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長豐縣高中政治第九課第一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頁
安徽省長豐縣高中政治第九課第一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頁
安徽省長豐縣高中政治第九課第一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頁
安徽省長豐縣高中政治第九課第一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頁
安徽省長豐縣高中政治第九課第一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項目內容課題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修改與創新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準確理解并識記矛盾的內涵。理解并識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能力目標:學會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運用矛盾普遍性欲特殊性關系的方法看待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為人要實事求是,做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教學難點: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導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動力也是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展示幾幅反應中美關系的圖片,并指出中美既合作又有沖突)在這些上,把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稱之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板書)什么是矛盾(板書)A,含義:反應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的哲學范疇,間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就同一性,它們是矛盾所固有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同一性同一性斗爭性B,矛盾的基本屬性斗爭性【問題探究】: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在中國,“一支獨秀”的經濟背后是礦難的“一支獨秀”。從2001年至2004年十月底,全國煤礦平均每7.4天發生一宗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從2000年到2003年,全國共發生煤礦事故135起,死亡24828人。

2004年,全國煤礦發生死亡事故3853起,死亡6027人,其中有兩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惡性事故。

2005年上半年全國煤礦事故死亡2672人,同比增加3.3%;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59起,死亡1319人,同比增加164人,增長14.2%;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24起,死亡704人,分別上升33.3%和114.6%。根據材料探討下列問題:問題一:對企業而言,經濟效益的產生離得開安全生產嗎?(離不開,沒有安全生產,就難以保證企業的效益)問題二:生產過程中,合理的安全投入會轉化成經濟效益嗎?(會,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保障企業正常生產,從而轉化成經濟效益)問題三: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存在矛盾嗎?(存在,要安全生產就必須投入一定的資金<花錢>,經濟效益就是賺錢)問題四:根據前面三個問題,概括出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就是一對矛盾,體現對立統一的關系,經濟效益的獲得離不開安全生產,沒有安全生產,經濟效益就事事有矛盾。矛盾無處不有,無處不在。事事有矛盾。矛盾無處不有,無處不在。①含義時時有矛盾。矛盾無時不有,無時不在。時時有矛盾。矛盾無時不有,無時不在。②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幾點: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為每一事物同周圍其他各種事物之間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才構成矛盾關系)第二,人們尚未認識,還不能對其矛盾作出科學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第三,人們不易覺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eq\o\ac(○,3)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論意義: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2矛盾的特殊性(板書)eq\o\ac(○,1)含義(原理):即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eq\o\ac(○,2)矛盾特殊性的表現: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舉例】a,一學生提出:“打人與被打有何不同”,請教老師。歷史老師: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英語老師:打人是主動式,被打是被動式。物理老師: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教導主任:各記大過一次。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同的學科研究的矛盾不同b,植物從發芽到死亡不同階段上呈現的特點是不同的;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各個階段上特點是不一樣的。eq\o\ac(○,3)方法論意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搞一刀切。3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板書):eq\o\ac(○,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區別的。我們認識了普遍性不等于認識了該事物的的各個特殊。eq\o\ac(○,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舉例】:有一個醫生對一位患病的老人說:“你要多吃水果”。于是,老人的兒子去買了一些蘋果,老人不吃,他兒子又去買了一些梨子,老人還是不吃,他兒子又去買了一些香蕉,老人還是不吃,這時,老人說醫生要他吃水果而不是吃蘋果,梨子和香蕉。【思考】:這個老人犯了什么錯誤?(學生思考回答,教師點評)【議一議】:a、能不能反過來說:“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或“普遍性包含了特殊性”?b、能不能說: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多數與少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生思考回答,教師點評奧運會會徽由獨特圖形,舉辦地英文名,舉辦時間,五環標志組成。體現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如果離開了這些共同的東西,再有特點,也不能稱之為奧運會會徽總之,世界上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與普遍性相互聯結,不可分割。eq\o\ac(○,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例:價值規律,對于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來說是矛盾的普遍性,但對于整個人類社會來說,則是矛盾的特殊性。eq\o\ac(○,4)該原理的方法論意義:學會科學工作方法:搞試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一般到個別、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板書設計一,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1什么是矛盾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爭性4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教學反思項目內容課題第二框: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修改與創新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運用相關原理,分析一個復雜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種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形成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分析和解決各種矛盾的能力,初步學會從復雜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堅信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注重學生體驗過程,培養學生注重反思、發展自我的人本精神。教學重、難點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堅持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是矛盾分析法的重要內容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出示:老子畫像問生:這是老子,大家對老子了解多少?學生回答:教師: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無為”可以說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理念。介紹投影內容:師:老子極力呼吁統治者為政要“無為”,實行“無為而治”,不要過多干涉老百姓的生活,從而實現“無為而勝有為”。有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不如孔子積極。這其實是對“無為”思想的誤讀。老子的“無為”其實并不是不作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的意義。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談一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如何“為”的哲學。【板書】堅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我們說,矛盾的觀點作為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和核心。生活中,堅持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將更能顯現我們生活的智慧。請大家先看一個實例:出示動漫FLASH:一個獵人要過河,帶著狼、羊、菜,但每次只能帶一樣過河。很明顯,當獵人離開的時候,羊會吃菜,而狼會吃羊。(邊講邊演示)請大家思考一下,獵人如何能夠順利地把狼羊菜帶過河。【學生演示】教師:請大家總結一下完成這一過程的關鍵是什么?生答:教師啟發:在狼羊菜中,誰是關鍵?生:羊的問題是關鍵。師:很明顯,羊是關鍵。我們先要把羊帶過去,過程中又要把羊帶回來。而羊問題的解決,很好地帶動了整個這一復雜過程的順利完成。哲學上,我們就把類似于羊的問題稱之為主要矛盾,而把相對于羊的狼和菜的問題稱之為次要矛盾。【展示】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合作探究】:結合“獵人過河”的實例,談一談如何正確處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生答:要重點解決好主要矛盾師問:為什么?生: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師講:我們通常所說的“牽牛要牽牛鼻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就是這個道理。生答:也不可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師問:為什么?生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相互依賴:如果沒有狼或菜的問題,羊問題的主要矛盾也就無所謂主要矛盾。相互影響:過程中,之所以又把羊又帶回來,就是由于受解決狼或菜次要矛盾的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菜在對岸)在這一特定階段,相比較羊的問題,狼的問題地位上升,成為主要矛盾,而羊成為次要矛盾。兩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所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師:紅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間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要求。【板書】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投影展示內容】:見課件因此,生活中,面對復雜問題,我們在“為”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重為”、“輕為”的關系,才能彰顯我們“為”的智慧,從而更好地推動問題的解決,事物的發展。下面請大家再看這樣一個例子:師: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把刻在希臘北部小鎮德爾菲阿波羅神廟上的“認識你自己”這句銘文作為自己的人生哲學信條。它告訴人們,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認知情懷。師問: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應該怎樣認識、評價自己?生答:師:我們說,年輕學生,一要看到自身的優點,不能妄自菲薄,要尋求一種樂觀、積極的人生;另一方面,也不能妄自尊大,要謙遜,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即使是被后人尊為圣人的孔子,清朝著名的戲曲作家李漁曾經這樣評價過:【投影展示】:圣人之事,猶有不可盡法者。師:這說明孔子及其儒學也并非完美無缺,也有不足。師反問:那孔子為什么又能被稱為是圣人呢?師總結:這就說明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事物矛盾的雙方中主要的一方所規定的。我們就把這樣的方面稱之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體中的另一方稱之為矛盾的次要方面。【展示】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中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一方。師:主要方面主要規定著事物的性質,我們認識某一事物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呢?我們能否忽視?孔子是如何對待自身不足的?生答:“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師:說明也不可忽視自身哪怕是次要的不足,為什么呢?【展示】: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殺身。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師:這句話又給我們怎樣的人生感悟?生答:師: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條件下,矛盾的雙方會發生轉化,當矛盾雙方轉化以后,事物的性質也就隨之改變了。所以,我們也絕不可忽視我們自身存在的哪怕是細微的不足。【板書】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投影展示內容】:見課件:師:請大家賞析一句話:這句話是我所敬仰的一位老師最為欣賞的一句話,當然對我的觸動也很大。投影展示:二十年后,你會因為沒有做的事而后悔,也會因為做過的事而后悔,但前者往往會多于后者。師問:那位同學起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生答:師總結:做得多,少后悔;做得少,多后悔。后悔的多還是少是由做的多少決定的。我們年輕人應積極而為。我說,更要運用這一原理對事物的性質作出正確判斷,去理性而“為”。教師總結: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兩個關系中好像有一些共同的東西,有的同學已經感覺到了,能不能總結一下:生答: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板書】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師:認識自己是為了走出自己,發展自己。【學生參與】建立在對自身全面認識的基礎上,如何更好地促進自己的發展呢?學生回答:師:我這里也總結了兩點,和大家共勉:一、加強對自身的反思: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說: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二、要以他人為鑒,注重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師總結:很明顯,從剛才大家發言中,我們感受到我們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不同情況,只有對我們自身作出不同的具體的分析,才能夠正確地認識我們自己。同樣,對待不同的優點和缺陷,也只有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態度,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們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它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投影:孔子講學師:從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就是依據普遍性,對冉求和仲由作出具體的分析,從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不同的正確的方法。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板書】堅持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師:我們應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具體而為。師: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矛盾分析法。我們借助這一方法,也給大家簡單地談了談如何“為”的問題。我們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