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第10課梨園春秋作業1_第1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第10課梨園春秋作業1_第2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第10課梨園春秋作業1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1.判斷右圖中戲劇人物所屬的劇種是()A.京劇B.昆曲C.秦腔D.不能得出結論解析:選D。中國戲劇藝術以京劇為代表形成一個體系,各劇種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互通有無,但憑戲裝是無法作出判斷的。2.宋元時期,話本、雜劇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適應了哪一社會階層的需要()A.官僚 B.市民C.皇族 D.農民解析:選B。話本、雜劇的出現主要是滿足了市民階層的需要。3.認為中國的戲曲成熟于元代的理由是()A.元雜劇具備中國戲劇的表演特征B.結構完整的劇本出現C.反映社會生活的廣泛、深入D.擁有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解析:選A。中國戲劇的特征主要表現在虛擬性、程式化、綜合性和夸張性等方面。如果說元雜劇是中國戲曲成熟的標志,那么它必然具備中國戲劇的這些表演特征。4.一位中國古代農民穿著棉襖,吃著烤的甘薯,在露天劇場欣賞戲劇《感天動地竇娥冤》,這位農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A.北宋 B.元朝C.唐朝 D.明朝解析:選D。《感天動地竇娥冤》屬于元雜劇,甘薯則出現在明朝。5.下列圖片反映了我國戲曲發展的歷程。其中包括我國戲劇發展的起源和成熟的標志,它們是()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選A。儺戲是中國戲劇的起源,元雜劇標志著中國戲曲的成熟。6.關于宋元時期我國古代戲曲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宋代的南戲主要是官府的有關機構創作B.南戲主要反映上層統治階級的政治面貌C.元雜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的成熟D.元雜劇興起是在南方地區解析:選C。宋代南戲一般由民間藝人或者下層知識分子創作,主要在民間流行,比較貼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故A、B兩項敘述錯誤,而元雜劇是在北方興起的,故D項錯誤。7.中國戲曲如元雜劇、昆曲和京劇在歷史上都有非常輝煌的時代,如今元雜劇已經消失,昆曲和京劇則日趨衰落,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國家不扶植 B.脫離群眾C.表演手法落后 D.不能表現現代內容解析:選B。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如果脫離群眾,不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便會喪失自己生存的基礎。8.戲曲表演十分講究“功法”。甩發功戲曲表演中經常使用。多為男性角色甩動頭頂扎束的一綹長發,表現驚慌失措、悲憤交加、疼痛欲絕以及倉皇逃命、垂死掙扎等激烈異常的情緒和情境的一種表演特技。這說明中國戲劇的什么特征()A.虛擬性 B.程式化C.舞蹈性 D.聲情并茂解析:選B。中國戲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程式化,即用固定的格式進行表演。二、非選擇題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了適應戲曲劇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劇吸收了中國戲曲的傳統角色劃分,依照不同類型人物的年齡、性別、身份與性格特征,從臉譜、服裝、唱腔等方面將演員劃分為生、旦、凈、丑類,稱為四大行當。……凈,又稱花臉,顯示劇中人物的特征,紅色代表忠勇正義,如關羽。——《京劇行當》材料二京劇的傳統劇目有:《野豬林》、《林沖夜奔》、《武松打虎》、《挑簾裁衣》、《獅子樓》、《十字坡》、《快活林水簾洞》、《安天會》、《十八羅漢斗悟空》、《沙橋餞別》、《五百年后孫悟空盤絲洞》、《十八羅漢收大鵬》、《無底洞》、《金錢豹定軍山》、《陽平關》、《五截山》、《水淹七軍》、《走麥城》、《受禪臺》、《伐東吳》、《連營寨》、《白帝城》、《別宮祭江》等。材料三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發達的社會,各種文化異彩紛呈,沖擊著祖國傳統文化,“國粹”京劇也不可避免地呈現出衰落的跡象,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京劇。(1)閱讀材料一、二,指出京劇與明清小說有什么關系?(2)結合材料三談談你是如何看待“國粹”京劇現狀的?解析:第(1)問,從材料二京劇的傳統劇目可以看出,京劇的取材很多來自于四大古典名著。第(2)問,涉及如何認識傳統文化的問題,只有與時俱進才有生命力。答案:(1)京劇的人物造型、故事情節有很多取材于明清小說。(2)此題可以就多個方面的觀點進行闡述,只要言之有理,皆可。下面提供三個觀點予以參考:①京劇已經難以反映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也不適應現代人的欣賞口味,所以觀眾越來越少,日漸衰落是正常現象。②京劇是祖國的國粹,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不能讓它消亡。國家應該花大力氣進行搶救性的保護。③京劇無疑是祖國的國粹,應當加以珍惜與保護,但是它自身也應當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這樣才能反映現代人的生活現實,并適應現代人的欣賞口味。這樣,它不但不會衰亡,而且會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中更加發揚光大,作出新的貢獻。_教材答疑·名師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解析與探究(教材P43)eq\a\vs4\al(1.)郵票《京劇臉譜》中的角色各屬于哪一類行當?提示:上排從左到右依次是孟良、李逵、黃蓋、孫悟空;下排從左到右分別是魯智深、廉頗、張飛、竇爾敦,八人全部為凈角。eq\a\vs4\al(2.)中國傳統戲劇與古代詩詞、繪畫、園林等藝術門類,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相通之處?提示:中國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虛無的重視。文學講究含蓄有余味,“無字處皆有意”;繪畫注重空白處理,“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書法追求“潛虛半腹”“計白當黑”,“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建筑提倡“透風漏日”,以房屋的門窗和亭臺廊榭之空格,去得自然之動景,感宇宙之情韻。相對來說,戲曲表演受限于舞臺,但又以虛實結合的手法來超越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上的虛擬性和對寫意的強調與之相通。二、自我測評(教材P43)eq\a\vs4\al(1.)概述戲曲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說明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提示:產生和發展的歷程:(1)中國古代的戲曲起源于祈獲豐收和狩獵勝利的原始宗教歌舞,帶巫術色彩的儀式活動“儺”蘊涵著戲曲的萌芽。(2)春秋戰國以后的宮廷宴樂、雜技百戲具有更多的戲曲元素。(3)唐代宮廷中設有教練歌舞藝人的專門場所,稱“梨園”,表演的歌舞戲有一定情節性、敘事性和戲劇沖突。(4)南戲是兩宋之際流行于浙江溫州一帶的一種戲曲形式,它用多種表現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節,形成完備的戲曲形式。(5)元朝時元雜劇在北方興起。它將詩詞、歌唱、對白、音樂、舞蹈熔入一爐,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角色配合,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的成熟。(6)明中葉到清中期,源于昆山的昆曲達到鼎盛,對京劇、川劇、湘劇、越劇和黃梅戲等眾多劇種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譽為“百戲之祖”。(7)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京劇形成,將獨具特色的中國戲曲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被譽稱為“國粹”,在人類文化藝術的殿堂上放射著奇光異彩。因素:(1)社會政治狀況的變化,統治者的重視。(2)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戲曲的發展提供基礎。(3)市民階層的崛起,對文化生活的需求。(4)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不斷融合其他藝術形式的優點。eq\a\vs4\al(2.)簡述京劇的藝術成就和特色。提示:藝術成就:是融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多種藝術因素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被譽為中國的“國粹”;繼承了中國古代戲曲發展的優秀成果,成為民族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