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五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用標志重捕法測定某地區某動物的種群密度時,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標記物會引起部分動物運動能力受限而餓死,則測定結果會偏大B.若標記后的個體在第二次捕捉時更容易被發現,則測定結果會偏大C.若標記后的部分個體從該地區遷出到其他地方,則測定結果會偏大D.若被標記個體會產生記憶導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則測定結果會偏大2.“結構與功能觀”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其內涵是:一定的結構必然有與之相對應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下列敘述不符合該觀點的是()A.功能越復雜的生物膜,其上的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B.內質網內連核膜外連細胞膜,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附著點C.人的卵細胞體積較大,相對表面積也大,有利于細胞與周圍環境的物質交換D.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有大量線粒體,有利于細胞的吸收功能3.人類某遺傳病的染色體核(組)型如圖所示。則其性染色體組成為()A.XY B.XX C.XXY D.XYY4.果醋飲料被譽為“第六代黃金飲品”,是集營養、保健、食療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型飲料。下列有關果醋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A.從變酸的葡萄酒表面獲得菌膜,可以分離得到醋酸菌B.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先將酒精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C.在果醋制作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發酵溫度在30~35℃D.在果醋制作過程中,發酵液表面應添加一層液體石蠟,以利于發酵5.如圖所示為草原上生活的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變化。則其種間關系為A.寄生 B.競爭 C.捕食 D.互利共生6.如圖表示某一區域甲乙兩個物種個體數量比隨時間變化的坐標圖。則甲乙兩種群的種間關系為()A.捕食 B.競爭C.寄生 D.互利共生7.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突變的有利或有害取決于環境條件B.無論是自交還是隨機交配對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影響C.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但不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D.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種群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8.(10分)某同學將喝過一半的酸奶放置在暖氣上保溫一段時間后,發現酸奶表面出現許多氣泡,這些氣泡主要來自于()A.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生的大量CO2B.暖氣使酸奶中原有氣體發生膨脹C.其他微生物進入酸奶繁殖并產氣D.酸奶中某些化學物質的產氣反應二、非選擇題9.(10分)Prader–Willi綜合征(PWS)的患兒表現為運動神經發育延遲,兒童期后出現過度生長、顯著肥胖的癥狀。該病是由人類15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S/s)控制,S基因控制某些重要蛋白質的合成,s基因則不能。進一步研究發現,該基因的遺傳還表現出有趣的“基因印記”現象,即子代細胞內來自雙親的兩個等位基因中只有一方的能表達,另一方的被印記而不表達。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PWS屬于________染色體上的_______性遺傳病。(2)若雙親為SS(♂)×ss(♀)的后代均正常,雙親為SS(♀)×ss(♂)的后代均表現為PWS,則說明總是被印跡而不表達的基因來自________方,來自另一親本的基因可以表達,在這種情況下,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基因型均為Ss)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3)基因印記的原因之一是DNA分子中某些胞嘧啶經甲基化轉變成5–甲基胞嘧啶,從而影響RNA聚合酶與DNA分子的結合,據此分析,DNA分子的甲基化因影響中心法則中的________過程而影響了基因的表達。10.(14分)[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高果糖漿是一種營養性甜味劑,它被廣泛運用在碳酸飲料、果汁飲料和運動飲料以及小吃、果凍和其他含糖產品中。回答下列利用固定化葡萄糖異構酶生產高果糖漿的相關問題。(1)葡萄糖異構酶的活力常用在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的酶量來表示。固定化酶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1是利用固定化葡萄糖異構酶生產高果糖漿的示意圖,方法1、方法2、方法3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1中固定化葡萄糖異構酶時需將海藻酸鈉溶化,溶化過程中對加熱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酶一般不選用方法1,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生產高果糖漿的過程中,圖1中控制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據圖2說明兩種情況下的葡萄糖異構酶的相同點與不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在逐漸提高。環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如被生活污水污染的湖泊的治理等。請回答下列問題:(1)統計被污染湖泊中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種類及數量,屬于在________水平上的調查。在該湖泊中,不同水層分布著不同類群的生物,這體現了群落空間結構中的________。(2)被污染湖泊發生了水華,經檢測,0.2m水深處有機碳的生產量很高,但0.6m以下有機碳的生產量較低,從環境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工作人員往發生水華的湖泊中投入一定量的能夠吞食浮游植物的魚類,對減輕水體富營養化有明顯效果,其原理是大量放養這些魚類增加了該生態系統中____________的復雜性;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水體中放養魚苗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湖泊治理成功后,仍要控制生活污水的流入量,其根據是________________。12.思考回答下列生物技術問題:(1)泡菜發酵過程中起作用的主要菌種是__________,泡菜水表面的白膜是________,而蘋果酒表面的白膜是____________。(2)在微生物實驗中,滅菌與消毒的主要區別體現在滅菌______(至少答兩點)。一般來說,生物學實驗中,實驗操作者的雙手、用于組培的植物組織、用于研究呼吸強度的種子,需要進行______處理;微生物接種操作、滅菌的培養基倒平板都要在_____附近進行,這是為了防止外來雜菌污染。(3)測定培養液中活菌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通過菌落計數并計算后常發現,稀釋倍數高的組別的計算結果往往大于稀釋倍數低的組別,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4)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除堿性脂肪酶外,常用的酶制劑還有_______等。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B【解析】
1、標志重捕法是在被調查種群的生存環境中捕獲一部分個體將這些個體進行標志后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定期限后進行重捕,根據重捕中標志的個體占總捕數的比例,來估計該種群的數量。2、設該地段種群中個體數為N,其中標志總數為M,重捕總數為n,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為m,則N:M=n:m。【詳解】A、根據公式:種群中個體數(N)=重捕總數×標記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若若標記物會引起部分動物運動能力受限而餓死,則測定結果會偏大,A正確;B、根據公式:種群中個體數(N)=重捕總數×標記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若標記后的個體在第二次捕捉時更容易被發現,則測定結果會偏小,B錯誤;C、根據公式:種群中個體數(N)=重捕總數×標記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若標記后的部分個體從該地區遷出到其他地方,則測定結果會偏大,C正確;D、根據公式:種群中個體數(N)=重捕總數×標記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若被標記個體會產生記憶導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則測定結果會偏大,D正確。故選B。2、C【解析】
蛋白質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時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內質網能有效地增加細胞內的膜面積,其外連細胞膜,內連核膜,將細胞中的各種結構連成一個整體。【詳解】A、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生物膜上的蛋白質主要有載體蛋白、受體蛋白、酶等,三種蛋白質都具有專一性,因此生物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復雜,A正確;B、內質網內連核膜外連細胞膜,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附著點,B正確;C、人卵細胞的體積較大,相對表面積小,不利于細胞與周圍環境的物質交換,C錯誤;D、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有大量線粒體,可產生大量能量用于細胞主動運輸吸收營養物質,D正確。故選C。【點睛】解答此題需要明確生物膜系統的結構、功能,熟悉各種細胞器的分布及作用,并能結合選項分析作答。3、C【解析】
人體細胞有23對染色體,其中第1-22對為常染色體,第23對為性染色體。【詳解】根據分析結合圖示可知,第23對為性染色體,圖中性染色體比其他的同源染色體多一條,其性染色體組成為兩條相對較長的為X染色體,一條相對較短的為Y染色體,故其性染色體組成為XXY,C正確。故選C。4、D【解析】
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種好氧菌,在制作過程中需通入氧氣;當氧氣、糖源充足時,醋酸菌可將葡萄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詳解】A、在變酸的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A正確;B、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B正確;C、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C正確;D、醋酸菌是好氧菌,在發酵液表面添加一層液體石蠟,不利于發酵,D錯誤。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識記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謝類型,掌握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條件,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5、C【解析】
不同的生物之間存在種間關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捕食、競爭等,其中競爭指的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相互爭奪資源和空間等,捕食指的是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詳解】據圖分析,圖中兩條曲線代表的生物表現出非同步性變化,因此兩者之間為捕食關系,其中先增加先減少者為被捕食者,后增加后減少者為捕食者。故選C。6、B【解析】
種間關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競爭、寄生,其中互利共生的兩種生物的數量變化是同步的;捕食關系中,兩種生物的數量變化不同步,先增加者先減少,后增加者后減少,即一種生物的數量隨另一種生物的數量變化而變化;競爭關系中,兩者的數量呈同步性變化。據此答題。【詳解】由圖可知:隨時間的推移,甲乙個體數量的比先增加后減少,最后在t時刻降為零,說明甲種生物的數量先增后減,最終被淘汰,因此甲乙兩種群為競爭關系,B正確。故選B。7、D【解析】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A、突變的有利或有害取決于自然選擇,適應環境的突變是有利的,A正確;B、影響基因頻率變化的因素有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遷入遷出、隔離以及遺傳漂變等,隨機交配和自交后,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生改變,B正確;C、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新物種的形成不一定經過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C正確;D、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D錯誤。故選D。【點睛】解答本題要注意辨析:新物種的產生必須要經過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產生不一定要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8、C【解析】
由題干可知,該題主要考查生物的呼吸作用,細胞呼吸可以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氣與釋放的二氧化碳相等,而無氧呼吸可以按產物分為兩類,一種是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另一種是產生乳酸。乳酸菌屬于發酵產生乳酸的微生物。【詳解】A、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物是乳酸,不產生CO2,A錯誤;BC、酸奶表面出現許多氣泡說明有產生氣體的微生物進入,通過微生物的呼吸產生了大量CO2,而不是暖氣使酸奶中原有氣體發生膨脹,B錯誤,C正確;D、化學物質不會單純的反應,從根本上還是通過微生物的呼吸完成的,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9、常隱母1/2轉錄【解析】
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核酸,在大多數生物中是一段DNA,在少數生物(RNA病毒)中是一段RNA。基因表達是指將來自基因的遺傳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產物的過程,基因表達產物通常是蛋白質。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轉錄過程由RNA聚合酶進行,以DNA為模板,產物為RNA。RNA聚合酶沿著一段DNA移動,留下新合成的RNA鏈。翻譯過程是以信使RNA(mRNA)為模板,指導合成蛋白質的過程。【詳解】(1)PWS病是由人類15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S/s)控制的疾病,人類15號染色體屬于常染色體,S基因控制某些重要蛋白質的合成,s基因則不能,因此屬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2)雙親為SS(♂)×ss(♀)的后代均正常,雙親為SS(♀)×ss(♂)的后代均表現為PWS,說明S基因沒表達,即說明總是被印跡而不表達的基因來自母方,來自另一親本的基因可以表達。在這種情況下,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基因型均為Ss)后代的基因型為1SS、2Ss、1ss,ss患病,Ss中若S來自母方也患病,因此后代患病的概率是2/4=1/2。(3)RNA聚合酶與DNA分子的結合是轉錄過程,因此DNA分子的甲基化因影響中心法則中的轉錄過程而影響了基因的表達。【點睛】熟悉基因的遺傳規律及基因的表達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0、一定量的果糖穩定性增加、易從反應體系中分離、可以反復利用包埋法、化學結合法、物理吸附法用小火或間斷加熱,反復幾次酶分子很小,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調節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證反應充分進行固定化酶與游離酶的最適溫度相同;低于或高于最適溫度,固定化酶的活力高于游離酶【解析】
(1)葡萄糖異構酶能將葡萄糖轉化為果糖,因此該酶的活力可用在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產生一定量的果糖所需的酶量來表示。固定化酶的優點是穩定性增加、易從反應體系中分離、可以反復利用。(2)方法1為包埋法,方法2為化學結合法,方法3為物理吸附法。方法1中溶化海藻酸鈉時需小火或間斷加熱,反復幾次,直到完全溶化為止。由于酶分子較小,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化酶常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學結合法,一般不采用包埋法。(3)圖中反應柱上控制閥的作用是調節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證反應充分進行。分析圖形,固定化酶與游離酶的相同點是最適溫度相同,不同點是低于最適溫度或高于最適溫度時,固定化酶的活力都高于游離酶。11、群落垂直結構藻類大量生長,堆積在表層,下層水體中光照強度較弱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解析】
1、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能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生態系統中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強。
2、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詳解】(1)統計被污染湖泊中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種類及數量,屬于在群落水平上的調查;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在湖泊中,不同水層分布著不同類群的生物,這體現了群落空間結構中的垂直結構。(2)被污染湖泊發生了水華,經檢測,0.2m水深處有機碳的生產量很高,但0.6m以下有機碳的生產量較低主要是因為水華主要是由含N、P的生活污水排放后,藻類大量繁殖,堆積在表層,導致下層水體中光照強度較弱。(3)往發生水華的湖泊中投入一定量的能夠吞食浮游植物的魚類,增加了該生態系統中營養結構的復雜性,可減輕水體富營養化;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水體中放養魚苗后能調整能量流動的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該湖泊治理成功后,仍要控制生活污水的流入量,因為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點睛】本題考查群落的結構、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意義、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識記理解和綜合運用能力。12、乳酸菌大量繁殖的產膜酵母大量繁殖的醋酸桿菌①用強烈的理化因素
②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的全部微生物
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激光光源選擇標準試題及答案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10.2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教學設計001
- 2024年衛生管理證書考試的全面復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管理考試的分類知識及試題與答案分析
- 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十 生活處處有規則 冀教版
- 2024年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考試的趨勢與挑戰試題及答案
- 激光應用領域人才需求考題試題及答案
- 全國川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節《我的第一個Python程序》教學設計設計
- 人教版歷史(2017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5課《鋼鐵長城》教學設計
- 光電工程師證書考試實戰練習試題及答案
- 政府機關辦公區域垃圾分類管理制度
- 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記錄表
- 3DMAX創建之美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 微觀經濟學(山東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大學
- 合同工期延期補充協議書
- 2023“原理”練習題題庫
- 2024年高考真題-政治(江蘇卷) 含答案
- 文勘土方施工方案
- 港航實務 皮丹丹 教材精講班課件 52-第2章-2.5.3-鋪面面層施工-2.5.4-鋪面連接施工-2.5.5-堆場構筑物施工
- 危險品倉儲危險品貯運車輛考核試卷
- 中國超級計算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