阻斷興奮在神經細胞之間的傳遞,請利用圖示反射弧進行探究。(簡要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分析題圖可知,圖中A神經纖維是傳入神經纖維,其作用是將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的興奮傳遞到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2)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所以興奮從A神經纖維到B神經纖維的傳遞是單向的。(3)若在A神經纖維某處施加適宜電刺激,則該處會產生興奮,其原因是鈉離子大量內流,產生動作電位,此時膜外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這一刺激最終引起的膝跳不屬于反射,其原因是未通過完整的反射弧。(4)為了確定該藥物是阻斷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還是阻斷興奮在神經細胞之間的傳遞,利用圖示反射弧進行探究的實驗思路:將藥物施于B神經纖維上某處,給予A神經纖維一個適宜刺激,觀察膝跳反射情況;清除反射弧中的該藥物及其影響后,再將該藥物施于A神經纖維和B神經纖維構成的突觸處,給予A神經纖維一個適宜刺激,觀察膝跳反射情況。答案:(1)將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的興奮傳遞到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2)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3)鈉離子大量內流相反未通過完整的反射弧(4)將藥物施于B神經纖維上某處,給予A神經纖維一個適宜刺激,觀察膝跳反射情況;清除反射弧中的該藥物及其影響后,再將該藥物施于A神經纖維和B神經纖維構成的突觸處,給予A神經纖維一個適宜刺激,觀察膝跳反射情況25.(12分)中長期的太空飛行可導致宇航員肌肉萎縮,出現平衡障礙、無法站立等情況。研究發現,在期中失重條件下,肌梭自發放電減少,傳向中樞的神經沖動減少,肌緊張減弱,肌肉活動減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明顯升高。回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