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考場作文:文體不限-初中語文寫作能力培養及作文系統升級解讀_第1頁
02 考場作文:文體不限-初中語文寫作能力培養及作文系統升級解讀_第2頁
02 考場作文:文體不限-初中語文寫作能力培養及作文系統升級解讀_第3頁
02 考場作文:文體不限-初中語文寫作能力培養及作文系統升級解讀_第4頁
02 考場作文:文體不限-初中語文寫作能力培養及作文系統升級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場作文

文體不限?中考作文題,絕大多數對文體不設限,一些考生因此放松對文體意識、隨意寫作,導致常識性、低級錯誤頻頻出現。其實“文體不限”,并不是不要文體,而是在下筆之前,考生有了選擇文體的自由,不再受單一文體的限制,這樣使考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個性。但考生也必須明確一點:下筆之后,你便只能選擇一種文體,而一旦選定了文體,就應該保持所選文體自身的規范性,要鮮明地表現出文體的語言特征,而不是信馬由韁,隨意草就;也不是非驢非馬、四不像;更不是大拼盤、大雜燴。

一、如何看待文體不限?文體不設限,有助于考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水平,但,也帶來了一個現實問題,“文體不限”是否就無需具有文體意識呢?是不是意味著可以不講文體,可以毫無禁忌地隨性寫作?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只有寫作前明確了自己要寫的是哪種體裁的文章,自覺遵守該種文體的“游戲規則”,強化文體色彩,才能避免出現“四不像”作文,保證考場佳作頻出。范文1:

永不過期黃昏姍姍而來,遠處城市的燈火已亮,燦然耀眼卻依舊安穩地依偎在那黛青色的山的懷抱里,等待安眠。在山的上面,臨近夜晚的天空沉浸在奇異的藍紫色中,初冬時天空特有的高遠和澄澈將這奇異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冬特有的寒冷也快要在我手上結出一層薄薄的霜來。我無心再留戀這美麗又嚴酷的自然景象,不禁加快步伐,落葉被踩出喀拉喀拉的聲響一一我只想快點回家。記憶中,不愿去碰兜里冷冰冰的鑰匙,而是伸手去敲那扇透著溫暖的門。一開門迎接我的就是一室暖黃色的燈光和微微笑著的母親,她側身將我讓進來,再掛好我散發著寒冷的衣物,她又忙著從茶壺里倒出杯茶來,紫砂壺流線一般的壺嘴里傾出淡黃色的透明的茶水,緩緩流著直到全部流進下方白色的瓷杯里。

二、判斷以下幾篇文章的文體母親用手捏著瓷杯的底部,小心地挪動著到我面前,一滴不落。我聽著瓷杯和玻璃桌面發出一點細微的清脆響聲,才慵懶地伸手重新端起那杯茶來。觸手生溫,這一杯茶的溫暖使身體快速復蘇。吹開浮葉,輕輕地嘬飲一口,甘甜與苦澀同時流淌,芳香與熱氣在眼前纏繞。握住這一杯茶的時候,這一室是春回大地。還記得去年窗外飄灑著初雪的時候,我靜靜地泡了一壺茶。在陽臺上看見剛購物回來的母親的腳印在雪中深淺不一,聽著水在火上微微錚鳴,凝視著干枯的茶葉在溫熱的水中慢慢舒展身體,宛如伶人拋出的流云袖,宛如午夜里沉默開放的曇花,宛如在母親懷里孩童展露笑顏。我站在門口,聽見三聲輕輕地叩門聲響,就急忙跑過去開門,用微笑和一室溫暖來迎接母親,幫她掛好沾著雪花的衣物,又趕著去倒茶。看見淡黃的茶水從紫色的壺口流出,進到白色的杯底,我握著杯底送到母親面前。母親接過去,淺淺嘬飲一口,眼里全是微笑與暖意。緩緩升騰的茶香與溫熱暈染了目光,水一樣的溫暖在我和母親的心上緩緩流淌。我知道,在我送出這一杯茶的時候,這一方的天空定是朝陽正好。無論走在多么寒冷的歸途,看著眼前一片燈火闌珊,我知道有一盞是為我而亮,為了溫暖我而長明不滅,永不過期。想到這里,我只想加快步伐,去端起那一杯溫熱的茶,去感受那一抹溫暖的光。【名師點評】這是一篇帶有濃郁抒情色彩的散文,兩個片段,兩幅畫面,母女情深,溫馨無限。小作者將筆墨關注在細節的描摹和情感的細膩體味上,并用“無論走在多么寒冷的歸途,看著眼前一片燈火闌珊,我知道有一盞是為我而亮,為了溫暖我而長明不滅,永不過期”升華主旨,畫龍點睛,耀人眼目。小作者的文筆功底可見深厚。范文2:就這樣慢慢長大太陽給了小草溫暖,于是小草便慢慢地充滿綠意;親人給了我溫暖,于是,我快樂地成長。——題記5歲,關愛藏在奶奶的毛衣里。“來,試試奶奶給你新織的毛衣!”于是我便飛也似的跑了過去。“哇,好漂亮的毛衣我真喜歡,謝謝奶奶!”穿上新毛衣,好暖和,好暖和。我看見奶奶的眼中笑出了一朵花,燦爛地對我開放。我每天都穿著這件毛衣,每天都能感到幸福的味道,感受到被寵的滋味,于是我發現,我就是在奶奶的毛衣中慢慢地長大。8歲,關愛藏在爺爺的招手里。每到放學,跟著隊伍走到校門口時,我就開始急切地尋找爺爺,他在哪兒?突然我看見有人在招手,在那兒,那是爺爺!我連蹦帶跳地跑了過去,爺爺一臉慈祥地對我笑著。以后每天放學,爺爺總在人群里向我招手,使我能很快找到他,在那揮舞的手臂里,我感受到溫暖,感受到愛意。于是,我發現,我就是在爺爺的招手中慢慢地長大。14歲,關愛藏在爸爸的雞湯里。“來,嘗嘗這雞湯怎么樣,好不好喝?”說著,一股濃濃的香味鉆進了我的鼻子里。“嗯,真好喝!”止不住的贊美之情流露出來。“是嗎?那以后常燒給你喝!”爸爸樂得開心地笑著,又一頭鉆進廚房里忙碌著。我分明從那雞湯中喝出了溫馨,喝出了關懷。于是,我發現,我就是在爸爸的雞湯中慢慢地長大。而今天,關愛藏在媽媽的叮囑里。“要細心,不要緊張。”要認真看清每一道題,“先易后難”……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卻放出了太多華麗的色彩。媽媽送我到校門口,不再多說,但我分明感覺到身后有熱切的目光。我知道,我知道那是媽媽的目光,是充滿關切的目光,在這目光里,我感受到期待,感受到力量。于是我發現,我就是在媽媽的叮囑中慢慢地長大。因為有了太陽光和熱的付出,小草才顯得生機盎然;因為有了親人的關心和愛護,我的心中才有著永不停息的動力。親人們給了我溫暖,給了我力量,給了我希望,在我前進的征途中,默默地為我加油,為我鼓勵。我快樂,我自豪,我就是這樣在親人的關愛中慢慢長大。【名師點評】全文描寫生動,層次清晰。文章選取了奶奶、爺爺、爸爸、媽媽四位親人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從不同的視角來表現考生在親人的關愛中慢慢長大。行文中,考生精心選擇了語言動作、肖像等描寫方法,使得人物形象生動逼真,呼之欲出,讀來如在眼前。考生的選材也頗為精心:5歲時奶奶給“我”織毛衣,8歲時爺爺接送“我”上學,14歲時爸爸為“我”熬雞湯,中考當天媽媽叮囑“我”考試要細心,四幅畫面緊扣一個中心,猶如一粒粒珍珠用考生“就這樣慢慢長大”這根主線串聯起來,思路清晰,層次井然。范文3:自律成就人生的輝煌每個人心中都懷有凌云壯志,但逐夢路上,不自律的人便似那濕了翅膀的鷹,想要展翅,卻甩不掉羽翼上凝聚的重露;自律的人便如綻放的花,浸潤犧牲的淚泉,灑滿奮斗的血雨,挺拔向上,一路走來一路盛開。人生漫漫,道阻且長,唯有堅持自律,心向光明,方可一葦以航,渡向遠方。缺乏上進心,沉溺于當下的歡娛,只會帶來長久的痛苦。唐玄宗早年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可當他耽于安逸、享樂,被宮中的聲色犬馬、長生不老的傳說蒙蔽了雙目,無限江山便是山河破碎,風雨飄搖。倘若不自律,不開拓進取,在看似安逸的表象背后其實是萬丈深淵。自律,讓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斗志,不負光陰,不負今生。那是朱光潛的“三此主義”,此身,此時,此地,活在當下的分分秒秒,砥礪前行;是錢鍾書每夜在圖書館苦讀,在書山學海的臂彎里安眠;是夏伯渝堅持三十年體能訓練,終用假肢登頂珠峰。自律之人,始終心懷夢想,渡過荒蕪的河岸,到達遠方的光明。在自我約束中收獲最大的自由,終得見那繁花之上再生繁花,夢境之上再現夢想。成功的人生,源于那份對嚴于律己的堅持,讓進取之火愈加旺盛。曾國藩便是極其自律之人,他曾說:“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在貧困的童年歲月中,他始終以科舉之志嚴格約束自己,借錢買下《二十三史》,堅持每日批注十頁。推窗望殘月,只影映孤墻;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也曾失意挫敗,也曾匍匐驚惶,但他將自律奉為圭臬,理想的火焰始終艷紅,進取的毅力堅定如初,終有“晚清半圣”之名。自律之人出眾,在對自我約束的堅持中,砥礪靈魂,玉汝于成。你我如今風華正茂,唯有嚴于律己、慎重著筆,才能成為藍天中翱翔的鷹,把整個天空都當作鑲著太陽的湛藍桂冠。堅持自律,向著心中的光明,不改最初的堅定,披荊斬棘,銳意進取,縱十年飲水,難涼熱血。自律人生,玉汝于成。坎坷何妨吟嘯?且去徐行。【名師點評】這篇文章文氣充沛,精神飽滿。以引用和比喻入題,先舉唐玄宗的例子說明不自律的危害,再舉朱光潛、錢鍾書、夏伯渝、曾國藩的例子論證自律之人可以實現夢想,正反結合。最后用富有感召力的話語,將“自律”與人生美好的追求緊密相連,在結尾升華為催人奮進的力量。文章結構簡單,而語言的蘊藉豐富,體現了作者豐富的積淀和過硬的語言組織能力。一、文體不同,決定了寫作目的不同:你得根據不同寫作目的,運用好相應的表達方式。不同文體有不同的寫作目的,不同的寫作目的對應著不用的表達方式。記敘類文體,意在通過寫人記事表現主題,重視真情實感。主要運用記敘、描寫等表達方式。如果你以敘事見長,那就選擇記敘文來寫。說明類文體,意在給人以知識,突出知識性。主要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議論類文體,意在闡明作者的見解和主張,強調以理服人。主要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如果你以說理見長,那就選擇議論文來寫。抒情類文體,意在抒發作者的強烈感情,注重以情感人。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其中記敘、描寫和抒情比重較大。

三、應對方法二、文體不同,決定了寫作技巧不同:你得瞄準文體,選用恰當的寫作方法。一定的文體有著適合自己的寫作技巧。比如,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征,就得講究說明順序的安排和說明方法的選用;記敘文應力戒平淡,重視記敘要素齊全,講究抑揚、詳略適宜、張弛有度等技巧。記敘文:欲揚先抑、詳略得當、波瀾起伏、伏筆鋪墊、對比襯托等抒情文: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托物言志等議論文: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等說明文: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可是,有些同學寫的議論文不講究論證方法(特別是論據乏力),寫的記敘文平鋪直敘,由于他們不重視寫作方法、技巧,充其量也只能被評為二類文。【舉例】有位考生寫《讀書真好》,強化記敘類文體,具體記敘和描寫了一位山鄉少女因貧困失學,經常徘徊于校園外的感人經歷,輔以少量的議論抒情,達到了提醒社會關注失學少年的寫作目的,得到一致好評。還有一個考生寫《讀書真好》從讀書可以增長智慧;讀書可以提高文文化修養,讀書可以實現自我人生價值,三個角度來論述讀書真好,就是屬于議論文范疇。另一篇作文開頭是兩段議論,中間具體記敘一件事,結尾又是兩段議論——像議論文又不是議論文,像記敘文又不是記敘文:寫作目的不明,重點確立不當,表達方式運用不妥,雖然表達功底不錯,也只被評為三類文。二、文體不同,決定了寫作技巧不同:你得瞄準文體,選用恰當的寫作方法。一定的文體有著適合自己的寫作技巧。比如,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征,就得講究說明順序的安排和說明方法的選用;記敘文應力戒平淡,重視記敘要素齊全,講究抑揚、詳略適宜、張弛有度等技巧。記敘文:欲揚先抑、詳略得當、波瀾起伏、伏筆鋪墊、對比襯托等抒情文: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托物言志等議論文: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等說明文: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可是,有些同學寫的議論文不講究論證方法(特別是論據乏力),寫的記敘文平鋪直敘,由于他們不重視寫作方法、技巧,充其量也只能被評為二類文。【舉例】散文《讀書真好》中的一段話:“也來讀讀課外書吧!魯迅的書,讓你感受到冷峻下的熱烈;曹雪芹的書,讓你認識到偶然中的必然;巴爾扎克的書,假、惡、丑令你生厭,你會懂得不該做什么、不該怎么做;泰戈爾的書,真、善、美令你心動,你會懂得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讀了這些書啊,就會凈化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自覺構筑起美好的精神家園!這段話,運用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運用祈使、陳述、感嘆等不同的句式,強烈地抒發了由衷的贊美之情,為這篇散文增色不少。三、文體不同,決定了語言特色不同:你得立足文體,確定語言表達風格。記敘類文體的語言:講求順暢、形象、生動等。說明類文體的語言:追求準確、簡潔、嚴謹等。議論類文體的語言,講究邏輯嚴密、準確有力等。抒情類文體的語言,講求生動而富有文采等。若將形象生動的描述性語言不加選擇地塞進說明文中,定會不倫不類。只有根據文體特點,確定文章語言特色,才會相得益彰,恰到好處。四.正確對待問題創新。不可否認,“文體不限”的確使考場作文的形式出現了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可喜局面。綜觀近幾年的中考作文,每年都有一些新穎活潑的文體進入我們的視野,令我們的眼睛為之一亮。如童話、寓言、詩歌、書信、日記、雜文、戲劇、廣告體、數學證明體、網絡主頁設計等各種新穎的文體,給傳統的作文形式打入了一針興奮劑,不僅展示了學生獨特的個性,更贏得了閱卷老師的青睞。但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些創新的文體,并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創新,更主要的是他們在新的形式下所表現出的豐厚的知識積累和較深的文化底蘊。這些文章之所以得高分,是因為文質兼美,而并不是單單靠形式的新穎取勝。如果你只注重形式而忽視了內容,再美的形式也只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所采用文體的最基本的特點、格式、注意事項等標志性的東西,如寫劇本,若僅僅采用對話形式,卻沒有體現劇情的矛盾沖突,更忘掉了劇本的另一構成——舞臺提示,那你寫的就不能稱之為劇本,顯然也不會得高分,甚至連一個基本分也很難得到。所以,面對考場作文的“文體不限”,我們還應正視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盲目效仿。盡管“無限風光在險峰”,但在這關鍵時刻,選擇一種自己最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因此,在“文體不限”的情況下,考生如沒有充分的把握,就不要輕易嘗試所謂“創新”、“另類”的文體,而是應該首選最基礎、最擅長的文體,寫出有自己風格特色的好文章來。

綜上所述,遇到“文體不限”的題目,一定要在動筆之前、構思過程中,及時明確你將要寫的是什么體裁的文章,選用與之對應的表達方式、寫作方法和語言,在確保文體基本特點的基礎上,努力寫出個性、寫出新意來。傾聽自然的心跳廊內的春風輕輕拂過,窗外的綠色流光溢彩。我的視線不由又被你迷人的風采吸引,走近你,我的心頓時輕舞飛揚。眼前是如此讓人心醉的“綠”。在這片綠中,我可以仰天長嘯,發泄心中的憤懣;也可以閉目傾神,傾聽你的心跳。你攜著我來到一片百花園中,我們席地而坐,促膝長談,共同領略這無邊的歡樂,沁人心脾的花香令我心欲醉。你說你不喜歡單調。于是,蔚藍的天空深邃而又不乏可愛,縹緲潔白的云兒時而點綴其間,蔥綠的草原遼闊而又生機勃勃,肥美健壯的牛羊留連于這片綠意盎然之中。我說,這些都是你別出心裁的精心構思,你用金黃詮釋收獲,用火紅闡釋溫暖,我會珍惜你的美麗。

四、判斷文體你說你們不甘寂寞。于是,鶯雀嬉鬧,彩蝶飛舞,雁排長空,魚翔池底,虎嘯深山。每一條云銷雨霽后的彩虹,每一棵崖壁上的青松,每一次雪花飛舞都是你的匠心獨運。你用潺潺如溪水般的聲音,向我訴說山谷的寧幽靜謐;用輕柔的落葉聲向我講述原始森林的古老與神秘;用飛流直下的瀑布之音描述峻山的秀麗與挺拔。是你在創造著一個個美的奇跡,走近你才能尋找到美之所在。夕陽西下,去體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蕭索與荒涼,云霧繚繞中去領略高山流水,知音無限的愜意,黃昏中去享受那份漁舟唱晚,滿載而歸的喜悅。爬上長城,你時而化作延綿的綠毯,時而化作漫山的紅葉,你用你的溫柔點綴著我的生活。融入大海,你時而調皮地化作滔天的巨浪,時而變為文靜平和的微波,你用你的豁達感染著我的情懷。我喜歡你的美,你與生俱來的氣質,你浪漫中透露著現實,陰柔之風中不乏陽剛。嫻靜而又活潑,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象征。只要你愿意,我愿意用一生的光陰與你對話――我美麗的自然!【點評】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抒發了小作者對美麗自然的喜愛與贊美。題目是“傾聽________的聲音”,可以補寫的內容很多,作者選取了豐富多彩的“自然”來寫,大膽新穎,文中從不同角度寫出了“自然”的美,文筆清新,文字典雅,且顯示出豐富的積累。在寫景中還融入了情感,能激起閱讀者美的體驗。我能為你做點什么你——地球,生養了人類,卻不斷遭受著人類的迫害。今天的你,有的地方斷流了,有的地方灰暗了,有的地方污濁了……望著疲憊不堪、傷痕累累的你,我時常想:我能為你做點什么?鏡頭一那天中午,我急急忙忙地跑進廚房,完成媽媽早上出去時布置的任務——煮飯。由于我一時玩得興起,差點把這事兒給忘了,現在想起來時,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手足無措。我匆匆忙忙地取米、加水……正當我準備將淘米水倒掉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曾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幕:一群嘴唇干裂的孩子蹲在干燥開裂的大地上到處找水喝。看著手中的淘米水,我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罪惡感:淘米水可以澆花、沖廁所……想到這里,我將淘米水倒入備用盆,留作他用。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節約用水是我為你能盡的綿薄之力。鏡頭二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現在的大人們幾乎離不開手機了。那天晚上,爸爸在睡覺之前將手機連上插座充電。我湊上去問:“爸爸,你是打算將手機充一整宿的電嗎?”“對啊,有什么問題嗎?”爸爸面露不解。“當然有問題呀!”我提高了聲音,“你知道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嗎?”“這有什么不對的?”爸爸略帶疑惑地問我。“手機充一整宿的電,會浪費電能,減少手機電池的使用壽命,增加手機發熱損壞的可能性……”我頭頭是道。“好好好,我這就拔了。”說著,爸爸將充電線拔了下來。在電能并不富裕的今天,節約用電是我為你減輕負荷的應盡之責。鏡頭三進入炎熱的夏天,我追隨大眾的腳步進入了涼爽的空調房。那天中午,天氣似乎比往常還要炎熱。我走進房間打開空調,將溫度調至22℃,一邊愜意地享受著現代科技帶來的涼爽,一邊瀏覽手機上的新聞。手機上彈出一則空調使用常識,建議人們在使用空調時,將溫度調至26℃才是科學合理的。聯想到如今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導致你頭頂的臭氧層被破壞,溫室效應越來越明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我感到十分羞愧,趕緊將空調溫度調至26℃。在環境不容樂觀的今天,合理使用家用電器是我保護你的環境能做的舉手之勞。對于龐大的你來說,我能做點什么?我想,也許我的所作所為是渺小的,但我以身作則地帶動周圍的人,所匯聚起來的力量一定是強大的。【點評】生活小鏡頭,形式新穎。考生截取了淘米、充電、調溫三個生活場景,形式新穎,內容集中。在展現過程中,文章還綜合運用了語言、心理、對話等描寫方式,使得文字極具畫面感,場景仿佛就在眼前,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環保大主題,引人深思。本文通過敘寫生活經歷,采用一事一議、自問自答的形式引出感悟,使“我能為你做點什么”的答案(環保主題)逐漸“水落石出”,最后上升到從“我”做起、帶動他人的高度,文章的“格局”驟然變大。一定是這樣嗎我曾在《錢江晚報》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人們發現三四歲的孩子不喜歡呆在商場里。這讓大人們很不解:商場里五顏六色的小玩意兒應該能夠吸引小孩子吧?但是一定是這樣嗎?很多專家進行分析,都無法釋疑,但有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輕而易舉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他的方法是蹲下來,處在和兒童同樣的高度環視四周,結果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這位兒童心理學家找到了別人找不到的答案,他并不局限于他所熟諳的兒童心理學,而是換了個角度看問題。歌德說:“你要我指點四周風景,首先你要爬上屋頂。”在我看來,無論是爬上屋頂還是蹲在地上,都是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處在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事物。當我們置身于某個事件當中時,往往很難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只有超越了先前的境界或是事過境遷之后,才能將事物看清。過去,我始終認為現代人的愛國熱情在迅速減弱,這樣想,并非毫無根據。我國培養的許多高層次人才出國后便“黃鶴一去不復返”;許多人還在削尖了腦袋想出國。但是一定是這樣嗎?在北約悍然轟炸我駐南使館時,海內外華人義憤填膺,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這時我才發覺,其實現在的人們也很愛國。艾敬在她的一首名為《我是中國制造》的歌中這樣唱道:“在你身邊時,有時覺得無奈,甚至是埋怨;在離開你之后,再回頭看你,發現自己很愛國。”她發現自己愛國,正是暫時離開祖國后,換了一個角度看待自己對祖國的感情,那份熱情沒變,只是由于環境、心態等的改變,產生了不同的感受。其實,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在換個角度審視后都是別有一番風味的。看待問題時,一旦跳出了那個“框框”,或許會有一種“撥云見日”的感覺。有一個沒鞋穿的姑娘一直在哀嘆自己的不幸,直到她看到了一個沒有腳的姑娘,她再也不哀嘆自己了,因為她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她發現,自己其實挺幸福的。【點評】“一定是這樣嗎”其實是在提醒我們,要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會發現不一樣的答案,或者明白不一樣的道理。文章由三四歲的孩子不喜歡呆在商場里這一大人們認為的特殊現象引出話題“一定是怎樣嗎”,然后進行分析,得出“只有超越了先前的境界或是事過境遷之后,才能將事物看清”的觀點。接著又進行舉例論證證明觀點,最后又列舉一個沒鞋穿的姑娘的事例得出結論: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在換個角度審視后都是別有一番風味的,進一步證明觀點。文章觀點明確,事例充分有力,有一定的思辨意義。【2022年成都市中考真題】一個句子,使用不同的標點符號或者語氣助詞,往往表達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它們可能會引發你不同的感受,讓你回想起不同的經歷。比如:①你來了。②你來嗎?③你來啦!請在上面三個句子中任選一句作為文章開頭,獨立成段,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⑤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五、課后寫作【文題解析】本題考查情景作文寫作。第一,審題立意。結合題目進行分析,題干中提供了三種不同的標點符合和語氣詞,表達了不同的意思和情感,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感受回想自身經歷進行寫作。對比三個句子,句中有一個關鍵詞“你”,“你”的內涵理解是比較豐富的,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景、情、理等。寫作時可以關注社會發展、時事熱點、身邊人事的變化以及自己的成長所獲,進而對“你”的指代對象和意義內涵進行挖掘。另一個關鍵詞是三句中的“來”可理解為“到來”,寫作時要寫出有意義的“到來”,值得書寫的“到來”,如初中課本中經典的“到來”:莎莉文老師的到來改變了海倫·凱勒的一生,紫藤蘿瀑布的到來激勵了宗璞的前進的腳步,迅哥兒的到來,雙喜、阿發歡呼雀躍……如此多經典的“到來”,寫作時都可以參考以作為自己創作的啟發。第二,選材構思。明確可以創作的內容后要注意三個情境的區別,是“了”“嗎”“啦”三個字,更是“。”“?”“!”三個標點符號。助詞和標點符號背后提示了文章開頭的三種不同的情緒。“你來了。”是陳述語氣,平淡中可含蓄委婉的深情;“你來嗎?”是疑問語氣,可以是關心期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