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_第1頁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_第2頁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_第3頁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_第4頁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4三月2024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緒論重點: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工程地質問題。主要內容:一、學科性質、研究內容和分支學科二、與礦產資源開發的關系1、水文地質學在礦山工程建設中的作用和任務

2、工程地質學在礦山工程建設中的作用和任務

三、本課程課堂教學內容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水文地質學與工程地質學的學科性質返回水文地質學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學科分支學科: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區域水文地質學、供水水文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返回礦床水文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是研究礦床水文地質條件,預測礦坑涌水量以及其他與采礦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的科學。返回礦床水文地質條件礦床水文地質條件是指影響礦床正常生產和建設的水文地質因素,包括地下水或地表水的分布及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此外,還可包括水的化學成分等。返回工程地質學工程地質學是研究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特別是工程建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問題的學科。其研究方向和分支學科如下:分支學科:環境工程地質學、地震工程地質學、鐵路工程地質學、公路工程地質學、水利工程地質學、礦山工程地質學等。返回工程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是與工程建筑有關的地質要素之綜合,包括地形地貌條件、巖土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地質構造與地應力、水文地質條件、物理(自然)地質現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個要素。返回工程地質問題工程建筑與工程地質條件(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引起的,對建筑本身的順利施工和正常運行或對周圍環境可能產生影響的地質問題稱之為工程地質問題。礦山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1、

各種地表的不良工程地質現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尾礦壩垮塌等;2、巖石穩定性問題:露天邊坡和井下圍巖穩定性問題,如片幫、冒頂、巖爆等。

返回水文地質學在礦山工程建設和生產中的作用和任務水文地質學在礦山工程建設和生產中的作用是減輕或防止水害,避免透水事故(實例)發生,其主要任務是:(1)研究礦區水文地質條件,查明影響礦山正常生產和建設的水文地質因素;(2)分析礦區充水條件,預測核實礦坑涌水量,并提出礦山防治水方案預處理措施;(3)研究和解決礦區供水水源以及礦坑水的綜合利用;(4)研究礦區地下水的動態及時預報,保證礦山生產不受地下水害的威脅,實現安全生產;(5)加強礦區地下水水質動態觀測,保護水資源環境;返回2005年廣東興寧“8.7”礦難透水事故

造成123名礦工死亡。22名政府和管理部門公職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23名政府和管理部門公職人員被移送檢察機關立案偵查。18名大徑里煤礦有限公司有關人員被公安機關依法逮捕。杭州仇山磁土礦突水事故2008年6月18日14時20分許,由于礦井二中段采空區發生突水事故,致使在掛鉤房等候的15名礦工被下泄的積水和泥石所困,事故最終造成吳根水等6名礦工死亡,其余礦工受傷的重大傷亡事故。經杭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事故調查報告認定,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礦井二中段采空區與地表裂縫溝通,由于連續大降雨,大量地表水經裂縫滲入采空區,同時因積水區產生冒頂,使采空區擋水墻上部無法承受積水壓力,擋墻上部被沖垮,積水沖毀斜井底板并攜帶泥石淹沒掛鉤房,泥石堵住通道,造成在掛鉤房等待下班的15名礦工被困。調查報告認定杭州仇山漂土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兼總經理華國敏、副總經理王錦龍對事故均負有領導責任,下屬膨潤土分廠負責安全生產的徐志明、鄭小勇對事故負有主要責任。法院經審理認為,華國敏等人在該礦區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情況下,未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排除危害安全的事故隱患,且在接到停產撤人的緊急通知后未及時徹底組織礦井作業人員撤離,致使該礦發生致6人死亡、多人受傷的重大傷亡事故,其行為均已構成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據此,余杭區法院一審判處四位被告人均犯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其中華國敏、王錦龍、徐志明判處四年六個月,鄭小勇判處四年。杭州仇山磁土礦突水事故(續)返回工程地質學在礦山工程建設中的作用和任務工程地質學在礦山工程建設方面的作用是確保礦山安全、持續生產,實現合理利用地下礦產資源、提高礦山企業經濟效益(理由),其基本任務是:(1)詳細查明礦山工程地質條件,為礦山基建、生產設計和施工提供詳細的資料。(2)緊密結合礦山生產,解決與礦床開采有關的工程地質問題。返回礦山工程地質因素對礦山工程建設的影響與礦床開采密切相關的礦山工程地質因素,如,礦體及其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地質構造、巖體結構、地應力、水文地質、地形、地貌等等,往往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礦床的開采技術條件。它們一方面是礦山企業選擇采礦方法、開拓方案、確定各類工程位置,進行礦山規劃、設計、擴建和技術改造的重要依據,同時也往往是引起礦區地質自然災害或開采事故的主要原因(實例)。

返回礦山地質災害和開采事故實例例1:云南省東川礦區,地形陡峻,山高、谷深,在松散固體(泥、砂)物質較豐富的地區,受暴雨的搬運,發生多次泥石流災害。l984年5月27日凌晨,云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