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綜合檢測(含解析)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綜合檢測(含解析)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綜合檢測(含解析)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綜合檢測(含解析)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綜合檢測(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高中地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冊

綜合檢測

學校:姓名:___________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20世紀70年代前,天然甲魚很多且價格便宜,但無人愿吃。20世紀80年代,

隨著人們對其營養價值的認識加深,甲魚的價格飛漲,江漢平原就有很多人開始人工養

殖甲魚。然而,自然生長的甲魚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飼養者便在冬季采用溫室飼養甲

魚,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魚的價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轉向觀賞龜的飼養。

請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1.從以上可見,最終決定農業生產類型和產量的是()

A.氣候B.政策C.地形D.市場

2.甲魚只養三年就能上市,這是因為人們改造了()

A.光熱條件B.土壤條件C.交通條件D.政策

讀下圖“我國部分民居郵票”,完成下面小題。

東北艮國江蘇艮居zi南K居中且民居

3.形成四地民居建筑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氣候C.土壤D.資源

4.關于四個地區地域文化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北地區的傳統體育活動是賽龍船

B.江南地區的運輸工具是馬拉大車

C.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潑水節”、“火把節”等

D.西北地區的傳統飲食是糯米湯圓

下圖為某城鎮年內風頻統計及工業區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對該城鎮環境影響最小的工廠是()

A.①B.②C.③D.④

6.該城鎮東南部最適宜規劃()

A.高檔住宅小區B.倉儲物流中心

C.中心商務區D.休閑度假村

7.下列四幅圖能正確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風向的是()

(hP?)

IOCM)

C.

1005

mtn

臺灣地區的出生率每12年便會周期性出現一種特殊的逆轉變化,這就是“虎

兔龍現象”。臺灣許多男女偏愛兔寶寶,避開虎寶寶,更期待龍寶寶。讀臺灣地區

2010—2014年人口數據統計圖。

完成下列各題。

m長率(%)

死亡率(*)

8.臺灣地區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現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

9.據圖可知,2010—2014年臺灣地區的

A.人口出生率波動下降B.死亡率波動比出生率大

C.社會老齡化現象嚴重D.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上升

10.下面左圖中四個國家人口增長特點與下右圖中人口增長階段對應正確的是

A.甲一①B.乙一②C.丙一③D.T-?

讀某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凈遷入率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各問題。

自然增長率(%)

11.圖示期間該地區人口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口持續增加B.人口增長以自然增長為主

C.人口總量最少的年份是1995年D.人口總量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

12.圖示信息反映

A.該地區勞動力短缺,經濟發展速度慢、水平低

B.該地區凈遷入率的變化的主要誘因是自然增長率下降

C.凈遷入率的變化導致該地區出現大量失業人口

D.凈遷入率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該地區人口老齡化速度

隨著城際高鐵、凱道交通的建設,城際高鐵站、軌道交通站點附近成為購物、

就業和人口的集聚區,逐漸形成具備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稱為邊緣城市。下圖為某邊緣

城市城際高鐵站附近土地利用類型的空間布局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3.該城際高鐵站附近首先出現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A.零售業用地B.辦公用地C.生產用地D.居住用地

14.該邊緣城市核心區

A.居住用地面積最大B.晝夜人口流動量大C.交通通達度低D.建筑物高大密

下圖示意長江下游某城市地鐵運營線路及2017年新規劃的地鐵換乘中心及停

車場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該市中心商業區最可能位于()

A.甲B.乙

C.丙D.丁

16.該市新規劃一部分地鐵換乘中心及停車場的主要目的是()

A.擴大新建換乘中心人流集散,促進附近城市化發展

B.加強地上地下交通銜接,緩解市區交通擁堵

C.節約建設用地,引導城市功能區分化

D.提高市郊之間通達度,引導郊區商品用房價格下降

17.美國某電子企業計劃在該市投資,其比較中意的地點最可能是()

A.aB.b

C.cD.d

有科學家通過實臉提供了治理全球變暖的新視角,其主要是向高空發射一顆熱

氣球,這顆熱氣球在平流層噴射霧狀的金剛石粉、氧化鋁、方解石等物質,進而在冷卻

地球的同時能修復臭氧層。

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小題。

18.熱氣球噴射霧狀的金剛石粉、氧化鋁、方解石等物質發生在左圖中的

A.a層B.b層C.c層D.d層

19.“這些物質能冷卻地球”主要是因為增大了右圖中的

A.①B.②C.③D.@

2019年央視春晚《“兒子”來了》讓人們認識到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

列問題,如表為中國三個區域人口老齡化變動情況表。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東部沿海地

年份指標(%)中部地區西德地M

叁齡人口比小(t)6.165.235.20

1990老齡人口相對價?

46.8532.1920.66

(1)

老*人口比收7.466.236.11

1995老齡人口相對份■

1532.4420.41

(1)

老齡人JI比貿(%)7.676.596.37

2000老酢入口和對份糊

47.H931.9520.16

(%)

卷抬人口比收(%)9.448.428.22

2005者解人II相對份㈱

47.3631.U820.65

(?)

老齡人口比*(1)9.098.729.05

2010老齡人11相對份施

46.6331.9221.45

20.形成三個地區老齡人口相對份額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長B.人口基數C.自然環境D.人口遷移

21.下列關于三個地區人口老齡化變動的敘述,合理的是

A.2005年至2010年東部沿海地區老齡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提高

B.西部地區老齡人口比重持續上升表明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最快

C.中西部地區人口大量遷出到東部沿海地區,東部沿海地帶人口年齡結構年輕化

D.全國老齡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壽命延長及出生率低

二、綜合題

22.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完成下列問題。

圖例

一一鄉村道路

,■省道

二河流

4瀑布

4)村莊

詡山塘水庫

。IX)米

I____I

(1)判斷圖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

(2)甲村莊為圖示區域內最大的村落,簡析其形成的有利區位條件。

(3)某攝影愛好者想拍攝一張古村落全貌,在A、B、C三地應選取地點,簡

述理由。

23.讀某城市的橫剖面圖和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IIIIIIIIIIIIIIII

③圖a交通用地

(1)圖b中的A、B、C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別對應圖a圖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O

(2)在市場環境下,城市的每一塊土地用于哪種經濟活動,取決于各種活動的。

(3)影響城市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②類用地多分布在高樓的底層,試分析其原因。③類用地隨著城市的發展,紛紛

被迫向市區外緣遷移,試分析其主要原因。

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開放后,由于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的人口規模持續

快速增大。下圖是2010年3個城市外來人口分省統計情況?

(1)歸納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外來人口來源的共性特點。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廣州外來人口中均占較大比例的原因。

(3)諸如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超大城市是否應限制外來人口?請表明你的態度,

并說明理由。

25.近年來,我國房地產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居民喬遷新居,居住環境得

到了顯著改善。甲圖是“某城市小區平面圖”,乙圖為“我國某中等城市主要功能用地

面積空間變化圖”。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學校醫院

街道

丫丫丫丫丫丫丫

丫丫丫丫丫丫

YYYTYY池YYYTYY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丫丫觀'黃花半口居民樓

(1)居民小區中荷花池的生態功能有哪些?

(2)圖乙①②③曲線中,③表示工業區用地面積空間變化,那么①和②曲線代表的主

要功能區分別是什么?請說明理由。

(3)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該市在距市中心15.5千米的郊區(如圖乙中④所示)規劃

設計了一座新的衛星城,說明該衛星城的建設對城市發展的意義。

26.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吐魯番市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興建了一個汽車試臉場,每年可吸引國內外1000

多輛新研發的汽車來這里進行高溫暴曬試驗。新車型樣車在運輸途中,一般都罩有保護

外衣。樣車一般要在這里待上1—3年,荒蕪的沙漠為當地帶來每年上億元的經濟收入。

在此之前,汽車的此類專業測試要到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汽車試驗場進行。下圖為吐魯番

盆地示意圖。

(1)簡述吐魯番建設暴曬試驗場的意義。

(2)說明吐魯番建設暴曬試驗場的區位優勢。

(3)推測吐魯番汽車試驗場可進一步拓展的測試項目。

(4)分析為樣車罩保護外衣的目的。

27.讀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時45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從海

南三亞啟航,下南海,穿馬六甲海峽,跨印度洋,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2009年1月6日到達B地,并于當地時間1月6日11時起正式開始為我國商船護航。

材料二:世界局部區域圖。

30,50,

(1)B地所在的時區是。

(2)圖中E是海峽,F是海峽,

(3)圖中G山脈是由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隆起而形成的。

(4)長期以來,圖示地區民族矛盾尖銳、戰爭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爭奪非常豐富的.

資源和十分短缺的資源。

(5)某商船從B海域航行到A海域過程中,下列敘述可信的是

A.船員看到沿岸農民正收割小麥B.經過E海峽時商船為順水航行

C.時常有暴雨天氣出現D.到達A海區后商船吃水更深

(6)試分析M地盛產長絨棉有利的自然條件。

28.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丹江口水庫位于湖北省與河南省交界處,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旅

游等綜合效益,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濟漢”工程是指引長江水到漢江

的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組成部分,該工程具有生態補水功能,可減少丹江口水

庫蓄水和調水后對漢江下游不利的影響。

(1)指出南水北調和“引江濟漢”工程所影響的水循環環節。

(2)從地形地勢、氣候、庫區環境等方面分析丹江口水庫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

地的優勢自然條件。

(3)簡述“引江濟漢”工程對漢江中下游地區的作用。

(4)丹江口水庫是華北地區未來可持續供水水源地,說明對其應采取的保護措施。

答案與解析

1.D

2.A

【分析】本題組主要考查農業區位選擇和區位因素的變化。

1.通過材料中20世紀70年代前和80年代后的比較,可知市場因素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

和規模。所以選D。

2.甲魚自然生長需7年,人工養殖只需3年,說明人為改變了甲魚的生長條件,結合題中

所說“冬季溫室飼養“,可推斷改變的是光熱條件。所以選A。

【名師點評】

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了學生從材料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的靈活運

用能力。

3.B

4.C

【分析】此題考查地域文化。

3.由于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

人居住的房屋的樣式和風格也不相同。形成東北民居小窗厚墻是因為氣候寒冷;江蘇民居斜

頂房是因為降水多;云南干欄式木樓是氣候潮濕、便于通風散熱;寧夏平頂房是因為降水少,

所以形成四地民居建筑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故B正確,選B。

4.賽龍船是我國南方的傳統體育活動,A錯;江南地區多河湖,所以運輸工具主要是船,

B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傣族和彝族的傳統節日有“潑水節”、“火把節”等,C對;西北地區

的傳統飲食是以面為主的面食,D錯。故選C。

5.D

6.B

【解析】

5.A、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該城鎮西南風和東北風是常年盛行風向,西北風和東南風是最小

風頻風向。對該城鎮大氣污染影響最小的工廠應位于當地最小風頻上風向的地區,水泥廠①

位于該城鎮的西北方向,會對城區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且位于流經城區河流的上游,水污

染嚴重,A錯誤。

B、②造紙廠主要有水污染,其位于流經城區河流的上游,對河流水污染嚴重,不合理。B

錯誤。

C、③印染廠主要有水污染,其位于流經城區河流的上游地區,會對河流造成嚴重的水污染,

不合理,C錯誤。

D、④位于流經城區河流的下游,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區,雖有西南風影響但河流做為衛生防

護帶,對城市影響稍小,且位于鐵路附近交通便利。時該城鎮環境影響最小,石化廠④正確,

D正確。

故選D。

6.A、城市東南方向位于河流的下游,水質較差;有公路和鐵路,交通運輸量大,噪聲污

染嚴重;且布局有石化廠,大氣污染嚴重,不適合布局建高檔住宅小區。A錯誤。

B、城市東南地區有鐵路運輸,有工廠,建倉儲物流中心比較合理,B正確。

C、城市東南有鐵路阻隔,與城市中心聯系不方便,不可以建中心商務區。C錯誤。

D、城市東南方向位于河流的下游,水質較差;有公路和鐵路,交通運輸量大,噪聲污染嚴

重;且布局有石化廠,大氣污染嚴重,不適合布局休閑度假村。D錯誤。

故選B。

【名師點評】

污染嚴重的工業區位選擇

7.B

【分析】本題考查風向的判斷,近地面風向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磚偏向力、摩擦力三力的

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高空中的風向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被偏向力的影響,風向與等

壓線平行。

【詳解】

本題考查風向的判斷,在水平方向上,空氣運動總是由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受地轉偏向

力影響,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且近地面的方向還有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

線斜交,據此判斷,圖A、圖C是向左偏,為南半球的風向,A、C錯。圖B向右偏,為北

半球近地面的風向,B正確,圖D沒有偏轉,D錯誤,故選B。

8.D

9.C

【分析】試題分析:

8.考查分析材料能力。每12年就會出現周期性變化,圖中最近一次人口出生高峰期是2012

年,出生低谷期是2010年,再經過12年又會出現一次。D項正確。故選D。

9.考查分析圖能力。人口出生率波動上升。A項錯誤。死亡率波動在1%左右,出生率波

動在3%左右。B項錯誤。自然增長率極低,屬于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老齡化現象明顯。

C項正確。人口自然增長率在2012—2013年下降。D項錯誤。故選C。

【考點定位】分析能力

10.B

【分析】【詳解】

甲是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負增長,A錯誤;乙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對應②,B正確;

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對應④,C錯誤;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對應①,D錯誤。故選

Bo

11.C

12.D

【分析】考查人口增長率的判讀及其人口遷移的原因、影響。

11.該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動包括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該地總人口增長率應為自然增長率和

凈遷入率之和。讀圖,1995年該地自然增長率為1%,凈遷入率為-1%,總人口增長率為0,

依此方式計算可知,1995年之前總人口增長率小于0,1995年后總人口增長率大于0,說明

該地1995年之前人口數量不斷減少,1995年后人口數量不斷增加,A錯;該地人口數量最

少的年份為1995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為2013年,C對,I)錯;2001年后,該地凈遷入

率一直大于自然增長率,2001年后人口增長以機械增長為主,B錯。

12.當前該地人口凈遷入率大于0且數值較大,說明吸引了大量人口遷入,反映了該地區經

濟發展水平較高、就業機會較多,A錯;2010年前該地凈遷入率持續增大,2013年凈遷入

率有所下降但仍維持較高水平,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務工、經商),導致

該地凈遷入率變化的主要誘因是該地經濟的發展和就業機會的變化,該地2010年前就業機

會持續增加,2013年山于產業轉移等因素導致就業機會增加速度減慢,人口遷移與當地人

口自然增長無關,B錯:人口凈遷入率大是因為該地就業機會多,人口遷入為該地經濟的發

展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而不是導致大量人口失業,C錯;該地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且呈負

增長,老齡化日益嚴重,遷入該地務工、經商的人口以青壯年為主,大量青壯年遷入有利于

減緩該地人口老齡化速度,D對。

【名師點評】

注意區分人口增長率與人口總量之間的關系,學生做題時容易誤認為人U增長率最大的時期

就是某地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人口增長率反映的是人口數量增長的快慢,人口增長率大于

等于0,說明該地人口數量在不斷增加,人口增長率越大則說明人口數量增加的速度越快;

人口增長率若小于0,說明該地人口數量減少,人口增長率越小說明人口數量減少的速度越

快;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是人口增長率由正轉負的時刻,即人口數量由不斷增加轉變為開始

減少的時刻,人口數量最少的時期是人口增長率由負轉正的時刻,即人口數量由不斷減少變

為開始增加的時刻。本題在判斷時還需要注意該地人口增長率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凈遷入率

之和。

13.A

14.B

【分析】本題考查有關城市功能區的形成,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第1題解答時注意題

干設問中的“首先”,然后根據邊緣城市的起源、形成過程推測。第2題本題解答可以結合圖

示信息,并和一般城市中的CBD相比較進行分析。

13.根據材料,“城際高鐵站、軌道交通站點附近成為購物、就業和人口的集聚”因此,在

高鐵站附近應該首先出現零售業,滿足來往行人需求,A對;然后再集聚形成辦公用地、生

產用地、居住用地等,即BCD后形成。故答案選A。

14.從圖中圖例看,該邊緣城市核心區零售業用地面積最大,居住用地面積較小,A不對;

因為零售業面積最大,白天購物人口集中,夜晚人口較少,晝夜人口差別很大,B對;邊緣

城市核心區是圍繞重要的交通樞紐發展形成,交通通達度較高,C不對;在邊緣城市核心區,

商業主要是以零售業為主,建筑物以平面擴展為主,D不對。故選B。

15.B

16.B

17.D

【分析】15.市中心商業區人員流動數量大,交通需求高,交通線密度大,并且臨近城市幾

何中心,所以最可能位于圖中乙地,B項正確。

16.地鐵一般位于城市的建成區,A項錯誤;緩解地面交通擁堵,新規劃一部分地鐵換乘中

心及停車場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地上地下交通銜接,緩解市區交通擁堵,B項正確。提高市郊

之間通達度,郊區商品用房價格上升,會促進郊區居住功能發展,使功能區出現交錯,所以

C、D錯誤。

17.美國某電子企業計劃在該市投資建廠,主要是利用我國的勞動力資源,產品和零部件連

接國外且較為輕便貴重,對航空運輸的需求較大,d處臨近機場,運輸便利;未來有地鐵與

市內相連,便于工人上下班,所以其比較中意的地點最可能是d處,D項正確。

18.B

19.B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大氣的垂直分層和大氣的熱力作用。全球氣候變暖和大氣的熱力作用

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從大氣熱力作用的環節入手是緩解全球變暖的途徑之一。

18.a為對流層,b為平流層,cd為高層大氣。材料提至「在平流層噴射霧狀的金剛石粉、

氧化鋁、方解石等物質”,故正確答案為B,ACD錯誤。

19.①為太陽輻射、太陽輻射越大,地球表面溫度越高,不能達到冷卻地球的作用,故A

錯。②為反射作用,反射作用越強,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越少,溫度越低,平流層噴射霧狀

的金剛石粉、氧化鋁、方解石等物質對到達該層的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因此達到冷卻地球

的作用,故B正確。③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越強,近地面氣溫越高,不能達到冷卻地

球的作用,故C錯誤。④為地面輻射,地面輻射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緯度、下墊面、II照長短、

地形等,與平流層的平流層噴射霧狀的金剛石粉、氧化鋁、方解石等物質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20.B

21.D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人口數量變化.

20.結合我國人口分布東部多西部少的特點,根據表格中三大地區老齡人口相對份額東部大

于中西部,判斷形成三大地區老齡人口相對份額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基數,故B項正確。

21.2005年至2010年沿海地帶老齡人口比重卜.降是由于勞動力人口遷入,故A項錯誤;西

部地帶老齡人口比重持續上升是因為西部地區勞動力人口遷出,故B項錯誤;人口年輕化指

0—14歲人口比重大,中西部人口大量遷入,主要是勞動力人口,沿海人口結構將不會年輕

化,故C項錯誤;全國老齡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壽命延長及出生率降低,D項正確。

【名師點評】

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基本知識的能力。

22.(1)由東南流向西北。

(2)地形平坦開闊;河流流經,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交匯處,且有省道經過,對外聯系方便。

(3)C視線通透(沒有地形阻擋)。

【分析】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等方式呈現信息,重點考查河流流向、聚落區位等知識,考查

學生讀圖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詳解】

(1)等高線是地圖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鄰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根據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

方向相反,可以得出圖中河流干流流向為由東南流向西北。

(2)從圖中可以看出,甲村莊可能成為圖示區域內最大的村落,其形成的有利區位條件可

以從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回答。甲村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河流流經,水源充足;

位于河流交匯處,且有省道經過,對外聯系方便。

(3)等高線是地圖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鄰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A、B兩地與甲村之間有山脊

或山峰阻擋,視線不通透,C地與甲村之間視線通透。

23.(1)@①③(2)付租能力(3)距市中心的遠近交通通達度(4)②為商業用地,高

樓底層通達度較好,能夠吸引大量的消費人群。③為工業用地,為了降低成本、保護城市生

態環境而向市區外緣遷移

【解析】

整體分析:商業區位于城市中心,建筑高大。住宅區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區,占地面積最大。

工業區位于城市外圍,遠離市中心。地租由中心向四周遞減,在交通路口處形成地租次高峰。

商業區,高樓底層通達度較好,能夠吸引大量的消費人群。

(1)圖b中的A、B、C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分別對應圖a圖例

中的④位于城市中心,建筑高大。①占地面積最大,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區。③位于城市外圍,

遠離市中心。

(2)在市場環境下,城市的每一塊土地用于哪種經濟活動,取決于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

(3)影響城市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距市中心的遠近、交通通達度。地租由中心向四周

遞減,在交通路口處形成地租次高峰。

(4)②為商業用地,②類用地多分布在高樓的底層,是因為高樓底層通達度較好,能夠吸引

大量的消費人群。③為工業用地,③類用地隨著城市的發展,紛紛被迫向市區外緣遷移,

主要是因為市區外緣地價低,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向市區外緣遷移,有利于保護城市生態環

境,減少對市區的污染。

24.(1)(地理位置)臨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東部地區省份比例高。

(2)3省與3個城市的距離差別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屬性,適應性強;皆為人口大省,

剩余勞動力多。

(3)應該限制:外來人口增加了城市負擔(基礎設施、社會服務設施、就業等);加重了大

城市病(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

不該限制:外來人口(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角色)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促進了不同地域和城

鄉間的文化交流。

【分析】以城市外來人口來源數據為背景,考查人口流動的方向及原因、對人口流動的看法,

難度較低。外來人口來源注意關注其占比較大的省份,還有中國三大經濟帶的區分。對于人

口流動的看法是開發性的,表明態度需緊扣觀點闡述相關理由。

【詳解】

(1)根據統計數據分析得知,進入北京的外來人口多來源于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市;上

海的主要從江蘇、河南、四川遷入;遷入廣東的主要是河南、廣西、四川等地的人,從遷移

的距離看,遷入北上廣人口多數是就近遷移。從遷入人口來源地所在區域看,主要來源于中

東部地區;從遷移原省份看,遷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

(2)分析特定區域人口遷移特點產生的主要原因。河南、湖北等遷入北上廣人口多的原因

可從遷移距離看、勞動力剩余情況及當地對外來人口的接納度等分析。河南、四川、湖北省

3省兼具南北文化屬性,與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的距離差別不大,皆為人口大省,剩

余勞動力多。

(3)該題為開放性試題,該不該限制人口遷入北上廣,可“限制”或“不限制”表明態度。

“限制”人口遷入可從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對城市的不利影響,包括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造成

壓力入手分析。''不應限制”可從人口遷入城市為城市帶來的有利影響分析,包括增加勞動

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縮小兩地差距、緩解城市老齡化問題等方面闡述。

【名師點評】

人n遷移的影響分析答題思路:

(1)三個角度

①從辯證角度: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②從區域角度:對遷出地的影響和對遷入地的影響。

③從三大要素角度:對生態環境、經濟、社會三方面的影響。

(2)四個方面

①人口數量:遷入地增多,遷出地減少。

②性別比:輕工業區降低,重工業區增加。

③職業構成:遷入地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上升。

④交通運輸:遷入地交通壓力增大。

25.(1)減小溫差,增加空氣濕度,調節局部小氣候;吸煙滯塵,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減

輕城市熱島效應。

(2)①所示曲線為商業區用地面積空間變化,原因是該曲線所示市中心附近面積最大。②

所示曲線為住宅區用地面枳空間變化,原因是該功能區是各功能區中面積最大的,而且離市

中心也不很遠。

(3)分擔城市職能;緩解城市土地、交通壓力;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城市合

理化發展。

【解析】

試題分析:(1)荷花池屬于人造濕地,荷花池的生態功能應從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方面分

析。

(2)圖乙所示的①曲線,市中心面積最大,應為商業區;②曲線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區中面

積最大,應為居住區。

(3)衛星城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分擔城市職能、保護和改善城市中心區環境等方面。

考點:濕地功能,城市的地域結構、衛星城建設的意義。

【名師名師點評】該題以城市生態的建設為背景對?相關知識進行考查,荷花池屬于城市濕地,

其生態功能主要從濕地的價值來考慮;衛星城的建設主要能夠緩解城市中心的壓力,緩解城

市環境問題。

(總結)濕地的作用:

-)提供水源:濕地常常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

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濕地,如泥炭沼澤森林可以成為淺水水井

的水源.

(二)補充地下水:我們平時所用的水有很多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而濕地可以為地下蓄水

層補充水源.從濕地到蓄水層的水可以成為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又可以為周圍地區的工農

生產提供水源.如果濕地受到破壞或消失,就無法為地下蓄水層供水,地下水資源就會減少.

(三)調節流量,控制洪水:濕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

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出,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護濕地就是保護天然儲水系統.

(四)保護堤岸,防風:濕地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這些濕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臺風和

風暴的沖擊力,防止對海岸的侵蝕,同時它們的根系可以固定、穩定堤岸和海岸,保護沿海工農

業生產.如果沒有濕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會遭到海浪的破壞.

(五)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濕地有助于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藥、生

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于毒物和雜質的沉淀和排除.此外,

一些濕地植物像蘆葦、水湖蓮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質.再現實生活中,不少濕地可以用做小

型生活污水處理地,這一過程能夠提高水的質量,有益于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六)保留營養物質:流水流經濕地時,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被濕地植被吸收,或者積累在濕

地泥層之中,凈化了下游水源.濕地中的營養物質養育了魚蝦、樹林、野生動物和濕地農作

物.

(七)防止鹽水入侵:沼澤、河流、小溪等濕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

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過多抽取或排干濕地,破壞植被,淡水流量就會減少,

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減少了人們生活、工農業生產及生態系統的淡水供應.

(A)提供可利用的資源:濕地可以給我們多種多樣的產物,包括木材、藥材、動物皮革、

肉蛋、魚蝦、牧草、水果、蘆葦等,還可以提供水電、泥炭薪柴等多種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氣候:濕地可以影響小氣候.濕地水份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氣,然后又以降水的

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牛.產.

(十)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濕地是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徒、越冬的場所,

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瀕危物種.

(十一)航運:濕地的開闊水域為航運提供了條件,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沿海沿江地區經濟

的迅速發展主要依賴于此.

(I-)旅游休閑:濕地具有自然觀光、旅游、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蘊涵著豐富秀麗的

自然風光,成為人們觀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價值:復雜的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動植物群落、珍貴的瀕危物種等,

在自然科學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濕地還保留了具有寶貴歷史價值的文

化遺址,是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場所.

26.(1)為汽車廠提供專業化服務;促進汽車廠改進技術,提高汽車質量;充分利用氣候條

件,拉動汽車試驗場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推動吐魯番地區經濟發展。

(2)夏季氣溫高,光照強;土地廉價,使用成本低;勞動力廉價,測試成本低;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