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 地理_第1頁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 地理_第2頁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 地理_第3頁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 地理_第4頁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開學考試 地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淮十校2024屆高三第一《聯考

地理試題2023.8

命審單位:安徽省滁州中學命審人:賀進儒侯貝貝

考生注意:

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

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從服務功能角度,服務業可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是與制造業

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是從制造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本身并不向

消費者提供直接的、獨立的服務效用,主要包括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貨物運輸、信息服務、

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等服務行業。研究表明,近年來我國G城市受行業屬性、發展歷史、服務功能

特性等因素的影響,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空間集聚現象日趨明顯。據此完成1~3題。

1.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集聚主要是為了節省

A.設備成本B.場地成本C.營銷成本D.人力成本

2.G城市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集聚現象最顯著的區域可能是

A.城市中心B.城市近郊C.城市遠郊D.城中村

3.與制造業空間集聚程度最高的生產性服務業是

A.金融服務B.商務服務C.旅游服務D.物流服務

碳強度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圖1為“2010-2019年北京與全國碳強度變化

趨勢圖”。據此完成4~5題。

4.依據圖中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北京和全國的碳強度均呈現波動下降趨勢B.全國的低碳趨勢明顯優于北京

C.北京較全國更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D.北京碳強度下降幅度大于其他各省市

地理試題第1頁(共6頁)

5.為降低北京的碳排放總量,下列舉措可行的有

①盡量拼車出行②推廣使用LED燈③分散非首都職能④降低能源消耗總址

⑤采用遠程視頻會議

A.①②③⑤B.①統④C.OXWB)D.dXWD

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

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空間站工作生活期間,神舟

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將進行出艙活動,開展空間科學實(試)驗,完成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

修等各項任務,計劃于2023年11月返回東風著陸場。據此完成6~7題。

6.飛船成功發射時,日期處于5月30日的地區約占全球的

A.9/16B.7/16C.5/16D.0

7.按預定計劃,飛船駐留空間站期間,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A.北極圈內極晝范圍先變小后變大

B.舟山群島居民可能經歷兩次正東日出

C.酒泉與北京每天正午太陽高度的差值不變

D.酒泉與文昌每天晝長的差值先變小后變大

城市熱島強度是指城市中心區與周圍郊區平均氣溫的差值。圖2為我國某城市某季節熱島

強度變化圖,圖3為該市夏季某日午后氣溫分布困。據此完成8~9題。

熱島強度/七

6-

5-

4-\/

3-\

2-

1-

cl」1111?…L,1’…一?1…??時

03691215182124

圖2圖3

8.該城市出現熱島強度峰值,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城市和郊區間

A.人口密度的差異B.人類活動排熱量差異

C.建筑物高度差異D.水體綠地面積的差異

9.圖3中出現①波谷是以下哪種效應的結果

A.大湖效應B,冷島效應C.雨島效應D.狹管效應

巴拉那河下游沙洲眾多,與烏拉圭河匯合后稱拉普拉塔河,注入大西洋。拉普拉塔河實際是

一個巨大的喇叭形河灣,開口處很寬,河水渾濁,但河口處沒有形成三角洲。圖4為巴拉圭河、

巴拉那河、烏拉圭河、拉普拉塔河組成的水系分布圖,虛線框區域為巴拉那河科倫巴以上附近流

域。圖5為巴拉圭河上游河段觀測站科倫巴的降水量和徑流量數據。據此完成10~11題。

地理試題第2頁(共6頁)

圖4圖5

10.對比科倫巴的降水量和徑流量,推斷圖中虛線框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沼澤濕地分布廣B.山地丘陵面積大

C.屬熱帶雨林氣候D.植被覆蓋度很差

11.拉普拉塔河河水渾濁,但河口沒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可能是

A.流域內降水變率較大B.人為采沙筑港

C.洋流攜沙南下能力弱D.河口地面沉降

為了研究某地焚風的發展變化,研究人員在該地設A、B兩處氣象觀測點進行觀測(圖6)。圖

7為某年1月28日在A觀測點獲取的氣象數據。另據B觀測點數據顯示,當日地方時14:00左右

該處出現一個鋒面,停留了一段時間后,15:30左右開始移動。據此完成12~13Mo

O

24

r?iOO

'8殺

20O

-46事

?氣溫觀泅點P16O

a12々

J鋒面位置O

J、瑩

L河流

一湖泊4

°i-

海拔/m時間(地加寸)八,

R25002m/a

2000氣溫----梅棉8度U風向和風速

r-11500

-1000

UsOO

圖6圖7

12.1月28日A觀測點開始出現焚風的時間(北京時間)最可能是

A.2:40左右B.6:40左右C.16:40左右D.20:40左右

13.當日15:30左右該地形成的鋒面的類型及移動方向是

A.暖鋒向西北移動B.冷鋒向東南移動

C.冷鋒向西北移動D.暖鋒向東南移動

地理試題第3頁(共6頁)

冰斗和U型谷是典型的冰蝕地貌,因冰斗底部尚廢與其形成時珞地的前線尚度基本相當,故常

依據不同時期冰斗位5.來分析氣候變化規律,用U?型谷橋征判斷冰川活動期次和規模。圖8為根據

我國西北某山區冰蝕地貌特征而編制的模式化圖(忽略局地因素影響)。圖中冰4①~⑧分三期形

成,受外力破壞微弱,形態完好。F為斷層,它改變了冰斗②和③的原始位置。據此完成14~15題。

-4400

-4000

-3600

-3200

-2800

-2400

-2000

-1600

圖8

14.下列關于冰斗形成的先后順序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①?②B.③(D?C.④?②D.⑧?③

15.比較兩期U型谷形成時期早遲、冰川規模大小,并推斷該山區氣候的主要變化趨勢

A.U型谷A形成時期早,冰川規模大,氣候先暖后冷

B.U型谷B形成時期早,冰川規模小,氣候先冷后暖

C.U型谷A形成時期早,冰川規模小,氣候逐期變冷

D.U型谷B形成時期早,冰川規模大,氣候逐期變暖

第H卷(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3大題,共55分)

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2500米)的安寧河谷地,多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氣溫分別

是23.5七和12.4七,6月多連續陰雨天氣。該市盛產葡萄,葡萄果樹喜光耐旱,在發芽和新梢

生長期需水量最大,開花至坐果期減少,成熟期適宜月降水量不超過100mm,需水量更少。當

地科研人員在熱量滿足葡萄生長需求的前提下,采取葡萄延遲萌芽技術,使葡萄產量和品質獲

得極大提升。圖9為延遲萌芽技術前西昌葡萄生長周期及降水量分布圖。

降水髭/mm

果實生長期

-開

>0期

1—

2001

15

1050-

0

3456789L011月份

圖9

地理試題第4頁(共6頁)

(1)簡述西昌適合葡萄種植的優勢自然條件。(4分)

(2)推測延遲萌芽技術下葡菊發芽的月份,并分析其有利影響。(8分)

(3)請為提高西昌葡萄的市場競爭力出言獻策。(6分)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北沿江高鐵)是滬渝蓉高鐵的東段,是國家"八縱八#"高速鐵

路網沿江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運營長度554.59km,新建線路長度519.87km。

全線橋梁長度486.3km,隧道長度19.622km,橋隧比例97.3%,于2022年9月28日開工建

設。該項目建成后,將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間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困

10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北沿江高鐵)線路分布圖。

材料二: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指大城市利用自身的資源、教育、醫療等優勢,將中小城市的人口、

資源等吸納進來,產生復雜多樣的影響,具有正反面多重表現。

圖10

(1)指出北沿江高鐵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6分)

(2)說明北沿江高鐵全線橋隧比例極高的目的。(4分)

(3)為應對虹吸效應對中小城市帶來的不利影響,請從區域經濟一體化角度提出可行性措施。

(6分)

地理試題第5頁(共6頁)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山西省霍州市曾是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會地,隨著煤炭資源日漸枯竭,一度面臨

“煤竭而衰”的困境。2011年,霍州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二:隨著我國“煤改氣”能源消費政策的推行,我國煤氣、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城市燃氣

和工業用氣仍是煤氣、天然氣消費的主力,華北地區是全國消費量最大的區域之一。

材料三:割青毀根是指小麥等糧食作物還在生長期就將其收割售賣的行為,主要用于青貯飼料。

近年來,華北地區部分農民以小麥長勢差、價格低、禁止秸稈焚燒等緣由割青毀糧。2023年中央一

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嚴防割青毀糧等“非糧化”短視行為。圖11為我國華北部分地區分布圖。

(1)列舉霍州市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表現。(4分)

(2)簡述我國實施“煤改氣”政策對華北地區的積極影響。(8分)

(3)指出割青毀糧帶來的主要危害,并提出整改建議。(9分)

地理試題第6頁(共6頁)

江淮十校2024屆高三第一次聯考

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選項CBDCAACBBADADBD

i.c【解析】生產性服務業主要向制造業提供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貨物運輸、信息服務、金融服務、

商務服務等服務。生產性服務業在設備、場地、勞動力方面與制造業協同性不完全一致,不是節省成

本的主要方面。兩者相互集聚可降低營銷成本,C正確。

2.B【解析】城市中心制造業企業較少,集聚不顯著,A錯;制造業企業在遠郊布局較為分散,對生產性服務

業企業的吸引力有限,C錯;城中村基礎設施不完善,制造業企業較少,協同集聚不顯著,D錯;制造業

主要分布在近郊,集聚明顯,B正確。

3.D【解析】金融業的服務特性決定了金融企業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不在近郊,A錯;旅游服務是生活性

服務業,C錯;商務服務更多位于城市中心,與商務服務相比,物流服務更多位于城市近郊且與制造業

深度融合,集聚程度高,B錯,D正確。

4.C【解析】據圖可知,2010至2019年,北京和全國的碳強度都呈連續下降趨勢,沒有出現升降波動,A錯;

根據北京與全國的比值持續下降可知,北京的碳強度下降幅度更大,速度更快,低碳趨勢優于全國,

更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沒有其他省市的相關數據,與北京無法進行比較,B、D錯,C正確。

5.A【解析】拼車出行、使用LED節能燈、采用遠程視頻會議,都可以減少交通及生活中溫室氣體排放;分

散非首都職能,可減少北京的工業等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北京的碳排放總量的主要舉措是

調整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比重,而不是降低能源消耗總量,A正確。

6.A【解析】當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時,22.5。亞(0時)向東至180。(13時31分)為5月

30日,余下為5月29日,5月30日范圍約占全球的13.5/24,大于1/2,A正確。

7.C【解析】航天員在空間站駐留期間為2023年5月30日到2023年11月。6月22日(夏至)北半球極晝

范圍最大,北極圈內極晝范圍先變大后變小,A錯誤;駐留期間,只經歷秋分日1次日出正東,B錯誤。

6月22日(夏至),兩地晝長的差值最大,到秋分日兩地晝長差值為0,之后晝長差值乂變大。故晝長

的差值先變大后變小再變大,D錯誤。酒泉與北京均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兩地每天的正午太陽高度差

值等于兩地的緯度差,恒定不變,C正確。

8.B【解析】城區氣溫高于周圍郊區形成熱島,最主要原因是城區人為排放的熱量多于郊區。圖中城市熱

島強度峰值出現在上午7-8時,很大可能是由于城市中心區上班上學交通以及生活等人為排放的熱

量多于郊區所致,具有時間性,B正確。雖然城區人口密度、建筑物高度密度大于郊區,城區水體綠化

面積小于郊區,這都是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但缺乏時間性,A、C、D錯誤。

9.B【解析】該城市夏季午后在①出現溫度低谷,是由于東西方向上①處布局了公園等水體綠地面積較大,

形成冷島所致,B正確。大湖效應是冷空氣遇到大面積未結冰水面從中得到水蒸氣和熱能,在向風湖

岸形成較多降水(雪);雨島效應是城市存在熱島效應,增強了空氣對流,且城市上空懸浮顆粒物較多,

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凝結核,使城市降水比郊區多。A、C、D錯誤。

10.A【解析】圖中觀測站科倫巴河流量峰值明顯滯后于降水量峰值,說明科倫巴以上河段地勢低洼有沼澤

濕地蓄納分流了徑流量,植被覆蓋度較高,使徑流流速減慢,A正確,B錯誤。結合緯度信息和降水量

及季節差異,虛線區域應為熱帶草原氣候,C錯誤。

地理試題參考答案第1頁(共3頁)

11.D【解析】流域內降水變率大,易引發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是拉普拉塔河河水渾濁的原因,但也是

河口三角洲發育的有利條件,A錯誤。如果巴西暖流向南攜沙能力弱應有利于三角洲形成,C錯誤。

拉普拉塔河河口極寬,人為采沙筑港對三角洲形成的影響較小,B錯誤。河流入海口處地面沉降,

河口沉降泥沙難以出露,故無三角洲形成,D正確。

12.A【解析】焚風是空氣沿坡面坡谷下沉增溫的較暖干氣流。該地(170噸)地方時6時,觀測點A氣溫升

高,相對濕度下降,說明焚風開始形成,時差換算成北京時間是2:40左右,A正確。

13.D[解析]1月南半球夏季,圖中湖泊相較于周圍陸地氣溫低,B附近形成冷氣團;從A山谷南下的焚風

與B處冷氣團形成鋒面,15:30左右B處吹北風且風力較大,故B處鋒面從暖氣團推向冷氣團,是暖

鋒,向東南方向移動。

14.B【解析】因冰斗底部高度與其形成時當地的雪線高度基本相當,故冰斗自下而上依次形成,且圖中冰

斗①~⑧分三期形成,結合圖中F斷層改變了②③的位置,沒有改變①的位置,即先形成②③冰斗,

接著斷層使②③的位置下移,斷層穩定后形成①冰斗。故冰斗形成順序是第一期:③⑥,第二期:

②⑤⑧,第三期:①④⑦。先后排序正確的是B。

15.D【解析】前期氣溫低,冰川規模較大,侵蝕作用強烈,侵蝕形成了寬大的U型谷B,后期,隨著氣溫升

高,冰川規模變小,冰川下切侵蝕,形成了嵌套在U型谷B中較窄的U型谷A。而且,冰斗自下而上

逐次形成,說明該區域氣候逐期變暖。

二、非選擇題(3大題,共55分)

16.【答案】(18分)

(1)西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沛,水源充足;位于河谷,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每點

2分,共4分)

(2)6月。(2分)延遲發芽使葡萄需水規律和當地降水規律一致;減輕了連續陰雨天氣的不利影響,光照

時間增多,果實含糖量增加;規避了成熟期降水量過多引起的病蟲害和爛果現象,提高了葡萄的產量

和品質。(每點2分,共6分)(本小題共8分)

(3)引進或研發推廣高品質葡萄品種,滿足市場需求;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積極發展生態果園,提高葡萄

品質;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西昌葡萄的知名度,樹立品牌效應;利用延遲發芽以及冷藏保鮮技術,錯峰上

市;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物流效率;做好水果銷售反饋,完善售后服務;(每點1分,共6分)

【解析】(1)依據材料數據,西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沛,水源充足;位于河谷,土層

深厚,土壤肥沃。

(2)依據延遲發芽技術前西昌葡萄的生長周期從3月至8月,結合葡萄的生長需水規律(發芽和新梢生

長期需水量最大,開花至坐果期減少,成熟期適宜月降水量不超過100mm),可推測延遲發芽期在6月

(從發芽期至果實生長期為6—11月)。西昌葡萄生長的最大問題是葡萄各生長階段的需水量與當地降

水時間不匹配,延遲發芽使葡萄需水規律和當地降水規律一致。滿足了發芽期需水量大,生長后期需水

少,主要光照多,增加了葡萄含糖量,規避了成熟期降水量過多引起的病蟲害和爛果現象,提高了葡萄的

產量和品質。

(3)影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農產品質、農產品價格、農產品品牌、市場需求、售后服

務和錯峰上市等。西昌可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研發推廣或引進高品質葡萄,滿足市場需求;減少化肥農

藥的使用量,積極發展生態果園,提高葡萄品質;加大宣傳,提高西昌葡萄的知名度,樹立品牌效應;利用

信息網絡,及時了解葡萄的市場供求信息,利用延遲發芽以及冷藏保鮮技術,錯峰上市;做好水果銷售反

饋,完善售后服務等。

地理試題參考答案第2頁(共3頁)

17.【答案】(16分)

(1)沿途地質條件復雜,鉆打隧道難度較大;多次跨越河湖,跨度較大,架橋工程建設難度較大;夏季梅雨

期多雨河湖水位高,伏早期炎熱高溫影響施工進度;征地拆遷工作繁重,費用較高;跨越不同省(市)

行政區,工程建設溝通協調頻次高。(任答3點得6分)

(2)以橋代路,減少對耕地占用;減少對陸面、水面交通的影響;鉆打隧道,降低坡度,提高列車運行速度

和安全。(任答2點得4分)

(3)中小城市積極堅持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大城市實施功能疏解,積極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區域聯

系,加強分工和協作,形成優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