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押題及范文_第1頁
2024年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押題及范文_第2頁
2024年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押題及范文_第3頁
2024年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押題及范文_第4頁
2024年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押題及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押題及范文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李可染在《談學山水畫》中曾經寫道:有一次,我在萬縣,

看到暮色蒼茫之中,山城的房子,一層一層,很結實,又很豐富、

含蓄。要是畫清楚了,就沒有那種迷蒙的感覺了,其中有看不完的

東西,很復雜也很深厚。后來,我就研究,掌握了技巧,先把樹、

房都畫上,以后慢慢再加上去,以紙的明度為“0”,樹、房子畫到

“5”,色階成“0”與“5”之比,顯得樹、房子都很清楚,然后把

最亮的部分一層層加上墨色,加到“4”與“5”之比,就很含蓄了。

我把這種畫法叫作“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

這種畫法即先是一張白畫紙,什么都沒有,后來把這些都

畫上去了,最后使之又逐漸地消失,成為生活中的本來樣子,特別

真實,從而創造出李可染繪畫風格。

李可染對畫山水畫“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闡述喻之

社會、人生種種,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示。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

此的思考與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

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題考查寫作能力。

李可染對畫山水畫“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闡述,體現了他對

中國繪畫中“無”與“有”的辯證思考。

第一個“無”指的是白紙上什么也沒有;“有”則是掌握了技巧;

第1頁共10頁

第二個“無”不同于第一個“無”,不是什么也沒有,而是指要富

有創造性。最后的“無”是別開生面,推陳出新;也是大巧若拙,

是生澀率真的意趣,洗凈雕飾后的自然本真。從“無”到“有”是

基礎,是繼承;從“有”再到“生”是突破,是創新。而這三個階

段是依次遞進的。喻之為我們的社會與人生,也有豐富的內涵,從

社會事物的角度理解,就是從不知道到學習、掌握再到創造的過程;

從人生角度分析,可理解為人生成長應是一個從無到有再到創造的

過程。因此,這句話啟示我們不管是做事還是人生,都是勇于追求

“無”,要能循序漸進,要能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在掌握上基礎上

進行突破,等等。寫作時,要能辯證思考“無”與“有”再到“無”

之間的關系,論證事物是在“無”與“有”之中的。

參考立意:

1.以“有”為基,創出新“無二

2.由“無”至“有”,“無”生止境。

3.“有”中出“無”,方成大道。

【范文】

辯證對待“有”和“無”的關系

“有”和“無”既相互對立、水火不容,又彼此依存,密不可分,

就好像白天與黑夜。白天與黑夜看似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狀態,互不

干擾,相互獨立,但事實上,一個地方太陽升起的時候,必然就伴

隨著另一個地方夜幕的降臨:中國人開始忙碌,美國人猶在夢鄉;

南極處于極晝,北極一定處在極夜。深刻認識二者的關系,對于我

第2頁共10頁

們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無”是“有”的前提。人們常說:一張白紙,好寫最美的文字。

一張涂滿文字的紙,是無法寫進新的文字的。一個人剛走進社會,

走上工作崗位,也是如此。此時他就像一個半空瓶子,需要不斷磨

礪自己,才能讓自己獲得的實踐經驗裝滿瓶子;倘若這個瓶子一開

始就是滿的一一如同一個老朽之人,他的腦中早已裝滿了成見,那

他又如何接受新事物,又談何不斷進步呢?塞林格先生在《麥田的

守望者》中說,要“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只有從心靈

中刪除痛苦與不幸,騰出空間,才能裝進去快樂和幸福。

“有”是“無”的基礎。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到的“知效一官,

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就是“有”的代表。要達到

“無”的境界,就一定要自“有”開始。有了“有”這個基礎,漸

漸提高我們的素養,淡化我們的私欲,淡化自己對功名利益的追求,

才可至于“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境界,即“無”的

境界。從“有”到“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需要經歷以宋

榮子和列子為代表的不同層次的“有”,最終才可由量變到質變,

實現舉重若輕的絕妙轉身。從這個意義上看,“無”也是“有”的

最高境界。

在生活中,我們要把“無”當成“有”來完成。老子說: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無為不代表無所作為,無事不代表

無事可做,無味不代表枯燥乏味,相反,有時無為就代表著大有作

為,無事就代表著有事可做,無味就代表著回味無窮。中國古代的

第3頁共10頁

君子提倡“慎獨”,一個人獨處,無人在旁,所作所為也要像有人

監督一樣。唯有時刻注意,反省自己,把無當成有,時刻提醒自己,

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的反省中自我提升。

學習上也應如此。小學的時候,老師帶著我們學,手把手地

教我們去學,我們擁有老師幾乎全部的精力。到了中學階段,老師

就不會像小學那樣耐心,事無巨細,老師通常只是對我們的學習起

監督作用。而上了大學,老師似乎連這一點監督的作用都沒有了,

老師注重引導你,點撥你學習方法,僅此而已。我們學習歷程中,

老師參與程度從有到無一步一步的變化,看到的是我們的進步,因

為我們從被人逼著學慢慢變得會自主學習。

同樣,我們也要把“有”當成“無”來看待。紀曉嵐的老

師曾說:''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二一個人內心有太多

的情感,太多的牽絆,那他必定會活得痛苦,一個人內心有太多的

爾虞我詐,太多的功名利祿,也必定會活得無趣。只有當一個人內

心不為世道人情、他人的看法起伏時,他才會真正地高興;只有當

一個人真的無欲無求時一,他才是真正的品德高尚。現在的許多貪官,

有權有勢,有名有利,有人獻媚有人趨奉,卻不懂得收斂收手,就

是把“有”看得太重,以致于忘乎所以,身敗名裂,真是令人既痛

恨又痛惜。當我們漸漸地學會看淡與放下,就將“有”做到了“無”

的境界。

“有”和“無”的關系,絕非我所說的這般簡單。它像是一把每把

鑰匙都能打開的鎖,又像是一把沒有鑰匙能打開的鎖,愿我們每一

第4頁共10頁

個人都不斷去思考。電影《一代宗師》中有句臺詞:“說人生無悔

那是賭氣話,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有”和“無”,就在我

們的人生之中。

【點評】材料作文寫作策略:

①引:恰當地引用材料,開頭既要引述材料,在論證時還要回扣材

料(不能全部照抄),對材料進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

語即可。

②議:是對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議論,對人物關系的分析,

對結果的預測,對原因的追問等,目的是為了提出觀點做鋪墊,這

部分不能太長,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論點(或觀點),文字簡煉,一兩句話就可以,觀點明

確。

④聯:這是文章的關鍵,可由材料推開去,可聯系歷史人物、歷史

故事,可聯系現實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舉例也可以反面證明;

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最少要舉兩個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

一反,多角度多側面得把中心論點闡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樣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說明好處(或危害),

找出癥結。

⑥結:收斂全篇,總結全文,宜對論述的問題有所深化,不要故作

驚人之語,強調精煉有力,不要畫蛇添足。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第5頁共10頁

有位記者去偏遠山區采訪,走進一戶人家,房屋破陋不堪,

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物件。一位母親正在給幾歲的孩子煮方便面,

記者關心地說:“方便面不能多吃。”母親說:“不會多吃的!今天

他過生日才給他吃一次,平時哪里舍得?”看著孩子開心地吃著,

母親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雖然他們生活很貧窮,但精神卻很

富有。

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

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

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這是一道記敘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是一則記者采訪新聞,這則可以引發人們多重思考,如扶貧、

母愛、溫暖的問題,甚至有“何不食肉糜”爭論,具有發散性,但

材料最后一句評論“雖然他們生活很貧窮,但精神卻很富有”對這

則新聞進行了收束,所以“物質與精神”的關系才是本次作文寫作

的中心,如果偏離這個中心,寫成“扶貧、母愛、溫暖”則為審題

不當,應視為偏題。在寫“物質與精神”時,還需進行二級審題,

即即使在物質貧窮時我們也要葆有精神樂觀的態度,要能創造、享

有精神的富足。但反多來說我們要有精神的富有就必須堅守物質貧

窮,則為錯誤的觀點。故物質貧窮只是前提,而不是目的,精神的

富有才是目的,因而兩者相比,重點應落實在精神的富有上,而不

是物質的貧窮上。

第6頁共10頁

提示語提醒考生要寫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什么是“自己的”?

“自己的”就是強調“感悟和思考”的獨特性,要“我手寫我心”。

行文構思上,可以先概述材料,以材料為由頭,引出“物質與精神”

的話題;接著對二者的內涵和關系進行闡述,然后分別從“物質”

“精神”之于人的意義角度進行闡釋;最后聯系當下,指出當代青

年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葆有精神的富足。

立意提不:

1.物質貧窮不能阻擋精神富足。

2.物質給予生活,精神給予幸福。

3.蔚精神于物質沃土,長信仰指引生活。

【范文】

心貧則貧,心富則富

雄鷹是富有的,因為它擁有藍天;魚兒是富有的,因為它擁

有大海;猛虎是富有的,因為它擁有森林;駿馬是富有的,因為它

擁有草原。而人是否也是富有的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人類

擁有整個世界。

從孔子的“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到菲爾丁的“把金錢當上帝,金錢會像魔鬼一樣來整治

你”,從于謙的“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語長短”到叔本華的

“財富就是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每個人都會對“富有”

做出不同的闡釋;而我覺得心貧則貧,心富則富。

第7頁共10頁

人的富有不是來自物質財富,而是來自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

的感情。

有位富人在沙灘上漫步,正好碰上了一位衣衫襤褸的漁夫在

打魚。富人就上前問道:“你這樣打魚一天能掙幾個錢?”漁夫答

道:“能夠養家糊口就不錯了,哪能掙啥錢呢?你真是太貧窮了,

看我西裝筆挺,皮鞋程亮,住洋房,開轎車,偶爾還可以到海邊散

散步,比起你來,我真是幸福多了。”可過了沒多久,漁夫又在沙

灘上碰到了這位富人,可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只見他面黃肌

瘦,衣不附體,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的幾個兒子為了分割家產,

自相殘殺,鬧得家破人亡。這時,富人說道:“原來你才是真正的

富有者。榮華富貴只不過是過眼煙云,只有心靈的富有才是永恒的。”

人富有的實質是人心靈中某些高貴物質的展現。

縱然饑腸轆轆,也決不吃“嗟來之食”的窮人不由得讓人肅

然起敬。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也決不因貧窮而失去為人的尊嚴,

可謂“貧賤不能移”,試問又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

曾看到過這樣一張照片:一位老乞丐顫顫微微地用手把自己

碗里的錢分給另一位殘疾小乞丐。就在遞錢的一剎那,時間和空間

都為它停滯,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