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18課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1989年11月9日柏林墻何為“冷戰”: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逐步形成的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長期對峙與競爭狀態。一、冷戰與兩極格局雅爾塔體系、“冷戰”、兩極格局三者聯系
雅爾塔體系1945至今
兩極格局19551991“冷
戰”19471991奠定基礎集中體現對抗形式加速形成雅爾塔奠定兩極的框架,兩極是雅爾塔的集中體現;兩極下對抗形式是“冷戰”,“冷戰”促進了兩極的形成。
原因①戰后稱霸世界的野心急劇膨脹。②進行全球擴張,將社會主義的蘇聯視為其建立世界霸權的最大障礙。①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經濟,關心國家的安全。②努力擴大自己在東歐的影響,與美國發生尖銳矛盾。根本原因:兩國的國家利益存在嚴重沖突資本主義制度生產資料私有制(資本家)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兩黨制自由資本主義是結束地球上暴政的唯一途徑社會主義制度生產資料公有制(人民)政府主導的經濟體系一黨制民主共產主義是解放人類的必要條件自由的帝國民主的帝國意識形態尖銳對立①世界大戰剛結束,世界人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對戰爭深惡痛絕,和平成為時代的主流。②雙方勢均力敵,都擁有核武器,不敢貿然開戰。為何用冷戰的方式?
冷戰序幕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實際上揭開了美國對蘇聯實施冷戰的序幕。◎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總統杜魯門陪同下抵達密蘇里州富爾頓,在杜魯門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說。丘吉爾在演說中公開攻擊蘇聯“擴張”,宣稱“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蘇聯對“鐵幕”以東的中歐、東歐國家進行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對蘇聯的擴張,不能采取“綏靖政策”。美國正高踞于世界權力的頂峰,應擔負起未來的責任。主張英、美結成同盟,英語民族聯合起來,制止蘇聯的“侵略”。
具體表現(1)政治上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7年9月,由蘇聯和波蘭等東歐國家成立,宣布世界已經分裂為帝國主義和反帝國主義兩個相互敵對與斗爭的陣營。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由杜魯門發表,宣布世界已經分裂成兩個對立的營壘,美國將支持所有反對共產主義的國家。是美國對蘇聯發動冷戰的標志。(2)經濟上馬歇爾計劃
為了扶持和控制西歐國家,實施了馬歇爾計劃,鞏固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經濟互助委員會
蘇聯與東歐國家共同成立(簡稱“經互會”),形成了以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為主導的經濟體系。
杜魯門主義的全球擴張戰略中,歐洲是重點。但是戰后前期西歐滿目瘡痍,經濟瀕臨崩潰,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美國要控制歐洲,首先必須穩定、復興和聯合歐洲,于是“馬歇爾計劃”因運而生。——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
本質:杜魯門主義的擴大,以經濟手段為美國控制西歐鋪平道路(3)軍事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9年4月成立,簡稱“北約”,成員包括美國和英法等國。華沙條約組織1955年5月成立,簡稱“華約”,成員包括蘇聯、民主德國和其他東歐國家。標志兩極格局正式形成。“北約”與“華約”對峙示意圖(4)地緣政治上◎美、蘇、英、法分占德國和柏林示意圖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建立
第一次柏林危機直接導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相繼成立,1949年,德國分裂。1948年6月24日,蘇聯全面切斷德國西占區同柏林之間的水陸交通,試圖把西方國家趕出西柏林。柏林危機由此產生。美國派出大批飛機空運急需物資到西柏林,并對蘇占區進行反封鎖,中斷東西占區之間的貿易。……四國經過幾番周折的秘密談判,于1949年5月達成協議,危機平息。兩極格局的影響(1)消極①加劇了世界的緊張局勢冷戰:朝鮮分裂(1948)、德國分裂(1949)、古巴導彈危機(1962)熱戰:朝鮮戰爭(1950)、越南戰爭(1961)、阿富汗戰爭(1979)②政治上,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分裂為兩個敵對的陣營,國際關系嚴重惡化。③經濟上,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發展。④軍事上,美蘇兩國長期軍備競賽和地區競爭,導致世界局勢長期動蕩。(2)積極①美蘇兩國勢均力敵,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②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展。③促使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不結盟運動興起,第三世界由此崛起。④美蘇雙方爭奪在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優勢,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二、冷戰的發展與多極力量的成長《時代》里的兩極格局,哪些信息?42年:朱可夫48年:杜魯門53年:獨裁者53年:阿登納62年:納賽爾91年:一個沒有國家的領袖69年:嘗試撿起碎片87年:美日貿易戰83年:里根“星球大戰計劃79年:鄧來了◎赫魯曉夫訪美時會見夢露◎古巴導彈危機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洲共同體(1952年)(1958年)(1958年)(1967年)日本的經濟恢復工作到40年代末已基本結束,……從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經濟進入戰后持續高速增長時期,1960年國家經濟實力上升到世界第五位,1968年以后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并在企業經營規模、勞動生產率和資本裝備率方面日漸逼近美國的水平。日本從一個戰敗國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波茲南事件(1956)◎匈牙利事件(1956)◎“布拉格之春”(1968)1965年3月,在莫斯科召開有19個國家共產黨代表參加的會議,中國、朝鮮、羅馬尼亞等7個黨拒絕參加,表明社會主義陣營已公開分裂。第三世界崛起A.萬隆會議:1955年,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舉行了萬隆會議,由此誕生了體現和平共處原則的“萬隆精神”。B.不結盟運動:是發展中國家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的重要標志。擁有“兩彈一星”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③中國復興東歐國家反對蘇聯控制中蘇關系破裂②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萬隆會議的召開不結盟運動的興起④第三世界的興起歐洲共同體的成立日本經濟“起飛”及其要成為“政治”大國的追求①西方陣營逐漸分化三、兩極格局的瓦解《中導條約》戈爾巴喬夫(1985年當選蘇共中央總書記)推翻柏林墻
至于談及蘇聯失敗的原因,俄羅斯人認為這既是“外部力量陰險干涉”、尤其是“進行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材材料合同標準文本
- 臨時營銷勞務合同樣本
- 住宅家具合同標準文本
- 供貨砂石料合同樣本
- 先過戶后貸款合同樣本
- 買賣美金合同標準文本
- 供貨合同樣本封面
- 代做房產按揭合同標準文本
- 二手房屋改造裝修合同樣本
- 代工協議合同樣本
- 日語N5試題完整版
- 2023年鄭州黃河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
- 中國發作性睡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22版)
- 2023-2024學年北京市通州區高一下學期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 (完整版)設備吊裝施工方案
- 重慶市高2025屆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 數學試卷(含答案)
- 無人機創客實驗室方案
- 2024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地理·生物合卷試卷真題(含答案)
- JT-T-155-2021汽車舉升機行業標準
- QCT457-2023救護車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