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規范_第1頁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規范_第2頁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規范_第3頁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規范_第4頁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120.01

C23

團體標準

T/CACMXXXX-2021

T/CACMXXXX-2018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規范

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Planting

ofChuanXinlian-maizeRelayIntercropping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

T/CACMXXXX-2021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

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道地藥材生態遺傳重點研究室提

出。

本標準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溫春秀、謝曉亮、劉靈娣、田偉、賈東升、劉銘、姜濤、齊琳琳、歐

陽艷飛、靳愛紅、盧瑞克、錢榮、溫賽群、李少敏、郭蘭萍、黃璐琦、何雅莉、康傳志。

II

T/CACMXXXX-2021

引言

穿心蓮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為常

用中藥材。秋初莖葉茂盛時采割,曬干。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穿心蓮內酯及其衍生物具有消炎

抗菌,抗病毒感染等功效。穿心蓮原產于亞熱帶地區,目前我國穿心蓮藥材均來自栽培生產。

穿心蓮喜高溫、濕潤、向陽的生長環境,不耐旱、怕凍,生長地多為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砂

質壤土,且多為中性偏酸性土壤。廣東、廣西、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均適宜穿心蓮的生長,

但市場上野生穿心蓮產量小且很難出現。穿心蓮的栽培主產區為廣西貴港、玉林、南寧,廣東

湛江、清遠、陽江,福建漳浦,四川等地,其總產量占全國的90%以上。穿心蓮種質來源單一,

種子多在廣西、福建等地生產出售。

連作障礙是中藥材栽培中常見的生產問題,對中藥材的生長發育、產量及質量等均產生嚴

重影響。間作套種是我國農民的傳統經驗,能夠合理配置作物群體,使作物高矮成層,相間成

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發揮邊行優勢的增產作用。目前

中藥栽培領域中,很多品種通過合理間套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玉米既是我國第三大糧食作物,

也是部分地區的主要口糧。但是因單獨種植植株間距較大,前期露地面積較多,農田之中閑置

面積較多,變相造成了土地的變相浪費,不利于農業增收和土地有效利用。穿心蓮為一年生草

本藥用植物,以全草入藥,需求量大,利用價值高。但是單獨種植穿心蓮其生長期正逢高溫干

旱,地溫過高,濕度過低,常出現灼苗現象,造成產量和質量下降。兩者套種既可以有效利用

有限耕地,又可以增加農業收入,有效地實現農業高效化生產。同時不但能夠改善田間小環境,

提高作物光、熱、水、氣的利用率,增加復種指數,而且能夠從生態角度防治田間病蟲害,為

可持續農業發展創造條件。

穿心蓮和玉米套種是當前值得探索和總結的栽培技術,既能夠實現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又

能夠促進農業增產增收,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III

T/CACMXXXX-2021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的范圍、術語和定義、植物來源、技術來源及

應用歷史、技術核心內容、技術關鍵點、技術效益評價、核心機理。

本標準適用于穿心蓮主產區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其他

穿心蓮產區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道地藥材Daodiherbs

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

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

3.2

生態種植Eco-planting

應用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理,結合系統工程方法設計,綜合考慮

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充分應用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實現生態與經濟

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種植方式。

3.3

套作Relaycropping

指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于行間或株間播種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

3.4

茬口Cropsinrotationsystem

是指一塊地上栽種的前后季作物及其替換次序的總稱。安排作物輪換次序稱茬口安排。

1

T/CACMXXXX-2021

4穿心蓮植物基原及其生態生物學特征

來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蓮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

穿心蓮原產于亞熱帶地區,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廣東和福建北部及其以北的地區引

種栽培則為一年生。穿心蓮喜濕怕旱,幼苗期更不耐旱,相對濕度70%~80%,土壤含水量在

25%~30%有利于生長。穿心蓮為喜光植物,在蔭蔽條件下植株有徒長現象,容易倒伏,幼苗用

短日照處理能促進開花。

穿心蓮的生長對溫度有嚴格的要求,經磨擦的穿心蓮種子萌發適宜的溫度為28~30℃,而

未經處理的,最適宜的為28~30℃的白晝溫度和22℃的夜間溫度。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為

25~30℃,氣溫下降到15~20℃時,生長緩慢,氣溫下降到8℃時,葉片呈紅紫色,生長停止,

遇0℃左右低溫或霜凍時,植株全部死亡。穿心蓮種子播種后出苗的快慢和整齊度主要取決于當

時的氣溫和土壤溫度。經摩擦后的種子,在21℃平均地溫下播種,播后15d開始出苗,17d基本

出齊。在28℃平均地溫下播種,播后8d即出苗,9d基本出齊。

穿心蓮主產區分布有廣西貴港、玉林、南寧,廣東湛江、清遠、陽江,福建漳浦,四川等

地,經緯度位于北緯(N)N21°-N30°,東經(E)E99°-E117°之間,年平均溫度20.0-27.0℃之

間,年降水量為1000.0mm~1900.0mm,海拔為12m~600m。這些產地占全國穿心蓮總產量的

90%以上,相對市場上流通的栽培穿心蓮,野生穿心蓮產量小且市場上很難出現。穿心蓮種質

來源單一,種子多在廣西、福建等地生產出售。

5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來源及應用歷史

由于單獨種植玉米會空置大量土地面積,單獨種植穿心蓮其生長期正逢高溫干旱,地溫過

高,濕度過低,常出現灼苗現象,不利于增加農民的收益和有效利用土地。近年來,有一部分

農民采用玉米套種穿心蓮栽培技術,既有效利用了有限耕地,又增加了農業收入。在玉米田中

套作穿心蓮,增加了穿心蓮的產量和質量,降低了病蟲害危害水平,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

生態效益,充分顯現出穿心蓮-玉米套作種植模式的優勢。自2008年開始,春玉米套作穿心蓮

栽培模式在廣西貴港市、南寧市橫縣等地開始推廣。2015年2~11月,廣西橫縣橫州鎮農業技

術推廣站實施了玉米間(套)種穿心蓮的試驗,開創了橫州鎮農業結構多元化格局。近些年,

該種植模式在穿心蓮主產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促進了農業的增產增收。

6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

6.1茬口選擇

玉米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種植,并在6~7月采收。4月中旬至5月底,也就是玉米

生長的喇叭口期至抽雄開花期開始套種穿心蓮,此時播種的穿心蓮種子能夠充分利用玉米的遮

蔭作用,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快速生根發芽,等春玉米成熟、收獲之后,穿心蓮的幼苗即可利用

空間和光照逐漸長大。

6.2產地環境

穿心蓮生長適宜溫度在25~30℃之間,27℃為最佳生長溫度。穿心蓮栽培以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pH值5.6~7.4的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或壤土較好,pH值為8.0的堿性土壤仍能正常

生長。種在貧瘠的沙土地上的植株生長緩慢,葉色發黃。種在粘質土地上的植株較易染病。穿

心蓮喜濕怕旱,相對濕度70%~80%,土壤含水量在25%~30%有利于生長。幼苗期更不耐旱,

6~8月高溫季節,雨水充沛,有利于生長,雨水少的年份應及時灌溉,但不宜過濕,以免引起

2

T/CACMXXXX-2021

黑莖病。穿心蓮為喜光植物,在蔭蔽條件下植株有徒長現象,容易倒伏。

6.3選地

宜選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玉米塊地套種穿心蓮。

6.4整地

育苗田整地:選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壤作為育苗田,結合整地每畝施入2000kg生物

有機肥,與土充分拌勻,整平畦面。

5月中旬,開始在2行玉米間輕松土,在整理地塊時要注意不要傷及玉米,在玉米地塊行

間里開溝,溝深15cm,以備播種。

6.5玉米播種

當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開始播種。由于要套種穿心蓮,所以玉米較單獨種植的密

度要更稀疏一些,以3200~3500株/667m2為宜,可按照行距65cm,株距30cm種植玉米。

6.6穿心蓮播種

直播:玉米10-12葉期,進行穿心蓮的直播。播種前,進行曬種,清除雜質,并用沙子把

種子表面的蠟質去除,然后用35~40℃左右的溫水浸種24h,以保濕催芽。待90%以上露白后

撒播,按照行距30cm撒種,播種量0.5~1.0kg/667m2,確保有苗量1.1萬~1.2萬株/667m2,

出苗后按照株距20cm定苗。

育苗移栽:5月份,幼苗已有4~5對真葉,選擇在陰雨天間苗移栽。按行距30cm,株距

20cm栽苗。

6.7田間管理

6.7.1玉米的田間管理

玉米生長需要大量的養料。在玉米生長過程之中,要分段追肥,以滿足玉米的生長需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玉米施加氮肥時,要注意濃度和用量,不可過多,用量過大或濃度過高則

可能造成玉米根部氮肥過分淤積,致使土壤板結,對后續穿心蓮的生長栽培造成負面影響。

在防治玉米病蟲害時,主要選擇在大喇叭口期和乳熟期進行防治;同時,要注意濃度、藥

量及噴灑位置,既不能藥無所用,也不能用藥過大而影響穿心蓮的正常移植和生長,應控制好

用藥的濃度、用量以及噴灑的位置等。在完成套種之后,要結合穿心蓮的生長狀況,適度增減

用藥。同時,要注重清除玉米之上的多余苞葉,將玉米下部枯黃的老葉清除,防止雨淋受潮發

生霉變和影響穿心蓮生長。穿心蓮移栽后,可結合穿心蓮部分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

前茬玉米地里的雜草會和穿心蓮爭奪水分和養分,擠占生長空間,對后茬穿心蓮的播種和

生長產生不利影響,應在穿心蓮播種之前,對玉米地進行一次徹底的人工除草,為穿心蓮創造

有利的生長條件。

6.7.2穿心蓮的田間管理

穿心蓮播種出苗后要及時查看幼苗生長情況,對于枯萎死亡的幼苗應及時拔除,并及時補

苗,密度太大要進行間苗,保持株距20cm。穿心蓮生長過程中要注意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

充分滿足穿心蓮的生長需求。整個生育期一般中耕除草3~4次,以淺耕和人工拔草為主,避免

傷到根部。穿心蓮長到30~40cm時結合中耕進行培土1次。同時要注意水分管理,遇到干旱天

氣,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遇到雨季要及時排水,防止爛根。

3

T/CACMXXXX-2021

穿心蓮生長過程中的蟲害相對較少,威脅其生長的主要以病害為主,其中最為常見的有立

枯病、黑莖病等。一旦發現要及時用藥劑噴淋。立枯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

倍液噴霧;黑莖病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或澆灌病區,或用1∶1∶120倍波爾多液噴灑。

6.8采收

6.8.1玉米的采收

玉米的收獲期在6月底至7月底之間,正處于穿心蓮生長時期。采收玉米棒時要注意避免

踩壓穿心蓮幼苗。此外,將玉米采收之后不要急于將玉米稈拔除,而是繼續留在田間起到遮擋

陽光的作用,為穿心蓮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6.8.1穿心蓮的采收與留種

穿心蓮的采收時間與藥效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要嚴格控制采收時間,待9~11月穿心蓮現蕾

期或者開花期即可以進行采收。從植株莖基部分枝2~3節處進行采收,用鐮刀割取全草。收獲

之后要充分曬干,不能堆積,注意防止發熱變質。

為了準備好來年的種子,田間必須留下一部分母株留種。在種子由綠轉黃、部分呈現紫色

之后進行分批采收,穿心蓮果殼由青綠色變為黃色、部分變紫色時分期分批采收,采回的果莢

放通風、蔭涼處后熟,避免果殼裂開種子散落,待果莢全部裂開后,除去果殼及雜質,凈度不

低于85%。采收到的種子立刻曬干,除去雜質之后裝入布袋,放置在通風、干燥處保存。

4

T/CACMXXXX-2021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關鍵點

1穿心蓮-玉米套作時間

玉米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當氣溫穩定在12℃以上即可進行種植,并在6~7月進行

采收。4月中旬至5月底,玉米生長的喇叭口期至抽雄開花期開始套種穿心蓮。

2遮陰

當95%以上的玉米果穗成熟時應及時收獲,將玉米苞采摘后留下莖稈,收玉米時注意不要

踩壓到穿心蓮,以免影響穿心蓮的正常生長。

穿心蓮前期喜陰而不耐高溫和強光,與玉米套種,玉米高大的植株能夠避免陽光曝曬和遮

擋風雨,創造了適度光照、通風和遮蔭的環境。隨著穿心蓮的長大,玉米植株在收獲之后自然

枯萎或把上部玉米稈割掉,能夠滿足穿心蓮繼續生長所需要的空間和光照。

3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和穿心蓮的單獨種植,對于肥料的消耗是較大的,對肥料的吸收不充分,淤積在田地

之中浪費土壤肥力。但是在套種之后,玉米和穿心蓮相互促進,相互吸收多余的養分,使這2

種作物各個生長期肥力均衡,前期這2種作物有機肥相互補充,中后期穿心蓮所施氮肥使玉米

養分得以補充,防止了玉米早衰。

4提高抗病性

玉米和穿心蓮兩者因為所施藥物的不同,有效減緩病蟲的耐藥性,抗病性也有了一定的提

高,甚至噴灑1種藥能防治2種作物病蟲害,提高了防治效果,有利于提高玉米和穿心蓮的產

量和質量。

廣西南寧市橫縣馬嶺鎮玉米穿心蓮套種圖片

5

T/CACMXXXX-2021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效益評價

1經濟效益

廣西南寧市橫縣產區2016年采用該模式種植穿心蓮,每畝產穿心蓮675kg左右,每畝產玉

米375kg左右。單純種植玉米667m2僅有118元,而套種穿心蓮后利潤增加1443元,總收入達

到1561元,等于是一塊地里有雙份的收成,經濟效益十分明顯,是值得推廣的一種農業栽培模

式。

2生態效益

間作套種比單作具有明顯的產量優勢,其生物學基礎在于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在植物營養方

面主要是養分吸收量得到增加和養分利用率得到提高。玉米和穿心蓮套種,極大促進了兩大植物

的抗病抗逆能力,從而提高了產品產量和品質。不但能夠改善田間小環境,提高作物光、熱、水、

氣的利用率,增加復種指數,而且能夠從生態角度防治田間病蟲害,為可持續農業發展創造條件。

6

T/CACMXXXX-2021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核心機理

1生態學原理

穿心蓮的生長期正處于高溫干旱時節,地表溫度較高,而濕度較低,往往出現灼苗的現象,

造成產量和質量下降。穿心蓮前期喜陰而不耐高溫和強光,與玉米套種,玉米高大的植株能夠

避免陽光曝曬和遮擋風雨,創造了適度光照、通風和遮蔭的環境。隨著穿心蓮的長大,玉米植

株在收獲之后自然枯萎或把上部玉米稈割掉,能夠滿足穿心蓮繼續生長所需要的空間和光照。

玉米和穿心蓮套種,2茬作物放在同一田塊上進行種植,大大節省了土地,實現了有限土地面

積的最大產出。

2經濟學原理

玉米喜高溫強光,有極強的邊行優勢,而穿心蓮前期喜陰而不耐高溫和強光,兩種作物套

種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為穿心蓮和玉米的旺盛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兩者在管理上使用不同藥物防治病蟲害,有效減緩病蟲的耐藥性,提高了防治效果,有利于提

高玉米和穿心蓮的產量和質量。玉米和穿心蓮進行套種,是在有限的耕地之上最大程度地進行

農業生產的有效方法,套種之后的經濟收益明顯高于單獨種植的作物。

7

T/CACMXXXX-2021

參考文獻

[1]郭蘭萍,呂朝耕,王紅陽,等.中藥生態農業與幾種相關現代農業及GAP的關系.中國現代

中藥,2018,20(10):1179-1188.

[2]李壽賢.玉米套種穿心蓮高產增效栽培技術.南方農業,2015,29(30):22-23.

[3]雷俊勇.玉米套種穿心蓮栽培管理技術.現代農業科技,2016(12):40-41.

[4]吳慶華,林偉,鄧福勝,等.玉米-穿心蓮套作技術.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2,26(6):3-4.

[5]謝冰瑩,林偉,謝月英,等.廣西春玉米套種穿心蓮高產栽培技術.大眾科技,2009(8):143.

[6]梁遠彬,黎宗賓,龔曉聲.玉米套種穿心蓮栽培技術.現代農業科技,2011(18):86.

[7]周靈芝,黃春東,周海宇,等.不同密度穿心蓮與玉米套種對產量的互作效應分析.廣西農

學報,2014,29(4):13-15.

[8]梁康武.貴港市港北區玉米套種穿心蓮復播馬鈴薯高效栽培技術.現代農業科技,2015(14):

70-71.

[9]蒙國洲.橫州鎮玉米間套種穿心蓮效益分析.農業經濟,2016,36(10):137.

8

T/CACMXXXX-2021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3.1道地藥材Daodiherbs.............................................................................................................................1

3.2生態種植Eco-planting............................................................................................................................1

3.3套作Relaycropping................................................................................................................................1

3.4茬口Cropsinrotationsystem..................................................................................................................1

4穿心蓮植物基原及其生態生物學特征.........................................................................................................2

5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來源及應用歷史........................................................................................2

6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2

6.1茬口選擇..................................................................................................................................................2

6.2產地環境..................................................................................................................................................2

6.3選地..........................................................................................................................................................3

6.4整地..........................................................................................................................................................3

6.6玉米播種..................................................................................................................................................3

6.6穿心蓮播種..............................................................................................................................................3

6.7田間管理..................................................................................................................................................3

6.8采收..........................................................................................................................................................4

附錄A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關鍵點..............................................................................................5

1穿心蓮套作時間.........................................................................................................................................5

2遮陰.............................................................................................................................................................5

3提高肥料利用率.........................................................................................................................................5

4提高抗病性.................................................................................................................................................5

附錄B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評價..................................................................................................6

1經濟效益.....................................................................................................................................................6

2生態效益.....................................................................................................................................................6

附錄C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核心機理..........................................................................................7

1生態學原理.................................................................................................................................................7

2經濟學原理.................................................................................................................................................7

參考文獻.............................................................................................................................................................8

I

T/CACMXXXX-2021

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的范圍、術語和定義、植物來源、技術來源及

應用歷史、技術核心內容、技術關鍵點、技術效益評價、核心機理。

本標準適用于穿心蓮主產區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其他

穿心蓮產區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道地藥材Daodiherbs

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

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

3.2

生態種植Eco-planting

應用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理,結合系統工程方法設計,綜合考慮

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充分應用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實現生態與經濟

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種植方式。

3.3

套作Relaycropping

指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于行間或株間播種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

3.4

茬口Cropsinrotationsystem

是指一塊地上栽種的前后季作物及其替換次序的總稱。安排作物輪換次序稱茬口安排。

1

T/CACMXXXX-2021

4穿心蓮植物基原及其生態生物學特征

來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蓮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

穿心蓮原產于亞熱帶地區,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廣東和福建北部及其以北的地區引

種栽培則為一年生。穿心蓮喜濕怕旱,幼苗期更不耐旱,相對濕度70%~80%,土壤含水量在

25%~30%有利于生長。穿心蓮為喜光植物,在蔭蔽條件下植株有徒長現象,容易倒伏,幼苗用

短日照處理能促進開花。

穿心蓮的生長對溫度有嚴格的要求,經磨擦的穿心蓮種子萌發適宜的溫度為28~30℃,而

未經處理的,最適宜的為28~30℃的白晝溫度和22℃的夜間溫度。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為

25~30℃,氣溫下降到15~20℃時,生長緩慢,氣溫下降到8℃時,葉片呈紅紫色,生長停止,

遇0℃左右低溫或霜凍時,植株全部死亡。穿心蓮種子播種后出苗的快慢和整齊度主要取決于當

時的氣溫和土壤溫度。經摩擦后的種子,在21℃平均地溫下播種,播后15d開始出苗,17d基本

出齊。在28℃平均地溫下播種,播后8d即出苗,9d基本出齊。

穿心蓮主產區分布有廣西貴港、玉林、南寧,廣東湛江、清遠、陽江,福建漳浦,四川等

地,經緯度位于北緯(N)N21°-N30°,東經(E)E99°-E117°之間,年平均溫度20.0-27.0℃之

間,年降水量為1000.0mm~1900.0mm,海拔為12m~600m。這些產地占全國穿心蓮總產量的

90%以上,相對市場上流通的栽培穿心蓮,野生穿心蓮產量小且市場上很難出現。穿心蓮種質

來源單一,種子多在廣西、福建等地生產出售。

5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來源及應用歷史

由于單獨種植玉米會空置大量土地面積,單獨種植穿心蓮其生長期正逢高溫干旱,地溫過

高,濕度過低,常出現灼苗現象,不利于增加農民的收益和有效利用土地。近年來,有一部分

農民采用玉米套種穿心蓮栽培技術,既有效利用了有限耕地,又增加了農業收入。在玉米田中

套作穿心蓮,增加了穿心蓮的產量和質量,降低了病蟲害危害水平,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

生態效益,充分顯現出穿心蓮-玉米套作種植模式的優勢。自2008年開始,春玉米套作穿心蓮

栽培模式在廣西貴港市、南寧市橫縣等地開始推廣。2015年2~11月,廣西橫縣橫州鎮農業技

術推廣站實施了玉米間(套)種穿心蓮的試驗,開創了橫州鎮農業結構多元化格局。近些年,

該種植模式在穿心蓮主產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促進了農業的增產增收。

6穿心蓮-玉米套作生態種植技術

6.1茬口選擇

玉米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種植,并在6~7月采收。4月中旬至5月底,也就是玉米

生長的喇叭口期至抽雄開花期開始套種穿心蓮,此時播種的穿心蓮種子能夠充分利用玉米的遮

蔭作用,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快速生根發芽,等春玉米成熟、收獲之后,穿心蓮的幼苗即可利用

空間和光照逐漸長大。

6.2產地環境

穿心蓮生長適宜溫度在25~30℃之間,27℃為最佳生長溫度。穿心蓮栽培以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pH值5.6~7.4的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或壤土較好,pH值為8.0的堿性土壤仍能正常

生長。種在貧瘠的沙土地上的植株生長緩慢,葉色發黃。種在粘質土地上的植株較易染病。穿

心蓮喜濕怕旱,相對濕度70%~80%,土壤含水量在25%~30%有利于生長。幼苗期更不耐旱,

6~8月高溫季節,雨水充沛,有利于生長,雨水少的年份應及時灌溉,但不宜過濕,以免引起

2

T/CACMXXXX-2021

黑莖病。穿心蓮為喜光植物,在蔭蔽條件下植株有徒長現象,容易倒伏。

6.3選地

宜選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玉米塊地套種穿心蓮。

6.4整地

育苗田整地:選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壤作為育苗田,結合整地每畝施入2000kg生物

有機肥,與土充分拌勻,整平畦面。

5月中旬,開始在2行玉米間輕松土,在整理地塊時要注意不要傷及玉米,在玉米地塊行

間里開溝,溝深15cm,以備播種。

6.5玉米播種

當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開始播種。由于要套種穿心蓮,所以玉米較單獨種植的密

度要更稀疏一些,以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